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八年安史之亂後,為何唐朝還能苦撐150年之久?
唐朝前150年可以說是世界歷史上最牛逼的國家之一,但這後面150年,因為經歷了安史之亂,確實開始走向了衰弱。
那麼,她是如何一步步由盛轉衰的呢?這裡面,還是有挺多故事的。
首先,安史之亂調侃地來說就是:唐玄宗帶著妹子楊玉環去泡溫泉,被安祿山搶了衣服還一通打。
這種老大光屁股被揍的尷尬的場面,導致了極其尷尬的結局:曾經最牛逼的君主被打到旮旯角,從此壓不住手下的啰啰了(藩鎮節度使)。
這通俗的說,就是當老大的,居然被手下給打了。
安史之亂持續了7年零2個月,之後唐王朝存活了150年左右。
那麼,咋活150年的呢?
第一 、當然是因為:錢包沒順走,銀子還在手
安史之亂的波及範圍主要在河北一帶,南方基本很安全。
這導致南北方經濟地位發生了顯著變化。
北方十室九空人都跑了怎麼賺錢,於是南方被重重地奶了一口,當然悶聲發大財。
再加上大運河可以把南方的錢糧直接運輸到北方,等於,江南能夠源源不斷提供大筆現金,而且是X付寶即時轉賬,立刻就能招兵買馬。
「今賦出天下,江南居十九」——韓愈
以前南北炫富:南方完敗
後來因為北方戰亂,南方慢慢就發展起來了
第二 、皇帝吸取了教訓,找最忠誠的心腹來統領軍隊
打架這種事,重要的不是打誰而是找誰來打。
大唐在安史之亂上面栽跟頭,主要是因為信任了小弟安祿山。
吸取了上次的教訓,這次拿炮幫忙打架的小弟一定要是自己人。
經過深思熟慮,排除了每次都跑的最快的文官,以及有犯事前科的武官,那就只有魚朝恩了。
魚朝恩是唐代的宦官。安史之亂髮生後,隨玄宗出逃,侍奉太子李亨,頗得信用,歷任三宮檢責使、左監門衛將軍,主管內侍省,統率神策軍。
魚朝恩統率的這支神策軍,基本上,唐朝後期打架輸出全靠他們了。
第三、後面的皇帝,基本在位要做的事情都是打藩鎮了
安史之亂之後的皇帝,每天主要做的是3件事:吃飯、睡覺、打藩鎮。
哪位皇帝大神打得好,就強行續命一波,要是打不過,那就狂掉血。
提前劇透一下:大神還是挺多的。
762年-779年 共17年
大神一號代宗夫婦
作為安史之亂結束後第一任接盤俠,他們充分發揮了自己可攻可受的能力。
面對幾十個有錢有權的節度使,賣萌的賣萌,拉攏的拉攏,恐嚇的恐嚇,好歹把大唐VS節度使們的局勢差不多穩住了。
(收復兩京、 登基除奸、蕩平餘孽。)
780-806年 共26年
靠譜隊友:德宗李適 順宗李誦
背靠大神好乘涼,這兩位皇帝基本沒有重大失誤,在位期間屬於不功不過的狀態。
(德宗皇帝初總萬機,勵精治道。
順宗皇帝永貞革新,打擊宦官勢力,革除弊政。)
806年-820年 共15年
大神二號憲宗上線了
憲宗一出現就打破了被壓制的劣勢,徹底把藩鎮狂揍了一通。
神清氣爽之後,被打了的藩鎮基本可以服服帖帖分為4類:
1、不怎麼聽話但是得怕皇帝的:
2、幫忙震懾樓上的:
3、幫忙打吐蕃回鶻的:
4、幫皇帝賺錢的:
憲宗皇帝削藩鎮成功,史稱元和中興。
他就是韓愈《送董邵南遊河北序》里的「明天子」。
821-840 共20年
傻叉隊友三人組:穆宗敬宗文宗
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大神憲宗留下大好局勢,愣是被這父子三人玩壞了。不僅沒有揍到藩鎮,還被身邊的太監揍。
穆宗驕奢放蕩,導致河北三鎮叛變。
敬宗18歲被宦官殺害。
文宗受制於宦官,抑鬱而死。
840-859 共19年
強強聯手的挽尊大神:武總宣宗
這兩位大神人稱:一個大牛人一個小太宗,把樓上3人玩壞的鍋愣是穩穩接好了。
武宗:重用宰相李德裕,外攘回紇、內平澤潞、裁汰冗官、制馭宦官,史稱會昌中興。
宣宗:唐宣宗大中之政,有貞觀遺風。訖於唐亡,人思詠之,謂之小太宗。
859-907 共48年
戰五渣:懿宗,僖宗,昭宗,廢帝李裕,哀帝李柷
可惜,唐朝最後五個全都是戰五渣,後來他們就再也沒等到一位能carry的大神。
直到公元907年,唐朝最後一位皇帝李柷被朱溫毒死!
