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代人很難理解《道德經》、《黃帝內經》等書的內容?
人類的繁衍生息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在這個宇宙、人生演進變化的進程中人類憑藉智慧結晶文化,演繹文明變迀。《易經》《道德經》《黃帝內經》等經典只所以謂「經」,是它們所闡釋的道理是自然亘古不變的變化法則,它不受時空的局限,是指導人們認識自然過去、當下、未來的方法論,是中華民族的文明成果,已然成為我們民族的文化基因,體現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語言、行為中思維里,是中華民族用以指導、理解自然變化的思維工具。它只所以不被現代人所理解有以下原因:
一、眾所周知民族文化在近代深受西學東漸的衝擊,就現代人所學的知識而言基於唯物觀點認識世界的世界觀已然有局限性,要想合理解釋自然在人思想上的感受,就必然要向母體文化尋找答案。我們雖然是時間意義上的現代人,但我們所言所思的語言系統傳承於先人,先人們所創設的一系列概念的原意在近代教育中嚴重缺失,這也是現代人難以讀懂經典的主因。
二、中華文化以人為本,講究天人合一。這是與西方文化的本質區別,受現代教育的影響現代人二分思維嚴重,這也是阻礙人們認識系列經典的障礙,但必須認識的是我們內在的中華文化基因一刻不離我們,發揮著它的作用,這也是很多人感受到的生活語言系統與理性思維的同時存在,比如"心"乃常用語,在我們的語境里它會思考,主宰全身運行,但與現代教育大腦主思考已然不同。
三、智慧歷來為華夏子孫所追求,它是揭示自然變化的人能力所在。聰明不過是人六識在某方面所長而已,用現代人和古代人比較不具實際意義。人生而為人,要開啟自己的慧根去認識自己及自然,這需要花時間、下功夫,日積月累,這也是讀懂經典必然途徑。
現代人讀不太懂易經、道德經和黃帝內經,主要是因為這三本書都是千百年來最富有智慧之書,本來經典的東西就屬於高層智慧的產物,再加上三個額外的原因,讓現代人更難明白這三本書的智慧願意了。
這三個原因在於:
一、文字鴻溝,自從漢字白化和簡化之後,現代中國人理解古代的經典的就變得越發困難了,很多人讀那些文言文就像讀外語一樣困難,那麼他們去理解那些微言大義,曲精闡幽而又博大精深的經典,就變得更加困難。
二、思維鴻溝:
文化的最底層其實是思維方式和邏輯工具,這是東西方文化的分野,就算沒有文字鴻溝,很多人依然無法很好的理解像道德經,易經這樣的經典,因為這些書有一個共同的思維方式,那就是辯證邏輯,陰陽辯證和二元辯證的邏輯充斥著易經 道德經和黃帝內經,但是,現代國人普遍受到了西式非此即彼的形式邏輯的影響,腦袋裡面的操作系統是形式邏輯的人,很難兼容辯證邏輯這套二元系統。市場上很多學者和他們的書籍都是通過形式邏輯工具去理解道德經的,所以他們解讀出來的道德經能把你笑死。
三、世界觀鴻溝
世界觀鴻溝,從周易開始,到道德經,再到黃帝內經,可以說是一脈相承的一套東方人的世界觀,這套世界觀是基於取象文化的,是基於一種整體的、系統的,全息元的,二元辯證的世界觀。這是用西式的分解的原子化的還原性的世界觀無法理解的,然而現代國人普遍接受了這一套西式的世界觀,所以理解這三本書就尤為困難。
從清朝開始流行訓詁之學後,很多研究道德經和周易的學者都是一些只會擺弄句讀和考究,只會停留在文詞表面而喜歡拾人牙慧,完全沒有成套的思維方式和世界觀的學者,他們出版的書大多是誤人子弟,這又導致更多的人讀不懂那些經典了。
老子《道德經》中所流露的思想:「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足以說明了,中央集權的皇帝時代一直是表儒理法,儒法共存,而今是儒禮可以沒有,依法治國是無論如何都不可少的社會了。學法律的知道,法律書讀完了嗎?
其實在夏商周這三代是個過渡,這三代出了個《道德經》,比之《道德經》更古老的卻是《易經》《黃帝內經》,也就是說後二部書都是所謂的三皇五帝時期的書,神話故事挺多的,人神共居。這也就是老子所說的大道時代。而老子因為是周朝史官相當於而今圖書館館長,對三代之前社會生活狀態肯定是了解悉知的,所以能寫出具有預測指導性的《道德經》
按史學家的觀點看夏商周以前就是,原是公社社會時期,主要分兩種,一種是氏族公社時期,一種是血族公社時期。這時代生產力落後,沒有所謂的國家,沒有階級,人們是共同合作共同生產分配才能生存,沒有商品交換,是以也沒有階級矛盾對立,我想這是為什麼幾大經典都是在這些遠古時期才出現,而往後幾千年的中華文明竟然再沒有這麼經典著作。一個是一元的凈的,抱元守一的思維模式;而後是生產力進步,有剩餘產品,然後有了交換,階級,國家,於是人類就進入了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社會裡,夏商周便是,老子所處周朝已是滑落到禮制,周滅,完全禮崩樂壞,春秋戰國,諸子百家,之後當然是一統,儒法兩家一直延續幾千年。所以,老子才會有,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之言。二元對立,也就是階級存在的必然需要,執著分別對立。
想想:馬克思只有解放全人類,才能解放我自己。釋迦佛,放下分別執著,眾生平等。道家:無為而無不為。大哲們的思想認識到了一定境界原來是如此太相通了呀!
