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最有挑戰性的徒步旅行路線是哪幾條?有什麼注意事項和經驗分享?
最艱難的基本都在新疆、西藏,還有個特點是「邊境」。順便整理下以前的資料:
墨脫,西藏喜馬拉雅山脈穿越,3-4天都有人,在印度邊境。從多雄拉山過去的這條傳統線,長期有背夫,路也很明顯。附近就是麥克馬洪線的爭議區,一直比較緊張,需要邊防證。海拔從近4000米要降到不到1000米,天氣好挑戰不會太大。
嘎瑪溝,西藏喜馬拉雅山脈穿越,10天部分有人,在尼泊爾邊境。 珠峰雪區之間,應該是最有特色的峽谷。海拔2000米左右生活有夏爾巴人。2001年中國人首次組織穿越,極具挑戰。
雅魯藏布大拐彎,西藏雅魯藏布大峽谷,40天無人區。1998年底,聯合科考隊實現人類首次穿越。中心的「藏布巴東瀑布」很有名。 地球上最深的峽谷,基本也就是難度最大的路線,幾乎全程高危。
夏特古道,新疆天山穿越,伊犁和南疆阿克蘇中間,6-7天無人區,在吉爾吉斯斯坦邊境。唐代從西安都護府到伊犁的弓月城,木扎爾特達坂是的必經山口,著名的「弓月道」。1945年三區革命維吾爾軍由此出擊南疆阿克蘇。木扎爾特冰川極具挑戰,過河高危。
烏孫古道,新疆天山穿越,伊犁和南疆阿克蘇中間,7-8天無人區。烏孫古國到龜茲古國穿越天山南北的古道,與夏特一樣,東漢時期西部天山山脈兩條穿越天山南北的主要兵道之一。據說是2007年才戶外穿越,幾十年來首次探險,中心的「天堂湖」特別有名。比夏特的風險要小,也相當挑戰。
狼塔C,新疆天山穿越,昌吉和巴音郭楞中間,8天無人區。起始於呼圖壁大河谷,又叫「呼圖壁穿越」。需要翻越好幾個大冰達坂,幾乎每天都是10個小時左右的高強度,注意有狼群高危,極具挑戰。 貌似近年去的人不少,還有C+V連穿,估計狼也少了吧。
狼塔D,新疆天山穿越,7-8天無人區。屬於新開發線路,從狼塔C庫拉阿特騰阿蘇達坂的「小冰湖」為分界線, 比狼塔C似乎要難一些,高危。
鰲太,陝西鰲山到太白這段秦嶺主脈穿越,7天部分有人。其實是把太白穿越、鰲山穿越連起來,南北分界線上的高山密林,路線較多,氣候變幻莫測。下雪大霧極易迷路,比較挑戰。 塘口 - 鰲山大梁 - 導航架 - 藥王洞 - 蕎麥梁 - 飛機梁 - 金字塔 - 西塬 - 太白梁 - 東塬 - 東跑馬梁 - 大爺海 - 拔仙台
神農架,風景好,屬於內地比較危險的線路,路上毒蛇野豬黑熊螞蟥都可能遭遇,不能在雨季走。
川鄂古鹽道九日:天門埡——塔坪——鸞英寨——官封——趕集溝——九里十三灣——高坪——彎腰樹——瑪瑙池——三道溝——天池埡——苦桃園——老鷹埡溝——蓮花坪——紅花淌——七里砍——板倉坪——東溪——大九湖
晉北邊牆,山西內蒙古邊界,這段比較小眾,一直沿著長城走。有很多條線路,沿路都有村子和很多下撤點,難點在於七八天以上的重裝連穿,強度不小,一直上山下山,屬於人文線路。
年寶玉則,幾個湖連穿,風景絕贊。危險性不大,難點在於高原重裝徒步穿越,需要連續四到五天。我是15年6月底去的,穿越失敗,準備不夠充分,加上身體原因,中途返回了。高原上身體出問題很危險,兩位同伴過去了。這條線沒點體力過不去,還算小眾。
和很多事物一樣,徒步路線同樣是沒有最什麼,只有更什麼
如果人在北京或者附近,還需要問什麼路線最有挑戰的知友(居然搜狗輸入法都有這詞了?!),那先拿小五台挑戰著玩吧,從上一個台(優先推薦北台),到北東穿越,到三台、四台連穿,到2日五台連穿,到一日五台連穿,到2日十台連穿,從夏季,到秋季,到冬季(至今冬季完成過五台連穿的人掰著手指頭就能數出來,前提還是晴好天氣)
國內一般驢友能接觸比較難的路線,包括四川的龍眼路線,新疆的狼塔路線,但都屬於成熟路線
然後我拿兩個國內圈裡比較牛的人出來給大家瞻仰,分別是下面兩篇文章的作者,這兩條路線不是他們走的最難的路線,只是最新的文章,而且文章也是以介紹裝備為主:
http://www.gearer.info/bbs/viewthread.php?tid=13198extra=page%3D1
