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世界耐力錦標賽(WEC)這個新興的賽事?

時間不長但是似乎現在看得人越來越多?


這個賽事其實時間挺長了,而且一開始名氣就是有基礎的。只不過當初不叫WEC罷了,直到2012年FIA與ACO(西方賽車俱樂部)聯合起來才真正掛上了「FIA World」的名號(FIA World Endurance Championship),之前是勒芒系列賽(LeMans Series)那時候不是特別關注這個..每年只看法國勒芒一站而已,那時候已經有中國站了只不過是在珠海而不是上海。
更名WEC之後的確在幾乎不削弱法國勒芒24小時這站的情況下明顯提升了其他分站的名氣真正達到了系列賽的目的雖然不再叫系列賽了= =,而且WEC對整個跑車賽有一種聚合作用,現在的跑車組也漸漸有明確的分級了(雖然原來也是),往後分級會更加明確更加向方程式發展雖然本人不是很喜歡這樣
原因:關注WEC的人會發現從2017年開始LMP2組被限制只有4個車架廠商美其名曰為車隊節省預算(旁白:本來絕大多數車隊車都是買來的2017年與以前預算上有啥區別??)其中有一個還是主要面對北美的要知道北美的原型車比賽沒大事實不會出徵到其他地方的,1個引擎供應商,現在P2組百家齊放超級好看啊,而且預算也沒有高到哪裡去啊

本人持續搜集了相關證據,發現其實相對來說還是對WEC有點意義的。
我們來分析一下現在WEC的格局
第一層:高大上的LMP1-H組(LMP1-H是舊稱,2015年起LMP1-H與LMP1-L統稱LMP1但是這裡方便區分沿用舊稱)
第二層:被人遺忘的LMP1-L組,這裡總共三台賽車其中叛軍車隊一枝獨秀自娛自樂,另一支車隊根本就不知道到哪裡去了
第三層:其實非常好看的LMP2組,但是二級分化明顯,處於前列的KCMG,G-Drive,JOTA,TDS車隊(後兩者不跑全年的比賽)其他的車隊則零零散散,當然我們不能忘了SMP車隊,今年以前一直很強大,但是今年自己打造了BR01賽車後反而落到後面去了(不過據說BR01很強大是當年908團隊的作品目前只參加了今年的勒芒24小時所以發揮不好也能理解)
第四層:GTE組別分為Pro與Am組,但是由於用的車是同一組別的所以大家就混在一起了..兩個組別主要是車手級別不同(金牌/銀牌車手之類)以及賽車是起碼要1年的車齡,在大家更新新車的時候區別明顯(比如從997更新到991),今年區別不大(不過今年依舊有保時捷997存在,沒記錯的話應該是AAI車隊成績不好就不詳細查了)

在這比賽中,第二層和第三層是這個比賽制度的薄弱點或者漏洞點,LMP1-L組簡直就是歷史遺留問題,基本上沒人管,但是又不能取消..真是令人頭疼呢,而且還不僅僅有這個問題,樓下的GT3組的賽車現在廠商的熱情挺高的怪物越來越多速度越來越快具體看看650S GT3就可以了..碳纖維單體殼+這種空力套件,尼瑪這個不是GTE嘛??來跑GT3幹啥??但人家就是GT3= =||..於是乎FIA與ACO一商議,乾脆就醬= =+:
為了彌補這個比賽賽制的漏洞..並且捍衛GTE組腳踩GT3組的榮耀【這個不捍衛都不好意思,GTE組的車(50W歐)應該比GT3組(30W歐但是近期有上漲趨勢據說有賣50W歐不到的FIA不管管嘛)貴,要是跑一樣快那豈不是呵呵..】
GTE組必須提速!!
LMP2組速度給我快快快!!那些小車隊造出來的都什麼玩意兒!!以後不準隨便造車架了,都給我用指定的有水平的這四家!!動力系統來一樣的!!——這樣才能保證有效提升車速。
啥??LMP2太快不敢玩?LMP3組在此!!雖說這個是為了替代地區賽事的LMPC的但是也是挺好的嘛..你不肯來新的P2那你去P3咯..以後FIA和ACO大哥哥會考慮然你們繼續出現在勒芒24小時的!!

