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愛》為什麼會成為名著?
脫離了那個年代,感覺故事情節很一般。
簡愛有一個獨立的人格。自尊、自愛。即使身處在種種逆境,也請保持著自己一顆坦蕩直率的心靈。沒有因為貧窮而屈服於權威、豪貴。這是如此難能可貴。最重要的是,在愛情面前她清醒的認識到作為一個女人與男人該有的精神上的平等。我愛你,最需要的不是你回饋給我同樣的深情,而是你要把我當作和你一般的不低於你的獨立人格,不是為了愛你,我就要屈從於你的意志。這樣女人就只是男人的附屬品,男人的玩偶。高興時給你愛護笑臉,不高興時對你隨意發發脾氣、滿腹抱怨!她和羅切斯特就是如此,和他的表哥也是如此。簡,懂得什麼才是真正的愛!在當今我覺得很值得我們深思,無論男女!深思什麼大家隨便上上網就知道了。(建議同時閱讀《玩偶之家》)
補充~~~
《簡愛》的女性主義個人主義(就是我上面讚美滴)表現在兩個方面,即斯皮瓦克(後殖民主義三劍客之一)所說的生兒育女和塑造靈魂,前者達到個人與家庭的結合,後者通過履行社會義務達到公民與社會的結合。以孤立的方式閱讀。就是把文本放到宗主國語境中看《簡愛》就能讀到激進的女性的心理傳記,這是傳統西方女性的閱讀方法,也是其被當作經典的原因!
另外一部文學作品之所以成為名著經典就是因為不論隨著歷史怎樣的變化。我們都能根據所在的不同時代,不同文化理論重新給它一種解讀。就像是永遠也不會過時…永遠都在擴展、學習。即使可能已經超越了作者本身當時的思考範圍。
因為脫離那個年代,回到現在,這本書依然是多數普通女性強而有力抗爭「上帝沒有這麼做」的心聲獨白。
白雪公主的美夢被日出曬醒,白馬王子變成的青蛙在枯井裡喊破了喉嚨——你知道,沒有上帝垂憐的日子裡,我們任何一個人只要活著,都只是與世界相濡以沫。
這是多數人的命運。
——你以為我窮、相貌平平就沒有感情嗎?我向你發誓,如果上帝賦予我財富和美貌,我會讓你無法離開我,就像我現在無法離開你一樣。雖然上帝沒有這麼做,可是我們在精神上依然是平等的。
你說的真是好極了!但那又怎樣?我就是不愛你。
法克這就是現實。
但是你知道,這雖可能是被濃縮的真實的人生,但卻是錯誤的人生觀。這也毫無道理,這只是上帝無聊在開的玩笑。
這上帝的側臉倒映在每個人照的鏡子里。
我覺得多數的名著反映的都是社會的形態,個體的價值。對於我來說,《簡愛》是喚醒自己對自身內在價值的審視。
初讀《簡愛》是在上初中的那會,兼有班主任頭銜的語文老師向還處於青春懵懂期的我們推薦了這本世界名著,在根本不知道這本書的性質和大致內容的情況下,從學校的圖書館借來了這本名著。記得當初看完這本書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對一個只有十三四歲還未開竅的學生來說,即便認得書上的每一個字,但在閱讀完後依舊不明白此書闡述的內容想表達的主旨,只記得書中女主角的名字叫簡愛,跟書名一樣。
之後十五年的時間,我沒有再捧起這本書,只是在各渠道看過聽過這書的書評,才明白《簡愛》原來是講愛情的。
