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分之一的美國人沒有飽飯吃」是真的嗎?

水深火熱:挨餓的美國人
「SUV窮光蛋」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有些美國人能開得起車卻沒錢買食物呢?


美國人的「窮」和中國人的「窮」根本不是一回事。
你隨便抓幾個美國的所謂窮光蛋,測一測脂肪含量,再測一測酒精含量,然後你就再也不相信愛情了
然後你還會覺得拿社會救濟金去支援這些人,簡直是對納稅人智商的侮辱

先聲明我可不是空口說白話。讀書時附近有低收入保障房,房東會出租空房間給學生,靠差價還能小賺一筆。所以我確實見識過所謂的窮人生活,反正房東的酒瓶子比我一輩子喝過的還多,漫畫書比我一輩子看過的還多。
我們吃獎學金的相比吃救濟金的,那肯定是人比人氣死人的。

你覺得這還不夠的,那我可以再說說我社區服務的事(已在另一個城市了)。每年都參與的項目,就是做飯招待如假包換的homeless.
項目負責人有時會開會,介紹窮人怎麼怎麼可憐。然後我就很平淡的說我小時候怎麼怎麼樣,你描述的生活我至少過了10年。負責人就不知道怎麼介面了。——關鍵是我家也不算窮,那叫「勤儉節約」。
題目中所謂的「SUV窮光蛋」,其實並不誇張,無家可歸但有車的流浪漢我就招待過不少。他們平時吃救濟食物,晚上睡車裡,四處溜達一下認真或不認真的找找工作。

他們可憐么,主要看和誰比了。你說窮得只能吃炸雞了,高熱量沒營養。即便我知道國情不同,心中肯定還是千萬頭草泥馬呼嘯而過啊!
@陳屹峰 朋友的答案補充的很好。美帝福利機構就是如此神奇,充分向你展示什麼叫好吃懶做、不思進取。你經歷得越多,反而會同情心愈減。
想想過去山區支教的心情體會,與此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1/6的人「吃不飽」肯定是扯淡,你看英文原文,卡路里不是問題,只是把營養標準定的很高而已。
所以美帝就是養在全家桶里的老鼠,自己無病呻吟一下也就罷了,天朝跟著瞎起鬨,還刻意翻譯成這樣,其用心不難理解。
美國宣稱美國窮人多是為了拉票原因,中國宣稱美國窮人多是為了眾所周知的原因
兩邊明明都是在自說自話,卻在這個問題上巧妙的達成共識。
這真是政治的美妙之處啊~~~

————更新————
我很欣賞旁邊 @張雩 朋友的回答。有圖有數據有乾貨,而且很專業的介紹了美帝整個系統的腐朽,推薦大家都去看看。

說一下food desert的問題。
這確實是一個專業性的話題,但樓下給的數據好像有點誤導性。那張很好看的地圖講的是:No Car No Supermarket Store Within a Mile. 即半徑1609米內,沒有公交車和超市的比例。
——但是這個距離,開車就是1-2分鐘的事,跑步的話也就是10來分鐘。我們知道美帝的私家車佔有量達到了驚人的90%以上(數據)。大家不妨想一下,天朝的土地上,能做到半徑1609米內必有菜場嗎?所以我覺得這個指標好像不太合理吧?

然後是很多人提到的「窮人吃不起健康食品所以才胖」之類的論點,我實在無法苟同啊。「窮胖了」未免也太不食人間煙火了,簡直與「何不食肉糜」之類有的一拼。
美國的食品問題有其獨特之處,但我仍舊旗幟鮮明的表示美國胖子不值得同情。至少1/6那麼大基數的人口肯定不需要同情,更不需要勤勞勇敢的中國人民去同情。
我們先看美國人認可的健康的飲食結構:

該吃什麼吃多少就是這樣。最底部的澱粉類主食並不比最增肥的油和糖昂貴,所以你可別說我太窮了只能幹嚼白砂糖再喝點食用油。
況且人類不吃卡路里就會死,「熱量高」根本就不應該是貶義,吃多了才是no zuo no die.

第一,只能吃高熱量食品,所以必定會胖?
我以為全世界人民都有一個常識:吃得少就不會胖。
看來很多人不理解這個常識啊。
再高的熱量,吃得少就不會胖,這真是不能再簡單的道理。你懂得自控,懂得合理攝入熱量,每天吃土豆都不會胖。美國一男子60天只吃土豆減20磅

健康的體魄來源於自控,缺乏自控的,天天喂有機三文魚也照樣能喂成豬。
減少熱量的攝入,和窮有關係嗎?是有人逼你把薯片往嘴裡塞了還是怎麼的?你說薯片最便宜,我有一條秘訣,不吃更便宜
缺乏自控是貧窮造成的嗎?其實反過來才對吧呵呵呵呵呵

第二,健康食品真的很貴嗎?
任何地區的超市,1磅計量,最普通的雞肉常年$1-1.5,西蘭花$1-1.5,香蕉&<$0.5。每天$5可以吃到撐。
為什麼我要列這三項?
你去找個健身教練,告訴他:我每天攝入1磅白水煮雞肉+1磅西蘭花+香蕉若干。
教練一定會對你豎大拇指說:少年,我見你骨骼清奇肌肉優美,我傳你一套卧推十八式吧。

而且這些都是你們所謂的有激素的底層食品,老夫我從學生時代就是這麼吃過來的。
順便說一句,我靠著這些「不健康食品」減了40磅的肥膘,不吃薯片不吃快餐,還省錢呢。
所以快餐店根本就不是最便宜的選項,懶到不做飯的人才會這麼想。
我上文說的房東,自己是不下廚的,要麼快餐炸雞要麼外賣披薩。當然留學生白占廚房很開心。

我自己的感覺,美國減肥反而比在國內容易,因為現代化的健身學營養學都以西方飲食為參照。
國內還麻煩些,吃個炒青菜都有油。(母后:「滾過來把青菜吃了」。「不行我減肥」。「減肥你吃牛肉?找抽吧你?」——你說怎麼破?)
況且美國人權問題矯情慣了,你去餐館說我是vegetarian或on diet,餐館多半知道該怎麼辦。實在不行的,你點份salad唄,肯德基麥當勞都有的,蛋黃醬不加,妥妥的黑不動啊。當然有那覺悟的也就不是胖子了。

所以拜託你們別說的好像只能買到垃圾食品一樣,自己嘴饞控制不住才去吃的,這也怨社會?

————————————————————————
所以是不是社會環境造就了美國的肥胖率?
從統計意義上,這我可以同意。
但是你說這些胖子都很可憐,和餓肚子的瘦子一樣可憐?
那我肯定要反對。挨餓是沒得選才挨餓,貪吃是舒服才貪吃。後者的選擇權至少在自己手上,全憑個人意願而已。

如果胖只是一種個體行為,那當然是個人自由,也應該寬容。但如果放到整個社會環境里,有一群人一邊好吃懶做、一邊消耗公共資源、一邊成天抱怨社會、一邊還伸手向勞動人民索要更多補助。
這就不是寬容不寬容的問題了,這就是一個社會問題。
我作為一個被剝削的納稅人,黑幾句怎麼了?
我求求聖母們放過我,別成天鼓勵別人花錢買愛心,自己分文不動裝好人。
慷他人之慨真是容易啊。

疾病等特例不要拿來和我抬杠,除此之外,我以親眼所見+親身經歷很負責任的告訴你們:
胖就是懶,不服來辯。

丙等星.com

___________
本文已授權微信號:丙等星(bingdengxing)、在美國(laimeiguoba) 轉載。
其餘轉載請聯繫本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謝謝。

還有什麼想聊的,歡迎來找我

丙等星的值乎


去博士屯度周末了,一開電腦發現忘了回復了。
FAQ剛剛更新,在最下面。
正文太長了,不想改了,都在FAQ裡面說吧。

=============請叫正文的我分割線,謝謝=============

反對二樓的答案。

看到了被反對的答主在下面的回答,
1. 您並沒有正面回答「六分之一的美國人沒有飽飯吃」這個問題,當然回答與否是您的自由
2. 您的結論「記住,吃這些垃圾食品不是他們的選擇,是他們只能吃這些。因為最便宜。」我持反對態度
3. 您後面的論據實在和我所見所聞相差太遠,bug太多,下面一一給出我的觀點

=============請叫我第二條分割線,謝謝=============
看 @張雩 的答的時候,我一邊看一邊吃著wendy"s的spicy chicken sandwich不住的點頭,感覺前面的鋪墊數據流好像說的都很在理的樣子呢。答主給出的種種數據讓我不住地點頭,美國人民真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但是,可是,

後面寫的都是什麼東西啊....

