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就某一問題的討論中,為了實現有效且理性的交流,有什麼具體方面需要注意?
在知乎(或是其它社區、社交媒體)上,對一些本來有價值的問題的討論,到最後容易演變成對對方品格、道德或是專業程度的攻訐或嘲諷,偏離了討論的本意。為了避免這種狀況,實現理性而有價值的討論,有什麼具體要點要牢記在心?(若能舉例說明可能會更好)
再進一步請教,在討論某一領域的問題時,專業人士應注意什麼,非專業人士又應注意什麼?
-
圖: George Carlin
放棄幻想 1 :人性
得過四次葛萊美獎的 George Carlin ,有個段子非常有名:
「開車時,你注意了沒有?任何開的比你慢的,都是笨蛋。任何開得比你快的,都是瘋子。」
George Carlin 說的話,又粗又俗,總是叫人一愣。
但有趣就在於,只要多想它一想,你總會笑,因為你會發現他說的一點沒錯。
這就是「人性」。
所有的人,在評判任何事物時,都是以自己為「標竿」。
任何所謂的「客觀」「公正」「理性」,在我看來,都是海市蜃樓。
以我的經驗,在網上正經地說事情,你用最嚴苛的遣詞用字,小心翼翼說出來,
自認是平和、不帶情緒的意見,無論如何,百分之百,也一定會觸怒這個社會上的某些人。
以中國人口基數之大,只要有「百分之一」的人不同意你,數過沒有?
就至少有 1400 萬人,有可能對你罵娘。
若在知乎,那至少是 17 萬人以上。(據 2015 年 3 月數字)。
所以,一定要放棄幻想,絕不要奢望有所謂「有效且理性的交流」,可以「實現」。
尤其在網路上,殊不可能。
理由太多了,我挑三個核心問題,下面繼續說。
放棄幻想 2 :知識不平等
最近有個例子。
我在知乎上,講到「台灣『大法官會議』2009年,就作出了『性交易、除罪化』」決議,
但,行政系統在「民意反對」下,拖到「兩年緩衝期」結束前,才不甘願地取消相關罰則。
( 2016年4月台灣抓獲大陸賣淫集團,此舉是為了反制大陸此前帶走在非台灣詐騙犯之舉嗎? - yolfilm 的回答 )
有人在評論串中問了,「為什麼民意反對,拖了兩年,還要這樣干來呢?」(大意)
我解釋說,這叫「三權分立」。
「行政」系統、「立法」組織,一定會向「民意」傾斜。
不傾斜,他們就沒會在下一次選舉中落選,會失去政治權利。
但「司法」系統不管你,大法官任期八年。
就不是不幹大法官了,回到法院系統,還是法官身份。
所以,他們可以誰也不鳥,只講法律。
在這樣的前提下,民意對他們來講,並不是第一優先的考量。
大法官認為「憲法」有規定,在憲法前提下,「性交易處罰」違憲,所以,就一定得取消。
ok,有另個人看到了,罵了一句:「這是什麼狗屁民主?還是你們台巴子自己享受吧。」
當然,這種評論我是不會留的,叫我一刪了之。
你說,我該如何跟他溝通?
說了,這是「三權分立」,是「司法」獨立的前提下,對「立法」和「行政」作的糾正。
他還是要罵你「狗屁民主」 「台巴子」,如此的對象,咱們能把話說清楚不?
當然可以,可是溝通的成本太高昂了。
你刪了他,他還要憤怒:
「聽到不高興的就刪,你媽的逼,老子友善度不要了。」
「快拉黑我吧,在知乎上,大家都說被你拉黑,是一種光榮。」
彼此知識不平等,差異已經大到無法彌合的地步。
當然,也只能拉黑了,「有效且理性的交流」?可能不?
放棄幻想 3 :網民結構
根據文化產業藍皮書:
高中(及其以下)學歷,占上網人口六 6 成,收入在2000以下的,佔61%,
按中國移動統計用戶:
收入3000元以下,視頻 45%,新聞 53%,音樂 49%。
按前陣子出來的另個數字:視頻 APP, 4 成以上用戶,在「四線城市」。
(在我們影視行業里,這種數字整天飛,看多了也就習慣了。)
(所以我從來不相信知乎上各種自我介紹,全世界名校生,都守在這裡,怎麼可能?)
網民結構,真的不是你想像那樣高端。
尤其APP時代,因為手機,有中國移動、聯通這些公司給你後台數據,紙包不住火的。
我們可以試想一下,撇去學歷、收入、社會階級、生活的環境。撇去這一切。
在真實世界裡,你能讓一個四十歲的中年人,和十六歲的中二少年,坐在一起討論問題不?
從動漫到鬼畜?到中南海?到家庭糾紛?到社會求生?到各種分門別類的知識?……
能不能像題目那樣「實現有效且理性的交流」?
我認為,殊不可能。
真實世界,一張桌子,同樣一個問題,中年人說一句,中二少年評一句。
中年人再說一句,他又評一句,一句又一句,一句又一句。
最後中二少年說「呵呵,你講的都不對,取關,拉黑。」
「這是什麼狗屁民主?還是你們台巴子自己享受吧。」
這裡有很多成年人,我們在校園中,在正經學術研討會的現場,在上班公司的腦力激蕩會議,
為什麼能出來「有效且理性的交流」?只因為參與成員,是受到嚴格選擇的。
彼此有著相同背景,共同目的,能相互交流的經驗和學識,而且,有嚴苛的遊戲規則。
尤其在網上,一個口不擇言的中二少年,和自視甚高的四十歲中年人,
他們身處兩個世界,沒有絲毫共同點,怎麼可能好生交流?
最後一點,放棄幻想 4 :RSS 的失敗
RSS(信息聚合)技術,不知道大家還記得否?其實它出現極早,在 WWW (萬維網)問世前,玩過 BBS 站的人,早期的閱讀 BBS 軟體,就有 RSS 的相同功能在。
那時代,很多社會學者興奮極了,認為,RSS 會改變我們的世界,因為各種新聞取得容易,所以,人民群眾的意見會大量地交匯溝通,真正的「公民社會」就要出現。
然後呢?
