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长大的孩子」与「乡下长大的孩子」相比,优势在哪?劣势在哪?
看到这个问题,有些不吐不快的话。说到世面。我二十多岁回到老家,还是看到好多不认识的东西,啊,原来这是捉梭子蟹的笼子,原来那个网是防鸟偷吃粮食的。我中学修了植物学,知道植物细胞壁有三层,还是分不清韭菜和小麦。
我问这问那丝毫不觉丢脸。如果一个农村孩子进城看见不认识的东西,东问西问很有可能被视为丢脸的事情。
每个人的认知都是局限的,只不过评论优秀与否的标准是以一个人在城市生活中的能力来体现的。凭什么我就不为自己的五谷不分四体不勤而羞愧呢。就凭我知道出国,上几个大学得几个A,读些杂书,认识几个牌子,学几天乐器和小语种,总刷知乎么。(仅根据城市孩子的特点举下例子)
我在二线城市长大,到一线城市上了一普通985,学校里一半的本地学生。按知乎上的“理”说,他们虽然高考排名低,但是能展现出让我折服到五体投地的综合素质,绽放夺目光彩,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事实上,有同学连飞机都没坐过,好多同学竟然符合你们说的“农村孩子”的特点。当她们为了省钱不开空调,当她们为了鞋架大吵大闹,当他们在计算机课上哄笑着调侃同学的私密事,一切都幻灭了。
也许吧,水泥森林也是一种“农村”。
(好了,吐槽一下,某高票那句各地分数线不一样那句我就是不服。明摆着的不公平。拿这个来给自己既得利益做辩护,未免太过分。还有,他室友给他带来不佳的体验,未必是因为室友来自农村,原因我就不说了,大家自行脑补)
家境优越,教育良好的孩子,配上晕轮效应,优秀起来是耀眼。我曾经很迷信这种优秀,可是不论在哪,都只是一小撮人罢了,而非整个城市孩子的写照。
反正谈出身这种政治不正确的事,一杆子打死是避免不了了。
(题外话,是什么造成孩子们的差异,城乡,地域,阶级?如果认为是城乡,地域乃至国籍,那纯粹是见过的人太少,学了这么多马哲总该知道阶级是更本质的体现。但出身肯定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我隐隐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天资)
跑题补充
问题又被改过了。没怎么接触过农村的孩子,这里可能有发达的富庶发达农村,也可能有其他答案描述的贫困封闭农村。每个城市里又有各种阶层的家庭,差距真心太大。选择足够的样本,分别找出他们的共性,这大概要一个规模很大的社科调查才能回答。而我个人的体验只是盲人摸象。
就我个人来讲,与农村出身的父亲相比,我弗如远甚。即便我的教育经历成长环境比年轻时候的他好得多,但是在对工作学习的投入,面对困难的坚韧这些品质上,我还是差得太远。
所以我只能说更优秀的人向城市流动是目前大势,如果农村孩子缺少城市生活经验,会产生不适应,有资质的很快如鱼得水,差一些的就很遗憾被抓了典型。而城市孩子一般不用到农村去面对这些。(想象一个知青刚去农村不会干活,以农村生活的角度看,还优秀不优秀)人生不仅仅有从小到大的二十年,还有后面的几十年,因为起跑线不一致的领先,怎么好意思沾沾自喜呢?
有些stereotype真的已经够多了,“农村孩子就是上了好大学去了大城市,还是只会死读书不得体没爱好”,和“大陆人就是有钱也没素质”如出一辙。这种言论的导向实在是一种对“农村人”的污名化,将其等同为“脏乱穷粗鄙”的代名词,让很多人无法心平气和的看待每一个独立的人。恰好遇见几个典型再配合情绪就把这论调奉为圭臬,继续散播加强人家的负面形象,最后不断加深误解和冲突,何益之有。城市长大的孩子和农村长大的孩子最大的差距在哪里?
我可以告诉你,这种差距是环境天然产生的,是一种先天的差距。
有人会说我是说废话
听我慢慢道来
任何脱离环境谈优劣的行为都是无意义的。
假如现同时落水了水了,具备游泳这种素质比具备跑步这项素质要优等。
同样,农村的孩子可能不是很懂名牌,但是对于地里的昆虫可能认识的比较多。农村的孩子可能不讲卫生,但是在农村的环境下可能10天一洗澡比3天一洗澡更加能适应环境,因为农村的冬天烧水比较费时,所以降低洗澡频率也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环境。城市孩子会踢球,农村孩子会养猪。对于农村人来说会养猪当然优于会踢球。
所以,如果评价农村人和城市人的优劣。我可以说:农村人在农村优于城市人在农村,城市人在城市优于农村人在城市。
或者说城市人如果全部到农村那么农村就会变成城市,农村人如果全部都到城市城市就会变成农村
好像又是一句废话
不过我只想表明:如果所有的农村人都具备城市人的性格特点生活特点,那么将是一种灾难,假如村里的大妈都开始讲究穿名牌但是经济基础没有跟上,大家都讨论足球而不是讨论怎么养猪,那么是一种错位。如果城市的成功人士来到农村会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其实这只是给了大家的生活一点点所料,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无疑会酿成比较坏的结果。
如果你觉得上面说的全是废话,现在我开始说结论了:
农村的孩子成长在农村,性格特点,包括很多气质都符合农村的特点,符合周围的环境,城市人也是一样。但是不可否认,社会确实有阶层的差异,从全社会来说,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基本代表了“上层”,但是农村基本代表的“底层”。当农村孩子从底层像上层过度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遇到很多的的问题,凸显很多劣势,这种劣势是环境造成的,因为你毕竟成长在农村,你的前十几年很多的特征都符合农村的环境。
这种劣势,本质上来说是环境变化造成的,是由底层的“农村环境”向上层的“城市环境”过度的时侯表现出来的,本质来说一种不适应性。
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来看,城市代表了一种未来文化和生活的方向(因为这里集聚了最优秀的人才,最好的教育,更多的交流等等)。所以农村的孩子可以说就有一种天生的“劣势”。当然这种劣势是一种宏观上来说的,对于个体来说照样会有很多的机会。
如果农村小孩想要融入城市的生活,必须抛弃一些以前自己的技能和思维方式,这对农村小孩来说也是一种很大的时间成本,伴随着价值观的激烈变化。这就相当于在以前的思维大厦上衍生出一种新的形势可以适应目前的环境,发展处新的技能。
好,我再澄清一个概念,当我们说农村的时候,我们不是说的华西村,也是不说的一些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但是就是住在农村的孩子,而是一种大家理解意义的农村。同样当我们说城市的时候,也并不是指的城市的贫民窟。相反,如果你在农村,但是你父母开明素质很高,周围的同学都是很爱读书,老师很好(当然这些都很概率低),那么可以说你接受的是“城市环境的教育”。同样即便你在北京但是你父母都是典型的小农思维,周围的环境也很恶劣,那么你的环境比农村还要恶劣。
我也不是强调一种必然的环境决定论,不过这种影响还是很大的,当然我知道的很多农村有出息的人,基本生长的环境都不是很差,而且自身努力包括运气都很重要。我们不要一味的埋怨环境,但是我们不能无视环境。
所以如果你是农村人想要改变自己的劣势你可以选择:1:虽然处在农村,但是尽量给自己营造一个比较好的环境,比如:多读书就好像让你天天和高人交流,扩大视野,这比听村口的大爷天天讲故事强多了。
2: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可以说是内部环境。不要给他人带太多的道德枷锁,农村孩子更容易有各种处女情结什么的,更容易用道德评价表人。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尤其是那种小农生活带给自己的,虽然有时候你知道这种思维难以改变,但是你一定要意识到那是错误的,或者不让其影响你。
3:你也可以是天赋异禀或者是运气极高,不过这基本是不能选择的。
所以还是要积极的给自己营造一个好的环境改变自己的思维,这不仅是对于处在农村的孩子,对于任何处于一种不太好的环境中的人来说都要这样。
第一次获得这么多赞,谢谢大家支持,更新几张我们班小朋友的照片吧~照片禁止转载或用于其他用途。
-----------------------------正文:
答主支教老师一枚,更能回答这个问题吧。
前提:我所在的学校是村小,教小学一年级,班里58位学生,平均年龄6岁半,都只上过一年学前大班。两位老师包班制(也就是两位老师囊括所有科目教学)
1.家庭教育问题。有5位父母双方外出打工由爷爷奶奶看管,有20位父母一方出去打工一人留家看孩子,有1位父母离异;有40位家里两个孩子,8位家里三个孩子以上;有57位父母务农,主要收入打工和种香菇。
家长每天的任务就是送孩子到学校,放学接孩子回家吃饭。家长与老师全程无交流。给老师说的最多的就是:“孩子表现不好老师你就狠劲的打,我们不心疼!”
