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王陽明所說的「致良知」?
王陽明心學說到:心即理,致良知。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做人做事從內心深處的良知出發。
但是普通大眾,因為知識視野等局限,很容易混淆是非,把錯當對。比如放生巴西龜等外來物種,放生的良知導致本地物種的破壞,越做越錯。另外還有很多我們現在沒有發現的在做的以為是對的東西也許未來來看都是錯的。
所以如何真正的看待心學,如何真正的知行合一 致良知?
【對部分批評的淺薄回應】
Q:您這些看法恰恰是朱熹的思想,而非王陽明。因為在王陽明這裡知是來自本心的,無需外求,良知是無需在實踐中得到的。朱熹的知才是從實踐中獲得的,因為朱熹
的知行觀是知先行後,知輕行重,朱熹是說先從書本中了解知,然後踐行,再反躬,再踐實,這是個漫長艱苦的入門道路,所以心學才會講朱子學繁瑣支離。故而,文字後半部分恐非陽明本意?
A:「以手指月,手並非月。」
後半部分,當然不是「良知本體」,而僅僅是「發明本心的可能的功課」而已。
舉例而言,譬如我們學習寫字、學習語言、學習作文、學習與他人溝通並交流、學習邏輯學、學習各類科學知識等等,這些顯然都不是「獨立思考」之「本體」,但卻可以考慮以其作為諸君實現獨立思考之可能的「進路」——正如指向「月亮」的「手指」一樣。
——————————【一下爲原回答】————————
謝 @Agoni 君邀請。
【前言】
在下學見淺陋,不敢妄談對心學的任何「評價」。惟以文債在身,謹斗膽以讀書筆記與題主共勉,以為拋磚引玉之用,抱拳!
【正文】
通說咸認為:「良知」之概念,發軔於《孟子·盡心上·良知章》: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親親,仁也。敬長,義也。無他,達之天下也。
陽明對此發揮道:
「是非之心,不待慮而知,不待學而能,是故謂之良知。」(出自《大學問》,見《王陽明全書》)
竊以為值得注意的是,陽明實質上是在借用「良知」這個概念,以「致良知」來統攝諸說,進而以此作為心學的「立言宗旨」,或曰「法門」。用現代的語言來說,陽明實際上是在通過訴諸規範論(即:如何解釋某個概念,更符合立論者的傾向)的策略來闡發「良知」這個概念,而非訴諸觀念史(即:某個概念的創設者本來想表達的涵義)的策略來進行無謂的同義反復。
換言之,若吾輩僅限定於訴諸觀念史的策略來理解「良知」二字,則不免陷於將「致良知」三字狹隘地理解為「致力於探討理想的倫理學模型及其實現路徑」之誤區。
誠然,《孟子·盡心上·良知章》中的「良知」、「良能」概念,非常近似於道德先驗論之常見表述。但竊以為,這並非陽明借用孟子「良知」概念的本意。
先生正是擔憂後學誤入歧途,是以特別強調:
「良知」即是《易》。其為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見得透時,便是聖人。(語見《傳習錄》卷七;陽明引述的文本見《周易正義》卷八)
可見,「良知」二字,包括但遠非僅局限於倫理層面。在心學的語境中,其指代的是「道」本身,即「終極關懷」,或曰「終極真理」。
由此產生了一個關聯問題,即:我們通往「終極關懷」的進路又是什麼呢?陽明作了以下解答:
既知致良知,又何可講明?良知本是明白,實落用功便是。不肯用功,只是語言上轉說轉糊塗。(語見《傳習錄》)
在下對上述觀點的淺薄理解是:
第一,不要空談道理,入世去!
第二,不論您是什麼行業的人士,都別廢話了,拿起自己專業領域的書籍,精研!進入實務領域,做實事!如果您是武士,拿起手中的刀劍,練功!如果您是文人,拿起手中的書,苦讀!如此種種,不必窮舉。
誠然,以上解答,僅僅是方向性的。在技術層面,當我們在實務中遇到實際問題時,有沒有可行的思考策略來幫助我們高效地找到解決方案呢?
