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育兒有哪些誤區? ?
我姐剛在美國生完娃(刨腹產),我姐夫的媽是兒科護士,提倡全母乳(能理解),半年之內不給娃喝水(不能理解),但是我姐奶水不足,孩子哇哇哭嗓子都啞了。我媽心疼娃整天跟我念叨。 還有一個朋友他小時候挺肉乎的,總哭要喝奶,他媽怕他喝多了就少喂,後來他就成了一個特別特別特別瘦得瘦子。這麼瘦和她小時候吃不飽有關係嗎?想了解一下,美國這樣養孩子有什麼不科學的地方嗎?
親身經歷,同樣是在美國剖腹產,從孩子出生就沒餵奶粉,一直堅持母乳,堅持了三個星期,母乳一直不夠,每天幾乎什麼也不幹,就一直抱著孩子在那兒吸,奶還是那麼一點點,孩子越來越瘦弱,瘦到醫生都無法忍耐了(我們這裡的醫生很少會對瘦產生不安,因為在美國胖是不健康而瘦是健康的標誌,尤其是對嬰幼兒)。沒有奶不夠吃的媽媽這句話純屬放屁。絕大部分人的奶是夠的,但仍有極少的媽媽無論怎樣努力奶都不夠。就算只有1%,一百萬個媽媽裡面也有一萬人!美國任何母乳協會都不會說出沒有奶不夠吃的媽媽這句話,這純屬中國的母乳激進分子自己編的。美國醫生很注重孩子營養,他們不喜歡胖寶寶(中國寶寶在美國醫生眼裡大部分都超重),但絕不可能在母乳不足的情況下強行不加奶粉!孩子可以不胖,但營養必須足夠!題主引用的根本不是真的美國人的育兒方法!我有個朋友的孩子出生時低血糖,她本人也是遺傳原因沒有奶水,一出生馬上就給孩子掛了葡萄糖,並立即開始餵奶粉,都是遵醫囑。
還看到一個答主說美國不給孩子打疫苗,我真無語了,不要什麼胡編亂造的都相信好嗎?最煩那些動不動打著美國怎麼怎麼樣的旗號教人幹嘛幹嘛的貼子,看到這種貼子麻煩先自己上網求證一下再發言好嗎?
另外,題主截的圖不會是媽媽幫寶寶樹之類的吧?那種論壇就不要上了,那上面大部分人和貼子的檔次之低我懷孕之前從沒想像到。
母乳餵養前面的知友回答得夠好了。
半年不喝水,這個不難理解吧。奶水裡大半是水耶……跟正常人吃那麼多食物不一樣,寶寶前六個月純母乳的時候 如果額外喝水過多,1,增加腎臟負擔,2,佔據胃容量,降低飢餓感,實際上寶寶也沒從水裡吸取到同量奶水的營養。
另外,判斷寶寶缺不缺水可以看他的尿量。一天尿個七八次的,不需要單獨補水了。
不過如果有拉肚肚的現象,可以額外補水,防止脫水。
添加輔食後,可以補水。奶粉餵養,可以補水。
貌似ob沒說不給寶寶打疫苗哦。疫苗是遵循一二六的時間原則。關於免疫這件事,大概是說寶寶一兩個月的時候喝媽媽奶抗體很充足,可以帶著短途旅行不會被感染之類。但是斷奶之後又不太一樣。和國內意見也是一致的,不要妖魔化嘛。
國外的月亮未必比國內的圓,在日本,很多媽媽在冬天都只讓孩子穿短褲,覺得這樣可以提高孩子的身體素質;而在中國,媽媽們往往把孩子裹得非常嚴實,這導致孩子變得非常嬌氣,經不起一點點風吹日晒,早早地就輸在了起跑線上。
其實,日本的冬天比中國大部分地區暖和得多,在東京,最冷的時候也是零上;另外,日本的供暖設施也比較完善,就連公車上的座椅都有加溫功能;其次,日本孩子穿的短褲、短裙也有特別設計,保溫效果很強。
其實這件事就是告訴大家,照搬照抄國外的育兒理念是不對的,如果你真的像日本人一樣做,後果不堪設想。
1.人人平等≠目無尊長
在國外很多影視劇中,孩子往往都直接喊大人的名字,但這僅僅是國外的一個傳統習慣,而且直接喊名字的也都是叔叔和阿姨。
生活中,很多家長卻因此認為,直接喊大人的名字就是和孩子關係平等的表現,因此總是鼓勵孩子直接喊大人的名字。結果孩子變成你不想看到的樣子:他一邊喊著奶奶的大名,一邊要求奶奶幫他端茶遞水……
當然作為疼愛孫子、孫女的奶奶,對於這種要求也是全力滿足,結果讓孩子養成目無尊長的習慣。其實所謂的關係平等,並不表現在稱謂上,而是父母能傾聽孩子的想法,尊重他們表達的權利,並不是單純的讓孩子可以直呼大人姓名,畢竟在我國,尊老愛幼是孩子必須的良好品質。
2.培養獨立≠不去關愛
獨立性確實是孩子將來立足於社會的根本,但是我們做媽媽的也要合理培養,一定要根據孩子的年齡適度調整,對於一些比較小的孩子來說,爸爸媽媽的陪伴才是成長道路上最重要的東西。
如果媽媽們不顧孩子的年齡和感受,一味地放養,那麼孩子很容易被冷落,並且感受不到來自父母的愛,這種孩子在將來往往會非常叛逆很難管教,因為你從小就沒管過人家。
3.尊重選擇≠隨便放棄
學一門藝術對孩子的成長確實非常有益,為此在幼兒園期間,爸爸媽媽們總會給孩子報一些興趣班,比如鋼琴、唱歌、芭蕾等等。不過很多孩子興趣的持續時間並不長,往往剛學一會就會出現厭倦情緒。
