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零基礎的同學看《紐約攝影學院攝影教材》是什麼感覺?


《紐攝》在中國應該是最知名的攝影書之一了,本身內容確實很好,如果你習慣從基礎理論開始系統學習,那麼這本書是不錯的選擇。

現在的《紐攝》應該是70年代引進的,當時沒有版權概念,也就是沒給錢。現在美國《紐攝》其實還在更新,但是國內就沒有跟進了。中攝幾年前出過一套新版《紐攝》,其實就是在老版基礎上,自己又編了一些數碼內容加進去,屬於劣質山寨產品。可惜現在老版新的已經不太容易買到,淘寶上找到的也只有下冊,但是對於0基礎學習來說,上冊才比較有價值。

《紐攝》被說的這麼神,其實我倒覺得跟進入中國早也有一定關係。那會兒缺少類似的書,《紐攝》能火是必然的。攝影愛好者這個圈子又是比較喜歡「懷舊」的,所以一代代口口相傳,《紐攝》就被捧上神壇了。

上面這段話不是說《紐攝》不好。攝影的基礎理論(其實是相機操作的基礎理論)就那麼點東西,隨便找本攝影書都能學會。而《紐攝》在內容編排、講解、語言等方面也的確做得比較好,因為它本來就是國外的教材,比國內那些圖名圖利的「聖經寶典」更值得看。

但是要知道,《紐攝》只是一本高校教材(紐約攝影學院本身其實並不是國際頂尖水平),而且是商業攝影教材,裡面的很多理念是偏向於商業攝影的,並不是「攝影的普遍真理」,離藝術攝影就更遠了。

內容方面,《紐攝》其實重點還是相機操作的基礎知識,你可以通過它去學習曝光、白平衡、構圖基礎等等,但這些只會讓你學會用相機而已。看過《紐攝》,就好比學會了寫字,和成為作家完全是兩碼事。

而且僅就器材使用這方面,《紐攝》的內容也只是入門,不說那些各種附件、燈光等等,光是數碼相機就已經出現了很多新技術,國內這本70年代引進+山寨的《紐攝》,也確實只能用來入個門。

總而言之,《紐攝》是一本用來打基礎的不錯的書,主要作用也就是打基礎了(當然各個階段重新來學習基礎也會有新收穫),語言偏嚴肅,適合能耐心學習的讀者。還有就是盡量讀原版,抵制中攝山寨版。


花了一周讀完。

1. 首先必須指出的是,這本教材的中文版翻譯腔十足,譯者在翻譯的時候根本沒有考慮過可讀性。所以有些答案提到了這本書晦澀難懂,實際上是翻譯的鍋。如果你英語熟練的話,可以很明顯地辨別出每一句話在英語里的語序。

2. 這本書最大的問題就是啰嗦,實在是太啰嗦了。它啰嗦的特點在於,喜歡不斷用比喻,誇張,講笑話等去描述一個本身已經很明確的概念。加上糟糕的翻譯實在是讀的讓人窩火。

3. 還有就是,這本書的確是有些老了,老到大概三分之一的內容是數碼相機用戶可以跳過的。不過我倒是覺得這些關於膠片機的使用原理的章節很有意思。

4. 這本書里有很多看起來沒什麼用的知識。比如溴化銀和光的化學反應,比如教你怎麼製作小孔成像的暗箱。但我認為這些和照相機相關的知識可以加深我們對照相機這個工具的理解,讓照相機在我們眼裡不再是一個神秘的黑盒子。

5. 我不覺得這本書是教會了大家怎麼寫字,而距離寫作(拍攝出作品)還有很遠的距離。如果按照這個類比,這本書至少是教會了我們遣詞造句的技巧和修辭的手法,也帶我們領略了一些好的作品。看完這本書,你大概就已經可以比朋友圈裡的所有朋友強了。

6. 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可以是一本在手邊的參考資料。當你需要做某項你不熟悉的攝影工作的時候,可以迅速找出那一章節的內容溫故而知新。的確在藝術創作中我們總是喜歡說要打破規則,但突然讓你去拍一個你不擅長的東西,你大腦里肯定是一片空白。這個時候你就可以拿出這本書,使用這本書的規則作為參考和依據,再去思考如何創新。

