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評意義何在?

看到樂評人越是知名,黑也越多。可見一首歌,不管被多少人貶也總有人喜歡,不管有多少人捧也總有人討厭。既然如此樂評有什麼意義?


樂評人的存在是非常有必要、並且一定會存在的。只是他的作用,一般樂迷很難直接地體會到。

當然也不排除國內「樂評人」水平低、非常不專業的現實,國內的「樂評」大部分也是很爛的,所以讓人覺得樂評沒有意義、樂評人不該存在。甚至產生「我聽音樂會有自己的感受,我不需要看別人的感受」之類的想法。

音樂是一種文化產品。一個樂隊的出現、一個音樂作品的的產生,離不開其它樂隊或音樂人的影響、融合、創新……
文化的發展有它的體系和脈絡,文化下又有亞文化。就像很多人看過的,可以給搖滾樂畫一個樹形發展結構圖一樣。大部分音樂流派的名稱,都是媒體/樂評人正式確立的,雖然最初的叫法可能起源於民間、愛好者和樂隊之間。音樂是紛繁複雜的,樂評人的作用就是梳理音樂的文化/亞文化,把它變成文本,給每個scene(這個詞在這個語境下我不知如何準確翻譯)賦予「意義」,讓人更容易明確地找到文化上的歸屬感,讓越來越多的樂手找到自己的方向、加入進來,讓越來越多的樂迷更容易找到自己喜歡的音樂和文化身份(如朋克、哥特、金屬黨、小清新,hip hop什麼的)繼而推動音樂圈子、scene、風格甚至文化思潮的發展。

就像所有xx史/xx學的研究一樣,樂評人的工作也是分門別類,按流派、按音樂的發展脈絡,結合當下音樂文化現狀和這個樂隊/音樂人本身特點等等來研究和評論音樂的。(是的,我所知道的特別著名的樂評人都可稱得上在「研究」某類音樂及其亞文化的。國內某些山寨樂評、談自己情感的偽樂評不算)。
樂評人也不一定音樂品味比大多數人都高,以引導大家發現「好音樂」為己任——雖然樂評人一般都可以稱得上是某領域的資深樂迷,所以往往還是會起到「權威」的作用,影響樂迷對音樂的選擇。這也是他存在的意義之一。
樂評更不是借音樂抒發感情,聯繫自身生活大談個人感受的抒情散文。
樂評人不需要中立,可以有自己的好惡。甚至樂評人可以給某樂隊寫「軟文」,國外某些主流音樂刊物上很多這種文章(當然了,不能過分不客觀)。如何推廣一個樂隊,這本身也是音樂文化的一部分。
樂評人最大的素質我認為是聽得多、(風格上)聽得專,熟識(自己領域的)音樂發展脈絡與流派、影響。
簡而言之,一聽就知道「這是什麼」「怎麼來的」。

所以,樂評人最核心的作用應該是給音樂「分類」。


音樂和一般的商品不同,因為有品味的差異。很多時候,這是決定性的。

一台彩電,如果京東的用戶評價上有50%的人說好,有50%的人說差,你是不敢買的。因為我們對彩電的評價標準基本上一致,所以只有當好評率達到壓倒性的95%時,你才敢買它。

但音樂不是這樣,一張專輯,50%的人喜歡,50%的人討厭,這太正常不過。你不能以宏觀好評率來代替自己的選擇。所以這時候需要樂評人和樂評,你可以選擇聽自己信得過的人的意見,可能是因為信任他的學識,也可能是因為親近他的品味。

越是主觀,越是品味權重高的領域,權威評論人的意義越大。


我倒覺得原因發問者您自己都說了。。。不管怎樣樂評都有人喜歡,任何音樂都有喜歡和叫罵的,更何況樂評,喜歡的人多,說明樂評有用處,如果罵的人多,說明有炒作賣點。


欣賞音樂是一件很自我的事情,不需要去比較。但人都會思考,思考產生的疑問需要解答。樂評能夠帶來一些答案,但也可能激發出更多的問題。問答和思考之間,你會發現你對音樂的感悟,更深厚了一些。音樂上的視野,更廣闊了一些。

樂評承擔的角色可以很複雜,導讀導購、亮明態度、普及知識……這些都對。但樂評最有意義的,我認為,在於對聽眾的啟發。


在信息泛濫、這些歌一輩子都聽不完的時代,樂評人告訴你:什麼叫做知美醜

上周,和大地在廣州的音樂節上做了一個小小的分享,主題叫做《人人都是樂評人,我還停留在二十世紀》。當然,網路化把過往樂評人在信息上的優勢抹平,看起來真不知道樂評人有屁用啊?可問題是,你真的有自己的獨立審美嗎?你真的覺得自己的趣味很高嗎?你真的覺得自己聽的那堆破獨立樂隊很酷嗎?你知道你跪舔的這些樂隊,早在半個世界前就已經有人做出這種玩意了嗎?