RSS 它消失了。(幾乎沒人在用了)
理由當然有很多,被其它科技取代是主要原因,但我印象很深刻的一點是, RSS 許多供應商,自己都失望了,因為他們發現用戶「使用習慣」非常「偏頗」,他們定閱的玩意兒,都是同類型的。
知識的大同世界不可能實現,能實現的,是用戶們,一再強化自己的偏見。
以政治為例,意即,你本來是個左派,你就只會定閱左派的玩意兒。決不看右派的意見。
日本的網路分析人員,把這種現象稱之為「不安感的避免」:很多人,看到不同於自己意見時,他會不安,會有孤單感,有時他能靜下來反省自己是不是錯了,但大多數時候,他是抗拒的,因為那個過程,會叫人心裡生出害怕,所以,一般的網民,寧願找「和自己相同的意見」來「安撫自己」。
在日本的真實世界,有「麻原彰晃」的「真理教」,有少少一部份人「迷信」。
但在網路上,我們網民自己,大多都是「教徒」,我們「迷信的對象」,就是「自己」。
讓自己心安之道,就是找自己認同的意見。(當然,聽的愈多,也就愈堅定自己偏見)。
這,是大部份網路用戶的傾向,「只會尋找自己的同類,聽自己想聽的意見。」
「人人需要安全感」,那是網民的真正核心需求,誰也不可能改變。
說結論吧:
網路世界,所謂「有效且理性的交流」,不管用什麼方法,絕絕對對,不可能實現。
-無論是思想上,還是程序上都有人做過研究。
議事規則比如「羅伯特議事規則」已經對議事程序進行了很好的限定。只不過無論是生活中還是網路上,都做不到如此遵守規則。
如果心態不開放,不過是自說自話。
如果信息不對稱,不過是自說自話。
心態是由性格和教育決定的,信息獲取是有成本的。
因此,偏見是不可消除的,立場決定了看問題的角度,何況還有利益相關。
前面回答過兩個問題,結論放在這裡作為這個題的註腳。(手機答題鏈接欠奉)
生物做不到完全的利他,否則會被自然淘汰。
只有理想化的聖人才能公正無偏視萬物為芻狗。要知道什麼時候不交流、不溝通、不分享。比如妳修行,有了大成就,看到了一般人看不到的東西,這時就不該交流,更不該分享。比如妳讀了村上春樹,就知道需要說明的事情,是無論怎麼說明都不會明白的事情,因此不溝通。
主要源自知乎的低齡化、低智商、低學歷化傾向,以及論壇的約束機制薄弱和知乎運營思路局限的問題
一、低齡化、低智商、低學歷化
1、知乎流量增加,廣泛宣傳,吸入大量的三無用戶。新用戶中,確實引入了不少高水平的知友。
但從用戶群體普遍水平看,已經開始呈現低齡化、低智商、低學歷化。
2、所謂低齡化、低智商、低學歷化,體現在專業人士到大、中學生參與,境外高校到國內高校用戶的轉變。這是中性詞,不褒不貶,各有優劣。
3、好處是,大量新鮮血液進來,有助於論壇活躍和長期發展,是朝陽的事情。
4、但伴隨來的問題,新用戶不尊重原來約定俗成的規則,很多用戶的追求不同,導致在論壇表現不同。
有率性作答,有危言聳聽,有語不驚人死不休,也有打醬油,也有散發內心的小惡意,也有的刷存在感,也賣萌賣肉賣笑的。
5、綜合來說,新鮮血液引入,多樣化增加。但這些多樣化的,大多數不利於整體水平的提高。拉低了原有論壇的整體水平。
6、若不加以引導,必然劣幣驅逐良幣。
二、自我約束和約束機制
1、低齡化、低智商、低學歷化用戶,因為年齡的局限,在自我約束和相互尊重上,往往做的不夠好。
他們並不是拒絕批評,亦不是拒絕反省,但他們不接受粗暴的批評,哪怕你是正確的。他們是需要你哄著去跟他們講道理和引導他們。
2、網路的虛擬化,用戶虛擬的身份,所承受的約束力小,容易放縱。反正你也拿我沒辦法,罵不了你,我就噁心你。
3、論壇的約束薄弱,用劣幣與良幣區別很小,那麼何必用良幣?散發大量的惡意,卻一直無人管理,導致良幣的流失,核心因素不在於用戶,而是管理者。
4、知乎運營團隊的局限性。
A、運營論壇,和銷售推廣思路是一樣的。結果只是表象,更重要的是追求圍繞達到目的所做的一切準備工作, 所營造的氛圍,所建立的形、勢。當這些氛圍營造好,形、勢建立好,結果,就是水到渠成。
B、在戶外拓展中,教官利用語言、比賽等一切手段,目的就是為了營造氛圍。在氛圍中,項目的結果自然而然就達成了,而這個過程中的「氛圍,形、勢」的重要性,遠大於結果。
C、知乎運營團隊近一段時間,在氛圍和形、勢的運營上,明顯遠低於12、13年的水平。
D、尤其是葛巾離開及yolfilm的事件中,知乎團隊表現的無能,確實讓人心冷。
知乎核心客戶流失的不作為,足以體現了知乎對客戶的理解水平了。一個好的核心客戶帶來的流量,遠遠大於增加開發新客戶的效果吧。
希望知乎好,但近期知乎團隊表現確實讓人失望。雖然這些都是抱怨,但還是希望知乎好,希望以後更能獲得更多人的分享,也感謝知乎這一平台,讓我受益匪淺。
@惡魔的奶爸 簽名很好,想拯救知乎的唯一辦法是運用特長多寫答案,尊重互聯網分享和交流精神,而不是抱怨!
