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在長平之戰中為什麼能取得勝利?


戰爭的走向和結局,是由多種因素共同綜合決定的。國力、軍力、時局、戰略都是決定勝敗的關鍵因素。

首先,來談國力,秦之國力自商鞅變法後,便扶搖直上,追趕魏齊楚三大國,自秦孝公至秦昭襄王時期,經歷四代的穩固發展,已是戰國時期綜合國力第一強國。而對比趙國,趙武靈王雖然進行胡服騎射快速增強軍力,但是趙國土地貧弱,加之之前各代都沒有多積累,可以說底子很薄,尚不及楚齊更無法與秦國媲美。秦坐擁關中、蜀中兩大糧倉,600萬子民,在單純國力對比上,是碾壓趙國的。趙國強軍弱國,需要大量時間去積蓄國力,而選擇在秦之巔峰趙之初起的時候選擇和秦國單挑的話,對趙而言是最不明智的選擇。

然後我們再談軍力,秦國有白起、司馬錯,有不敗之秦軍50萬+;趙國有廉頗、李牧,有胡服騎射後趙軍45萬;而秦需要提防魏楚兩國,趙要防備燕騎兩國,彼此在戰力軍力上,可以說相差不多。長平之戰後,趙軍雖降,但是佔據地利的秦軍也死傷過半,足見趙軍戰力之強不弱於秦軍。額外需要考慮的一點,就是人口,趙國只有秦的半數300萬左右,如果傾國大戰,秦可以再出兵20萬以上,而趙已無兵可用。趙國由於人口限制,沒有秦國那麼大的戰爭潛力。

接下來則是時局,山東六國連縱抗秦已經是常態,但是這次長平之戰為何無任何一國支援趙國?這主要還是當時時局決定。魏國自馬陵桂陵兩戰後國力大衰,後又經歷河西之戰,最後被白起多次圍殲,國力徹底衰落,對秦更是畏之如虎。而韓國,除了變法那會兒硬氣點,基本就是挨打的命。楚國一樣是被白起打的沒脾氣,偏局陳邑不敢收復舊都。齊國被五國聯軍險些滅國後,就徹底打醬油了。至於燕國,本身就貧弱,比之韓國還不如,而且和趙國有舊仇,不偷襲趙國就不錯了。另外最關鍵的是戰果時期零和博弈的格局,決定了各國都不想有人一家獨大然後一統六國,所以才有五國聯軍滅齊和山東六國連縱抗秦。而趙國君臣,顯然有些想當然的認為,各國會施以援手。而實際,各國是作壁上觀,巴不得秦趙兩家血拚到底死光光,然後自己又有機會崛起。

最後要談到戰略,國力不及秦,軍力差不多,時局不助趙,按理說趙就不應該與秦交戰。然而貪心的趙國君臣,吃下了上黨之地,雖然從趙國利益而言,拿下上黨可以遏制秦的東進,但是也導致趙國在沒有準備好的情況下直接提前與強秦決戰,而在道義上反而趙國理虧(韓已割地與秦,取上黨如同取秦地)。而我們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的逗逼老爺子廉頗,不考慮國力和時局,也不看秦國勢必拿下上黨的想法,居然幻想秦國打不下來主動撤軍(廉頗老爺子,秦國要是咽下這口氣,以後山東六國誰還怕秦國?),結果打成持久戰消耗戰,內無糧草外無援軍,楞把一個攻擊力強勁的第二軍事大國徹底,讓人家秦國磨血磨死了。另外,廉頗說是死守,結果前三道防線被破,丟兩關損四尉,一路被打到最後防線長平,連王齕都搞不定,真不知道哪來的勇氣和白起對陣。而秦玩的最精彩的一手,就是在預計趙軍糧草不濟必然出城決戰情況下,陰使白起做最後決戰統帥,一戰而滅趙國。淺顯點打個比方,就是兩個人角力,一方突然向後松力,然後快速蓄力一擊反殺,人為造成雙方力量差距變大,並在那一瞬間決出勝負。對比雙方人才,秦有范睢、白起、司馬錯,而趙有廉頗(有點二,是個老成之猛將,但是距離一流名將還差一截)、藺相如(半個腦殘,不曉得你撞碎和氏璧對秦有什麼損害,還有逼秦王擊缶,贏了面子輸了里子,逼著秦與趙交惡,本來關係挺不錯的)、趙括(生不逢時,能以被圍困之趙軍對抗佔據地利由白起統領之秦軍,而且斷糧後激戰40餘天使秦軍死傷過半,也算一代名將了,只可惜出山之時,已經是被逼出城一戰的危局,只能一搏,如果戰局剛起就以趙括為帥,速戰速決未必不能勝,趙可快攻不可滿耗)

