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人喜歡說自己被社會磨平了稜角?

題主大三,以前很多的朋友都進入社會了,和其中一部分來往的過程中發現他們真的變了,變得特別討厭。
在一起玩時,老是喜歡對我指指點點,我本人特別喜歡閱讀,當我想去書店買書讓他們等等時,便被他們無情的指點了。他們說閱讀根本沒用,出了社會書就是個屁,讓我趁現在多聯絡一些達官貴人,人脈才是關鍵。
我一直不能喝酒,所有認識我的人都知道。但是他們幾個說我不喝酒可以,但是要些認慫保證書……還說出了社會一定要學會抽煙喝酒,要不然根本混不下去。
酒後我還沒問什麼,他們的樣子就變成了電視里典型的酒後吐真言的樣子,一副語重心長的口氣勸告我出了社會就應該怎樣怎樣,要我提前得訓練。說著說著就變得特別難受了,好像他們受了多大的委屈,說自己被社會磨平了稜角(實際上他們家境都很好,一畢業家裡就給找到了體面的工作那種)……
我真的不知道該如何面對這些人,我們以前是無話不談的朋友,關係很好,幾年不見了,見面卻是如此局面,和他們在一塊時我真的一句話也不想多說。我感覺我們的關係再也回不到以前了。
他們幾個人是我直接能看到的,現在去了很多同齡人的酒桌也類似。很多不怎麼熟的人喝了幾杯酒就是兄弟了… 然後總會有那麼幾個人說自己多麼無奈,被社會怎麼怎麼改變了……
這些人到底是一種怎麼樣的心裡,我以後要如何面對他們呢?


工作後確實容易胖【憂愁地看著胳膊】


不然怎麼解釋自己一事無成還要裝逼?


因為這些人本來就沒有稜角,而是把青春期的叛逆誤當成稜角,

真正的稜角是過人的才華,是堅定的志向,是對理想孜孜不倦的追求,是與生具來的強大意志力;這種稜角,只會被社會越磨越鋒利,最終成就一代大神

當然,包括我在內的眾多庸人俗子,並不具備這些稜角,也不羨慕這些稜角


他們不是被社會磨掉了稜角,他們只是胖得失去了輪廓...


他們原來是傻逼,後來懂點事了,他以為他以前那個叫有稜角


讀大學的時候,每年過年回家我最煩的就是各種小學、初中同學會的邀請,一般混得差的不會去,混得好的不屑於去(除了幾個富二代其實也沒混得好的),只剩下一些當年班裡最能鬧騰,早早輟學工作,現在混得一般般的人牽頭組織,然後幾個還在讀書的人去湊湊熱鬧。

一陣寒暄,幾杯啤酒過後,通常就到了吹牛時間,聽著那些在社會上混了幾年的人講自己總結的社會規則和潛規則,如何巴結領導,如何打小報告和對付小報告,然後嘲諷我們這些還在讀書的人太嫩,不抽煙不喝酒出了社會簡直不能混,書讀再多到了社會也沒什麼用處。每當這時,我總是克制著自己不要將自己內心的想法爆發出來——

「當年在學校忍你們裝逼就算了,怎麼出來工作了還是這麼喜歡裝逼。什麼認識到社會的黑暗,被抹平了稜角,你們就是被社會一巴掌又一巴掌地教會了怎麼做人,認識到自己當年有多狂妄,多不知天高地厚。我還用你們來教怎麼做人?還用你們來教怎麼在你們那個圈子裡混?你知不知道我之所以這麼努力,就是為了不和你們混在同一個圈子,為了有一天你們在社會隨波逐流的時候,我可以憑著自己的能力掌舵去選擇自己的航向。就是為了證明,我和你們不一樣!」


要不怎麼說?

我以前是一個傻逼?

現在終於認識到這一點了?


