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很多的事情,知道應該怎麼做,但是每次想的太多,到最後僅僅滿足於想像,而不是真正地做到,這是目前在我前進的道路上唯一的阻礙


《你的燈亮著嗎》這本書。
作者唐納德高斯用現代話將如何發現問題的根本所在闡述的很清楚,裡面思想的真實內涵反而解決了中國王明陽的「知行合一」的問題,文章核心的思想就一句話:「不要把解決方法當成問題本身」
「問題本身」的概念跟很多人提到的「問題具體化」來克服拖延是類似的。因為問題本身是具體的單一的,而解決方法是多樣的可選擇的,之所以拖延就是因為其實我們關注的是解決方法,而沒有找到問題本身。
王明陽的知行合一,心學也是這個道理,不過文言文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本身就不太好理解,不推薦。王明陽也曾說過類似的話,大白話就是:你認為你知道了,其實你並不知道,當你真正知道的時候,行動是自然而然發生的。
用《你的燈亮著嗎》來解釋就是,你「知道」了但未行動,那麼說明你只是找「解決方法」,而不是找到了「問題本身」。
舉個簡單例子就是,當deadline之前,我們都將注意力放在「應該怎麼做,明天怎麼做,有什麼計劃等」但是遲遲未下手。(解決方法,或者稱之為計划上)
但是當deadline來臨時,我們的注意力瞬間就放在「問題是什麼」(問題本身),「我還差多少」「時間還剩多少」「我哪裡完成了,哪裡沒完成,哪裡先忽略,哪裡更重要」因為問題明確具體,而且找到了問題本身,行動自然就發生了。
感覺到差別了嗎
--------------------------------------------------------------------
再推薦個工具:番茄土豆,百度一下就有,每過25分鐘一個番茄,然後休息5分鐘,非常高效,中間的五分鐘一定要休息。


如果只是流於想像,說明還在患得患失,很多人的大好時間就是在狀態中流失了,結果就是後悔不己,覺得沒有把握好時間。

我自己的一個座右銘不是知行合一,而是知善立行,只要你認為對的事情,一定要強調且強迫自己去行動,哪怕是行動一點點,不要怕失去,只要失去是值得的,因為這個世界上沒有隻收穫不付出的事情。不要怕犯錯,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錯誤,因為很多時候事物都是殊途同歸。

所以不要怕走錯路,最怕的是不敢去走路。


知行合一是每個人都知道的真理,卻又好好難以實現。知識和實踐的過程中有著鴻溝。在我看來,實現最高效的學習效果和實踐轉化需要一套體系化的,對兩者辯證關係有深度思考的認識論

也就是,「理論,認知,實踐,糾正,升級,內化。」

面對一個新知的領域,我的第一步都是首先儘可能找出在這個領域前人所總結的規律,建立起一定的認知。當然,這裡不能有本本主義,需要辯證地思考,因為每種經驗都有他們所在的特地歷史場合和場景,就像一個人不可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我們需要去實踐這個認知,然後在實踐中糾正這個認知,再總結經驗,升級認知,形成自己的規律。有這個規律後,再逐漸將其內化,變成自己的潛意識操作。內化是通往掌握的必經途徑。

合理利用Onenote,建立自己的知識管理系統,也是內化的一個核心途徑。不斷迭代升級認知。內化也是整個知行轉化中最花時間的一部分,我估計需要90%的時間。我會定期分類回顧整理,特別是平時公眾號等自媒體上閱讀到的碎片知識。比如我的分類是按照「思想,讀書,語言,產品,運營,技術,其他」六大類。其中思想又分為」為人處世,學習能力等十多類能力,平時把新的知識自動按照欄目歸類,用的時候集中閱讀那個欄目,也方便比較統一欄目下的不同觀點,博採眾長。每周我會總體回顧一次。在讀書一欄,又根據書的屬性加上類目:如人才,產品,戰略等等。

