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鋼琴家,小(大)提琴家,但是沒有或者很少聽說過中提琴家,低音提琴家,單簧管家之類的?


中提琴家,低音提琴家,單簧管家很多。但是知名程度相對鋼琴家和小提琴家小。
演奏家的知名程度和作曲家為其創作的獨奏協奏曲目多少有很大關係。大量的作曲家為小提琴,鋼琴,大提琴創作獨奏和協奏曲目,但相對的其他樂器的獨奏曲目就少了很多。
不過到了19世紀中葉之後,隨著樂器製作技術的發展,技巧的豐富,作曲家得以發揮更多這些樂器的能力,因此這些樂器的獨奏曲目就多了起來。相應的著名演奏家也就多了。
這裡舉幾個例子
中提琴:Bashmet,此外David Oistrach不僅以其小提琴出名,也是中提琴演奏的大家。
低音提琴:Gary Karr
單簧管演奏家:這個就多了,我最喜歡的是Sabina Meyer


題主在這裡的本意不是想證明自己知道的少或者想知道有哪些是這些領域的家吧。簡單的說,問題的意思是:為什麼中提琴家,低音提琴家不知名。首先糾正一下,存在一種領域(樂器),就必然有對應這個樂器的演奏家,或者簡稱「某某家」,所以一定是「有」,只是我們聽沒聽說過而已。
所以說白了,這個問題很簡單,就是因為這些樂器家們所演奏的樂器是不夠知名的樂器(也許很多人都沒怎麼耳聞過)這不能去怪誰,只是說,我們的音樂基礎教育還有所欠缺,所以大家所接觸到的只是鋼琴家,小提琴家云云,品種數量有限。上面的很多人回答的已經比較全面了,什麼社會影響力啊等等,這裡不再複述。
我想補充的是,樂器的知名度其實和這種樂器的表演性有很大的關係。這些」家「都是有精湛的技藝演奏這種樂器的人,也就是獨奏。所以,我們通俗地說「鋼琴是音樂之王,小提琴是音樂之母」,這種說法雖然有點「俗」,但是有一定的道理:鋼琴、小提琴的演奏技巧已經發展的非常成熟且豐富,加上樂器本身音色的動人,有更大的魅力,也會使更多的人愛上這種樂器,去了解、去學習。然而,像低音提琴、中提琴這種樂器,雖然在整個樂隊中我們說是缺一不可各有所用的,但是由於自身獨奏的表演力表現力非常有限,其演奏技巧發展不夠成熟(補充一點,提琴家族小提琴最早出現,因此發展的時間最長,後來的三種都是在其基礎上產生的,因此必然人們對其的研究不夠深入,技巧也沒有那麼豐富)
與之相對應的就是樂器是否能很容易被大家接受(如中提琴的音色既不如小提琴輕快,又沒有大提琴的低沉,所以獨奏曲目很少;低音提琴的音色過於深沉,大部分人不太能接受這樣的音色等等)所以,縱使演奏家有高超的水品能演奏好這種樂器,大部分人不能接受也是使其知名度擴大受阻的一個原因,進而我們就很少知道其對應的」某某家「了。


文字上的稱謂問題吧,你也沒聽說過「吉他家」,「尤克里里家」,「鍵盤家」,「架子鼓家」,但不是這樣的人沒有。


誰告訴你的?我打死他去.


這些都有,而且很多。
任何行業都有做的出色的人。
但你提到的這些樂器的愛好者相對少,社會影響相對少。另外你提到的樂器在樂隊中更能發揮價值,欣賞他們獨奏的機會相對少。雖然有的也是好的獨奏樂器,比如單簧管、中提琴,甚至現代獨奏的低音提琴也很多。
所以非從業的人較少了解。