7. 不管怎麼樣,對於初學者來說,這本書都是很好的教材。它側重於教招式,像是一個工程師寫出來的東西。但攝影的最終目的,還是表達一種自我的意識。只精通招式顯然有些本末倒置。作為一個優秀的攝影師,我認為你至少需要在看完這本書之後再在很多別的方面有所涉獵:

心理學:了解觀眾的心理

藝術史:了解平面藝術的發展,和各個時期的風格。腦子裡有貨便於用作參考

繪畫:繪畫課程中的各種技巧和攝影是相通的:比如透視,顏色搭配等。

除此之外就是更專項的知識。新聞攝影需要了解時政,人文攝影要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自然攝影要了解生物知識等。

貼上我喜歡的一張馬格南的照片

這張照片粗看是一個喜得貴子的父親,臉上洋溢著笑容。背景是荒漠上零零散散的幾棟看起來很新的房子。

然後你看這張照片的拍攝地點是以色列。結合孩子的衣服,你能感覺到這張照片記錄了猶太民族的文化和傳統。

然後再看拍攝時間,1950年。那時第一次中東戰爭剛剛結束,新生的以色列政權艱難地守住了自己的國家。巴勒斯坦此時百廢待興,契合了男主角在荒漠中剛剛造好的新家。

而這個孩子誕生在這個剛剛成立的以色列國家裡,他象徵了這個新興國家的未來。

一張簡單的父子合影,一個民族的偉大復興。


這個問題就是為我準備的吧!至今剛好接觸攝影一個月。
---------------------
事情是這樣的,公司要更新產品圖冊,老闆對之前花大錢拍攝的圖片很不滿意,遂琢磨著自己人來拍攝。這個任務落到我這個從未接觸過攝影的菜鳥身上。一窮二白也得硬著頭皮上呀!怎麼辦?當然是從最基礎的知識補起。
以我的理念,這類知識的學習一定可以在網上學得到。開始就不停的遊盪於論壇之間,可是很快就發現這樣不行啊。因為別人說景深,我不懂是什麼,OK,維基一下,哦?裡面又提到焦距,不懂,再來維基。可是這樣在一個一個概念點間跳躍,依然不能很好把握他們之間的關係。我就在想有沒有從相機的原理講起,對這些基礎知識有一個系統講解的這麼個教程。後來就看到了廣為推薦的《紐攝》。5.29 收到亞馬遜貨,一翻之下,不勝歡喜!從小孔成像說起,鏡頭、焦距、景深、曝光、構圖……依次講來,這些基礎性的原理與概念便慢慢的串起成一個系統。知識系統性的串接是最有利於理解掌握的,在這個方面,《紐攝》做的很認真,作為一本教材是優秀的。
結合著相機說明書,邊看邊擺弄相機。從拿著相機無所適從到每個按鈕每個功能漸漸清晰,《紐攝》的作用功不可沒。就像@Brick Yang 所說,對於入門者,《紐攝》是一部很不錯的打基礎的書。
---------------------
PS.會寫字跟作家是兩碼事兒,雖然最後拍攝了比先前圖冊好一點的照片,但比起最優秀的還差一大截。攝影這個東西必須是不停地去拍去想去積累經驗,才能有一個水平逐漸的提升,沒有捷徑可走,器材幫不了,參數也幫不了。


本來就是新手看的啊…只不過面對的新手不是那種三分鐘熱度的新手,而是有心堅持到最後的。


這是一本非常好的書 作為教材 它很好的體現了現代攝影的一系列要求 對於這本書 我覺得應該反覆的看 每次看都會有不同的體會


如果你的文字理解能力稍差,那這本書就是天書。

它非常枯燥,很少有人能認真的讀完並且全部理解。這本書里,就現在來說,很多知識都用不到了,但是它確實還是非常非常好的工具書。


很好。這個台階很低,基本是科普入門級別的。我覺得真正想知道攝影是怎麼回事而不只是想弄個單反速成的人都該靜下心來好好讀一讀


《紐約攝影學院攝影教材》是我第一本攝影書,就目前來講,也是唯一一本。當時噹噹全場五折,趕緊淘了回來,¥98一套兩冊。到現在我一直向同學推薦這本書。

我在還沒有真正接觸過相機(就是用科學的態度去接觸)的情況下開始閱讀這套書,整個過程也沒有相機在手邊。儘管如此,我依然很順暢地讀了下來(把感興趣的都讀了)。下面是我的一些感受。

