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波羅的海三國?

政治,經濟,文化上的特點


題主是想問今天獨立的波羅的海三國,還是歷史中波羅的海的三個民族
如果是波羅的海三國,那最簡單的答案是:愛沙尼亞更接近北歐,特別是北方兄弟芬蘭拉脫維亞受到北德意志較深的影響;立陶宛波蘭的文化聯繫密不可分。但時至今日,當三國終於結束了蘇聯長期的武力侵佔,義無反顧地融入歐洲之時,共同的苦難經歷更加增進了三國之間的聯繫,三國政治、經濟、文化之間的歧異正逐漸被更大範圍的相互協作所代替。

如果題主是想問波羅的海的三個民族,那麼可以先用下面兩段話來回答:
殊途同歸,在兩大世界的邊緣不屈不撓地構建了自身的民族認同。
三個歷史中被
侮辱、被損害、被嘲笑為「沒有歷史」的弱小民族,因為兩邊的強大民族沒有能力將其徹底肉體消滅,因為民族意識的種子尚在,當人們對民族的意識從自發的認知上升到自為的構建之時,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他們對自由和獨立的追求。

如果題主不嫌我累牘連篇,我願意長文介紹一下波羅的海地區的歷史。大坑保證填完。
更新列表:
8月10日、11日:波羅的海諸民族的歷史地理背景、北方十字軍——日耳曼人的征服;
8月13日:立陶宛人的早期歷史;
8月14日、15日:普魯士人大起義;
8月17日:資料補充:波羅的海地區德意志農業移民和當地農業生產生活方式的德意志化;
8月22日:中世紀利沃尼亞;
………………
…………
……
長期更新中……


波羅的海人和芬蘭人:波羅的海諸民族的歷史地理背景

讓我們先從歷史地理背景開始。對不了解波羅的海三國的人來說,他們最常見的誤會就是將三國民眾混為一談,認為他們是「同一個波羅的海民族」分離出的三個略有差異的支系。
實際上,這種訛誤古已有之。歷史上最早記敘這一地區族群風物的偉大史學家,羅馬帝國的塔西佗
Tacitus,就犯過類似的錯誤。在《日耳曼尼亞志》Germania)中,塔西佗就把居住在波羅的海這一帶的居民統稱為埃斯蒂亞人(Aesti),並把他們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與附近的日耳曼諸部落乃至更遠處的凱爾特人部落相提並論。
事實上,塔西佗的所謂「埃斯蒂亞人」,實際上指的僅僅是一部分波羅的海人;而根據考證,這些埃斯蒂亞人很可能是今日已經消失的古普魯士人(Old Prussians)。另一方面,雖然並不排除有攀附塔西佗之意,今日愛沙尼亞人自稱的Eesti與埃斯蒂亞人並無關係,更大的可能是來自斯堪的納維亞人對芬蘭灣南岸Eistland的稱呼。那時候,北歐海盜四處劫掠,其中一部分人一直向東,穿越了東歐複雜的河流水網,以其強悍的戰鬥力,被古代羅斯諸公國邀請推舉為統治者和保護者,也被拜占庭的皇帝僱傭為最精銳的衛隊士兵。這些北歐人被稱作瓦良格人(Varangians),而他們對波羅的海以東的地理認知也回過頭來傳遍了整個斯堪的納維亞世界。時至今日,保留古諾爾斯語(古代斯堪的納維亞通用語)成分最多的冰島語中,愛沙尼亞仍然被稱作Eistland

那麼今日波羅的海地區,歷史上到底分布著那些民族呢?
波羅的海東岸,也就是今日從芬蘭波羅的海三國東普魯士的地域,歷史上一向分布著兩大族群:屬印歐語系波羅的海人和屬烏拉爾語系芬-烏戈爾人

波羅的海人主要包括:今日的拉脫維亞人立陶宛人,以及因日耳曼人十字軍東征殖民而消亡融合了的古普魯士人

芬-烏戈爾人
主要包括:芬蘭人愛沙尼亞人。這兩個民族都屬於芬-烏戈爾語族芬蘭語支,關係非常近。
和其他烏拉爾語系族群一樣,芬-烏戈爾人都是游牧民族,從烏拉爾山乃至西西伯利亞地區牧養馴鹿逐漸遷徙而來。時間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

波羅的海人
,其歷史可能要更悠久一些。波羅的海人的語言,既包含了(可能的)「原始印歐語」遺留下來的一些古老特徵【1】,其文化習俗中甚至還具有前印歐語族群的,與印歐語族群男神崇拜完全平行發展的女神崇拜【2】。

也就是說,波羅的海人所居住的地區,不僅是最古老的印歐語地域,也是印歐語之前的古歐洲文化殘留的最後地域之一。

這兩大族群的居住地域,自從他們遷徙定居在波羅的海東部沿岸以來,就沒有什麼變化。愛沙尼亞人和芬蘭人分居芬蘭灣南北兩岸,往來密切,互通有無。時至今日,愛沙尼亞北部的人們都可以完全無障礙地與芬蘭人交談;冷戰時期,愛沙尼亞首都塔林家家戶戶無數朝向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的私搭天線,也成了愛沙尼亞人通過北方兄弟窺視西方世界的窗口【3】。

至於波羅的海人的分布,可以看下面這張圖:

波羅的海人諸部落,公元1200年

由圖中可見,波羅的海諸部落主要分為三部分:
北部今拉脫維亞境內的Latgalians拉托加爾人Selonians瑟羅尼亞人Semigallians塞米加利亞人Curonians庫爾蘭人;這些部落是日後拉脫維亞人的祖先。
中部立陶宛人分為Auk?taitians高地立陶宛人Samogitians薩莫吉希亞人(低地立陶宛人)。其中薩莫吉希亞人的語言和文化與高地立陶宛人相比有一定差異。
西南部是普魯士人諸部落,他們後來在德意志封建領主們(條頓騎士團)數百年的殖民征服行動中被逐步消滅和同化了。
另外,圖中最上方的Livonians利沃尼亞人,是生活方式被波羅的海人部分同化,但仍使用芬-烏戈爾語族利沃尼亞語的族群。可以把他們看成芬蘭-愛沙尼亞人部落和波羅的海人部落部分融合的結果,但今天他們已經基本同化於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國境線兩側的民族中了。

波羅的海的兩大族群,在其它族群侵入之前,也並非一開始就生活在封閉的地域之中。波羅的海地區,歷史上一向是一種時間沉澱出的珍貴礦物——琥珀的最大原產地。早在羅馬帝國時代,波羅的海地區就以向外輸出琥珀知名。對於處於歐洲經濟繁榮與文化發達地區的人們來說,琥珀之路就像絲綢之路一樣,是極為重要的貿易通路。普魯士向彼得大帝贈送的琥珀宮,也正是這一歷史的餘韻。除琥珀外,波羅的海的兩大族群也是北方毛皮、蜂蜜、蜂蠟的重要中間商和生產者,這些產品的貿易在數百年後亦被德意志商人的漢薩同盟發揚光大,組成波羅的海貿易(北方貿易)的最重要環節之一。