別的樂器我不太懂,單就知名的單簧管演奏家說一下吧。
事先聲明,以下所有評價都是基於樂迷視角,作為一個單簧管學習者,我還不夠資格評價這些大師。
Sabine Meyer,單簧管女皇,德國呂貝克音樂學院教授,卡拉揚曾經試圖力排眾議讓她加入柏林愛樂。擁有無敵的音色統一性和音樂流動性,在古典樂曲中添加的華彩段富有靈性和創意。代表錄音:莫扎特A大調單簧管協奏曲、斯塔米茲單簧管協奏曲集、門德爾松音樂會小品兩首。
Charles Neidich,美國著名單簧管演奏家、教育家,茱莉亞音樂學院教授。演奏中富有表現力,表現手法極為豐富,超越了樂器之間的界限。他在巔峰期無論手指還是吐音技術都無懈可擊,這也是他獲得1983年慕尼黑ARD二等獎(首獎空缺)的重要砝碼。代表錄音:韋伯兩首單簧管協奏曲、羅西尼引子主題與變奏、弗朗塞(Jean Francaix)單簧管協奏曲(他吹的這首隻有他的個人網站上有)。
Martin Frost,瑞典單簧管大師,遊走在古典和先鋒的邊緣,他的演奏已經不是單純的音樂表演,而已經成為了一種行為藝術。一邊滑冰一邊吹管、一邊演奏一邊戴著面具跳舞,沒有他做不到只有你想不到。在單簧管演奏本身,馬丁也有很高的造詣。他不僅用全新的方式詮釋了莫扎特和韋伯等作曲家的作品(當然不一定每個人都喜歡),還以高超的技術演繹了諸如Hillborg,Aho等當代作曲家的作品。代表錄音:Kalevi Aho單簧管協奏曲,Hillborg的「Peacock Tale」單簧管協奏曲,Goran Frost作曲的Klezmer Dance。
Kari Kriiku,芬蘭先鋒派單簧管演奏家,畢業於西貝柳斯音樂學院,也正是在該校學習的過程中他與作曲家Magnus Lindberg相識。後來在21世紀初Lindberg的單簧管協奏曲首次錄製成唱片,獨奏家正是Kari Kriiku。Kriiku可以說是單簧管現代技巧的集大成者,Lindberg協奏曲中的Horn Effect,Glissando with Teeth on Reed,Multiphonic,重音移位的雙吐等技巧在他這裡簡直就是信手拈來。總之他是單簧管歷史還在發展,單簧管作品還未死亡的重要見證者。代表錄音:Kimmo Hakola單簧管協奏曲,Magnus Lindberg單簧管協奏曲。
Nicolas Balderyou,法國中生代單簧管演奏家。風格優雅細膩,每個音的處理都絕不含糊。機能很強,但一般不顯山露水。2015和2016年兩次來到中國,受到單簧管愛好者們的追捧。代表錄音:貝里奧模進IVa,卡門幻想曲(由他自己改編),胡桃夾子幻想曲,肖松行板與快板。
其他大師,像德國的Karl Leister,Martin Spangenberg,法國的Guy Dangain,Guy Deplus,比利時的Ronald von Spaendonck,義大利的Alessandro Carbonare和Sergio Bosi,英國的Julian Bliss,Emma Johnson和Thea King,匈牙利的Kalman Berkes限於篇幅就不詳細介紹了。
最後介紹三個有潛力成為新一代大師的青年演奏家:
Pierre Genison,法國青年演奏家。在足球領域都說「法國妖人猛」,單簧管領域其實也是如此。巴黎高等、里昂高等、巴黎高師等名校中技術高超的畢業生一抓一大把,而Genison是其中的佼佼者。音樂風格平穩順滑、流動性強、控制細膩。他也是布菲的代言人之一。代表錄音:普朗克奏鳴曲,弗朗塞主題與變奏。
Sebastian Manz,據說是Sabine Meyer的學生,2008年慕尼黑ARD首獎獲得者。Manz給人的感覺就是一直很穩,而且穩中有細。代表錄音:弗朗塞協奏曲(那個視頻里的樂隊好像是個學生樂隊,有點影響效果)。
Istvan Kohan,匈牙利未來之星,音色好到爆炸(可能有後期的成分),而且技術和演奏法上也非常的牛。代表錄音:Bela Kovac向巴赫致敬,舒曼幻想曲,科普蘭單簧管協奏曲。
總之答主廢話這麼多就為了證明一件事:單簧管演奏家還是存在的,而且數量不少。


只是「聽說」的人不在圈子裡。


因為單簧管之類的樂器沒有小提琴和鋼琴的普及性高。沒有聽說過不代表沒有或者很少,國內外有很多單簧管著名的大師,其實單簧管的普及也很高,李健在我是歌手裡面就和單簧管獨奏合作過,很有效果很好聽。國內現在年輕一代業內單簧管最有名的就是王弢了,他出過很多古典專輯現代音樂專輯,也出過很多流行類音樂專輯,去年還玩了跨界,你可以去關注他的專輯,可以比較全面地了解單簧管。


不知道我Sabine姐的我打你哦

——來自一個單簧管的怒吼


鋼琴、大提琴、小提琴乃至搖滾明星這些多數類型都是熱門的,學的人多,願意聽的人就多,自然出的演奏家也多,願意去買票買碟的人也多。這是從市場上來說的原因,經濟公司更願意炒他們。

關於低音提琴演奏家,有幾個史上名氣比較大的,D.Dragonetti、G.Bottesini算是傳說中的大仙了(幾乎可以說是上古時代的人物,到處是他們的傳說和事迹,以及作品),其中波泰西尼被譽為低音提琴界里的帕格尼尼,炫技曲目很多。

