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會出現古代文學研究的看不起現代文學研究的,現代文學研究的看不起當代文學研究的現象?
這種現象好像很普遍,僅僅是一種偏見嗎?還是有其深層次的原因。
簡單說幾句,如有不當請見諒。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你覺得詩經和鳳凰傳奇的歌詞哪個更高大上點?
意思是,古代文學需要的知識不同於現當代文學的研究,我們日常交流的現代漢語(包括字句、語音、語法等)不可能做到適應古代文學的學習。學習古代文學不僅僅需要熟讀經史子集著作(其中史學著作二十四史可謂必讀,然真正能讀懂、讀下去的萬里挑一,真正的專家鳳毛麟角,經學詩文更不必說,著作浩如煙海),更需要掌握古代漢語的知識,也就是說訓詁學(耐心與毅力)、音韻學(方言基礎或語言的天才)、文字學(興趣與堅持)的學習必不可少,不然連入門都算不上。
因此,學習古代文學的人肯定會有一種驕傲感,如果你仔細觀察思索的話,會發現很多大學中文系的優秀生多偏愛古代文學而非現代,暑期實踐我曾做過三所一本大學的統計,績點3.7以上的中文系學生七成考研選擇古代文學與古代漢語。
現當代文學是不是就沒有難度了?
想來錯了。
私以為學習現當代文學的人更應有一種驕傲感。
古代文學再難、再生僻,其文獻資料數量是一定的,而現當代文學呢?且不說別的,如今的歌詞、興起的網路小說都是不可忽視的新生文學體系,有哪個所謂專家可以說自己在現當代文學領域「通達」了?
更殘酷的是,古代文學研究的文章,作者都死了,死無對證;現當代文學的作者,很多都還活著,你研究這些人的著作,可不能亂說話。
因此看來,古代文學與現當代文學孰難孰易,還真不好說。
問題中所謂的「古代文學研究的看不起現代文學研究的,現代文學研究的看不起當代文學研究」,也只是一時現象,真正的大家早已安心於學問,僅留未入門未入流的人爭吵不休。
可愛又可笑的驕傲感,缺少了胸襟氣魄,註定了目光的狹隘。
無論什麼學問,殊途同歸、萬流歸一,最終的結局都是獲得心靈的安慰。「在大學裡,理科學生瞧不起文科學生,外國語文系學生瞧不起中國文學系學生,中國文學系學生瞧不起哲學系學生,哲學系學生瞧不起社會學系學生,社會學系學生瞧不起教育系學生,教育系學生沒有誰可以給他們瞧不起了,只能瞧不起本系的先生。」
——錢鍾書《圍城》
哈。這是個好問題。我和搞古代文學的班主任關係挺哥們。後來他就經常在我諮詢考研方向的時候,在我準備跟他談論現當代或者西方文學的時候等等有機會的時候,微微表露出古代文學的至高無上而現當代那些統統沒多大價值的意思。只要我們看些非主流的現當代,他就不大高興。他看來,讀書要讀經典,古代大家智慧高深。永遠值得參讀。現當代嘛,一百年不到都是學外來的,思想上沒多大進步,語言上白話啰嗦缺乏美感。
還有就是文學與佛儒道關聯大,研究古代的長時間熏陶三觀也都相應有影響。很多搞道家研究的,總有一番仙風道骨的處世姿態。現當代受政治氛圍影響大,略帶小家子氣的尖酸。
現當代看不起古代的?這個具體不敢多說。我身邊老師很多雖然搞現當代但是對古代的東西也喜歡精通。不過這些老師都有把年紀了。年輕的不曾交流過這個問題。
實際上在社會企業里倒是出現一些與本專業不太相關的用人單位更傾向於招現當代的,覺得他們比較靈活能幹,古代的就比較迂腐死氣沉沉。
文人相輕不只是在古代文學現當代文學上,研究歷史的也大多唐史宋史互相看不起。常有的事,得看個人修養見解了。
手機碼字不方便,晚上再添加修改。現當代文學在現在的學科體系里確實是比較不受待見啊,洪子誠講他和謝冕去電大的教材討論會,別的理工科教授討論的時候他們只坐一邊聽聽,等到討論當代文學了,大伙兒就你一言我一語地說開了,可見大家都覺得現當代門檻低,人人都能發表點意見。
說到今古之爭,一方面是研究對象的差距,一方面是學科本身的問題。
一來,在當代,歷史進化論衰微再加上文化保守主義抬頭,新文學面對古典文學的自信沒有了,在古典文學燦爛的成果面前,反而有點抬不起頭來。這一點在詩歌方面可以說尤其明顯。新詩做了這麼久,還要探討它相對於古典詩歌的合法性問題,新舊文學在評價上的巨大差距可見一斑。這樣的大環境下,搞古代文學的自然覺得高人一等;而在學科層面,現當代,尤其是當代,還是一個年輕得學科,換一個說法,「很有潛力的學科」。樹苗還未長成,自然矮人一頭。