http://www.gearer.info/bbs/viewthread.php?tid=13256extra=page%3D1
大家要是有興趣,就再翻翻他們前1-2年的文章,屬於看著衛星地圖,去真正的無人區找路線的
補充兩條國內看了讓人震撼的路線:
http://www.gearer.info/bbs/viewthread.php?tid=12833highlight=%2B%B0%AE%CB%AE%B5%E7
http://www.gearer.info/bbs/viewthread.php?tid=13192highlight=%2B%B0%AE%CB%AE%B5%E7
我再總結一下具備什麼素質的人才能去走最有挑戰的路線:1.線路規劃能力,也就是出發前紙上談兵的能力。不管是成熟路線(有人走過),還是未知路線,都需要提前做好線路規劃,包括路線、地形、氣候、裝備等風險分析。當然,規劃未知路線的挑戰更大。
2.在旅途中對不同地形、天氣、人為等等意外風險的判斷力和應對能力
3.對自己和裝備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4.超越常人的膽量、體力和毅力
——以上這些都需要長期經驗的積累和不斷的思考總結才能獲得
從最蛋疼的開始,只是徒步,很少登山,登山的話另說
1.墨脫
這個重點講一下,綁腿啊什麼的都沒用,我有一個秘籍,一般不告訴別人的
一定要走在第二個!切記,走第一個,不知道前面是什麼,危險!第一個人經過的時候螞蟥開始醒了,第二個的時候螞蟥幾乎要醒了,所以第三個,第四個是被咬得最慘的。
只有一個重點,保持在行軍的第二個。
2.雨崩 - 尼農
在西當溫泉下來之後,不要去泡溫泉,不然你會難受死的。
不要嘗試逃票,這個門票不貴而且那裡的人很窮,給他們吧,另外兩個人,逃票,得繞一座大山,很危險,可能全程碰不到人,碰到人了更危險
在去神瀑的路上,按我朋友的說法是,有一個寺廟,參考我上次回答的一個問題,她確實被一個僧人帶進去一個寺廟,而且還帶了手跡出來,我知道這個很難相信,不過我們都看到了手跡。
從冰湖出來的時候,可以沿著河走,可以走回大本營,再蛋疼一點可以沿著湖走回雨崩村
走尼農的時候,有3個小時的懸崖,左邊是峭壁,右邊是懸崖,大概1.5米寬的道,而且偶爾會有馬走過,記得貼著走。
尼農的葡萄酒很好喝。
3.虎跳的全程
大中小全部走完,難度不大,路上有蛇,我比較怕蛇和蜘蛛,所以穿過草叢的時候,還是那句話,走第二個。
1 走第二個 - -
2 綁腿,不然毛細血管會破裂的,當然對健康基本上沒影響,只是看著難受
川西線,雅拉雪山,線路:康定(海拔2450米,28公里,汽車)-中谷村(海拔3002米,徒步22公里)-新店子牧場(海拔3600米,徒步18公里,露營)-雅拉埡口(海拔4216米)-姐妹海子(海拔4200米)-雅拉友措(海拔3980米,徒步18公里,露營)-雅拉天然溫泉區-中半場(海拔3570米,徒步18公里)-台站溝口(海拔3400米)-八丹公路(到丹巴58公里)-丹巴。
注意事項:要注意防寒保暖,注意高反出現,典型癥狀:頭暈,嘔吐,發燒,有感冒的切記不可走高原。
核心在「蛋疼」2字,如果從這兩個字最本真的意義來看,那麼大多數長距離的溯溪徒步都可以達到這個效果,當然,前提是男性
好吧,問題修改了,我補充回答一下。
基本上徒步的考驗和挑戰在於環境(海拔,氣溫,路況),尋路,體力,以及意外情況應對這幾項。如果綜合來說,國內基本上經典的幾條線路都在川藏和滇藏上,主要看時間和給養的預算了,線路可以自己設計和規劃。
此外,要是時間短,可以找一些地形比較複雜的山。北京附近我去過比較多的主要就是小五台,曾經因為迷信GPS被迫在山樑上坐著看月亮過夜讓我記憶猶新,還是有挺有點意思的。
冬季的鰲太可謂是國內最有挑戰性的徒步路線。接下來雪線來介紹一下冬鰲的難點所在以及注意事項:
這條線為虐而生,冬季的它讓人望而卻步
國內知名的徒步長線,不算太多,既有海拔又有險路的,更是屈指可數。對於數量眾多的中東南山友們而言,新疆西藏四川等西部地區方位偏遠,策劃一次重裝徒步的時間與經濟成本較高。
如此,位於祖國正中陝西的鰲山—太白山穿越線路(簡稱鰲太),就成了很多人心目中的理想選擇。