點擊「關注」,有更多關於《道德經》的解讀,與您一起探討學習,謝謝!!!
鄉人拜讀《道德經》——(第七十章)
新風堂堂主 2017-06-21 11:31鄉人拜讀《道德經》——(第七十章)
——鄉人淺學,孤陋寡聞,不敢罔言,惟有拜讀!
吾 言 甚 易 知 , 甚 易 行 。天 下 莫 能 知 , 莫 能 行 。言 有 宗 , 事 有 君 。夫 唯 無 知 , 是 以 不 我 知 。知 我 者 希 , 則 我 者 貴 。是 以 聖 人 被 褐 而 懷 玉 。
老子在發牢騷,或者說在嘲諷:
「我說的話很淺顯易懂,而且很好做到。易知易行。但是普天之下沒幾個人能懂,能照此去做。莫能知,莫能行」。「我講話都是有主旨有重點的,講的很透徹很明白」。「因為無知,所以你們不懂我的思想」。「懂我的人太少了,能跟隨我的思想的人就顯得彌足珍貴」。「所以我這樣的聖人看起來是穿著破衣爛衫但是我有真思想真仁慈,修身養性依道而行」。
但是這段牢騷話,卻深藏著好幾個大道理:
最簡單的就是最高深的;最簡單的卻也是最難堅持做到的。有句現代俗語說「平平淡淡才是真」,這個真,蘊含了多少意味在其中呢?「把最簡單的事情堅持做到最好,就是不簡單」。
「言有宗,事有君」。說話要有宗旨,辦事要掌握重點。小時候上語文課,老師的基本教學方法,就是讀一遍,帶領同學讀一遍,然後要求大家領會「段落大意」,總結「主要內容」,寫出「中心思想」,這個學習的套路,伴隨了好多年的學習生涯。
「無知」、「不我知」。第二十章「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大智若愚,最高的智慧看起來好像是無知的,向最高智慧修為的一個過程就是最後達到「不我知」——不知道我知道。該怎麼樣就怎麼樣,而不是依靠知識去選擇怎麼做。老子在諷刺,但是不能只作為一句諷刺來理解。時刻結合前面章節的內容。記住他的話都是「言有宗」的。
人類社會,上士少之又少,中士較少,下士熙熙攘攘。看看現在的社會,丟失掉的傳統好東西有多少?連「你好,謝謝,對不起」也得貼牆上,小便池上都寫著「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電視上天天在講「排隊、守公共秩序」……物質生活越進步,精神生活越倒退。越來越方便的智能化,導致面對面還要發信息。
現在最有趣的現象之一,兩個人一起吃個東西,沒人拍照發個朋友圈,然後互相點贊,然後就是對著手機開開心心,眼睛盯著手機,手在倒騰著吃,甚至可以沒有語言的交流。再過多年,人還會說話嗎?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雖然你們聽不懂,甚至「大笑之」,看我像個傻子,但是我自志懷高遠。你笑我也好,看不起我也好,我自逍遙。
「被褐懷玉,外示狂夫」是後世對於這段話的引申。也是歷史上「隱士」所追求的一種境界,比如竹林八賢,比如濟公(一個和尚,演繹了道家的精髓。呵呵)。也是一些人避世躲禍的方式之一。所謂「裝瘋賣傻」。年輕時候裝傻子,在關鍵時刻盡顯智慧的皇子們,比比皆是。
古代(原始科學社會)的人不一定比今人更聰明,但他們繼承了幾千萬年的優秀傳統文化,不斷總結創新。而我們現在看到的《周易》《道德經》《黃帝內經》的解釋,是奴隸社會沒文化的奴隸主統治時的解釋,不是真意。如按真意解釋,奴隸社會丶封建社會背叛原始科學社會的罪惡就暴露無遺,自動垮台。所以以禁止解釋經典真意,不是其時的文化人不聰明,不想解釋真意,是「機關算盡太聰明"。時間長了,就以非當是,假作真,真的不聰明了。
今天到了科學社會的新時代,就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轉化,徹底弄明白的偉大時代!現已有兩本全部弄明白了,如《大眾龍學一一應用數學周易的破譯》《解密紅樓夢真味道》。《黃帝內經》也是用一至九的代數作綱要,都很快會弄明白的。
現代人很難理解《道德經》《周易》等經典,是沿用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為其服務的亂解釋,原因是對這些經典的無字標題:數字密碼、原子引信不知道,發揮不了文化「原子彈"的威力。以言解言,不要相信。即《道德經》重陽九九八十一章說的:「美言不信"。現在,我破譯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至十這一條龍、應用數學、引信所代表的內容,就清楚了其經典真意。
