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是一种怎样的情绪或人生境界?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
11月4日补:「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所表达者有何异同?
陶渊明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当年,正是一句让我爱上辛弃疾。
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却道天涼好个秋。
是一种理智与情感交织的矛盾状态。
年与岁渐长,苦痛或浓愁,艰辛或无奈,一一降落在你肩上,
悲与苦如鲠在喉,
想发泄、想挣脱、想逃,尽不可能,
那至少想一诉衷肠,
将被苦水泡得融烂、痛觉却仍然锋利的心捧出,
希望有他人的怜悯或痛惜,哪怕一丝丝慰藉。
但是,
这有何帮助?(1)
被你的诉说触及了的人们,纷纷吐出怜惜的话语,有使你咀嚼的苦涩、忍耐的灼痛变少吗?不啊。属于你的苦痛,会且只会在你的身体中滞留,长久着刺痛你的神经。感同身受,说辞罢,萦回的苦与痛永久地属于自己。(2)
而除了你,无人知晓这一切的切肤。未曾亲尝,总会言轻。三言两语怎能道明说清悲屈。只有一切迎面侵来,人才惊觉一切比预想中更难以承受。痛苦,除非亲历,都是虚传,它永远比想象中更尖更烈。谁人能尽懂,谁人能懂。
况且人皆有其痛苦吧,或更坎坷更无可奈何。肩负更大的苦痛却坚忍着的人,让你嘴愈发紧,一抿,继而沉默。(3)
而那些快乐而不识愁苦的人,为生活的碎屑而烦恼的人,你又岂敢将沉重与剧痛和他们分享,望其懂得与体谅。罢了。(4)
而其中又有多少只可囫囵独咽的、无以外传的无奈,你只可在眉眼间稍稍外泄,不能吐出一个字。(5)
如此种种未可名狀的领悟,
都是岁月为你覆上的尘,让言辞凝塞,胸中了然。
理智使你欲言又止,
将那口冬天的雪水闷吞入肚,
不发一言,
只摇摇头。
只因启齿又如何,
徒增一份悲涼。
这就是所谓的成长,所谓的懂得。
这秋天真涼啊。
是的,
大家萍水相逢,大家惺惺相惜,
无论是何种交情,
人如饮水冷暖自知,
我又可苦徒增你的烦恼。
是的,短短的几句,
说出了我以上解释了那么久的意思,
怎能说它不经典呢。
第一版答于12-12-19,此版修改于14-11-1。
谢邀。
就是这样:
年轻时会在答题框里洋洋洒洒打几千个字,慷慨陈词,引经据典,还要摘引大量出处链接,最后配上图,点”添加答案“前还要检查有没有错别字有没有大小写失误。
年少總是急於表白的,表白自己,渴望被理解。
其實是因為不那麼確定吧,尋找共鳴,尋找投契,尋找自己。
所以不管是憂鬱還是苦痛,總是會被放大,我們為讀到的文章詩句中那些渾厚深沉的情感所觸動和震撼,如此急切地想去體會,去模仿,去拼湊,就像拿著情感的地圖,去契對自己的生活。又太容易沉浸在自己的情緒裡,被自己打動。
待到年歲漸大,那些曾經渴望體會的情感不再只是紙上的隻言片語,而是內化進身體和生命的體驗。更重要的是,我們不那麼急於去表達自己了。可能是因為終於發現其實真正的懂得和不懂得都是不存在的;可能是因為明瞭,有些東西,多說無益,又諸多顧忌;也可能是因為知道,有些話,說給大多數人聽,不過也是擺設了一或多觀眾木偶的自言自語。
往事如煙,歷歷如昨,恍惚又覺並不真切。有的情感,心中哪怕再珍惜再在乎,有的感受,心裡哪怕再深沉再入骨。說出來,有時也不過如是。你愛一個人惜若生命,能說出來的,也無非愛你兩字。這描述太泛泛,這語句太平常,甚至讓你都懷疑自己的情感,是不是太不值得一提。有的時候,不說,也是因為一出口,似乎就輕了。語言有時候,在真正深刻的情感和苦痛面前,蒼白無力,偽飾矯情。
安心沉默,安於沉緩。那些被大段大段省略的心曲,留白,像苦酒被吞進。
豐富的,溫柔的,殘忍的。
有些话儿,事儿,我不说,那你是傻逼。说出来了,那我就是傻逼了。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没有一个人可以理解另外一个人。所以,有的话,你一辈子都只能对自己说。翻译成当下话语就是:“无力吐槽,嗯,今天天气不错…”
此间种种,相信大家都能体会了…
-
我的翻譯:
年輕時,啥都不懂,卻愛裝模作樣。
整天找旮旯角落,躲著偷偷寫詩。
寫的沒詞了,只能抓頭揪髮,痛苦萬分。
好不容易,等年紀老了,人情冷暖受遍了,世態炎涼嚐盡了,
真要你說那人生感慨,可有誰能說出口來?
