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地區真的存在紙質出版物不得採用豎排的禁令嗎?

多年來大家似乎都有這個「共識」,但問了幾人都說不出是哪條法律規定的。另一方面,1949 年以後,一直到 1970 年代,都有過豎排的案例(人民文學出版社在 1970 年代出版過簡體豎排的魯迅全集),就算到了 1990 年代和 21 世紀也出現過各種豎排的例子。中華書局等出版社出版的古籍往往被我們算為特例,但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白先勇策劃的《奼紫嫣紅牡丹亭》一書同樣採用了豎版印刷。雜誌方面,近年來也有了一些豎排的嘗試,比如2016的《生活》雜誌就有一本別冊是豎排的。

以上究竟屬於擦邊球,還是說所謂禁止豎排只不過是一個傳說?若確有此禁,是在什麼法里的哪一條?

補上維基百科的說明,而根據這個說明,貌似並沒有法律明文禁止?

http://zh.wikipedia.org/zh-tw/東亞文字排列方向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於實施漢字簡化政策之前,已逐漸推廣印刷品文字橫排。1955年1月1日起,《光明日報》等率先改為橫排;1956年1月1日起,《人民日報》等中央、地方報一律改為橫排[6]。豎排文字一直到1980年代早期還在大陸少數出版物(如某些連環畫)中使用。目前基本只有新印古籍、學術著作和現當代人的古體詩文集還使用豎排,而引進的日本漫畫至今還使用豎排。

更新:繼多年前的牡丹亭後,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又出了一本繁體豎排的書,即2011年4月出版的《蘭亭秋夜錄》。

http://d.pr/ojhX 封面

http://d.pr/KYk0 內頁

http://d.pr/fYLD 內文局部


正如其他知友的回答,我國從來沒有、也不可能在法律上「禁止」豎排。不過在豎排改橫排運動轟轟烈烈進行的上世紀 50 年代,如果要找法規,必須注意到這份法規的存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關於漢文書籍、雜誌橫排的原則規定》 。請注意此文發布日期是 1955 年 12 月 30 日,即日開始執行,並於 2004 年 6 月 18 日正式失效。全文在此:關於漢文書籍、雜誌橫排的原則規定[失效]文中說:

 根據今年八九兩月份收到的全國新書樣本統計,在 1562 種一般書籍中,橫排的占 80%;在135 種課本中,橫排的占 98%。1955 年 9 月,共有中央一級雜誌 214 種,其中橫排的 187 種,占 86%。現在直排的雜誌到明年亦將改為橫排。上述情況說明,書籍、雜誌向橫排發展的趨勢已經肯定,橫排的書刊已為許多出版社和廣大的讀者所逐漸習慣了。

文中開篇提到的「今年」即 1955 年,這個統計的具體內容不詳,樣本選擇之類的都無從考證,我只能說「無法評論」。但至少說明,橫排在 1955 年之前已經推行、試用了一段時間。

  推行橫排與培養讀者閱讀橫排書刊的習慣,可以為我國文字改革創造條件。在編排格式方面,橫排在夾排外文、表格、數字時更可以避免直排所發生的格式不統一、版面不美觀等缺點和便利閱讀。

這段話顯示了「文字改革」是當時一項重大革命任務,後面提到的橫排的優點也只能說是「無何厚非」。

為了有計劃地積極地推行漢文書籍、雜誌橫排,我部特作下列原則規定,希各出版社、雜誌社參照執行:

請注意執行力的問題,這是文化部發的文,所以涉及「各出版社、雜誌社」;另外,此文再三突出了這是「原則規定」。

  一、自1956年起新發排的漢文書籍,除影印中國古籍以及少數有特殊原因(如該書讀者對象大部分還不習慣橫排)不能或不宜橫排者外,應該一律採用橫排。對橫排書的版式設計,各出版社應該結合本單位出版物的特點進行研究,既要防止紙張利用率過低的偏向,又要照顧到實用美觀的要求。

其實考慮到當時的字體排印條件,尤其是鉛字的配備條件,「紙張利用率過低」在當時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尤其是對於報紙這樣版面緊張的出版物。《人民日報》在改橫排的《本報啟事》里就清楚寫明:「本報從一九五六年一月一日起,改用老五號字橫排。報紙容納的字數,比原來用新五號直排減少了四分之一,大約減一萬五千字左右。希望各方面的作者供給本報的文章和新聞都必須寫得短些。」