2.教育资源问题。教师资源严重不足。58个学生只有两位老师,所有的音乐课、体育课、电教课全部由两位老师完成。老师不能关注到每位学生,连课下时间都得在班里改作业。
教研室规定每位老师学期备课必须手写,除备课外还有听课笔记、政治笔记、业务笔记等,除去学校任务,分给学生的精力只能一小部分。
教研室要求一年级学生平均成绩不得低于90分。去年我们班的平均成绩考95.6分,排第6.挤占了所有的音乐、体育课。
3.世界观问题。作为计算机系出来教数学的老师,曾给5年级学生上过一堂拆电脑的课,在他们眼里,电脑就是能上扣扣,能玩cf的玩具,我拆了电脑后,学生都在喊着老师您慢点,别拆了。他们没有去探索计算机里到底是什么的欲望,有的只是害怕电脑被拆坏得花钱的心。
农村孩子的眼界很小,他们只会关注什么,而不会关注为什么。他们被层层压榨下的教育体制物化成只会背书只会默写只会抄范文只会做死题的机器,没有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没有自我,没有思考。我多么羡慕那个12岁能发现漏洞的城里孩子,他通过互联网看到了与别的孩子不同的世界。
而我们的孩子,只会问这老师怎么盗取别人的扣扣,怎么cf用外挂。当然,这也是大多数的孩子。
我一直致力于告诉学生们外面的世界有多大,我希望这些农村孩子们不要再初中毕业辍学,不要走他们父母一样的路,我希望有更多的人愿意投身农村教育中,我希望中国的教育体制不要再控制学生的思维。
就像里面有位答主说的,“教育部门把绝大多数的教育资源都投入到了城市学校,这对农村学生很不公平。 ”
我只是一枚普通的农村新老师,希望通过自己薄弱的力量,去改变几个孩子的未来。
一个人在社会上有三方面的资源:
一是个人的体力、智力;
二是个人占有的资源,比如存款,房产,股份;
三是社会关系,包含血缘、地缘、同学和业缘等。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无非是对这三方面资源占有不同造成的。
农村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相比,在体力(营养状况)、智力(教育状况)上,整体并不占优势;家庭财产、社会关系亦是如此。
但是,中国这么大,还要看哪里的农村,哪里的城市。上海、江苏的农村可能比西部地区的中小城市经济状况更好,匹配的资源占有更有优势。
另外,农村家庭还可以分为富裕群体、中等群体、贫困群体;城市家庭也类似的分为富裕群体、中等群体、贫困群体。城市贫困群体不一定可以达到农村中等及富裕群体的生活水平,随之匹配的后代环境也不一定更具优势。
鉴于交通的发达,农村收入的提高,更多的农村孩子进入中小城市。这个占大多数人口的中等阶层的后代,教育环境和教育水平是在逐步提高的。拿我和我们家娃比吧:
我:山沟里长大,18岁前没见过平原,不理解为啥太阳要从地平线上升起,不都是从山顶上出来的么。
娃:北京出生,2岁多飘洋过海来到北美大农村。上过雪山,太平洋海滩上喂过海鸥。
我:初中开始跟大专毕业的老师学英语。
娃:2岁多上英语幼儿园,one two three比一二三说得溜。
我:还没出世就被老爸抛弃,老妈初中没毕业,脑子也不好使,一直也没有正式工作。
娃:爸妈都是P大本科或硕士。
我:从小学到大学一直都只交基本的学杂费和书本费,还得弄学费减免或者好心人帮忙。
娃:一年幼儿园的费用都抵我小学到研究生的学费还多。
我:小时候能吃饱饭就是万幸了,水果啥的都是奢侈。
娃:水果酸奶海鱼龙虾啥都吃过。
我:好几年能有机会去市里走亲戚看一次动物园。
娃:今年都去过三次动物园了,想看飞机我就带他去飞机博物馆,还能见到退役的空军一号,还常去science center, 去河边看大马哈鱼怎么逆流而上去产卵。
我:十岁左右很偶然的机会才学了下棋。
娃:三岁跟着我都认识了车马炮,知道棋子怎么摆。
我:小时候家里就没有留声机录音机随身听等奢侈品, 一台破收音机从我上小学修到上大学。
娃:iPad上自己放音乐相当熟练。
我:小时候没有互联网,镇上的书店不提也罢。
娃:拿哈代的《纯数学教程》让我念,虽然他不懂那是啥。想看飞机或者海星啥的我直接给他Google或YouTube。
去年春节我去小武家串门,小武媳妇搂着孩子窝在沙发里,看到我,礼节性的寒暄了两句就接着看电视了。小武气不打一处来,歪着脑袋冲着沙发低声说,我兄弟来了你也不知道去倒水。装出一副能管住媳妇的样子,说完还附带着两声呵呵。他是个莽撞但胆子不大的人。几年前娶到这个媳妇不容易,他可不想把这个黑不溜秋还丹凤眼的女人惹急了。
小武倒了茶和我聊起他目前的工作,他说话快且不清楚,嘴里像是含着很多石块,总是跟不上他混乱的思绪。说到老板对他不薄,小武媳妇插嘴,你还好意思说,跟了你三年了,攒了还不到三千块钱。
小武是我的发小,是个重感情的汉子。穷逼土地里摸爬滚打的人,历来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积淀,言必称义气。和谁都要讲究个义气,不管是父母,爱人还是朋友,义气是最简单直接的情感表达,你对我好一倍,我对你好一百倍。不过这种事倒是没什么可值得称赞的,只是靠着自己有限资源投资人脉罢了,总归还是符合经济规律的,所以对于精于算计的人来说,这也没什么可鄙视的。
小武对我是很讲义气,从小即是如此。似乎那个时候,我们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一个阿喀琉斯脚踝,一旦点中,就如使命召唤般,死心塌地的对人家好,即使所有的母亲会说那句“你傻啊”。我有一次冬天,清早上学带了两个水煮鸡蛋,小武是除了我之外到的最早的一个,那个时候教室里总有麻雀过夜,有时候是燕子,我们把麻雀赶出去,我把带的水煮蛋分给了他一个,他很高兴。小时候的小武长的像个猩猩,眼窝深陷,下巴冲前,露出两排大白牙傻笑了一番。基情无间好像就是从这个蛋开始的。
从那之后,玩玻璃球,踢足球,小武都愿意跟我合起伙来和别人比,但是作为一个知识少年,我玩的水平很差,以至于有一次输急眼了,马上要跟人家打起来,小武拉住我说,我跟他打。说完撸起袖子就上,打出了胜负,我也厚颜无耻的拿回了我输掉的玻璃球。于是小武就喜欢上了这种打手的角色,不露锋芒,跟在老大身后适时出手。到了初中,有一天中午课间他眼角流着血找我借钱,说是去包扎,我给了他二十,陪着他去了门口的医院,他一路上开始兴高采烈描述事情经过,说是在他老大的带领下,把三班的谁谁给干了,可牛可牛逼了,整栋楼都听见了,不信你回去随便找个人问问,没人不知道我们老大云云。
我可没工夫打听,毕竟在那个年纪,打完架后的双方,只有一个结果是毋庸置疑的,就是很快就成为朋友。我问他,你这个眼角是谁打的,他说,老师打的,因为我们打架被抓住了。
在那不久,中考结束,我像所有人期待的那样,进入重点高中,小武像所有人预料的那样,辍学回家。
至于辍学之后做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赚钱,要多重要有多重要。
小武去了开发区打工,在机械厂上班,负责金属切削和锻压机床,作为一个学徒工,铣刨磨钻这些核心工作,还轮不到他来做,平时主要负责清理卫生,搬杂运物。小武工作本分,因为他没别的本事。他总给我讲述一件件离奇古怪的事情,比如车间后门外的角落里有一个汽油桶,周围都是垃圾,没人敢一个人靠近,因为深夜的时候会有女鬼哭的声音传出来。还说有一阵子厂里的职工经常下班往家里顺东西,一块儿钢啊一块铁,一个钳子一个扳手啥的,突然有一天老板抓住了一个,让一群保安活活把那个人给打死了。还有他们厂区的清洁工,有一天被警车带走了,说是他强奸了自己的亲生女儿。
小武讲起这些事情来手舞足蹈,或者叫张牙舞爪,吐沫星子乱窜,总之我听的津津有味,他就看起来很快乐。
过了一年,小武成了一个本本分分的机床工人,傍晚六点下班,换掉机械厂的衣裳,骑着自行车,迎着夕阳。
炎热的夏天,老人们喜欢坐在街头树荫底下纳凉,那是几棵几十年的老柳树,遮天蔽日,无精打采,老头们坐在一起下下象棋,老太太们拿着蒲扇,讨论着亲族是否和睦,农稼是否顺意,婚丧仪式是否令人满足。所有人看起来总是那么欢乐,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欢乐,至少在我看来,他们都像是安静的疯子,是那种为了喝杯热酒,把酒从酒壶倒进酒盅,点燃酒盅烤那只酒壶,酒壶还没烤热,就迫不及待地拿起燃烧的酒盅一饮而尽的疯子。
