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美國,也不使用核生化武器的話,全世界能戰勝冷戰時的蘇聯陣營嗎?

如果沒有美國,全世界能打贏冷戰時期的蘇聯陣營嗎?

這裡的蘇聯陣營,主要以中蘇分裂後的1973=1979年巔峰期實力來算。


不能,蘇聯人口不夠

詳情請見毛澤東《論持久戰》


如果沒有美國,蘇聯可能二戰就被幹掉了。

假設沒有美國的話,崛起的很可能就是英、法、德之中的一個大國,資本主義發展到極限必然會打世界大戰或者以及發現美洲大陸,假設是法國人發現了美國並且將其大開發,最後法國估計就能坐歐洲而統治世界。

如果僅僅是1973到1979年左右美國突然被外星人滅絕了,那全球捆一塊跟當時的蘇聯還是能打一打的,冷戰時期的常備軍和現在不是一個級別的,如果雙方都不用核武器的話,那蘇聯優勢還真不一定有多大。

最後很可能被拖死。

蘇聯整個冷戰時期無論是海軍還是陸軍的快速突進其實都是建立在核戰略上的,包括用來打擊美國海軍航母戰鬥群的巨型反艦導彈都有核彈頭,在軍備這方面毛子是真的被自己龐大的核武庫給拖垮了。


根據1989年蘇聯人口普查,全蘇聯人口在2.86億,而東線和西線的主要對手歐盟和東亞四強(朝鮮那時候還是算得上一強)加起來則將近二十億。就算把美國爸爸踢出這個平行世界,法、英、德、日在戰時動員之後的強大工業能力加上中國提供的巨量後備人口,幾乎可以確保在持久戰中擊敗蘇聯。估計戰爭初期的蘇聯入侵階段,在東線中國西北和東北的大批土地淪陷,遷都到南京甚至武漢,東亞同盟在台北設立司令部開始進行聯合作戰;西線英法無恥地出賣了德國腹地之後與蘇聯勉強相持,之後就參照現實世界中蘇聯在阿富汗的敗退。最大的問題可能是反蘇同盟各國國內的左翼力量:日本赤軍和法國左翼很可能率眾倒戈。

到時候畫面太美不敢看的就是中日韓友誼長存,解放軍軍和自衛隊親如兄弟並肩作戰了吧……不過說不定當時的蘇聯其實沒有那麼強的實力……參照珍寶島的表現,說不定東線在日韓鼎力相助下都可以堪堪守住東北。


這個問題太複雜了……根據【沒有美國】的不同定義,有很大區別。

首先,如果直接讓美國本身,一切美國產品和武裝力量消失,蘇聯必勝。因為這一條件下,NATO連正常的指揮系統都建立不起來,大量的北約武器裝備型號直接消失了,一支半殘的軍隊,怎能抵擋華約的入侵?

退一步,如果允許美國的產品存在相同的替代品,但直接消除美國陸軍而不留調整時間,則蘇聯必勝。因為北約的防線上會有一條巨大的缺口,由美國歐洲部隊和返德師組成,德國中部有一大片不設防,毫無希望;

再退一步,如果允許調整部署而不鎖定陣營,則蘇聯必勝。因為歐洲列強沒有一個國家有海外大規模決戰的能力,毛熊很快就在整個亞洲千秋萬載一桶漿糊了也,戰爭沒必要打下去了。

第四步,如果不允許(在陣營鎖定基礎上)各國調整發展戰略,則蘇聯必勝。因為亞洲和日本的安全依賴美國的支援,僅依賴原有戰鬥力不堪一擊。

綜上,只有在以下條件下世界聯盟才能有一戰之力:

(以下認為原有美械可使用並可替代)

1.歐洲方向,北約各國擴充軍備,法軍-比利時軍離開國境部署到德國中部地區,英軍部署在德國北側,頂住蘇軍的第一擊並嘗試拖入持久戰;

2.中東方向,以色列和敘利亞伊拉克並肩作戰(!),並前出到土耳其援護土軍;希臘不落井下石且和南斯拉夫-阿爾巴尼亞一起和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放對(鬼信啊);

3.亞洲方向,巴基斯坦和印度摒棄前嫌並獲得北約的武器支援;(親愛的快出來看上帝啊)

4.東亞戰區,中國和(重新武裝的)日本軍隊一起在東北作戰,並同樣獲得北約軍裝備水平(明斯克號出擊?)