-----------------

更多語言學習筆記見微信公眾號 瀟峰學長,ID:xuxiaofeng600。
回復英日西語言(手寫)學習筆記即可獲得。
專註語言,效率,閱讀,追求真知,一周一更,讓每一篇擲地有聲。


在我看來,這個問題不成立:
——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因為在我看來,知行合一不是方法論——
——知行合一是世界觀。
陽明先生並非鼓勵大家做到知行合一,而是解釋了每個人的本質,就是知行合一。

陽明先生都說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每個人都是知行合一的。
你說你知孝,但你沒有盡孝,那不是知而不行,而是不知!要麼就是心裡壓根不認可要孝,要麼就是不知道如何才能盡孝。那些覺得自己知道孝但是」沒時間盡孝的「,那是在你心裡很多事的重要度和優先順序排在「孝」前面,所以你去忙那些事,跟「盡孝」說「沒時間」,還是不知「孝」。

既然是世界觀,那知行合一的意義就很明顯了。
你了解一個人的「行」,就基本能了解他的「知」是怎麼樣的。
——當然,除了深度「偽裝者」。
所以你能判斷出來,誰是利益驅動型,誰是情感驅動型。
當你要推動一件事,需要動員一些人,你知道如何去撬動他們的點。
心學的偉大之處就在此。
心學告訴我們,不是誰都認「仁義道德」,人心各不相同,你要從「行」來判斷「知」,進而了解人心、驅動人心。

知行合一不是方法論,心即理和致良知才是方法論。
你知道了大家都是知行合一的,但是知行的水準各不相同,所以之後還有兩件事:
一,如何提升自己的知行水平;
二,要把知行水平提升到什麼樣。

「常人不能無私意障礙,所以須用『致知』、『格物』之功,勝私復理。即心之良知更無障礙,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其知,知致則意誠。」
陽明先生說的挺明白的了,格物還是要格的,還是要「事上磨練」,要經事,還得在事上多思多想;只是不要單純的致知,要致的是良知,不要讓私情貪慾把心都蒙住了,不要那麼情緒化,「我恨毒了她」「此仇不報非君子」「大爺我就圖個爽」……少點情緒化,理智點,就能達到「此心無私慾之蔽,即是天理」,做事情就知道怎麼思考怎麼判斷了。

像題主說的」很多的事情,知道應該怎麼做,但是每次想的太多,到最後僅僅滿足於想像,而不是真正地做到,這是目前在我前進的道路上唯一的阻礙「
說真的,你要是知道該怎麼做你早就做了,還是不知道,想太多就是在諸多選擇中並未做好判斷,瞻前顧後就是因為你知道這可能不是最好的選擇,或者你沒有考慮清楚後招。你的阻礙不少呢,還要多磨練多學習啊~


入觀想之境,行推衍之法,引今日所種之因,幻世今生化為一瞬,於虛無間預見將來所承之果。歷此思緒,你會發現,你不再是今日之你,乃是百年臨故之你,如此方得真知也。
答主第一次讀王陽明那句「未有知而不行,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時,覺得陽明子這句話說得好沒道理,因為現實生活中,知而不行的人太多了,自己也有這壞習慣,道理我都懂,就是不按道理上說的干。後來第二次讀到這句話時,終於懂了陽明子這句話的真義: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道應該怎麼做而不那麼做,是因為其實我們不知道那麼做真實的重要性。舉例:很多人說,我知道吸煙有害健康,但是我就是要抽煙!這並不能說是知而不行啊,反而可以證明只是未知。是的,你知道吸煙有害健康,但是你並不知道健康於我們有多重要,就算你知道健康於我們真的很重要,你也可能還是不知道當你生命走到最後一刻時,心中的不舍,遺憾與悔恨!你一定會想,假如能再給我十年時間,甚至一年時間,甚至一個月時間,我願意付出所有代價,其實,只要你當年不抽煙,或者不做其他你明知道有害健康的事,你完全可以多十年的生命,哪怕是多一年也好啊,最不濟多一個月也不錯啊。這時候你知道了,生命真的比煙重要。如果讓你回到年輕時,你真的會願意戒煙,願意戒掉所有有害健康的習慣。這才是真的知道了,這才是知無不行,你所謂的知道吸煙有害健康,但還是要抽,只是因為你並不知道生命最後一刻之所思所想。所以說,只是未知。舉此例證是為了告訴題主 ,你並不是所有道理都懂,很多問題你並沒有想清白,所以你才不能篤行,不能自律!如是而已!