(圖片來自人民網)

  二、多卷集書籍已出版的各卷已直排者,以後各卷可仍直排,將來修訂重排時再改為橫排。過去出版的和已排好的直排書籍,照常出版發行,在今後需要重排時再儘可能改為橫排。

這其實是權宜之計。因為中國特色的通告一般來說都是當天發布當天生效的,從來不設緩衝期。請大家自由想像當時出版社工作人員看到此文的心情。

  三、今後新創刊的漢文雜誌除特殊者外,應該一律採用橫排。雜誌橫排的版式,各雜誌社亦應該按照各類雜誌的性質作進一步的研究改進。

報紙方面,率先橫排的《光明日報》於 1955 年 1 月 1 日發行,而《人民日報》於一年之後,也就是上述文化部發文後第二天開始橫排的。

其實,文化部的文只是推波助瀾的作用而已。在當時的社會情況下,「文字改革」是一個站隊表態的問題,即使不發文,橫排運動也會進行下去。

另外,再次聲明此文已於 2004 年 6 月 18 日正式失效。即使是在此文生效期間,也是留有餘地而沒有完全禁止。八十年代的報紙已經多為橫排,但一個版面里有時還會經常夾雜一篇豎排的報道。不過,很顯然豎排在此之後就成了「少數」「特殊」的重點關照對象了,即便到現在也是如此。

* * *

以下是所感,可以忽略不看。

我們所謂的「現代中文」明顯一直在「西化」:「現代漢語」定義里「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肯定是在白話文運動之後;「新式標點符號」從二十年代開始提倡,《標點符號用法》的發布是 1951 年;民國的《第一批簡體字表》是 1935 年,而大陸的簡化字草案發布是在 1955 年;加上豎排改橫排也是在 1955 年,《漢語拼音方案》是在 1958 年。這個時間段里的確是「改革」,不僅「改」而且在「革」,以至於中文的字體排印各種基本要素全部都變了。字體排印的研究一定要實事求是地進行合理的「斷代」分析(當然不是割裂),不能一提「字體排印」就從畢昇的活字印刷術、雕版書開始。


我國法律中沒有關於出版物或印刷品禁止豎排的規定

國務院出台的《印刷業管理條例》、《出版管理條例》對這個問題也沒有明確的規定

可以認為,豎排幾近在大陸地區絕跡,應該是行業習慣和行政手段共同作用的結果。

比如,在國家技術監督局制定的《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中,明確要求:提倡橫排。如文中多處涉及物理量,更應橫排。豎排文字中涉及的數字除必須保留的阿拉伯數字外,應一律用漢字。必須保留的阿拉伯數字、外文字母和符號均按順時針方向轉90度。

PS:近年修改的《著作權法》第36條,提到了出版者的「版式設計權」,一般認為,版式形式包括橫排豎排,從這一點上看,豎排並未被法律明文禁止。


豎排沒有明令禁止過,甚至繁體字都沒有全面封殺過,只是限定了使用範圍。2000年施行的《通用語言文字法》里,對繁體字的限定其實非常寬鬆。
但,這些真的不需要署里的蜀黍出面的啦。五十年代中期提倡?橫排簡體?以後,幾年功夫也就完成部署了,沒有?方便?這個優勢,沒那麼快的。到了今天,要出本面向普通讀者的書,玩豎排那是找死呢,出版社沒那麼傻。
當然上面也沒有不管。出版署隔三差五把全國出版社大小頭目召去學習,?傳達精神?,當然也沒少說這事。真要有人不打招呼就出了一本豎排甚至繁體書,?被談話?那是一定的。
國內的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以及各省的古籍出版社,自然很少限制。要知道,限制其他社出豎排繁體的理由,恰恰是?這類書應該由專業的同志來做嘛?。


i"m angry!!!!!!!


