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2017年的《東方快車謀殺案》評分只有7.2?
要我說啊,7.2算高的了。這7.2還是給原作者阿加莎的致敬,是給這些在奇葩的劇本和導演指導下並沒有發揮好實力的大卡司的,不是給影片本身的。
對於一部被直接翻拍至少五次(那些間接的致敬之作不算)、早就已經泄了底的推理名作來說,解謎的樂趣已經沒有了,剩下的就是看導演對於原作的理解度(如果說「還原度」太狹隘了的話),看能不能在尊重原著的「精神」(而不是表相意義上的情節)的基礎上,有新的懸念點出現,另外,就是在當下這個時代重拍,也一定有這個時代的視點和價值觀的投射。
此片之前的宣傳又如此熱鬧,導演本人又是莎劇名角,又是本片中波洛的扮演者,敢於在有 這一大受好評的前輩波洛,所有這一切,都讓我對這影片的好奇心達到了頂點。
然後,它摔得真狠。粉碎得都拼不出形狀了。
觀影半小時後,我和同伴就互相偷窺。四十分鐘後,我們已經在討論離場的可能性(全場一共就四五個人),還剩半個小時,我們困得不行了,只有憤怒和失望支撐著我沒有睡過去,然後我們彼此看到對方眼角的淚花,默契地走了出去。
很久沒有兩個人看一部期待值極高的電影,看到實在受不了、中途離場的情況了,心中的鬱憤可不是一點半點的。
就像太多人討厭李少紅版的《紅樓夢》一樣,很多厭惡情緒是很主觀的,但是卻非常決絕地說:這不符合原著!雖然這是一種偏見,但我發現輪到我時,也是一樣。
看了二十多年的阿加莎推理小說,我對阿婆的整體感覺有了一個相當固定的印象。 這使我認為, 無論是導演本人對波洛的表演詮釋,還是在他的統籌下全體演員的表演,以及影片的情節剪輯、節奏把握、增加和改編的情節,都不符合阿加莎原著的氣質和精神。
熟悉推理小說的人都知道,阿婆風格的「古典推理」有幾個特徵:一是反物理手段和暴力手段,所有的懸疑性都從「人性情境」出發來建構,利用人與人之間的微妙關係建立動機和手法,很少有機械性的密室和粗暴的械鬥場面,特別是硬漢式的鬥毆。
另一個特點就是,她把所謂的「英式幽默」發揮到了極致;
第三:極強調「人物群像」的鋪設。兇手和嫌疑犯都來自各行各業,每個人都戴著一個或幾個面具,每個人都有鮮明的「人設」,而作品會花費相當多的篇幅去充分展示人設,在人與人的互動場面中,一點一點地營造整體氣氛,打造「杯水風波」。 特別是在《無人生還》和這部《東方快車》上,封閉空間中精彩的群戲,是最大的看點。
——而影片最大的敗筆,就是完全把群戲撕裂了。的確,每個人物的「亮相」在「上車」之初也都展示了「人設」,但是,且不說這些人的演繹完全不符合我心中的(因為個人審美是更加主觀的,也就罷了)設定,且這些展示被剪輯割得破碎不堪,你幾乎沒有時間好好品評一下這些人物,兇殺就匆忙地發生了。
在接下來,寶貴的解謎時間,也是主體部分,一一進行人物質詢的時間,本該好好彌補,結果在幹什麼?所有的人彼此的關係都非常奇怪而僵硬,沒有表演出來的陌生,也沒有自然的親密,他們就真的讓你覺得很陌生! 原本在這一階段,應該由人物的性格和彼此的間接互動、舉手投足來給以「整體性關係」的暗示,結果重心完全沒有突出——我們根本看不出,誰是重要的,誰是從屬的,一切都混亂不堪,且乏味無比。無論是原著中還是這部影片中,本該起到精神統領作用的人物——老太太(在這裡被稱為公主) ,已經都快被我遺忘了!先按下之前幾部改編的情況不表。讀一讀原著就知道,原著花了多長時間、用了多少筆墨,去鋪設這位老太太的人格魅力。而在這裡,老太太的強硬、幽默、可愛、極佳的表演功底、隨機應變的能力,都哪去了?哪去了?哪去了?被導演你吃了嗎!!!!所謂奧斯卡的華麗卡司真的有發揮作用嗎!!
------影片第二敗筆,就是把阿加莎最少使用的暴力當成噱頭一樣使來使去。 王子般的人物伯爵一亮相,就把狗仔隊打了個狗血臨頭,好像一個躁鬱狂一樣,我覺得他比這一版的雷切斯特都讓人討厭多了。最讓人受不了的,也是改編動作最大的,就是有人開槍傷害波洛、以及中途追捕疑犯的動作戲。跟推理的主線和人物的性格一點,那個開槍的人是如此不可理喻,你們這不是為了正義的行動嗎?為了正義殺偵探是嗎?真的,我覺得這一版里,約翰尼德普的雷切斯特是真讓人同情,所有的仇家都比他可惡。導演啊,你把原著精神全毀了——我理解你想拍大片的心理,但這不是低配版的007(所以我沒有侮辱007的意思),謝謝!