提升GTE組,這個不難..改下規則,畢竟那些造GTE的其實還比那些自己造P2的要來的可靠(車是廠商所造所以資金技術可以保證車隊就算窮點車還是不慢的)
上文提到的邁凱輪650S GT3

看看這空力套件嘖嘖嘖..來張波子家的對比下:991 RSR 2014(GTE組):

這倆怎麼看都應該放在一起跑..
再放張991 GT3 R的照片(保時捷2016年跑GT3的車,終於來了啊親TAT,997這兩年的表現都快把以前保時捷在GT3組的臉都丟光了..)

本來想對比下看看GT3組應該比GTE來得溫和的結果發現新的GT3似乎個個兇險無比..

似乎跑題了,分界線上面的部分先寫到這裡
似乎跑題了,分界線上面的部分先寫到這裡

============================瞎扯淡分界線===========================


發現個大坑我慢慢填,愛寫啥寫啥反正都是與WEC有關的東西..
聲明:本人愛看WEC,但反而是個輕微程度的WEC黑;本人為牆頭草,其實並不支持哪個隊伍但也不是博愛黨,喜歡在年初預言總冠軍以及比較重要分站的冠軍,比如F1中本人預言梅賽德斯AMG車隊將獲得今年總冠軍而車手冠軍則認為是漢密爾頓,雖然本人挺喜歡羅斯伯格的(從威廉姆斯時代就開始喜歡NICO了),在WEC中P1組今年本人偏向於保時捷廠隊,P2組本人偏向於KCMG而GTE組本人今年偏向於阿斯頓馬丁(不過勒芒本人一貫支持遠征歐洲大陸的克爾維特車隊)
原因:P1組——之後說
P2組——KCMG擁有最新的Oreca 05,而這兩Oreca 05其實就是P2版的睿伯琳(叛軍車隊)的R-ONE,車又新又快又穩定
GTE組——以後再填,Prodrive是一個很厲害的車廠


WEC目前有4個組別3種車型,分別是LMP1,LMP2和GTE,其中LMP1和LMP2我看到知乎有不少知友稱其為「勒芒」,這個稱呼並不是很準確,正確的稱呼應當是「原型車組」,劃分類別是跑車組,按目前的情況是跑車組比賽的最快最高的組別。

當然說是跑車組我自己感覺都是不妥當的,P1和P2組的單體殼削掉車頂和輪罩就是方程式(其實這麼說並不對應該是去掉封閉部分,防滾架還是要的)

撞車後的R18..是不是很像方程式..奧迪車迷表打我,神一樣的Joest車隊是奧迪一寶,我沒記錯的話奧迪有名的神修復就是照片里的這輛車的這次事故。

分界線下面的部分也先寫到這裡
----------------------------------------------8月27日更新------------------------------------------------------
本人繼續扯下去..其實昨天寫完後自己內心是有點不安的,為啥呢?
因為根本沒有回答題主的問題好不好!!!

題主的問題總結下就是WEC到底是什麼鬼?未來會怎麼樣。
那本人今天繼續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比賽分兩種,一種叫做衝刺賽,很短,另一種叫做耐力賽。

嚴格來說F1這種頂多兩個半小時平常都是一個半小時左右的都是衝刺賽,今年似乎F1的圍場里有人要求在周六再舉辦個衝刺賽來讓比賽更加刺激,但其實無論是周六還是周日,F1這種都是衝刺賽。

換句話說,沒6個小時好意思叫耐力賽??