例如:《 道德經.七章》"外其身而身存"的真正意思,是根據七章的標題密碼、引信「一七得七」說的。一代表"其"頭腦指揮「身」子的意識,其干涉七代表心臟交換血液、票決頭腦意識,是錯誤的。正確的答案是:
"七"。意即「外」道的人午夜睡覺交換血液、票決頭腦的「七」午時,"其"頭腦指揮「身」子的意識的"一"要見外地躲開,不知道不干涉心臟交換血液、票決頭腦意識自己,自己才能生存。心臟病死,頭腦意識也不就不存在了,死了。詳見《解密紅樓夢真味道》。(劉樹成)
《易經》、《道德經》及《黃帝內經》確實是中華古文化的精靈。這三本奇書揭示了宇宙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基本法則及其規侓。歷經數千年當今仍閃現它們巨大的生命力。……為什麼大多國人又冷落「三經」呢?主要原因是近代以來迷信西方文化而忽略了「國學」。不是嗎?是的。僅舉《易經》為例,一提《易經》,很多年輕人誤認為是算卦的迷信之書,根本不知道是中國最古樸的哲學書。外國科學家把《易經》當作寶貝,而我們把《易經》隨手亂扔。其次,教育界對這三本書不重視,特別普及教育很差!……可以肯定地說,對這三本古書的普及教育,是中華民族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的法寶!信不信由你。
《易經》、《道德經》、《黃帝內經》被現代人認為很難理解的原因就在於:
1.歷史相隔時間太久遠了,而且現代人也沒有接受遠古典籍的教育。
2.先秦以前的典籍大都有各地的地方語言撰寫的。而到秦朝成功立國後,首先統一了文字,語言。而這二者隨著時間的更替,也一再被規範,典型的就是1949年以來,全國有規定以北京某地的語言為通用語——即現在使用的普通話。語言的更替在唐詩中就非常明顯的看出。
3.這些典籍都是在語言形成的初期撰寫的,它跟現代語言已經存在著很大的差別。
僅這三點就已經足於說明他們的閱讀,理解的困難了。所以,才會有千人閱讀就有千種說法。
這樣道理很簡單:如果不把廣州方言翻譯成普通話的話,只會說普通話的人就不可能知道這個廣州人說的話是什麼意思。
如果直接去看那些古書,只有一些懂得那些書上的文字語言的人才能讀懂,而一般人就讀不懂。
《易經》《道德經》《黃帝內經》這類書,是屬於「技術門派」的具有專屬的知識型的書,它們不是故事小說,所以現代的平常人當然難以知道裡頭說的是什麼了。而且,現在中國人的平均文化水平還是比較低的。早些年就有權威人士說過:現在的文科大學生的文化程度,相當於過去的高中生。(他所指的高中生應該是文化大革命前的高中生)
現代人讀不懂那些古書一點也不奇怪,如果現代人讀不懂翻譯成現代文的古書,也許就有點奇怪了。
現代人很「機靈」,但很不聰明。機靈和聰明不是同一個概念。記住:本著「尊天循道聖善」的純凈心態去看《易經》《詩經》《黃帝經》……會很容易理解經義。會發現這些經典是世界上最淺顯、最簡單、最精鍊的道理。否則,就根本看不懂這些經典。因為 神聖的經典需要用神聖的悟性來互為靈動!因此 凡是在我面前談論這些經典的人,我首先看這個人的信仰。如果信仰錯了,那麼,他的解釋就等於是豬在抒發唐詩的情懷!我從少年時就看懂這些經典, 因為我時刻有著一顆「唯天為大,唯道是從」的心魂。而撰寫這些經典的人,恰恰正是在「唯天為大唯道是從」中追求「天人合一」的人。請各自自問:「我是追求天人合一者」嗎?如果你不是, 那就不要瞎談什麼《易經》《黃帝經》……。因為,你的心中沒有解讀高貴於至尊信息的功能軟體!哈哈哈!誠實無罪!哈利路亞,阿彌陀佛,乾杯!
應該相信古時書很少,不會有很多種書。再則類似易經之類的書要學,一是此人極其聰慧好學有天賦。二是要與佛有緣。不論古今通此道者只是極少數人,而精通此道運用自如者更是少之更少!
推薦閱讀:
※《周易》與《易經》有什麼區別?是同一本書嗎?
※近易者賊,易者賊也,忘了哪個對,出自哪裡來的?
※一個小小的疑惑,請試著解答?
※初學易經用什麼書比較好?
※易經占卜時求神求的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