自行车骑到这里,小武总是停下来,挨个打着招呼,端坐在老太太中间,听听最近的八卦,谁家的姑姑上吊自杀了,谁家的孩子被录取了哪所大学。小武不停的附和,上吊因为什么?什么时候开学?老太太们都说,小武这孩子懂事,可惜家里太穷,也不好给他讨个媳妇。
后来机械厂发不出工资,欠了好几个月,小武等着钱娶媳妇,最后等急了眼。有一天下了班,他去找老板理论,裤腰里别了一把刀子。不过第一次去办公室没人,这里的有钱人,整日里无外乎三件事,玩儿玉,饭局,操处女。没人在办公室待着。
不过第二次老板在,小武事后跟我描述的眉飞色舞,我们老板的墙上挂着块匾,写了俩字“就屌”,你看,大人物就是这么有气魄,就屌。我说我要工资,他说很快就发了,让我回去等。操,骗谁呢,我当时就掏出刀子来插他桌子上,他害怕了,从抽屉里拿出五百块钱给我,说剩下的明天再给。我没信他,逼着他去门口的取款机现取的钱,我就把我那八千块钱要回来了。
你真敢捅他啊?
对,他要是不给我钱,我真干他。
后来我才想明白那俩字应该是草书“龙虎”,不过这也是得知小武死讯之后才明白的。据说小武是在按动机车按钮后,没有动静,过去查看故障时,机车动了起来,他是在工厂车间被机车挤死的。
这是另一家机械厂,以生产电动四轮汽车驰名。节能减排,但是机械硬件并不符合国家安全标准,是我们这里的纳税大户。坊间流传着各种关于这个老板的传说,以毛巾厂白手起家,如今拥有附近百里唯一的一辆劳斯莱斯和市电视台女主播。
说是整个屁股这儿的骨头都给挤碎了,那么大的车间淌了一地的血。我的奶奶抹着眼泪给我描述着听来的消息。一个正常人突然的离去,人们心里感到的不仅仅是悲伤。我从公司请了假,很快去了小武的家里,来看望的人很多,几个老爷们儿坐在沙发上抽着烟,喝着茶,商量着后事,像是处理一桩平淡无奇的丧事。小武的爸爸坐在对面的沙发,沉默不语,凝视着电视机。小武的妈妈坐在卧室的床沿,还在嚎啕的哭着,左右两个妇女手里拿着纸巾,不停的帮着擦掉脸上的泪水,一旁的几个大妈默不作声,目光呆滞。小武的媳妇和孩子已经被送回娘家。
“我们从来没做过坏良心的事情,老天爷为什么这样惩罚我…”小武的妈妈泣不成声。
我不能忍受这样的氛围,出来抽了根烟,脑子里回想着小武这短暂的一生,好像没什么真正快乐的事情,一切恰如叔本华的话:生命就是在痛苦与倦怠间摇摆。小时候小武在家里经常被父亲打骂,在学校也会被老师打骂。有一次爬树把腿摔的骨折,曾经打架被人用石头在头上砸出了鸡蛋大的口子。上了初中就等着辍学,小小的身躯,每天骑着一辆锈成灰色的二八自行车,连大横粱都迈不过去,远看像是自行车上挂着的黑麻袋。
只记得前几年,我们共同的发小祥子发了财,带我们去过风月场所,那时我们一分钟内就见到十几个裸体姑娘,连喜招呼小武随便挑。小武不习惯这种有钱人的生活,一手捏着烟,一手端着酒杯,左腿搭着右腿,露出白袜子,看着我傻笑,边抽烟边不停的表示拒绝,你们玩吧,我就陪你们过来喝酒。他不知道,鱼水之欢不费什么钱,主要开销就是酒。
小武死后的第二天,关于赔偿金的事情传的沸沸扬扬,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主要话题。机械厂坚持如果当天火化就支付5万,因为小武违规操作,自己造成的严重后果,工厂只承担次要责任,如果拖延火化,多一天就少给一万,这是最普遍的中国式赔偿。小武的姑父是个明白人,坚决不答应。过了一天,赔偿金涨到了10万,人们就像谈论股票价格,预估着第二天的走势。各种认知、概念、感慨,在人们的意识中不过萤虫之光。姑父带着小武的亲戚朋友,坚持和工厂谈判,最后争取到了60万元的赔偿。
60万,老太太们都说,不少了。不知道小武的父母是否满意。按小武现在的工资,需要30年才能挣的到。30年后,他是个弓腰驼背的老头儿,整日闲坐街头,我想那时候的他,应该是喜欢沉默不语,注视着儿孙们的欢声笑语,等着他们为自己办丧事的那一天。
主要就是一点:中国大陆的城乡教育水准差别巨大。
由于教育水准的差距,带来的基础能力、眼界以及它们形成的综合素质差距。当然这个差距可以通过成年后自行弥补,但是受教育的权力应该是公平的。唉。
我知道日本荒郊野外山沟里的小学和东京的规格都是一样的,有游泳池图书馆等。我们的情况是:经常看到山里的孩子上学要走数公里,没学上或者上不起,设施差到无法想像,等等。人多地大是一方面原因,教育投入占税收比和执行的差别也很大吧。
@骆驰 说得很不错,但感觉很多都跑到家庭的影响上去了,和问题略有出入。
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来自湖北农村,从小就一直很努力,高考以600多分考上某大学,大四时又以优异的成绩保送清华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感觉农村的孩子一般见识比较短,爱好太单薄,综合能力比较差,然后就是内心自卑。我刚入大学的时候,对电脑的了解仅仅局限于开机关机,一点兴趣爱好都没有,感觉很自卑。但是农村人一般异常勤奋,我也是这么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我都深知要比别人做得好,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我从小家里就很穷,所以我很敏感,但是我也很珍惜每一个机会。
感觉从农村走出来太不容易了,我的那些小伙伴也没有我这么幸运。你必须相信自己,而且持之以恒的坚持奋斗。和我一起初中、高中上的一个同学,就给我讲过他曾经帮他的妈妈做过环卫工,半夜里听到他的爸爸为他的学费躲在被子里哭,而他现在在北大。
而我现在变得自信、开朗,有很多的朋友,经常参加一些活动,发展了游泳、乒乓、羽毛球等等爱好,计算机水平要强过大多数我大学时的同学、、、
好吧,总结一下农村小孩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勤奋刻苦,意志力强,自制力强,更懂得感恩,一般不会斤斤计较,谦虚
缺点:见识短,爱好少,生活单调,接受的教育不够好,想成为优秀非常难,容易自卑、敏感
谢邀
区分城里孩子和乡下孩子的是户口,这两类人的户口不一样,仅此而已。
我相信题主其实想问的是“家庭条件”好的孩子综合素质是不是更高。
我的答案:是,家庭条件好的小孩综合素质更高。因为所谓的“家庭条件”本身就是个综合概念。家庭收入,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甚至居住小区的平均素质都可以归类到家庭条件这个大的概念下面。
家庭条件更好的小孩不仅素质更高,还更加容易在将来的工作中获得晋升机会,拿到更高的薪水。按我们中国人现在普世的标准来说,更容易成才。全世界都是这样。
但是综合素质绝对不能作为公立学校教育的选材标准。
因为公立教育是全民教育,应该覆盖并且优先保障弱势群体的受教育权利。国庆节的第二天,她接到家里来的电话:回家,老太太病重了。
她立即打开电脑,仔细研究了一下票价,选了最便宜的那趟车,果然,剩下的钱连返程的车票都不够。
于是她大学以来第一次向同学借了600块,因为担心家里拮据,又取了300,匆匆踏上回家的火车。
火车照例走了一天一夜,她几乎一动不动,只感觉全身发冷,不可遏制:老太太重病的原因她当然知道,早在半年前,三个儿子因为谁管老太太闹得不可开交,而她什么都做不了。
对了,她是老太太看着长大的,她觉得老太太一点都不好,会在她做作业的时候把她赶到地里干活,会把她的作业当成废纸来糊墙,会很早就把门关上不让她进门,就因为她多玩了10分钟。可是老太太也会在她感冒的时候骂骂咧咧地熬生姜汤给她喝,会在每次她骑自行车回家的时候守在门口,告诉她饭在锅里,趁热吃,会给她做鞋子,她高中以前所有的鞋都是老太太做的。她的父母都是残疾,老太太填补了她的母爱。
她想,她大概没有软肋,除了老太太和父母。只要她们没事,一切都可以商量。
可是老太太出事了,她发现她什么都做不了,别人三天两头来家里闹,每次都气的她的父母直哭,于是最后,那些人接走老太太的同时搬空了家里几乎所有东西,她也没有反对,世界终于清净了。
回到家里,还好,老太太没有什么大事,她的第一反应是:愤怒。你们知道我回来一趟有多不容易吗?正逢招聘季,错过了怎么办?然后反应过来,老太太没事啊,那不是很好吗?