  • 一共七個單元,只有第七單元才真正開始談數碼攝影。所以這套書既適合膠片攝影也適合數碼攝影,而我就是因此深入了解了膠片攝影,最終堅定地選擇了膠片單反作為入門用機。

  • 內容詳盡至極,教授形式多樣,圖文結合緊密,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枯燥乏味。我沒看過國內的攝影書,所以不能評價孰好孰壞,但紐攝的『好』已經足夠。讀下來之後有兩處是讓我疑惑並且需要另外翻查資料的,第一個是下面一段:

注意,有些變焦鏡頭需要轉動兩個單獨的控制環,一個環控制聚焦,另一個環控制焦距。這種結構的有點是一旦完成了聚焦,不會因調整焦距而意外地改變了焦點。
(我至今沒能理解這種結構。)

還有一個疑惑是關於聚焦(對焦)的原理,我一度分不清聚焦時鏡片的移動和變焦時鏡片的移動。現在明白了。
對於初學者,任何一個說得不夠清楚的問題都可能讓他們鬱悶、停滯、耿耿於懷。雖然現在有互聯網的幫助,但這種問題還是越少越好。紐攝在這方面表現得很不錯,因為廣度和深度統籌得很恰當。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書里的『聚焦』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對焦』。

  • 要想完整地使用這本教材,需要擁有各種鏡頭、膠片相機、暗室、攝影室、機背取景照相機、數碼相機等等。所以它可以陪你一輩子。但是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會因此跳過很多內容導致漏掉一些重要的信息(總有些信息本來是適合你的)。

  • 讀完我想讀的內容後,我開始拿起我的膠片相機開始拍攝。我發現仍然有一些問題紐攝沒有跟我提起。比如我還不知道在M 檔時該怎麼根據天氣確定大概的參數,我還不知道P 檔、A 檔、M 檔各自有什麼優缺點以及該如何選擇,我還不知道通常膠片相機是怎樣使用的(我當然知道這該是說明書的責任範疇了),我才知道手動對焦是這麼的簡單和方便而我當時讀到這一部分時誤以為那是一門技術活。

所以儘管這可能是世上最好的攝影教材了,但是我們仍然需要更多的幫助,來自互聯網、別的書籍,還有最重要的,我們自己。


沒看過看看還是不錯的,內容很容易懂,但是很多剛剛看過紐攝的人,為了顯示自己對攝影研究,在評論別人作品的時候,總會說:「這個,好像沒有主題。」 每次聽到這句話,我就相信紐攝又多了個盲目崇拜者。


認真看一遍,尤其是上半部分,當你對光圈、快門速度、焦距等等這些基本的概念都熟捻於心的時候,再去攝影,感覺完全不一樣。
我也是初學者,在老師的推薦下周末看完的,第二個星期就明白怎麼用單反製造最基本的效果了呢~


四年前剛入門攝影時買的上下冊,今天晚上終於看完了

1.很多相對過時的知識。像膠片、暗房這種都融入到了幾乎每一章的每一部分中,你會不斷接觸到這些過時且不需要的東西

2.大量商業攝影的內容。對於一般的攝影愛好者來說,全書若去掉膠片、暗房、商業攝影這些,內容完全可以精簡在一本300頁不到的書里。而紐攝上下冊總共有1200頁

3.建議可以只看上冊前幾章。前幾章是全書的精華,可以對相機、攝影有個較為細緻的了解

總之這本書有點被神話,真正閱讀起來效率極低


從08年入泥坑殘幅後,憑藉相機優勢(當時周圍買單反的人還是很少噠,貌似我算玩的早的了),一度成為班裡各大活動的記錄擔當。
那時候憑感覺瞎玩,主要刷刷蜂鳥論壇,也沒想著去看書啥的,什麼光圈、快門、閃光的搭配都是靠拍出來。。。。。直到後來,發現除器材外,理論知識也卡到瓶頸了,這個時間點,一直拖拖拖,拖到了13年,沒錯!自己瞎玩5年以後,買了《牛攝》兩冊,翻了一下,確實補了很多理論,難道是傳說中的 實踐結合理論?
再後來。。。。。也就這樣了。。。