——影片第三敗筆,就是阿加莎的英式幽默,同時也是她的英式悲傷,這是一種綿密的、靜水流深的、又細緻如發的精神氛圍,同時也是影片改編最難傳達的,需要流暢的剪輯和恰到好處的節奏把握。在本片中,你一毛錢影子都找不到。
——影片第四敗筆:推理部分,完全在自說自話,觀眾好像在聽偵探版的產品說明書。
——最後是關於最主要的偵探形象——波洛的塑造。
布拉納版的波洛,最大的敗筆就是帥氣。或許是在莎劇里演慣了國王?(他的演藝歷史我並不清楚),他塑造的波洛舉手投足充滿高富帥的氣質。而阿婆原作中的波洛,雖然很自戀,很紳士,但是用今天的話來說,很萌也很囧,其耍帥的方式,跟我心中的波洛完全不同。 在我的理解來說,《大偵探波洛》中大衛蘇切特的詮釋,是最到位的。而本版,雖然使用了一些如量雞蛋之類的小手段,來展示波洛的對稱美學等人設,但是精魂不在,搞這些情節居然顯得更囧。
在演技本來就很尷尬的本片中,恐怕唯一的亮點就是原音了,而我,很不幸,我看的是國語配音。——尤其是那位本來非常出彩的寡婦,誇張又生硬的表演,配上那誇張的譯製片式配音,尷尬到了深深的井底,想爬出來,指甲真的不夠。
我很難過。很難過。不過一部影片,千人千面,如果你覺得好,或者沒看過其他版本,沒看過原作,我也祝你食用愉快。
這部電影剛出來,我就去看了,因為我是阿加莎的書迷,而看的第一本也就是《東方快車謀殺案》,我覺得這次的改編,有幾點可以探討:
第一,也是我最想要說的,《東方快車謀殺案》是否具有被屢屢改編的價值。實際上,除了《大偵探波洛》和《馬普爾小姐探案集》對阿加莎的小說進行了再現之外,搬上大銀幕的阿加莎作品其實並不多。《東方》給我的感覺是,當你知道答案後,在看新的改編版時,已經缺乏了某種衝動感和刺激感,這是推理小說十分重要的一點。
而阿加莎的其他作品中,能做到這一點的其實有很多,比如《無人生還》、《羅傑疑案》、《殺人不難》、《尼羅河慘案》、《謀殺啟事》等等。我即使知道了答案,看這些片子還是會有很緊張期待的感覺,因為阿加莎、或者說「波洛」所強調的「人性」在這裡體現地更突出。
第二,就是最後的價值觀問題。放走了那12個人,到底對不對?波洛的心理過程到底是怎樣的?波洛有沒有後悔過?那12個人最後怎麼樣了?這是我看每一個版本時心裡都會有的疑惑和壓抑感。在看好萊塢式的科幻片時,我們激動於正義戰勝邪惡。但《東方》里的邏輯線,真的這麼清晰嗎?總給人一種沒結束,意猶未盡的感覺。
第三,片中對於謀殺的技巧,其實有了多次的暗示,大家可以逐步地推測出最後的結果。這就缺少了推理劇反轉、出人意料的戲劇效果。不妨拿前一段時間評分9點多的《看不見的客人》來作對比,它的起承轉合和最終的反轉,讓人刺激和舒服,這也是它成功地原因之一。
放走12人是對波洛一直以來所堅持的法理的挑戰,對於菠蘿來說是痛苦不堪的,但是他的內心告訴他不得不這樣做。
看老版電影的時候覺得演員把這一部分很好的表現出來了,老版電影的最後一幕所以人都下了火車,一動不動看向波洛不知道他會坐出什麼樣的選擇。
最後波洛告訴了警察第一種答案,放過了眾人,表情痛苦的轉身離開了,身後的眾人目送他離開。可惜新版電影的改編沒有讓我感受到波洛在他一直以來所堅信的東西被打破後的痛苦與糾結。
備註:儘管檸檬小姐和小黑沒有出現在這一部里,但是真的是無比喜歡三人組的互動呀!
推薦閱讀:
※為什麼張大大跟很多明星關係都那麼好?
※三國殺的回血卡牌名為什麼是「桃」?
※鳳凰傳奇火起來了,我們可以從中借鑒到什麼經驗?
※青雲志有多爛?(腦殘粉莫回,莫洗白。也莫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