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無電影」《羞羞的鐵拳》又一次拔得頭籌,開心麻花是如何實現四兩撥千斤的?


電影《羞羞的鐵拳》為什麼好看?很簡單,讓喜劇回歸喜劇本身。

影片《羞羞的鐵拳》,在「黃金周」收穫了高票房、好口碑,實屬預料之中,因為當天看完電影,我的感覺除了「好看」,就是「開心」。

這難道不就是喜劇的初心嗎?

如果說《夏洛特煩惱》還略顯粗糙,勝在創意,畢竟回到90年代可以先寫出許巍、朴樹的歌,或者多囤些房子等漲價,都讓人會心一笑;到《羞羞的鐵拳》,已是一部非常成熟的喜劇片,製作精良、劇情豐富、節奏明快、人物刻畫細膩,讓人笑得根本停不下來,進步非常明顯,誠意更是滿滿。

《羞羞的鐵拳》是一個好玩的故事,不僅有密集新穎的笑點,難得的還有豐富的層次和反轉的劇情。

說到男女身體互換的題材,並不算新穎,但《羞羞的鐵拳》舊瓶裝新酒,硬是玩出了新花樣。

整部電影層次豐富,多線並進:

01 艾迪生和馬小,身體互換的梗。

這種內心與身體的錯位,自然是引發出連連爆笑,個人就很喜歡「躲衣櫥」和馬父錯認「麻辣小龍蝦」那兩場戲。

影片中雖然有「抓胸」、「沐浴」、「闖澡堂」、「扒泳褲」和「鐵鍋燉自己」等搞笑橋段,導演巧妙地用喜劇誇張的表情和肢體動作帶過,沒有「少兒不宜」,也不讓人尷尬。

分寸感,恰恰就是幽默和低俗的分屆嶺。

而艾迪生和馬小,如何將身體再換回來?導演把這個懸念保留到了最後,並且在影片氣氛最熾熱最燃最窒息的時候,讓奇蹟發生。這對劇情的推動和精神的升華,絕對是加分項,很棒。

02 假拳內幕,正邪反轉的梗。

無論是艾迪生曾「收買」吳良的視頻,還是馬小堅信「從來沒錯過」的報道,有時候,我們看到的「事實」,難道真的是事實嗎?

渣男吳良一方面是大眾眼裡的拳王、馬小身旁體貼的未婚夫,但對其他人,如艾迪生和馬東,他則撕下面具,肆無忌憚地欺負和威脅。

所以,化作「艾迪生」,馬小能看清吳良的真面目:賭拳的莊家、打假拳的操盤手、感情上的騙子。

劇情的大反轉,影片表現得非常自然,毫不突兀。

03 拳賽上「鹹魚翻身」的梗。

這是影片的一條主線,講的是一個勵志的故事。

艾迪生因被吳良「賊喊捉賊」地陷害,並被他狠狠打斷了胳膊,心灰意冷,破罐子破摔,於是就真的開始打假拳,以「打得越假,輸得最真」小有名氣。

是馬小的激勵,「你被打趴下了,不站起來,是你自己的選擇。」讓艾迪生有了爭奪金腰帶的勇氣。

而馬小因那篇錯誤報道對艾迪生非常內疚,再加上對渣男的痛恨,她決心以「艾迪生」的身體,幫他奪回拳王榮譽。

於是,就有了兩人在馬東的指引下,上山拜師學藝很「武俠」的故事。

其中,沈騰副掌門傳授的「高速路上發小廣告」、「熬死雄鷹」、「紅鯉魚綠鯉魚與驢」等絕活,讓人暴笑不已,而最後那招結合一陽指與獅吼功的「你過來呀」,更是讓人拜服。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重頭戲的拳擊賽,拍得是出乎意料的精彩。

雖然艾倫並不擅長動作片,還被網友善意調侃肚子上的贅肉,但影片通過演員風格化的表演、精妙的動作設計和剪輯技巧,還有控制得很好的節奏,給觀眾呈現出了拳擊賽很燃很熱烈的視覺效果。