她去看老太太,才知道"病重"的消息是怎样传出来的:那些人不让老太太吃,因为吃了会弄脏床单被褥。然后说老太太已经吃不下东西了,甚至当着老太太的面谈论如何办丧事。
可是她什么都没做。她给老太太熬了点稀粥端过去,一点点喂老太太吃东西,依稀想起两年前老太太中气十足骂人的样子。可是现在,那个好强一生的老太太怯怯地问她"你能不能留下来?每次你们一走他们会打我,,,"
她能留下来吗?她忍着眼泪离开,甚至还微笑着叫那些人大娘大伯,无视他们当面辱骂她的父母她的姐姐她的老太太,只希望他们能待老太太稍微好点,,,
那个时候,她突然觉得自己很无能,她成长的太慢太慢了,连自己的亲人都保护不好。
在家待了两天,学校还有事,她又走了。脑海里是其他人对她的叮嘱:"别想家里的事了,你又管不了,只有你有出息了,他们才能有出路","你爸爸的腿需要马上动手术,不然很危险,你需要给他凑手术费","村里人这几年对你父母态度比以前好多了,你以为是因为什么?如果你灰头土脸地回来了,你看他们会怎么做?","找一份高薪的工作,高薪!!!"
她想起自己二十几年的人生,从初中成绩不敢放松只为减少学费,到高中每星期生活费30不到自己交学费,到大学完全经济独立不拿家里的钱,她不觉得苦,可也会羡慕同龄人能歌善舞,会为同学报名考证而自己还在图书馆和打工之间犹豫不决感到委屈,会努力拓宽自己的视野,却从未能为自己投资过哪怕一次感到遗憾。
与周围的人相比,她从来衣着简单素面朝天,除了偶然学会的象棋和从小沉迷的读书,她貌似什么也没有,可是与她的同学相比,她还是书读的太少。
她为自己的浅薄无知羞愧异常,花了两年时间去练打字速度,学办公软件,选修礼仪课程,她终于看清并接受自己的焦虑和短视,找到自己的目标,以为梦想已经触手可及,她在眼界和思维方式上已经天翻地覆。可是,当她订做毕业需要的正装,又不得不考虑她的预算,她被迫放弃了为自己报班充电的打算,必须思考下个月的生活费从何而来,她在亲人病重之时,竟绕不开路费这个问题,她没有办法理直气壮地说,"我的软肋是我的亲人,只要他们没事,一切都好说"。她发现,她和他们还是不同。
"是的,高薪",她反复地念着这个词,有什么东西"噗"地一声破灭,几不可闻。
上一辈所持有的观念,可供利用的的资源以及同龄人构成的社交环境三者复合而成的教育的质量足以淘汰大部分同样很有天分的学生。
我是一个九线城市下属贫困县的孩子,今年大三,一所录取分数高于部分211985的国内不入大家法眼的财经类院校学生。很好地融入了这样一个环境,现在是某学生组织负责人,如今和我一起工作学习朋友的不仅仅是城市的孩子,甚至是条件要更加优越的一批人,和他们相比无明显劣势,某些方面也有自己的优势。但是仍然深切体会到不同教育资源下的差距,有些差距是需要农村孩子玩命追却也未必弥补的了的。
谈体会,以自己见闻为例。
观念:身边亲戚有真正的“乡下人”,这种称谓不是鄙视,而是他们所持有的观念落后到你无法想象。读书无用论仍然存在,小学同学早有17,8岁抱孩子的,辍学的也不在少数,很多人进入社会有了不一样的经历。
环境:父母一辈的观念对于农村孩子的影响相当巨大,读书环境里的霸凌现象也毁掉一部分优秀的学生,一个智力水平绝不低于我的朋友因为校园霸凌走上了混混的道路,一辈子都困在了小县城里。
资源:我感到非常幸运的是从小可以看很多书,去书店里一坐一个下午。家人无法提供引导,不知道书的种类还有人生规划,哲学思想等等,所以盯着世界名著看。没听说过李开复,分不清因特尔,微软有什么区别,一直到大学才知道世界上这么多巨型的公司。当你吃午饭还要考虑是吃五毛的菜还是一块的菜的时候家里哪里有资源给你买课外书,给你培养兴趣爱好。
一个残酷的例子,我读的是县重点高中,一个北京读了小学初中因为户口没搞定回来高考的同学,英语奇好,学习天分与成绩号称那个区顶尖水平,初中学生会主席,老师口中清北无悬念。回来以后,在县城里也就能排个4,50名左右,还是英语狂拉分,自己玩命学的结果。不是学的东西不一样,同样的知识点,吸收理解能力和同龄排在前面的不是一个水平。例子可能略显极端,但这确实反映了同样天分下资源的整合度对于学生的影响。
城市的孩子秀优越,我特别支持,因为确实有资本。农村的孩子,大部分不是不想素质高,而是活了二十多年没人去正确且有体系的教育他们,造成了生活细节上不同程度的缺乏【常识】。当这些人(部分)压榨潜力弥补了资源短缺造成的低起点的境况,也在很多地方造成了缺失。
这不是农村孩子可以来到城里不思进取,肆意娱乐的借口,我也很鄙视这样的人,不知自己局限,反而贪图享乐。
无法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是可悲的,而更可悲的是在这种条件下没人告诉他们这样是错误的,这才是当今教育的可悲。
我一直相信,平台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资源密集度,人才密集度远超过家乡那个“小地方”,平台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下限,而努力程度配合天分才决定上限。
未必起点低,终点就远,从低起点走过来的人也许能够看到更多的风景,因为可以不断地体验更大的世界,享受探索的乐趣。
我记得湖南台一个节目,就是农村城市孩子交换体验的,我没看过,但是应该还是能说明点问题,虽然个人非常反感这个节目。
我是一个三线城市(其实是市级县)长大的女生,爸妈农村上学出来,从小没过过生日,没看过有线电视是,过年没穿过新衣服,后来跟同学聊到过年,问起我,都惊诧,是我那里没有过年买新衣服的习俗吗。现在日子过得比农村孩子好很多了,以为自己是城市人,可以不住校,走10分钟就到家了。后来上大学,才发现自己真穷,我又是那种性格很内向的女生,所以整天各种害怕,怕被城市人看不起,被孤立。之前吃家里做的饭,爸妈还是经常炒菜,偶尔买只鸡,天天喝排骨汤的,上大学后,我每天要花最少12块钱填饱肚子,我就很难过,1个月光吃要给别人400多块钱,以前我可是连买零食的钱都没有的。
一段时间经常为自己顿顿有肉而自责。看到苹果要6块不敢买。有一次一个月没吃水果。回家坐20个小时硬座,不舍得没卧铺,到家在床上躺两天,还便秘。申请学校贫困生吧,觉得自己是城镇人口怎么好意思,还是让给饭吃不起的人吧,但是现在很少有人吃不起饭了,农村人也不种地出去打工挣钱了。
世纪之交的时候,日本也有一群乡里长大的孩子,最优秀的那一部分后来进了海军和陆军的学校。
同样时间的中国穷孩子们,书是读不起的,地也是没有的,除了当兵,毫无前途可言。
后来,继承了下克上传统的这帮农民子弟的优秀代表,硬生生把国运蒸蒸日上的大和民族拉进了万劫不复的火坑,同样还是这帮人,铸就了日本战后经济的腾飞。
可偏偏东条英机的是个官二代。
后来,泥腿子们进了城,既不会跳舞也不会弹钢琴,更分辨不出龙井是哪一茬的最清香,但就是这帮人做到了百年以来城里人做不到的事情,在朝鲜战场上打出了中国人的威风,在最短的时间里面,建立了一个大国该有的国防体系。
还是这帮泥腿子们造就了中国有史以来最为强大的官僚集团,人祸成为了这个国家人民最大的威胁,活生生的重演了他们年轻时的故事。