而,那個曾經最厲害的唐朝也就轟然倒塌了!
縱觀安史之亂後150年,其中有80年都是大神在力挽狂瀾。
但是,最後還是敗給了一群豬一樣的隊友!
------------------------------
【喜歡作者的清奇畫風和文字,歡迎來關註:朕說】
史學界把唐朝歷史分為4個階段,即初唐618年—712年,盛唐712年—766年,中唐766年—836年,晚唐836年—907年。其中,盛唐與中唐的分界點就是「安史之亂」。從唐朝國祚來看,安史之亂前的150年是唐朝鮮花著錦、烈火烹油到極盛的輝煌階段;而經過安史之亂的巨大打擊後,唐朝居然又延續統治了150年之久,這確實值得我們去思考。
長達十餘年的安史之亂對唐朝的打擊是巨大的。安史之亂後,唐朝一度出現了「雙懸日月照乾坤」——即唐玄宗和唐肅宗同時在位的混亂局面,可見安史之亂對唐朝統治集團有些顧頭不顧腚。然而,俗話說,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何況安史之亂並沒有完成對唐朝根基的致命打擊,在安史之亂後,唐朝統治者痛定思痛,對政治、經濟、文化領域進行了一系列深刻的變革,從而使得唐朝壽命又延長了150年。以下筆者從這三個領域分別分析。
一、安史之亂後的政治改革:藩鎮政治體制的重建與鞏固眾所周知,安史之亂爆發的原因就是唐朝政府形同虛設的藩鎮管理體制,放縱地方節度使不斷坐大,最終形成了尾大不掉、起兵謀反的局面。因此,在安史之亂後,喘過氣的唐朝統治者,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削弱和奪取地方節度使的控制力。
779年,吐蕃、南詔入侵四川,以往這種事都是由中央政府指揮地方節度使出兵平亂,但唐德宗卻派出中央神策軍,在平亂的同時,滲入到藩鎮軍隊中,從巧妙的解體了藩鎮勢力。
此後,藩鎮數量也在不斷減少,中央控制的藩鎮數也遠遠多於地方獨立的藩鎮數。唐憲宗時期(807年),據《資治通鑒.卷237》載:
「是歲,李吉甫撰《元和國計簿》上之,總計天下方鎮四十八,州府二百九十五,縣千四百五十三。其鳳翔、鄜坊、邠寧、振武、涇原、銀夏、靈鹽、河東、易定、魏博、鎮冀、范陽、滄景、淮西、淄青等十五道七十一州不申戶口外,每歲賦稅倚辦止於浙江東、西、宣歙、淮南、江西、鄂岳、福建、湖南八道四十九州,一百四十四萬戶,比天寶稅戶四分減三」。
從以上材料我們可以看出,完全臣服於中央政府下納稅的州郡有49個,而此時,完全獨立的藩鎮才僅僅只有5個(即淄青鎮,范陽鎮、魏博鎮、成德鎮、淮西鎮),況且這著藩鎮名義上還臣服於唐朝。
因此,安史之亂後,唐朝政府行之有效的藩鎮制度和管理思路,使得藩鎮勢力的不斷削弱,中央政府管理範圍的因此而不斷擴大,是唐朝得以延續150年國祚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安史之亂後,江南地區為中央政府提供了強大的經濟財力支撐。安史之亂之所有沒有取得成功原因之一就是因為沒有從根本上打擊到唐王朝的經濟基礎。古語有言:蘇湖熟天下足。唐朝時期,江南地區已經成為全國的經濟重鎮,僅僅蘇杭二地每年為唐朝政府納稅的數額就超過了西北諸鎮。安史之亂爆發後,河北河南、山東山西等中原地區因戰亂人口大量銳減,經濟慘遭破壞,正是江南地區持續雄厚的經濟供給才給了唐王朝平亂的基礎。
因此,在安史之亂後,唐朝政府得不到北方地區有效的經濟納稅供給,但是卻穩穩的控制住了江淮地區這一片沃土,依靠江南地區穩定的小農經濟和繁榮的商業貿易,贏得了持續供血、延長唐王朝壽命的機會。值得一提的是,隋煬帝楊廣時期開鑿的大運河,在這個過程中發揮了巨大了作用。
三、思想領域的儒學復興運動,為唐朝王延續壽命起到了致命的作用經歷過社會動亂的人,都是渴望和平的。經歷了安史之亂的動蕩,人民都渴望過上穩定的生活,同時經歷了唐朝的盛世和安史之亂的杜甫有詩云: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憶昔》