04 情感轉變、升華的梗。

作為男女主角,艾迪生和馬小,從彼此看不順眼、相互拆台,到攜手奮進、同舟共濟,再到兩人心心相印,感情的轉變和升華,非常自然,讓人感動。

而對於馬小與馬東的父女親情,影片著墨不多但刻畫細膩,從仇恨、疏離,到父親為救女兒落水,女兒為父親喂粥,親情一點點被喚醒,非常暖心。

作為一部優秀的喜劇片,雖然《羞羞的鐵拳》包含的信息量很大、笑點呈井噴之勢、包袱新穎且層出不窮,但影片的敘事線條自始至終都非常清晰、節奏也十分明快,顯示出導演對影片極強的掌控能力和敘事能力,非常棒,看得很過癮。

更尤為稱讚的是,本片的主演艾倫和馬麗,演技爆棚,表現得十分搶眼。

換身後,男女主角除了生動貼切地表現出男生女相和女生男相的差異和變化,還很細膩地刻畫出角色本身在心理和搏擊對抗上的成長曆程,實屬不易。

看到網上吃瓜群眾熱火朝天地議論,為什麼開心麻花的電影必是精品?我只想說「因為他們是純粹的喜劇人」。


1

每年國慶黃金檔,電影屆勢必要廝殺一番,今年的戰況卻格外有意思。

按理說,流量時代,票房冠軍自然會在宣傳力、投入規模強的大製作中產生,比如成龍主演的《英倫對決》,甄子丹的《追龍》,話題女王范冰冰的《空天獵》等。

然而事實是,「三無」電影《羞羞的鐵拳》以超15億的票房收割了整個國慶檔超過一半的戰績,秒殺了明星、名導加持的大電影。

而在上映之初就被寄予厚望的,同樣是喜劇勵志題材,加之有小鮮花加盟的《縫紉機樂隊》,上映第一天就以近一億票房之差,提前結束了王者爭霸的征程。

2

我前不久就和一個看過電影的朋友聊天,他告訴我,之所以為《羞羞的鐵拳》買單,完全是因為開心麻花這四個字就是搞笑質量的保障。比如:

·前年的《夏洛特煩惱》,用5000萬成本撬動14.42億票房,一舉躋身當年國產十大電影之列;

·去年的《驢得水》,用3000千萬撬動票房1.73億,創下豆瓣年度華語電影評分第一高,更是說明這一點。

末了,他還向我透露一個看電影的細節,當《夏洛特煩惱》的「一剪梅」夫婦出現在《羞羞的鐵拳》中,響起了久違的「一剪梅」歌曲,觀眾都狂笑不止。

可以說,開心麻花的喜劇元素已經深深寫入觀眾的記憶,輕輕一召喚就能重啟他們的記憶。

《羞羞的鐵拳》中的一剪梅夫婦

2

各位,聽出來了嗎?開心麻花絕不是簡單的以小博大、以弱勝強,它的致勝具備絕對的殺傷力。怎麼做到的呢?

一靠紮實。

開心麻花成立了14年,創作演出23部舞台劇,每年大約有1000場演出,每場觀眾約1000人,直接觀眾群就有100多萬。

很多時候,他們會在現場架起攝影機器,記錄現場觀眾對每個笑點的反應,哪些出場引起觀眾爆笑,哪個包袱拋出去不響。他們就年復一年,一場接一場地修改、微調,一個笑點接一個笑點地改進、提升,直到達到最理想的狀態。

話說《羞羞的鐵拳》就已經在話劇舞台千錘百鍊了三年,《夏洛特煩惱》也是如此。

簡單點說,這就是IP,怪不得會火。

3

二靠創新。

作為影視作品來說,內容創新是立身之本,也是開心麻花最關注的事。創新靠什麼呢?開心麻花把重點放在了人才上。

1、給團隊成員最大的發揮空間。

比如經常鼓勵主角沈騰進行創作,做導演開發項目。

2、給團隊成員公平的發展機會。

不同於某些電影公司依賴某一明星,或押寶在某名導身上,開心麻花幾乎是每推一部劇就會推出新導演和新演員。

比如開心麻花的三部電影,導演都是處女作,主演也都是新角。

3、到處物色,不斷吸收不同喜劇風格的新生力量進來。

不同風格存在,即便喜劇市場忽然變向,開心麻花也有備無患。

都是嘻嘻哈哈,但總能給我們不同的感悟

4

正如他們的總裁張洪濤所說:開心麻花定位就是喜劇公司,只有兩個業務,一個是推優秀的喜劇作品,一個是推優秀喜劇人才。

這其實就是以弱勝強的秘訣——找到一個或兩個擅長的核心破局點,傾盡一切力量在這個點上去把它做到極致。

過去十四年,開心麻花團隊在話劇台上打磨作品,那些極其精確的笑點設計、人物塑造、場景背景以及表演能力早已被他們修鍊到接近極致,這些極致的突破點就是以小博大的寶劍。

他們原來是領域的高手嗎?不是!