举这两个例子只是想说,这种问题根本就不是普通人根据自己的经验,能回答的常识性问题。其实呢,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没什么要紧的,人生就算80年吧,头1/4是没啥要紧的,可怕的并不是出身是什么,而是『出身是什么就「只能」成什么样子』。
我呢,家里没钱,从小没读过什么书,所以只懂课本上出现过的道理,龟兔赛跑这个故事我一直觉得非常有道理。
人生真的是一场长跑,比如昨天很火的「清华学霸」,很多人留言跪拜,其实大可不必,世上有的是天才,不管别人如何,自己的人生是自己的,努力是唯一解。
比如上个月热议的张亚勤跳槽百度CEO事件,张老板努力干了30年,他的少年班同学宁铂,是媒体捧起来的第一神童,却早已『伤仲永』。
马首富10年前穷得叮当响,四处筹钱,彼时李彦宏意气风发,没空搭理马首富,谁曾想如今AT早已破千亿了呢?
例子太多就不一一列举了。所以说啊,如果要是一场比赛,人生真是一个漫长的赛程。
+++还是举个例子吧+++
- 想我小时候,村里是没通电的,村头有个喇叭,早上8点晚上8点会报时,顺便放放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这样的革命歌曲。。。。
- 泥巴房永远是那么昏暗,只有屋顶有一片亮瓦,朝前门的墙上有一小块三角形当做窗户,现在想想简直无法想象,房里地上泥巴坑坑洼洼,牢房硬件都比这好。。。。(当然我知道现在中国仍然有很多这样的地方,所以努力学习工作赚钱纳税意义还是很大的)
- 什么课外书自然是不可能的啦,每学期开学发书是最开心的事情,因为可以有新书看了,不过惆怅的是当天语文书就看完了,我现在都会记得看完乌鸦喝水是8点,然后为了省灯油就带着对会喝水的聪明乌鸦的憧憬睡了。。。我最喜欢的是自然课本,发的配套练习册我也会把题目看完做完,虽然学校不上这门课。
- 晚上照明靠墨水瓶子改装的煤油灯,不过为了省煤油,不是入夜就点灯的,稍微能看见点都会摸黑吃饭,哎。。。
- 过年可以买2分钱一颗的水果硬糖。
- 。。。。
- 哎哟那个心酸,来,摸摸我头。。。。
1. 至于见识。。。
我到省城上高中之前,一直以为鸿星尔克是名牌(电视有广告嘛。。),不认识nike、adi之类的牌子,高中同学普及给我的知识。
再说什么运动、军事、汽车、音乐、电子、历史、电影、游戏的。。
我高中接触篮球,独自苦练基本功,因为我觉得打球是浪费时间练球才是正事,很快就练好了,我对足球毫无兴趣,不要说什么足球直播了,我喜欢篮球的时候也不看NBA呀。
对军事毫无兴趣,什么F35尼米茲福特级宋级SU27什么的,我都不知道,没兴趣的东西干嘛要知道?
中学时候的同学喜欢谈论汽车品牌,热衷背车标,我呢则是看了疯狂的石头才知道宝马是什么标志,至今能认出的车标不超过10个,车型就更不用说了。我对汽车也毫无兴趣,至今还不会开车,一来嘛大山里的驾校只有手动挡可学,二来怕中国教练。很多人说什么驾驶的乐趣、汽车是男人的浪漫,可也挡不住我不喜欢开车啊。。。领导为什么配司机,因为人家不需要在开车上找乐趣。
电影嘛。。2010年我第一次进电影院,看的是《盗梦空间》,因为工作赚钱了
电子历史游戏什么的我就不说了,这是我感兴趣的东西,说出来碾压别人不好。。。
分数线什么的下限言论就算了,太低端我懒得说
2. 钱、消费观什么的。。。
年收入什么的就不说了,总之吃食堂并不是什么大事,何况对于一个月400块的学生来说,不吃食堂还能吃什么。
事实上,我大学一屋子都是农村的,大家人品都很好,也不装逼作怪。
消费观这种事,后天是可以养成的嘛哈哈哈哈
3. 卫生习惯
「从小养成」「根深蒂固」都是很愚蠢的想法啦,把自己的生活和生命寄托于「从小的生长环境」。。。哎,sigh
+++特别的民间习俗分割线+++
待人接物什么的。。。北京人对「您」字有近乎疯狂的追求,基本上对人必须要说「您」,「你」这个字在北京人那里会被自动脑补成「你妈逼」例如:
甲:你吃饭了吗?
北京人听起来:「你妈逼吃饭了吗你?」
乙:老师你能给我再讲讲吗?
北京人听起来:「老师你麻痹你就不能再讲讲?」
。。。。
所以才会有这样的话被理所应当地写出来。。。
感觉对待老师真心蛮横,上了岁数的老师也是你你的称呼,不满的时候更是毫不掩饰,有时真是给老师气的直喘粗气。
至于吗。。年轻人还不知道全国大部分地方都没这习俗。。?
况且南方人压根不喜欢后鼻音。。。
+++无聊的习俗结束分割线+++
家里没网不是很正常么。。。而且我也是上了大学才有机会摸电脑的诶。。。我还是程序员,囧。。。我觉得我电脑用得还行,也没到别扭那程度诶,重装系统我也会啊,我还会写程序。。。
刘邦,出身乡下也有鸿鹄之志,而惠帝,却只能是皇城长大的乡下人,哎
总之啦,说了这么多例子,重点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出身,而是能不能够改变自己,愿不愿意持续进步」
——萧井陌
当我坐在这里的时候我刚刚进入城市不久。
几个小时前我还在深山里数鸡。
到底是多深的山多穷的村落,引用王小波的一句话,“饥饿可以把小孩子变成白蚁。”当然,没有这么恐怖,大概只是变成蚂蚁这样。
这场时间长达一个月的闹剧。闹剧,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当我现在坐在这里,反观我所做过的事和我知道的事,就觉得,能让我继续关注这些事情并且依旧热心帮助的原因只有——我幼稚。
我真幼稚之极,我们都是,大学生一腔热血,大学生满脑子的救世主思想。
所以我没有离开。而我为什么会有以上想法,我来告诉大家。
我乘坐了5个小时长途汽车,从贵阳抵达织金县,途中轮胎爆掉,我望着一边的山崖,赞叹风光不错,之后又是一个小时,到达织金县的一座小镇,叫八步。
八步是个很带感的名字。
于是我在八步又乘坐了一辆小面包车,半个小时的颠簸后,我来到公路边的一个缺口。一个缺口——对面绵延过去的是一段长长、长长、长长的山路,山的那边还是山,山的那边,还是山。
我和来接我的朋友一起背着包,拎着箱子,提着袋子,开始走这条绵延的山路。
之后我无数次地走这条山路,从一座山翻到另一座山去。
再一次次的翻回来。
那时候我每次都在脑海里一遍遍的幻想自己是蜘蛛侠的场面,我站在这座山的这边,然后凌空跳起,“噗呲——”从手腕射出一道蜘蛛丝黏在对面那座山上,然后在空中一个帅气的俯身,就给甩到对面去了,谁还要走这路。
学校和所有烂到不行的山中破小学一样,他们没有操场,也没有门锁,没有黑板,只有一窝子野孩儿,鼻涕挂到脖子上,肤色和泥土混在一起,土地是泥水积起来的坑,踏进去的时候鞋和袜子都要报废,然后孩子们就在里面打滚,和河马一样。
但是真正的悲剧不在这里。虽然我在一瞬间好比人猿泰山,开始在林子和蓝天白云间喝粥吃玉米完全隔绝现代社会,但是在这个所谓支教的过程里,我慢慢听闻到的东西,都他妈的让人啧啧称奇。
这所叫做土锅的小学,有着一个完全没有文化的名字。在这个没文化的名字上面,是一个叫着同样名字的山村,在这个没文化的名字下面,有着一个更没有文化的校长。这个破落的山中小学,有着一百来个学生,在前年“义务小学生早餐”的活动中,被毒牛奶毒倒了九十来个。
这牛逼的大面积杀伤力也导致之前的那个校长被撤了职,于是就来了这个没文化的校长。
他是怎么来的?