唐朝統治者們當然也知道,統一思想對於一個大一統帝國的重要性。在安史之亂前,佛道盛行,人民思想領域混亂,十分不利於帝國的統治。因此,在安史之亂後,唐朝統治者就進行了儒學復興運動,利用了人民對和平生活的期望,「獨尊儒術」,大肆傳播儒家的封建忠君、三綱五常思想,強調自身政權的統治合法性,從而為延續唐朝的壽命奠定了思想基礎。
在唐武宗時期,為了突出儒家的統治地位,打擊其他異教思想,甚至出現了滅佛毀道的「會昌法難」事件,從根本上講,這一事件的根源就在於封建王朝統一思想的需要。
綜上,我們可以看出,唐朝能夠在安史之亂後又延續了150年的壽命,除了其適時的改變統治思路,巧妙的解決了藩鎮格局這個面前棘手的難題外,還成功地維繫了江南地區的長期穩定和賦稅徵收,從而為帝國的正常運轉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而思想領域的儒學復興運動則為唐王朝統治的合法性提供了長期有效的支持,為延續了唐朝的壽命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如果不是武則天篡唐建周,任用酷吏屠殺關隴貴族,李唐宗室,忠於李唐的能臣幹將,周邊各國還是只能被唐朝吊打,各地節度使只能老老實實服從中央命令。可是自從武周篡唐之後一切都變了,後突厥帝國復國,契丹反叛,大量任用胡將,地方力量超過中央,終於釀成安史之亂。安史之亂後唐朝仍然堅持150年,主要是唐朝氣數未盡,人民仍然認為唐朝是正統,出了很多忠臣良將,比如郭子儀,李光弼(其中李光弼是契丹人)。可是唐朝還是滅亡了,為什麼?因為內部有宦官專權,宦官多次殺害皇帝。外有藩鎮割據,中央始終無法解決藩鎮割據的問題。但是藩鎮也不是一無是處,藩鎮依然為大唐開疆擴土,安南打敗南詔,安南都護府光復,河西光復,吐蕃瓦解等等。可以說黃巢起義給了唐朝致命打擊,而黃巢叛將朱溫人稱豬瘟,更是毀了長安城,殺了唐朝皇帝,建立後梁。可這個後梁根本沒有人認同,唐朝滅亡後,契丹建國,但仍有唐朝支持者堅持反梁,終於攻滅後梁,建立後唐,此外還有南唐可惜都滅了。意味著一個時代的結束。
主要是唐朝沒有重文輕武,所以軍事比較強大,隨時能拉一批軍隊打,中央弱,但是地方強,地方互相牽制,讓唐朝能繼續延續,他之所以滅亡主要是府兵制度遭到破壞,土地兼并嚴重,稅收慢慢減少,最後完蛋
中國立國比較久的王朝除了明朝、宋朝是亡於外朝外,其它都亡於內亂。為什麼亡於內亂概應統治階級暴政不得民心。唐朝安史之亂前後政治比較清明,唐朝還是很得民心的,正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
唐朝滅亡還是因為體制的問題,沒有強大的內閣平衡地方和皇權,讓太監鑽了空。為了平叛,做大蕃鎮,本來應該開展義務兵制度,並且重新梳理財政制度。當然,唐朝還能延續那麼久,主要還是時辰未到。帝國雖然瘦了,但是架子還在。
周朝、漢朝、唐朝,三個朝代前面是輝煌,後面基本上是分裂,唐王朝對百姓的政策是開放的、道德、學術等等,而且在唐朝前面有幾個皇帝做出了輝煌成績,所以很多人都是期望重現那個輝煌王朝光景,這就是守舊派,同時百姓基本上是這樣的,開明、繁榮嘛。安史之亂使得國家各地的軍閥開始野心活躍起來,為了得到民心,都不敢貿然獨立稱王稱霸,所以仍然還是承認大唐天子,這跟東漢末年是一樣的
推薦閱讀:
※不良人真的在唐朝存在過么?
※唐朝之前,有人去「西天取經」嗎?
※唐睿宗李旦為何三讓天下? 他是怎麼死的?
※三千寵愛在一身的楊貴妃為何到死還只是個貴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