說完抱怨,分享一份好的倡議書吧。來自直導 @梁歡
三、如何開啟一段「良性討論「
當我準備與人對某件事進行「討論」,我願意在討論中遵從下面的標準,以讓討論變成雙方都能有所得、不生氣的「良性討論」:
1、不罵任何形式的髒話。
2、最初發表觀點時可以吐槽、諷刺、搞笑,但進行討論時不諷刺、不吐槽、不搞笑。
3、不做「動機揣測」。
以下皆為動機揣測:
「你想紅想瘋了。」
「你是在炒作。」
「你這麼說不就是因為XXX嗎?」4、不使用「資格論」。
以下皆為資格論:
「你是誰?有什麼資格這麼說?」
「你行你上啊!」
「有本事你也XXX啊!」
「等你能XXX再來說吧。」5、不「混淆概念」。
以下皆為混淆概念:
「XX唱功不好?你知道他有多努力嗎?」
「XX不夠努力?你知道他的才華嗎?」
「XX沒有才華?你知道他活得多辛苦嗎?」6、不進行「身份定義」。
以下皆為身份定義:
「你不愛國!」
「你是五毛吧!」
「你就是一個不懂裝懂的門外漢。」7、儘可能少的使用反問句,多使用陳述句。
8、寧可直接且優雅的退出討論,也不使用「既然你都XXXX了,我跟你也沒什麼可說的了」這個句式。
比如:
「既然你認為阿信唱功好,我跟你也沒什麼可說的了。」
「既然你覺得Beyond是搖滾之神,我跟你也沒什麼可說的了。」
「既然你都罵髒話了,我跟你也沒什麼可說的了。」9、最重要的,誠懇承認自己的錯誤,並為自己的錯誤言論負責。
中文互聯網的討論氛圍確實已經極惡劣,若有意向重建它,希望以上這些見解能有些作用。
能做到以上,我相信認真和謙遜能讓所謂偽善走開
創建於 2014-08-27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按】原文發布在豆瓣,是一期交易員課程的指導文。稍加適應性修改後,作為答案發布在知乎。(原文:一個意外的收穫:實現有效溝通的三個步驟)
本文假定討論的參與者都是真心解決問題,其中沒有——
-無腦噴子;
-討論背景差異巨大的參與者,例如農婦進博士群討論重力加速度的問題;
-基於個人利益考量的違心觀點,例如為了打擊異己或維護既得利益等;
-自身無立場,刻意挑動爭論,例如缺乏操守的媒體;
-收錢發布言論的五毛;
-不得不站在組織立場的職業寫手,例如社論、證券分析師、經濟學家等。
然而,在現實的各種討論中,上述人物充斥其中,醒著裝睡的參與者不能通過狹義的討論解決。不過,這就不是本文的主題了。本文的主題,是面向參與者都是真心解決問題的討論。
為了便於理解,先說一下成文背景。一位參加交易課程的同學(下簡稱S同學),在學習小組內發布了一個討論帖。
隨著討論的不斷進行和深入,討論帶給小組成員的意義,可能已經超越了問題本身。飄香(豆瓣:碧落花飄香)在討論帖內,發布了一個討論指導:
1、一句話總結,S同學的問題是什麼?
2、自己有沒有可能遇到類似問題?如果自己沒有可能遇到類似問題,為什麼?如果自己有可能遇到類似問題,應當怎樣解決?
3、怎樣將自己的解決方案,有效地傳達給S同學。
▲步驟一:對方表達的真實意圖是什麼
史蒂芬·柯維的《高效能人士的第八個習慣 (豆瓣)》一書中,有一個關於有效討論的例子。
在會議中,有一個規定:
1、如果B試圖反對A的觀點,必須先將A的觀點先總結一下。
2、如果A認為B總結的不對,則B不能陳述自己的觀點,需要繼續總結A的觀點。
3、直到A認為B總結的觀點,正是自己所表達的,則B可以開始陳述自己的反對觀點。
書中的例子,B經過多次總結,終於得到了A的認可。主持人對B說,現在你可以陳述自己的反對觀點了。B說:
「我同意A的觀點。」
這段描寫的很有意思(中青2005.1第一版P204),也很搞笑。在最初的時候,我自己也經常饒有興趣的觀察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種會議、討論、協商、說教、爭論等,發現這種現象很具有普遍性:
很多時候,雙方的異見,實際上是缺乏背景的溝通。
*有意識的觀察生活,也是提高自我意識的一個有效途徑。
這種現象,也適用於S同學發起的這個討論。在「一句話總結,S同學的問題是什麼」這個問題上,參與討論的同學可謂百花齊放,每個人都有自己與眾不同的結論。
獨立的看大家的每一個回復,都很好,沒有什麼大的原則性問題。不過,所有這些回復中,最多只有一個,準確的回應了S同學的問題;或者沒有回復,回應了S同學問題的初衷。
學習同一個課程的同學們,甚至在飄香進行了提示後,在討論中仍然「自說自話」,接受或產生了實際上無效的信息和溝通。對於單獨的討論來說,我們做了「無用功」;在生活中不經意的情況下,無效信息和無效溝通的影響,則潛移默化的成為我們認知的一部分,塑造著我們的價值觀和方法論。
意識到溝通背景的不同,是有效溝通的前提。
▲步驟二:發掘自己在問題上的背景
假定在第一個步驟中,我們準確的把握了提問者的真實意圖。在思考怎樣回答問題之前,需要發掘自己在這個問題上的背景。之後,和提問者進行背景對比,避免出現風、牛、馬不相及的回應。
七類重點高中剛剛畢業的表弟,向我們請教,學習挖掘機哪裡好?
在第一個步驟,發現對方的真實意圖中。如果我們想當然的認為,表弟學習挖掘機是為了賺錢,可能會羅列一堆自己能想到的理由,建議表弟學習一門其它看起來高大上的技術,比如……五毛、大V、公知、首席經濟學家等……
表弟拿出《高效能人士的第八個習慣》,耐心的同我們溝通。原來表弟打算學習挖掘機,是因為坐在挖掘機上,有駕駛高達的感覺!!
步驟二,發掘自己在問題上的背景。以我們多年的生活經驗,以及微博、空間、朋友圈、知乎、果殼、松鼠會提供的磚業知識,我們知道挖掘機……好像……大概……也許……可能……也是個不錯的工作……菜市場賣魚的大媽幾天前還說,王思聰最近也在打聽學習挖掘機哪裡好!「哎……表弟,順便問一下,高達就是樂高達成的意思嗎?」
「是日本一個動畫片里的機器人……」(←_←)!!