1. "而在沃爾瑪,窮人最常去買食物的地方,根本就不賣新鮮蔬菜和水果。"

請問這是什麼咧...?

再說哈密瓜....下面這個,應該..是哈密瓜吧(希望沒搞錯,不然就丑大了)

一塊九毛八一個,食品不打稅..難道美國有這麼多家庭連一塊九毛八的水果都從來沒給家裡孩子吃過....?我現在居住在印第安納州,在學校洗盤子是給州每小時$7.25的州最低工資。換句話說,只要你有工作,你的工資就不能低於這個數。算一下只要你在工作,就算是收收超市停車場裡面的手推車,你一小時都可以買3.66個哈密瓜,還吃的挺撐....當然如果你像我一樣吃過哈密瓜但是卻沒見過哈密瓜,下面這個你總見過吧..

兩塊四毛八一個你買不了吃虧,兩塊四毛八一個你買不了上當....難道我吃個這個還沒吃兩個漢堡管飽?就算是膳食補充,一個星期買一個西瓜也就少喝兩瓶可樂。

另外我也不知道答主是從哪裡得出沃爾瑪是「窮人最常去買食物的地方」的結論,沃爾瑪股東看到簡直要哭暈在廁所啊,另外我校大多半教授估計也得傻眼了....

從沃爾瑪走出來,再說說救濟窮人的問題。想必答主是沒有在美國捐贈過食品了,「他們接受的食物多是薯片,餅乾,巧克力」....
飯都吃不飽了誰還有心情吃巧克力啊(摔!你隨便上Google找一下也不至於弄出這麼搞笑的答案。

下面我來給大家看看一個普通的美國人是怎麼捐贈食物的..

圖為Oregon州一個Safeway超市的食物捐贈照片 Great Food - Oregon Food Handlers Permit

圖為一個叫做The Food Bank的組織的捐贈活動場照 The Food Bank

看看箱子裡面是什麼?各種各樣的罐頭!打開了加熱就能吃的罐頭!
你送餅乾送薯片給人家,說不定人家打開就是一包粉,送巧克力,打開就是一包湯。而且都不管飽還那麼貴。罐頭無論在運輸上,在儲藏上,還是在方便性上,甚至在管飽上都完勝好嗎?請不要通過自己的想像來解釋事情,至少想像前也請Google一下,大概只要30秒就能編出更加合理的解釋。另外我自己也吃罐頭,上學來不及的時候後或者宵夜的時候,平心而論不少方便食品的味道都還挺不錯的。


接下來說學校免費午餐的事情。我在2010年參與了學校官方的學生交換計划去加州的一個大農村念了一年高中,正值碰上金融危機,接待家庭的父母都失業了,我也很「湊巧地」吃了一年「不可多得的」免費午餐。這個免費午餐是州政府補貼給一個收入線以下的家庭的,每天中午你只要拿上你的學生ID,就能免費吃上一頓。答主圖片裡面的東西除了那個紅紅的像血一樣的東西,其他的我都吃過,二圖裡面的巧克力牛奶還很好喝..。這裡我要說的是,免費午餐和收費午餐內容完全一樣!基本流程就是你在起點拿上一個餐盤,然後給每個吧台當值的同學說,我要這個我要這個我還要這個....吃不吃蔬菜完全就是你自己的事情,而且每天都會有蔬菜給你選的!就如一樓 @丙等星 說的 「自己嘴饞控制不住才去吃的,這也怨社會?」


再繼續說所謂的食物沙漠的事情。首先要給答主科普一下,Supermarket和Grocery store的區別。Supermarket,翻譯過來叫做超市,裡面有賣冰箱空調皮沙發,衣服褲子牛仔褲,地板瓷磚衝鋒槍,吃的喝的還有玩具,基本上和國內大家看到的沃爾瑪是一個樣子。而Grocery store則是食品雜貨店,大概裡面有2/3的區域是買肉類啊蔬菜啊酒啊飲料啊冰淇淋啊牛奶啊這些日常食品,剩下的1/3則是賣狗糧啊洗衣液啊燒烤用煤啊之類的日用品。一般來說購買新鮮食品兩個選項都可以選擇,通常是找個就近的買。大城市裡面還有711啊CVS啊這些類似於國內全家羅森這種便利店,通常一個街區會有幾家小的,過幾個街區會有個大的,裡面也供應生鮮蔬果。我也不知道為什麼答主在城市裡面會要坐兩個小時公交車去買蘋果,反正我在紐約住的時候通常樓下的711或者CVS就賣香蕉蘋果,還是切好的.....不過紐約的交通,如果你真的「坐車」去買,兩個小時買不到也是正常的。

如果Google的數據準確,那麼每一個小點都是一家Grocery Store。你叫這Grocery store在城市裡面沒法生存?我覺得我在紐約大街上看到唯一比食品店還要開得多的店就是星巴克了....

最後終於說道玉米了!我校別的沒啥說的,Biological/Agricultural Engineering在US排個第一還是沒問題的,副作用就是一出村裡就是滿滿的玉米地啊....這邊玉米還有各種各樣的玩法,比如打玉米啊,在玉米地裡面砍個很奇怪的形狀做個玉米地迷宮啊(對,就是你們在地圖上看到的那些奇怪的圖形!去年我們還去了一個國會山造型的玉米maze)....
這些玉米都是轉基因的,他們是拿來幹嘛的?出口給中國?餵給窮人?

都!不!是!
他們是用來榨汽油的!引用Wikipedia上E85條目 ( E85 )——In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subsidies of ethanol in general and E85 in particular have encouraged a growing infrastructure for the retail sale of E85, especially in corn growing statesin the Midwest.

至於他們到底用了多少玉米榨汽油,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我寫不動了...

對了,我都連著吃了一個星期的Wendy"s了,看來我「幾乎一定是肥胖和糖尿病」.


=============請叫我FAQ,謝謝=============

優秀評論摘抄以及回復如下:
1. 貼一堆特價食物外加個大扭腰地圖也算乾貨了?真是炫酷
請看正文第一句話,本回答只用來反對二樓的答案,不回答美國人到底有沒有吃飽飯的問題。

2. 反對答案最好不要用數字,因為樓層是會隨時變化的。
感謝提醒,我反對的是 @張雩 提出的回答。

3. 關於 @張雩 的原文以及在本樓下面的回答的問題
二樓的答主 @張雩已經修改過自己回答中不準確的地方。之前她的回答較為絕對,讓我覺得不尊重事實,現在她已經修改掉了一部分。本文摘抄以及反駁的是她修改之前的回答,因此現在文中反對於她文章的節選和現在她的文章略有出入,我懶不想改了。至於她在一二樓的回答是我回答之前占樓時候她寫的。請理性討論,勿人身攻擊。

4. E85準確點來說是玉米加工成生物柴油,不是汽油。
E85,是乙醇加上汽油混合而成的一種混合燃料,其中乙醇的比例為51% to 83%,剩下的為汽油。大多數可以使用E85的汽車會標註為Flex-fuel,即又可以使用較為便宜的E85,也可以加普通的87號汽油。介於汽油發動機和柴油發動機的區別,我把他定位為汽油。這個問題和我反對 @張雩 的觀點聯繫不大,請自行研究。

5. 留學生的發言普遍不可信,因為他們總是用他們萬分之一不到的視野描述整個美國
一. @張雩 的個人資料也是美國大學在讀,您看您是兩個都覺得是放屁還是在兩個不太可信的裡面找個比較可信的?二. 請define 「萬分之一不到的視野」 三. 我只是通過反證的辦法在提出我的異議,請問您覺得我怎麼描述美國了?