因為角不夠硬


生活就像一張砂紙,砂紙就是砂紙,但有的人被磨平了稜角,有的人被磨成了鋼刀


讀書不喝酒不一定是稜角,喝酒不讀書也未必不是稜角。(看了幾個高贊回答,覺得都沒答到點子上,斗膽來答一下。)


稜角這個東西,說起來還挺難定義的。


有人喝酒不讀書,有人讀書不喝酒,假如,你身邊人都喝酒不讀書,就你讀書不喝酒,很好,你是泥石流中的清流,稜角端莊;假如,你身邊人都讀書不喝酒,就你喝酒不讀書,很好,你是清流中的泥石流,稜角邪門。


你身邊的人都讀書,讀的是少婦白潔、少年阿賓,而你讀托爾斯泰、莎士比亞,你就是逼格逆天,稜角分明;假如,你身邊人都讀托翁莎翁,就你愛好情色文學,你的稜角,可能就長得比較像回旋加速噴氣式阿姆斯特朗炮。


紋身抽煙喝酒說髒話的好女孩,大概算得上有稜有角;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乖乖女,大概就是沒棱沒角;但假如,在一個流氓阿飛遍地走的班級里,只有一個好好學習的乖乖女,這個乖乖女,大概就可以稱得上是有稜角。


所以你看,稜角這個東西,總是相對的。凡是多數派里的少數派,都能冠之以稜角。人活一輩子,多少能在自己身上找到點兒和身邊人比起來不一樣的地方,咱們找到了一星半點的個性,就標榜說這是稜角,然後就把自己當成特立獨行的豬。


想明白這一點,大概就明白,稜角未必是什麼太了不起的東西。所謂稜角,不過是你在自個兒的生活環境里所擁有的某一比較標新立異的素質,放到另一個環境里,其實也稀鬆平常。你紋身抽煙說髒話,一言不合來信砍,好一條稜角分明的好漢,殊不知世上流氓千千萬,把你扔裡頭,你那點稜角,大概不過就一疙瘩罷了。

畢竟世界那麼大。就算你身上那個叫稜角的素質全世界擁有的人只有千分之0.1,但只要乘以70億,也有整整70萬哪。


年輕時候,熱血沸騰,飛揚跋扈,懷揣著愛與希望,以為稜角清奇,不知道其實世界最不缺的就是你這樣的小傻逼;走進社會,摸爬滾打,臉被打腫半邊,熱血涼了一半,滿腦子權術厚黑,自詡沒了稜角,因為你終於發現世界多的是你這樣的老傻逼。所謂稜角與磨平稜角,自始至終不過是一個虛幻的影子,因為說到底,你不過是從這樣的一些人,變成了那樣的一些人罷了。


《高老頭》里的拉斯蒂涅,出身歐洲落魄貴族,大學畢業的他也曾懷揣清清白白的夢想,立志靠著自己的才華在奢靡的巴黎闖出一片天地;當他在歐洲的上流社會浸淫日久,他變得惟利是圖,糜爛齷齪,不擇手段地結交貴婦盤桓高枝。當懷揣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志的書生有朝一日成為了士大夫,多的大概也是貪腐、阿諛、打壓異己,在官場的染缸里浸得烏漆麻黑——這個世界從不缺少理想主義,也多的是理想主義覆滅的人間喜劇。


所以,或許所謂磨平稜角,其實是失去初心。有多少熱血的小傻逼停下了匆忙的腳步,還有多少小傻逼仍然奔跑在路上,道路兇險,初心易碎,社會裡,多的是磨人心性的老司機。


以上。


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

言歸正傳,上述行為的心理中:

50%在炫耀(非貶義)。正如麻友「痛心疾首」的埋怨「又輸了十幾萬」,他的重點不在「輸」而在於「十幾萬」;正如官場大牛們跟我吐槽「又被某廳長灌了酒了」,他的重點不在「灌酒」而在於「廳長」;正如情場高手跟人抱怨「某女天天給我寫信煩死了」,他的重點不在於「煩死」而在於「給我」……

依照題主的描述,他們告訴你讀書無用、要結交權貴,潛台詞是「我們已經開始了,你太low了」;他們告訴你,要抽煙喝酒、否則混不下去,潛台詞是「哥已經學會了,你太low了」;他們讓你寫保證書,依然是在顯擺「看,社會上那一套哥已經活學活用了,你是不是還沒見過?太low了」

30%在宣洩。前段時間看了個帖子,大概意思是:winner創造規則,loser接受規則。其實也有一定道理。作為初出象牙塔的學生,難免會對社會上的各類明規矩、潛規則產生無力感,既有新鮮,也有無奈,更多的是惶恐,他們需要找到自己的「同行者」(即:和自己一樣惶恐的人),如此才能減少自己的恐懼和焦慮。所以,才和你一通「傾訴」,希望你能心生「同感」。

就好像:在學生時代,上學去的時候已經嚴重遲到了,心理就會非常焦慮、非常不安。但是,一旦在上學路上看到另一個本班同學,也和自己一樣在匆匆趕路,心裡立馬就會踏實和舒服許多。估計是一樣的道理?