再說現代看不起當代的問題。大的原因,和上面今古之爭一樣,兩方面。具體地說,新時期之後現、當代文學的評價大翻轉,現代文學的價值被抬高,魯巴茅曹沈張錢這些人,不僅被認為是文學上的巨匠,也被認為是思想上的巨人,其文壇地位,即便是今天獲得了諾獎的莫言也難以望其項背。這是研究對象。學科本身的話,基本上就和前面說的一樣,當代學科很年輕。
最後說一點個人觀點。研究對象的層面,我認為爭議不大,古代、現代、當代的評價梯級可能也很難改變。但研究對象的價值不等於學術研究的質量,現當代文學一樣可以做出高質量的研究。不細說啦。
P.S.以上所謂「評價」都是大概說法,具體的評價情形比較複雜。比如現在很多人還會問「魯迅是個三流作家嗎」這樣的問題。不可一概而論吧。
P.P.S.沒看到題目的評論。實話說我沒碰到過現當代瞧不起古代的情況,畢竟時代不同了。不做多評論吧。作為古代的研究生,說說我們中文當時選專業分支的感受吧。選擇古代的一般是真愛的比較多,選擇現當代的只是想拿學歷的比較多……僅限於個人所見 。而我自己當時其實也蠻喜歡現當代的,就是覺得現當代貌似自學比較容易,古代貌似技術含量高一點。後來有一次機會採訪一個古代的大牛教授,年事已高的老先生在回答我為什麼選擇了古代的問題時,調皮地笑了,說……當時就覺得現當代沒文化……
@張林芝 說的有道理。
當然,一蒿子打翻一船人恐怕不太合適。
我覺得樓主問的問題是,何以會出現這種現象,而並不是要辯論一下到底學現當代和學古代的究竟誰傻逼。我是學西方文論的,所以我覺得樓主是在談身份認同的問題。
門戶之見,任何時代、任何民族都很常見。尤其在學問不深之時,覺得自己的學問有價值,而別人的努力是徒勞,這種心態很正常。甚至我要說,這種現象是一個好事,因為大家都在假裝著學科上的事情是真正自己關心的事情,比淘寶打半折這事情要大——有一種混思想界的感覺有木有?
要是來談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之類的事情,就歪樓了。@張林芝 講的現象,畢竟不是學科的問題,而是做學科的人的素質低。
學現當代的,人數上貌似略佔優勢。(當然,我不是在講現當代是個垃圾桶。)除了它貌似比較好學之外,還有文學這種東西強調「在場的傳統」。古代文學貌似和當今有點隔。而學古代文學的有優越感這個事情不奇怪,傳說中的學「the Greats」的學者看不起搞小說理論,搞詩歌理論的自古有之。但是你幾時見到過一個真正在學問上有成就的人,徹底覺得某一個學科沒價值的?
人只能在自己的信仰上站穩之後才能夠擁抱別的信仰。再說,退一萬步講,道德這種東西適合自律,不適合律人。何況還是在學圈中間。這是個好問題,我也曾想過。
其實在中國文學史上,把中國文學史的時期大體上分為三古七段。尚古的習慣在上古時期,也就是文學史的開頭就有了。
尚古起源於仿古。
仿古的風尚源遠流長。大家都覺得最開始的文學(在這裡文學不是指現在的範圍)好。言簡意賅,意味深遠,具有指導作用。
春秋戰國時期,謀臣諫士、外交訪臣紛紛以斷章取義的方式,運用《詩經》裡面或其他先秦時期作品的詞句作為炫技來增加逼格,上古時期的作品就更加受人重視了。
仿古又發展了尚古。
發展到後來又專門確立了以古為美的規矩,每朝每代也不缺高舉復古大旗的文人墨客。於是先秦時期的文學就一直被大家仰望著,惦記著。一年翻兩次先秦文學,每次都有新感受。
仿古與尚古都加深了古代文學的重要性。
再加上本來就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源頭,地位穩固,身價高,研究他的人自然覺得自己牛逼。
現代和現當代的也是這個道理。
最近忙,簡略說一下。有機會日後詳細補充。
學古代文學要是沒有真愛基本學不下去,一般對於一個自己付出很多的學科,都會有天然優越感?﹏?也想新手司機一樣。ps.古代文學真的很累T^T