此時一些爸爸媽媽就非常「尊重」孩子的選擇,既然他不感興趣,那麼我們就換一個,進而重新開始新的藝術課。孩子總是這麼隨便放棄,最後錢花了不少卻什麼都沒學會,並且還變得沒有定力,在其他事情上也總是半途而廢,長大後也會一事無成。
我們必須要要讓孩子了解,如果他希望有尊重選擇的權利,那麼他就要有堅持到底的能力。因此在孩子選擇一門藝術愛好的時候,我們必須要跟孩子約法三章,比如指定中期的目標規劃,中途不可放棄。
4.輕鬆學習≠不去學習
一個育兒專家碰到這麼一個孩子:男孩子不願意寫作業,每天都是空本子回去空本子來,上課的時候也不好好聽講甚至還總是搗亂;而孩子的媽媽呢,卻認為這是國外「輕鬆學習」的表現,甚至還支持兒子這麼做。
在這裡,育姐要糾正一個誤區,國外學校確實放學早,人家也不是瘋玩,事實上人家也會參加各種興趣班。此外國外小學生的作業會比較繁瑣,有的還會搞到半夜,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輕鬆。到了大學,國外孩子更加辛苦,要知道哈佛圖書館在清晨4點的時候就已經座無虛席了。
我們所謂的輕鬆學習,其實是希望讓學習更有趣味,這樣孩子才會對其產生興趣,並且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而上面的媽媽則產生了誤讀,結果把孩子變得非常散漫邋遢,這真的是你想要的結果嗎?
那些不能忽略的育兒陋習!
除了一些國外育兒經驗的誤讀,我們的媽媽們還存在著很多生活上的陋習,而這些陋習對孩子的健康不利。
1.一覺睡到大天亮
對於一些年輕媽媽來說,睡覺可是頭等大事,但是小寶寶夜裡總是餓醒,這讓她們很頭疼。於是她們就想到一個招數:睡覺前給孩子多喂些奶,這樣晚上就能稍微多睡一會。但是要知道,新生兒胃容量很小,基本2-4個小時就要喂一次奶,這麼強制的做法對孩子的健康非常不利。
2.新衣服直接穿
一些媽媽買了新衣服之後,就直接給寶寶套上,結果孩子皮膚上就起了很多小疙瘩。這是因為新衣服不像舊衣服那麼柔軟舒適,而且還可能攜帶甲醛等有害的化學物質,直接穿很容易引起皮膚過敏。所以新衣服買回來,要先用水洗滌一下,然後再給寶寶穿。
3.帶著寶寶去血拚
即便是當了媽媽,也剋制不住要逛街血拚的想法,於是一些媽媽喜歡推著嬰兒車去逛街。但是要知道,大商場人多嘈雜,空氣流通性也比較差,寶寶長時間處於這種環境中就很容易感染各種細菌,從而誘發一些呼吸道感染問題。為此,如果真的要逛街,那麼就暫時把孩子交給丈夫或老人帶半天。
好的地方我們要學習,但是對於不了解的育兒手段,還是不要用了,說道這裡,大家倒是可以嘗試一下國外的玩具,對於開發寶寶的大腦很有好處,在大麥灣就有賣哦!既便宜又是正品,直接從國外官網發貨直郵到家,有木有很霸氣?
這兩個是真的,一共只有不到1%的人真的沒奶,剩下的都是不會喂,需要學習的媽媽。
按需餵養的純母乳寶寶是可以不喝水的,因為母乳中75%以上是水分,且會隨著季節,天氣,以及寶寶的狀況等自動調節,反而過量的額外喂水會增加腎臟負擔。當然,如果寶寶生病,或者媽媽不方便餵奶的時候,比如說外出炎熱,這個時候也是需要適量喂水的。所謂的6個月內不喝水不是很嚴謹,之所以說6個月,是因為一般的建議為6個月內純母乳餵養,6個月後視情況添加副食,一般添加副食後就需要喝水了。而實際情況是並不是所有的寶寶都是6個月後添加副食,當寶寶出現添加副食的信號後就應該合理添加副食。
不知道題主是如何判斷你姐是奶水不足的,正如你發的圖片所說,奶水是越吸越多的,每個寶寶都是帶著自己的糧食來到這個世界的,只有極少數乳腺受過損傷或者先天乳腺不足的媽媽才會奶水不足。
題主的問題是美國的育兒有哪些不對的地方,這個問題很大,單從所附圖片來說是沒有問題的,當然並不是美國所有的觀點都是正確的。關於母乳餵養,奶水不足的問題,建議題主可以去母乳餵養大本營的新論壇去看看。「美國育兒」範圍太寬泛,至少在你說的你姐姐的這幾個問題上,都是沒有問題的。
不僅美國,其他發達國家也都是這麼講的。
同樣推薦母乳大本營。
另外轉一張圖給你。【轉載,侵刪。】
推薦閱讀:
※嬰兒在泳池裡不帶泳圈游泳是不會嗆水的嗎?
※一个人带孩子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關於嬰兒猛長期,有哪些說法?
※雙向安裝的兒童安全座椅是否難以兼顧 ISOFIX 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