10%是真想告訴你點什麼,算是好心。想讓你有所準備,吧啦吧啦~~

剩下10%屬於個性因素,鬼才知道他們在想什麼,可能單純就是發瘋。就好像,我就討厭你,與你何干?(老子就想說這些,誰管的著?!)


心理分析完畢,說說對策吧,看圖說話!!!

對!答案就是笑而不語、靜觀其變!!

為什麼這麼說?

朋友之間講究什麼,包容。你既然想捍衛自己「讀書」的自由,就得接受他人有獨特愛好的現實。

如果能夠興趣相投,平日就多處一點;如果覺得玩不到一起,平日就少交往一些。就這麼簡單。

什麼?會不會影響友誼?相信我,真正的哥們兒,即便十年不見,在你落難時也會傾力相救;一些酒肉朋友。就算天天粘在一起,也是大難臨頭各自飛。(不是否定平時走動的作用哈,維護關係也是很重要的)。

怎麼才能分辨兩個人的關係是否夠鐵呢?沒有固定答案。

我個人的判斷標準是:如果兩個同學見面,噓寒問暖、寒酸不斷的,多半兒就是一般關係;而如果兩個哥們兒見面,大叫一聲「卧槽,你還沒死哪?!然後互損打鬧的,多半兒就是好哥們兒」。

就這樣吧~~

想念那些,一同玩撲克,誰輸了誰就抱著貼滿小廣告的電線杆兒高喊「我的病有救了」的日子…………


【小學】:
他們一起帶節奏欺負某個有皮膚病小盆友的時候
我站出來反對
他們打我
只有某個痞氣的小哥們站出來護著我

【初中】:
他們一起跟風罵罵日本,說天朝藥丸的時候
我說我發現,網上那個什麼《TG對退伍老紅軍就是這個待遇》的文章里,配圖明明就是歷史書上的WG請願老頭啊,哪裡是什麼老紅軍……
沒人鳥我,他們自己高潮著
平時最不務正業的小混混拍拍我肩膀,表示理解

【高中】:
學校強迫所有高中生寫承諾書:「我願服從管理,不養雞鴨XX(那時候禽流感),不早戀不XX,否則自願退學blabla」……
我和幾個少年站出來反對,曝光事情給記者,後來被學校封殺,幾個學生記大過處分。
第一個告發我們給教導主任的人,是他們
平時看起來最乖乖牌的某學霸站出來,支持我們

【大學】:
輔導員叫所有人必須去XXX講座捧場,說要點名,以行教課成績威脅云云
我和幾個死宅頹廢黨表示堅決不去,我們的《文明5》還需要一個回合
屁顛屁顛去討好上級,座位滿了就被趕回來的也是他們
輔導員表示angry,平時最聽話的班長站出來,護著我

【工作】:
抵制加班的時候,我不服
他們依然沉默,偷偷笑我不懂情商,不會圓滑
但再也沒人護著我了

【知乎】:
偷雞腿母親接受到30萬捐款,稱女兒是她姐姐的,這位母親是否值得被原諒? - 社會
跟風煽情的是他們,事後打臉不認的還是他們。
談到玄學五術和中醫中藥的時候說一律騙子的是他們,碰到佛法改命《了凡四訓》的時候,跟風上香拜佛的還是他們。
當年提到廢除死刑就一律公認「廢除死刑是客觀合理的趨向嘛」,如今呢?
現在一提到女權就得首先講「啊啊我不是要物化女性的意思」,以後呢?你等著瞧。
他們依然從眾,依然喜歡排除異己,依然拒絕現實,拒絕思考。
牆頭草的是他們,被忽悠的還是他們。