老了,真受夠了,誰還想那些難受的事?
真說起來,就只能顧左右而言它了。
-
最终还是要让我们的小明躺枪啊。
小明是个文青啊,三岁识千字,五岁会唐诗,七岁熟读四书五经,如今已写得一手好词,在夹皮沟文学社颇有才名。再加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练得一块好三角,不说力能扛鼎,百里奔袭也是不在话下。周围人见到小明,不住口地称赞:“好一个健硕风骚的美少年。”
这天小明正在夹皮沟文学社练习乐器,金属链条与原木纠缠摩擦,发出低沉而扣人心弦的声音,端地是催人牙酸泪下。忽然,一阵哒哒的马蹄声传来,小明闻声转头,登时一颗心上下左右,不知所踪。那是怎样一段风流啊:白衣少女,青丝长发,一双星眸欺粉面,羞煞座下白马。这样一个无双的人儿,打马走过长长的街道,不知是谁的过客。
小明迷失在那双眼睛里了。接下来就该上演才子佳人的戏码,郎情妾意,恩恩爱爱,两人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小明很是花了一番功夫,向这路过的姑娘表达情意。谁知这姑娘竟是不俗,颇有一副风骨,朱唇轻启,道:
“君如此盛情,妾何可克当?本应以此贱躯,暖君床帐。奈何妾曾立一誓言,非周游世界者不嫁。如今此誓未圆,妾怎敢轻言婚嫁。”
小明忙道:“这个好说,姑娘如此罗曼蒂克,小生岂能不解风情。且等我五年。”
好小明,有小资之浪漫情怀,却无其之惰性与不确定性。当即收拾行囊,开门便走。岂知刚走第一步,手臂便被人扯住。回头一看,竟是夹皮沟文学社的小红与小华。二人双目盈盈:“小明你好负心,我二人钟情你多年,不见倾心。如今只为那人一句话,你便要离去,为何绝情至此。不若留下来,我二人共侍枕席,整日吟诗作对,岂不快哉?”
小明甩开二人,“我意已决,休要阻拦。”不顾二人哭倒面前,狠心向西而去。
这一去啊,千山万水,斗转星移不知几度春秋。小明翻山越岭也曾,餐风饮露也曾,哭爹喊娘抱怨后悔却未曾。路上也有明眸善睐、聪明懂事的女妖,啊不,女孩倾心,邀其共度余生,抑或徜徉今宵。小明身体虽疲,意志却坚,毅然告别温柔,飘然远去。
终于在约定的第五个年头,小明回到了夹皮沟,再次见到那少女。小明打开行囊,拿出这些年在路上搜集的各种草木,一一讲述世界各地的见闻。那少女泪光盈盈,自是感动莫名。小明见状心喜,正欲旧话重提,冷不防旁边靠来一女童,脆声叫道:“妈咪!”
小明一愣。
曾经的少女,如今的少妇哽咽许久道:“那年君刚刚离去,村长侄子王大锤便来向妾求亲。”
小明道:“他又不曾周游世界。”
“然而大锤却是解人,绕妾行了一圈,道:‘You"re my world.’妾情难自已,便允了佳期。”
小明怒道:“就这样吗?就这样吗?我辛辛苦苦写答案,却比不上他抖个机灵!”
“其后大锤又赠妾一匹名为卡宴的宝马,作为聘礼。”
小明卸下行囊,走入风中。行人见其神情,颇为讶异,一稚童斗胆道:“爸比,那人为何哭了?”
小明抹抹眼睛,自语道,“天凉了,好冷。”
以上
“且不说一语难尽,就算是说了,说了,又能怎么样呢。”
不只是前句已经点出的愁字,愁字的背后,还有一点点无力感。
欲说还休,是疲惫又无力的。
欲辩忘言,那是平静与陶醉,还有满足感。
人生境界还谈不上,这首词本身表露的就只是作者的一声感慨,但情绪之深却打动了无数人。
这首词是以“少年”、“而今”两个时间段的状态对比来凸显作者的感慨之深沉。
少年的时候,是享受那种带有孤寂清高的那种淡淡地愁滋味,所以才会显于人前。
而今看来,以前都是做作勉强的愁意罢了,真个经历了许多,反而觉得胸中郁郁,想吐露却又吐不出,或者不知从何处起。剪不断,理还乱,恼人至深。想的多了深了,就愈加揪心,如人饮酒,越醉越饮还更醉,一旦开始就没有一个尽头。最后只能摇头摆尾叹一句:罢了罢了!然后趁着秋日的凉风从中醒来,暂时忘却这一切的烦心忧愁。
所以说,对于愁中滋味,词人也是说不出,道不明,唯有赞一声,天凉好个秋!