《牛攝》對於初學者的用處,還是有一點的,但是效果有多少,那就看造化了~


不會,我當初入了單反除了說明書以外的第一本就是紐攝。
看著感覺很新鮮有趣,看完一章再試著運用書中知識拍幾張,體會更深~


這本書看了一年多都沒看完。有時候覺得是天書。。壓根看不懂要哭死了。最後我還是先看自己的說明書再看紐攝才好一點


贊同樓上的回答,我跟他的情況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我最後打算選擇數碼相機來作為我的入門機型→_→
之前在@張土福 的推薦下看了這本書。作為一個完完全全的初學者覺得收穫還是很大的,至少在欣賞照片的角度上,讓我從一個意識流的欣賞者成功晉陞為半意識流
學到最多的還是那三句話:
1.這張照片的主題是什麼?
2.攝影師用了什麼方式來突出被攝主體?
3.為了使照片簡潔攝影師做了什麼?(或沒做什麼)

嗯,《紐攝》對於初學者同樣有用


作為十年以上資歷的攝影師,拍過的圖片也在幾個雜誌和圖片展上零星登過,我個人認為《紐攝》還是為我的職業生涯起到了足夠分量的作用,是一本很好的教材。

坦率地說,這套教材我到現在也沒有完整研讀,但讀完的部分可以說比我在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繫上學期間所接觸的絕大多數課本幫助更大(僅指課本,不包括任課導師的教學)。

我跟有些樓的回答看法相仿,絕大多數人主看這本教材的前幾章足矣。前幾章可以很好地為初出茅廬的攝影人樹立起很清晰的攝影觀,讓你養成在拍攝時,腦中同步快速檢索和抓取場景中的故事背景的好習慣;也讓你懂得,就算是當今已經有了太多新穎獨特的創作技法,我們依然能夠有辦法從快門按下的當即,就獲得一副乾淨簡單而又富有商業或審美價值的成功圖片。我也喜歡每隔幾年就回顧一下前幾章,就像回顧一部老電影的感覺吧,真正的溫故而知新,保持自己拍攝生涯不迷失。

攝影基本功方面,這套教材都是基於傳統器材來講解的,舉個例子,測光表,如今不拍商業、不用膠片的話基本沒有用了,但這個設備卻就集成在了我們每台數碼相機里。《紐攝》就一個簡單的外景人像來說明了,為什麼錯誤測光後拍攝出來的人是黑的、天空是亮度正常的;或者人是正常的、天空過曝了;而怎樣測光能得到主體人物和天空都相對曝光合適的照片。這樣的例子很多,多拐個彎套一套,老的攝影基本功拿到現在也不會過時,只會讓你的能力更紮實。

不可否認的是,《紐攝》還是很傳統的教材,對於當今這個快節奏的時代,不可能人人都有充足的精力和時間,去慢慢玩味那些占篇幅過半而現在很難用到的知識。如今行業的主力逐漸向80、90和00後過渡,這套教材在這種環境中的尷尬是顯而易見的。只能說,合理、適度去使用它,總會有收穫的。


看上冊的前幾章就行了 掌握光圈 快門 鏡頭的使用方法, 後面的東西大部分都有些跟現在的時代脫節 沒什麼用


我最近在看這本書,也是在知乎上看到被推薦的。

在看這本書之前我就已經看完一兩遍單反的說明書,也拍攝了很多照片,攝影過程中有疑問的地方,比如測光,景深等不明白的概念就會到網上查閱,就這樣簡單入門之後就開始接觸了這本系統性的基礎教材。


沒那麼神啦,網上鍵盤攝影師真不少,怪不得一些人發點基礎教程就那麼火。
這麼理解,攝影在國外是門學科,類似高中的生物化學,然後這本書就是配套的教材。基本就是那麼回事
建議還是多去動動機子拍拍更好,有問題在看書更好理解


學攝影的第一年,認真的看完這本書的第一章,覺得很好可惜非常難明白。後來我發現,應該從中間開始往前後看。。。


推薦閱讀:

在鏡頭設計中,光圈葉片數量主要是受制於成本還是技術?
尼康D5300還是7100?
大畫幅拍攝人像的建議?
現如今普通攝影師收入如何?

TAG:攝影 | 攝影入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