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帝自縊於煤山,為何最後還能葬於明十三陵?
眾所周知,崇禎是明王朝最後一個皇帝,他一生剛腹自用,雖勤於國事,但朝廷腐敗無能,無力回天,最終弔死在煤山。有關他死後埋葬情況很少為世人所知,最近,我在一本文史資料上看到牟小東介紹的思陵文章,披露了崇禎皇帝死後埋葬情況,現結合歷史史料介紹如下:
在十三陵地上、地下建築中,以明成祖朱棣的長陵建築規模最為宏大,嘉靖皇帝的永陵和萬曆皇帝的定陵由於受封建禮制、祖制的限制,在規模上不能超過長陵,但它們工程更為精美,細緻,各具特點。其它的陵格局和這三座陵基本相似,但規模都要小些,尤其是光宗朱常洛的慶陵,天啟皇帝朱由校的德陵,崇禎皇帝朱由檢的思陵規模就更小了。
從十三陵分布看,多數陵寢都散列在長陵附近,只有思陵偏在西南一邊,而且規模也很小,現今護牆,享殿多已倒塌,道路雜草叢生,樹木枯枝焦,這樣的情景不難讓人想起亡國的皇帝的悲慘命運來。有人不禁要問,思陵晚於長陵200多年修築,反而不如長陵堅固、保護完好?其實,只要細細想來就不難找出答案來,長陵是在明朝強大時期修築的,當然精心施工,豪華壯麗,思陵是在明朝滅亡以後,所以很難和其它陵寢相比。
按照慣例,明代帝王都是在生前預先選定山陵修建陵寢的,可是崇禎皇帝朱由檢登基時正處於明朝崩潰前夜,他還沒有來的及為自己修築陵墓,就和他的朝廷一起被農民革命的風暴埋葬了,崇楨十七年(1644)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領農民革命軍攻佔了北京,發現崇禎皇帝弔死在煤山(今日景山)下令將他和自縊在宮中的周皇后的遺體一起送往昌平,就陵園中的田貴妃墓下葬。田貴妃是朱由檢的寵妃,死於崇楨十五年七月,陵園中的這座墓是朱由檢專門為她修建的。誰也沒想到的是這位可憐的皇帝身後歸宿,竟然住進自己給妃子修建的陵寢。
經辦這件事昌平吏目趙一桂曾將當時開壙下葬的情景記錄下來,內容是這樣的:
這座墓的地宮隧道長十三丈五尺,闊一丈,深三丈五尺,地宮分前、後兩層,各有石門,第一層石門內為享殿三間,陳設祭器,正中有石案,兩旁列有五色綢緞製成的待從宮人,生前所用器物和衣服都貯在大紅 箱內,中間懸掛「萬年燈「兩菚,東間有石寢床一座,鋪設栽絨氈,上疊被、褥、龍枕等物件,第二層石門內,通長大殿九間,內有石床,高一尺五寸,闊一丈。田貴妃棺槨就放在上邊。根椐趙一桂的記載,崇楨十七年,四月初四申時,朱由檢和周皇后的棺材運到,就停放在祭棚內,陳設豬、羊,金銀紙札等祭品,趙一桂同大家一起舉哀祭奠。然後趙一桂領著夫役進入地宮,將田妃棺移在石床之右,再將周后的棺安放在石床之左,最後把朱由檢棺放在正中。田貴妃下葬時國之無事,棺槨俱全備,趙一桂等人看到朱由檢的棺無槨,就把田貴妃槨挪來用上。三棺之前,各設香案,祭器,接著趙一桂把」萬年燈「點起,然後把兩座石門關閉。(見彭孫貽《平冠志》卷十一,北京圖書館排印本)
趙一桂的記載雖不夠詳盡,但我們可以看出其中布局大概,如果它與定陵地下宮殿比較不難看出,它們只是規模不同,布局基本一致,但其它地宮肯定比田貴妃墓大多了。
清初文人,朱彝憐編有《日下舊聞》一書在談到田貴妃墓時有這樣幾句話:「思陵(指朱由檢)下葬那天,仁和龔佳育(曾任光錄寺正卿)正流寓昌平,地宮照例要寫某皇帝之陵,合以石板,奉安在皇帝棺槨之前。當時非常侖促來不及磨石,就用磚代替上面鈐之以鐵,是龔佳育書寫。龔佳育和我說過:(田貴妃墓)壙始開時,(按:田貴妃靈柩下葬於崇楨十七年(1644)正月,與此次墓壙再開相距僅二個多月),進入石門,地很濕,其中衣、被等物大多變黑,只一床被子是錦繡的,其佘都是布的。「長明燈」(按即是萬年燈)的油僅有二三寸,缸底都是水。金銀器皿都用鉛銅充數。這是當時經辦太監偷工減料造的假,真令人遺憾。