换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切具象了的愁,已经不再是心中的愁。
人生有太多的东西,太多的情绪,一上了年纪:不说郁闷,说了矫情,就只能“天凉好个秋”
个中滋味,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到了那个年纪,你就自然而然体会到了,而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还能“天凉好个秋”来自我排解。
年轻的时候,觉得世界黑白分明,一切不平都是由几个问题导致的,而问题一定有明确的解答。找到解答,就一切都解决了。这么明白,哪里有什么忧愁可言,编也编不出。
到了中年,经历真正的风雨后,才发现,所有能想到的问题,背后都有那么多看得到的考量和看不到的纠结,原来以为是问题的,都是可笑的妄想,原来以为不是问题的,都是迈不过的鸿沟。而答案,早已被现实压得粉碎。当年矫揉造作的忧愁,日后却成了与杯酒一道无法释手的情绪,甘愿受缚。除了自嘲一句天凉好个秋,又能如何抒怀呢?
“却道天凉好个秋”这必须是经历过一番深深的失望,甚至绝望之后才能有的心态。当一个人经历过一番激烈的挣扎和搏斗最终仍然失去了自己最看重的东西的时候,那种无力改变的宿命感会深深的包裹心头,并且有一种“我已然失去一切,还有什么能让我伤心”的想法。于是再碰到任何愁事,都会觉得“这算不上什么,还能看到好的一面”。于是尽管天凉,却内心感觉“好个秋”
总而言之,便是我把打好的句子一个个删除,然后问一句你好吗。
罢了
蒋捷有一首《虞美人·听雨》意境仿佛
全文: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人生从逍遥、招摇,走向飘摇,人心也从不知愁到强说愁,最终尝尽愁却不以为愁。
从此爱上春雨夏雷秋霜冬雪无需宣之于口
——《寸缕》
当年有人跟我说过这道理,结果我反驳一通,隔天就掉沟里。
现在的年轻人,算了,我说了也不会听的,徒留不快。还是随他去吧,总会懂得。
第一天:
“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坳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以下省略五百字)……”
四婶:“哎呀,真是可怜,你就留下吧。(以下省略两百字)”
第二天:
“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坳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以下省略五百字)……”
短工甲:“唉,别哭了,你看看……(以下省略两百字)”
第三天:
“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坳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以下省略五百字)……”
管家:“这事情谁碰上也不好受……(以下省略一百五十字)”
第四天:
“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坳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以下省略五百字)……”
族人甲:“那遭天杀的野兽……(以下省略一百五十字)”
……
第三十天
“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坳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以下省略五百字)……”
族人乙:“可怜啊。”
第三十一天
“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坳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以下省略五百字)……”
管家:“我们都知道你不容易。”
第三十二天
“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坳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以下省略五百字)……”
短工乙:“这些就别提啦。”
……
第七十八天
“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坳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以下省略五百字)……”
族人丙:“哦”
第七十八天
“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下雪的时候野兽在山坳里没有食吃,会到村里来(以下省略五百字)……”
四婶:“……”
……
第一百三十六天
“我真傻,真的……”
管家:“是的,你是单知道雪天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才会到村里来的。是吧?”
第一百三十七天
“我真傻,真的……”
短工丙:“嗯,是啊,我替你说了吧:你是单知道雪天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所以才会到村里来的。不知道春天也会有,是不是啊?”
……
第二百二十四天
“我真……”
(族人丁躲闪中)
第二百二十五天
(短工丁远远地躲着祥林嫂走)
……
第三百三十六天
“那个,秋天天气好凉啊”
辛弃疾:想说,想了想还是不说,打个哈哈说今天天气不错啊
陶渊明:想说,心里很有感觉,就是无法用语言描述这种感觉
换句话讲,辛弃疾这句是沧桑范儿,陶渊明那句是文艺范儿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
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
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
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
推薦閱讀:
※如果你的生命進入了倒計時,你會利用餘下珍貴的時間想什麼、做什麼?
※接近崩潰邊緣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覺得自己好像快人格分裂了,誰來救救我?
※為了學會獨立,大學去外地上值得嗎?
※如果有來生你認為怎麼過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