6. 答主,美國只有一個紐約啊。。。紐約的local 商業,紐約的街道人氣,在美國沒有代表性

這個城市,叫西雅圖

這個城市,叫洛杉磯,特別紅的那裡叫聖莫妮卡

這個城市,叫芝加哥,著名的黑哥哥之城

為了幫助一些朋友理解,這個論據是用來支持我反對
「因為逆城市化,美國的超市多在郊區。市區的Grocery store無法生存的原因有很多,我就不展開了。但是,對於住在food desert(城市)中的人來說,他們想要獲得新鮮食物(比如蘋果,香蕉),就需要坐公交車起碼兩小時往返。」
我想表明的是,您買菜不一定非得去沃爾瑪,如果你想找城市裡的Grocery store,那其實還挺多的這個觀點。paper什麼的too long didnt read,但是新聞聯播有時候都瞎說呢,呵呵。

7. 答主在印第安納州,感覺就和貴州一樣的感覺,吃的當然便宜啦
求!別!說!偏僻得哭暈在廁所啊!你怎麼不拿加州每小時法定最低工資比這裡要高28.5%來說事兒呢

8. 答主哪個屯的
答主拉法葉屯的

另外評論太長了估計以後不會天天看。
最後謝謝閱讀。


很久沒有想回答問題的衝動了,看到第一名的答案很有感觸,中國人的窮和美國人的窮是不在一個概念上的!我來說說我在美國homeless shelter前後兩次做義工的經歷。
開始是因為我們需要做一些社會學課要求的觀察。我們屯子是比較有名的社會福利機構多,社會慈善好的地區,很多周邊的無家可歸的人也會慕名流浪而來。我在的機構又是一家比較有名的low-barrier的day center. 所以這樣的經歷應該比較有代表性。這家機構是民辦的,全國都有分部。主要提供的是早上8點到下午五點之間的行李存放,早午餐提供,洗浴,洗衣,郵件代收,衣物提供,有時會提供免費車票,設置免費基礎教育。這家機構的服務細化到什麼程度呢?機構會提供桌游,賀卡,洗滌用品,甚至狗糧。當女性提出要女性用品的時候,工作人員是不能公開給她的,需要用帶顏色的袋子包著遞給她。
然而,在當了志願者,只給我了一個感受。在這樣的地方工作,帶的時間越長,你就越失落。因為你會發現很多「長期客戶」,長期無業,是有原因的。這些原因是不值得同情的。這種原因一方面,是自身不願意去工作,就像第一的答案說的,懶。另一方面,也是這個社會提供的福利太好。我聽到很多客戶去找了一份minimum wage的工作,像是麥當勞,後來覺得太辛苦,又回到無業狀態,反正他們總能回到這個中心來。其實在美國,即使拿著最低工資,也是可以生活的不那麼拮据。但是很多人覺得再這個中心裏面,有吃有喝有玩兒一天也過去了,晚上在downtown散散步,晚上回車上睡覺挺好,更何況有些房子也是有特定的福利機構免費提供的。最讓我對這個地方絕望的是有一次在中心上班,事情不是很多,有一名同班的志願者無聊,就把捐贈的一盒筆一一畫來試試哪一支能用。一盒約100多支油筆後來都不能用,另一名志願者就建議這名志願者說可能是筆墨幹了,讓她用打火機燒燒筆頭或許就能用了。於是這名無聊而又執著的志願者又一支支把這100多支油筆筆頭燒了一邊又畫了一邊,後來還是沒有一支能用,整個過程耗時近兩個小時。最讓人哭笑不得的是:整個過程,大概有5個以上的人全場觀賞。我真正的理解了他們的那種百無聊賴,那種吃飽了沒事幹。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種生活就是:無意義的混吃混喝,消耗生命。
等等!這群人他們對混吃混喝的定義還絕不是有吃有喝就行這麼簡單,每次去挑衣服的時候,不合身,不幹凈,不是polo的,人家都不穿!吃得太單調,他么會說吃得不好,讓你給他們調整。有些人會覺得志願者就應該心平氣和的滿足各種要求,例如,有些人實在太閑,會讓志願者每15分鐘讓志願者幫他差一次郵件。
總之,永遠不要拿美國的所謂窮人所謂貧困和中國比,美國主要的貧困人口的成因和貧困的情況,是和中國截然不同的。就像排名第一大案說的:「美國的社會福利是拿納稅人的智商的侮辱」。美國六分之一的人吃不上飯?是不是非得一塊烤得外脆中紅的牛排陪前菜和飯後甜點才叫飯。


我們的窮是吃不飽飯,他們的窮是吃不好飯。


要準確理解這篇新聞,我們需要區分「飢餓」和「食物緊缺」這兩個概念。

飢餓(hunger)是以生理學上的狀態作為衡量的,也就是指某個人因為沒有東西吃而承受的生理痛苦程度。

食物緊缺(food insecurity)衡量的是一整個家庭的經濟和社會狀態。根據美國農業部的定義,食物緊缺指的是「limited or uncertain availability of nutritionally adequate and safe foods or limited or uncertain ability to acquire acceptable foods in socially acceptable ways」。也就是說,食物的營養和安全性,以及取得食物的方式是不是被社會所認可,都在考量之內。

題目里的這篇新聞提到:2006 年,美國政府用「食物緊缺」替換了「飢餓」。事實上,是美國農業部去掉了「food insecurity with hunger」這一標準中的「hunger」。也就是說,他們認為食品問題不只是缺乏食物那麼簡單。

美國的食品問題在於,食物緊缺的同時,肥胖率也在上升。

對於美國的低收入家庭來說,購買食物的預算是有限的,準備食物所需要的時間知識更是有限的。

預算方面,低收入家庭除了要餵飽一家,更重要的還是交付房租和水電費。這時候,很多家庭的選擇就是去教堂或者食品救濟中心領取食物。通常這些食物都是一些超市的處理品,或者好心熱捐助的罐頭食品等。現在這些食品救助中心越來越重視提供新鮮又營養的食物,而問題在於倉儲的成本也會越來越高。

上面這張照片是我 2015 年在美國中西部一個教堂拍的。這家教堂與食品救助機構合作,儘力提供新鮮有營養的食物,同時有專業的營養師做義工,教育低收入家庭如何挑選便宜又有營養的食物、如何烹飪它們。

食物供應的問題是一方面,但對於美國家庭,時間和知識的問題更難解決一些。對於中產來說,下班回家煮幾個菜,可能是一種休閑。但對低收入家庭來說,準備食物無疑又是一份繁重的工作。如題目里引用的那篇文章所說,他們大多在外干著沒什麼技術含量的體力勞動,領取著最低工資,還要養活好幾個孩子。美國傳統的飲食習慣就偏向於油炸和快捷食品(美國同學說起他們高中食堂的午餐,就只有炸雞、薯條和炸土豆丸子)。這時候,油膩的快餐和高糖的食物往往是他們攝取卡路里最便宜、最方便的手段。而健康的家庭料理就成了奢侈品。所以美國底層人民大多有肥胖、高血壓和牙齒健康的問題。很多回答里的要求窮人去自控,有些想當然了。