其實就是一種意義上的文人相輕吧。我的感覺是文藝理論瞧不起其他所有分支= =,然後再細分,能分出外國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瞧不起中國文學,中國文學裡古代瞧不起現當代,現代瞧不起當代,這樣的。
語言學........語言學這一塊比較獨樹一幟?我就靜靜看著你們裝逼的那個感覺。
也不能說沒有依據,都是有依據的,不過談不上什麼深層次原因。個人感覺就是,和各個方向所涉及的內容的複雜程度有關。
籠統地講,文藝理論這一塊的確要接觸的東西是多一些,拋開理論理解本身的困難不說,文藝學和文化的各個維度都扯著關係的,社會學哲學歷史學等等,從觀感上看綜合性真的很強;比較文學要求語言,真的做的很好的學者何止是掌握二外,掌握三四五外的可能都大有人在;古代文學涉及到許多古典文獻的閱讀,還有對資料考證這方面能力的要求;現代當代的話,差異就在於時間性吧,當代文學這種「現場性」的文學,似乎總是難免會給人一種根基薄弱不學無術?的感覺。
但其實真的系統學習文學的話,這種鄙視鏈都很沒意義的,這些方向之間本身也根本不該分得那麼開,彷彿學了這個就可以扔掉另一個,不是這樣的。這個領域裡,真正一等一厲害的學者,應該是可以融會貫通的。古典文學積累良好,理論體系建構紮實,外語素養過硬,歷史哲學社會學亦能有所涉獵,實際上真正優秀的文學研究者,是應該具備這樣的素質的。當然真的做起來特別困難,不過能有這樣的意識,也很好的。
最忌諱的應該就是深陷在鄙視鏈里,成天揪著自己的專業方向固步自封,並且還在專攻的過程中生出莫名的優越感吧。能做到專精於一處固然也很好,但難以貫通,總不免有些遺憾。(譬如我系某位老先生一直振振有詞搞古代文學的為什麼評職稱要考英語........
平常講一講沒關係啦,有時候學當代的學生自己也會拿來自黑的。不過不要真的太當回事就是了。畢竟退一萬步講,你的研究方向在鄙視鏈頂端,跟你本人的水平好像真沒有什麼關係。而當代文學研究里也一樣有洪子誠老師這樣的泰斗級人物存在。人的話語權最終是要自己用手來掙的。
比較文學:哈哈!我們啥都有!
圍觀群眾:哦?你還是個學科?作為一個現當代文學研究生,早先在本科一所二流學校讀中文,古代文學的老師就曾斜著頭說了一句:「哼,現代文學就三十年,有什麼好研究的?」我至今都記得。
現當代文學跟普通人的生活更近一些(與古代文學與古代文學相比)。事實上,現當代文學一直都是中文系的熱門學科(課程)。瞧不起不能說明什麼的。我還瞧不起小鮮肉呢,這能說明什麼?此時,不說最好。因為經典都需要時間的沉澱。
因為傲慢與偏見。
習慣了就好,和北大人大老師一起吃飯,北大的老師偷偷和人大的老師說北師大的學生不行。哼,我還在旁邊呢,我可是聽到了!
我也考慮過這個問題,有一點想法分享:
1. 真正的現代/當代文學都可能有成為經典的一天,法國的古典戲劇、英國的莎劇,在當時都是創新或流行,而不是老古董。我們只是在期待這一天的到來。
2. 一位嚴肅認真的作者/研究者,不論是做古代還是現代,肯定都要有全方位的了解才知道作品究竟好在哪裡。從「影響的焦慮」來說,每一輩的作家都會試圖超越前代,一位認真思考前代作品並對其進行創新或拒斥的作者的想法會有其價值。我覺得文學就是一個大的場域,古今中西都可以平等對話,重要的是最終獨立自主地做出判斷,為什麼某部作品比另一部好,為什麼某種思想超越另一種。
3. 但是大家相對而言輕視現當代有一個理由是我比較贊同的,就是有些人並沒有對過去的傳統進行過有深度的思考,而是直接將它們摒棄了,另起山頭(雖然這種做法也有一定的理論支撐)。我感覺得先盡量達到前人所達到的最高峰,再來談自己對他們的超越或者批判。
4. 不過,個人感覺當代作品的另一重古典作品所不能替代的價值是對社會現實的描摹、介入和引導。研究能做到這一點,也是很有價值的,只不過這就不再是「純文學」研究了。為什麼我反而覺得學習現代文學視野會更加開闊呢?
推薦閱讀:
※瀟湘在中國古代文學中是一個什麼樣的意象?
※如何用詩經體改編潘長江的《過河》?
※孫子兵法有沒有文學價值??
※為什麼《聊齋志異》中出彩的形象大多是女性?
※周邦彥的詞的境界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