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bike fitting這麼貴?真的物有所值嗎?

題主本人對fitting了解不多,感覺fitting只是測量一些數據,撐不起上千元的價格。那麼fitting的價值體現在哪裡呢?


是不是物有所值?答案當然不是,因為那幾張紙才幾毛錢,不值幾千塊,如果你仍然把它當做一個「物品」來理解,那麼當然只能得到這樣的結論。

由於現在國內可憐的信息量,你很難獲得相關的正確常識。「鎖鞋要買大一碼」「車架寧小勿大」「飛賊座墊是公路車沙發」「座墊頭下俯好發力」這類東西仍然很有市場。對於Bike Fitting,很多人也就按有限的道聽途說,做一個簡化。得到想當然的結論。

當然這也沒辦法,大部分車友對於自行車行業的服務付費是沒什麼概念的,調調變速綁個把帶要收錢都是見了鬼,更不要說花幾百上千就換回來幾張紙了。

現在醫院體檢也要幾千塊,出來也是幾張紙,值得不值得?

當然,作為一個受到運動醫學指導,但本質不是醫療服務範疇的項目,這麼說不太合適,但我想來想去,這是惟一容易理解一點的說法了。

幾乎所有自行車項目導致的運動傷害都是勞損,傷痛可能會立即顯現,或是在幾個月或是數年後顯現。把Bike Fitting理解成一個近似於體檢的東西可能更加符合目前的認知現狀,這個服務的目的是掌握人體現階段的運動機能特徵,通過對車輛器材和人身部品的針對性調整,去減輕已有的運動傷害,並且預防將發生的運動傷害。

因為使用不合適器材造成的困擾數不勝數,買錯車架是相當常見的情況——請參見上面某條謠言。現在一級車架在兩萬塊這個量級的很多,四萬塊的也不少,你覺得買錯一台車架所可能發生的經濟損失,和這幾百一千兩千的Fitting費用相比,哪個比較多?

我個人的觀點,這是一項中立服務,是否選擇這項服務是你個人的意願,值不值得也是個人的觀念。我只能說,在你困擾時,這項服務能夠部分或完全解決它。

閑的蛋疼,丟篇最近的文章,走路,biketo也發了。

Sina Visitor System 世界上沒有60雙鎖鞋解決不了的腳麻

BTW,對於服務費用意識的淡薄造成一個副作用,即服務提供商往往需要強調所使用的設備先進、昂貴,以迎合「物有所值」的想法。反面來說也讓車友忽略了Fitter本身的重要性。

你知道,醫院出X光/B超/CT/各種檢查報告,報告單是中立描述,下結論的是醫生哎……

iG輸了心情不好,不多說了……

摸發虱癢

2017.05.01


先給個肯定的答案:值,就算覺得不值也沒辦法啊,國內能做fitting的車店本來就不多。。。

但是我個人又覺得不是每個人都非得去做Bike Fitting,我認識的幾個車友,買車回來後除了自己調整座管高度,其它的設定一點都沒調整過,身體一點問題都沒有,avs還比我高得多,耐力也比我持久(咦?)這樣的情況我認為可以不做或者說暫時不做Bike Fitting。

但是如果像我騎車身體出現問題的(蛋蛋發麻,足弓酸痛,膝蓋刺痛,肩膀和上背部酸痛)就應該去做Bike Fitting,有人說可以自己調整,可是你自己調整的話,比如說如果你膝蓋疼痛,你如何判斷病因是什麼?是座管高度問題還是座墊太靠前,或者說是曲柄太長?當然如果你說你不差錢,幾千上萬對你來說濕濕碎,可以隨便買不同長度角度的把立、可以隨便買不同寬度的座墊、可以隨便買前飄後飄直頭座管、可以隨便買不同長度的曲柄來各種嘗試後調整,那你可以當我上面說的是廢話。可是你既然有這個錢,為什麼不去做Bike Fitting,了解你該用什麼長度角度的把立,該用哪種彎把,哪種座管哪種座墊,省時間的同時還避免了金錢的無意義花費,豈不是美滋滋。

況且做一次靜態fitting的價格也不貴,在深圳閃電店裡做只需680元,我做過之後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雖然avs沒有提高,不過身體最重要不是嗎?