說美國六分之一的人沒有飽飯吃,是有些誇張和簡化了。但美國不是沒有窮人。食物緊缺的美國家庭大概佔七分之一到八分之一。其中又有一部分是在絕對貧困線之下的。並且食品救濟中心也存在著腐敗和低效的問題。但總的來說,有一些理念和方式值得讓中國的機構學習。


原文標題具有誤導性
Food insecurity與沒飯吃不是一回事
有1/6的美國人手頭很緊張,購買食物預算有限是有可能的

題主問為什麼有些美國人能開得起車卻沒錢買食物

因為開車跟食物一樣是生活必需品,沒有車在很多地方就出不了門,既沒法購物更沒法工作掙錢,所以車並不比食物次要。原文說的也不是沒錢買食物,而是不能非常好地保障食物的質量。同理這些人的車也不總是在很完美的狀態,本身可能就是廉價車/古董車/大修車並且不經常保養。曾經在軌交上一個黑人大叔憤憤不平地向我抱怨警察查扣了他500刀買來的車。500刀,換作我怎麼都不敢開。

所以實際情況是有些美國人開得起車同時買得起食物,但是預算都很緊張,品質都不高。
------------------------------------------------------------------------------------------------------------------

@李巨格 的答案很好地解釋了這個區別以及探討這個問題的意義

有人會說美國人一個月收入怎麼少也有2000刀啊,一個月買3個iPhone都不是問題,何況買個200刀的食物?這種話就跟你問別人買拉羅拉好不好,別人告訴你加5萬可以買凱美瑞一樣。生活處處需要用錢,水電氣房租衣服汽車,並不一定有閑錢可以用來提高食物的水準。

@丙等星 的答案相信確實是個人見聞,但是略片面。我住在美國流浪漢最多的城市之一,這裡除了傳統意義上的流浪漢之外還有一類有穩定工作的流浪漢,僅僅是因為房租太高所以住在車上的。
真正的流浪漢大多還是沒有車的,他們的全部資產一般裝在一個超市手推車類型的推車裡。他們平時吃救濟的食物,晚上睡在人行道的紙板上。他們大多不胖,並且確實吃了上頓沒下頓,沒有food security。
第二類流浪漢基本上都有車,但是他們不少收入也不低,往往能達到或接近美國中間水平,但是付不起或不願意付高額的房租(近期行情Studio 2000一個月,住遠一點1400、1500)。還有一些創業者為了省錢也會這麼做,Quora上有個著名的問題:What is it like to live in a car? 這類人也是Homeless但是顯然不會為了食物而發愁。
當然第二類人如果咬咬牙租一套房子,那吃飯也就緊巴巴了。
------------------------------------------------------------------------------------------------------------------
美國確實有很多窮人,而且大趨勢是越窮越胖,窮人吃不起健康食品才胖是有道理的

@丙等星 說碳水化合物不貴,但是碳水化合物一樣非常增肥好不好?尤其是精製澱粉類食物,甚至勝過油脂。同時大量碳水化合物也是糖尿病重要誘因。有個概念叫GI,即食物在消化過程中升高血糖的速度,減肥的人應該多少會關心。原本土豆整個吃由於其結構不會太快消化,但是如果磨成泥就是另一回事了。
還有啊,碳水化合物就是糖,」最底部的碳水化合物並不比最增肥的油和糖昂貴「這樣的話很缺乏科學常識好么

第一、食物有能量密度和營養密度一說
吃同樣多的東西,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好么。兩個人都吃200g食物,吃高能量密度的那個人就會胖啊。你說吃得少就沒關係,但是前者就比後者吃得少,會餓啊。

減少熱量的攝入當然跟窮有關係,由於工業化生產的原因,美國高能量密度的食品大多比高營養密度的食品更貴。
一頓飯吃剛好能吃飽的薯片,還是不夠吃飽的蔬菜,一樣價錢,後者真的很有競爭力?

第二、健康食品難道不是比垃圾食品貴嗎?
本地最便宜的雞肉是2刀一磅,西蘭花一般3刀一磅,香蕉3毛一根。從開支最小化的角度出發你會多買雞肉還是多買西蘭花?
1磅白水煮雞肉+1磅西蘭花,能量僅有640卡,對於一個減肥的人來說是低脂肪高蛋白上選,對於維持身材的普通人就是另一回事了。健身教練?健身房可是要錢的,不要說教練這種高端增值服務了。

從價格來說,麥當勞的One Dollar Menu肯定比上面這種最便宜的健康飲食便宜(邊角料做出來的當然比你的whole food有成本優勢),對窮人來說有吸引力。


我頓時覺得知乎這智商真的是大大下降,2年前的回答明顯比後來的回答好得多(不管是蠢的還是好的,但是東西都稍微多一點)

話說中醫粉的毛病和生活粉是一樣的(就是拿身邊的小東西看問題)

美國人自己研究很多的,實在不行去看看斯坦福大學的公開課,有講食品問題的。

六分之一吃不飽是指營養極度不均衡,使得吃的胖死卻依然處於飢餓狀態——一樣會致命,不是中國人想的慢性病胖死,就是真正意義上的餓死,非常胖的人是很容易低血糖低血壓的。而且非常肥胖的人也會因為熱量不足而餓死,甚至比正常人還快,這些人的脂肪由於數量太多激素分泌量很大,所以即便機體已經缺乏熱量後也不足以抵抗如此巨量的激素,結果就是無法調用脂肪儲存的能量,反而脂肪組織不斷吸血身體的能量來擴充自己,即便身體已經餓的危在旦夕。

所以說不要認為同樣是「肥胖問題」,中國和印度的肥胖問題和美國的肥胖問題一樣,美國的肥胖問題和北歐的肥胖問題又不一樣,而北歐的肥胖問題和東歐的肥胖問題也不一樣。

在發達國家中,只有美國是因為食品種類匱乏導致高度的肥胖問題,其餘國家大多數是口味偏好的問題(自作孽),在其他國家肥胖往往屬於公共衛生問題,而美國是列為社會問題的。


只不過,赤貧地區的飢餓問題,是由於產業化不足,生產效率過低,或者國內財閥大規模壟斷使得缺乏流動性造成的,也就是整體生產力不足。
美國則是因為配送成本較高,而且食品工業本身歷史悠久,培養了大量成癮的食用者,同時美國對於食物監管非常的薄弱,放任食品工業無限量增加鹽和糖和各種促食添加劑的使用——促食添加劑在中國和大多數國家是被極度嚴格管制的,只有少數食物裡面可以放,通常是蜜餞等熱量相對較低吃得不多的零食,而美國是大多數都能放,還配合高鹽高糖高油脂來協同增加成癮性(尤其是包裝食物),你可以發現進口零食中美國生產的很少(儘管美國零食幾乎是最便宜的),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美國本土的食物根本無法通過大多數國家的檢測(這加的都能超過大多數國家的飼料合法上限,當然不可能用來給人吃)。

促使劑在中國用的最多的是飼料和捕魚,有好幾種促食劑,比如說最常用的是乙基麥芽酚(這個在美國用的不多,一方面有一點兒限制,另一方面是美國佬促食劑用的是更貴效力更好的符合性促食劑)。

中國用的土鱉促食劑,已經可以讓豬不停的吃。
如果我在你的水杯里放一點,你嘗不出太多日常的味道(只有一種說不清的味道),但你會覺得這水很好喝,如果水不限量的話,你很可能10分鐘就能喝整個大可樂瓶那麼多的水,儘管你不知道為什麼。