我常問公司小夥伴,三五年後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這個問題大夥往往是有答案的。

然後我會接著去問,當下做了什麼,過去做了哪些抉擇,結果我發現一個規律,大部分年輕夥伴,在回答後面這些的問題,根本已經忘了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了。

也就是說,根本沒有準備為了想要成為的人去做什麼。


我一直崇尚這樣的思維模式,使命-目標-路徑-方法-執行,使命回答的是why,目標回答的是who,路徑回答的是what,方法回答的是how,然後就是just do it。


而太多小夥伴習慣的行為模式是,你叫我幹嘛我就幹嘛,你叫我怎麼干我就怎麼干,雖然在我高呼堅決捍衛大家野蠻生長權利的時候,大家也跟著歡呼,但是歡呼完以後,在骨子裡的惰性支配下,往往勇登流水線度過青春。


費了這麼多話,要引出這個結論:要做到知行合一,最重要的是對過去,對現在,對未來,對這三個時間點的關注程度的平衡。


我小時候吃包子,我總把皮先吃了,把肉餡留最後。

小學時候,一定得把作業做完,才能出去玩。

我家姐姐剛好是和我相反的人。

十年後,證明我是個學習成績比她好的人哈哈。

這個現象的解釋是,我的儲蓄率要高於我姐姐,我更習慣於關注未來,所以為了未來我更願意承受一些前期的辛苦耕耘。

這也是我反覆強調的,把鄰匯吧做成種植文明,而不要做成狩獵文明的意思。

適度的關注未來,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

尼採的那句話,當一個人知道為什麼而活,就什麼樣的生活都可以忍受了,這是關注未來的價值,幫助獲得擁有自我主宰的碉堡滿足感,甚至是上帝視角。


前面說了,知行合一重要的是對未來現在過去的三者關注程度的平衡。

盲目過度的關注未來,也會有很多弊端。每個組織或者個人的能量和資源是有限的。盲目的關注未來,就好像加了一箱油,想開車從杭州到西藏一樣。

組織就更加了,有些創業者一開口就是要消滅淘寶,也是同樣的問題。

回到鄰匯吧身上其實也存在這樣的問題,去年我們說的雙基地開局,其實也是一次超越當時已有資源數量,對於未來的一次賭博。自省,我偏像一個容易過度關注未來的妄想者。


在宏圖偉業的途中,適度的關注當下,鍛煉身體,和家人歡聚,和朋友喝酒,滿足口舌之欲,以及其他的基本生理需求,都是一次旅途中的加油過程。

感謝這些年提醒我關注襠下的女孩們。感謝她們。

不要不要等到親人離去,父母老去,才開始意識到人生得要有現在。


只是如開頭所說,大部分的小夥伴,實際上是背負著宿命論,習慣於無法自我主宰,於是永遠是聽過那麼多道理,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有一個朋友,他的人生信條是活在當下,他的人生極盡精彩,每天都過新的性生活。這樣的朋友,如果用F1賽車去比喻,他的問題在於,在加油站花了太多的時間了。嗯,給姑娘們加太多油了。

適度關注現在,給個人和組織賦能。


魯迅筆下有個人物,她總是: 我真傻,真的,我單知道下雪的時候野獸在山坳里沒有食吃,會到村裡來;我不知道春天也會有,,,

這是一種悲劇,關注過往裡所有的消極、哀傷、苦痛、遺憾的部分不能自拔。你去觀察所有的成功者,不論是世俗的或者其他標準的,一定都是將曾經的苦難作為茶餘飯後的閑話或者笑談的。