當然上面的界定過於偏激,對於較低組別的賽事來說3小時同樣也可以稱為耐力賽了,所以說真正界定衝刺賽和耐力賽的區別個人還是認為應當從車隊車手應付比賽的方法上來進行區分。

首先要聲明下,雖然說通過這種方法來區分,但是賽車本質是賽車,共同點還是有的,撇除原因不談,剛剛過去的F1比利時站Vettel最後關頭爆胎失去第三與去年勒芒保時捷最後領先情況下車壞了失去冠軍是同樣的性質。

然而在區別上,F1中梅賽德斯AMG車隊憑藉著強大的賽車贏下了一個又一個冠軍,而今年WEC保時捷都是桿位卻在第一第二站接連輸給奧迪而且在勒芒也贏得挺吃力。

那就說明了在耐力賽中車快未必能贏。很多人開玩笑說勒芒就是撿錢包,假如水平差不多誰撿到誰就是冠軍。

相比之下其他分站6小時的比賽倒是能反映出賽車的本質。

這時候我就能真正開始回答題主的問題了。

WEC的未來是什麼樣的?

說實話WEC其實雖然能夠追溯到之前的各種比賽,高興的話向前追溯幾十年都不是問題,但是,現在的這個最高級別個人認為是全新的,雖然沿用了不少的P1組的規則但是問題就在全新的動力單元帶來的規則上的變動直接左右了比賽的進程以及發展,P1組混動很早就有了但是規則上要求的混動也就是WEC成立以後才出現的,要說真正競爭的開始也就是去年而已,之前R18與TS030的競爭只是一個前奏。

另一位答主 @王天派 拿出了一張車迷舉著「WEC is better than F1」的紙頭的照片恐怕只是暫時性的,這幾年暫時性的混亂使得比賽非常的多樣化各家廠商風格明顯,不過今年保時捷的表現已經證明了小排量+渦輪增壓+規則中最高尚的8MJ能量回收系統是目前為止最快的動力系統,無論是奧迪的柴油機還是豐田的自然吸氣發動機都肯定是比不上保時捷的動力系統,所以說未來LMP1-H組別的動力系統恐怕都會變成「小排量+渦輪增壓+規則中最高尚的8MJ」。

所以目前我們看得WEC精彩只是因為大家的面對一個未知的世界做出的選擇不同而產生了差異而已,在未來恐怕各家都會有相似的結論,屆時就沒現在這樣的局面了。而空氣動力等方面雖說規則賦予WEC的賽車更多發揮空間但是從技術上比相比F1還是有差距的。

所以我們可以分成三個階段來看
1.目前階段,各家動力系統各不相同,賽車表現各有差異化
2.不遠的未來,各家動力系統大致相同(能量回收儲存介質可能不同),賽車表現取決於各家技術水準,就好比現在1.6TV6的F1動力系統,規格相同,表現不同
3.更加遠的未來,各家動力系統幾乎相同,動力系統的表現也幾乎相同,就好比之前2.4V8的動力系統一般

第一階段也就是我們現在的階段,各家廠商非常有個性,奧迪繼續用著柴油機,保時捷帶來了最牛的小排量汽油機,豐田則用著經典的RV8K極其升級款,但是這個日子已經不長了
奧迪的柴油機畢竟是柴油機,R15時代開始就已經沒有什麼大的優勢了,就像奧迪引擎部門的人說的,我們當然不喜歡TDI,但我們在這裡宣揚的特色就是TDI所以我們只能繼續TDI(多年以前的報道了)
豐田呢,從SuperGT裡帶來的RV8K,其本身是非常優秀的,但是!!這是自然吸氣的,沒有渦輪哪裡來的MGU-H(回收渦輪熱能)?
保時捷先不說,個人認為是目前WEC最適合的動力系統。

對了還有個日產!!!這個嘛..以後再說

目前的規則對於混動車有8MJ,6MJ,4MJ,2MJ四個級別,越高在目前的情況下基本上就是決定車越快(不過今年奧迪的4MJ比豐田的6MJ快,目測是奧迪預算高..今年的R18一看就沒少花錢沒辦法去年丟了總冠軍嘛..然而今年丟了勒芒冠軍奧迪又心急火燎地揮舞起EoT大棒去欺負保時捷了)