恕我直男癌,在我第一人稱的視角里:
那一群只會在朋友圈說自己叛逆過,被磨平了稜角的人,混得其實最平庸。
那一群從小就沒彰顯過任何天分的人,自以為是被埋沒的金子。
那一群從沒叛逆過的,連父母師長上司都不敢反抗的人,其實一直都在從眾。
那一群看了幾篇雞湯文,新聞和網文就犯中二的人……其實現在我已經可以寫雞湯和軟文煽動他們了。

他們有過稜角嗎?
他們甚至連那個選擇明哲保身,關鍵時刻才會站出來的人,都做不了。
一群小綿羊,追憶自己在羊圈裡叛逆的青春,還有被青草磨平的尖牙和利爪……何其可笑。


題主,並不是他們讓社會磨平了稜角,而是他們根本就沒有過稜角。
你喜歡閱讀,你不喜歡喝酒,於是你格格不入,你特立獨行。
我在酒桌上千杯陪醉,曲意逢迎,才得到衣著光鮮,風光體面。於是我才合群,我才有三五朋友,昏昏度日,只有觥籌交錯下才能隱藏我貧瘠而的心靈。我不寂寞,你看,有這麼多豪傑為我舉杯,前行的路上摸爬滾打可我並不是一個人。
而你,居然不吃這一套?
這怎麼可以?我如此這般才得到你居然不羨慕?我不被接受不被認可時我坐立不安,而你居然讀幾本書就可以得到心靈的寧靜。
不該是這樣的,你應該在酒桌上和我們一樣拼殺博取功名利祿才對啊,何況你又不如我們擅長。
所以誤入歧途的應該是你啊。
所以我們要改變你。
善良長者會殷殷相勸,孩子,你錯了。看書沒用的,去拉關係去拼酒去做即使你不喜歡也不得不做的事吧,否則難免頭破血流悔不當初。當然,如果你按自己的路幸福了一生,那豈不是說此生我錯了嗎?
誅心而論,難免會有小人,這個世界是有規則的,而我才是最適應的人,就是不想你特立獨行,異類就應該被消滅,少年,你應該改變自己,用我最擅長的方式活著,然後被我打敗,你的痛苦就是我的快樂。
然而,這個世界上更多的是不懂裝懂的混蛋和人云亦云的蠢貨。
偶爾善心蕩漾,我不過去是被社會磨平了稜角而已,舉杯飲罷,喃喃自語,這世上所有人不都是這樣么?
別傻了,這不過是醉鬼和懦夫的自我安慰。
他們有過稜角么?
少年時候抽煙喝酒打群架?
偷錢染髮?離家出走?還是像大陸所有爛俗的青春片里一樣早戀墮胎?
然後突然有一天就長大了懂事了西裝革履地去上班,風流倜儻?道貌岸然?呵呵。
這不過是每個人都有的少年時的任性。
這還算不上稜角。
並不是每個人都有稜角的好嗎?
並不是他們的稜角被磨平了,而是你的稜角才顯露。
我覺得,你長大了,進去社會了,真正的稜角才會體現,你,才變得崢嶸。
不要搞得好像自己如何如何都是被像流水一般溫柔的社會一點點慢慢改變。短短三五年而已,沖走的只有泥沙。
只有你按著自己的路走,銳意,堅定,當然也許你會遇到迎面而來的風,銳利如刀,一刀一刀,切出你的稜角,這樣就顯露出你本來的面目。
所以說,他們的話,都是怯懦的借口。
他們的奉勸,不管是好意還是違心,都是想拉你下水,讓你放棄你最寶貴的東西。
很久很久以前有個孔老頭子,他說,鄉愿,德之賊也。就是說社會變成這個樣子啊都特么怪你們這些和稀泥的老好人。可笑的是時至今日還有無數家長教育孩子處事要圓滑別亂管閑事要中庸。
不是太久以前有個程序員王二,他說他很欣賞一頭特立獨行的豬,後來有很多人欣賞王二,不過王二的欣賞他身體力行著,旁人的欣賞大多掛在嘴上吧。
說起來集體主義很多年了。
有稜角的人越來越少了(大霧)。
少年,做特立獨行的豬吧。
讓他們去喝酒,我們來看書。
何妨?


謝邀!