其實吃過美國原產樂事薯片的人估計是有感覺的,雖然中國的樂事薯片也是一片片停不下來,但是中國一大包薯片感覺還能吃挺久,有的時候一部電影看完都還能剩下一點,而美國大包薯片一會兒功夫就沒了,甚至得好幾包拆開來倒在零食盆里吃,一部電影下來能吃一盆。
你而且就是不知道為什麼美國薯片就是能吃的好多,覺得根本不會因為是便宜啊,可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手。
促食劑就那麼厲害,一點兒促食劑能讓豬看到食盆發瘋,幾滴能讓整個魚塘里的魚圍繞這個小水域徹底集中(魚壘魚,水不夠多了就壘到水面上去,跳來跳去)。

當然現在美國也提議要監管這件事情,所以聯邦進行了充分管理……當然最後的解決結果是折中的,就是一些地區的學校不允許用促食劑加工食物,而免費發放給窮人的營養餐可以隨便用。

so……
這也算是資本主義世界吧,不管你喜歡不喜歡,這是可以運行下去的系統


不想跟樓上的辯,他右我左。大家對比著看,接受哪個就是哪個。

這個問題很龐雜,在一些fact方面難免有誤,歡迎指正

但是我反對留學生以自己的「親身經歷」來質疑。留學生和美國最下層人的真正接觸少之又少。
不健康的School lunch和food desert的存在和解決方法在學術界已經有非常多的討論和campaign了,你沒看到不代表不存在。你可能去過一家賣蔬果的沃爾瑪,吃過一次能接受的school lunch,但是很抱歉這不能反應出這些問題不存在。
本人精力有限,school lunch本身就錯綜複雜,加上各州情況不同,原諒我不能一一展開。如果你對school lunch感興趣,可以去看一本書叫Free For All。另外第一夫人也有一個和school lunch有關的campaign,戳這裡Michelle Obama School Lunches可以看新聞。

我比較強調環境對人的影響。你若出生在一個超市不賣新鮮蔬果,出門左拐是麥當勞,大家薯片可樂天天吃,人人都是大胖子的環境,你不會去想到要去吃西蘭花雞胸的(雞胸倒是偏貴的肉)。因為窮,你接受到的教育也不足以讓你認識到你天天吃漢堡pizza喝可樂是對你有那麼大害處的。

而且窮人最大的特徵是時薪低(不然為什麼窮)。每小時掙得少自然要多工作,而且多是體力勞動。你如果還要求他們每周轉兩趟公交不遠千里去買食材,回來還要做飯…抱歉我不認為這些窮人有這樣的時間和精力。

窮人可以很努力工作,但是由於缺乏精力,良好的環境和必要的教育(營養學知識)而長成一個胖子。胖不等於懶,不過的確很多人因為懶而發胖。

另外:
大家可能覺得我說的東西很反常,那我再舉個違背常理的例子吧。建議先讀完下面全文再回來讀這個例子。

明尼蘇達有美國第二多的Hmong Americans。他們跟中國的苗族非常接近,是在越南戰亂的時候逃到美國來的。因為寫論文的關係我接觸到了一個NGO組織Hmong American Partnership,因此了解了在美國的Hmong農民的現狀。

在明尼蘇達種植蔬菜的Hmong農民,很多住在食物沙漠,有著很高的肥胖率。
怎麼樣,乍一聽很不可思議吧。他們為什麼不吃自己種的蔬菜?
原因很簡單:
他們的地是租的,每年要交很多租金。
他們需要收入養家,因此一定要賣出去這些菜。
他們賣蔬菜掙得錢少,住在貧民區,吃垃圾食品多過健康食品。

我的論文就是如何幫助他們提高收入,引起政府重視的。

說實話,美國的food issue就是反常的,混亂的,千頭萬緒的。我寫了這麼多,也不過是拼力還原了一小部分而已。
---------------------------------------------


修改:
鑒於很多人指出「而在沃爾瑪,窮人最常去買食物的地方,根本就不賣新鮮蔬菜和水果。」有不準確的地方,特此解釋並修改。
在郊區的沃爾瑪一般都會賣蔬果,而在市區的沃爾瑪則不好說,比如我去過的那家處於貧富交界地帶,就不賣。當年讓我一陣好找。
因為逆城市化的緣故很多貧民區都在城市中,在郊區有車的是生活相對好的。在靠近貧民區的地方賣蔬果的超市就更少了,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貧民區是食物沙漠的緣故。

因此修改為「而在市區尤其是靠近貧民區的沃爾瑪,窮人最常去買食物的地方,很少賣新鮮蔬菜和水果。」

至於supermarket和grocery store的區別,我只是統稱超市。美國菜市場(farmer"s market)比較少,是季節性的,而且很貴。不過現在美國政府鼓勵窮人去farmer"s market,因此有了FMNP補貼。

如果你對food desert的存在和定義有疑問,請看USDA Defines Food Deserts

--------------------------------原答案的分割線--------------------------------

我來反對這個問題下大部分人想當然的回答了。想來大部分回答者都不知道什麼是「食物沙漠」(food desert),也不知道什麼是Farm Bill,SNAP和WIC。題主給出的文章中的「SUV窮光蛋」實在是噱頭。

先給出觀點
美國最窮的人,的確是吃飯的錢都沒有。但是更多的窮人不是吃不飽飯,而是吃垃圾得不能再垃圾的食品。
垃圾食品包括巧克力,薯片,漢堡,炸雞,可樂,pizza。他們能接觸到新鮮食材的機會比較少。蔬果攝入嚴重不達標。
這些食品,空有熱量,毫無營養。多含有高糖分高油脂,易導致肥胖,糖尿病。


吃這些垃圾食品很多時候不是他們的選擇,而是他們貪便宜。
或者他們身處的環境讓他們沒有意識到這是多麼不健康的飲食結構。
(此處有過修改語氣,完善論點)

首先,先跑個題,講講美國的貧富差距。
美國的貧富差距非常嚴重,窮人真的很窮

最直觀的數據,根據2012年最新數據,美國的基尼係數是42(或者0.42),中國是47.5(或者0.475)。

在一項有5000美國人參加的問卷調查中,他們被要求回答「他們認為理想的財產分配」和「他們認為真實的美國財產分配情況」。然後調查者把結果跟真實的美國財產分配情況作了對比...

上圖是對比「美國人理想中的財富分配(IDEAL)」、「美國人認為真實的財富分配(THINK)」和「真實的財富分配(REAL)」。五個不同的顏色各代表了20%的人口。

從真實的財富分配上不難看出,最底層40%的人幾乎沒有財產。而前20%的人,尤其是金字塔的塔尖,前1%的人,佔據了超過80%的財富。

換一個更直觀的表示方法,全美國的財產被簡化成綠色鈔票堆,美國人口簡化成不同顏色的小人,窮人在左,富人在右。

「理想中的財富分配」

恩,很美好,窮人也有不少資產。在這個圖中,基本上沒有人在貧窮線(poverty line)以下,有數量非常健康的中產階級。不過都說了是理想中的...

「大家以為真實的美國財富分配」

回到現實,大部分美國人還是比較實際地認為富人很富,窮人很窮。圖的最左邊有一條豎著的「poverty line」,代表豎線左邊的人在貧困線以下。
看起來總人數還不到5%。

但真實的情況是...
「真實的財產分配」

左邊綠色都看不到了,右邊的綠色堆得衝破了天際...貧困線也移到了15.1%
放大了來看

最窮的人,幾乎沒有財產。

更驚人的是,TOP1%的人佔有了40%的財產,而80%的美國普通人,只佔據了全部財產的7%。美國再怎麼富有,你取其總財產的7%分給80%的人口,然後跟我說這些人全都能吃飽飯,我實在不敢信啊...