「琥珀之路」示意圖

波羅的海十字軍:日耳曼人的征服

前文述及,波羅的海地區是歐洲最後接受基督教影響的地區。即便是東斯拉夫【4】,基輔羅斯大公弗拉基米爾一世也在988年接受了東正教。而波羅的海地區此時仍處於多神信仰和原始萬物有靈信仰中。東正教在東斯拉夫地域,特別是在基輔諾夫哥羅德的發展引發了羅馬大公教會的注意。特別是1054年的東西教會大分裂(East-West Schism)使得天主教世界愈加急迫地想要填補他們與東正教世界之間,雙方均未曾染指的基督教「空白」地帶。
而這一「空白」地帶,就是波羅的海地區。
於是就有了十二至十三世紀的波羅的海十字軍(北方十字軍Northern Crusades)。這也成了波羅的海地區成為兩大世界邊緣的開始。

波羅的海十字軍與同時期伊比利亞半島的再征服運動類似,其本質都是基督教封建領主的軍事征服引發的民族擴張行動,在這裡就是日耳曼人向東方的殖民擴張

如圖所示,這一征服行動在波羅的海地區分為三路進行。

北路,是瑞典人芬蘭的征服。

中路,是丹麥人德意志寶劍騎士團利沃尼亞(今日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的征服。

南路,就是德意志條頓騎士團波美拉尼亞普魯士的征服。

這裡面少了立陶宛,先按下不表,後面再提。

從地圖中可以看到,日耳曼人在向東征服過程中修築了一系列要塞、城堡,其中不少到今日已經變為重要的城市。比如

?bo(奧博,即Turku圖爾庫,芬蘭城市,中世紀芬蘭的文化、經濟中心)
Viborg(芬蘭維堡,後屬俄羅斯)

Reval
雷瓦爾,即Tallinn塔林,今日愛沙尼亞首都)

Riga里加,今日拉脫維亞首都,波羅的海的核心城市)

Memel梅梅爾,即Kleipeda克萊佩達,今立陶宛最大港市,《德意志之歌》中"Von der Maas bis an die Memel"「從馬斯河到梅梅爾」的「梅梅爾」,指的就是它)
地圖裡居然忘標了的K?nigsberg東普魯士核心城市柯尼斯堡,蘇聯二戰佔領後為了紀念1946年去世的加里寧才改名為Kaliningrad加里寧格勒
Thorn
托倫,波蘭文Toruń
Marienburg
馬爾堡,波蘭文Malbork
Danzig
但澤【5】,即Gdansk格但斯克,今波蘭最大港市)

Stettin斯德丁,即Szczecin什切青,今奧德河口波蘭第二大港市)
………………

三路擴張遭遇的抵抗程度是不一樣的。
北路芬蘭地廣人稀,遭遇的抵抗很小,瑞典人佔據芬蘭南部向東一直延伸到遇到斯拉夫人的諾夫哥羅德共和國,被諾夫哥羅德王公亞歷山大在涅瓦河畔擋住(他因而得到「涅夫斯基」的稱譽)為止。
中路利沃尼亞地區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諸部落則抵抗的比較激烈。傳說中歷史最悠久的國旗——丹麥紅底白十字旗,就是丹麥國王「勝利者」瓦爾德馬二世(Valdemar II of Denmark)率領的丹麥遠征軍,在今天愛沙尼亞首都塔林的所在地,進行征服愛沙尼亞的最關鍵戰鬥(Battle of Lyndanisse,1219年)的最激烈之時「從天而降」的。而這面旗幟,日後就成為了斯堪的納維亞各國十字旗的樣板。

丹麥國旗

天降國旗,參見Battle of Lyndanisse
對波羅的海地區的征服能在民族神話構建中取得如此重要的地位,也可以想見其戰況的激烈。

與丹麥人主攻利沃尼亞北部(Revalia雷瓦利亞,以塔林為中心的今愛沙尼亞北部沿芬蘭灣地帶)不同,德意志人則從里加灣主攻利沃尼亞中部。雖然差異從一開始來看不大,來自不同地域的征服者把這一片相鄰的土地帶入了不同的文化體系,當然,波羅的海並非孤例(巴爾幹要典型的多)。正如芬蘭圖爾庫主教受瑞典烏普薩拉大主教管轄一樣,雷瓦爾的主教受丹麥隆德大主教管轄。而里加的前三任主教直接來自漢堡(Saint Meinhard)、漢諾威(Berthold of Hanover)和不萊梅(Albert of Riga)。因此在後世的發展中,愛沙尼亞文化更接近斯堪的納維亞而拉脫維亞文化更接近北德意志。而這也正是愛沙尼亞與拉脫維亞文化分野的開始。

作為征服利沃尼亞主力的德意志人,里加大主教(Archbishopric of Riga)及其麾下和寶劍騎士團是其最核心的力量,波羅的海各族對其抵抗也最激烈。寶劍騎士團具有宗教騎士團和軍事封建組織雙重性質,大主教對其約束力不強【6】;前文提到的丹麥遠征軍,就是應該騎士團之邀,渡過波羅的海在登陸東岸減輕其軍事壓力的。即便如此,寶劍騎士團也在征服過程中多次被打敗,特別是在1236年的一次向南部立陶宛人聚居地的軍事冒險中,被立陶宛人徹底打殘(Battle of Saule,蘇勒之戰),騎士團被迫併入條頓騎士團,改組後以利沃尼亞騎士團之名再度出山。向南征服出師不利的騎士團把目光轉向了東方的諾夫哥羅德共和國。但在楚德湖畔,諾夫哥羅德王公亞歷山大(之前他已經在涅瓦河畔痛擊瑞典人贏得了「涅夫斯基」的稱譽)嚴陣以待,冰上大戰(Battle on the Ice)一役徹底打消了日耳曼人向東繼續擴張的念想。

亞歷山大·涅夫斯基因冰上大戰在後世成為抵抗西方的俄羅斯民族象徵,日後成為無數俄羅斯文學藝術作品的歌頌題材。
圖為俄羅斯作曲家普羅科菲耶夫的康塔塔合唱曲《亞歷山大·涅夫斯基》,配圖描繪的就是冰上大戰。

楚德湖(Lake Peipus),以西為愛沙尼亞,以東為俄羅斯。「楚德人」(Chud)一詞,恰恰是東斯拉夫人對芬蘭、卡累利阿,特別是愛沙尼亞的那些使用芬蘭語族語言的部落的稱呼。這一稱呼,最早也可以追溯到東斯拉夫人最早的歷史著作《往年紀事》(Primary Chronicle)

冰上大戰之後,楚德湖,以及向北注入芬蘭灣的納爾瓦河(Narva River),就此成為一道標準的分界線它分隔開了
利沃尼亞——諸羅斯公國

德意志殖民者——斯拉夫人


西方天主教(基督教)世界
——東方東正教世界


這一分界線
,以納爾瓦(Narva)赫爾曼城堡(Hermann Castle)伊萬哥羅德(Ivangorod)伊萬哥羅德城堡(Ivangorod Fortress)的對峙為最突出的象徵。雖然它後來被俄羅斯人多次突破(把東普魯士更名為加里寧格勒州算是迄今為止遺留的唯一成果),但時至今日還從未改變。