想要能夠成功達到8MJ,你起碼要有個渦輪吧,有了渦輪才能布置兩種能量回收系統(MGU-H和MGU-K)前者是渦輪的熱能,後者是剎車時的動能,沒渦輪你只有MGU-K,然而誰都有MGU-K都能要在過彎的時候剎車,沒有MGU-H人家有就是自己註定就不如人家。

這兩年似乎無論是8MJ,6MJ,4MJ還是2MJ似乎都能偷到幾個冠軍,大家都高興高興,過了幾年就沒這麼高興了,這幾年大家都能高興因為先進的總歸在出問題,然而技術成熟了之後人家不出問題了你還能指望著那冠軍?當然不行,今年保時捷在勒芒就沒問題(冠軍車沒出問題),奧迪豐田怎麼也追不上保時捷,冠軍幾乎可以說必定就是保時捷的。

所以技術穩定後就務必是步入第二階段了,豐田基本上已經確定把現在SuperGT里的2.0T搬來了,那就什麼都有了就不知道整套系統是否穩定是否有保時捷那樣的性能,奧迪呢,繼續EoT護體,繼續玩著政治鬥爭隨便燒錢把車架做做好,這點今年已經有所體現,直線上保時捷8MJ拉開差距而奧迪則可以在彎道追回。

好吧來扯下EoT否則扯淡就扯不下去了,EoT不是GT賽里的BoP,EoT的目的在於讓柴油機和汽油機都能處於差不多的速度上,這其中不得不說就滋生了各種政治問題,要知道奧迪在ACO里是非常有地位的,只要能控制下EoT就可以為自己爭取利益,除非遇到像當年標誌這種拿著柴油機來正面PK的否則只要自己政治上玩得溜。汽油組就能被奧迪玩於自己的手掌中。

比如今年勒芒後,估計奧迪又「痛下黑手」了:

#紐博格林6小時賽#開始啟用的LMP1組的新#EOT#宣布,汽油車優勢被「縮減」!8MJ級的保時捷919 hybrid比勒芒時的能量釋放率少2.2%,油量流速降低1.6%;使用柴油動力的4MJ級奧迪則有所「提高」!其能量釋放率多0.44%,油量流速提高0.6%。值得一提,兩種科技的賽車油箱均有不同程度的「縮水」。

今年奧迪慢嗎?
當然不慢,不知道大家今年勒芒看了多久,本人大概看了20個小時差不多,估計像我這麼看的人都會對奧迪追趕保時捷時候神一樣的圈速記憶猶新,奧迪一點都不慢,而且不僅不慢還贏下了前兩站。
本人作為奧迪大概十年的車迷,心裡也是有不滿的,追不上是自己的事情為何要砍人家汽油機?


所以假如統一一下燃油的話WEC會單純得多..

當然奧迪的水平是不低的,尤其是車隊的水平那真的是圍場一流,去到F1估計也不差,別小看F1隊伍的水平,就算把今年墊底的Manor拉到WEC來估計在P2混個強隊不是問題,P1也是可以運營的只要有錢。

=============今天先扯到這裡==============
----------------------------------------------8月28日更新------------------------------------------------------
OK,答主又回來了。