每個人的現在,是由所經歷的所有過去構成的,而當你只關注那些消極的部分,你就是由消極構成的。

比如我,白二把,是由那些愛過,笑過,帥過,野外過,教室里,試衣間,教學樓頂等等共同的經歷構成的~

人是一輛車,而過去則是所有的零件,用什麼樣的零件來組裝現在的自己,就看你自己了。

聊知行合一,不能跳過去的一個人,是王陽明,有一個觀點,我和陽明先生特別一致,我不去翻書了,大概回憶下。

有人去問陽明先生,有些人知道道理,卻不去做啊,這說明知和行是兩個不同的事物,你為什麼要說知行合一,是一樣東西呢。

陽明先生回答說:知道了不做,那是知還不到位啊。

這正是我寫這一篇東西的目的。

知行是一回事。把知和行徹底分開,會導致一定要把道理想清楚了才會去干。應該要一邊干一邊學,同時也要系統的做些學習去指導怎麼干。


適度的關注未來給以目標;適度的關注現在給以能量,多關注過去經歷里積極的一面強化自身,這是最合理的知行的配置。

知更多的會指引未來,行更多的是解決現在,而過去哪些積極正面的經歷,將通過正面激勵,為你構建知行合一的正向循環。


希望對大家解決知行合一有些幫助


說白了就是,如果你在做什麼事的時候總覺得力不從心,那就是你的認知還不夠,就要下來總結思考,再去做,如果做到了最好(至善)那你就算成功了,如果始終明白道理,而無法做好,那就等於不知道,也就是沒有達到知行合一。比如,我想學習,但又想玩遊戲,我明白學習的好處,玩遊戲的壞處,但卻無法控制自己再玩一局,這就表明,我對學習重要的認知其實是不夠的,所以要糾正調整,直到自己確實可以控制慾望不因貪玩而耽誤學業,當然,如果你想通了學習對你沒用,玩遊戲才是你的追求,然後你通過當電競主播賺了一桶金,你也算是知行合一了。最怕就是,以為自己知道,總是說,這個淘寶,其實我在90年就想到的,這個滴滴,我在2000年也準備做的,那個燒烤我來做月入輕鬆10w,但實際上沒一件事做成了,想想自己身邊這種人還不少呢。


王陽明說「知行合一」,說「本心」,並不是簡單地說「我們的認知要與我們的行為相一致」,或者把「本心」看做自己此刻內心的想法感受。心學是一種強調「修行」的哲學,而知行合一則是修行的方法。我們每個人的本心都是赤忱純凈,然而因為一些東西的遮掩使得我們無法體悟到自己的「本心」。只有通過「行」,我們才能不斷的重新認識自己的本心,又從新的認識上出發調節自己的行為,從而加深自己對本心的理解,最後達到「誠」的狀態。因此知和行從未是分離的。


謝邀。
這個問題其實不敢回答,畢竟我自己還有沒徹底做到。而且這種問題的答案能給題主多少幫助也未可知。
說說自己的看法吧。
1.知善惡
有一句話說得煞好:要讓人惡念一起,便知是錯了。
還有一句也很好:如今人打扮成戲子,做許多孝悌的行為,怎麼能說他是孝子呢。
您明白我的意思么。
希望您在談「知行合一」之前,先學會簡單的判斷一念的善惡。前一位答主說「知善立行」即是此意。
知善立行,知惡立改。(←_←存天理去人慾)
2.立志
個人以為可細讀《 教條示龍場諸生 》第一段: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於志者。今學者曠廢隳惰,玩歲愒時,而百無所成,皆由於志之未立耳。故立志而聖,則聖矣;立志而賢,則賢矣;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漂蕩奔逸,終亦何所底乎?昔人所言:「使為善而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鄉黨賤惡之,如此而不為善,可也。為善則父母愛之,兄弟悅之,宗族鄉黨敬信之,何苦而不為善、為君子?使為惡而父母愛之,兄弟悅之,宗族鄉黨敬信之,如此而為惡,可也。為惡則父母怒之,兄弟怨之,宗族鄉黨賤惡之,何苦必為惡、為小人?」諸生念此,亦可以知所立志矣。