赫爾曼城堡與伊萬哥羅德城堡的對峙,同時也象徵著西方世界與東方世界的對立

————————————8月11日更新的分割線———————————
現在來談一談條頓騎士團波美拉尼亞普魯士的征服。普魯士人各部落雖然各自為戰,但在多湖的、叢林茂密土地泥濘的家園戰鬥起來異常勇猛,參與北方十字軍馬佐夫舍公爵康拉德二世為此頭疼不已,這才把條頓騎士團邀請過來【7】。條頓騎士團沒有貿然出擊,而是採取步步為營的策略,在普魯士修築了一系列要塞城堡,逐層推進把普魯士人部落分割包圍。普魯士人對堅固的工事自然有心無力,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就此屈服。1234年,面對條頓騎士團與波蘭王國諸公爵組成的兩萬大軍,普魯士人在傑日貢(Dzierzgoń)仍與其打了個不分勝負,還俘虜了對方的一名主教。
冰上大戰一役後,利沃尼亞騎士團只能滿足於鞏固現有領土,鎮壓波羅的海各部族的反抗,並寄希望於條頓騎士團在徹底征服普魯士後,自南向北沿海岸線打通與利沃尼亞的聯繫。但此時普魯士人趁十字軍新敗虛弱之際掀起大起義,條頓騎士團也自顧不暇。不僅如此,由於波蘭王國剛剛遭受蒙古西徵兵鋒的蹂躪(萊格尼察之戰,Battle of Legnica,1241年),不但不能施以援手,脫離波蘭皮亞斯特王朝控制的波美拉尼亞公爵斯維托佩烏克二世(Swietope?k II, Duke of Pomerania)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8】,也對普魯士人的起義煽風點火。條頓騎士團一度只能困守幾座城堡,援軍到達後才有餘力反攻,整個起義直到1249年才基本平定下去。

作為北方十字軍最強悍的戰力,條頓騎士團的確不負眾望。在隨後的幾年裡騎士團將強悍的普魯士諸部落逐一擊破,並且在北上過程中在波羅的海沿岸先後建立了兩處重要要塞:
梅梅爾【1252年建立,其城堡Memel Castle,位於靠近庫爾蘭沙嘴Curonian Spit末端,庫爾斯灣Curonian Lagoon入波羅的海處】
柯尼斯堡【1255年建立,其城堡Koenigsberg Castle,位於普萊哥利亞河Pregolya River注入維斯圖拉灣Vistula Lagoon河口處】
並且與利沃尼亞騎士團一道,對擋在兩大騎士團之間的立陶宛部落薩莫吉希亞人形成合擊之勢。

———————————8月13日破百贊的分割線———————————

明道加斯和薩莫吉希亞人:立陶宛人出現在歷史地平線上

至十三世紀中葉,立陶宛人成為波羅的海地區唯一能保持獨立未受征服的民族。立陶宛人能堅持到最後,其原因綜合來看有三點:

  1. 立陶宛人的居住地域,在波羅的海諸民族中最為深入東歐內陸。無論是從海路還是從陸路,北方十字軍必須在征服其他民族(拉脫維亞人諸部族和普魯士人諸部族)後,才能直接攻擊立陶宛人。而得到侵略風聲的立陶宛人早已在密林中嚴陣以待了。
  2. 與其他各自為戰、未能聯合的波羅的海人各部族相比,立陶宛人、特別是兩大騎士團兵鋒所及的薩莫吉希亞人部族首領(王公)們,雖然也存在內部紛爭,但在外敵的威脅面前始終步調一致,團結抗敵
  3. 蒙古人的西征,大大改變了東歐的政治版圖。原基輔羅斯境內的羅斯各公國,不是被摧毀就是在遭受蹂躪後臣服;波蘭也大傷元氣。同時期的條頓騎士團也忙於鎮壓領地內的普魯士人起義無力東顧。立陶宛人抓住這一機會,迅速向處於政治真空狀態的東斯拉夫人的羅塞尼亞地區擴張,大大增強了其實力。

第二點和第三點,反映了立陶宛人的兩支系,在面對東西方夾擊時採取的不同策略。不過在歷史中,這兩種不同策略常常互相衝突,這種衝突很典型地體現在薩莫吉希亞人明道加斯的關係上。

有關明道加斯(Mindaugas),由於史料缺乏,至今關於他的生平和家世仍有許多謎團【9】。但從現有史料來看,明道加斯也堪稱在東歐縱橫捭闔的一代梟雄。早在1219年,寶劍騎士團在利沃尼亞立足未穩之際,感受到威脅的二十一位立陶宛王公【10】,就與東斯拉夫人的加利西亞-沃倫公國【11】簽訂和約,減輕了東南方向斯拉夫人的壓力,使他們得以專心聯合其他波羅的海部落對付騎士團的進攻。明道加斯此時年紀尚青,卻與其兄長並列於五位上等王公之中。之後幾年明道加斯在立陶宛如何取得最高權威我們難以知曉,但大致上與其他野心勃勃的中世紀君主大同小異。明道加斯的最大作為在於:蒙古兵鋒過後,他在第一時間抓住機會開始了立陶宛在羅塞尼亞的擴張。他先是征服了格羅德諾(Grodno)波洛茨克(Polotsk),將這兩處屬於黑羅塞尼亞,位於今天白俄羅斯和立陶宛邊境的地域交給其兒子【12】管理;接著又命令他的兩個侄子(前文提到的兄長之子)和薩莫吉希亞人最驍勇善戰的王公Vykintas維金塔斯(前文提到的打殘寶劍騎士團蘇勒之戰據傳說就是他的傑作)繼續向斯摩棱斯克進發。不過,三人出師不利,被幾位羅斯王公聯手打敗。而這時,明道加斯露出了他的梟雄本色:他決定以此為契機剝奪三人的領地,加強自己的統治。

明道加斯(Mindaugas)

維金塔斯(Vykintas)

毫無疑問,明道加斯惹來眾怒,立陶宛爆發了內戰。反對明道加斯的三人組織了明道加斯「包圍網」,糾集薩莫吉希亞人,兩個侄子的姻親、加利西亞-沃倫公國王公加利西亞的丹尼爾【12】,甚至利沃尼亞騎士團來圍攻明道加斯。明道加斯的回應著實體現了他作為一個政治家的素質。他先是收買了曾是維金塔斯手下敗將的利沃尼亞騎士團大團長,使之出工不出力;又在1254年把女兒嫁給加利西亞的丹尼爾之子雙方結成姻親關係,並讓兒子一年後皈依東正教;而他自己則在1251年宣布皈依羅馬天主教,並於1253年接受了教宗派遣的主教的加冕,成為歷史上第一位立陶宛國王【13】。而他付出的代價,僅僅是他從未直接管轄過的薩莫吉希亞