5.其他國家全力出錢出人支援並得到公開的西方科技……

即使如此,恐怕也不過是平局而已,德國、中國、南歐(義大利軍主力)一處崩潰,則滿盤皆輸,這就是1970s華約的可怕力量。


打不起來,搶美國留下來的資源工業才是硬道理,最差還有土地,然後世界和平10年,之後就是相持,拿走阿拉斯加和西海岸的蘇聯必將讓世界為之顫抖,所以中國會更加艱難,援助和發展要看歐洲是否短視,如果能統一戰線的話,發展會快很多,但是開戰必處於極大劣勢,要等蘇聯的擴張極限到達才行。

但是最後的勝利還是得看美國的瓜分狀況。畢竟最慘的時候可能只剩一個南中國和英倫三島,沒有一個穩定的大後方是艱難的,至於勝利,我覺得是早晚的事,二戰才放過一波血,如今才二十年,它的人口註定了統治範圍的極限。


沒有美國,蘇聯就不能快速工業化吧?


共產主義陣營離開了中國的支持,蘇聯最後取得勝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包括人口,地理,氣候條件


可以,蘇聯的體制是弱點


沒有任何可能。
當時北約軍在美國主導時在70年代末依舊十分危險,西德的北約駐軍在比利時和英國的防區有大弱點,在南德的軍隊有被蘇軍借道奧地利迂迴的可能。


謝邀。
我水平不夠,來補充一點。北約如何抵禦華約的鋼鐵洪流。
玩過坦克世界的會發現,德系十級中坦豹一,法系30b,蘇系T—62A(線膛炮,62是滑膛炮),這三個里,T—62裝甲好,剩下兩個,薄皮大餡,這是為什麼呢,在那個年代,坦克炮穿深過剩,誰都可以把對方打穿,法國人和德國人一起合作搞坦克,然後就分道揚鑣,各自搞出來自己的坦克,但思路是一樣的:捨棄裝甲(豹一僅能抵禦20毫米以下的炮彈和榴彈),換取機動和首發開火,利用北約的空中優勢打擊華約的鋼鐵洪流,這就是為什麼北約重新武裝了西德,西德是抵禦蘇軍的第一道防線。
等會兒更……


中蘇分裂之後的蘇聯是走下坡路的,而此時的美國已經改變了原來的戰爭法則,開闢了現代戰爭。蘇聯陣營勝也敗,敗也敗。


這個問題得明確一點,是聯軍進攻蘇聯還是蘇聯進攻聯軍。
如果聯軍主動進攻蘇聯的話,歐洲各國,基本主力很快就會被消滅,蘇聯和他的一群東歐小弟一路逆推回去,國會大廈,凱旋門都再次路過。
亞洲部分,主要中日韓主動進攻,能打蘇聯措手不及,但是蘇聯實在太大了,預計還沒到達烏拉爾山脈,就要開始撤軍了,蘇聯受制於雙線作戰,不大可能全部一路推下來,估計我們會失去一部分國土,然後開始僵持戰。樂觀估計,不至於退進太行山打游擊。
如果是蘇聯主動進攻的話,就看他主要打哪邊了,主攻歐洲的話,會很快結束戰鬥,調轉兵力。我們做好太行山打游擊的準備。
主攻亞洲的話,真持久戰了,慢慢熬吧,東邊的絞肉機。至於歐洲盟友們,估計和蘇聯的東歐小弟絞肉機中。