總體來說,趙敗得一點都不冤,國力不濟,軍力劣勢,時局不助,戰略亂套,或有一定幾率獲勝,但是勝算很小,勝算便在秦軍初到長平,以優勢兵力,敗秦軍挫起鋒芒,使山東六國打消秦軍不可勝的念頭,再起合縱,雖說很難徹底擊敗具有天險的秦國,各國也未必那麼齊心,但是至少趙國不會敗得那麼慘。



長平之戰,秦軍獲勝奠定統治地位,不能完全歸功於逢站必勝的白起;趙國失利,乃至四十萬兵馬被坑殺也不能完全怪罪於紙上談兵的趙括。勢均力敵的兩個國家之間的戰爭從來都不是前線兩個將領的角逐,更多的是依賴於後台朝廷的政策和友國的支援態度。

來看一下長平之戰

戰爭初期,自公元前260年起,由王齕率領的秦軍和廉頗率領的趙軍之間展開了多次大大小小的征戰。雙方均有勝負。時年七月(農曆)趙國老將廉頗築起高牆,採取保守的軍事策略,固守營壘,無論秦軍如何叫陣,始終固守不出。方法雖然不為人稱道,但老將的做法得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秦軍銳氣大挫,也消耗了不少食糧。

大軍在前卻沒點動作,按耐不住的是後方的朝廷。秦軍使用了反間計,試想趙王就真的蠢到在如此關鍵的戰爭中聽信民間傳言,朝臣會把「恐馬服君子趙括」最為制勝法寶?不是的,臨陣換帥,必然是趙國在持久戰之後糧倉空虛,難維繫當前戰局的情況下,按耐不住,想快速要個結果,而採取的無奈之舉。(關於紙上談兵的真假,我們有機會再討論)

而當時的秦國也不好受,「自如河內發民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十五歲以上的男丁皆去支援前方。如此關鍵時刻,友國的支援變得至關重要。而趙國卻得不到齊國的糧食自然陷入被動。


戰爭後期,白起秘密上陣。四十多萬趙軍被坑殺。實在令人惋惜。


喜歡歷史,喜歡閱讀。請關注我。

歡迎指正交流。


其一 秦國綜合國力遠大於趙國,後勤和兵員有一定的保障,拉鋸戰最後拼的就是國力,趙國則相反,熬不住了才換掉廉頗。其二 秦國政通人和,君帥團結一致。目標明確那就滅趙,奪取天下!反觀趙國臨陣換帥犯了兵家大忌,其實也是無奈之舉。其三,秦國外交上的勝利。秦國「遠交近攻」外交政策起到很大作用。其它諸侯國一直「作壁上觀」無一敢參戰或者對進行實質行的援助。其四 統帥靈魂作用起了這場拉鋸戰的關鍵!一個久經沙場從無敗績的「人屠」戰神白起,對一個初出茅廬經驗不多的趙括其結果可想而知。其五 趙括戰術上嚴重失誤,輕敵冒進。放棄廉頗的「防守政策」,臨陣換將。輕敵冒進中了白起誘敵深入之計,被包餃子。提前結束這場拉鋸戰。


請觀看「若朴記」視頻的《戰國記·兵家篇》白起系列,詳細講述了白起一生和長平之戰的過程。


因為,秦國的反間計起了關鍵作用,而且反間計的人選非常重要。如果選個老練的對手,秦國也無必勝的把握,選個平庸點的,又怕趙王不會上當,就算趙王上當估計也沒膽量給秦軍決戰。於是,趙括是最佳人選,又愛夸夸其談為自己弄了點名聲,又無實際領兵經驗,膽子還大沒打過仗卻還敢跟人玩兵團決戰,遇上這種豬想不贏都難,於是結果就沒有結果了。


推薦閱讀:

中國最早腎臟移植手術到底在1972年還是1960年?
豐都鬼城和玉皇聖地什麼關係?
從古至今,都會給死刑犯人的最後一碗飯下放入一塊生肉,有什麼寓意嗎?
如何評價康有為這個人?

TAG:白起 | 文化 | 歷史 | 春秋戰國 | 長平之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