二戰後,歐美的音樂教育開始逐漸恢復正常,二戰後比較著名的低音提琴家有Ludwig Streicher,他是維也納愛樂的前首席。

Gary Karr,了解double bass的朋友們應該不陌生,第一位全職低音提琴獨奏家,卡爾先生2015年12月還來了上海,我也有幸見到了本尊,Karr先生應該是業內最具商業價值的一位了,從用琴和他合作過的人來講他都具有傳奇色彩。

各個樂團里也卧虎藏龍著各種善於獨奏的低音提琴演奏家,比如前柏林愛樂BPO的首席Stoll,現為柏林愛樂一員的Edicson Ruiz,法蘭克福廣播的Boguslaw Furtok


蹲在高校里的,比如亞利桑那大學的Catalin Rotanu,以前在英國皇家音樂學院里的DuncanMcTier

另外還有張達尋也是也是知名的低音提琴獨奏家,現在在美國 德克薩斯州 奧斯丁大學任教。


頂yuri bashmet,真男神


因為這些樂器不出彩,大師在上面寫的曲子不多,前路不好找,資源少,產生興趣得人少,學的人少,產生天才概率少。
要不就是你見識太少(無意冒犯),如果你想了解並且夠深,你當然能用指頭慢慢數上來


題主也許不知道,很多作曲家可都是拉中提琴出身的。比如貝多芬和Dvorak。傳說貝多芬小提琴拉得不咋地,他的violin concerto也許自己都拉不下來,所以在樂團里可是拉中提琴的。
有些演奏家,如帕格尼尼這樣的,小提琴技巧啥的早玩膩了,可不就開始玩玩大一點的了。
ps:zukerman大神的中提琴也是拉得棒棒的~


因為你不在圈子內呀....如果你在圈子內,不光知名大師,很多演奏家你都能認識得到。就我所知單簧管圈子小到基本上只要稍微有一點點名氣的,大家就都認識了


首先,題主的無知感動了我,
讓我相信這個世界上還真存在這麼簡單純真的音樂愛好者。
其實我想說,擁有赤子之心對於一個音樂家來說真的很重要。
有些如你看似冷門的樂器,作為一個初學者來講明知其冷門卻仍選擇它,
且求藝之路永葆熱忱勿忘初心,這多難能可貴。

正如你說的,很少有除了鋼琴、小提琴類類知名的樂器演奏家被人熟知,
但這些樂器演奏家仍在堅持普及自己最忠誠的樂器。

給你你推薦一個青年單簧管演奏家吧,他叫王弢。
你可以百度他的背景履歷(女生勿舔屏)。
我記得他的第一張專輯應該叫《赤子花園》,他也是我見過為數不多兼偶像氣質
卻依舊獨善其身不失赤子之心熱衷推廣單簧管藝術的大藝術家吧。


雖然歐陽娜娜稱不上大提琴家……然而無知的我必須承認這是我唯一認識的拉大提琴的比較出名的m(._.)m


看到這個問題我竟不知道如何作答…每個樂器都有很多偉大的演奏家,並不是這些人不出名,而是你只關注小提琴鋼琴這些樂器而已…如果你真的走入古典音樂,你會發現樂器的大師大神多的不勝枚舉…很多人就只聽說過或者見過鋼琴,小提琴,別的樂器的名字對於他們來說沒有印象,也更不關心,即使看到報道也不會有任何印象…所以才會對大眾造成這種感覺吧…不願意去了解的話,那是怎麼樣都不會知道的…每個樂器的演奏家,隨便谷歌百度一下都告訴你一屏幕的人名…


因為是冷門樂器,學的人少,拉的好的人就更少,相比起來小提琴,大提琴,鋼琴,這些樂器就顯得很低調,而且不是沒有只不過是你沒有關注過而已。


因為這些一般我們會通稱為「演奏家」。
還有,隔行如隔山,每一種樂器的的「大家」也許不如鋼琴那般之多,但是專業內讓人崇拜的名師依舊非常之多。


這些所謂的家是根據琴音的跨度和音色來適應大眾的一個口味。
一個完整的交響曲里大到鋼琴主音小提琴協奏小到口琴三角叉架子鼓無所不需無所不有。

但是真正到採訪的時候大眾能聽出區別能從裡頭細細聽出各個樂器在裡頭所承擔的音域么,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所以需要一個代表,代表就是能用自己樂器能夠大致描述出整個樂曲所要描述的內容的那一位了。


三角鐵演奏家。哈哈哈哈


Acker Bulk


一般都是小提琴找不到出路的人,去學中提琴


推薦閱讀:

如何恰當地拉奏出提琴的最好音色?

TAG:古典音樂 | 作曲家 | 提琴 | 低音提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