大家單純一點好吧。

抹掉美國,那我們就乾脆算這局北美全掛機吧。畢竟地理上對海路的影響還是要稍微考慮一下,就不物理抹去了。加拿大沒什麼卵用,就陪著觀戰吧。

答案很簡單,不能。

冷戰時期的蘇聯的人口,資源,工業能力都比二戰時軸心國加一起還要強得多,而冷戰巔峰蘇聯軍力的規模和技術在沒有美妖都可以稱得上第一。這些可以確保不管是前期突擊還是長期持久消耗戰,蘇聯都是不虛的。
實際上在題主假設的情景下,一般一年以內最能打的歐洲就涼了。我們假設英國打開從德國訂做,油紙包好的皇家艦隊,保住了本土,西線就此僵持。
東線嗎,深挖洞廣積糧大搞三線建設的天朝已經表明了百萬機械化蘇軍的威力不是正面能硬剛的,最後大約會被平推到只剩山溝的三線,然後變成類似八年抗戰的情況。
其它的嘛,南線中東和非洲平推沒壓力,雖說後面可能會面臨爆游擊隊;中南半島,印度和日本,在蘇聯佔有海上絕對優勢的情況下,登陸一下就行了,基本沒啥可說的。最後收個尾,把英國拿下,把天朝三線炸爛,
球長成就達成~

至於這麼打完十年之後蘇修會不會猝死,會不會爆林登萬分裂,那就是另一個問題了。


以蘇聯的地緣態勢來看,兩線作戰幾乎是無法避免的。所以不管蘇聯有多強,但凡陷入了兩線作戰,必敗無疑。


這個打贏怎麼界定就很困難了,是保持開戰前的國境線呢還是反推到莫斯科算贏,這個就不好說了。冷戰中如果排除掉北約老大美國,那不說全球局勢怎麼變化,但是蘇聯紅軍橫掃西歐是沒任何問題的,冷戰中德法在蘇聯鋼鐵洪流虎視眈眈之下可以說是瑟瑟發抖,計劃就是如果蘇聯推過來就是節節抵抗等待美國增員,把美國排除掉,那德法意乃至整個西歐北歐被紅軍佔領應該是沒有任何問題,但是登陸英國幾乎不可能。而且勝負手就在中國了,中國可從來不算蘇聯陣營,哪怕是中蘇蜜月期,到時候蘇聯北約爭相拉攏中國,以第一第二代領導人的外交能力和戰略眼光,左右逢源悶聲發大財,最後來個一錘定音的站隊。


沒有了戰術核武器怎麼打開缺口!


恰恰相反,正是核武器救了蘇聯。


是沒美國這個政治實體還是沒有美國這個國家所在的地理實體,因為少一塊大陸,全球環境變化好大,少一個政治實體,就那位置,還會誕生另一個


蘇聯陣營也有不少國家吧,說白了,真正打起來有用的國家就那麼二十幾個,其他的,哎
所以我覺得打不過


瀉藥 應該不行。當時蘇聯的快速發展應該是有兩國軍備競賽的催化的因素的,如果沒了美國,發展應該不會那麼迅速。而且蘇聯的經濟政策太死板,這種死板的政策放在戰時可能會有幫助,但和平時期應該算慢性自殺。
僅代表一個苦逼理科生的非專業個人看法


不能。

蘇聯打不贏全世界,全世界也打不贏蘇聯。

把國家力量想像成氣壓,氣壓高的地方總會推向氣壓低的地方。

但推進的速度與自身的總氣量大小也有關,推進越遠越無力,最後總要在某個點達到平衡。

以蘇聯實力來看,離侵吞全世界還早著呢,先把阿富汗吹平了再說吧。

不過氣壓太靈活了,而國家總是在一段時間內保持相對穩定,所以又像地殼,壓力總在慢慢積攢,等到某個時間突然爆發一下,產生巨大的變動,隨後又歸於平靜,直到下一次地震來臨。


推薦閱讀:

蘇聯在冷戰期間為何沒能解決糧食問題?
紅色警戒2系列的兵種現實里都有些什麼原型嗎?
冷戰期間,日本在阻止共產主義(社會主義)制度向美國本土滲透發揮過巨大的作用嗎?
1956年蘇伊士運河危機的深層原因和影響?
為什麼冷戰時期美國能登上月球,現在科技更加發達卻沒有一個國家再次登月呢?

TAG:蘇聯 | 美蘇冷戰 | 第三次世界大戰 | 蘇聯歷史 | 蘇聯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