其實我忘記今天要寫什麼了,為什麼回答得這麼長..因為一開始看到這個問題,之前的答案以及今後面要寫的答案已經預載到大腦里了,就是一下子全部打出來太多。

今天得到一個好消息,保時捷決定繼續參加LMP1組到2018年,看來贏了的確是有效果的,畢竟WEC不如F1那樣轟動巨大,假如贏不了的話的確離開是最好的選擇。

昨日評論里有知友 @張小胖 問GTE到底是怎麼回事情,既然我忘了今天要回答什麼..那今天就先扯這個吧。

GTE就是GT2沿用而來,在剛叫GTE的時候所有的賽車都是GT2的賽車,前文也提到了直到今年還有人用997 RSR

至於GTE組別本身,的確說實話發展的不是很健康,但是其實還是可以的,說它不健康主要還是GT3組別太耀眼。

我們可以來羅列下目前GTE組別的賽車:
法拉利458 GTE(應該是這麼叫的吧..叫過458GT2但是本人認為458後來應該是升級過的..沒怎麼考證過)
保時捷911 RSR(以前(997及以前)叫911 GT3 RSR,這個是GT2組的(很繞吧其實911GT3是公路車的名字 RSR代表GT2組賽車)而真正GT3組的賽車是911 GT3 R)
阿斯頓馬丁V8 Vantage GTE(跑GT3的是V12 Vantage GT3)
福特GT GTE(明年見)
以上三個品牌為全年參加的品牌另外GTE組還有:
克爾維特C7R(北美ALMS)
寶馬Z4 GTE(另有Z4 GT3,這個名字很清楚不解釋了)(北美ALMS)
道奇蝰蛇GTS-R(北美ALMS)
蓮花Evora GTE(這輛車不知道怎麼了)(北美ALMS)
差不多了..其中竟然超過一半是不參加WEC全年賽事的..可見WEC還有比較長的路要走
不過水平上的差異也有,今年道奇蝰蛇也來了但是幾乎沒看到它的身影..

為了對比我們來羅列下GT3組別的賽車(盡量完全):
R8 LMS(新舊都在)
997 GT3 R
991 GT3 R(明年見)
Z4 GT3
M6 GT3(明年見)
AMG SLS GT3
AMG GT3(明年見)
458 GT3
650S GT3(有些是從MP4-12 C GT3升級過來的現在賽場上已經見不到MP4-12C GT3了)
Continental GT3
GT-R NISMO GT3
V12 Vantage GT3
Corvette GT3(名字太長)
Camaro GT3(德國ADAC GT可見)
LP600 GT3(這箇舊了但是還是能見到)
Huracan GT3(這個新款今年開始上了)
GT MC GT3(我怎麼沒見到過這輛參賽過)
Ford GT(舊款也快沒了)
XKR GT3(私人作品)
RC F GT3(近期也就在日本的SuperGT了)

似乎最近的就這點了,其他的地區級別GT賽中應該還有GT3組別的車,我沒記錯的話英國本土大小品牌基本上都有自己的GT3隻要車型合適

要看GT3比賽?請關注寶珀耐力賽(其實就是之前的FIA GT)雖然我自己不怎麼看

另外紐北24小時也基本上是GT3組的天下,前面提到的ADAC GT也是挺好看的

可以看到GT3比GTE熱鬧多了吧,為什麼呢?——車便宜呀,GT3組雖然現在絕大多數的是車廠直接製造出來就是賽車的,但是同樣改裝也是可以做到的,相比之下GTE組就要困難很多雖然當年GT1組都有公路車改裝的..不過那是當年不是么

總結下就是
GT3——車相比之下接近原廠,車重大,動力強
GTE——車相比之下不接近原廠,車重輕,動力小

有一個很明顯的例子——阿斯頓馬丁的Vantage,GT3組別的是V12而GTE組別是V8
GTE因為車輕V8足以而且因為車輕,引擎假如與GT3相同那麼GTE的引擎占車重量比就大平衡就會有問題所以GTE組選用了V8。

這也是為什麼GTE和GT3跑得差不多快的原因。

接下來再解釋下GT2組別吧 ..

GT2怎麼來的,當年93年開始WSC死了之後(WSC在的時候勒芒24小時是其中一個分站)兩年沒有統一的GT賽,94年開始有私人組成了一個比賽叫BPR Global Series,其中把車劃為5檔分別是GT1,GT2...GT5,後來這個比賽被FIA收了(96年)然後FIA放鬆了GT1的規則,那個GT1叫一個快啊!!直接能拿勒芒冠軍的啊,不是原型車拿勒芒冠軍啊!!現在肯根本就是做夢啊,那時候卻可以,當然,GT1快是有代價滴..代價就是——錢和技術,主要是錢。GT1不是原型車,什麼概念?就是一定要有公路車起碼讓FIA的官員看一眼我造了一台公路跑車然後以此基礎開發賽車,所以那時候要混好GT1你就要每年開發一台起碼像現在的LaFerrari,918,P1一樣的車,這尼瑪一般廠商怎麼受得了..