如果大家能翻牆,可以去完整地看看YouTube上的這個6分鐘的短片,很直觀地展示了美國的貧富差距。數據來源在短片的最後都有給出。名字就叫Wealth Inequality in Americ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PKKQnijnsM


好了,說回美國的「飢餓」問題。
美國因為其特殊的歷史原因,重新定義了「飢餓」(Hunger)這個詞。
在美國,飢餓不僅僅意味著吃不到食物,還意味著「吃不到真正的食物」。

試想一下,在中國,窮人吃什麼?最便宜的食物,也許是粗面饅頭加鹹菜,玉米碴子,窩窩頭,麵條放醋和辣子,粗糧飯。會有青菜,肉基本不要想,也許偶爾吃個雞蛋。無論什麼,我擔保你完整地知道這些食物是從地里長出來,經過一些你也許不太清楚但也不是很神秘的過程,跑到你的桌子上的。

但是在美國,最便宜的食物是什麼?
薯片

99美分一包。這一包不是我們平常在國內能買到的大小,而是跟國內最大包的差不多大。
只賣1美金。

各種加玉米糖漿的甜食

隨便在網上找了一個。
15oz,就是425g,將近一斤的糖果,在沃爾瑪賣2.88美金。

麥當勞

一美金的漢堡,高熱量高脂肪營養單一。我可以說看著就倒胃口么。
但是是真便宜。
很多人天天吃。

那新鮮的蔬菜水果什麼價格?
我在美國這邊經常去超市,我挑便宜的說。(一磅約等於453g,我直接說一斤了,比較直觀)
蘋果一般1美金一斤
櫻桃最近便宜,2美金一斤
梨子2.5美金一斤
黃瓜1美金一斤
捲心菜1美金一斤
香蕉便宜,50美分一斤

對於窮人來講,同樣一美金,能吃一個漢堡,20塊巧克力,為什麼要買兩個梨子,吃一把蔬菜?
更何況,在美國沒有菜市場這一說,farmer『s market是富人才消費得起的地方。所有的食物都要從超市買。
但是很多人住在食物沙漠(見下文),很難買到新鮮蔬果。
而在市區尤其是靠近貧民區的沃爾瑪,窮人最常去買食物的地方,很少賣新鮮蔬菜和水果。牛奶和雞蛋倒是有。


而對於接受救濟的窮人,他們接受的食物也會有薯片,餅乾,巧克力...應該是在Food Inc. 里有個鏡頭是他們接受捐贈食品,很多是快過期(或者已經過期)的餅乾和薯片。當然記憶可能有錯。

舉個例子,上圖,鏈接是Roxboro Presbyterian Church
後面那一牆的餅乾…

再舉個例子,學校的免費午餐,對於窮人的孩子來說這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吃飽飯的機會。
那麼午餐長什麼樣子呢?

這樣

或者是這樣

巧克力奶糖很多,白色沙拉汁中脂肪含量高,薯條和corn dog都是炸過的。旁邊的番茄醬含有不少玉米糖漿。

奧巴馬上台之後,第一夫人對school lunch的問題比較關注,所以現在很多州已經開始規定午餐中一定要有一定比例的蔬菜了。而且對鈉的含量也開始有限制。

但是,各方面博弈的結果是(細節就不講了,很複雜),薯條算是蔬菜,3份番茄醬也算....
你知道美國小學會專門開課讓孩子們品嘗哈密瓜么?

所以,在美國,窮人的肥胖比例更高
肥胖帶來的是什麼?
II型糖尿病是最常見的,需要每天服藥。美國的醫保就呵呵了,很多葯錢都是要自己掏。
所以形成的惡性循環是:沒錢-&>吃便宜的垃圾食品-&>肥胖-&>糖尿病-&>花錢治病-&>更沒錢-&>吃便宜的垃圾食品...
而且肥胖的人的生活質量實在是...洗澡都要搬一把椅子坐著,稍微運動一下就氣喘吁吁。這種生活是沒有尊嚴可言的。

最後,說說美國的食物沙漠(food desert)
食物沙漠Food desert,指的多是住在城市中,居民大多沒有私家車,周圍沒有售賣新鮮食物的區域。
因為逆城市化,美國的超市多在郊區。市區的Grocery store無法生存的原因有很多,我就不展開了。但是,對於住在food desert中的人來說,他們想要獲得新鮮食物(比如蘋果,香蕉),就需要坐公交車起碼兩小時往返。

所以,對於食物沙漠中的人來說,他們只能吃加工過的,包裝好的食品,或者麥當勞,Wendy』s這樣的快餐。
等待他們的幾乎一定是肥胖和糖尿病。

附上美國的食物沙漠分布圖

啰嗦了這麼多,只是簡單地介紹了一下美國的貧窮問題和」飢餓「問題。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也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貧窮與肥胖的關係,深究下去跟美國大面積種植轉基因玉米分不開,這裡就不展開了(寫不動了)。如果感興趣可以看看我的另一個回答為什麼那麼多人反對轉基因?里的第三點。

至於SNAP和WIC,如果我還寫得動,就明天寫。


謝邀!

我一直固執地認為:所有關於國外,尤其是歐美的文章,如果有可能,一定要看原文。

這篇東西的原文在這裡:
The New Face of Hunger

大家慢慢看。


反對目前二樓張雩答案中的一個論據:

對該圖片張雩的描述是這樣的:
「而對於接受救濟的窮人,他們接受的食物也會有薯片,餅乾,巧克力...應該是在Food Inc. 里有個鏡頭是他們接受捐贈食品,很多是快過期(或者已經過期)的餅乾和薯片。當然記憶可能有錯。

舉個例子,上圖,鏈接是Roxboro Presbyterian Church
後面那一牆的餅乾…」

點開鏈接並打開"photos",我們可以找到此羅克斯伯勒長老會教堂圖片的活動描述:
「Roxboro Presbyterian Church had a 「SOUPER BOWL」 during January and early February when they collected soup and crackers to donate to the Christian Help Center. Donations included 69 boxes of crackers, 365 regular cans of soup and 54 large cans of soup. Cynthia Wilson, Christian Help Center Director, spoke about the many services offered at the Center at the church』s Wednesday night supper on February 5. (Photo above: Photo: Christian Help Center Director Cynthia Wilson with RPC members Carolyn Woodall, Julie Fisher, Nate Fisher, Traudle Ernst)」
翻譯:
羅克斯伯勒長老會教堂曾在一月和二月早些時候發起了一個「大湯碗」活動,收集湯和脆餅乾捐獻給基督徒幫助中心。整個活動包含了69箱脆餅乾,365聽普通罐頭裝和54聽加大罐頭裝的湯。基督徒幫助中心的主管Cynthia Wilson在2月5日周三晚間教堂的晚餐上談及了多項提供給該中心的服務。(圖片包括:基督徒幫助中心主管Cynthia Wilson和羅克斯伯勒長老會教堂成員Carolyn Woodall, Julie Fisher, Nate Fisher, Traudle Ernst)

根據評論補充修改一下回答,之前沒說清楚:
圖片中的餅乾,根本就是該教堂特意收集來捐獻的不管是因為餅乾本身對教堂有某種特殊意義,還是該教堂成員缺乏營養常識,或者當地有某種吃脆餅乾的習俗,第一不能把某個教堂某次特定的捐助行為看作整個捐助環境的常態,其次這個教堂這次收集餅乾不代表它一直只捐餅乾。因此這張圖片完全不能用來說明窮人通常收到的食物捐贈都是餅乾巧克力之類這個論點。

不知道樓主既然找到了鏈接為什麼不附上說明,不過誤導別人判斷的素材什麼的最討厭了。


是真的。

美國人不是一般的窮啊!

那傢伙,連青菜都吃不起!