休息日的下午,忽然一個念頭想到此書翻拍的電影,為了打發時間,輸入了視頻網站點開了電影《簡愛》。從一個算不上電影業務愛好者的角度來說,這部電影的畫面、音樂、劇情銜接、剪輯、人物設角都對得上我的口味,並且隱隱約約之間所呈現出的情愫在我心上砰然一擊。
電影採用的是哥特風式的藝術畫風,以殘舊,暗雅作為元素代表社會的另一種的聲音,色調黑暗,氣氛陰鬱,呈現出了對當時英國保守傳統禮教和觀念的反諷。
"i can see in you the glance of a curious sort of bird,through the close-set bars of a cage,a vivid,restless captive, Were it but free,it would soar,cloud-high"
這是羅切斯特,一個表面自大,不信任任何人,卻一眼看出簡愛內心的男主半躺在沙發上,略帶不屑的眼神看著對面緊張、猛咽口水的簡愛所作出的比喻概括,不羈的神態下卻又對她的神秘有著探索意圖。在羅切斯特對面庄坐的簡愛,面對男主對她犀利的評價,雖慌張不安,但強作鎮定,不卑不亢,保持基本的禮儀,是她對男主狂妄姿態驕傲的回應。
就是這樣看似平凡無奇的簡愛,不漂亮,不富有,但她就是擁有著人的魔力。在發現羅切斯特的謊言回到家鄉之後,以自身的獨特靈魂氣質吸引了年幼時無數次欺負她的表哥。放眼現在的社會,各種以高顏值為內容的段子在微博上被大眾進行瘋狂創作轉載,彷彿高顏值就能讓你忽略其他的一切。
我出生平凡,身份卑微,家境潦倒,相貌平平,但這絲毫不能作為判斷我自卑自憐的依據,我們直接的差別是在出身,在外表這中與生俱來的東西,而我高傲的靈魂並不認為我跟你相比有多差,反之,我們在精神上是平等的,我們都有愛人的權利,不管對方貧富貴賤,都不能阻止我的靈魂去愛她,更不會因此使我在你面前喪失獨立的人格,基本的尊嚴。
相愛的前提條件是你得擁有完整的自己,賦有駕馭自己的能力,在任何環境下,都不要忽略你自身的靈魂需求,不委屈,不求全,但求自尊,求獨立。讓你的靈魂真正帶有你自己的磁場,去吸引適合它的南北極。簡愛放在當今來看也就是一普通流愛情小說。但這本書中的對女性的描寫可以說是推動了女權主義的發展,對當時的女性有重要啟迪,所以說這本書在其所處的時代具有先鋒性,但在男女平等的今天你當然很難感覺到它的偉大。
當時看完《簡愛》的第一感覺是,原來夏洛蒂.勃朗特才是當代言情小說的鼻祖。
我一直都沒覺得它是本兒名著,因為它太舊了,跟我的生活沒啥關係。直到我開始工作以後才明白,原來是我讀它的時候太小了。我特喜歡跟陌生人聊天,碰上了就是緣,認識一下沒什麼大不了的。我第一份工作是刷碗工,從後廚到前廳收盤子的時候覺得自己太不體面了。刷碗工也是一個值得尊重的工作。沒了刷碗工,廚子再好你也吃不上飯嘛。也學了挺多知識的,考了個廚房安全資格證,對食品安全接觸了點皮毛。比起課本教學,我更喜歡直接上手學。遇見了很好的客人想聊天的時候,有時候我會躊躇,因為我在為他們服務。我接受不了這種身份上的不平等,一個月之後我就辭職了。