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三國時期的三大戰役(官渡,赤壁,夷陵)規模究竟如何?

1、建安五年,袁曹官渡之戰;
2、建安十三年,曹孫赤壁之戰;
3、黃初三年,孫劉夷陵之戰;


我的理解,所謂的規模主要是從參戰人數考量,那麼簡單排序這三大戰役的規模從大到小應該是赤壁-夷陵-官渡。

先看赤壁之戰,此戰曹操兵力號稱百萬,實際兵力是北方兵十五六萬,外加荊州新降部隊七八萬,水步軍加起來最多24萬;孫劉聯軍一方,東吳3萬、劉備1萬、劉琦1萬,共5萬,所以赤壁之戰正面作戰的部隊,雙方總計至多29萬。

夷陵之戰劉備東征軍接近10萬,東吳投入了5萬兵力,總計15萬;

官渡之戰袁紹投入兵力10萬,曹操這方史載「兵不滿萬」,算他1萬好了,總計11萬。


官渡之戰。曹老闆佔據徐州,允州,司隸,豫州等中原腹地。人口不會太少。大概在200萬口,一百萬男丁,可戰壯丁勉強50萬,除去耕田,也就25萬可用。
也就是說十人一兵,抽調兵丁可達20萬,不少了吧!
但曹操東南袁術殘餘和孫策數萬兵異動。(分兵萬人)
汝南方面劉備奉天子詔數千兵討伐,(千人討伐)
西北關中諸將都想分一杯羹,(分兵萬人)
南方劉表於江漢平原遙望。(分兵萬人)
青州藏洪數萬,還有袁譚呢(又分兵上萬)
就算曹操有摸金校尉,又屯田養兵,而且戒玩人妻這種浪費錢的習慣。他又有多少人可用呢?
四面作戰,最為致命。何況他是六面有敵。
就算12萬人阻礙之。
但面對袁紹河北軍勢,他可用有6萬。
但必須有機動軍團為策應,又得調至少2萬人。
也就是說真正打仗,列陣頡頏的軍隊有三萬(後勤一萬)。

但由於本土作戰,離允州各部近,所以運糧並不阻礙(曹操缺糧是因為他真的沒糧食)

官渡參戰不過三萬人。 袁紹河北之地,并州大部分被黑山佔據,幽州被烏桓人,鮮卑人佔據,青州大部分為公孫,青州黃巾等等虎踞龍盤。
唯一好的就是冀州數十萬戶人口的福利。
其實他比曹操好不到哪去,可是唯一一點優勢就是河北比中原破壞少多了。
袁紹統御四州人口可達到300萬。冀州佔了一半。
我們可以知道,他的兵力可達到30萬。除了防備北方,除去10萬。駐防青州上萬人,防禦西北千人。但考慮他要運糧,除去幾萬。其是可實現兵力十幾萬作戰的。
後來他十萬人被打散,尚能退回冀州堅持到死,足可見河北軍力之強。
官渡大戰軍隊雙方約有15萬


推薦閱讀:

為何古代戰爭都強調長江天險?長江那麼長,別的地方不能渡河嗎?
為什麼身為大將的夏侯淵在漢中之戰時親自修鹿角?
為什麼國內的片子中講述中越戰爭的題材的很罕見?
正史中陸遜的軍事水平究竟如何?
是否有一段時間內,美軍軍官人手一本孫子兵法?

TAG:三國 | 軍事史 | 赤壁之戰 | 夷陵之戰 | 官渡之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