沒錢?沒技術?那就去GT2吧..這就是GT2。

故事講完了嘛?NO!!

後來..玩著玩著GT1們玩不下去了就不玩了(97到99年期間最後一年GT1改名叫GTP了已經不是跑車而屬於原型車範疇)後來GT2就改名叫GTS(FIA叫GT)做了老大(99年)最後上位成功成為終成新的GT1組

話說當年(00年)GT2改名GTS的時候下面那個組別就叫GT(GT是ACO的叫法,FIA叫NGT)
GT2最終逆襲成為GT1後那個跟在後面的NGT就上位成了GT2,這才是GT2!!
現在的GT3似乎是06年FIA才創建的。

後來09年GT1又死了..

於是乎GT2被改名叫了GTE,這就是GTE的由來

前面不是說GTE要加速了嘛..因為不是16年就是17年GT3要改名叫GT+和GT了,區別未知,不過車型應該還是可以延續的,不會一下刷掉現在的GT3賽車畢竟今年起碼還有兩款現有規則新的GT3在開發,一台發布了還沒參賽呢。

這就是現在的GTE和GT3的由來

總結下就是死了兩個King(新老GT1)一個第三級別跟班的二次上位以及一個新勢力的不斷崛起。

為什麼這麼折騰?
——還不是錢的問題!!唉..

今天就寫到這裡吧,真是悲哀,本來要寫的內容還是沒想起來TAT。


非常贊同JIAXUE GONG 同學的各項分析,僅提出一兩點補充。

提到WEC就不得不說說當年的WSC(一說WSPC) World Sportscar (Prototype) Championship。因為不是特別扣題,我就簡單說說。細節大家可以百度或者wiki這個關鍵詞,放上鏈接:https://en.wikipedia.org/wiki/World_Sportscar_Championship#2012_return。WSC可以算作原型車耐力錦標賽(1953至1993,最鼎盛時期使用和當時F1一樣的引擎(例如標緻92年的905,捷豹XJR-14等,也就是快消亡的時候),和F1正賽接近的圈速(這類賽車可是比當年F1重200多千克。排位賽當年的F1賽車引擎有專門排位賽動力輸出模式,所以可比性不大),而且能跑6小時或者1000km。組別是Group C,C組原型車。但從那時起,C組的主要限制就是全場比賽的燃油使用量。所以你是會有時候看到賽車跑到最後跑著跑著油用光了。也因此此賽事和後來的ILMC,International LeMans Cup 國際勒芒系列賽(還有歐洲勒芒系列,北美洲勒芒系列等各類),再後來如今的WEC等都是和民用領域有極大相關性的。不過賽車是賽車,民用車是民用車,也不一定最優秀的賽車技術就一定能移植到民用車上。但是類似渦輪增壓,雙離合變速箱等都曾在WSC的賽事中引起了不小的漣漪。
說回WEC,因為前面有那麼久歷史的鋪墊(可以算從1953年開始的),有多項技術在其間對民用車起到影響作用,所以12年FIA和ACO合作重啟WEC耐力錦標賽就立即進入了國際頂尖賽事,收穫了頂尖廠商以及耐力賽車車迷的重度關注。

第二點,賽車的分類。JIAXUE GONG 同學所說的直接分為耐力賽和衝刺賽,應該指的都是封閉場地賽事。英文叫Circuit Racing。如果真把賽車分類要搞清楚,那是一項極其龐大複雜的工作,因為世界上還存在有割草機的草垛間比賽,大腳車的碾壓特技比賽等各類型千奇百怪的和汽車相關的賽事。鄙人才疏學淺,自認為大體上有這麼幾種分法。
一、分為封閉場地賽事和非封閉類型賽事。為何不是場地和越野拉力賽?因為在紐西蘭,澳大利亞有一種瀝青路面拉力賽,Tarmac Rally。沒有越野成分,使用改裝過的或原裝加安全防滾架的賽車。很親民,就如同80年代的WRC一般。而且如今的派克峰賽事,Pikes Peak,是封閉場地的,但2013年前有越野路段,私以為可以算作前者。等等
二、分為瀝青鋪裝路面和越野路面賽事。這個好理解一些,像什麼草垛割草機賽,泥地漂移摩托爭先賽也可以劃入越野路面賽事,而是用瀝青路面的拉力賽私以為放在前者合適。等等
三、按照賽段時間長短或計時形式分類。短時間同場比速度的,類似衝刺賽。短時間不同場比速度的,類似越野拉力賽。計時但是不是比時間長短,而是相對於賽段參考時間比Δ值大小的例如老爺車環遊拉力賽可以作為一類。等等