鰲太線的誕生,具有一定偶然性,不過那也是山友們為求虐求美的必然:
當年剛有了google的衛星地圖,在大家沒事計劃者爬那座山的時候,鰲山-太白,兩個秦嶺主峰的高點,被我們連在了一起,鰲山以爬升難坡度陡,休息點少著稱,而太白則線路多,路線延綿、景色優美而著稱。(信息來源:陝西山友skyline)
夏季的鰲太穿越,雖有狂風驟雨,依然架不住全國山友們的「縱走」。每年5月到10月,走在此線上的團隊常首尾相望。
但是到了冬季,這條路便鮮有人問津,鰲太線本有的險峻、亂石、大霧配上風雪與低溫,讓絕大多數人望而卻步。
雖說隨著輕量化羽絨製品(高蓬鬆度)與大量新技術合成纖維保暖拒水織物的發展,且比起多年前,山友們的裝備意識也已進步良多。
但冬鰲,依舊是無數人心中,「不敢造次」的禁區。
那麼,冬季鰲太穿越究竟虐在哪,難在哪?回答這個問題,得從鰲太自身的地形氣候說起。
東西太白一當關
穿越鰲太,無論冬夏,本就不簡單。獨特的地形所帶來的典型山區氣候,造成徒步穿越的困難。
鰲山(又稱東太白),與其西邊的太白山構成秦嶺一脈巍峨的中部。鰲太線地勢上呈東西走向,為祖國南北分界地形線。由此,催生了三大特徵:
山高水盛——東西太白的高度在秦嶺中部山群中,數一數二,而四周為眾多小嶺,南北為漢中、關中兩平原。這種中間高四周低平的地形特徵,造就了鰲太較為獨特的氣候形態:
其勢阻絕四周氣團,兩大沖蝕平原(渭河與漢江)水汽充足,帶水的風隨地形上升冷卻,即成雨。故有唐岑參云:
諸峰皆青翠,秦嶺獨不開…崖口懸瀑流,半空白皚皚。
刃脊——流水與風的雙重侵蝕,使得鰲太一線的山樑形成典型的「刃脊」。
對這樣的地形,山友只能選擇橫切,道路較窄並具有一定坡度。而刃脊上風口眾多,風通過鞍部受兩側山峰的擠壓,速度急升。
巨石陣——第四紀冰川將無數碩大的岩石堆放在了如今的鰲太山樑上,形成了著名的「石海」,比起船底頂的亂石坡,完全可以說是巨石陣,這是鰲太徒步獨它一份的地形。
固有地形與氣候構成了鰲太穿越的難度門檻,而在冬季行走此線,山友們面臨的不僅是以上三大難點的放大版,還將迎來新的危險與挑戰。
冬鰲難點一覽
冬季穿越鰲太時間一般可以界定為10月到次年3月,以樑上大面積積雪,溫度降到零下為基準。
條件最惡劣艱苦時間段位於春節前後,此時受西伯利亞寒流南下影響,鰲太線將首當其衝呈現出完全不同於其他季節的艱險,對山友們提出極大挑戰:
厚雪——在通過無風區時,深厚的積雪將消耗大量體力,併產生危險。
最艱難的是2800營地前後的林子,動輒一人深積雪,若不是陳雪嚴實和背包托里,好多雪坑可以沒頂。
經常陷進雪坑,背負70多斤大包需要前翻後仰,左滾右爬,方能自拔,稍不謹慎便扭傷關節。
其次是東源林子,雪雖淺點,但深的地段到腰,時時被積雪的石坑算計。(信息來源:山友夜色無邊冬鰲太穿越總結)
大霧不散——在冬季,鰲太的霧並不會散去,伴著雪雨,更加難走。
尤其是在霧中,你會在塬上轉圈兒而不自知,到處看起來都是一樣的……當你走到塬邊的時候,你無法確定該向哪個方向前進……(信息來源:山友秋水時至)
白毛風——冬季的鰲太,隨著溫度的降低,水汽冷卻則成雪,或雨夾雪,高速風卷過地面,形成讓人視線急劇下降的白毛風(即雪暴)。
路線不明——大雪覆蓋了夏日的成熟路徑,導致沒有明確路線,容易走繞或迷路。
鰲山大梁的亂石上,間或有紅漆標出的箭頭指嚮導航架,但紅箭頭大多為積雪覆蓋。(信息來源:山友老余)
雪蓋石路——亂石坡路段,因冬季大雪覆蓋,通行難度與危險係數增高
大多路面積雪剛及小腿,但石海及雜灌林時有深雪過膝。亂石上有積雪,並有亮冰形成,極易滑倒,須極度注意,小心踩空崴腳或陷入雪坑。(信息來源:山友流浪的拜倫)
取水不便——冬季需要化雪取水,在環境惡劣的營地,頂著疲憊操作是一種痛苦。
鰲太全程8個營地,冬季基本靠化雪融水。其他季節,營地水源情況未知。(信息來源:山友陳哥)
冬穿負重高——備用物資攜帶較多,且重裝多日體力消耗巨大,而線路上沒有良好的休息點與充足的休息時間,肌肉持續勞損。
以上這些情況,雖在鰲太冬季任何一條線路都可能存在,但了解鰲太有哪些路線,作出取捨,依然重要。
路線簡介