请大家做好鼓掌的姿势。
当时有几个校长凑成一桌在打麻将,这个校长输了钱,然后没钱还,于是便将他自己抵到了这个小学当校长。
听完这个故事我表示不信,然后全村人都证实了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后来土锅的教导处主任也证实了这是真的。
大家快鼓掌。啪啪啪啪啪啪啪。
说到这个小学的教师构成,貌似全校的老师一共有,五个。有两个是当地村民。剩下三个,一个是很靠谱儿的热心主任。剩下两个就是校长跟一位姓何的老男人。
说道这个姓何的男人,请大家再一次做好鼓掌的姿势。
他曾经也是另外一个还能见人的学校的老师,结果因为各种裤裆管不好的事情被学校一棍子打扁了。每每听说何老师要来,靠谱儿的主任就要前来保护我们,以免出现什么差错。因为当年这位何老师在另所学校的时候,有一组浙江某知名高校的学生前来支教,结果被何裤裆用各种理由挤兑走了大部分男学生,导致只剩下了众多青春美少女与他相伴。更甚者他会夜闯女生房间与众少女挤席同眠,还用自己的小车在每个周六挑选一个姑娘去镇子里玩,后来还在某次酒后趁性企图侵犯某位女大学生,导致此大学生提着行李悲愤逃之夭夭。
等一下,鼓掌的地方还没到。
好玩的是当地的村民在这位何老师一次众揽学生酥腰饮酒之时,冲进去把何裤裆打成了何猪头。何猪头在那所学校再也呆不下去了,就逃到了这山里的山里的这所鸟不拉屎鸡不下蛋的土锅小学。
好了,准备鼓掌吧。
这位何老师来了我们土锅村之后,依旧处在吃喝嫖赌的巅峰。
后来连土锅村的村民,也开始见他一次打他一次。
某次我们听说何老师要来了,主任赶前匆匆来到,村民竟然也操起了家伙,【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不禁让人对这位何老师更为生奇,我因为去的晚了,头一次何老师请大家喝酒的时候我没在,我其实相当想见见这位何猪头,可有传说中那么猥琐?
于是我猜想这个何老师应该是来上不了课的吧。
反观剩下的四个老师,主任不多说,两个村民也只是代课老师,就只剩下那个校长了。
自我听说校长班级的平均分是18分之后我觉得,正常。
然后这个校长再见到我们之后开始逼我们买各种各样的东西。
有一天,他逼我们买打印机,又有一天,他让我们买电脑。他说,他很苦逼的帮学校用自己家里的机子印资料、查资料,苦逼的不行。
一边的主任便说,“你他妈的不就是把学校的扛到自己家去了吗!”
有的时候吧,校长的槽都不用吐,只用说两个字,傻逼。
我们去家访,孩子们的家远的咋舌。沿着山的悬崖边滑着泥土下山,淌过一条小河,再沿着另一座山的边沿手脚并用的爬上去,走几个小时的路,才能回家的小孩,每天都会来上学。
我们的队员在去家访过几次之后,经历了失足、踩空各种高空危险作业之后,拖着报废的鞋、裤子和吓碎了的玻璃心回来之后,小梅说了这么一句话:“要是我住在那种地方,要走这么吓人的几个小时路来上学的话,我妈打死我我也不上学。”
学校的小孩乖么?
不乖。
他们上课打闹、骂人、说脏话,他们认不清26个字母,但是骗人的时候却非常顺溜。
但是孩子依旧是可爱的,比起他们的老师,他们的善良不可比拟。
在这个乌合之众积聚了的深山学校里,我们发了无数的物资,我们一遍一遍的翻出山去镇上、去县上,扛黑板回来,扛书回来,扛旗杆回来。
我们用水泥砌了砖台,立起了国旗杆。
他们的教室有了锁。
有了黑板和板擦。
有了粉笔盒扫帚。
有了本子、笔、书。他们依旧调皮、欺负同学、不听话。
但是我深深地明白,那根本不是他们的问题。
在第三天的时候,来了许多警察,抓走了一个村民。后来又来了警察,抓走了另一个村民。我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没想多问。
后来一个表现很好的小男孩不来上课了。我们在学校的后面发现了他,但是他不来上课。问班里其他小朋友,他为什么不来上课,全班小朋友兴奋地、争先恐后的回答,“他爸爸贩毒被抓了!!”四年级的班里,有一个很可爱的小女孩,叫韩燕林。
她在知道我之后会离开这里的时候抱着我哭得一塌糊涂,她也给我采过小花,画过画。
有一天早晨她在我们住的房子门口的那条小水沟旁边哭泣,不去上课也不听任何人的劝,我过去抱着她带她去上课,路上一个六年级的小男孩经过我们,他一脸愚弄地指着韩燕林用家乡话粗暴地骂道“打死你!!”
以我的个性,当然是立刻放开韩燕林,追上去一把抓住那个男孩推到墙角里一顿劈头盖脸的质问和骂,小男孩什么都没说,被我骂了一通之后怏怏地走了,我转回去问韩燕林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昨天回家很晚,两个弟弟就骂我,我跟他们打架,我婆婆看见我没洗碗,就也过来打我,她让我站着不动,然后让两个表弟打我。”
我的第一反应是农村的重男轻女太可恶了。我不顾上课时间去扯了韩燕林的弟弟出来,开始给他讲女孩子的重要性,结果小男孩就哭了,他悄悄地啜泣地跟我说,“表姐偷家里的钱,还偷我的钱,她四、五天都没回来了,昨天回来我婆婆就说她,她还骂我婆婆……”
我当时懵在那里,不知道谁对谁错,于是我问, “她偷东西?”
弟弟告诉我,她不仅偷自家的,也偷别人家的。
我就安慰了一下小男孩儿,让他先回教室。小小的韩燕林挂着眼泪看着我。
我问她,“你为什么不回家?”
小女孩说“家里人都打我。”
我又问“那你爸爸妈妈呢?”
韩燕林说,“爸爸在我一岁半的时候被抓了,妈妈在我5岁的时候被抓了。”
有句话叫做,贼窝有猫会偷粮,秀才养鼠翻书忙。
我突然觉得我没办法解决这种问题,大道理就像屁一样,未来有多虚晃我们请清楚楚,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双失败的情况下,我们能改变得了什么呢?用一个月来教他们什么呢?