明王朝任用太監專權,最為突出,建造皇陵是項肥缺,自然要操縱在宦官們手裡。他們瞞上壓下,弄虛作假,層層盤剝,田貴妃墓中的情景只不過是一個小小例證而已。
順治十六年(1659),清政府為了籠絡漢族,特別是漢族地主階級,按照皇陵的建制,為朱由檢的這座陵墓加修了地面建築:明樓,享殿,和碑亭,從此命名為「思陵」。但是規模很狹小,無法與其它陵相比。現僅存遺址了。
崇禎皇帝在十三陵的陵寢被稱為思陵,約建於1642年,本是思宗寵妃田貴妃之妃園寢。因此,思陵也是整個十三陵中規格最小的陵寢。
公元1644年3月,明朝最後一個皇帝崇禎皇帝在煤山自縊。崇禎自縊的原因是李自成的大順軍攻陷了北京,為了保存皇室的體面,崇禎在煤山一棵槐樹上以自殺的方式殉國,這也體現了明成祖當時提出的遺訓:天子守國門。
李自成進北京之後,在煤山發現了崇禎皇帝和太監王承恩的屍體,如何處理崇禎皇帝的屍骨成為了李自成進北京後的首要大事。
帝後棺槨在東華門所設靈棚連停數日,明朝的官員都不敢去看。只有襄城伯李國楨「泥首去幘,踉蹌奔赴,跪梓宮前大哭」。農民軍將他抓住送去見李自成。他「以頭觸階,血流被面」。李自成勸李國楨投降。李國楨說:讓我投降必須答應三件事:一是明代帝王陵寢不能發掘破壞;二是用天子禮葬崇禎皇帝;三是不能加害太子及二王。李自成一一答應。
但難辦的是崇禎帝生前並沒有預建陵寢。其原因按清朝的查繼佐《罪惟錄》記載是這樣的:「崇禎初年,徧求天壽,無吉壤。至十三年,始召劉誠意孔昭(誠意伯劉孔昭)及張真人甲(真人張甲),協視地,得薊州鳳台山(即今河北遵化清東陵所在地)。雲地善而難得治陵起工之吉,吉在甲申(崇禎十七年)以後,不及事。」於是李自成只好決定將崇禎帝、後葬入田貴妃的墓中,並將王承恩的屍骨也葬在旁邊。
此後,由於李自成手下大將劉宗敏霸佔了山海關總兵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導致吳三桂投降了大清,帶領清軍打進了北京城。吳三桂打進北京的口號就是:替崇禎皇帝報仇。而且連清朝也認同為崇禎皇帝報仇這一口號,還將崇禎皇帝上吊的槐樹綁上鐵鏈,稱其為「罪槐」。
話說崇禎皇帝無力回天,在崇禎十七年三月份李自成攻破北京之後自縊身亡。而崇禎皇帝死後是怎樣安葬的呢?我來說一說。
從《明史》上來看,首先看《李自成傳》,上面記載道:「已,乃知帝後崩,自成命以宮扉載出,盛柳棺,置東華門外,百姓過者皆掩泣」。就是說李自成用宮門將崇禎帝以及皇后的屍體用宮門放在東華門外。附圖。
而後來據庄烈帝本紀記載:「丙辰,賊遷帝、後梓宮於昌平」,結合上文,在李自成佔領時間,崇禎帝死後的蹤跡大致如此,先是被放置在東華門外,然後與皇后的屍首被合葬在昌平。
崇禎皇帝正式被厚葬,是在清軍去北京城後的五月份,據《明史》記載,清軍入城後,「以帝禮改葬,令臣民為服葬三日,謚曰庄烈愍皇帝,陵曰思陵」。
而《國榷》也同樣記載了「攝政王令六日設我先帝後於帝王廟,臣民哭臨三日,議謚葬」。
從以上史料得出崇禎皇帝應該是被清廷厚葬的。值得一提的是,清廷通過此舉立有收買人心之效果。
這要從崇禎皇帝個人性格說起,他本是個勤政愛民的好皇帝,但他也是個剛愎自用的人。無奈明末起義軍風氣雲涌,朝廷已經病入膏肓,積重難返,崇禎也無力回天。李自成進入北京後,在煤山上吊之前還留下「罪己詔」,表示這都是他的無能,請李自成不要傷害百姓。之後清軍入關,為了穩定民心或說收買人心吧,將崇禎葬入十三陵。這也有崇禎的個人魅力,天子守國門,寧死不屈服。歡迎點下關注!!
推薦閱讀:
※作為維新派的代表人物,1917年康有為怎麼會接受張勳的邀請參與復辟?
※賈詡在真實歷史上表現如何 是否如演義那樣眼光深遠?
※如何看待胡人漢化南下的客家人群體?
※淝水之戰為什麼東晉只有8萬人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