鰲太的路線,簡單概括即是——
「由西至東,上鰲山,過梁,至太白山,下山。」
在這個過程中,導航架到大爺海這段在山脊上的路幾乎是必走,至於怎樣上鰲山下太白,可由山友自行選擇。
下圖為鰲太三種經典線的區分:
就冬鰲來講,國內穿越人較少,基本選擇由塘口上鰲山,由下板寺下太白山,這條最成熟,也是距離最短的小鰲太路線。
儘管有人說冬鰲就是單純的虐,但虐的背後就是對美的真切把握,況且在冬季,鰲太的景也別具一格。
日出——鰲山大梁的日出,在冬季雪色的對比下,更顯純凈。對於已勞累多時的穿越者來說,是老天的恩賜。
冰凍的海子——冰封的大爺海,有人說它是鰲太之眼。到了這兒,也意味著鰲太穿越已基本成功了。
導航架——披上一層白雪的導航架不知算不算一景,但它絕對是鰲太線的理念圖騰。因為從它開始,鰲太的正餐硬菜就開吃了,而前路漫漫,需要導航。
鰲太路線夏季很成熟,GPS軌跡眾多,但對穿冬鰲的山友們來說,需要著重則在天氣、裝備與人員三點上精心籌備。
天氣預判
鰲太天氣變幻莫測,不過也不是完全不能預測。由於鰲太的風雪是受地形抬升影響,故鰲太南北兩向縣城的氣象數據就很有參考價值。
出發前兩日,可密切關注北部的太白縣、眉縣及寶雞市;南部的佛坪縣、洋縣、留壩縣及漢中市。
天氣預報固然有價值,但對於眾多千里迢迢跑來,一年就那幾天的山友們來說,基本不會因為天氣預報取消行程。此時,預報的價值就在於具體上山時間與心理預期的調整。
此外,根據天氣變化,不同時段的冬鰲,難度也不同,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具體情況應以當年全國氣候為準),且難度呈增長趨勢:
國慶鰲太——指10月國慶長假期間穿越鰲太。此時間段該線植被觀感與夏季基本相同,草色漸黃,主要路面有少量積雪;穿越人數較多;伴有雨夾雪或小雪。
元旦前後鰲太——泛指11月至次年1月。此時線路主要路段已為積雪覆蓋,但厚度較淺,穿越人數減少,伴有中雪。
春節前後鰲太——泛指1月中旬到2月,全線積雪覆蓋,無風處陳雪厚實,穿越人急劇減少,大雪與暴風雪概率增高。山友們口中的「冬鰲」,主要指它。
冬鰲的天氣是穿越時的一道坎,因此好好挑選合適準確的裝備配置,以應對最壞的情況尤為必要。
裝備配置與細節
冬鰲的極端環境不亞於高海拔雪山,甚至在某些細節上更惡劣。裝備的配置需要全面專業並注重細節。以全程遭遇惡劣天氣為考慮的裝備推薦如下:
保暖——寬大蓬鬆的羽絨製品非常必要,應備-30℃極限溫標睡袋與充絨200g以上的衣褲。
- 特別注意身體上下半身結合處的保暖防風處理;
- 區別對待行走與營地著裝厚度;
- 手套建議厚薄搭配兩副,一副便於操作,一副用於防護。
防風——在山頂暴露地帶,使用一般織物進行防風,即使有作用,也需要不斷調整。使用專門的防風裝備,對身心是很大的支持。
由於3200海拔以上沒有樹木遮擋,我們孤零零地完全暴露在開闊的跑馬樑上,任憑風吹雨打。也明顯地感到氣溫在快速下降。
這樣走了1個多小時,雨變成了雨夾雪。類似冰碴之類夾著風砸在臉上,刀割一樣的生疼。
雖然我把抓絨帽和圍巾都戴上,還是不停地摸自己的左臉,想看看自己的左臉是否凍疆失去了知覺。(信息來源:山友陳哥)
雪鏡與打劫帽的組合能夠有效覆蓋頭部。但面部潮氣可能會帶來不適,需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處理。
防潮——相較於其它較北的平坦地區,鰲太的雪況比較複雜,除了厚重的雪之外,還可能有尚未成雪的水氣。所以除了防風保暖外,還需要注重防潮。
這意味著裝備與環境的隔絕性,雪套,戶外級雨衣、多個防水收納袋、救生毯(鋁膜)可備選,其中能大面積覆蓋,絕對防水的雨衣尤其必要。
漸漸地,大部分人都超過了我們,暴雨越下越大,什麼衝鋒衣衝鋒褲都起不了作用。狼和朋友也追上了我們,陪我們走過了最險的萬仙陣,我和麗還有雨衣,他們倆連雨衣都沒有,從頭到腳、從裡到外全部打濕完了。(信息來源:山友綠娃娃)
此外,控制行走速度與著裝厚度,防止過度出汗,每位山友根據自己不同體質不斷調整適合自身的行進套裝。
