精英和草根,跑步時想的有什麼不同嗎?
最新的研究顯示,跑步時專註於你內在感受,勝過把注意力集中在生理反應上。
早在1977年,Bill Morgan和Michael Pollock兩個人撰寫了一篇在運動心理學上非常具有影響力的論文。他們採訪了一組精英長跑運動員以及另一組成績平平的業餘跑者。 詢問他們在激烈的跑步比賽中,頭腦里在想些什麼?
兩組人馬的答案截然相反,精英長跑運動員多集中注意力時刻傾聽生理狀況,而一般跑者則總是嘗試轉移注意力,去想一些和比賽無關的事情。
這兩種方法可以被稱為「精英跑步思維」和「草根跑步思維。」
因此,業餘跑者常被鼓勵去模仿和精英跑者一樣的思維方式,比如專註於肩膀是否放鬆、手臂擺動是否順暢、呼吸是否控制得當、步伐是否輕盈快捷等生理指標。
特別是在如心率表、步頻器越來越普及的今天,廠商更是拿各種數據「忽悠」你購買他們的產品。
然而,最近發表在《體育運動心理學》雜誌上的一篇文章,卻認為「精英跑步思維」不一定優於「草根跑步思維。」
文章指出,不要把精力過多的花費在那些你很難改變的事情上,比如說呼吸、步頻、觸地時間等等。
不要去思考你不能輕易改變得事情,比如你的呼吸、身體動作和生理情況。
因為,依據所謂的「受限行為假說」理論,注意力集中在如何讓跑步動作或者呼吸過程更為流暢上面,結果可能捨得其反。相反,如果隨意思考體會一下一般性的感受,或者乾脆放任自己胡思亂想地做白日夢,卻不會帶來任何的負面影響。
這個結論,是研究者們在研究了32位每周規律跑32公里的資深跑者的效率之後,所得出的。方法是,在如下幾種注意力集中的情形下,測量氧氣的消耗量:
1: 只專註呼吸的跑者
2: 只專註身體動作和生理情況的跑者
3: 只專註內心感受的跑者
4: 只專註跑步時周圍情況的跑者
結果第1和第2的跑者,他們的耗氧量比起第3和第4的跑者明顯增加許多。因此新的研究得出新的結果:跑步時專註內在感覺的跑者,比起專註外在生理表現的跑者,更能減少身體氧氣的消耗量。相較於1977年由Bill Morgan和Michael Pollock兩個人做出的研究,他們只是在分析跑步時不同的心理戰術可能影響的結果。
當然,儘管你跑步時專註內在的感覺耗氧量較少,也不代表你能成功贏得此場比賽,就像作者提醒的一樣,當你跑步的時間越來越長且強度增加後,對跑步的厭煩感也會增加,專註內心感受反而會帶給你更多負面消極的想法。
不過這個時候,你可能已經臨近終點,不妨設下下歡樂慶祝場面吧!
知乎某些用戶對精英的跪舔已經到無恥的地步。精英跟草根都是普通人類,跑步所有的一切反應,大家都有。精英會想到工作事務,家庭瑣事,國家大事。草根也如此。
精英跑步想的是練好身體更持久晚上可以草到更好的妹子。
草根跑步想的是練好身體白天多搬幾條磚好養活自己的丑娘們。
推薦閱讀:
※爬樓梯健身膝蓋損傷大於跑步么?
※如何針對羽毛球練習腿部力量?
※有一個熱愛健身的男朋友是怎樣的體驗?
※健身時關節發出聲音是否應該停止運動?
※打籃球的時候怎麼防止崴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