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了解台灣「風潮」唱片公司嗎?為什麼她的旗下聚集了那麼多好音樂人、好作品?
很早就邀請我師兄(很喜歡風潮)來回答這個問題了,無奈他一直沒有註冊起,這很神奇。
所以我先來拋磚引玉下。
風潮原身為音樂中國出版社,由楊錦聰創立於1988年,成立之初只有三個人--楊錦聰、素真(楊錦聰的鄰居)、楊清(楊錦聰的三弟)。十二年來,從早期引爆台灣佛教界的佛教音樂開始,到重建國人信心的傳統民族音樂,風潮始終堅持最優質的錄音、最完美的作品!所以,才能製作出台灣唯一榮獲世界音樂評鑒五顆星的佛教音樂專輯、才能推出讓眾多樂評人起立鼓掌的國樂發燒天碟!
此外,風潮更以建立優質生活為音樂出版的一大目標;從心靈到女性、從養生到風水環境;以與國際同步的資訊及製作水準,率先推出改變「音樂」定義的「功能性音樂」,帶給消費者最大的便利。出版 「歷史錄音」、搶救再難得見的珍貴文化音聲,更讓外界為風潮在中國音樂史上大大記了一筆;民族音樂館的誕生,代表風潮音樂態度的落實:所有的工作人員,深入錄音第一現場,以面對面的接觸寫下真實的感動,所以風潮的作品是那麼地有血有肉、才能在法國MIDEM唱片大展出盡鋒頭.
除了台灣境內健全的行銷體制,完備的國際經銷網,更讓風潮的作品成功地登上世界舞台,風行於德國、荷蘭、英國、美國、巴西、阿根廷、澳洲、日本、香港、中國大陸、新馬等地;為讓消費者有更多更好的選擇、分享不同地區美好的藝術與文化,風潮亦不斷自國外引進高品質的音樂作品。
傳送門,被404了,扶額:http://www.yourblog.org/Data/20056/273591.html
這是風潮的官網:http://www.windmusic.com.tw/
- 風潮唱片簽約藝術家
白日夢、林海、騰格爾、北京天使合唱團、阿拉坦其其格、成公亮、黃建為、楊錦聰、扎格達蘇榮;
蒲公英合唱團、張維良、黃慧音、王雁盟、三狗組、黃永燦、林慧玲 (米拉)、黃雅詩、郭星妤;
康喬、麥蓋提刀朗木卡姆團、森林物語、尪仔標合唱團、Mida、李閏珉、史辰蘭、李欣芸、好客樂隊;
彭靖、董運昌、范宗沛、遊學志、林仁建、Annbjorg Lien、北京快樂小菩薩合唱團、央金拉姆;
於紅梅、吳金黛、吳昊恩、劉星、冷酷仙境。
此數據來源於百度詞條:http://baike.baidu.com/view/1383376.htm#4
踏踏實實做音樂,認認真真完成理想,健全可靠的行銷,質樸沉穩並靈動的形象,這任何一點都是讓音樂人願意加入的理由啊~
個人灰常喜歡風潮,推薦 放耳朵去流浪,是我做廣播的靈感來源誒~風潮是我喜歡的一個品牌之一。為這個公司扔進去不少錢。因為他們以前主要以做民族音樂唱片為主。2003年非典期間,我去王府井外文書店,看到一套風潮的唱片,2900多塊錢,一咬牙,想買。感動了店員,他給了我一個風潮北京代理人的電話,說從他那裡買會便宜一些。於是便宜了兩百多。那是一套田野錄製的世界各地的民歌。
我補充一下。
風潮做的是民族音樂、世界音樂。但他有著非常細膩極致的企劃創意,尊重音樂人本身的想法,錄音質量很高,而且也極富人文氣息和厚度。他們在用商業的形式保存了各種民族文化,一方面兼顧了市場的審美,另一方面也盡最大可能雕琢出一份份的藝術品。
謝謝邀請來答覆,不過我個人對風潮音樂不是很熟悉,因此歌手的部分,比較不好答。
但風潮音樂在台灣可說是走比較nicht的路線,不走流行音樂的廝殺路徑,改走自然、心靈、健康的音樂。我個人觀察他比較像台灣一種另類樂手的通路,當建立起品牌的時候,類似的歌手自然就會群聚。
例如最近也有人推薦這位歌手大竹研,請看網站上的介紹:
大竹研的音樂創作,雖源自於吉他,但卻不是「吉他音樂」,他的創作難以定類,與他吸收對話的音樂對象有密切的關係。不被風格拘束的結果,使得他的音樂,充滿影像感,聽者猶如看一部沒有對白的電影,自由想像、發揮自己故事。首張創作專輯 I Must Have Been There (似曾至此) 正是這樣一部留白的音樂影像。
也就是定位在這樣的風格,自然會吸引類似的歌手聚集,我想風潮在台灣如果論營業額不會很大,但應該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公司。品牌定位唄...
而在聽者眼中,風潮出品已是必屬精品了
物以類聚 人以群分~
裡面的很多音樂人都是私交非常好的朋友~ 想像一下 一群有良心 有品味 有能力 有情懷 又志同道合的友人~ 碰撞在一起會形成什麼~ 再加上它優質的分錄,有味道的名字~ 很多時候 還未聽音樂 看到名字就醉了~ 比如:《第33個街角轉彎》《流動的城市》《三顆貓餅乾》《山居歲月》等等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不少人認為分離主義是錯的?背後的理論和理由是什麼?
※陸港台三地的文風有何區別?
※台灣的刺客樂隊當時在台灣搖滾界的地位和評價如何?近年來為何少見其活動?
※如何看待台灣民眾對共產黨好感提升?
※如何看待台灣綠營將導彈誤射歸責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