只能頓頓啃雞腿。。。


不少美國窮人可能飯吃不飽但是酒要先喝飽啊。
我就不直接關注問題里的六分之一了,我雖然不生活在美國而是英國,但是發達國家的窮人都有一樣的特點,要不然《無恥之徒》也不可能拍了英版拍美版,背景還是有相似之處的,都是制度造成的。
分享一個經歷,有一次我們先生一起去英國西邊的一個城市辦事兒,辦完事兒過馬路的時候碰到一個眼窩被打的淤青的人,看起來不是特別清醒,猜著應該是前一天夜裡喝多了,然後他說他錢包什麼都被搶了還被人打了一頓,想讓我們給他點錢吃午飯,我先生有他的信仰,就是如果有人乞求你是因為餓肚子他一定會幫他們,不過他也有原則,他說我們可以把他領到餐廳里他點餐我們付錢。後來我們剛好也需要吃午飯就把他也帶到了餐廳里,讓他坐下看菜單,後來他有點不好意思,看了好大半天,後來居然點了一個有啤酒的套餐,真實狗還不了吃屎,後來我先生提醒他必須不能點有酒的,後來他很尷尬的點了個漢堡。然後他就哭起來了,痛哭流涕啊,說我們為什麼對他這麼好,然後我們去另外一個桌子吃我們自己的就不管他了。這種人就是典型的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吧。
另外在街上經常遇到一些人長得人高馬大的問我們要五毛錢,如果你上鉤了他會問你要更多,可能會增加到一鎊什麼的,這種人我們從來不理。
不管是英國還是美國,那些窮人是可以衣食無憂的,但是他們不少酗酒吸毒把政府提供的房子租出去然後拿錢繼續買酒買大麻,所以才變落魄的。所以這一類窮人是不值得同情的


我就是寫寫自己的見聞吧...
我小的時候在美國生活過挺長的一段時間,在一個叫內布拉斯加的農業州的一個小鎮york. 要是在農業州沒有地也沒有很穩定的工作(小鎮提供的工作機會本來就不會太多),那你就比較慘的...所以有些美國人的境遇是隨著找不找得到工作而定的...還有一點,一般單親媽媽是比較頭疼的,美國女性受高等教育的數量更低(這是真的,因為超級貴,對於本地人也一樣,估計看美劇的大概都知道有一個情節就是父母給兒女存上大學的錢...我女房東家裡四個姐妹,她老小,她說她最感激父母的就是讓她們四個姐妹都上了大學)所以有比較高薪水的工作也比較少,而且單親媽一般會把好幾個孩子帶著一起生活...
-----廢話到此-----
1.如果你有美國戶口,那麼很幸運,你不會餓死,美國會給你各個方面的救濟,教育,醫療以及救濟卡可以去超市刷
2.但最貧困的不是這類人,房東的姐姐是慈善機構的,她說她們去救濟幫助貧困的人的時候,好多都是拉丁裔的非法移民,他們的生活真的是非常慘,但是想要幫助他們一點辦法都沒有,剛出生的孩子就有餓死的
3.總體來說,在美國的窮人是很苦逼的,在學校里(包括白人孩子)好多人的書包壞了就是用別針夾上繼續用的,衣服都是破的左一個右一個的。一般家裡至少有兩個孩子,而且最主要的一點是:美國的平均生活水平要高,所以要用足夠少的錢買比國內貴的東西養活兩個以上的孩子
所以...大概是這樣
當然和中國一樣...美國很大,不應該用一個地方的見聞來評價所有的地方...也請在很因特兒乃神濃地方的壕們勿噴


我覺得這個比例沒有問題,
最有名的就是喬布斯,
他吃不起肉活活餓死啦。


答案很簡單,不是真的,但這是個很值得研究的問題。

@丙等星和 @張雩分別從右翼和左翼的角度闡述了兩方的觀點,其實都很有道理。我個人更傾向右翼,但窮人飲食不健康,大胖子太多這件事也不能簡簡單單的歸因於窮人的缺乏自控(雖然這確實是主要原因)。我這裡簡要談談我的看法。

美國這幾年關於food desert這個問題這些年確實常有討論。應該說確實有些地方想買新鮮蔬果不是很方便,downtown其實還好,真正差的是窮人住的suburb,比如洛杉磯的south central,一般中國留學生像 @Brokenmouse 估計根本沒去過這種地方。那種地方根本沒有cvs,也沒有grocery,只有沃爾瑪,而且還比好點區的沃爾瑪賣的新鮮水果蔬菜更少。當然真的在意這個的話,總還是能買到的。而且問題更應該是為什麼美國的窮人不買新鮮的蔬菜水果,而不是為什麼新鮮的蔬菜水果沒有賣到窮人區去

單看每重量價格的話,蔬菜其實還是比肉要便宜。我家附近西紅柿才69分一磅,而最便宜的雞肉也要2塊一磅。但如果你去看單位卡路里的價格,那就大不一樣。這樣算的話西紅柿的單位卡路里價格差不多是雞肉的4到5倍,是更便宜的土豆的10倍,是玉米油的15、6倍。同樣要吃飽飯,窮人當然選擇土豆和雞肉更划算一些,而只吃澱粉和肉類就算用比較健康的方式烹飪,營養價值也是遠不能跟蔬菜比的。

此外美國的窮人還面臨一個困境,就是本土烹飪太不發達。一個中國移民在美國如果窮的只能吃土豆和雞肉,照樣能給你變著花樣做出好多好吃的來。美國呢?本地人自己家雞肉基本只會烤和煮,土豆只會囫圇個煮和弄成土豆泥。比起來吃炸薯片和炸雞的滿足感當然高多了。你如果很窮,又住在一個窮區,你想要吃點稍微好吃點的也基本只有這些,油既是既便宜的熱量,同時油炸也速度快同時易於自動化操作。大家不要從一個中國人的角度很condescending 的說窮人難道不會自己在家做。我們很幸運出生在一個烹飪文化有千年歷史的國家,但美國最早的那些英國、德國和非洲移民,自己母國烹飪就很匱乏,從小也沒有人教點稍微上點檔次的烹飪技術,家裡能做的也就很有限了。

美國富人相比之下選擇要多得多,我又要好吃又要健康我可以天天吃海鮮啊,我可以變著花樣吃各種特別新鮮的蔬菜水果啊,我自己不會做我可以出去吃又健康又有滿足感的法餐日餐啊。你要隨便問一個美國窮人,不管是黑人還是白人,是願意天天吃薯片還是願意天天吃海鮮,肯定選後者毫無疑問。所以這個還是跟收入有關係的。

而且有錢人從小生活的那個環境,就知道健康的飲食是什麼樣,也更容易接觸到異國的健康又好吃的烹飪方法。美國自郊區化以來,窮人和富人的生活圈子完全隔離,公立學校又是全靠當地社區支撐,水平也不怎麼樣,很多窮人都根本接觸不到這些概念。這就又涉及到美國的教育和社會結構的問題了

不過說了這麼多客觀因素,我還是不同意把這些問題都怪罪到政府頭上。窮人自己的自控肯定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如果只是飲食營養價值低,不至於那麼胖。不過對於祖先從非洲來的黑人來說,他們原來祖輩生活的環境都是靠狩獵,我本來就要多吃才能更有力氣打獵,而且打獵收成很不穩定,而且肉也無法保存,根本沒有理由要控制少吃,而且經常運動也根本不可能有肥胖的問題,所以進化方向根本就不像農耕社會必須要懂得節省和儲蓄才能活下來,更不像科舉社會和早期商業社會要腦子聰明才能夠更成功繁衍更多後代。你把一個強壯獵人直接拉到文明社會,很容易出現這些社會問題,這不光光發生在美國黑人身上,近一點的台灣的原住民也有類似的現象。但是究竟是不去打擾相對原始的社會,讓他們繼續自在的過著自己擅長的生活比較好,還是讓他們在絕對意義上更文明和發達的社會過著相對糟糕但舒適和安全的生活更好,這就是個太複雜的問題了。


lease一輛新的奇駿才要200多刀,一個人一個月吃飯怎麼也得500多刀了,你要說天天都吃沃爾瑪/shop rite/safeway 等等廉價超市的雞腿啊雞胸啊之類的東西那當我沒說。