立志要誠,立志要誠,立志要誠。
若您想要考清華北大,總是立志。
然而雖立志,卻不肯早起讀書,上課不認真,這就是立志不誠。

3.方法
我的方法可能不適合您。不過還是說下的好。
我自己是抄書(←_←沒錯)
什麼書?
周子全書等理學書目以及《大學》《論語》。
僅僅是抄的話,雖有益處,著實不深。所以又加幾項功夫。
(1)「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培養判斷是非的能力)
a.白天事多,或許無甚時間,然而晚上安靜時卻可以回想一天的行為哪些對,哪些錯。
b.行為剛發生完,就會想自己對錯。
c.行為將發生,就知道行為對錯。

(2)在人情事變上磨練
聽起來很厲害的樣子,其實就是從生活中學。
我們都要待人接物,都有感情,在這裡磨練可以更深刻地理解。
(3)「再,斯可矣」
不要想得太多,不要想得太多,不要想得太多。
想得太多就會計較得失,利弊。最後性格就會漸漸如此。(←_←別看我,我改了不少了。)
4.附
您之所以如此,根據我的猜測有這麼幾個可能:
氣質偏柔惡,可能會沒有自己的判斷、決心,也可能不自信。
想得太多,給自己設置許多可能或不可能的障礙。(「明天我要出去玩」「萬一下雨怎麼辦」「算了不去了」諸如此類。)

其實都是說到底可能還是性格(氣質)的問題= =

您要覺得有用我很高興,沒用的話= =我也沒辦法了。


祝好:)


感覺很多人沒說到點子上。
知行合一的關鍵是知和行的統一。說白了,就是想到了就去做。把你那一大套用來說教別人的東西先在你自己身上試試。你意識到的東西能夠迅速轉化為行動。行動中行不通的迅速調整自己的認識。能夠做到二者合一的必然是工作生活中的強者。

現在的人自嘲,我們懂了很多道理,卻仍然過不好生活。晚上想了千條路,明早起來走原路。為什麼?因為很多極為簡單的道理,很多人就是做不到。比如早睡早起身體好,誰都懂,可幾個人能做得到?書生論政紙一張,空談誤國,他們總是對別人指指點點,卻無半點實幹的行動,而沒有實幹中苦累的體驗,又反過來加劇了他們口若懸河、夸夸其談的惡習。

太多的人說一套,做一套,對別人一套,對自己另一套。知和行是分裂的。既不能用認知來指導行動,也不能用行動的實際後果來約束認知。永遠是怎麼爽怎麼來。比如一些公知喜歡喊,不自由毋寧死,批判當今中國社會已經黑暗的不行了,毫無自由可言,哇說得好決絕,好過癮。可是行動呢?沒有。他一直在罵,可就是不肯死。畢竟直面死亡之時,你得嚴肅地考慮水涼不涼的問題。還有一些糞青喜歡叫囂對外動武,動輒派兵把誰滅了。所以有人說,你應該先把你家空調關了,再討論打仗的事。

知行合一道理很淺顯,可是蘊涵著巨大的力量。一旦你的認識和你的行動連動起來。你會發現,你原先肆無忌憚的言論變得謹慎起來,看問題越來越客觀全面;而原來懶散無力的行動之輪開始轉動起來,周圍將因你的努力出現實實在在的變化。這就是知行合一的力量!