当我们发各种物资给这些小孩的时候,他们已经不再那么珍惜这些来之不易的学习用品了。
我的很多队友就像傻逼一样,喜欢把礼物发给那些长相可爱、性格欢腾的学生,而不是那些真正学习好或者听话的学生,我倒是什么都没说过,只是在这些人因为“小姑娘长得实在太萌了”或者“小正太可爱的不行”而把各种各样的礼物给那么几个人的时候,我就觉得,我很失败,我是说我,这种失败感莫名其妙的生出来,我一直不能明白。
后来有一天我明白了。
有一个队友拿了几个本子去上课,回来的时候还剩三个,想把它们给一个学生,结果那个小屁孩自己穿的比抹布还烂,他抬着他脏兮兮的脸不屑的说“我才不要呢。”
我终于知道我为什么觉得失败了,他们对突如而来的大量学习用品已经不感到珍惜了,他们就像看泥土一样看他们,只因为我们给出手的时候也是那么的轻贱。
后来所有的失败感都集中在有一天校长说要封锁这个学校,原因是一些屁一样的原因。
他说有领导、说有压力、说不许支教。
这就让我想到,在来之前,队友给织金的教育局打电话,对方很凶狠的禁止我们来支教,说“我们这里什么都不缺!!!你们别来!!”
越穷越遮,越遮越穷。
后来我们为了不让封校,又跑了教育局,各种冠冕堂皇的废话涌进我的耳朵,我感到失败,这个国家和这个省,留着无数个学生在泥里翻滚,他们的爸妈因为经历过同样的教育而在外面偷盗和贩毒,他们的孩子生在草地上,喝着湖泊里的水,淹死在游泳的河里,掉落下途经的悬崖,他们的学校有变态的、时刻都想着性侵犯的老师,他们的校长来自于一场玩不起的麻将牌,扛学校的物资回家,贪污学费,连小学的题都不会做。这里的学生欺凌弱小、不学无术,他们的家庭破碎,没有父母的孩子颠沛流离,沾染恶习,人人喊打。
后来我们回到八步,那里的天和昨天一样远,那里的山青的像一道屏障,山里的孩子走不出来,我们的手伸不到他们的面前去。
没人能够救他们。
政府都不救,我们在干什么?
我们想用几年的时间给土锅小学建一个小型的图书馆,韩燕林的婆婆跑来告诉我们说,千万不要给韩燕林借书,借给她就再也还不回来了。
其实人,有时候面对一个老人,想打人的冲动还是有的。但是又矛盾的知道她是为了我们好,提醒我们她的孙女是个小偷,在我们还都不这么认为的时候。
给学校买旗杆买大喇叭的时候,我绕着织金县走了两圈,腿几乎要断掉了。我们在黑夜里乘车翻山,车因为翻不过去的土坡而自己一溜向后倒退着滑下来,身后与一侧都是万丈山崖。恐惧这种东西,不论经历几次,仍旧叫做恐惧。
每天早晨6点多小孩就聚集在我们的门口,一直到晚上11点,他们无处不在,我们没有办法休息,甚至没有办法安静,他们塞满我们的住处,大眼睛忽闪忽闪地叫着我们的名字,他们抱着我们哭,抱着我们笑,他们的校长仍旧在赶我们走。
我们联系了中心校长,得知领导并没有让我们走的意思,直到最后,我们才从土锅的校长那里听明白,他之所以要赶我们走是因为我们没有给他买电脑,他委屈地跟中心校长说,“他们答应我买电脑,最后却没兑现……”好在中心校长明事理,应该也是清楚这个人的为人,对着他一顿骂。
这又让我想起,这校长跟队友们说要封校的时候,嗓音各种的粗。结果后来我在院子里洗手,他莫名跑过来,嗓音轻柔地问我,其他人在哪,还用的是普通话,连脸上的笑都显得有点恶心,后来我才意识到,这货跟何裤裆,应该是好兄弟。
后来我给媒体人打电话,他说:
“政府都不管的事情,你们就不要掺和了,谁不知道贵州穷,爆出来也没意义。”
“你们也知道越穷越遮,人家发物资都避开土锅,就是想让这个小学拉倒了,孩子们对他们而言又不重要,媒体也没什么好说的。”
“现在媒体报道都在塞黑钱,比政府还黑,你们啊,尽力就行,不要太过。”最后他又说:
“当年的贵州省长可是胡锦涛,涛哥都没搞定的事,你们搞个屁啊。”
我后退了一步贴在墙上。操你妹,难道我不懂?用得着你他妈给我说这么明白?
我凭着一点点小热情来帮助别人,你们各扫门前雪的,干嘛要管我热不热心?
这场闹剧后来终止在我们辛勤的劳作上。
他们有了个好的教室,和喇叭,播音设备,国旗杆。
从来没升过国旗的土锅小学,在喇叭里的国歌中升了一次国旗。孩子们第一次学唱国歌,好歹知道了自己是中国人,虽然政府不帮你们,但你们要自救。
没人帮得了他们,政府媒体,都是陌生路人。
他们要自救,一个月、一年,在那种环境里,我们什么知识都教不了,我们带去的只是一种向上的精神,一种精神要让他们明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苦其心志。老天也让他们降生在一个相当差劲的环境里,就是要磨练他们过人的意志,能闯出来的,必定是人中龙凤。
自救。这个精神要让他们脱离开他们坐牢的父母,脱离开羞辱他们的家人,脱离开欺凌他们的同学,脱离开他们破落的教室,脱离开他们肮脏的老师。
他们必须要有这种强大的精神来自我保护,然后自我拯救。
谁都帮不了。
上课的时候,闯进来的婆婆让二年级的小男孩回去照顾更小的弟弟。
中午的时候,没有一个小孩有饭吃,我们强调了一定要吃午饭,于是中午有人拿来的白饭,我们给他们热过后在上面加了些菜,看着有菜的饭,他们居然不认识了,没有一个人相信这些饭是他们的。
他们的学费又不见了。
他们没有操场。
他们要翻山越水的走几个小时来学校。
我不喜欢小孩,他们闹腾、愚蠢、又要受保护。
我喜欢小孩,他们善良、勇敢、明辨是非。
离开的时候我如释重负,无能为力改变大环境的我们拼了所有的力气来改善这所学校的环境和学生的知识容量。
可笑的是门口的老奶奶连我们要一小碗油都要收5块钱。可笑的是我们装个旗杆,好多小孩和村民不知道为什么老挤在我们的房间里,就有队友被偷了手机。可笑的是我们居然从粉笔买到簸箕,从图书买到铅笔,从黑板买到水泥,这个学校难道一点自己的经费都没有么?可笑的是,我们倒贴了各种各样的东西进去,钱、精力、生命安全,我们在暴雨里送小孩爬山回家,我们自己做饭,住在村民家,房费什么的一毛钱都不会少,没有人帮忙,我们家长、朋友、教育局、媒体工作者,都在笑我们幼稚,父母催我们回家,说我们傻,教育局催我们回家,说我们傻,媒体催我们回家,说我们傻。
孩子们抱住我们哭,让我们别走。
全村的人都来看我们最后的汇报演出。
村民说如果校长再来捣乱他们就去打他。
我们是傻,因为我们年轻。因为年轻,所以我们有资格傻。
这场艰辛的悲剧,尽管我们拼死拼活,只带来了一点点的好处。
但是,人傻一点,又有什么不好呢,傻人呵,也会有傻福的啊。
愿天保佑,善人善报。
——徐子尧even《这场艰辛的悲剧》
(本转载已取得作者授权)
-----------
知乎上的朋友,很少有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吧。
贴这篇文章是想给大家一个视角,去看看「乡下的孩子」的家,他们的学校。
其他的无需多言,大家自己体会吧。
优秀在更能够适应城市的环境。
一个城里的孩子到了乡下,可能会有点瞎蒙,乡下的孩子到了城里,可能会有点吓蒙,各自有各自的主场。
呵呵,你们说的都对。
不过,家住北京二环内,自认为投胎在全国最牛逼的城市,念书就业都在本市,坚信黑人都有艾滋病的土著也大有人在。
今天刚去上海科技馆玩完,真的很好玩,就是小朋友太多了,好多东西都不能体验。有个展厅播放量子起源,有很多10岁以下的小朋友在里面看。讲得很通俗,我能听懂,小朋友们估计只能听懂30%。到这就够了,起跑线就是通过这样无数个30%拉开了!
首先我很讨厌那些秀优越感的答案!
好像城里的孩子都是家底厚实,而乡下的孩子都是穷的一干二净一样。
这个世界不是由这两种人组成的,更多的是夹在中间的不上不下的我们。
而前面答案所说的那些什么眼界,行为,想法,习惯差别什么的,真的有意思?