GPS——鰲太無論冬夏,大霧基本跑不掉,嚴重時能見度低於5米,GPS將是那時唯一的方向指導。推薦人手一部GPS,並在行前熟練應用基本功能。另外,備一張地勢圖以防GPS意外失靈損壞。
嚮導——鰲太地理狀況是獨特的,這意味著山友在其它地區積累的經驗可能不足以應付所有情況,初次行進,嚮導很有必要。
我們在南方地區探路一般不喜歡請嚮導,因為我們對本地區的山地環境相對熟悉。但第一次鰲太穿越,我還是堅決地請了嚮導,因為在這之前我對北方的氣候變化及山地環境一無所知。
也幸虧我們請了嚮導小蔣,我們才能在能見度極低、大家幾乎失溫的情況下能安然到達藥王洞。而且,後來和另一個嚮導老羅聊天,讓我對鰲太的氣候變化多了很多知識。(信息來源:山友老余)
電池與燃料保溫——可將有帶有電池的物品置於背包包裹核心或靠近身體軀幹部位,防止其低溫失靈。氣罐同樣處理可緩解不燃或火極小的狀況。
水的處理——建議攜帶1L以上容量的保溫壺,在每日化雪取水後進行裝填補充。不推薦水袋,如果使用水袋,要避免水管的暴露或者使用有保暖管的水袋。
此外,化雪取水,無論選取看似多麼完美「凈雪」,融化後都有雜質。帶上簡易過濾裝置是一個考慮。
營地細節——冬季地面堅硬,地釘難以打入,推薦隊伍配備營地錘,無論是打入還是拔出,都能省下寶貴的紮營時間與精力。備用地釘數量也可考慮增加。
此外,鰲太部分地區無法下釘,無法鋪平,帳篷的自立性需加考慮。
為了避免暴風、暴雪、疲憊等等環境中紮營所出現的困難,行進隊伍應對帳篷搭建單獨加以練習。
技術裝備——冰爪需要攜帶。防止在大霧中隊伍走散的繩索與行走冰鎬,可作備用裝備攜帶,正常情況不會被需要。
汽燈或噴槍——由於冬鰲潮濕的環境,自然生火極其困難,汽燈是提供身心溫暖的推薦裝備,在重量允許情況可攜帶。如果團隊人多,想要升起篝火,使用噴槍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食物補給——最少以行程天數+3的標準準備乾糧,以應對不可控的突發情況。清潔的水建議攜帶以應急,並做好防凍結處理。
合適的裝備攜帶只是應備穿越冬鰲的基礎,人員與心理的建設則是容易忽視,卻同樣重要的另一方面。
心理應對與人員配置
國內走線特別是AA線路,會出現人員聚齊後參差不齊的情況,這時的領隊就非常重要。特別對於冬季鰲太這樣的線路,個人的能力與團隊默契更加需考量:
領隊需要承擔的責任、風險、判斷不是帶上20多人走上幾天大寺,走上幾次太白游能夠擔當的。這根本就不是一條需要領隊走的路線,而必須團隊內每個人都有很強的能力以及團隊意識。有完全的獨立穿越的能力。一個短板就很可能導致一個團隊的集體失敗。(信息來源:山友skyline)
就團隊意識這一點,相信任何隊伍在初期都會表現的相對融洽,因為大家剛從文明走向山野,物資也充足,還沒出問題,尚未有艱難困苦。
但在多日的惡劣條件行進之後,沒有誰能夠保證個人與團隊的心理不出問題。
所以,不是互相了解的山友,或者對他人有心理依賴的山友,應該在行前通過一起休閑行山,或其他戶外社交方式進行磨合與取捨。如2016年十一在鰲太剛發生的情況,雖然有驚無險,但誰都不希望再遇到:
我和麗在下午1點40到達2800水源營地,看到有人,趕忙跑去看是不是隊友,結果非常失望,是其他己經在紮營的商業隊。我們都覺得不可能這樣,不是說好在這兒等我們嗎,怎麼會這樣……
大象一直流鼻血,麗也一路嘔吐,嘔吐物里開始有血了,特別是爬九重石海時更嚴重,每爬幾歩就吐,但硬是靠著堅強的毅志力終於撐到了東源營地。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找遍了整個東源營地也沒看見我們的隊友,天在黑了,雨越來越大,氣溫也越來越低(信息來源:山友綠娃娃2016年冬鰲太自述)
……
近幾年,無數山友開始了解鰲太,嘗試鰲太,乃至冬鰲。這是戶外人群與戶外生活方式發展的趨勢所指,但在縱走鰲太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明白:
冬季穿越鰲太,不是你追我趕的競賽,也不是毫無意義的尋虐,而是期待在這個過程中,收穫別樣的美景,寶貴的經驗,理性的勇氣,以及值得一起患難的人。
文:腰子