逆襲的方法聰明嗎?很笨!但效果卻很顯著。

我們向來心生嚮往的只有一類高手,就是天賦異稟,能輕鬆駕馭領域內的一切,甚至遊刃有餘。

但事實是,99%就像在大製作電影面前的開心麻花,並沒有天賦異稟,對領域的認知也不全,駕馭能力也一般,唯有專註領域裡那麼一兩個點,做到別人無法企及望而興嘆的程度,才可以睥睨眾生。

開心麻花《烏龍山伯爵》,6年破千場

5

做企業不就是這樣子,一個企業在沒有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和產品優勢的情況下,面對複雜的競爭市場,做不了遊刃有餘的全方位高手,就要努力爭做單點突破極致的高手。

我們不能總想著一口吃掉大胖子,讓一堆人一上來就跟你交易或發生關係;反之,在一個點精耕細作,集中資源突破之後,進行滾動式複製,連點成線,連線成面,逐步拿下市場的戰術打法會更有機會。

當年OPPO和vivo去跟蘋果、華為這樣強勁的對手相比,產品和品牌都不佔優勢,最後人家是怎麼做的?集中優勢兵力一個市場一個市場的單點突破。所以你能看到如今OPPO和vivo強勢逆襲。

當年六個核桃開始啟動時,就是集中精力在方圓一兩百公里精耕細作,最後一個50萬人口的縣就做到了3千多萬的收益。

各位,這種做法我們是不是可以借鑒呢?

也經常有人問我「怎麼才能做好"單仁行"」,其實很簡單。

就是每天準備好文稿內容,風雨無阻地堅持每天錄上6、7分鐘的語音, 甚至每一次錄上7、8遍,一年、兩年過去了,沉澱下去自然就能引來持續關注,產生傳播。

要知道,很多以弱勝強的成功其實很簡單,在於專註,在於重複,在於極致,而問題是,我們堅持得了嗎?


最近上映的電影《羞羞的鐵拳》,是開心麻花出品的第三部電影作品,同樣是由同名話劇改編的《羞羞的鐵拳》,與前兩部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比如我們看的開心麻花的第一部作品《夏洛特煩惱》,就是通過將愛情與穿越兩種類型雜糅在一起形成的,除了兩種類型之外, 電影最重要的一個類型,也就是電影的主類型是喜劇,所有前兩種類型,其實都是在喜劇外殼下衍生出來的一些延伸罷了,

那麼《羞羞的鐵拳》呢?

1

《羞羞的鐵拳》也沿用了類型雜糅的套路,通過將「靈魂交換」、「拳擊」兩種類型雜糅在一起,同樣是套在喜劇類型的殼子之下,得出的結果仍然非常的湊效,至少在我看來,雖然電影的整體質量並不算上等,但是這部電影起碼達到了一個中上的水準,看這樣的電影,你不需要擔心電影的質量,更不需要擔心演員的演技,只需要認認真真的看和酣暢淋漓的笑就可以了。

從最開始的《夏洛特煩惱》一炮打響,到《驢得水》的石破天驚,再到《羞羞的鐵拳》的穩中求勝,開心麻花走得這條路其實並不算一路高歌,但是卻一直是穩穩噹噹的。

《夏洛特煩惱》質量不錯,口碑也不錯,票房更是達到了14.41億元,可以說是當時院線上的一匹黑馬了,同樣的《羞羞的鐵拳》也是如此,和開心麻花的第一部電影《夏洛特煩惱》稍微不同的一點就是,《羞羞的鐵拳》開始選擇更為廣闊更加富有張力的場面調度來展現電影中的故事。

2

說白了就是話劇味沒了,或者說是電影戲劇化的風格展現出來了。

這是一次很有效的進步,而且在這種進步的基礎上,電影還沒有在質量上打折扣,可以說電影中所表現出來的戲劇張力,其實是建立在一個完整的具有三幕結構的劇本之上的,所以觀眾看到了笑點和愛情,而專業人士看到了故事的情感建置和衝突建置。