以下均為私貨,非客觀,可能也沒什麼邏輯,同問題關係有那麼一點,讀者讀前慎重。
@張雩
看完得票最多的幾個答案,我不覺想起了囧司徒的節目吐槽FOX看不慣窮人吃海鮮,美國食品卷浪費的事情。
【司徒每日秀】叔吐槽FOX看不慣窮人吃海鮮
【司徒每日秀】叔吐槽狐狸台對食品資助卷濫用的誇張報道
美國右翼對於窮人的看法是:如果他們不是那麼操蛋,就不會過得那麼操蛋了……
窮是因為品德問題,品德問題是因為窮,好吧,誰來解開這個死循環?
我覺得國內的"精英「同這些美國的右翼觀點很類似,認為自身的成績是努力的結果,並誇大努力奮鬥的作用,窮人窮是因為他們努力不夠,然而對於自己的家境(錢)之類的buff總是忽略。(比如,當年有人給某瓜瓜拍馬屁,說他不僅學業有成,而且會馬術。我內心那個艹啊,什麼樣的家境能養馬學馬術)
關於家境(錢)對一個人的影響,我是最近才有深刻體會的。我同一個好友聊天,提到我們在高中怎麼成了朋友。我說咱們能聊到一起去,而且經常一起吃飯。他答是,但是你是否記得,當初咱們吃飯的時候經常點一份五塊涼皮,互相請客。他說如果他家裡窮,拿不出那五塊,每次都是你請,你會怎麼想。我一頓,他笑了,接著說開玩笑的,知道你仗義,你不會在乎那五塊錢的。
我都把這事忘了,然而他卻記得。
我家境在國內一般,中產下層吧。但我不否認我的家境比他好的多,這也讓我同他的命運產生了巨大的差異:同樣是高考失利,我出國留學了,他選擇了一個國內二本學校。大學期間,我不是一個好學生,而他真是努力的誇張,學生會會長,實驗室里主力,成績拔尖。考研的時候,他猶豫了。他想去哈工大,但是怕考不上,耽誤一年,浪費家裡錢,最後選了一個一般的學校。成績出來了,高清華錄取線5分!艹!
我來荷蘭的時候,住所謂的平民窟——公寓樓。(對,在荷蘭住公寓的是窮人,眾多的中產們住house)。離家不遠的Aldi和Lidl都是廉價的超市,裡面水果蔬菜真的很少,一般是2個貨架而已,價格一般。Albert Heijn和JUMBO不錯,水果蔬菜種類多,品質也比國內特供貨不知道高到那裡去了,蛤蛤。但是他們比較貴。對,沒說錯,荷蘭,世界上農業應用技術最強的國家,水果蔬菜貴。在這些超市,只有偶爾特價的時候,才能買到99歐分1Kg的香蕉和1.5歐1Kg的喬納金蘋果。比較良心的C1000(經常有1歐元的產品和折扣蔬菜水果)被Jumbo收購後,就成了傳說。明明是廉價超市的Plus,我總覺得他的良心被狗吃了。
在超市買東西的時候,我總是不自覺的多買特價的蔬菜水果,屯著XD
荷蘭的城市一般每周有2到3天有open-air market,很像國內趕集。OM上也賣水果蔬菜,很新鮮,但價格一般比超市貴一點。但是海牙那個OM價格一般較低,但質量也差一點(但是也比國內的好,蛤蛤)。總之,在荷蘭一分錢一分貨,
以下是嚴重的私貨。
看到這個問題我想:錢,不僅影響一個人的命運,更影響一個人在貨架上拿什麼商品。人生,而平等,說的是在法律面前,而不是說地球Online玩家初始裝備和資金是平等的。個人奮鬥固然重要,但是在一個階層固化的社會,向上爬的梯子被「有形的手」碾碎,那時候的絕望,「精英們」是體驗不到的。所以我真想看看如果瓜瓜們拿著一把爛牌,怎麼玩。(酷似,現在可以了 )

PS.荷蘭中產眾多,窮人多是移民和老人。我在荷蘭2年多了,沒在大街上看到homeless。唯一一次是在阿姆水壩廣場,homeless足球賽,門票5歐,看他們踢球。我也在Lidl看到過一對年老的夫婦掰花椰菜的葉子放籃子里。嗯,葉子免費。他們衣服是很舊但很乾凈,我想那是我第一次見到荷蘭真正的窮人,對,很有尊嚴的窮人。第二次就是那個足球賽。
PPS.

第三次是這個拒絕中國最有影響力人物
中國最卓越慈善家
中國道德領袖
中國地震救援英雄
最知名和最受愛戴的中國楷模
中國10大最光榮志願者
最具魅力的中國慈善家
中國低碳排放環境保護的第一擁護者
中國首屈一指的環保拆遷專家
的陳低碳先生「善款」的unknown

PPPS.以下摘自《與雷蒙德卡佛對話》,這段話也反應了我看完對反駁2L那些人寫的東西後的感受。
有個評論家批評我寫的《保鮮》,說:『好,冰箱壞了——那怎麼不叫維修人員來給修好呢?』這是一種無知的評語。請人修最少要花六十美金。可能這個評論家沒有注意這點,但有人是花不起錢請人來修冰箱的,就像有人不去看醫生,因為自己沒有醫療保險;他們牙齒壞掉了,因為沒錢去看牙醫。集中關注這些人,我不覺得自己和別的作家真的有什麼不一樣,一百年前,契訶夫就開始寫這類被生活淹沒的人了。短篇小說作家一直是這樣做的。」「在《新規範》(譯註:New Criterion,紐約政治保守派的一份文學雜誌,兼顧文化批判)上有人寫過一篇很長的文章罵我,說我描繪的美國不是個快樂的美國,說我寫的人物不是真實的美國人,說真正的美國人更高興些,並能在生命中得到更多的滿足,說我只是集中展現事物的陰暗面,他們說我對於勞動人民一無所知,說可能我這輩子根本就沒有干過任何藍領工作。這樣說,很搞笑。」

是的,他們的答案很搞笑。


那篇文章很長,下面這個人的回復可能使你更快的理解。

I just want to be sure I understand this article: "Hunger" in America means a child who refuses to eat taxpayer provided meals and people who are overweight from eating too much food that the author apparently doesn"t approve of?


What an utterly revolting glorification of victimhood and social engineering this article represents. Hunger is not having enough food. These people have access to food they won"t even eat, or food that Michelle Obama doesn"t approve of. They aren"t hungry, they just aren"t eating the way the socialist establishment thinks they "should" eat, so they"re a perfect opportunity to create yet another fake "underclass" that liberal-socialists can give handouts to (handouts that their kids apparently won"t even eat) so they can grow their voter base.


It"s disgusting that people who actually face hunger every day are being marginalized so that a power hungry socialist regime can widen their voting base by labelling overweight poor people as "hungry" so they can bring them under the protective wing of Mother Government.


美國有差不多十分之一的非嚴格意義上的胖子,基本都是食量超大的,怎麼都吃不飽,不嚴格的說確實有很多人沒吃飽飯,但沒有十分之一


應該是吧。畢竟美國人一頓頂我十頓,看體型也知道他們經常吃不飽。

----------------------------------------------------------------------------------------------------

如何看待我有六分之一的時間都吃不飽 - 美國人


推薦閱讀:

中國是否需要轉基因食品來解決糧食問題?
袁隆平是否被過譽?
中儲棉山西侯馬棉庫火災,為何又是中儲?為何又是露天垛堆?

TAG:政治 | 美國 | 食物 | 貧窮 | 糧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