(全文完)
原創文章,保留一切權利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徒步研究所
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一說到新疆,巍巍天山、茫茫戈壁便會浮現在眼前。鑲嵌在中國西北邊陲的新疆,是中國陸地面積最大的省份,同時佔據中國國土面積的六分之一。
一條天山山脈將新疆分南北,北疆的准格爾盆地和南疆的塔里木盆地,孕育了新疆的世代子民。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地形圖,公元前60年,西漢中央政權設立西域都護府,新疆正式成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
天山山脈橫跨中國、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和烏茲別克四國。全長約2500千米,南北寬250—350千米。其中中國境內縱橫1700千米,57萬平方千米的天山,佔據新疆面積的三分之一。
同時天山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獨立緯向山系,也是世界上距離海洋最遠和全球乾旱地區最大的山系,如果把這座山脈放在中國的內陸地區,相當於北京到達廣州的直線距離。
△中國國家地理標註的天山周邊地形及景觀分布圖。
自古以來穿越天山都非易事,天山上海拔超過5000米的山峰多達20座,但在人走馬行的古代,為了捷近省時。勇於探索的商旅、兵家及牧人,曾在此踏出一條條神秘的天山古道。包括車師、烏骨、移摩、薩捍、突波、花谷、夏特、烏孫、狼塔等古道。
千百年來,負笈西遊的僧侶、遠嫁異國的公主、逐水而居的牧人,都曾在這些古道留下他們的足跡,不知有多少生離死別和世事滄桑曾被它們見證。
△天地日月,恆靜無言;高山長河,世代綿延。徒步狼塔之路,追尋前人的足跡。
日月交替斗轉星移,滄海桑田變幻不休,大部分古道隨著時間的年輪逐漸被塵封。
目前留下來的古道中以夏特、烏孫、狼塔最為人熟知,它們被並稱為新疆的三大頂徒步線路,而狼塔之路是三條線路中最為漫長和艱險線路。
△虛幻大千兩茫茫,一邂逅,終難忘。相逢主人留一笑,不相識,又何妨。
早在3000年以前,居住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巴音布魯克大草原的牧民就翻山越嶺,來到當時西域經濟和政治中心,呼圖壁縣康家石門子進行朝拜,所以狼塔古道一直都是連接天山南北的通道。
△康家石門子岩畫為世界上罕見的生殖崇拜岩畫,是距今三千年的原始社會後期父系氏族社會階段的塞人遺存。
狼塔之名源自新疆天山山脈中海拔5290米的河源峰,她位於呼圖壁河與瑪納斯河的發源地,在哈薩克語中意為「有群狼守護的塔山」因其山勢陡峭形如尖塔,故稱「狼塔」
△狼塔途中露營,在靜默夜色里,天籟和星野之下,天地遼闊,時空蒼茫,一切生靈在此刻都顯得渺小短促。
狼塔穿越有多條線路,其中以C線+V線難度最大,全程徒步距離約190公里,用時11天左右。起始於北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的呼圖壁白楊溝,由北向南翻越5座近4000米的達坂後至南疆區域,再向北穿越至終點昌吉市廟爾溝鎮農大林場。
全程累計爬升20000餘米,下降19000餘米,相當於從世界上最深的馬里亞納海溝,攀升到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瑪峰並折返的距離
△狼塔C+V軌跡,重裝徒步10餘天,縱深100多公里的無人區。
王安石在《游褒禪山記》中寫道:「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無限風光在險峰,而狼塔正是這樣一條線路,集險峻與壯美的天山風光之大成。
△狼塔因其高危險、高強度、高海拔,而成為徒步愛好者心目中的圖騰。