在電影《夏洛特煩惱》里,雖然電影在表現衝突和轉折的過程中盡量選擇了通過多機位切換的方式來展現衝突的張力,但是仍然可以感受到電影中由誇張的演技和對白而產生的話劇腔調。

《羞羞的鐵拳》里,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主角在「捲簾門」所經歷的那一個片段所發生的故事,裡面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其實就是電影中對「重複敘事」的運用了。

比如當捲簾門的弟子和熬鷹死去的時候,副掌門用同樣的方式來祭奠一人一鷹的離去,這種方式就是就是一種一廂情願的情緒表達,副掌門的情緒表達是建立在自己的主觀情緒之上的,而他的情緒的實體則是一張黑白照片,所以當聽到自己的師兄失蹤時,他把早已準備好的師兄的黑白照片拿出來的過程,就是對「重複敘事」的一種回應。

所以當我們看到副掌門張茱萸拿出師兄馬東的黑白照片的時候,其實正好對應了我們心中的期待——我們期待著敘事上的重複,重複不僅僅能夠升華主題,更能夠啟示主題。

說起來,重複結構是具有啟示效應的,比如在電影《羞羞的鐵拳》的最後,令男主角愛迪生起死回生的招式,正是在「捲簾門」中所學到的招式「紅鯉魚、綠鯉魚與驢」,這就是我前面所說的啟示效應,啟示效應代表了兩件事件的一種微妙的聯繫,通常都是由於一件事情而將之聯繫在一起的。

3

在喜劇電影中,對啟示效應的運用手段不同,得出來效果也就多種多樣,比如在電影《宿醉》裡面,故事展現在觀眾面前的不是前因後果一般的全知視角,而是選擇了後者,而掩蓋了前者。

但是前者存在嗎?

當然存在的,只不過觀眾不知道罷了,所以電影中的啟示效應其實是隱藏的,但並不代表他不存在,因為電影中所講述的事件都是圍著前因展開的,是一個不斷揭示的過程,相比於啟示效應來說,這種揭示會帶給觀眾一種突兀感和荒誕感。

而啟示效應在情感層面上則會更加註重一種交互性,他假設電影和觀眾是在進行一場對話,而對話的目的是為了達成理解的主題,所以啟示效應其實更加的大眾和穩定。

觀眾不僅僅是作為一個讀者,同時也會有成為故事中一員的錯覺,因為他們是經歷過主角所經歷的故事的,所以才會對主角產生認同感,同樣的,也會對主角的行為產生一種思考,併當主角的思考與自我的思考達成一致是,心理上得到一種升華。

這也是電影的升華。

4

那麼,到底是「揭示」好,還是「啟示」好呢?

在電影《熱情似火》中,電影最後的大衝突的解決是導演做揭示的,主角喬和傑瑞之前建置的戲劇衝突都因為一場動亂而結尾,而這裡的動亂其實並沒有向我們展示過,所以這裡的場景的因就被藏起來了,通過進一步揭示來引導觀眾的好奇心並使得故事圓滿結尾。

而在電影《鬼子來了》中,電影中的所有衝突其實都是具有啟示性的,電影先給我們展示了喜劇效果的因,之後又呈現出結果來,這種形式是最大眾也是最有效的,但是同樣的,雖然這種因果關係的呈現非常湊效,卻無法對電影本身的結構做出創意性的啟發,也就是,這種故事講述方式非常容易陷入一種形式怪圈中無法自拔。

由於缺少對電影意識形態的進一步探索,使得電影的意識形態的展現格局一般都不會太大,在《羞羞的鐵拳》里,故事到了最後仍然只是一個關於愛情和溫情的故事,如果說還有什麼其他的展現的話,我能想到的,只會是拳賽打假這一條支線,格局仍然小的可憐。

《夏洛特煩惱》也是如此,唯獨不按套路出牌的《驢得水》話劇味卻重的離譜,但是禁不去電影本身格局的宏大和深刻,如果能夠在戲劇化上多下一些功夫,片子也會是一部非常棒的片子。

由此看來,《羞羞的鐵拳》在故事上中規中矩,質量依然不錯,笑點也很多,只不過笑點讓人笑完之後,能想到的,就只有那些梗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開心麻花王寧和沈騰幾乎沒有合作過?
開心麻花團隊公司老大是誰?沈騰在公司什麼職位?

TAG:麻花 | 鐵拳 | 電影 | 搞笑 | 羞羞的鐵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