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實木大板上有燕尾榫,是因為什麼呢?


什麼是榫卯,榫卯是實木傢具中相連接的兩構件上,採用的一種凹凸處理接合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頭);凹進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

榫卯結構是中國古典傢具的靈魂,榫卯做的牢不牢固,可以說是直接決定了一件傢具的使用壽命

榫卯的種類很多,我們今天只講其中的一種,也是最為牢固的一種——燕尾榫

燕尾榫,如其名,形似燕尾而得名,也可稱之為蝴蝶結,後者我就得更為貼切

燕尾榫,被稱之為萬榫之母,是最能體現傢具的工藝水平的,燕尾榫根部窄,端部寬,呈大頭狀,這種做法在古建築中,稱為「乍」。燕尾榫上面大,下面小,稱為「溜」。放乍,是為了使榫卯有拉結力;收溜,是為了在下落式安裝時,愈落愈緊,以增加節點的穩定性。

燕尾榫的應用是非常廣泛的,從傳統的房屋木架到實木傢具都有應用,燕尾榫的歷史十分久遠,據說是傳說在春秋戰國時代,木匠的祖師爺公輸盤,也就是魯班發明的,具體的歷史已不可考究,重要的不是是否是魯班發明的,而是燕尾榫被發明出來後,就被廣泛應用在建築,傢具上面了。

燕尾榫,是目前已經驗證的,最牢固的一種榫接方式。它是強度非常高的機械結構,具有超強的抗拉力。它製造了一個完美的角連接,並且上膠後,幾乎不可損壞

燕尾有很多種類,如半透式,隱藏式,斜接式等等。按榫頭是否外露,又分為明燕尾榫、半暗燕尾榫和暗燕尾榫(即「燕尾悶榫」)。

明燕尾榫

半暗燕尾榫

暗燕尾榫

燕尾榫,哪怕是明燕尾榫的手工製作難度都相當大。如果要做到嚴絲合縫,更是需要大量的練習才有可能做到,手工製作燕尾榫,對木工師傅的技術與耐心都是極大的考驗,而這也是考驗師傅技藝的關鍵。

燕尾這一「萬榫之母」、「異形結構之母」,不僅嚴謹、牢固,還富有裝飾作用,而這個裝飾作用和它的實用性是一樣的,燕尾榫的裝飾賦予傢具的是一種靈動性,這個是無法比擬的。

燕尾榫的裝飾不是缺陷,是一種補充,是一種升華。


我個問題我可以以專業的角度來回答你,因為我就是實木大板生產的。

榫卯一直是世界細木工工藝中的標誌和典範,在國內榫卯技藝在明式傢具時期達到高潮,從傢具到房屋建設到各類工具的製作,榫卯都在世界工藝技藝史上佔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而在當代,基於施工難度和難以批量化複製製作的原因,榫卯工藝大量被膠合、氣釘等現代施工工藝取代。

但家有名木採用的是33種榫卯工藝中的燕尾榫工藝,燕尾榫是一種平板木材的直角連接節點,兩塊平板直角相接,為防止受拉力時脫開,榫頭做成梯台形,因形似燕尾故名「燕尾榫」。一般燕尾榫的厚度為1.5公分,鑲嵌在板的深度也為1.5公分。


哈哈,相比較什麼燕尾榫啊,我更喜歡叫他蝴蝶結。因為和蝴蝶展翅似的。

古人的頭腦是非常好用的,以前沒有釘子靠什麼固定,連接呢,靠的就是榫卯,榫卯的話也有分很多種

一類主要是作面與面的接合,也可以是兩條邊的拼合,還可以是面與邊的交接構合。如「槽口榫」、「企口榫」、「燕尾榫」、「穿帶榫」、「扎榫」等。另一類是作為「點」的結構方法。主要用於作橫豎材丁字結合,成角結合,交叉結合,以及直材和弧形材的伸延接合。如「格肩榫」、「雙榫」、「雙夾榫」、「勾掛榫」、「鍥釘榫」、「半榫」、「通榫」等等。還有一類是將三個構件組合一起並相互連結的構造方法,這種方法除運用以上的一些榫卯聯合結構外,都是一些更為複雜和特殊的做法。如常見的有「托角榫」、「長短榫」、「抱肩榫」、「粽角榫」等。 燕尾榫其實就是防止受拉力時脫開,做成梯台形,防開裂。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思維和工藝,當你越了解一些古人的東西的話你就會發現古人的匠人是專註一件事的,而不像現在的人,基本上都是把目光放在了錢上。


現在市場上有很多實木大板上都會在板面打上燕尾榫,燕尾榫是什麼,為什麼要在大板上加上他

首先,要說一下什麼是燕尾榫:燕尾榫是一種平板木材的直角連接節點,梯台形的榫可以使工件的角部高強度接合,避免在受力時脫開。因為其良好的力學性能,燕尾榫在木製傢具中十分常見。

一些我們平時在實木大板上看到的燕尾榫材質都是雞翅木的,為什麼要在大板上加是他呢,主要原因就是增加板子穩定性,防止板子繼續開裂,還有就是在實木大板上點綴,裝飾


推薦閱讀:

仿古磚的優點和缺點是什麼?
UV板與UVP板的區別是什麼?
屋面瓦種類以及優缺點有哪些?
石膏板隔牆的隔音效果好嗎?
工程掛靠怎麼操作才能合法化?

TAG:建築材料行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