没钱的家庭终年为了生活奔波就很不容易了,还哪里有那么多时间和金钱来改善孩子的教育环境?连生活都只是刚刚好而已,这种家庭城市里难道少?又难道乡下都是这样的家庭?
有钱人和父母受过高等教育的家庭的自然会有更广阔的眼界和想法,接触东西更多,家教也会更好。
而你跟我谈全中国一样应试教育,这个玩意在全国上下有什么区别?
有钱,教育才有的选择,父母所受教育高,对孩子的教育也不同。
这个和城里不城里,乡里不乡里没多大关系,你说城里和乡里,就一定是那些不错的家庭和较差的家庭吗?
而处于中间的那群人呢?你们都无视了?
------------------------------------------------------------------
我就搞不懂目前赞同第二的回答是怎么被顶上去的,简直可笑。
个人生活习惯和接触面,大都是由家庭教育和经济状况决定的,这个和是不是城里的,乡里的,有一毛钱的关系?难道乡下家庭的父母就特么教导孩子晚上不用洗脚就直接睡觉?就教导孩子贪小便宜?这个是家庭教育的问题,和的乡里的不乡里的有什么关系?有什么关系?
目前的应试教育没有教怎么做人,只教了怎么考试,而在具有我天朝特色的大学里,想要学到更多的东西只能靠自己,而且这还是一个相对社会来说温和了太多的保护塔。想比较不要在学校里比。
-------------------------------------------------------------------
我说的第一节里就点明了中心
这个世界不是由这两种人组成的,更多的是夹在中间的不上不下的我们。
像赞同数第二答主所说的那样,通篇有提及他室友哪里的一点好了么?总结下来就是那几个室友见识少,消费观抠门,卫生习惯不好,心态也一团糟,而且赚钱只会用最蠢的打苦力工来赚,让我怎么不愤?然后再扣个正好室友就是从农村来的帽子,然后就表现出城里的孩子和乡里的孩子不同了?你特么让我觉得哪里有一点靠谱了?这就切题了?
我不相信所谓城里的孩子都像赞同数第二的那位懂那么多,懂什么运动、军事、汽车、音乐、电子、历史、电影、游戏,而且都还是比较深入的了解。
而所谓农村里的孩子都像他描述的那样见识少,消费观抠门,卫生习惯不好,心态也一团糟,而且赚钱只会用最蠢的打苦力工来赚。
这和个人家庭情况有关系,你们若是一定要听概率问题。所以总的来说,比例上农村孩子就是比城里孩子差这句话就开心了吗?满意了吗?然后这就客观了吗?爽了?
我还是要说,这到底和城里来的,农村来的有多大的关系?
绝大多数的我们都是来自于中下层。根本就不到家庭中产的层次,也不到连学上不起,饭吃的比别人差多少的层次。现在倒好,直接站成两队,除了城里的,就是村里的?
人该死的本性,好像不给自己贴个标签,不站队就会死一样,而那些没有标签还想着为什么我没有标签呢?
而我最后说一遍,你若是想听所谓客观的答案,那就是城里的孩子从比例上来说比乡下的孩子优秀的多的多。
那么你是哪边?
想想再回答。
以上
----------------------------------------------------------
最后补充
评论里有人说我是玻璃心,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你背地里面前数落他的三个室友,而且通篇没有任何一句的好话,事后他说我还是很宽容的,他们都这样子了,我还和他们在一起做室友,你看我作为城里人的气度是多么的大!而且我不是不愿意和农村人交往的嘛,只要他们特别想要出人头地,也特别有恒心,和这样的人在一起就符合我的逼格嘛。
这就是你们说的客观?只不过是说出了大实话而已?这特么除了优越感还有什么?你告诉我还有什么?
如果被背地里数落的是你呢?
要是不爽可以搬出去住,在背地里这么说室友的不是,还特别符合你们的价值观?我去年和室友实在生活习性上不在一个节奏,最后我就搬出去住了,平时大家还是一起吃饭,一起玩游戏,他们有什么做的不对的,我偶尔会在吃饭的当揶揄的话顺带提一下,我有什么做的不对的,我就反省改正。
我就是一个普通小镇长大的普通小孩,好不容易到大城市读个大学也确实不容易,大城市嘛,毕竟我没见过世面,多包涵。
那为什么我特别悲伤呢,第一点是发现这年头大部分人都掌握了自侮之再侮人的技巧,而且一个比一个厉害,我无技压身,恐怕以后难以混的下去。
第二呢 ,别人背着讲咱的坏话呢,哎哟,还有一群人知道了后特别爽,“他说我什么?我靠,他说的真对,我自己怎么没意识到呢。”
下一秒又继续该抠脚抠脚,睡觉睡觉,这才是人生啊是吧?
另外评论我来知乎就是为了多见识的那位,我建议你还是多去图书馆看看书,少逃课吧。
什么叫见识?就是看了一堆瞎扯淡的东西然后觉得自己应该差不多也可以出关了,怎料到一出关就摔个狗啃屎,见识是别人的,知识才是你自己的。
要说见识真有什么用,那就是饭后的谈资,泡妹之前的废话,这个差异在我们小时候还是很小的,随着时代发展城市化发展越来越明显。没去过农村,不做比较,只说说大城市和小城市的差别吧。
以我女儿做例子,现在13个月,在帝都。因为我们夫妻俩都是海归,对于养育孩子有自己坚持的原则,一直自己带,什么都不讲究包括我怀孕到坐月子都为所欲为。孩子自然跟着我们各种自由散养,很小就去宝宝游泳馆游泳,很小就专门带她去坐地铁坐火车,很小就开车带她去海边去到处旅行。一向穿很少,在家总是一条尿不湿就来回爬去了。北京有很多适合小朋友玩儿的地方,就算是只有几个月大的她什么都不懂,我们也坚持在好天气带她去动物园或者看各种展参加各种活动。她刚会爬就被我们经常带着跑训练到只要一到餐厅就乖乖坐餐椅认真吃东西,我们吃一餐饭她也跟着认真地吃她的饭,完全不闹,出去玩儿的时候累了随时睡一会儿,然后就是开车路上在安全座椅里面睡。
北京夏天最热那几天有将近40度,她穿着小裙裙跟我们出去玩儿,一进餐厅空调开到20几度,温差大得我都冻得头痛,她完全没事儿。
她10个多月的时候莫斯科大马戏团来北京演出,我买了很好位置的票,两个多小时的演出爸妈公婆都担心她会坚持不了,怕她哭闹或者要睡觉,我坚持带她去了。结果从头到尾她很认真地看,还不停地鼓掌,尖叫,时不时跟邻座的叔叔阿姨笑笑卖个萌,一声没哭,一下没闹,尤其是熊出来表演的时候她从头鼓掌到尾。
现在她十三个月,并没有比别人多多少样本事,一样是在学走路学说话,但是却能从她行为中看出她懂很多。比如见到人不怕生,跟每个认识不认识的人都打招呼,依赖我却不是非我不可,认真吃饭,能够集中精力去研究事情,等等。看上去都是很无所谓的事情,但却是因为看得多了做的多了才这样,对于低幼的孩子来说,一些看似理所应当的事情并不那么简单。
下面来说说我身边的在三线城市的小宝宝。比如我老公的一个朋友家的儿子,比我女儿大两个月,我们都带出去游泳了,他还没出过门。婆婆说怕着风连窗口都不让去。出门裹得特别严实,造成容易感冒。连门都很少出更别说带到别处旅行。吃饭时间全家人先喂他喂饱了再吃。等等。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一线城市的父母都像我这么无所谓地在带孩子,也不是每一个三线城市的孩子家长都还在用老习惯教育培养。但单单从见到的世面更多一点上面来看,大城市的孩子经常会有更多的机会来接触更多更广泛的知识层面。而小城市就相对少一点。
最后附一张带宝宝去看马戏时候的照片
推薦閱讀:
※杜車別的書《大明王朝是被誰幹掉的》主要內容講的是什麼?
※如何看待推理小說之間互相撞車?抄襲?借鑒?
※在現代蘇軾是否被過度讚譽?
※如何理解楊振寧的話:「美國的教育絕對不比中國好」?
※如何讓孩子更「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