「就是那個藍胖子嗎?」≡(⊙﹏⊙)≡
「……哥,你的童年……我們還是繼續說挖掘機吧。」( ̄. ̄)
第二個步驟中,我們和表弟在這個問題上的背景,出現了差異。上面的例子當然是虛構的,以子女教育為例。小孩子一旦進入學校,擴大了自己的生活背景,父母的「思想灌輸」不再是形成認知的主要渠道,和父母在一些問題上的背景差異,會越來越大,溝通會越來越困難。
回到交易上,為什麼網上關於股票的交流,幾乎是無效,甚至賠錢都能成為常態?原因之一,是言論的發布者和言論的接受者,關於交易的背景存在差異。
步驟一,保證了我們了解對方的問題是什麼;
步驟二,確認了自己是否有回應問題的背景。
▲步驟三:總結,並傳達自己的思想
總結,並傳達自己的思想,包括兩個部分:
1、主觀上,自己計劃傳達怎樣的思想;
2、客觀上,怎樣將自己的思想傳達給對方。
1、關注問題本身,忽略自己的主觀觀點,以及無關的事項。表弟的問題是:
「學習挖掘機哪裡好?」
即使我們認為表弟學習挖掘機的動機太幼稚,也要暫時壓制住說教的念頭。問題本身的答案,只有兩個:要麼推薦一個學校,要麼坦承不了解。
就這樣放任表弟的幼稚嗎?一般來說,除了部分善惡判斷,幾乎沒人能夠判斷他人的選擇正確與否。具體到這個例子,我們可以在挖掘機這個具體的事情上,具有接近的背景;但是,表弟為什麼喜歡高達,高達對於他的意義是什麼,他人很難了解。這個更大的背景,相當於系統化交易中的廣義交易系統。在這個大背景之下,他人不具備提供建議的資格。
假設表弟察覺到了我們的「否定」情緒,主動徵詢「以高達為動機,學習挖掘機」這個想法本身的建議。這相當於,開始了一個新的問題,這時可以對錶弟進行「說教」。這是一事一議原則。
一事一議的原則,有利於提高溝通效率,避免背景、邏輯和目標發生混淆。在關注S同學的討論帖過程中,發現S同學修改過自己的主帖內容。同時,S同學的回復,表明已經被大家的「你一言,我一語」給繞進去了,有時候可能忘記了自己這個討論帖的初衷。
說教主要是主觀觀點的表達,因此在說教之前,需要先給表弟交代背景的重要性:
「咱倆的生活圈子、生活經歷、看待問題的立場不一樣,我的看法不一定適合你。不過,你哥我畢竟是過來人,留學日本,銀行也有五位數的存款。因此,我的看法,你可以作為一個參考……」
即使不是善惡判斷,像表弟這種想法,以我們的生活經歷,也能夠判斷很幼稚,並且很大可能是表弟暫時的情緒推動所致。這種情況下,還要不要很「謙虛」的進行背景說明呢?
這個問題,同樣涉及到背景。表弟沒有我們的人生閱歷,也就不具備我們的認知。無論我們怎樣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對他來說,都只是一個結論,而非自己的價值觀。就像本文所闡述的內容,那些習慣於搬個馬扎在南牆跟一邊曬太陽,一邊交流股票的老頭老太太,以及熱衷於「追星」的市場參與者,幾乎意識不到背景對於交易的重要性。
因此,無論是什麼情況,發表主觀觀點時,都需要進行背景說明。即使對方不理解,至少傳達了這樣的信息:
我的結論,既非真理,也非100%適合你。
2、將自己的思想,傳達給對方,更傾向於技術層面。例如,有些人的文字,讀起來暢酣淋漓,讀者覺得很痛快;有些人的文字,則讀上好幾遍也不知所云,或不敢確定是不是準確理解了作者的本意。
在這方面,給大家一些建議,作為參考。
首先,是上面提到的一事一議原則。不再複述。
第二,行文遵循因果的邏輯順序。要麼先因後果;要麼先說明結論,再闡述原因。
第三,以說明性表述為主,避免觀點性表述。
關於第三條,稍微舉個例子。例如,對某物品價格的表述——
說明性表述,這個東西價格有些高;
觀點性表述,這個東西有些貴。
可以體會一下其中的差異,以及適用的語言環境。
*閱讀財經媒體時保持獨立性的方法:閱讀財經媒體時保持獨立性的方法
交易者之間交流的方法:交易者之間交流的方法
第四,發掘自己最底層的想法。
例如,我們(女)和男朋友去逛街。路過一個花店,我們看著其中的一種花說:「好漂亮啊!」
這個「好漂亮啊」——
可能是自己就是覺得漂亮;
也可能是想要,但不願意破費(包括男朋友);
還有可能是,如果男朋友送給自己,就太好了。
請大家仔細體會,以上三個不同的真實動機。如果自己的真實動機是第三種,與其說「好漂亮啊」,不如說:
「你送我一束這花吧。」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在真實的生活溝通中,會面臨很大的挑戰:
1、沒有養成發掘自己真實想法的習慣;
2、真實想法隱藏太深,或邏輯太複雜。
以上兩個原因,導致我們在日常溝通中,很難快速發掘自己真實的想法,並表達出來。不過,在意識到這一點之後,刻意的放慢溝通節奏,為發掘自己真實的想法留出儘可能充裕的時間,一般來說,很快就會習慣。
表達出自己最底層的想法,收窄了對方挖掘我們真實想法的空間,有利於準確理解我們的想法。否則,男朋友聽到「這花好漂亮啊」,可能會說:
「還有時間,你覺得好看就多看會兒吧。」
表達出自己最底層的想法,實際上,相當於自己主動將溝通步驟一事半功倍了。這個原理,是不是看著有些眼熟?是了,細化交易規則,壓縮主觀智力參與的空間,有利於執行階段的一致性。
大家可以在之後的學習、工作、生活中,每次主動或被動溝通時,刻意的提示自己使用這三個步驟,直到其融入自己的方法論中。
最後,原問題中提到:
「對一些本來有價值的問題的討論,到最後容易演變成對對方品格、道德或是專業程度的攻訐或嘲諷,偏離了討論的本意。」
一個人起心動念,言行舉止都需要在其人品下進行考量。討論過程中不需要提及某個討論成員的人品,因為說出來也是浪費時間;但需要將對方的人品納入自己的考慮之中,否則也是在浪費時間。
做一個總結——
1、確認所有參與討論人,理解了討論主題,以及其他人發言的本意;
2、整理自己關於問題的思路;
3、怎樣將自己的思路,有效地傳達給其它參與討論的人。
題目說「若能舉例說明可能會更好」,我就舉兩個例子,一個壞的一個好的。
先說一個知乎的例子。
這是我的一個回答:力的傳遞有速度嗎? - 豬小寶的回答 按理說這是一個純粹的理工科問題,不牽扯任何價值觀,更不可能牽扯任何人身攻擊。我自以為我的回答語氣非常平和,敘述非常通俗。我自以為我沒有說「我一定就是對的,和我意見不一樣的通通都是錯的」。我也自以為我沒有絲毫「你們怎麼連這都不懂你們是不是缺心眼」的意思。
我只是以為,我好歹也是喬治亞理工學院的博士生,我們學校好歹也是全球技校 TOP 10(http://zhuanlan.zhihu.com/p/20216228),我自以為我還不至於太給學校丟臉。而且我的研究跟這個問題非常密切,我也做過這方面實際的實驗,所以我以為我的回答是沒有大問題的。
結果今天遇到一個奇葩。當然,奇葩以前也多的是,我都懶的說了。只是這一個徹底突破我的心理防線了。「就這樣被你征服~~切斷了所有退路~~」
先給我來了兩發評論。