我不太同意 @Lawrence Li 所說樂評的第一功能是導購。或者說,我部分同意。

樂評的首要目的是:教會你如何在音樂的世界裡審美。

這真不是同一個意思。導購只是為了消費,審美,是做人,是三觀。


認爲樂評是扯淡的存在的人很多。他們要麼是胃口不大,隨便聽點什麼就能滿足,要麼就是從來不花錢聽音樂。

假如你剛剛發現了一個音樂人,比如 Sun Ra,幾百張唱片,怎麼挑?除非你完全不必考慮錢的問題,不然還是希望看到有人告訴你「Sun Ra 要從《XXXX》專輯聽起」。如上,如果一年只買十張以內的唱片,或是只下盜版,自然不「需要」樂評。

樂評可以很 intellectual,可以有乾貨,可以讓你覺得醍醐灌頂什麼的,但它的第一功能是導購。


對腦殘粉:找到讚許自己偶像的言論以標榜身價
對無腦黑:找到批評自己仇敵的言論以儲備武器
對求知者:找到相關樂理或行業知識以豐富自身內涵
對購買者:找到產品比較性言論以做出購買選擇
對旁觀者:找到幽默吐槽語句以打發無聊時光

我覺得一篇樂評可以做到以上所有事情。


1.樂評的基本作用就是作參考,讓你在沒聽之前有個大概印象,或者聽了之後能發現一些遺漏的點再去聽出不同的感受。
2.寫樂評需要收集很多相關背景知識或新聞,對於某些小眾藝人,其介紹著實難找,一篇好的樂評能讓你省不少功夫。
3.現在發專輯的歌手樂隊多如牛毛,我們沒有那麼多時間也沒有那麼多功夫去聽去甄別去分類,好的樂評網站至少能讓你不錯過那些真正優秀的作品,還能帶領你進入新的世界(看見那些沒聽過的5星專輯,你難道就不想試一試(*ˉ︶ˉ*)?)。相信我,找新歌方面樂評網站比什麼網易每日推薦靠譜十倍。


以前高中時期一直買hit輕音樂,好像是國內唯一一本樂評性質的歐美音樂雜誌,結果高三時就停刊了,好在原班人馬創立了返場eardrum,能夠在網路上延續下去並堅持至今(雖然更新慢了點)。我仍然認為返場是接觸歐美音樂最好的窗口,在這個環境下,沒有之一。


由老司機提供尺度的一種參考意見。因為有一定量的聽覺積累與訓練,此種參考意見有價值。
如果說創作並不是依據「套式」創作,創作者用自己的所有生命體驗在完成這一行為,介紹創作的背景和重要事件才有意義。但是有時就像犯罪心理分析一樣,在外人看來某些事件與產物卻毫無聯繫。甚至連本人也說不出。這樣看來,精神分析和社會分析反而更接近創作產生的根據。而作品作為這過程的「遺迹」才可以被理解。這部分才是評論要運作的場域。


借著名樂評人李皖老師的一句話:若只有對資訊的佔有優勢,樂評人就不是真正的樂評人,實質上是別的角色。樂評人的價值在於提供洞察、標準、具有超越性的審美體驗。無論什麼時代,樂評人都是稀缺的,都有其被人類永恆珍視的價值。


教沒腦子的人聽音樂過腦子,這是一個特崇高特絕望的工作。

就這樣的活,好多沒腦子的都削尖腦袋搶哎。


這是個經濟問題!當你不能免費,不能肆無忌憚的聽音樂下載專輯的時候,你會覺得好的樂評人是你的親爹。
他們就像投資理財師一樣,指導你合理分配你有限的音樂投資,精確和你對接情緒愛好。
市場是一個問題,樂評人自身也是個問題。能給閱讀者提供乾貨嗎?自己本身懂音樂嗎?例如樂評人@趙南坊
看他的樂評能感受到他是oasis的忠實樂迷。但很多人是看不上oasis。但這不妨礙大家看他的文章,因為總會給你帶來會心一笑。


樂評如同淘寶商品下的買家評價,給予後來者以參考就是它的意義。


樂評分誰寫的:粉絲-同行-音樂製作者-專欄作家-記者等等,好的樂評跟文學沒啥區別,我比較喜歡嚴峻,好像他現在也不怎麼寫了


評論在以前是音樂銷售的一個環節。

無論從什麼角度去看,樂評都具有他的意義。其核心是,以前的音樂,你付費了才能聽。

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付費以後才能聽和聽後再選擇付費與否有本質的區別。付費之後才能聽音樂,意味著決策是一個大問題,即使是在沒有大規模互聯網的上個世紀,音樂的產量也大到你沒辦法聽完。一個專門以「聽」為職業的人可以聽大量的音樂並且寫下具有參考性的意見。