教宗英諾森四世1251年發出的教宗詔書。該詔書特別指明,立陶宛將劃歸羅馬聖座(Holy See)直轄,而非里加大主教

作為一個封建君主,單為家族的榮耀和延續著想,明道加斯的手段可算已用到極致。但他到底還是低估了薩莫吉希亞人為了反抗征服爭取獨立所能爆發出的能量或是高估了條頓騎士團解決這個燙手山芋的能力。1252年,當薩莫吉希亞人得知條頓騎士團在明道加斯的默許下修築了梅梅爾城堡時,薩莫吉希亞人決定主動出擊。薩莫吉希亞人在阿爾米納斯(Algminas)和特萊尼奧塔(Treniota)等人的率領下,封鎖了梅梅爾並多次突襲庫爾蘭,盡全力煽動還未屈服於德意志人統治的波羅的海各部落起身反抗。最終,1259年,斯庫奧達斯之戰(Battle of Skuodas)引發了拉脫維亞人Semigallians塞米加利亞部落為時13年的起義(1259-1272),而第二年的杜爾貝戰役(Battle of Durbe)更是令北方十字軍威風掃地【14】,不但損失了一百多名精銳騎士,連整個利沃尼亞乃至普魯士,都在那些受薩莫吉希亞人勝利鼓舞而大規模起義的波羅的海諸部族面前搖搖欲墜。

明道加斯的結局

面對這樣的局面,本來就策略性「信奉」基督教的明道加斯又打起了算盤。他聽從外甥特萊尼奧塔的勸說放棄了基督教信仰(與基督教國王稱號),而這次皈依在立陶宛也沒留下什麼痕迹。但兩人卻又因為戰略的分歧(向北打擊利沃尼亞或繼續向東攻佔羅塞尼亞)而分道揚鑣。結果在1263年,明道加斯的妻子去世,老年昏聵(?)的他居然打起了小姨子的主意。明道加斯年輕的連襟道曼塔斯(Daumantas of Pskov)聯合特萊尼奧塔暗殺了明道加斯和他的兩個兒子。
明道加斯家族(House of Mindaugas)後繼無人。唯一躲過暗殺的皈依東正教的長子瓦伊什維爾卡斯(Vaisvilkas)從加利西亞-沃倫借兵趕走了道曼塔斯【15】,繼承大公之位,並為鞏固內部對條頓騎士團持妥協退讓政策。他沒有子嗣,於是把立陶宛大公之位讓給作為加利西亞-沃倫王公的妹夫施瓦恩(Shvarn),卻被施瓦恩的哥哥,命名了利沃夫列夫一世(Leo I of Galicia)殺死了。而施瓦恩本人不久之後也被一個叫特萊德尼斯(Traidenis)的立陶宛貴族趕走,後者以大公之位守住了立陶宛人的土地。

明道加斯的遺產,藍線部分以內

———————————8月14日的分割線———————————

最後的反抗:普魯士人大起義

杜爾貝戰役後,又一次看到擺脫奴役希望的波羅的海人各部落起義此起彼伏,而1260-1274年的普魯士人大起義(Prussian uprisings),無疑是其中規模最大、歷時最久、鬥爭最激烈的。它是古普魯士人歷史上最為絢爛的最後一頁。

起義是在杜爾貝戰役兩個月後爆發的。根據條頓騎士團《普魯士編年史》(Chronicon terrae Prussiae)的記載,除Pomesanians波美薩尼亞人之外,古普魯士的各部族全都參加了這次起義,並推選出了各自的首領。各首領之中,以赫爾庫斯·蒙特(Herkus Monte)最為出色。他的經歷堪稱一千多年前阿爾米尼烏斯(Arminius,即赫爾曼Hermann)的翻版【16】:蠻族首領之子出身,作為人質接受了強大敵人良好的文明教育,但向著本族的心卻始終未改,一俟繼承首領之位便用學到的先進知識和戰術向敵人反戈一擊。不擅攻城的普魯士人,主要通過封鎖補給線的方式圍困壓迫條頓騎士團的各個城堡要塞,很多小城堡維持不了補給,紛紛陷落。像上回起義時一樣(見前文),騎士團只得退守最大的五座城堡,源源不斷的告急文書直抵教宗面前。教宗烏爾班四世(Pope Urban IV)當選教宗之前,在上一次起義時就到過普魯士參與相關談判事務,深知其中利害。三年里他連發二十二份教宗詔書(Papal bull)號召神羅境內德意志諸侯起兵馳援條頓騎士團;但諸侯們各忙各的,行動遲緩,僅有的一支先頭援軍也被赫爾庫斯·蒙特擊潰(Battle of Pokarwis)。第二隻援軍雖解了柯尼斯堡之圍(Siege of Koenigsberg),一時傷了蒙特,卻也未能有更大戰果。養好傷的蒙特攻勢更盛。在立陶宛人的支持下,他揮師庫爾姆蘭(Kulmland,今波蘭Che?mno地區)【17】大肆劫掠,在班師途中又大敗騎士團(Battle of Loebau),殺死了一位團長和一位主帥。

赫爾庫斯·蒙特像,在今日立陶宛克萊佩達(梅梅爾)。赫爾庫斯·蒙特在此地頗受推崇,不過那是另一段故事了……
———————————8月15日續完的分割線———————————
但隨時間推移,情況對普魯士人越來越不利。德意志的各路援軍在1265年之後源源不斷地抵達普魯士,先前解圍的柯尼斯堡也成了德意志人運送騎士團補給、援軍和移民的中心。反觀普魯士人這邊,各部落直至此時也未能推舉出一個總的領導人協調行動,本可作為強大後援的立陶宛人又因明道加斯之死陷入了混亂,無法伸出援手。不過,德意志騎士們限於其笨重的裝備只能進行季節性作戰,於是在隨後幾年中,普魯士人以游擊對陣地,雙方在森林和城堡間的農田和村莊等邊境地帶,反反覆復地拉鋸。可是,普魯士人一直在消耗本地資源,而條頓騎士團一直能得到來自神羅的補給,同時對普魯士人的村莊實行殘酷的三光政策,雙方實力此消彼長,普魯士人諸部落的反抗已接近強弩之末。最終在1271-1273年,普魯士幾個部落的反抗軍被條頓騎士團分別徹底擊敗,包括赫爾庫斯·蒙特在內的幾個起義領袖也悉數戰死或被俘就義。1274年,最後一支部落也被打敗,這場歷時十四年的大起義終於被鎮壓下去了。

普魯士人大起義示意圖

大起義後,條頓騎士團在被征服的普魯士之地實行了嚴苛的統治,並且為了嚴防死守普魯士人可能的繼續反抗採取了各種措施,主要包括:

  1. 強迫或半強迫普魯士人改信基督教(十字軍就是干這個的);
  2. 將反抗情緒激烈的部落驅逐出普魯士之地(到立陶宛),切斷他們與普魯士的聯繫;
  3. 從神聖羅馬帝國大規模引進德意志人與荷蘭人移民(也包括其他地區的移民),改變當地的民族成分;
  4. 將反抗部落的土地沒收,分配給移民來的殖民者。

這些措施當然不可能在普魯士和平地執行。此後數十年間普魯士各地的反抗亦持續不斷,但其規模已遠遠不及。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普魯士人上層逐步的基督教化、德意志化與下層的農奴化,隨著德意志人殖民者人數的不斷增加,普魯士人各部族逐漸失去了他們因遭受征服而激發的、自發的