評論完了不過癮,又專門寫了一個回答。
回答完了還不過癮,又 TM 給我來了發私信。
這位大神你這麼牛逼,莫非你是伯克利的?莫非是普林斯頓的?我懷著崇敬的心情點開了他的主頁:
一個擁有「帥到死的顏值」的放貸的說我的回答是「不懂裝懂」……我也真是服了。
當然,我不是說我一定是對的,他一定是無理取鬧。我只是說,既然你說我錯了,你就要說出理由來,講事實擺道理,引文獻說數據。這才是真正的「交流」。如果我們真的是在這樣「交流」,那麼哪怕你語氣再難聽,我都是可以接受的。比如說,如果你跟我說「誰誰誰的研究結果跟你說的相反,還有誰誰誰的實驗證明你是錯的,你個傻逼連這些都不知道」,我絕對不會生氣,因為的確是我錯了,技不如人,沒有什麼好說的。
當然,如果能在真正交流的時候做到「有禮貌」,那就更好了。
比如說,我再舉一個正面的例子:Stress or strain: which one is more fundamental? 這是一個力學方面的論壇,這個帖子討論的是「應力和應變哪個更基礎」,或者說,「蛋生雞,雞生蛋,到底是應力導致了應變還是應變導致了應力」。這個問題其實還是蠻有意思的,而且有一定的爭議,看看人家在論壇上是怎麼「交流」的。
貼主表達完自己的觀點之後,是這樣結尾的:
貼主是一位機械工程博士,先聲明自己的想法是受到了另一篇博客的啟發,然後鼓勵大家留言討論。
評論以 Dear XX 開頭,以 Thanks 結尾。
然後炸出一位大 V,哈佛的鎖志剛老師也發言了,而且看看人家堂堂美國工程院院士說話的語氣。「I enjoyed reading this thread of discussion...... Thank you for writing so clearly about the issues......」看看,學術圈的大 V 可不是買粉買贊買來的。
接著是各路小 V 跟進。
然後是你來我往的討論,我同意你的哪些觀點,我不同意你的哪些觀點,原因是什麼,有理有據有節。
這麼多帖子下來,沒有一篇在撕逼,沒有一篇在指名道姓的攻擊對方。觀點有所不同,學術水平有高有低,這都在所難免,但是禮貌理性的交流是必備的。
對比這兩個例子,你們怎麼看?
反正我是不知道。說實話,我邏輯能力有限,表達能力一般,我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兩個例子的區別?你們說說看呢?我想給 @yolfilm 老師的第四點做個補充。
Upworthy 的 CEO、互聯網觀察家 Eli Pariser 在 2011 年的 Ted 演講上,就提到過一個概念,叫做 The Filter Bubble,可以翻譯成過濾泡沫。
他還寫了一本書,就叫做《The Filter Bubble》。
大致的觀點是,互聯網產品在努力做的個性化服務,在限制我們的視野,而非拓展。
互聯網看似是開放透明,可以把所有知識信息展示給任何人,但到信息增多到現在這樣,我們就需要各種各樣的過濾器。這些過濾器,通過主動或者被動的方式,過濾掉我們不感興趣的信息。
個性化的推薦和廣告系統在這幾年非常火爆,相關的崗位待遇也水漲船高。在知網上查到的「個性化推薦」關鍵詞的學術指數是這樣的:
我們隨便看一下手機里的 APP,凡是有獲取信息、推薦信息功能的,都會根據我們過往的歷史或者主動的關注,來過濾出我們最喜歡的內容。
結果就是,我們都變成了井底之蛙。我們都會以為世界是自己所見到的樣子。
有時會覺得卧槽我的朋友圈都被這件事刷爆了、我的知乎時間線全都在討論這個、我看到的新聞也全都是提到這個,就好像全世界都在關注這件事。這種錯覺正是我們自己的過濾器製造出來的。
不僅是由於我們的安全感上的焦慮和主動的關注,未來我們看到的世界,可能就是個性化推薦給我們生成的世界了。
參考:1. Ted 演講地址:伊萊·帕里澤:當心網上「過濾氣泡」
2. The Filter Bubble (豆瓣)
有效且理性的交流是可以實現的。
但是有效且理性的交流並不總能實現。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首先你要給自己定義「有效」的概念。什麼叫「有效」?
如果你心中認為的有效是「對方完全接受了我的觀點」,那你成功的幾率就非常非常低。如果你心中認為的有效是「對方了解了我的觀點,我也了解了對方的觀點,並且我們都可以理解對方為什麼這麼想,即便我們不同意對方的觀點」,那你成功的幾率就稍微大了一些。如果你心中認為的有效是「我知道了對方在說什麼」,那幾乎每一次交流都是「有效」的。
因此你自己對有效的定義直接決定了你取得「有效」交流的可能性。同樣一段對話,可能一方認為是無效的,而另一方認為是有效的。比如有的留言的人心中的「有效」就是「讓這個答主不爽」。
而理性就更簡單一些,所謂理性就是注重事實和邏輯推理,減少感情的影響。這一點相對而言不複雜,但是需要很好的感情管理能力。
接下來說方法吧。如何建立一段「有效」且「理性」的交流呢?
1、時刻牢記自己交流的目的。
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如果你自己都忘了自己要達成什麼目的,那最後的結果一定是「無效」的。如果你要嘗試說服他A是對的,你說的話就應該圍繞A是對的來說,不要因為聊到了B,就開始說B怎麼樣,你的每一段描述都應該圍繞著A。
2、在開始之前根據自己交流的目的做可行性分析。
這是規避「無效」交流的手段,也是我前面說有效且理性的交流並不總能實現的原因之一。有時候很明顯對你而言的「有效」在針對某個人或者某個群體的時候是不可能實現的。比如你想從物理學上討論引力波,對方是個中專挖掘機畢業的人,這明顯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或者你想討論黃安的積極與消極影響,而對方是個極端反台獨的人。在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你自己要去做好分析,主動放棄一些沒有機會的交流,不要浪費自己的時間。
3、在交流中,恪守自己的目標,不要總想著擴大戰果。
你本來只想證明科比最後一戰的數據是華麗並且合理的,結果好不容易說的差不多,對方基本接受了你的觀點,你又要去證明科比最後一個賽季打得都不錯,以及科比是歷史上前十的球星。這會把一個本來「有效」的交流推向無效,對方會因為你後面的不合理質疑你前面本來已經說明的差不多的觀點。
4、保持自己的理性。
既然是理性交流,你自己要保持理性。就事論事,不把討論從事轉移到人。敘事多用第三人稱或者第一人稱,少用第二人稱。不要讓對方覺得你在攻擊或者嘲諷他。多用中性詞、陳述句,減少絕對語氣和感情抒發。最忌諱「呵呵」,「你懂××么」,「你腦袋是讓門擠了么」之類的沒有意義的話。
5、理性是建立在感性之上的!!!