我覺得,你要做的,其實挺簡單的,就是靜靜地聽著,聽著他們過去的理想與現在的哀悼,看著他們做作告誡背後的那點不舍,理解他們在人生喪失中的那種無助。

其實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是一點點失去的過程。

我們兩三歲時的記憶,還記得多少?或許很多都記不清了吧,因為我們逐漸有了自我意識,那些新鮮的但片段的感覺,就漸漸變得無關緊要了。我們青春期時的夢想和憧憬,是否還那麼清晰?或許很多都成了淡淡的傷感了。因為過去不少讓我們激動不已的,在現實打磨下都不那麼真實了。我們曾經深厚的友誼和戀情,現在還能分辨清楚么?或許很多都成了「此情可待成追憶」的惘然了。因為很多靠理念結合的關係,都在生活變故中物是人非了。

那種模糊、惘然和傷感,也意味著分離和失去。我們和過去的思緒分離,失去了很多原先的想像。那些想像中,可能包括對生命自由的嚮往,對自我力量的憧憬,對完美關係的眷念。但是這些想像撞到現實,我們終會意識到自由是受限制的,自我力量不是無窮大的,完美關係是苦苦得不到的。在任何關係中,我們都無法滿足彼此的全部需要,也無法完成自身的所有渴望。這個時候,我們就面臨著考驗,如何在失去中抓住什麼,如何在破碎中修補什麼?

面對失去,我們可能有發泄,可能有憤怒。我們可能輕蔑於別人的世故,可能悲傷於別人的冷漠。其實我們真正的情緒,是自我的不知所措,不知道何時該前進,何時該駐守,不知道什麼該丟棄,什麼該保護。這種惶惑。這種懷疑,這種想像和現實中的裂痕,或許是我們情緒波動的最大根源。我們要維護搖搖欲墜的自我,可是又不知道該在何處修補它。更有可能,我們陷入一種混沌的關係中,我們不知道該與什麼聯繫,又該與什麼切割。這意味著,我們無法通過關係來定義自我。而無處安放的自我,始終面臨脆弱的威脅。

這個時候,我們需要重新理解失去:失去的過程,也是重整的機會。我們因為各種原因失去了,留下的反而是更為寶貴的結晶。那就是我們真正的自我:有外部的邊界的獨立性,有真切的情緒感受,能夠體會自我獨特的記憶。我們通過記憶和世間萬物發生聯繫,通過情緒和自我真實的需要緊密接觸。在情緒的探索和記憶的整理中,我們一點點確立自我的邊界,哪一部分是社會的豐富的自我,哪一部分核心的韌性的自我。這樣,在確立和整理自我邊界的同時,我們也在一點點恢復自我的力量。

我更願意把人生,看成類似生命進化的過程,是在變化中不斷適應的過程。有些東西不適應環境,老邁無力,弱不禁風了,就在讓他無可挽回地離開吧。但我們要保證,留下的是真正重要的東西。這意味著一種成年的智慧和技巧,我們試著在現實範圍內獲取真正需要的這個過程中可能有不舍,可能有壓抑,這可能需要在哀悼中溶解,在發掘中接納。這個過程中,我們也同時發展著自己的社會關係。特別是,密切的友誼揭示著我們自我的各個方面。我們在辨析自我的同時,也嘗試發展更密切的友誼。

中國古代思想者,共有兩大類取向。一類執著於探索世間規律,比如道家發展出天道,所謂周期變動、物極而反、知雄守雌、知足不辱。這些歷史經驗總結出的規律,被亂世中生存的人咀嚼著,發出「讀史以應世」的慨嘆。一類致力於深化個人修養,比如儒家始終堅持修身,所謂知命有為、正心誠意、知行合一、萬物一體。這些人生奮鬥中發揚的精神,為胸懷治世理想的人繼承,成為「讀經以自治」的信念。這兩類人,一類從環境的角度看重適應,一類從個體的角度強調能動,兩者相得益彰,都在註解著生命演變中的過程。

我理解中的人生,就是這種理解環境和理解自我交互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我們會發現,人生的核心,是如何對待種種的喪失;人生的規律,是如何理解世間的無常;人生的真諦,是如何獲得堅韌的自我。

微信公眾號 szhswx

http://weixin.qq.com/r/P0MHH-PExa66rbd89xYt (二維碼自動識別)