當然有。陽明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優質、極其著名,可惜亦被眾人作了過度「形而上」解讀的思考策略:
此心不動,隨機而動。
竊以為,這個策略其實非常接近「博弈論」、「效用主義」(又作「功利主義」)以及「心理利己主義」策略的模型。
用現代人的話來說,可以近似地理解為:「找出事物之所以向某個趨勢發展的關鍵因素,並藉助其來完善自己的解決方案,將該方案的效用最大化。」具體而言,個人的淺薄理解如下:
第一,建立一個滿足以下全部條件的策略模型:
1.客觀地記錄下影響我們決策的事實或者背景(減少無效因素對決策的擾動,以盡可能接近「此心不動」);
2.對各利益攸關方備選策略所可能產生的效用進行邏輯自洽地推導(減少感性好惡、非理性思考對決策的擾動,以盡可能接近「此心不動」)。
第二,最大化地收集相關的資訊,運用上述模型進行權衡,並選取效用最大的策略作為解決問題的方案(盡可能接近「隨機而動」)。
第三,如果我們再深挖一下,「隨機而動」事實上還可以引申為「窮盡一切有助於我們找出最優方案的要素,不斷完善我們的決策模型,以此找到更優解」。順著這個思路,我們可以往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個方向去「致良知」:
1.為更加高效地討論問題,我們應當盡可能涉獵一些關於語言分析哲學的科普文字,避免陷入「邏輯漿糊」之中;
2.為不斷完善我們用於決策的邏輯模型,可以多學習一些現代博弈論,以及心理利己主義的精華觀點,提升尋找與他者合作共贏解決問題的概率。
3.為不斷完善我們在個案中決策模型中的「前提」之準確性與客觀性,為盡可能避免「觀察者謬誤」,我們不妨多學一些心理學常識。
4.考慮到不同的人對「效用」的理解是不一樣的(即對同一策略所產出的同一客觀結果所賦予的「權重」是不一樣的),我們應當多參與社會實踐,多與不同知識背景、不同宗教信仰、不同秉性等各種各樣的人交往、交流,盡可能多地理解他們對效用的偏好。
5.策略的運用離不開與他人的溝通。為提升說服他人與自己合作共贏的能力,不妨多閱讀《戰國策》,裡面有相當豐富的案例,以及氣勢磅礴的雄辯詞。
總而言之,關鍵還是不斷汲取各色各樣的知識和實踐經驗,不斷地充實、完善、校準自己的策略分析模型,如此便能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最大限度地提升找到個案最優解的概率。
於在下看來,這個過程正是「致良知」在技術層面的有效進路。
以上拙見,僅供參考。
王陽明曾說過:
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
私以為,陽明先生的意思如下:
人的本心是無善無惡的,之所以有善有惡的體現,都是行為選擇的結果;而良知在每個人心裡,如一面鏡子,能知善惡辨善惡,不讓這面鏡子蒙塵才算是真的做到了致良知;而格物的真諦是去做出善的實踐行動,摒棄過多的人慾(惡)。
如陽明先生說的,我的心所觀察到的便是如此道理,心與心不同,僅供參考。希望你能悟出自己的心之理。
1 良知是自己的,所以關注自己的良知,不要關注別人的。除非你能把別人的良知拿過來。
2 致良知的重點在」致「而不在良知。因為陽明能告訴你如何」致「,不可能告訴你」良知「具體是個什麼東東。除非他能把他的良知拿給你看。
至於如何做到知行合一,致良知,最好的當然還是看《王陽明全集》。如果對文言文無感,網上應該有沙灘孤雁著的《開談&<傳習錄&>》,有全白話翻譯,當做入門。
我的意見,在下面這個回答中。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155565
最後,請多實踐。
以上。
張孤山
致良知=格物致知(儒)=止於至善(儒)=善護念(釋)=返璞歸真(道)。
良知=不慮而知者(儒)=法身(釋)=我識(釋)=主觀能動性(馬)=Holy Spirit (Holy Bible)。
以下是陽明心學的最高宗旨四句教。
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陽明先生嘗曰:「吾良知二字,自龍場已後,便已不出此意,只是點此二字不出,於學者言,費卻多少辭說。今幸見此意,一語之下,洞見全體,真是痛快,不覺手舞足蹈。」
此二字便是良知。
良知一詞,出自《孟子》,「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其實良能和良知都是在說同一種東西,就是人的本心,除掉一切一切外物,善惡美醜,甚至你的軀殼,剩下的那個有主觀能動性的東西。比如,嬰兒出生後不用學習就能用這個軀殼呼吸喝奶,不用思慮就能知道周圍的溫度和自己的肚子餓不餓。
轉一個把良知解釋的一清二楚的文章———【王陽明: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幸福之道不是靠慾望,而是靠良知)】
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
題主混淆了善惡和是非兩組概念。而王陽明的良知超越了善惡和是非,他講的是本心,通過看透人性,看到自我的本來面目,達到良知。人性中有本能有慾望有衝動有感情有理性,只有分辨清晰,才能喚醒理性,找到自我,才能超越到良知境界。佛教與理學讓人滅七情六慾,實際上就是讓人剝離概念,明理明事。心學更進一步,直達本心,獲大慈悲。
回到出生時眼中的世界,沒有被灌輸任何概念的世界。
表面含義
成為一個有良知、有道德的好人
深層含義
觀察心的根本,心的本質是什麼?