這點真的特別特別特別容易被忽略。有的人在交流的時候標榜自己的「理性」,總覺得自己是占理的那個,然後不停地有暗鉤去刺激對方,把對方激怒之後嘲諷對方的不理智。如果你的目的本來就是激怒對方那無可厚非,但是如果你的目的是有效的交流,這就是大錯特錯的行為。照顧對方的感情也是「理性」交流很重要的一部分。讓雙方都心平氣和地聊天,遠比倆人比誰更晚發火要有效得多。因此在交流的過程中,多肯定對方和你相同的觀點,少抨擊對方和你不同的觀點,在發出質疑的時候多用「我認為」,「我覺得」甚至「我猜測」,少用「你是錯的」或者直接從似乎客觀的角度否定對方觀點的句式,如「科比最後一季打的很爛」。交流是一個平衡的過程,如果你總想著成為一個「勝利者」,那是很難形成有效的交流的。
因此,找對目標,用對方法。當在交流之後,你和對方都認為自己收穫了一些東西,而非你覺得你「勝利」了的時候,那自然就有有效的交流了。注意交流的對象,遇到對你不友善地攻擊的人,善用屏蔽舉報功能
你終會遇到可以跟你理性交流的人
因為我們根本沒有必要為那種,本來你好好跟他討論問題,他卻莫名其妙上升到
反對爭辯立場人格等等的人付出溝通成本
如果有自身的問題那好辦,控制好自己情緒就好了
如果自己是有名氣的一方,那說不定對方還有借你的名氣炒作的嫌疑
人可以被消滅,但不可以被打敗
有專業素養的人早就沒這問題了吧,咱們這種非專業人士才會要注意
首先大概確認他是不是真的專業吧,然後通過閱讀他的資料和具體交流中進一步確認
尊重對方,特別是尊重他在擅長領域的權威性
如果是真的專業人士,肯定會有獨到的偏離大眾認知的意見,聽到以後不要急著反對
而且真的專業人士有空給你答疑你真的得心存感激了,別人憑什麼不忙自己的事情要給你答疑?
yol叔從「接收方」的立場切入,我試著從「表達方」的角度說一下。
要使一段對話儘可能地有意義,作為聆聽者和反饋者,應該最大程度地(取決於你的理性、耐性、修養和知識結構)以「寬容原則」來對待對方。即——
當對方的表達有明顯的低級錯誤時,把它視為「失誤」而不是「錯誤」,隨後指出來以確認你沒有誤解他的話,他也沒有表達不清晰。
當對方表達有歧義時,傾向於認為對方表達的是「在你看來最正確」的那種,隨後指出來用你的話修正它,並讓對方確認你沒有曲解他的話。
當對方表達有缺陷時,最大程度地把焦點指向對方所要強調的論點或現象,並討論它。當雙方就此交換完意見後,可再作為補充指出對方遺漏的部分。
以上是方法論,作為支撐這個方法論的世界觀是:在討論的最開始,盡量不要把對方視為蠢貨,而至少視為與自己智力相當的人。比如當有人說「1+1=3」時,出錯的地方可能是他,可能是你,也可能是信息的傳遞過程。斷然把責任歸因於他人,是不明智的。
以上。我認為,對於一個問題的討論,每個人都可能有不同的看法,這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
在此基礎上,每個人都會捍衛自己的觀點,這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所以,就有了衝突。
可見,衝突是不可避免的。
因為每個人都相信自己是對的,所以對方肯定是錯的,至少比對方的更好。
每個人都努力的說服對方。
所以,想要理性的討論問題,最重要的就是認同對方,求同存異。
如果,即使各方的觀點沒有任何共同點,認同對方也很重要,因為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對的。
人和人之間要實現有效的交流,有五條最基本的遞進的常識,除了常識零,我們把它當成公理,其他的都是可以從前一條常識推出來的。
常識零:你和我看事情的角度不同,看到的表象得出的結論也許就不同。
常識一:你的判斷標準不是度量衡,不要用來度量我的判斷。
常識二:你有權利用你自己的標準做判斷,不要把你的標準強加給我。
常識三:你有權利根據自己的判斷做選擇,不要替我做選擇。
常識四:你有權利自己閉嘴,但不能要求我閉嘴。
如果討論雙方能接受這五條常識,那麼大家就是在同一個文明框架下討論問題,這個交流才有了能夠得以進行下去的基礎。如果我們希望這個討論有意義,不陷入雙方自說自話,還有其他的常識需要達成一致,那個不在這個問題的討論範圍。
另外,yolfilm 那個得票最高的回答,是違背了這些常識的。而且會被喜歡違背這些常識的人拿來當做沾沾自喜的資本,在導致交流無法進行的同時還會把責任毫無保留的推向另外一方從而取得心理上的勝利而忘了討論的目的是相互理解不是戰鬥。感謝邀請。
先說結論:
一切問題,歸根結底都是語言問題。
- 討論雙方都是真誠的,希望藉由討論取得共識,同時也是足夠理性的;
- 雙方對討論過程中用到的「語言」擁有充分的「共同認同」。
用大白話來解釋第二點,就是:我了解並且認同你說的每一個詞的意思,反過來也是。
這說來簡單,但是在生活中,這樣的情況,卻實在太少。更多的情況,是兩邊都在自說自話,但說的根本就不是同一個話題,而是雙方各自對這個話題的理解。
比如最新一期《奇葩說》,論題是:人類需要超級英雄嗎?在雙方爭辯的過程中,對於「超級英雄」這個詞,至少出現了如下幾種不同含義:- 超人、鋼鐵俠這種具體的、狹義上的超級英雄;
- 抽象的、人類可以通過技術達到的狀態,並且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 抽象的、天賦的、人類無法達到的狀態,並且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 抽象的、天賦的、人類無法達到的狀態,並且是絕對正義、絕對完美的。
這樣的爭辯,好看是好看,但如果擺在日常生活中,有可能得出有建設性的一致共識嗎?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其實,日常生活中,很多時候爭論的焦點,從來都不在問題本身,而是在討論問題的過程中,雙方對彼此用到的「概念」的理解和認同上面。