大學是沒有人管理的溫室,社會是錯綜複雜的水深火熱,兩者差別太大。

現在別說讓我重回大學讀書,就是回一趟大學城,看不完的二十歲青春靚麗的妹子,我就已經心滿意足。在大學裡面,算是有點社會氣息的就是那些噁心的學生會,大學生社團組織了,如果你仔細觀察,你發現,那些在校期間混個一官半職的人,出社會後,他們更加能夠適應,能不能出成績另外一說。在學校打架被處分,被通報,在社會上,就很有可能被拘留,成為你一輩子的污點。

在大學裡面,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並不那麼明顯,很多人本來是來自天南海北,階層差異巨大,只是因為高考分數相似聚在一起而已。社會就不同了,光是一輛車就能夠快速分出三六九等來,更何況衣食住行,如果加上社會龐雜莫名的關係就更加令人理不出頭緒。溫室裡面,自由發展,空氣都被歡聲笑語給遮住了,你看看社會上行走匆匆的人們,哪個臉上有一絲笑顏?


被社會磨去的稜角是什麼?這個稜角就是自以為是。

社會有自己的一套運行法則,說複雜也複雜,說簡單也簡單,無外乎權力,金錢,關係,說複雜就是那幾個名片語成的利益勾結集團在前台或者幕後掌控社會運行的一切。

你以為你努力工作,就能得到回報,結果發現你一年到頭不吃不喝還買不起這座城市的一平米。

你以為你逢迎拍馬,欺上瞞下就能夠一路飛黃騰達,結果發現「二代」每每在關鍵佔據了位置,而你卻落下了一個壞名聲。

你以為你有背景有能量有關係,能夠擺平一些事情,結果發現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這個社會從來不怕你不服,總能夠把你操服!中國上下幾千年,說到根上沒有變,根上是什麼?一缸又黑又污的醬料,有人在裡面吸吮,獲得養料,有人在裡面摸爬滾打,卻總是不能掙脫。有人更倒霉,直接給淹死了!

你覺得你是那種人?

不管你是哪種人,切勿自以為是,稜角可以有,自己的特長就是自己的棱,在社會的磨刀石上越磨越鋒利,這樣才能無往而不利,不然你就是別人的刀下亡魂。


一身毛刺兒那不叫稜角,稜角是個門檻很高的缺陷。


還有人被膜平了生命


什麼?才華才能算稜角?what the f***...

我有個高中同學。當年我們一起去舊書攤買魯迅的作品,比書店的便宜很多。我們那會都覺得,這個社會有很多問題,我們希望自己能改變這個社會。

他現在是一個企業的工程師,開發自動化設備。他不再幻想自己改變社會,每天準時上班,時不時要加班。他結了婚,老婆不上班,生了兩個孩子。他是個孩子頭,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回去跟孩子玩。他是沒有什麼才華,寫不出知乎大V那麼妙筆生花的文章。

但他依然不會為了加薪升職給上司擦鞋,不會在酒桌上逢迎貴人,不會為了方便辦事就給基層政府公務員送禮走後門。面對社會的不公他也還會感到憤怒。

以前有個雞湯說,越戰期間有個人每天去點蠟燭,請願,反對戰爭。有人跟他說,拉倒吧,你改變不了什麼。他回應說,我這樣做不是為了改變社會,而是不要讓社會改變我。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真的,所以我用了「雞湯」這個詞。但我覺得,就算我改變不了這個社會,我也不會讓這個社會改變我。

我還在堅持。我這個高中同學也還在堅持。

是不是有才華才能算稜角我不知道。你們開心就好。


可能每一個混蛋都以為自己也曾經不規則多面體過吧。

不像現在,又混又圓,人贏不堪。


真正有稜角的人根本不說這些話
因為磨啊磨啊發現砂紙磨穿了...
結局一般就是:
「去他大爺的,不磨了!懟死你丫的。」


推薦閱讀:

人際關係的本質是否只是利用與被利用?
工作中人脈到底有多重要?
如何判斷一個人是不擅社交還是不喜歡社交?
你有多少個朋友?
如何對自己不感興趣的東西能表現得很感興趣?

TAG:心理學 | 人際交往 | 人脈 | 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