海拔3500m的綠湖三面環山,是中天山地區海拔最高的冰湖,如同寶石鑲嵌的雪山草原上,為狼塔線路上最美的景色之一,也是攝影家眼裡的天堂湖。
綠湖是中天山地區少有的高山湖泊,也是呼圖壁河的源頭,養育了幾十萬的流域子民。
△綠湖是狼塔之路最驚艷的相遇,水波不興,明凈澈底。
狼塔途徑的烏蘭達坂與夏熱達坂、高山牧場並稱為黃金牧場。
1771年從中國遷徙到伏爾加河下游200年的蒙古土爾扈特部族,由於不堪忍受沙俄王朝的種族滅絕政策,在其首領渥巴錫汗的率領下驅趕著百萬頭牲畜,經過半年多的長途跋涉回歸祖國完成了一次震撼中外的民族大遷移。
清政府對土爾扈特部回歸祖國的行動十分重視,乾隆皇帝給他們圈定這片放牧的草場目前主要是和靜縣的土爾扈特部蒙古人的牧場。
△電視劇《東歸英雄傳》講述了蒙古土爾扈特部族東歸的故事,出發時為二十四萬族人,在經歷一萬多里的長途跋涉與征戰之後,到達伊犁者不足七萬。
海拔4562米的天格爾峰,為昌吉市的最高點。是三屯河、頭屯河和烏魯木齊河等河流的發源地。也是從南疆的巴倫台穿越到北疆昌吉市的一座最著名的隘口,是狼塔c+v線上最後一座的有難度的達坂。
△天格爾峰位於昌吉市南端的天山山脈,在哈薩克族人的心目中有著很高位置,是僅次於博格達峰的聖山。
高聳的群山、廣袤的牧場、清澈的湖泊,靜謐的河流、蔥鬱的森林、險峻的山道、浩瀚的星空。一條狼塔之路,滿足了世人對大自然山川風光的所有想像。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如果不置身於狼塔之路,你永遠無法感受到它的無窮魅力。狼塔這條史詩級的徒步路線,註定是和大自然的一場有關耐力的比拼和較量,同樣有關光榮與夢想。
本文首發於 微信公眾賬號:徒步研究所。 關注回復:徒步狼塔,了解詳細攻略。
如果只是工作之餘的挑戰性的話,有鰲太,狼塔,烏孫,夏特,環博格達,雅拉,龍眼等,基本上集中在川西,新疆,關鍵詞是重裝5天以上的長線,加上來回的時間適合一般的上班族所能湊出的假期,至於墨脫,還夠不上這些線路的檔次。
如果走完以上還不夠,那麼克里雅,克里陽,羅布泊,雅魯藏布江峽谷無人區,縱穿、橫穿羌塘保證都算得上是這個星球上最具有挑戰性的線路。但這些所需的時間和精力都遠不是普通上班族所能簡單付出的了
說幾個從90年代的徒步的上上輩的老前輩那裡聽來的線路。
假如狼塔C+V是入門線路的話,以下線路是高級線路。
英雄古道
東西塔克拉瑪干
于田到藏北
南八仙以前的路
南迦巴瓦那邊的部分
能有人看了再添加美容吧這個必須轉一個我一看再看的神貼:
北方的空地,孤身穿越大羌塘無人區(完)
每看一遍,都像經歷了一遍人生。
我來細說一下鰲太吧。
鰲太穿越是陝西的頂級穿越路線,應該也是國內非常具有挑戰性的一條徒步路線。
私以為鰲太跟夏特、狼塔應該是差不多級別的線路。
鰲太是難度中,強度大。
由鰲山(3478米)沿秦嶺山脊徒步至太白山(秦嶺最高峰3767.2米)的這條線路,被稱為「鰲太穿越」。兩山之間直線距離40公里左右,實際徒步行程120公里左右(刃脊橫切40%+巨石陣30%+高山草甸石及塊30%)。全程大概6~7天,大部分屬於無人區,無補給。整個穿越過程大都行走在冰川遺迹形成的石海之間。
線路呢就是從左上角的塘口到右邊中間的鸚鴿鎮。你也可以選其他的路線下山,比如厚畛子、都督門,圖省事的話可以走小文公廟這條線,到「天圓地方」還能坐纜車到下板寺(也可以走下去,都是木板台階的路),到下板寺(2700多海拔),走幾步就可以坐車了下山了。(也可以坐車紅河谷下山,紅河谷森林公園也挺美的~~)
突然發現跑題了,咱繼續鰲太
以下是注意事項和經驗分享,想到哪寫到哪,有點亂,別介意。
天氣:這個真的就得「結天緣」了。
天氣好的話,那就輕鬆多了,經常重裝且戶外經驗豐富的人一般都沒問題。另外風景沒話說,絕對值了。這就不多講了。
天氣不好的話,是非常坑爹的事情。
舉個栗子,在跑馬樑上,遇上雲雨,沃尼瑪3米外完全看不見任何東西了好吧,這時候方向感就為0了。
你說你看路標?別逗了,有些地方路標並不明顯,更別提碰上爛天氣了。
你說你請嚮導?呵呵。我會說有時候經驗豐富的嚮導也會帶錯路估錯時間嗎?
