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國人如此熱愛吃糖?
數據顯示美國人糖攝取量全球第一(http://www.washingtonpost.com/blogs/wonkblog/wp/2015/02/05/where-people-around-the-world-eat-the-most-sugar-and-fat/)
以我個人口味來看,美國人的嗜糖量已經到了變態的地步,大部分超市賣的糖果,餅乾,調味酸奶,蛋糕等已經甜到無法接受的地步(不排除極個別口味正常又好吃的)。
Quora上有相同問題(http://www.quora.com/Why-do-Americans-eat-too-much-sugar),但是回答大部分著手於分析現狀,而沒有從歷史層面回答美國人愛甜口味的形成。(有一位提出了商家競爭導致糖攝取量逐步增加的假說,不過好像缺乏數據引用)
能否從歷史原因分析美國人嗜糖的成因?(我覺得歐洲甜品的口味正常多了,和國內很接近,為什麼美國就差這麼多?)
最後一件有意思的事,我以為美國糖尿病率也會世界第一,沒想到反而是吃糖和脂肪少,肥胖率又低的中國和印度佔了前二。(http://www.everydayhealth.com/type-2-diabetes-pictures/diabetes-around-the-world.aspx#01)
update:多謝@ngruent CO(好吧@查不到…)指正,上面那個鏈接是糖尿病人數,http://www.nationsencyclopedia.com/WorldStats/HNP-diabetes-prevalence.html,實際上我們的比率還是很低的。不過大家都沒進前二十。
謝邀
以下的都是倒聽途說,不保證正確,拋磚謹供參考
1.
其實美國 19 世紀的食品結構跟今天的垃圾食品差不多,主要是肉和主食。因為美國很早就實現了大農業,能量產小麥等經濟作物,以及大量的肉製品。
另一方面生食水果蔬菜什麼的還是容易出現食物中毒。解決方法當然是腌制。加糖就是一種防止肉毒桿菌的方法,因為肉毒桿菌只能在低鹽低糖低酸度的環境下。
比如我們很熟悉的美國的一句 One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在當年,其實主要的吃蘋果的方法,是蘋果派或apple turnover,都是基於蘋果的甜點。
直到冷藏車出現後,水果和蔬菜才變得有利可圖。另外,就是維生素的發現,讓罐頭蔬菜被接受。
2.
禁酒令對軟飲料推動很大。因為酒精類硬飲料被禁,可樂類軟飲料才得以有出頭之日,大行其道,瓶裝軟飲料的自動販售機就是這時出現的。
可參考 可口可樂為什麼能象徵化地表現資本主義意識形態? - talich 的回答
3.
西方人相對更能抗糖尿病,一種說法是因為人家已經是這樣的飲食結構幾百年了,敏感的人都已經被淘汰了。所以雖然他們能胖成那樣,糖尿病的人數也不是特別高,而亞洲人則不行。比如在美國,糖尿病比例最高的,是印第安人。這是因為印第安人傳統的食品是基於漁獵和採集的,到 19 世紀末被強行同化,造成了糖尿病盛行。也有預測因此認為,現在在美國出生長大的亞裔,得糖尿病的機率會是 1/4 到 1/3。糖和食品的工業化程度高,所以用糖(corn syrup)成本低,對於批量生產的食物,越甜越受歡迎,於是伴隨商業競爭,食品行業用糖越來越多。
糖尿病的問題實時百度:身體吸收玉米糖漿慢的原因是因為它是由肝臟代謝的,這一點不同於可以被身體每一個細胞吸收和使用的葡萄糖。由於它只是在肝臟代謝,所以不會觸發胰腺生產胰島素。
大概是糖尿病不高的原因。因為糖在13、14世紀在西方是奢侈品啊,上流社會的富人才能享用的,加的糖越多,食物越甜表明這人越富有。之後糖的產量逐步增加,普通人也能享用了,但是用糖越用越多的習慣就沒有停止。美國這麼屌絲的國家,沒有貴族傳統,糖就成了炫富利器之一。
http://www.usda.gov/factbook/chapter2.pdf
美帝的食品消費報告。
第8頁,圖表6
玉米糖漿(hfcs)的大量使用是個很大的原因。
Consumption of Caloric Sweeteners HitsRecord High in 1999
Americans have become conspicuous consumers of sugar and sweet-tasting foods and beverages. Per capita consumption of caloric sweeteners (dry-weight basis)—mainly sucrose (tablesugar made from cane and beets) and corn sweeteners (notably high-fructose corn syrup, or HFCS)—increased 43 pounds, or 39 percent, between 1950-59 and 2000 (table 2-6).In 2000, each American consumed an average 152 pounds of caloric sweeteners, 3 pounds below 1999』s record average 155 pounds. That amounted to more than two-fifths of a pound—or 52 teaspoonfuls—of added sugars per person per day in 2000. Of that 52 teaspoons, ERS estimates that Americans wasted or otherwise lost 20 teaspoons, resulting in an average intake of about 32 teaspoons of added sugars per person per day.