反抗意識。據估計,1400年,普魯士人各部族人口為十萬人,約佔整個普魯士人口的50%。自此之後,普魯士人開始了被德意志人同化而消亡的命運。至十六世紀,德意志人已對波羅的海人呈壓倒性優勢。除了少數傳教士和學者,已沒有多少人對普魯士語感興趣。到了十八世紀,已不再有人說普魯士語;當歐洲人提起「普魯士人」時,他們不再會想到那些從沼澤與密林中突襲而出,與披掛全副甲胄的十字軍騎士們英勇搏鬥的野蠻人;他們想到的,是那些被幾代腓特烈的嚴酷紀律調教出的服從、沉默、悍不畏死的士兵,那些做事一板一眼、循規蹈矩的各級官吏,那些浸透了虔敬主義的克勤克儉的農民和市民。他們想到的「普魯士人」是德意志人,那些條頓騎士團和德意志殖民者的後代;而真正的普魯士人,早已消失在歷史的深處。

———————————8月17日,補充一下歷史資料———————————

德意志東向移民運動示意圖

今天先補充一下《劍橋歐洲經濟史》(第一卷)中有關德意志人東向殖民的資料,供大家了解普魯士和波美拉尼亞等波羅的海沿岸地區德意志化的歷史。需要說明的是,這裡主要講的是作為德意志殖民者的主體,也是將東歐德意志殖民地生產生活方式德意志化的最主要力量——德意志農業移民。至於德意志商業移民,我當然會在後面漢薩同盟的部分討論。

至於利沃尼亞地區,該書這樣寫道:

下一節講中世紀利沃尼亞時我會分析這一點。

————————————8月22日來晚了的分割線———————————

土封疆:中世紀利沃尼亞

來晚了,咱們接著往下講。
上回講到,在普魯士地區,德意志人通過有效的農業殖民政策,在數百年間將該地區自上而下徹底德意志化。但在利沃尼亞,情況則有所不同。
造成這種差異的根本原因是:德意志人在被征服的利沃尼亞地區,其人數始終居於絕對少數。根據後世的統計資料與估計,在利沃尼亞地區(現今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範圍內生活的波羅的海德意志人(Baltic Germans)自古至今不超過這一地區人口總數的十分之一
這一人口結構,也就不可避免地導致利沃尼亞社會結構的二元化,即:
由少數的德意志封建領主、高級神職人員、德意志漢薩商人構成的統治階級;他們長時間支配並壟斷著這一地區的經濟、社會、文化生活。
由多數的波羅的海各部族農民構成的被統治階級;除極少數德意志化的部族首領、定居城市的市民以及少數自耕農外,大多數波羅的海人都喪失了其自由身份,成為德意志人封建領主的佃農和農奴。
與此同時也形成了城鄉的二元結構:完全德意志化的利沃尼亞城市,這些城市絕大多數都屬於漢薩同盟城市,人數有限卻有著繁榮的經濟社會生活;與之相對的則是以德意志封建莊園為主的利沃尼亞鄉村,這些莊園往往面積廣大,但德意志領主們一般而言更滿足於私人莊園的精英化貴族化生活,除了按時向波羅的海農民們徵發勞役和收取實物-貨幣地租外,對農民的生活干涉很少。
其結果就是,波羅的海德意志人創造並維持了一種精英的城市化的文化,並通過漢薩商路與其它德意志地區乃至其它西歐地區相通;而波羅的海人各部族則長時間與這一文化向隔離,仍保持著本族的語言、習俗及其他文化傳統。
以上是利沃尼亞地區的基本社會結構。這一社會結構,在十字軍征服後被基本確立下來,貫穿了整個中世紀,歷經宗教改革、戰亂頻仍的近代未曾動搖;直至19世紀末期的工業革命大潮和隨之而來的民族覺醒,才有了根本性的改變。

那麼,中世紀利沃尼亞是如何劃分的呢?看下圖:

Terra Mariana(Land of Maria)——中世紀利沃尼亞,1260年。

1225年,教皇特使(Papal legate)摩德納的威廉(William of Modena)來到利沃尼亞。他此行的目的,一方面當然是為了檢查北方十字軍的征戰成果,當然更重要的則是解決里加大主教和寶劍騎士團之間的糾紛。雙方的糾紛無非是權力之爭;而爭鬥的焦點也無非是最難妥協的兩條:一、在利沃尼亞誰具有首要的領導權;二、最重要的戰利品或資源——土地該如何分配。騎士團本來由里加主教組織形成,但隨著神羅各地德意志騎士的加入,變得魚龍混雜,漸漸也就不聽主教約束了;而按里加大主教的意思,原本只想把三分之一的土地分配給騎士團,但出工出力的騎士團顯然不滿於此,肆意擴大自己的領地,雙方衝突因此擴大,案子就鬧到教宗那裡。
摩德納的威廉沒有對第一條做出明確的處理。但針對第二條,他為利沃尼亞的土地做出了明確的劃分。他先是分出了屬於教會的領土

  • Archbishopric of Riga【里加大主教轄區】
  • Bishopric of Courland【庫爾蘭主教轄區】
  • Bishopric of Dorpat【多爾帕特(塔爾圖)主教轄區】
  • Bishopric of ?sel-Wiek【厄塞爾-維克主教轄區(?sel即指?sel島,今愛沙尼亞第一大島Saaremaa薩雷馬島)】

此外,又將Duchy of Estonia愛沙尼亞公國劃歸丹麥管轄【18】,其他均歸屬寶劍騎士團(以及其後的利沃尼亞騎士團)。這一划分,在宗教改革前的整個中世紀都沒有變化。而在條頓騎士團徹底平定普魯士之後,里加大主教也終於屈服於騎士團的權威,直至一個多世紀後條頓騎士團1410年的格倫瓦爾德遭受歷史性失敗為止【19】。

重中之重的下一節大坑(還得等一等……):
CONCORDIA DOMI, FORIS PAX(對內一致,對外和平):波羅的海地區與漢薩同盟

座堂山城堡
Toompea Castle

一份綱要:
嗯嗯嗯……等結束了利沃尼亞這一章節後,接下來肯定是立陶宛民族的崛起。然後是

波蘭-立陶宛聯盟和條頓騎士團的衰落。
再往後是宗教改革,以及不可避免地引發的三方(天主教波蘭、新教瑞典、東正教俄羅斯)大會戰。彼得大帝最後贏得了戰利品。
然後是漫長的沙俄統治時期。但十九世紀中後期,波羅的海的「民族覺醒」絕對是最重要的文化事件,也是現代波羅的海民族構建的基礎。
二十世紀……

————————————————————————
附註:
【1】特別是立陶宛語——很多比較語言學學者就是通過對立陶宛語梵語的比較分析,研究得出了「原始印歐語」可能具備的語言形態。參見《世界的語言》一書;
【2】在其它歐洲神話中女神幾乎全部降格為男神的妻子、女兒、情人……換言之,附屬品。參見金布塔斯《活著的女神》
【3】紀錄片《迪斯科與核戰爭》介紹了這一段冷戰歷史,非常有趣!
【4】也就是作為地理稱謂的"Rus""「羅斯」。西歐人則用拉丁語的"Ruthenia"「羅塞尼亞」來稱呼這一地區。在波蘭-立陶宛崛起後,「羅斯」「羅塞尼亞」的含義發生了分離——前者逐漸用來指代由莫斯科公國為核心發展壯大的俄羅斯國家「Russia」),後者則仍指代原基輔羅斯境內,包含今俄羅斯西部、烏克蘭西部、白俄羅斯以及波蘭東部的這一片地域。其主要區域(用波蘭文表示)包括:

  • Ru? Bia?a — White Ruthenia, White Russia or Belarus【白羅塞尼亞,即白俄羅斯
  • Ru? Czarna — Black Ruthenia, part of modern Belarus【黑羅塞尼亞,今日白俄羅斯與立陶宛邊境地區】
  • Ru? Czerwona — Red Ruthenia, Galicia【紅羅塞尼亞,即加利西亞

【5】但澤的歷史要比條頓騎士團早得多。但澤本是皮亞斯特王朝創立者梅什科一世(Mieszko I)建立的,旨在溝通波蘭與波羅的海的海港,是徹徹底底的波蘭城市。但在皮亞斯特王朝衰落後,波蘭諸公爵相互征戰不休,條頓騎士團在平定普魯士後趁機於1308年侵佔了但澤,並對以波蘭人為主的市民進行了大屠殺(在當時波蘭人的指控中聲稱死者有10000之多,這在中世紀是個非常聳人聽聞的數字。當時但澤是否有這麼多人口,還有待考證)和強迫遷移。此後,但澤就逐漸變為一個以德意志人為主的漢薩城市了,直到六百多年後納粹德國在二戰的失敗把歷史再一次顛倒回來。更多信息參見Teutonic takeover of Danzig (Gdańsk)
【6】參見「中世紀利沃尼亞」一節。
【7】所以我們不能以歷史的「後見之明」指責康拉德二世「引狼入室」。都是十字軍,有異教徒打不過憑什麼不能請援軍?
【8】因為波美拉尼亞恰恰隔開了神聖羅馬帝國的和條頓騎士團征服的普魯士;更糟糕的是,條頓騎士團還參和了波美拉尼亞公國的繼承權之爭,支持斯維托佩烏克二世的弟弟把哥哥轟下台。無論條頓騎士團是為了扶植一個對條頓騎士團友好的、能保障普魯士與神聖羅馬帝國本土海陸暢通的領主,還是壓根兒就想吞併波美拉尼亞;波美拉尼亞公爵都有足夠的理由對此懷恨在心。
【9】在明道加斯之前,立陶宛除了貝霍維茨編年史(Bychowiec Chronicle)中虛構的帕勒蒙家族(Palemonids)外,從未有一統立陶宛的君主。該編年史將明道加斯的祖先附會到這一可追溯到羅馬帝國的家族中,其可靠性絕不高過杜撰從特洛伊的布魯圖斯到亞瑟王家譜的《不列顛諸王史》。實際情況是,明道加斯的父名已不可考。
【10】根據立陶宛早期公爵列表,包括20位王公和一位王公遺孀。其中五人被記作上等王公,勢力較其餘諸人為大。
【11】加利西亞-沃倫公國(Principality of Galicia-Volhynia,亦譯作加利西亞-沃里希連),是基輔羅斯(Kievan Rus")衰落後,繼承其地域的諸公國之一。其核心統治區域包括今天西烏克蘭的利沃夫沃倫,以及今天波蘭的熱舒夫和盧布林等地區。
順便補充一句,加利西亞即得名自今日烏克蘭境內的加利奇HalychGalich),其詞源被很多人認為和Gala?i加拉茨、Gaul高盧和Galicia西班牙加利西亞一樣,可能出自Celtic凱爾特人。但這種猜測遠非定論。
【12】加利西亞的丹尼爾(Daniel of Galicia)也堪稱一代人傑。他自幼失怙,孤兒寡母被貴族王公們欺負,後來藉助岳父的力量,不但拿回了權力收復了失地,還作為東正教世界的前線抵擋住了天主教波蘭的匈牙利的進攻,甚至還一度奪取了基輔,成為基輔羅斯諸公國名義上的首領。但在蒙古西征大軍面前,他也只有俯首稱臣。他也一度想聯合天主教世界對抗蒙古人,但教宗口惠而實不至的加冕(和明道加斯一樣,在1253年)令他心灰意懶。經過一次不成功的反抗之後,他專註於領地的建設,盡全力減小蒙古人的勒索對公國的傷害。他留給後世最大的遺產,便是以兒子列夫一世(Leo I of Galicia)命名,在1256年建立的迄今為止仍是加利西亞經濟文化中心的歷史名城——利沃夫(Lviv)
【13】之後羅馬還真又派去了一位駐在立陶宛的主教,他的名字叫……維塔斯(Vitas)……XDDD
【14】值得指出的是,這兩場戰役中,被騎士團一方強行徵召的,由波羅的海各部族(庫爾蘭人和愛沙尼亞人)組成的農兵,都有大面積倒戈的現象。
【15】道曼塔斯的故事並未就此結束。他逃到了Pskov普斯科夫公國,皈依了東正教並得到了Timofei季莫菲的教名,續娶了亞歷山大·涅夫斯基的孫女,安安心心地當起了一個羅斯人,成了普斯科夫的守護者,無論來犯之敵是斯拉夫人、德意志人還是立陶宛人。後來他率軍和諾夫哥羅德共和國一道,猛攻了愛沙尼亞的利沃尼亞騎士團要塞維森博格(Battle of Wesenberg, 1268)。
【16】只不過主角由日耳曼人換成了波羅的海人,而對手則是頂著「神聖羅馬帝國」頭銜的日耳曼人……二百年後巴爾幹的窮山僻壤里也出了一位類似但更厲害的英雄,他的名字叫斯坎德培(Skanderbeg)
【17】且說,當條頓騎士團征服普魯士時,摩德納的威廉(William of Modena)1243年作為教皇特使(Papal legate),把普魯士分為四個主教區:庫爾姆(Kulm)、波美薩尼亞(Pomesania)、厄姆蘭(Ermland,即瓦爾米亞Warmia)和薩姆蘭(Samland或桑比亞Sambia,柯尼斯堡附近)。之前他在里加也對利沃尼亞做了劃分,我後文會提到。
【18】丹麥統治其間設置了由隆德大主教(Archbishop of Lund)直轄的雷瓦爾主教(Bishopric of Reval)。與德意志人相比,丹麥人在愛沙尼亞的統治可能要略溫和些(他們允許少量愛沙尼亞人持有土地成為封臣),但卻未能持久。隨著丹麥本土王權的削弱,被丹麥人招攬而來的德意志領主開始橫徵暴斂,愛沙尼亞公國內的丹麥人與德意志人內訌不斷。而愛沙尼亞人對德意志領主的憤懣隨時間推移也越積越深,終於在1343年爆發了中世紀利沃尼亞規模最大的聖喬治之夜大起義(St. George"s Night Uprising)。起義波及整個愛沙尼亞公國乃至?sel厄塞爾島,所到之處德意志人無一活口。起義軍試圖聯繫瑞典(在芬蘭的執政官)普斯科夫公國為外應,但均未成功,因為利沃尼亞騎士團的反擊極為迅猛而殘酷。騎士團不吝對放棄基督信仰的愛沙尼亞人採取陰謀手段,兩次使用先假意談判後武裝突襲的方式先後殺死了起義的主要首領並殲滅了起義軍主力。起義於第二年被平定,厄塞爾島則由於孤懸海外拖至第三年。丹麥人眼見自己在被打成一片廢墟的愛沙尼亞公國里已經無利可圖,於是在1346年把整個公國出售給騎士團,雷瓦爾的主教也在1374年受里加大主教管轄。
【19】格倫瓦爾德之戰後,條頓騎士團漸漸喪失了對利沃尼亞騎士團以及整個利沃尼亞的控制力。在新任里加大主教的推動和波羅的海漢薩同盟城市的支持下,1419年利沃尼亞的德意志領主、主教和城市代表們成立了利沃尼亞議會(Livonian Diet),並於1435年瓦爾克(德文Walk,愛沙尼亞語Valga,拉脫維亞語Valka,今日愛沙尼亞與拉脫維亞邊境被國境線一分為二的城市)簽署了成立利沃尼亞聯盟(Livonian Confederation)的協議。利沃尼亞由此脫離了條頓騎士團的控制,並與普魯士聯盟(Prussian Confederation)一起把條頓騎士團推向了歷史的最低谷。