發現真正的自己,找到真實的自我
@柯茗耀 說得我比較贊同,我再借題發揮下:
致良知, 這裡的良知並不是什麼道德的意思。
「是非「,並不是什麼du博貪污找小姐納妾打架這種道德上的是非,是世間所有事物的一個泛稱。
良知二字,不僅僅是倫理層面。在心學裡,其指代的是」道「本身,可以借用一個俗氣的詞語: 終極真理。
道德這種東西,除了不準殺人放火這種基本的不變,其他道德觀每隔幾百年都容易變。你怎麼去致良知啊? 50年前的道德標準,和現在變化都很大。
老外為啥沒有心學/知行合一這種東西,在科技文化上還能那麼有創造力呢? 沒有人思考過嗎?
其實很簡單,牛人很多都是知行合一的,這個道理很簡單,一下就想通了。
蘋果熟了從樹上掉下來,無數人都見過,根本不需要去思考蘋果熟了是上天還是落地。蘋果肯定落地嘛,這個是」良知「 。 致良知,就是說要去思考為什麼蘋果熟了要落地? 致力於背後的真理。
玩骰子比大小,任何一個人都知道:連續玩1000局大小,開大開小大約各有500局。 這個道理太簡單了,全世界最蠢的玩家都知道這個良知。 但是有多少du徒去致良知呢? 只有歐洲人才從這個基本事實里發明了概率論。
良知應該不是道德意義上的那個良知,良知應該是指符合事實的客觀規律,致良知就是研究客觀規律,知行合一就是指理論掌握和實踐結合。
這個良知不是所謂良知!應該是達到對的理解認識!
先說良知。
何謂良知?良知就是是非、好惡之心。
王陽明認為良知是先天純善人人都有的,不需要通過思考學習而得到。另外它也是可以被直覺到的。
而致良知即是致知格物。這裡王陽明採用了和朱熹相反的路徑(繼承陸九淵),他認為應該從本心出發而推廣至萬物。良知(是非判斷)標準是一種直覺,初念總是好的。如果按照良知(初念)行事,這就是致良知。但人除了有初念還有轉念,這是人們通過一些利益衡量得到的,所以人也很容易按照轉念行事。「初念是聖人,轉念是禽獸」。所以說,即使人人都有良知,這也並不代表人人都能致良知。
同時,他也認為致良知的過程本身就是格物的過程,這是一體的,而不像朱熹的格物致知那樣有先後順序。
有空再補
道有二,仁與不仁而已矣!求仁即是學,不學則不仁矣!致良知即是求仁之學,孟子所謂「必有事焉」者也。致知之外無學焉!致知之外無事焉!
我寫寫我的看法:
1、人性本善,又不愚蠢,算是為致良知打下了基礎。人性本惡,無論愚蠢還是精明,都不能說是能夠致良知。
2、在實踐中不斷的磨練和反省自己,保留髮揚人心中善的成分,摒棄轉化惡的成分。這就算是致良知了。
樓主有這樣的認識真的很難得。大概總結來說現在的人們由於受社會污濁之氣的污染,常常受自己本慾望所擺布,常常沉浸在自己毫無邊際的思緒之中,沒有真正去觀察自己的良知。
所以,怎樣才能治良知。
有一個辦法便是,將你的感知能力及中於你的前胸,一般是左胸位置,觀察內部細微的變化。我對良知的體會都來源於此。時間長了,你便會發現,你任何心緒變化都會導致良知的細微變化。
要是觀察到這細微的變化了,恭喜你。你唔道了
然後要做的便是將你的行為和語言都服務於良知。怎麼說呢?就是一切事情都是表達你的良知。
當有人罵你了,你的良知,你的內心感到十分生氣。怎麼辦,它告訴你你要表達出來。你憤怒的罵回對方,你知行合一了。當你欺騙了別人,你的良知你的內心感到痛苦,怎麼辦,說明你做錯了,你實話實說,你的良知就輕鬆了。這就是治良知,也是我這麼長時間的體會。
我認為就是反省
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
這個是你理解錯良知的意思了。
1、你放生巴西龜時是何心?恐怕是有私心吧,些時全是一腔私念所為而不是從良知發出的。
2、如果是從良知發出的,那麼就會體會到物我一體,看到它將被宰殺起了不忍之心。那麼就會將它救下,救下之後也應該將它放回它該去的地方了,而不是一股腦兒丟河去就算了。
推薦閱讀:
※你如何理解: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談談你對曾國藩和王陽明的看法?
※誰能用幾句白話文簡介一下到底什麼是王陽明的心學和知行合一,有這麼複雜么,難道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王陽明說的知行合一和致良知,能不能用簡單的話解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