想想簡愛,她愛著一個永遠比她身份高一級的男人。她受他吸引,他也欣賞她。當你依賴一個人生存,又同時愛他極深的時候,你怎麼能知道他對你的感情就是你所渴求的呢?首先他得不跟你藏著掖著說謊吧?一切關係都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的。愛情正上頭的當間兒,突然發現自己當了小三。曾經誤以為的現實鏡花水月般的碎了。一般人會怎麼辦?呵呵,別理我我要去靜靜。簡愛呢?跟一般人也沒有什麼區別。可你別忘了這可是一個女人在十九世界寫的文學作品。在一個認為女人就是附屬品的大男子主義當道的時代,簡愛寫出了一個有自尊的女人與她戲劇化的愛情故事。真愛與平等,尊重是不應該分開,也分不開的。你猜有多少人明白這個道理?你說為什麼簡愛是女人的必讀書目?至於它是不是名著,各人見仁見智咯。
《隱匿在書後的勃朗特三姐妹》
作者清涼
正值《簡·愛》作者、英國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誕辰200周年,倫敦舉辦了數場與她有關的文藝活動,同時BBC也製作了一部電視電影《隱於書後》來紀念這位偉大的女作家,讓二百年前的勃朗特一家重新回到了大眾的視野,他們栩栩如生,如真人秀一般展現了勃朗特一家的日常生活,驅散了蒙在他們墓碑上的塵土。
勃朗特三姐妹同時也是英國文學史上的三顆太陽,她們屹立在荒原的石山上,宛如一首陰鬱寒冷又充滿力量的詩篇,真實動人。這部《隱於書後》講述的是她們的弟弟布蘭威爾人生中最後的三年家裡發生的故事。
這個哥特風格的家庭沒有太多溫情的東西,勃朗特姐弟四人生活在英國北部約克郡的霍沃思,一個窮鄉僻壤的地方,房子的四周全是墓地,父親是一名牧師,年輕的時候是個顏值不低的文藝男青年,喜歡寫詩,出版過詩集,只可惜在文學上並沒有太大建樹,自以為懷才不遇整天鬱鬱寡歡,性格古怪呆板,思想陳舊,當然牧師的工作讓他的經濟並不寬裕,妻子的過早離世使得整個家庭處在岌岌可危的狀態。
本來父親一心寄托在兒子布蘭威爾身上,可用於去倫敦求學的30先令卻被他全部花光,用在觀光旅遊和娛樂消遣上面了,回到家中他想好理由謊稱錢被人偷了,父親備受打擊,只有姐姐們看穿了他的謊言。除了不務正業、弔兒郎當混日子外,他還和有錢人家的太太偷情,此老女人比他大十七歲,也可以從中看出布蘭威爾有一定的戀母情節,而這一段風流史卻萬萬沒想到正是他人生最不幸的開始。
身為家中的大姐夏洛蒂看到此情此景倍感焦慮,眼看越來越年邁的父親和廢柴一般的弟弟,這陰盛陽衰的局面,她決定肩負起這個家庭的重擔,暗自盤算出了一個計劃:把姐弟四人寫的所有詩歌結集出版一本詩集,同署一個人的名字。
可弟弟並不理會她的想法,夏洛蒂只好放棄,去找二妹艾米莉商量,她還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私自查看了艾米莉的手稿,這讓本來對計劃感到厭煩的艾米莉更加嫌惡了,傲嬌的艾米莉不允許任何人看她寫的東西,她還用手拍打夏洛蒂的腦門,警告她並讓她的「卑鄙出版計劃」狗帶!