上圖左邊是fitting後的狀態,我核心力量差,手短腿短,柔韌性不錯,根據我的身體條件作出的調整是:座墊後移,座管下調,把立反裝,右邊腳踏外移(加墊片),更換鞋墊(使足弓得到支撐),彎把角度。

下圖是調整後的車輛,可以看到把立是上抬的

有bu條cha件qian的可以去做動態fitting,更專業的軟硬體和fitter,更容易得出合適的fitting數據,再把同樣的數據複製到你的車上就可以了,也不貴,朋友去年去做的時候是一千六。

照片上的主人公為 @Erick ,地點的話深圳公路車圈子的人應該認得是哪裡


BIKE fitting是一整套流程,因為公路自行車是一項器材運動,fitting目的就是根據車手的習慣和特點調整自行車的設定和車手騎行的姿勢來建立一個車手與自行車之間相對完美的匹配。
對於業餘車手來說,他的作用就是,調整你的姿勢,避免運動損傷,當然你可以覺得不重要,運動強度不大,通過自己摸索可以做出自己的設定。但是如果設定不正確,長途騎下來,腰不舒服,膝蓋不舒服,再根據道聽途說的一些不正確的調整方式瞎調,可能瞎貓碰上個死老鼠,碰巧調對了,那是運氣好,調不對,總是騎不舒服也不去做fitting ,積勞成疾,跑去醫院檢查,然後告訴你半月板損傷,腰椎不行,那時候怪不得別人了,該掏多少錢,掏吧,不但受罪,還得花錢,還不一定看的好。這個時候,fitting有多便宜,意識到了,也晚了。
Fitting,不僅僅是測量數據那麼簡單。說句實話,按照標準量個檔高,測個肩寬,該量哪裡,怎麼量,一般車友不一定量的對,更別說還有其他更多的數據要測。測完還要根據你的身體條件做出一個靜態設定,設定不是千人一面的,都是根據各人身體條件具體分析的。靜態調的差不多需要做動態,在你身上貼上標記分析你的踩踏方式,踩踏軌跡,再做調整,做個一天差不多了。然後你繼續騎車,有什麼不適還可以再調,這是一套服務,而不是量個數據那麼簡單。就算只做靜態,也是需要花一點時間設定的。
專業車手更注重功率輸出,那些就是更為精細的玩法了。業餘車手也接觸不到持續跟蹤檢測的玩法。
看完這些你覺得一個fitting ,貴嗎?


好Fitting的好處大概就是儘可能的降低成本達成「最合適自己的設定。」
這個成本大概包括:
金錢;
時間;
身體。
自己有一定基礎也可找到合適自己的設定,不過損耗多少成本,就要看自身水平和運氣了。


這事還是看技師水平如何吧,有沒有專門學過,做過多少例,口碑如何,都非常重要。

如果不能確定飛艇技師是不是水貨,那請相信自己的身體感覺。

簡單來說這事就是讓車子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調整到與身體最契合的狀態,如果技師靠譜的話可以節省大量時間和金錢。比如三件套(把立坐桿彎把)尺寸,鎖鞋具體品牌與具體型號和具體的鞋墊,鎖片的位置,用什麼品牌什麼型號的座子,用什麼品牌什麼型號什麼尺寸的車架。

不要把去年的飛艇數據沿用到今天,有可能去年110 ±6度的把立不合適,今年用130 ±10度反而合適。需要隔段時間去做一次,挺麻煩的。坐墊鎖鞋這類東西推薦做完如果合適就不要再換了

不推薦去具體品牌的車店去做飛艇。比如去bmc的店買slr01順帶做個飛艇,你需要個直頭坐桿的話可能技師不會告訴你,只是簡單的把坐墊往前懟。去崔克店買車可能技師不會說你更適合用bb30/pf30的五通+五通原生的牙盤。

去第三方的飛艇工作室相對而言更加靠譜,他們的業務是服務本身而不是賣貨

不要做完以後就不動車子設置了,買套內六角自己捯飭捯飭,怕擰過勁就買套扭力扳手。做完飛艇嫌難受自己調調,總能把車子調舒服,既然自己可以解決的事情為什麼要花大價錢去解決呢?