數學公式需要反覆做習題練習。
大部分人要跨過練習的階段,直接達到合一的境界,所以大部分人都做不到。
現實的知要遠複雜與數學公式,數學公式已經是定,現實的知有不定。不定也可以解,只做其中的定,先把定的多訓練,其餘的悟到了在行。
做到這一步,已經超過大部分人了。


我是看完了王陽明 過來看有沒有一些大家的感受
看到的這個話題 , 我斗膽說下自己看法。
前進道路的唯一障礙?!
請原諒我的犀利
道路上障礙多了, 而且你這個狀態不是前進道路的障礙,是你自己的障礙
知行合一太大了。 沒法談。
想得太多二沒有去做, 你可能太習慣自我否定了, 沒做之前就假想了很多負面因素, 甚至潛意識的誇大了好多倍。
小馬過河的故事不陌生吧? 有時候事情真沒有你想得那麼難也沒有那麼簡單。
請相信當下的力量,從你剛開始,不是說知道怎麼做嗎? 做好了 !!!! 哪怕一點點的動作對於結果也是有影響的, 持續不斷地一點點,最終回頭一看, 哈哈 小馬自己就樂了
所以, 人生在世幾十年, 哪裡有那麼多胡思亂想的沒用的阻礙, 錯對? 誰又能劃清界限?
所以根據你自己的一直, 不違背良知,不損害到的,不觸犯法律, 儘管做好了
舉足不前, 浪費的不是時間, 宇宙那麼大, 時間一直在, 浪費的是自己。
加油!


簡單說是去私慾


傷心不吐血,只因未到傷心時,
知行不合一,只因未到知行合一時。

人性有個特點,如果他意識覺得做這件事可能沒有結果,他就不會去做。
原因是,他還沒有看到確定性的趨勢,
如果他信心滿滿、看到了確定性趨勢,兩眼冒綠光,一千頭也拉不回來,那這件事他肯定就去做了。。。。

這段時間在體悟這句話: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我們在看了那麼多的書,上了那麼多的培訓課,仍然沒有辦法活好自己想要的生活,沒有轉變,不能有效地做到知行合一,原因主要以下有三點:

1,信息超載。

我們太熱衷於去學習新知識,甚至在接觸一遍新知識,還來不及細細消化的情況下就去投身於閱讀下一本書,亦或者是下一場培訓會。想想看己有多少次是這樣做的。只有不斷地輸入,卻毫無一丁點兒的輸出,人的大腦本身記憶有限,對於只接觸過一次的知識很快會忘記,最終導致大腦中的知識混為一灘漿糊。

正解是:對知識的態度應該少而精,並非多而廣的死磕到底。就像打一個網遊副本,這一關如果打不過,就無法開啟下一關。在生活中就是對目標進行專註,直到完成這個目標,再開啟下一個目標任務。對知識的態度也是如此。只有這樣才能進行反覆咀嚼,並最終進行創造。

2,僵固思維。

每個人生來都有僵固思維,所謂的僵固思維指的是對自身能力,對外界事物一種固化的認知,覺得不會改變。比如,有人覺得無論自己怎麼努力,都無法學會開車。再比如無論對方怎麼嘗試,你都很不看好他。僵固思維就把自己的思維認知牢牢的限制死,因此我們不改變行為是因為相信改變了行為不會帶來結果的轉變,因此從一開始就放棄了行為的改變。僵固思維讓一個人選擇每天過著同樣的生活,原地踏步。因為在這種思維模式里,大腦相信任何的付出改變都是徒勞的,它會本能的拒絕大部分信息。

與僵固思維相對應的是成長思維。成長思維恰恰相反,它相信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結果。人們在從僵固思維向成長思維過度的過程中,會經歷拒絕——抵制——部分接受——完全接受——部分吸收——完全吸收這六個步驟。成長思維過多的關注的是整個過程,並在每個過程中的反饋中及時修正自己,而非結果,它相信努力有所得。

3,缺乏跟進。

對已經學到的知識沒有複習,就會慢慢遺忘,更談何運用呢。在跟進時,我們可以有意識的這樣去做。在一開始學習的時候,就將學到的知識或新的感悟用筆在筆記本上記錄下來。並且在不同場合,不同的時間,不斷的思考下慢慢沉澱。不要小看這種重複的力量。每次重複的目標不同,那麼收穫也是不同的。比如第一次是通讀全文,第二次是有選擇性的閱讀。第三次可能只是讀筆記。第四次就只是讀寫下的感悟。

知行合一的重點就是付出行動,用行動表明自己真的懂了。最簡單的就是將所學到的知識分享給他人。


人為什麼不能做到知行合一?或者說,人究竟為什麼不能把思想和理論毫不延緩地付之於行動,從而使得思想和行動保持高度的統一?