第二點有些跑題,但是希望拓展已有答案的內容,故簡單總結於此。肯定不完善,以後想到還會慢慢補充,也歡迎大家不吝賜教。


WEC新興?WEC的前身是WSC,歷史不比F1差多少


謝邀

第一次被邀請好激動(/≧▽≦)/

說實話。。。我也是2015年才關注的這個賽事的,我也只能用我自己理解的東西來回答了,乾貨不多。。。

當時關注這個賽事的原因是多麼的不堪入目!只因為P1組的賽車很帥!

然而我想說的都被JIAXUE GONG知友說了。。。那我就來說說一些我的理解吧!

參加WEC的賽車有四個組別,分別是LMP1組(P1組)、LMP2組(P2組)、GTE-Pro組(GTE專業組)、GTE-Am組(GTE業餘組)

我頭像就是參加今年勒芒的R18,是在排位賽的時候拍攝的

WEC一共有8場比賽,分別是:
6h of Sliverstone
6h of Spa-Francorchamps
24h of LeMans
6h of Nürburgring
6h of American
6h of Fuji
6h of Shanghai
6h of Bahrain

用洋文是不是很裝逼?╮( ̄▽ ̄)╭

嗯。。。表示不知道Bahrain在哪個大洲。。。因為只搜到了亞洲南部。。。在WEC宣傳片《My world is your world》里說的是4大洲,我怎麼只找到了3個。。。囧,也許我地理不好。。。

據說現在F1的粉都跑來WEC了

今年勒芒結束後,我看到了這張圖!

我可是非常喜歡看WEC的,之前也看過幾場F1,但是覺得超車是件很困難的事情,而在WEC不同組別的車輛,速度不同,超車也經常上演,這樣感覺很精彩,即使6h甚至24h(表示勒芒也只看了6h。。。)

嗯。。。下來說評價了。。。

WEC是繼承了勒芒的傳統(不停的跑呀跑?),也繼承了勒芒精神,團結 競爭,和平,這些精神在《My world is your world》里闡述的非常完美,WEC對於汽車工業的發展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比如參賽的三大廠隊(不說尼桑是因為太。。。不說了),針對比賽研發更耐用,更省油的引擎,而這些技術在後續都會用在民用量產車上,比如TDI柴油技術,quattro四驅,Hybird混合動力等等

為啥手機知乎客戶端什麼都幹不了!
為啥手機知乎客戶端什麼都幹不了!
為啥手機知乎客戶端什麼都幹不了!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我回答過一個問題,就是勒芒對汽車工業的影響,題目記不太清了,大概就這個意思

說到這裡我突然發現已經半夜一點半了。。。

我來分享一下我最激動的時刻

KCMG車隊奪得LMP2組冠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響徹勒芒!

是不是很激動呢?

困死了。。。等我想起什麼再來更新吧。。。


城裡人的東西,鄉下人只能看看WRC,納斯卡


我覺得還是勒芒的拉動作用


首先,這個賽事不新挺老。
其次,搭帳篷看。


推薦閱讀:

為什麼跑車或賽車上幾乎都採用雙橫臂而不用多連桿(5連桿)懸架?
你最喜歡的賽車隊是哪個,為什麼喜歡?
勒芒 24 小時耐力賽有幾個組別,每個組別的典型車有哪些?
如何看待F1 2017賽季各車隊新車?

TAG:賽車 | 勒芒24小時耐力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