再舉一個最近又被翻出來講的例子:在電車困境中,扳動扳手使電車轉向撞死那個無辜的孩子,這樣做是否道德?如果A和B討論這個問題,到最後會發生什麼呢?旁觀者往往會發現,他們討論的內容已經不是「它是否道德」,而是「道德是什麼」。而對於道德的定義,兩個人又會有兩種理解。於是,問題的焦點就會轉移,會一直糾纏在這一點上面。
實質上,你我對於「道德」的理解,可能跟我們的成長、家庭、教育、世界觀、價值觀等等根深蒂固的因素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不太可能通過一次討論就發生改變。那麼,討論就會永遠停留在「按我對道德的定義,它是道德的;按你對道德的定義,它是不道德的」,永遠無法取得共識。
事實上,如果我們對「道德」有一個充分而明確的定義,雙方都了解和接受這個定義,並且,它是全面的,任何事情都可以放到這個定義裡面,用同樣的標準去判斷。那麼,還會有「這件事情是否道德」的討論嗎?不會的。
我們不會去爭論「馬是不是植物」,因為「植物」和「馬」的定義都非常明確,把後者放到前者的定義裡面檢驗一下,就可以得出結論。但為什麼我們會爭論「這件事是否道德」「這件事是否正義」「這件事是否公平」?正是因為,道德、正義、公平,這些概念往往沒有固定而明晰的定義,每個人對它們的理解都是不同的。而爭論之所以能夠存在,也正是因為雙方對此缺乏「共同認同」。
「討論」的本質是什麼?它實質上是雙方提出自己的觀點,試圖說服對方的過程。也就是說,A提出自己的論據,根據邏輯推演,得出觀點1;B不同意觀點1,提出自己的論據,根據自己的邏輯推演,得出觀點2……以此類推。一場理性而有效的討論,最終一定會達到一個觀點N,是雙方都認可的。這個觀點N就是雙方不斷修正自己的邏輯、不斷調整自己的觀點,最終取得的共識。
為什麼能夠達成共識呢?無非有下面兩個原因:- 我們都了解並且認同對方所使用的每一個論據,只是我們使用的邏輯推演過程不同。這時我發現你使用的邏輯推演過程更嚴密、更全面,於是你的觀點獲勝,我同意你的意見。
- 我不了解你使用的論據,但是在討論的過程中,你把它提出來了,並且得到了我的認同,於是我發現你的邏輯推演更全面,於是我接受你的觀點。
當時,絕大多數實際情況,是在討論一個大的「話題」的過程中,雙方把它分解成許多小的問題,並且不斷通過1或2解決這些問題——有時A前進一步、B後退一步,有時A後退一步,B前進一步,最終對這個話題取得一致共識。
這兩種情況,共通的地方是什麼呢?是雙方都必須對對方的論據擁有足夠的「認同」。如果我不認同你的論據,它就不能成為論據,你的一整套邏輯推演也就無法得到我的認可。討論就會永遠卡在這裡,停滯不前。
可惜的是,日常生活中,許多討論常常建立在不同的「論據」上,導致雙方講了一大堆,但是完全跟「討論」沒什麼關係——只是在把自己的理解和邏輯推演講出來而已。
所以下次,如果你要開展一場討論,記得,如果你或者對方突然蹦出一個新的辭彙,一定要問問:你對這個辭彙的理解是什麼?咱們雙方一致嗎?不然的話,很可能就是在做無用功。最需要注意的是選對討論人群。不要和傻逼討論。不要和在追的女生討論。
看了最新一期的《奇葩說》,雙方就「超級英雄」這個主題進行了辯論。
表面上大家在圍繞一個共同的主題——「超級英雄」唇槍舌劍,但實際上看下來會發現,其實他們對主題含義的理解並沒有達成共識,就開始進行討論,其結果就是,每個人都在自說自話,辯論的主題變成了「(我理解的)超級英雄」。
黃豪平的觀點是「超級英雄必將帶來超級反派」(是嗎)。
顏江瀚的觀點是「超級英雄是圖騰」。
史航的觀點是「超級英雄會讓人忽視現實」(是嗎)。
陳銘的觀點是「超級英雄是圖騰」。
黃執中的觀點是「超級英雄必須經歷悲慘的人生」(是嗎)。
馬薇薇的觀點是「超級英雄其實就是改革創新先驅」(是嗎)。
……
蔡康永的觀點是「世界是唯物的」(?)。
高曉松的觀點是「世界是唯心的」(?)。
連他們這些教育、生活水平都差不多(比較高)的人,都無法完全理解對方的觀點(當然我也可能理解錯他們)然後就事論事地討論,而是每個人都只顧表達自己的觀點、自說自話,更何況我們普通人。
所以我和上面幾位大V的想法一樣,我一直都認為,(絕大多數)人是沒辦法實現有效且理性的交流的,我們想做的,只是表達自己的觀點而已。:)首先別做便宜大侄子,討論雙方的地位是對等的
哈維爾《對話守則》:
1.對話的目的是尋求真理,不是為了鬥爭。2.不做人身攻擊。3.保持主題。4.辯論時要用證據。5.不要堅持錯誤不改。6.要分清對話與只准自己講話的區別。7.對話要有記錄。8.盡量理解對方。
諾貝爾獎得主羅伯特·奧曼(Robert Aumann)在 1976 年發表了一篇論文,論文的題目是《不一致的達成》( 「Agreeing to Disagree」)。大概的意思是,如果是兩個理性而真誠的真理追求者爭論問題,爭論的結果必然是二人達成一致。也就是說你們兩個要是辯著辯著互開嘲諷,那麼證明你們倆中必然有一方根本不關心真理是什麼,而是關注其他的東西,比如別人是否和自己一樣,或者這個傻逼居然這樣想,我要糾正他。原文如下:
If two people have the same priors, and their posteriors for an event A are common knowledge, then these posteriors are equal.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如果我們兩個都是真誠的,且只追求真理。那麼在互相表明觀點之後,如果對方還在反駁,那麼證明他肯定掌握了我所沒有掌握到的信息,在接受到這樣的新信息後,我如果還是堅持自己的觀點,說明我自身擁有的信息更加關鍵,於是我把這個信息分享給對方。如此反覆若干次後,最終兩個人必然會達成一致。
所以怎麼實現理性和有效的交流?如果對面一言不合開了嘲諷那麼很明顯,他關心的並不是問題的答案,結束對話就好了。如果你覺得憋屈,特別想罵回去,那麼顯然你關心的也不是問題的答案,你為什麼要糾結理性有效呢?