這自然也是很多人明明下定決心改變自己,卻奈何想法已然大變,現實卻依舊待以舊處的原因吧。

不光普通人不能。儘管很多人不以為然,馬克思爺爺一句「哲學家只能理解世界,而不能改變世界」還是給了思想家們致命一擊,壓得很多象牙塔里的智者們喘不過氣來。

為什麼呢?為什麼思想家不能成為行動的巨人?為什麼人不能立刻、馬上在行動中嚴格恪守自己慣有的想法呢?

我認為答案是:思想和行動斷裂了,因為缺少某種能夠連接二者的東西。

————————————來自休謨的分割線————————————————
哲學家休謨說,理性是激情的奴隸。

無論何人,做何種英明理智的絕對,在英明理智的背後,都潛藏著隱秘的情感。這種情感引導著理性的前進。我認為這一點是理性主義者無論如何也無法擺脫的源自於生物本能的鏤印。

那麼就普通人而言,在行動背後的情感就不再那麼隱秘了。它和指揮這個行動的理性一起,參與到人們的實踐和行動中去。

這裡就不探討這個參與著行動的「理性」了。我們主要說說這參與行動的「情感」,我稱之為情感基質
————————————來自生活的分割線————————————————
我見過一些注重實幹的成功者們,他們並非注重於思想本身(當然不是說不重視知識),起碼對於中產階級來說,個人特異的魅力作風、踏實苦幹的品質、背後的資源、多多少少的機遇,這些應該是已經能滿足他們的需要了。

他們的特點是,行動,不斷的行動。即使缺乏想法,只要不至於太頭破血流,機遇往往能在一身闖勁之中豁然而出,成就一片天地。(這樣的人好像缺乏想法的不多。)

行動給予人們的不光是經驗、閱曆本身。沉澱在行動中,永遠也不會流逝掉的東西還有——情感基質。可以設想每一種行動都潛伏下來一種情感基質。它可能在靜坐默然時無法顯現,可是當類似的行動、與之牽連的行動被執行時,它們自然就可以顯現出力量來。

舉個例子。
很多家長甚至老師在教育學上毫無投入,往往教育孩子的方法主體則是訓斥、懲罰,然後就期待孩子們的行動煥然一新。這自然成效不大。聰明的家長老師會巧妙地運用手段,在孩子們有了理性的認識後,還使得他們獲得行動必有的情感基質。

————————————來自亞里士多德的分割線——————————————
剛好身邊有亞里士多德的資料。大概亞里士多德是哲學家中注重實踐的第一人?他的「美德」概念與我所謂的「情感基質」有相通處。

怎樣獲得美德呢?

亞里士多德說,美德是我們只能通過實踐才能獲致的,是我們只能通過運用才能獲致的。它是這樣的事物,我們只能通過做才能學到。它不是能從書本學。在這方面,它很像長笛演奏的例子,學習如何演奏一件樂器,你不能只靠讀一本書來學,你必須練習,而且必須聆聽其他有造詣的長笛手的表演。
有另一些此種工作和技能,烹調,有烹調書,從沒有大廚緊靠書本來學習如何烹調。這就是你只能靠動手做來學習的那種事物。
講笑話可能又是一種,沒有偉大的喜劇演員,只靠讀關於喜劇原則的書而成功,

那麼,為什麼不會?
講笑話、烹調和演奏樂器,這些事物的共同點就是我們不能完全靠領會書本和講座上的箴言或規則來學會它們。它們的共同點是都涉及到精通某件事物。

如何精通?
亞里士多德的答案是, 用心識別細節、某一情況下的特別之處。(Discerning particulrs,particular features of a situation.)