以前的樂評人,一方面受雇於雜誌等媒體,一方面要盡量地優雅的說服讀者,讓讀者買到自己需要的音樂。樂評人大部分是代表了高文化素質的個個面向,但他們的目標是,隱晦地說出唱片的好壞,使讀者感受到音樂以外的共鳴,並且從購買唱片上獲得額外的滿足感。所以他們要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盡量的客觀,公正的,深刻地聆聽和對比音樂的內容,保證讀者在消費唱片後信賴樂評人。

實際上在音樂行業驟變的今天,樂評完全變了樣。

大部分現今存在的樂評並沒有專業性也毫不嚴肅,以抖機靈的存在方式居多。實際上,樂評已經和音樂銷售毫無干係,現今的樂評,更多的是娛樂的一個環節,人們通過樂評獲得音樂以外的娛樂效果,甚至從某種程度上,人們已經默認音樂帶來的娛樂效果遠遠大於音樂本身,有很多人為了看吐槽才去看音樂選秀就是這個道理。

另:前面有人列舉的Sun Ra的例子太好解決了,我只要在蝦米找到sun ra的個人電台一首一首聽下來,一定能挑到自己喜歡的磚的——這也只有在免費音樂大張旗鼓的今天才能做到。

大部分現在流行的樂評,為什麼有褒必有貶,一方面樂評的門檻實在太低了,好壞本來就是主觀的,另一方面,一個人的評價也會有褒貶同在的情況,那就是為了讓自己的評論看起來不那麼主觀罷了。

而真正的樂評,並不是見到什麼人唱什麼音樂人的什麼作品都去評論一番,而是為了某一部分自己真正熱愛的音樂,深入地辯證地思考。


一個好的樂評不應該「頻繁」地跳脫自己的好惡,比如一個熱愛古典的,就沒必要去評論金屬樂怎麼樣。關我屁事啊?誰得好聲音冠軍真的關我屁事啊?

所以說其實在今天,樂評真的沒什麼意義。

娛樂娛樂就好。


題主在知乎就沒看過高票答案被人點反對和沒有幫助的嗎?
如果有,那知乎回答有什麼意義呢?
難道要一個人點評了某首歌后,剩下的樂評人全去瘋狂點讚樂評才是有用的嗎?


對於好的樂評人 他樂評的作用應該是帶動音樂品味的方向吧。就好比讓腦殘粉知道這歌有缺陷 讓偏見黑知道這歌夠誠意 。


有句話叫「教學相長」,怎麼沒見人提到樂評對音樂人的影響和作用呢?


樂評的意義就是讓絕大多數偽樂評人可以靠偽樂評混飯吃。

先弄清楚兩個概念:什麼是偽樂評人,什麼是偽樂評?

偽樂評人特徵一:以樂評人自居,寫出來的文章要麼抄襲唱片文案,要麼在網路或紙媒體東挪西抄,自己的東西基本沒有。

偽樂評人特徵二:以樂評人自居,寫出來的文章過於情緒化,莫名其妙的愛,莫名其妙的恨,再動不動搬出耶穌基督之類的神仙,對於樂理的東西分析卻異常淺薄。

偽樂評人特徵三:以樂評人自居,寫出來的文章明顯有跪舔和諂媚之意,死的寫成活的,難聽的變成悅耳,大多是腦殘粉或收了好處費的人。

偽樂評,也就是偽樂評人寫的樂評,抄襲他人,宣洩情緒,拿人好處,這樣的樂評,質量何在?!

好的樂評人,必須有深厚的知識文化底蘊,保障內容的水平層次;
好的樂評人,必須有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維持客觀的評價立場;
好的樂評人,必須有基本的經濟消費基礎,抵擋諸多的利益誘惑。

可惜,這樣的樂評人,少之又少。
當前後左右都是垃圾,我們也習慣了垃圾的時候,就判斷不出什麼是垃圾了。


如果所有中國音樂愛好者都能聽出來周杰倫的《范特西》有多牛逼,真的就不需要樂評了。

這片樂評會讓大家知道,樂評有時候比聽歌本身更美好,中國好聲音吧,神貼http://tieba.baidu.com/p/3349457584?share=9105fr=share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斯特拉文斯基的音樂成就?
網上哪裡能找到音樂劇看啊?
怎樣評價ブルーバード(青鳥)這首歌?
林俊杰都有哪些神级live?
鋼琴為什麼不設計成六個白鍵、六個黑鍵?這樣不同調學起來不是更輕鬆嗎?

TAG:音樂 | 樂評人 | 音樂評論 | 音樂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