並不只有中華書局這個「特例」。任何出版社都可以出版「豎排」書籍。不過由於傳統習慣,出版的多是古籍點校之類。比如手邊上的北大出版社2003年增訂本《淮南子校釋》。

還有像,一下子想不起來哎。但是我讀過的不少書都是豎排的。
起初讀得有些費勁,久了就習慣。
與之相關的有趣的問題:是不是所有的書都是簡體字呢?
上面這本就是繁體字。
但是一旦出了「古籍」領域,我還沒見過印繁體豎排的。


橫豎排沒有硬性規定。最常見的例子就是中華書局,古籍是豎排繁體,流行書是橫排簡體。

報紙也經常用豎排,我工作過一家報社,習慣每版加一篇豎排文章,就是為了版式好看。

有一個國家語音文字委員會,經常定些莫名其妙的規矩,比如要用阿拉伯數字,1989不能寫成一九八九,但是成語就要大寫,三心二意不能寫成3心2意。

規矩剛出來時大家還認真貫徹,四項基本原則還是4項基本原則,同事們討論了好久。後來發現《讀書》壓根不鳥什麼規矩,全用大寫。

還有internet最早的官方用法是網際網路,明確規定不能用互聯網。現在的年輕人可能都不懂網際網路的意思了。特朗普出自譯名規範,大部分人還是用川普。

語言是活的,一直在進化。而進化是自由的,每個人的文字都是潛在的變化基因,尤其是有了網路以後,不可預測,也不會順從權威的意志,菊花演變出肛門的語意後,誰都禁不了。

比如引號,國家規範豎排用「」,橫排用「」。知乎上許多人喜歡橫排用「」,我覺得OK,能看懂就好。但我還是習慣用「」。我曾經提過一個問題,「」被人編輯成「」,我改回去,又被改過來,如是反覆三次。

私信詢問,人家義正詞嚴滴說:「」是知乎的規矩。我說「」可是國家的規矩,他說,不管。這哥們大概是在捍衛什麼他以為真理,試圖扮演上帝,干預進化。不知道知乎是不是真有「」的規矩,如果有,和「網際網路」一樣可笑。


雖然我國憲法是個擺設,我還是想說,禁止豎排違憲



這問題問得有點搞笑,家裡一堆豎排繁體書,古文觀止、唐詩宋詞、二十四史、四大名著什麼的。


出版社少出豎排/繁體的緣故很簡單:家裡橫排繁體的紅樓夢我中學就看過三次,豎排繁體的金瓶梅我到現在楞是一次都沒看完。


答主...你是從來沒買過中華書局出版的書吧...


沒有,否則我是不知道華東地區日語系是怎麼學習新編日語一二三四冊的


如果你關注過上海古籍出版社就知道他們一直在出繁體豎排的書。前段時間想買一套聊齋志異注本,看了看2011年上海古籍出的三會本還是放棄了,就因為是繁體豎排的。

後來選的是人民文學出的全本新注。


這話中華書局聽了說:「喲,我們違法這麼多年了啊」


不知道有沒有規定。但是手頭上這本書中文部分的確是豎排右起的,字型大小還挺小。你說你個科普書幹嘛要學古籍那樣豎排?真心瞎狗眼,看得超級費力。


從沒聽說過

這幾年斷斷續續接了一些校對古籍的零散活

最後都是豎排繁體出版

當然除了各地圖書館之外沒什麼人買就是了

大部分出版社不愛出豎排繁體的東西

主要是因為TA們單位里大部分人不認識繁體字

所以不樂意接這類活


並無此項規定。
回答這個問題不用太多引證,只要找出超過一本豎排的書就行。中華書局、上海古籍出版社一大堆繁體豎排的書都是經過國家相關部門審批的。


其實不是政治原因。而只是排版工具大多對豎排的支持不好,加之讀者受眾大多已經習慣橫排。墨守成規而已。話說方正書版的豎排模式下也要堅持標點壓縮,差強人意。


大部分報紙不是一直有部分板塊是豎排的嗎?


今天看到這個問題我驚呆了
莫非前幾天我在學校圖書館看的是違法書籍?
(忽略估計早已經哭瞎的圖文君

雖然說這本好像叫 中華民國立法史
我要沒記錯應該是 河南人民出版社

等等,看了眼其他回答,這本書好像一下子犯了兩個 繁體+豎版


去買一套錢穆的《國史大綱》,翻開第一頁就真相了


推薦閱讀:

《知日ZHIJP》的排版設計與日式排版設計的差距在哪兒?
有哪些手抄報讓你驚艷無比?
Kindle 可看的電子書的排版如何?
初學雜誌排版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
平面設計里怎樣提高作品的視覺衝擊力?

TAG:排版 | 豎排 | 出版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