歷史有人寫了,我就寫現在吧。
你問我「如何看待」,我只能回答「萌萌噠」。
目前去過三個首都外加拉脫維亞的尤爾馬拉和立陶宛的特拉凱,由於都是出差,所以每個地方都是小跑的節奏,教堂、城堡、博物館大多沒能細看。
在前蘇聯加盟共和國里,與白俄、烏克蘭、外高加索和中亞相比,波羅的海三國更為發達和開放。社會治安總體較好,人也比較文明和平和,感覺上目前移民不太多。但是城市流浪人員和地上亂扔的煙頭比其他地區多。
在三個首都講俄語和講英語都沒有問題——雖然三個國家都有不同的仇俄恐俄情緒,但是講俄語真的沒有問題。(目前個人感覺是:立陶宛最為仇俄,但是三個城市中,維爾紐斯的英語水平最差。)
三個首都各有風格,塔林古樸,里加秀氣,維爾紐斯最有殺伐征戰的男性氣息(美麗老城和灰暗新城搭配的格局也和俄羅斯最像。)
人的長相也略有些微差異,個人感覺是:拉脫維亞人很多長鼻樑細眼睛,看起來較為溫和樸素;愛沙尼亞很多人圓臉圓眼睛,看起來較為純真呆萌;立陶宛人很多窄臉濃眉大眼,看起來比較冷峻硬朗。
在國內,研究三國歷史文化的書很少,網上的信息也有很多不準確的,這一方面亟待改善。這些國家總體經濟實力不強,物價和收入不太匹配,很多人要同時兼幾份職。但這幾國在部分技術和投資環境上各具優勢,營商環境排名都很靠前,多語人才優勢明顯。

然而,我要說的最重要的事情是

這種事情不存在的。
不是說當地姑娘不美,而是真的沒有缺男人缺到那個程度。
男性總體少一些,但是比例並不懸殊。尤其是在25歲之前的年齡段,部分國家男的還比女的多。(是的,老奶奶多就不是女性多了么?!)是另外這三個國家本身市場小,很多青年人大學畢業後去美國和歐盟較富裕國家工作,順便在那裡把婚結了。
我國廣大青年們,你們真的要通過努力提升自己來解決婚姻問題啊!


上課,埋長坑。

波羅的海三國的共同性質來源於它們相似的歷史,即1918年以前被俄國和日耳曼吞併,後來又成為蘇聯加盟共和國長達50餘年。

另一個答案中已經詳細說明了波羅的海三國的歷史,這裡不多加贅述。

自東歐劇變及蘇聯解體後,政治上「隨著行政改革的推進,西方類型的官僚制度和法制框架基本建立,歐美式的多黨制和議會民主逐步運作有序。」而在經濟上告別了蘇聯式的由中央控制的計劃經濟和短缺經濟,建立了開放型市場經濟的基本框架。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波羅的海三國GDP增長率曾達到過10%左右。在民生方面這些國家也建立了以國家公共財政為主的社會保障制度。


本文分4個小段,詳細說說波羅的海三國的前世今生。

一、200萬人手拉手,跨越三個國家,只為反對俄羅斯

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地處波羅的海東岸,是前蘇聯解體出來的三個國家,位於蘇聯西北角上。地理上將波羅的海以東、芬蘭灣以南的國家劃在東歐,實際上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各方面都算是北歐國家。

從緯度來看,北歐五國最南部的丹麥,比愛沙尼亞、拉脫維亞更靠近南方。從語言來看,愛沙尼亞可視為芬蘭語的方言,差異非常小,拉脫維亞也屬波羅的海語種,與芬蘭語、瑞典語很接近。文化習俗方面,愛沙尼亞、拉脫維亞也更接近北歐國家,而不是斯拉夫系的東歐。

波羅的海三國總面積17.40萬平方公里,比貴州省稍小。從18世紀到20世紀,俄國曾統治三國達兩百年之久,但俄國通過移民等手段同化本地人,遭到三國強烈抵制。一戰後三國趁俄國爆發十月革命,曾取得獨立地位。不料三國只獨立了二十多年,二戰時再次被蘇聯佔領。

1989年,蘇聯解體已經是大勢所趨,但一些細節問題,比如俄羅斯是否駐軍其他國家,各國與俄羅斯的領土如何劃分等,都要進行緊張激烈的交鋒。

為了爭取領土的完整,也為了擺脫俄羅斯的統治,波羅的海三國抱團,宣布若俄羅斯動武,三國將互相進行軍事援助。

1989年8月23日,三國進行了一次示威活動,約有200萬人手牽手,跨越三國領土,連成長度超過600公里的人鏈,史稱波羅的海之路。此時三國總人口約為700萬,當天工廠停工,學生停學,算上後勤組織人員,三國以舉國之力舉行了手拉手活動。

蘇聯解體後,由俄羅斯牽頭組建獨聯體,波羅的海三國就拒不參加,其他前蘇聯國家則沒有這個膽氣,喬治亞則是因領土衝突在2008年才退出獨聯體。

二、愛沙尼亞,蘇聯解體十五國中,最富的一個

愛沙尼亞,面積4.53萬平方公里,約為北京的2.7倍。人口只有約130萬,地小人更稀。

愛沙尼亞陸上鄰國只有東側的俄羅斯與南側拉脫維亞兩個,北部與芬蘭、西部與瑞典隔波羅的海相望。

愛沙尼亞首都塔林與芬蘭首都赫爾辛基隔著一個芬蘭灣,距離不到80公里。歷史上愛沙尼亞受瑞典影響也比較大,塔林到斯德哥爾摩的直線距離也不過約370公里。

愛沙尼亞與俄羅斯之間,是以湖泊為界的,北部為楚德湖,南部為普斯科夫湖。兩個湖是相同的,只因兩湖相交處狹窄,所以分別命名。兩湖面積相加超過4200平方公里,接近中國第一大湖青海湖,這對愛沙尼亞這種小國來說可謂浩瀚大海。