看著這些姐弟之間的日常爭吵,彷彿再一次翻開了《簡愛》或者《呼嘯山莊》,那些生猛有力的文字,描述的場景和裡面的人物一時間躍然紙上——一個19世紀的英國底層社會的家庭,但它也並不是勃朗特一家的狗血肥皂劇,她們真實記錄了她們所處的那個時代,如今看來,它甚至比卡戴珊一家的真人秀還要觸目驚心。
弟弟的瘋狂愈陷愈深,近乎無藥可救的地步,大姐夏洛蒂必須加快自己的計划了,而老妹安妮的加入令她感到欣慰,她曾看過艾米莉的文字,對她的文學天賦感到欽佩和讚賞,如今安妮的文字也得到了她的肯定,她更加鞏固了自己的想法:她們三姐妹會在文學上有所造詣,只需加以時日就可以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只是如今二妹的極力反對令她感到苦惱,於是妹妹安妮決定去說服艾米莉。
在性情溫柔的安妮的循循善誘之下女漢子二姐艾米莉終於同意了這個「卑鄙出版計劃」,姐妹三人和諧的坐在同一張桌子前,彼此分工協作,達成共識,一心一意搞創作,艾米莉搜集生活素材,各種小鎮上的八卦新聞她都積極去吸收,這也漸漸形成了早期的《呼嘯山莊》,妹妹安妮則創作與家庭相關的題材,購買好紙張準備下筆,由於當時的女性極少參與社會的活動,更不用說是出書,她們只好用了男性化的筆名,決定將自己真實的身份隱藏在書的後面,多年後才被世人知曉暢銷於世的作品來自這三位女性。
她們的作品終於完稿了,可出版的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就和她們的命運一樣,稿件在一次次退稿和批評中上演,三姐妹正處於絕望之時,喜訊突然降臨,終於有一家出版社決定給她們出書,也就是後來人們看到的《簡愛》與《呼嘯山莊》以及《艾格妮絲·格雷》。
這恐怕是這個自帶陰風陣陣的家庭多年來唯一的喜事,三姐妹決定把出書的事情告訴父親,得知消息的勃朗特先生簡直要老淚縱橫,他為擁有這三個女兒而感到驕傲,第一次在那堅硬如磐石的臉上展開了笑容,對比另一邊的兒子布蘭威爾簡直一個天一個地,他不僅酗酒無度,拖欠酒館老闆的錢,還喝酒喝到胃出血,布蘭威爾已經不是廢柴了!而是廢柴plus!
自作虐不可活,曾經帥氣聰明的布蘭威爾在多年的自我折磨中離開了勃朗特一家,如他所願他最後是站著死的,他的死亡氣息瀰漫在整個小鎮上,天空的烏雲顯得特別大,三姐妹和父親以淚洗面,弟弟的離開對家中每個人都是沉重的打擊,短暫的歡聲笑語也此時戛然而止,他們的平凡日常充滿了驚心動魄,使人看後極度心碎,如她們筆下的文字,擲地有聲、歷歷在目。弟弟死去的同年艾米莉也離開了世界,之後是最小的安妮,年僅29歲,唯有大姐夏洛蒂活了三十八個年頭,帶著肚子中只有九個月的孩子一起離開了人世,而送走了自己的妻子和所有孩子後,長壽的勃朗特先生才在八十四歲死去,勃朗特一家人終於停止了呼吸,長埋於霍沃思的地下。
勃朗特姐妹短暫如流星般的人生為人類留下了不朽的篇章,200年過去,她們當時創作的文學作品在今天依舊煥發生命,如夜空中璀璨的星辰,照亮著人類前行的道路;夏洛蒂·勃朗特同時也是女性寫作運動的鼻祖,文字中強烈的女性意識在《簡愛》里展現無遺,她在著作中曾呼籲男女的平等也對後人影響至深,三姐妹均在英國文學史上留名,勃朗特姐妹的小說以及艾米莉的詩歌被列為英語語言文學作品中最偉大的作品之一。
生命太短暫,不應該用來恨——夏洛蒂·勃朗特
如果讓我舉出一位文學史上充滿力量的少女,我必然舉出Jane Eyre。她寄人籬下但並非孤獨,她境遇凄涼卻不自棄,她愛上有缺點的人時,不掩飾掙扎,逃離關係時依舊審視自我,最終,她終於醒悟並作出選擇。環繞她的一切,貧窮與富有、美貌與醜陋、冷漠的親戚、病重的朋友、獻身於神的親人、深陷污點的愛人,都不曾誘惑或者牽絆住她,她會毫不猶豫地選擇離別,也會拋下一切走向重逢,Jane就是展示了如此純粹的勇氣與自我。