別指望做個動態飛艇就能把新車騎起來感覺和老車一樣,換車架尤其是換品牌換架型需要時間重新熟悉,車子再好不如你跟它熟。

繼續無良小廣告:快客與fsa,找我比淘寶便宜


等你腰椎間盤突出,等你長短腿,等你頸椎間盤勞損等一堆小毛病的時候,你或許會想到當初應該做個fitting

fitting不是買個東西現給你拿過來讓你看看讓你玩

fitting是讓你在時候的騎行生涯中始終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從而提高以及延長你的水平以及騎行生涯

你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叔叔阿姨三姑六舅吃魚油不?對,一個道理,只是預防。如果你一年騎不到一千來公里,那其實也沒多大必要。


做過四次fitting ,基本上一年一次。
首先說如今魚龍混雜,什麼車店都敢說自己能做fitting ,但是即便是帝都這種自行車產業相當發達的地區,我覺得能算靠譜的fitter也只有兩個人,在不靠譜的人那裡花了再多錢,也是打水漂的。
回到題目,花上千去做一次FITTING究竟有沒有必要呢,如果只是了解車架大小的話真的沒必要,用胳膊比一比,騎上去踩兩圈,找個比較懂車的朋友邊上給你看看,一般就差不多了;但如果是想更了解自己的身體條件,明白哪裡是自己的短板,那麼做個FITTING還是很有必要的,他可以幫你改善你的騎行動作,發掘自身的潛力。更重要的是,通過FITTING你會了解自己的競技點和舒適點都在哪裡,最終使你可以在兩者之間更好的轉換,騎游時知道如何騎不累,競技時知道如何發力更有效率。


其實我覺得對於業餘玩家來說,在大體正確的情況下,怎麼舒服怎麼來就行,不用太糾結那 幾毫米。

但有時候有人問我這他這個地方不舒服,那個地方也不舒服,你也不知道他是車有問題(車架大小,把立長短,坐墊高度),還是人有問題(核心力量和柔韌性),所以乾脆直接說你去做fitting吧,起碼能幫你調舒服,大不了換車架嘛。

至於貴不貴的問題,我同意保存菌的觀點,學習成本+時間=金錢,看你自己如何選擇了。


良心商家做的fitting,值。
1-避免後期重複投入換不同型號配件。這是最容易理解的。

2-避免尺寸不合適引發的傷病。這個尺寸不對自己還真未必能感覺出來,小几百公里也許你還覺得是自己不適應,所以這也算是避免積勞成疾。

3-有些動作或者控車死活練不好,還真有可能是尺寸問題

不論是愛好者還是運動員,其實尤其是愛好者,避免傷病真的是很重要的,來自一個長期膝蓋脆弱還有積液的人的勸告。

真的建議每個想要去「發燒」的人,先學學1健身(肌肉平衡與發力)
2拉伸(放鬆恢復,別以為蹬出來的大粗腿是力量)
3正確姿勢(內外八字膝蓋內外扣得)
4運動飲食(健康飲食,有些人的身材就很毀膝蓋了)
最後再去暴騎。

我從小就把這個順序反過來了,深受其害,希望各位不要重蹈覆轍

最後,其實這類問題不如在論壇問一問,如東方紅,美騎,起點,CB


人工成本,設備投入,利潤.....

fitting也就只能幫你調整幾cm的東西.

值不值就見仁見智.

你買台10萬的車,fitting做1000塊都怕太便宜做不好.

真覺得貴的話,自己看看書和視頻找小夥伴幫你fit就好...

不過前提是你要有個騎行台


我在飛艇上花的錢都能買兩台ocr了…


到底值不值得做,別人回答都夠清楚了。。。但我覺得現在fitting價格現在還是偏貴的。。。沒辦法啊,這東西是需要高逼格的證書和所謂經驗的。。。這樣fitting技師一個地區就那麼幾個。。都預約排著隊去做。。。價格能不高嗎。。。


飛艇是用來替代「把所有尺寸零件都買來逐件試用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組合」這個過程的,比較一下飛艇真是太便宜了。不論是時間成本、金錢成本還是把自己騎廢了的醫療成本。


推薦閱讀:

哪裡能做自行車fiting?
如果把山地自行車的輪胎換成公路的細胎,速度會提升多少?
公路車比賽真有趴車的技巧嗎?
每天上下班騎行,單程8公里,全程柏油路,預算千元以內,有什麼自行車車型推薦?
為什麼公路自行車的車輪很窄?

TAG:自行車 | 騎行 | 公路車 | 自行車運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