「有效且理性的交流」需要討論者具備理性美德與一定的思維技能,關於這一點專業人士與非專業人士都應注意,沒有區別。
關於思維技能的部分,邏輯學、批判性思維教材中涵蓋了很多,也不是人們最缺乏的。
本篇回答著重強調一下理性美德:
根據理查德·保羅《批判性思維》中的觀點,人們難以理性討論的本因來自人類先入為主的天性。
人類天性會把觀點分為「喜歡的」(贊同我們的觀點)和「討厭的」(反對我們的觀點),進而更容易忽視對立觀點,卻更重視自己的觀點。
因此,當我們進行「有效且理性的交流」時(不得不考慮那些對立的觀點時),就一定要致力於做到下述要求:
必須一視同仁地對待所有觀點,而不受個人感受或私利的左右,也不受朋友、團體的感受或利益的影響。這種要求暗含了對思維標準(諸如正確性和邏輯合理性)的堅守,而非受個人利益或者所屬群體利益的影響。
非理性思維的一種表現是:思考者衡量自己觀點用的是一種標準,而在對待和自己迥然不同的觀點或者思維方式時卻根本不認為自己有責任採用同樣的標準。我們在思考時應有意識的避免這種傾向。
當然,要達到理性討論的效果,光統一了認識還是不夠的,還要在日常思考、交流中反覆修鍊下述素質:態度謙遜、勇敢無畏、設身處地、堅持不懈、篤信推理、意志自由。如不能把這些素養集於一身,就沒有實現理性討論之可能。下面逐一交待它們的內涵:
態度謙遜 ——吾生也有涯,吾知也無涯。
態度謙遜可以定義為對個體知識局限性的清楚認識,包括對那些容易以自欺欺人方式萌生的本性中的自我中心傾向之情勢的敏銳反映。這就要求我們對自己的偏好、偏見、自我觀點的局限性以及個人無知領域的廣度有清醒認識。
態度謙遜還要求我們認識到不要夸夸其談。這並不意味著懦弱無能或者奴顏婢膝,相反,這意味這對於自命不凡、夸夸其談和狂妄自大的鄙棄,以及對於個人信念的邏輯基礎(或者對於這種邏輯基礎的缺乏)的洞若觀火。
勇敢無畏——勇於挑戰信念
勇敢無畏可以定義為認識到可以需要直接面對並且公正地評價那些能夠引致自己強烈負面情緒、而且尚未經過慎重考察的觀點、信念。
勇敢無畏和這樣的認識密切聯繫:社會公認為危險或者荒謬可笑的觀點有時候卻(在部份或整體上)經得起理性的推敲和論證。那些被人們諄諄教導的結論和信念有時候卻是錯誤的或者會把人引入歧途。一個人若是想自行決定哪些觀點是合理的,他/她就絕對不能被動或者毫無揚棄地接受所學的一切。勇敢無畏之所以可以在此起到作用,正是因為在某些被視作為危險或者荒謬的觀點中卻蘊涵著真理,而那些我們所屬的社會群體所堅信的某些觀念中卻可能隱藏著誤解和謊言。在這些情況下,人們若想成為公正無私的思考者,就需要具有勇氣。對離經叛道的懲罰可能會很嚴酷。
設身處地——考察對立觀點
所謂設身處地,指的就是認識到我們應該以富有想像力的方式讓自己置身於他人的位置上,以便真正地理解他人。
若想做到設身處地,我們就得準確的重建他人的觀點和推理過程,還得從異於自己的前提、假設和觀點出發進行理性論證。在過去,存在這種情況,就是我們深信自己正確,但實際上卻犯了錯誤。設身處地不僅要求我們得自動自發地銘記這種情況,而且還要求我們能想像自己也可能被手邊類似的境況所欺騙。
理智健全——用同一標準來評判自己和他人
理智健全意味著認識到應該真實的對待自己的思考,除此以外,如果我們以某種標準去要求他人,那就應該用同樣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這表明,我們用于衡量對手同樣嚴苛的標準來衡量我們自己的論據很論證——言行一致。這也表明,我們應該誠實的承認我們自己的思維和行動之間的矛盾和差異,而且能夠識別出自己思維過程中的矛盾。
堅持不懈——排除萬難,戰勝挫折
堅持不懈指得是,不論在完成任務時會遭遇多少挫折,都有戰勝困難的毅力。
腦力勞動中的某些問題是很複雜的,解決這些問題並非易事。當一個人在面對腦力勞動的困難於挫折而不放棄時,此人就具備了堅持不懈。具備這種素質的人在面對來自他人的非理性反對時,依然能夠堅定地信守理性的原則;而且還能現實地感受到有必要同那些令人困惑和未解決的問題進行長期的艱苦鬥爭,以求實現透徹理解或者洞若觀火。
篤信推理——認識到出色的論證自有其價值
就長遠來看,篤信推理的特點是建立在如下信念之上: 對於個人及全人類的最高利益而言,只有通過鼓勵人們發展自己的理性技能並從而得出自己的結論,以此給予理性最自由的舞台時,這些最高利益才能得到最好的體現。
構成理性論證信心基礎的信念還包括,通過適當的鼓勵和培養,人們能夠學會獨立思考,並形成富有洞察力的觀點,得到合理的結論,學會清晰、準確、貼切地、富有邏輯性地思索,學會通過訴諸出色論證和合理證據來說服對方,並因此繞過深植於人類天性和社會生活中的暗礁,成為通情達理的人。
當一個人篤信推理時,他就會被以合理方式展現的論據所「打動」。而合理的觀念本身就成為此人生命中最重要的價值標準與核心理念。簡言之,篤信推理,就意味著使用出色的理性論證來作為接受還是拒絕某種信念或者立場的基本評判標準。
意志自由——成為獨立的思考者
意志自由可以被定義為建立在獨立思考這種理想之上的內在動力,對於自己的信念、價值觀和思維方式擁有理性的自我原創性,不依賴於他人思想上的指引和控制。
上文提到的公正思考原則以及理性諸素質,皆屬於理性美德的範疇。普通民眾對於這一層次的認識是相當匱乏的。在這樣的前提下過分關注思維技能的訓練(如現有的娛樂性辯論節目、部分校園辯論等),只會強化以自我為中心以及非理性討論(而非公正思考、理性討論)的傾向。
需要尤其警惕。
想到生男孩飯圈名言。我什麼都知道我就是不說。說這句話的叔叔可是大儒啊!
推薦閱讀:
※為什麼很多公司的中高層管理者都不喜歡能夠說真話的人?
※性格內向,不擅長與人交際的新員工如何與領導和同事相處?
※有哪些故事可以用來解釋自己不喝酒?
※熱戀期把該聊的都聊了,突然沒什麼話想說了怎麼辦?
※打算利用春節在高檔別墅區送財神爺紙像,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