誠如題主所言,情節並不曲折,每一段都會發生在常人身上。但我卻特別喜歡她那種樸素真誠的自白,目光所及,人與事都栩栩如生。從她還是坐在窗帘後看書的小女孩起,她的倔強與思索就與讀者相伴了。夏綠蒂並沒有著力惡化身邊的人或事烘托Jane的形象,相反,夏綠蒂的筆法是如此的直接與樸素,僅僅靠自白,當內心迷茫時,Jane就會作畫或身處風雨中的自然自我安慰。她曾悲傷也曾憤怒,她有過抗爭也有忍耐,但她從不曾抱怨,只是不斷前進,哪怕,只是尋常人生。
很多人嫌這本書的景物描寫過於冗長,我卻很喜歡它們出現的恰到好處,每當Jane不願袒露心聲時,她就會仔細觀察自然景物,物境與心境映照。一想起這本書,英倫島上的陰雲大風,叢草樹木都會活靈活現般地在我眼前。
沒有過於戲劇化的情節,沒有激烈的矛盾,沒有複雜的技巧,僅僅是真實普通的少女,不乏掙扎卻又無比堅定地人生選擇,其間全球讀者所能收穫的共鳴與感染,唯有此書能夠達成。我只說說自己的讀後感。
十幾歲的時候在學校看過,並無感觸。最近因為練英文看了原版。原版比中文版更感人。
我十幾歲離家,怨恨家庭。別人說起的時候總是說我的家人很好。我的怒火無從發泄,最終背井離鄉。在這部小說的開頭,我有著強烈的共鳴,她說出了我說不出來的事。我讚歎她的感受細膩真摯,並且能寫下來。在通篇故事裡,我看到了一個光明、不屈的靈魂。這個靈魂從它誕生之日起,已經綻放了約170年,並且還將滋養後人。
我覺得這個小說也是有缺陷的。它局限於作者有限的生活經歷。比如一個瘋女人的形象。我覺得這不是正常現象,是作者自己心中的憤怒的外化。比如聚會的時候格格不入,最終過上只有他們兩個人的生活。我覺得是因為作者的生活清苦寂寞,沒能和跟她平等地位的人們多多交流。比如發現心愛的人已婚的時候,她非得離開不可。我覺得這是宗教對人性的扭曲。她的情況如果放到今天,有更好的解決方法吧。
這小說是過去那個時代的,今天的人可能無從體會那個時代的壓抑與無奈。作者的自尊是如此之強,以至於大結局的條件是如此苛刻。不難想像現實生活中她沒有這個結局。儘管如此,我依然能感受到她的掙扎和奮鬥。
共勉
歷史的進程
其實作者並沒有專業作家那樣行雲流水的文筆,也不像同出身草根的托馬斯哈代,他的作品中,小人物被刻畫得極其生動。簡單來說簡愛女主經歷被歸結為
我愛,我恨,我受苦。[並不複雜]
個人認為簡愛被歸結為名著抑或是經典很大程度上是;熾熱的情感和優雅的文筆,已經在那個時代所缺乏的提倡自由平等的愛情
她敢於反抗,追求平等自由與自尊的影響是雋永的
都說她是個超脫世俗的女人,但是她性格中也有不可避免的世俗性,她有嚴重的自卑情結,她敢於反抗,但是並沒有真正地跨出了世俗規則,她的反抗精神依然有局限性
但是 這樣的想像是非常立體且豐滿的
結束狗尾續貂 大大地弱化了戀愛形象
歡迎看我的簡愛書評歡迎關注http://mp.weixin.qq.com/s/v5o5cAevT6A04CgjBfOh3g
因為有很多像我一樣的群眾喜歡。
不卑不亢的生活態度,對待愛情的執著勇敢,是現代人缺乏的。
看到簡離開羅切斯特的時候,我怎麼都想不通。如果是我,就不會離開相愛的人。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美國詩人弗洛斯特關於文學劃分的觀點(悲哀的文學和抱怨的文學)?
※如何正確解讀詩句「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如何評價汪國真的詩?
※為什麼莫言等老一輩小說家寫的小說很少分段?
※如何评价叶嘉莹先生的学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