愛沙尼亞從蘇聯獨立時,兩湖南北都與俄羅斯有領土糾紛。2005年,愛沙尼亞放棄了爭議領土。總的來說,與併入蘇聯之前比,愛沙尼亞北部失去一塊土地,南部則失去整個普斯科夫湖及相關陸地。

愛沙尼亞是前蘇聯國家中人均GDP最高的,是俄羅斯的兩倍有餘。北歐國家瑞典、芬蘭都以高科技著稱,愛沙尼亞也是如此,蘇聯第一台電腦就是這裡研發出來的,現在愛沙尼亞最大的互聯網品牌是Skype,全球若干國家都在用的交際軟體。

愛沙尼亞網路科技發達,基本實現無紙化辦公,他們網路選總統,網路籤合同,網路辦公,網路看病,網路教學,所有工作都無紙化,號稱只有兩件事需要當事人到場簽名:結婚和離婚。愛沙尼亞的身份證,可當做社保卡、醫保卡、交通卡、駕照使用,一卡在手不需要第二個證件。愛沙尼亞小學一年級開始學習電腦程序,設計機器人,別的國家小學生喜歡玩電動飛機、汽車,殊不知愛沙尼亞小學生已經參與到這些玩具的設計中去。

三、拉脫維亞,男女比例失調,美女比例世界第一

拉脫維亞,面積6.46萬平方公里,比寧夏稍小,比愛沙尼亞大。人口約210萬,也比愛沙尼亞多。

拉脫維亞是一個民族性很強的國家,雖然被芬蘭統治很久,卻仍保留拉脫維亞語。

二戰中拉脫維亞是德國入侵最早撤退最晚的戰區,戰後拉脫維亞男女比例嚴重,非官方統計達到1:3。現在過去這麼久,拉脫維亞仍是世界男女比例最低的國家,約為46%:54%,女人比男人多8個百分點,排世界第一位。

拉脫維亞美女多,普遍金髮碧眼,身材高挑,但美女多是事實,這裡的男人擇偶餘地大也是事實。現在西歐英法德這些國家,不少男性遊客來到拉脫維亞,喜歡去酒吧、舞廳轉悠,比較容易得到短暫的感情,甚至娶回家也非難事。

拉脫維亞首都里加,緯度比芬蘭灣的赫爾辛基、塔林、聖彼得堡要低兩三度,而且地處波羅的海腹心,氣溫比前幾個港口稍高。再加上道加瓦河長達一千多公里,是波羅的海第一大河,在濤濤河水衝擊下,地處入海口的里加是個不凍港。

正因為如此,里加也發展成波羅的海三國最大的城市。前蘇聯時期,俄羅斯人移民波羅的海三國,首選就是里加。

1991年蘇聯解體時,拉脫維亞總人口中,本地人佔比雖然還是第一位,但已下降到49%,而首都里加的本地人比俄羅斯人還少,該國民族矛盾比另兩國更為突出。

為了扭轉人口危機局面,拉脫維亞立法規定,1940年以前在本國出生的人,以及這些人的後代,自動成為公民,外來人口要通過考試才能成為公民。這條法律針對後來移民進入拉脫維亞的俄羅斯人,考試的內容包括拉脫維亞語言、歷史、憲法等。這樣一來成年俄羅斯人幾乎很難通過語言考試,娃娃們從小不得不學習拉脫維亞語,以求未來獲取公民資格。

當年蘇聯對拉脫維亞進行民族同化,現在拉脫維亞反過來同化俄羅斯人,手段有幾分相似。俄羅斯曾多次向拉脫維亞抗議其公民政策,但拉脫維亞加入北約和歐盟後,軍事上與經濟上都不懼俄羅斯,仍堅持公民考試的法律。

不少俄羅斯人因沒有公民身份或受到排擠而離開,時至今日,拉脫維亞將本族人比例提升至62%以上,而且比例仍在上升當中。

四、立陶宛,戰鬥民族

立陶宛,面積6.52萬平方公里,比愛沙尼亞稍大,是波羅的海三國中最大的。人口約290萬,也是三國中最多的。

立陶宛與另外兩國情況不同,這個地區是芬蘭控制的極限位置,因此立陶宛受到北歐的影響較小,而與陸地上的波蘭、德國、白俄羅斯有較深的聯繫。

1386年,立陶宛大公國君主迎娶波蘭公主,這位公主也是波蘭王位唯一繼承人,立陶宛君主相當於迎娶了一位女王,以較小的立陶宛兼并了較大的波蘭,也開啟了200年之久波蘭立陶宛王國的序幕。

畢竟是蛇吞象,立陶宛深受波蘭文化影響,本地波羅的海語和波蘭語結合後,形成了現在的立陶宛語。王國壯大之後,便開始四面擴張,領土最大時曾包括現在白俄羅斯的首都明斯克、烏克蘭首都基輔。

後來王國在沙俄、普魯士、奧地利的聯合打擊下,被三國瓜分,立陶宛歸屬沙俄。一戰期間德國曾佔領立陶宛,戰後立陶宛獨立。不過在二戰前夕,蘇聯兼并波羅的海三國,立陶宛再次併入蘇聯。

北歐五國與波羅的海另兩國,首都都是本國最大海港和最大城市,立陶宛的首都維爾紐斯則在內陸,靠近白俄羅斯邊境。

立陶宛最有特色的地形,是西部海岸線上的庫爾斯沙嘴。這個沙嘴長度98公里,最寬4公里,最窄僅400米,其中立陶宛佔52公里,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佔46公里。這個沙嘴割出一個內海庫爾斯灣,讓立陶宛本來不多的海岸線,又少了一半。

庫爾斯沙嘴的形成,現在流傳最廣的是因為海水衝擊海岸後回潮,與新湧來的海水互相衝擊,各種物質就沉澱在海水撞擊處。

立陶宛與俄羅斯為何不開挖一條運河,在庫爾斯灣里修築海港呢?這裡不具備蘇伊士運河、巴拿馬運河那種必經之地的性質,從經濟價值來說,開挖運河與修建海港的成本都很高,成本難以收回來。庫爾斯沙嘴在2000年成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從那以後更不可能去破壞沙嘴。

因為缺少海港,蘇聯移民到西部時,都不太願意來立陶宛,更多去往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加里寧格勒。加里寧格勒在立陶宛西南部,本是德國領土,二戰後劃歸蘇聯。

立陶宛人口基數相對大,俄羅斯人不願意來,等各種原因,即使蘇聯進行多次移民,到1990年立陶宛人仍佔80%上下,第二大族是波蘭人,俄羅斯人僅排第三位。

立陶宛是戰鬥民族,由於人口結構上並不吃虧,立陶宛是唯一在1990年3月就宣布獨立的前蘇聯國家,其他國家大部分都在1991年8月才宣布獨立。

如今立陶宛人超過84%,該民族兼具北歐和東歐優點,身強體壯,籃球水平了得。


推薦閱讀:

《天鵝絨監獄》這本書為什麼能在國內出版發行呢?

TAG:東歐 | 愛沙尼亞 | 立陶宛Lithuania | 拉脫維亞Latvia | 波羅的海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