USDA recommends that the average person on a 2,000-calorie daily diet include no more than 40 grams of added sugars.That』s about 10 teaspoons, or the amount of sugar in a 12-ounce soft drink. Sugar—including sucrose, corn sweeteners, honey,maple syrup, and molasses—is ubiquitous and often hidden. In a sense, sugar is the number one food additive. It turns up in some unlikely places, such as pizza, bread,hot dogs, boxed mixed rice, soup, crackers,spaghetti sauce, lunch meat, canned vegetables, fruit drinks, flavored yogurt,ketchup, salad dressing, mayonnaise,and some peanut butter. Carbonated sodas provided more than a fifth (22 percent) of the refined and added sugars in the 2000 American food supply, compared with 16 percent in 1970.
以上是報告中的解釋。(整了半天引用格式也沒整好,真是醉了。。。。)
不過,把報告中所有論磅計算的東西(刨除果蔬,因為只有70,80,90年代的資料)做個表出來的話
sweet tooth即糖
圖中T1是上面圖裡幾樣的加總,s/t1即糖在上圖幾種東西中所佔比例。
貌似糖在美國人食品里占的比例從1950開始沒多大變化。。。。玉米糖漿貌似更多的只是替代了蔗糖
————————————————————————
Sugar Consumption in the US Diet,http://wholehealthsource.blogspot.jp/2012/02/by-2606-us-diet-will-be-100-percent.html
這個圖的數據非常粗糙,不過粗略的參考一下,可以看出來美帝糖消費習慣真的是由來已久。。。要找原因真的是挺難的
從2000年開始,美帝的糖攝入一直在走下坡路,而fats攝入則在上升。飲食結構似乎在變化。。。
(只找了一堆數字給題主參考。。。囧rz)
推薦《一部關於糖的電影》裡面解釋的很清楚
就在30年前,我娘只有過年才吃的上酥糖,平時都是1分錢麥芽糖打發的,我小時候雖然糖多了,但是老媽因為怕我蛀牙不讓吃太多,現在巧克力的甜度都受不了,但是我很愛做菜放糖啊啊啊,我家是江西吃辣不吃甜啊啊啊,家裡人都說我是怪胎〒_〒……綜上,我覺得我的小夥伴真的沒有一個很美帝小盆友一樣從小吃那麼多糖所以不習慣太甜,第二個,國內牙科沒有美帝發達,家長會控制吃糖的量,第三個,飲食結構差異,不是甜點才有糖,中國人吃的米飯就是大量澱粉,主流肉食是豬肉,美帝是牛肉,麵包,感覺這方面也很有原因,說歐洲甜點接近我們口味的樓主你吃過馬卡龍嗎〒_〒……
推薦閱讀:
※有二型糖尿病家族病史的人如何預防糖尿病?
※糖尿病低血糖有哪些癥狀?
※利拉魯肽注射液能不能長期使用?
※有沒有和糖尿病相關的書籍推薦一下?
※糖尿病人突然頭暈噁心怎麼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