我覺得知識和思想很難做到如此,但是情感基質可以。

願題主早日獲得美德,哈哈。

—————————————————————————
17.4.12補
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王陽明

如有真知必已有真行在前,如說真行必然後致真知。(邏輯先後。) 上文即闡釋。


看到了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覺得醍醐灌頂。
知行合一,我理解為:他在說我們現在所做的一切不是行動受限,而是不知,不清楚現狀,不了解自己。當你受到阻礙時,真正阻止你的是你的思維局限。

這麼多猶豫,恐懼,是因為對自己能力的估計不足,對未來的過度擔心,對失敗的過度在意。
讓自己一直在焦慮中生活,其實是不敢接納真實的自己。不願承認自己現在失敗。缺少的多,擁有的少。思考的太多,理解的太少。

年輕人進入社會,知道自己需要改變,但是改變是緩慢的,能力是需要去練習的,需要去經歷的,財富是需要積累的。而我們的需要卻很迫切的,所以我們矛盾。我們在矛盾中前行。
我們需要知道需要什麼,該怎麼努力,更需要知道成功也離不開等待和耐心。

人,尤其是年輕人,為什麼不能清晰的知道自己的處境,不能明了自己的內心想法?

其實,當你還不明白自己的想法的時候,是你沒有想法。人成長過程中,自己的思想是從無到有產生的,這個過程是很痛苦的。會迷茫,會焦慮,很正常。

想不明白要不要考研,是你對考研沒有那麼熱衷,只是把它當做一個退路。
想不明白是否去找工作,是因為你還沒有做好接受自己已經長大要獨立生活的準備。
不知道要找什麼工作,說明你沒有熱愛。

不要只想著回答問題,真正的問題是為什麼你會有這樣的問題。

想著先學習一些東西就會有更好的選擇,就會過得更好。那是線性思維。覺得有因一定有果。一旦事情不如自己想像的那樣又會陷入焦慮。

記得有人說過沒有幻想便沒有幻滅,洞悉的周圍的一切,和努力的徒然,仍然抱著充分的現實感活下去,中國的哲人就是這樣在精神上得救了。這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王陽明的學說之所以被稱之為心學,我想就是教我們關注自己的內心。了解真實的自己。聽從自己內心的需求。


不要暗戀,去q j,人生沒有那麼多時間給你演內心戲。愛她就去搞她,喜歡就q j啊,表白有什麼用還是會被拒絕。追不到就艹,艹不到就下藥。翻臉就發裸照啊,大不了蹲監獄,你連監獄都不敢蹲還敢說愛她 。

這大概是我見過最知行合一的心理指導了。


如果你厭惡一個人。
那麼就不要讓自己成為那個人的樣子。


傳習錄字面意思就是老師教給學生傳授著學習的記錄。老師告訴我們的是知行合一的感覺很美好,要努力達到知行合一。就好比我們被鎖在一個封閉的屋子裡然後老師告訴我們外面風景特別好,你趕緊出來看!然後你問老師怎麼出去啊,老師告訴你努力往外出!然後有一天你突然發現你已經在外面了。別人這時候問你你怎麼出來的?你也只能告訴他,努力往外出。

存天理,去人慾,只是輔助理解知行合一。真正做到心外無物了,你就知行合一了。跟佛法里色即是空是一個意思。

怎奈我們都不是聖人,偶爾出去轉了一圈,發現自己又回到屋子裡開始思考怎麼出去了。


推薦閱讀:

如何學習按摩?要學習哪方面的知識?學習方法?可以推薦一些入門的書籍或者網站嗎?
坐著的時候如何能不駝背?
當我們在圖書館時,我們在做些什麼?
學校長時間補課,怎麼破?
怎麼定義「學會了」?

TAG:學習 | 生活 | 教育 | 大學生 | 知行合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