所以一定要重視局部惡劣天氣影響,做好準備。
鰲太的天氣很隨意,變化很無常。尤其夏季重裝負重,徒步過程中盡量不要增減衣服,不要一會脫一會穿,很容易感冒,肺水腫的話後果可想而知。
一定要注意「失溫」這個問題,失溫是冬季戶外活動最常見的危險之一,鰲太年年若干次山難的一部分原因就是由於失溫導致的。我記得非常清楚的一個事故是13年9月一個驢友在鰲山宿營,晚上進帳篷還好好地,早上同行的叫沒法應,拉開帳篷,失溫,永遠出不來了。。所以一定要重視。
找不到路了千萬冷靜,寧等霧撒,不要隨便走。另外戶外徒步大家都有自己的節奏,體力好的能把體力差的甩幾個山頭,所以手台是個很管用的東西,而且無聊了還可以聊會天。(這種級別徒步大都是無人區,甭管你什麼運營商都沒信號,於我來說這時候手機的任務是看時間、聽音樂和照相)。務必帶上存有航跡點的GPS,這樣安全的多。(壕也可以帶上衛星電話),但也不能太信GPS,最好是經驗與科技相結合。
注意大風,有些埡口的大風真的好大,把人都能吹下去
不過無風雨就成就不了鰲太的大美,誰說不是呢
順便提一下鰲山冬季的時候,大風+雪=感覺就像在月球表面上徒步(大家隨意感受下)
6天的行走對生理、心理也是極具考驗的。
生理上:要6天完成穿越,每天差不多得重裝8小時以上,裝備+食物怎麼也得15公斤吧(追求極致輕量化的除外),再加上還要翻過十幾個3000+的山頭,沒有很好的體力和重裝經驗是難以承受的。
心理上:6天無人區,除了同樣爬山的驢友,基本上就見不到其他活物了(真的野生動物很少見了,高海拔地區我從沒見過動物,低海拔也就是一些蛇松鼠之類的,提到蛇了,說一下,秦嶺以北咱們這面有一種蝮蛇有毒,其他的蛇好像都沒毒,而且那種蝮蛇很少見到,這僅是我了解到的,不權威,僅作參考),每天就是徒步徒步不停地徒步,2、3天還可以,5.6天就真有點無聊了。而且一路無窮無盡的石海也在磨練著你。
水源上,夏季除了一些營地邊有水源,其他有些地方水源還是挺難找的,儲水要有前瞻性。
高反:3000米還是有點高反的,頭痛欲絕的滋味真挺難受的。這個因人而異,不多說。
缺少戶外經驗的驢友請不要逞能,感覺不行不要硬撐著,比如在導航架處還可以下撤,在走遠就沒有下撤路線了。自己把握好。
最後,請把自己的垃圾帶走,鰲太都快成垃圾山了!!!!居然沒有新疆克勒青
必須是羌塘橫穿。
國內,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無人區。平均5000米海拔。徒步橫穿估計要三個月吧。
相比之下其他通通都是浮雲。
這個星球里估計就只有穿越南極、穿越亞馬遜能相比。
1.博格達穿越
危險類型:陷入冰河凍傷
危險後果:傷殘危險,雪盲
博格達穿越路線,是烏魯木齊周邊最經典的徒步路線之一。幾乎每一位戶外愛好者在「發燒」之後,都要選擇這條線路。
博格達徒步線路,南起達板城附近的三個山村,途徑海拔3520米的博格達登山大本營,在這裡可以近距離親密接觸博格達主峰,親眼看到百萬年冰川的融化,匯成奔騰的河流,看到高貴的雪蓮怒放,看到茂密的叢林和滿山遍野的山花。終點是著名的天池風景區。
這條線路全程約55公里,夏季徒步時間約2天半。難度係數5級(9級制),適合有一定經驗和裝備的戶外愛好者。但是在冬季,情況就不一樣了。冬季的博格達山腳下,融化的雪水還會繼續奔流,但是它會隱藏在浮冰的下面,達板附近積雪非常厚,幾乎沒有道路可以走。每前進一步,都需要用身體去壓倒前面的積雪,這樣的路程,需要隊員們輪換去開路,每一公里都要付出夏季3-5公里的體力代價。
山地的溫度非常低,夜間甚至會下降到零下30攝氏度,這樣的溫度下,沒有極品的戶外裝備很難過關。更危險的是,有時在淺淺的積雪下面,會隱藏著薄薄的一層冰,冰下面可能就是融化的冰水在流動,一旦陷身其中,就算能夠走出來,就算穿著最防水的徒步鞋,雙腳也被會從鞋子上端灌入的冰水徹底浸透,形成凍傷。
2.庫姆塔格沙漠穿越
危險類型:飲水不夠,失去方向
危險後果:脫水,生命危險
庫姆塔格沙漠,位於吐魯番鄯善托克遜盆地的南緣,面積22917平方公里。由於風力的影響,從天山達板城風口和七克颱風口帶來的沙塵,在這裡碰撞彙集,形成了獨特的沙山景觀。可以說,整個庫姆塔格沙漠就像一座巨大的沙子堆積的山體,從地形圖上看,這裡甚至還有不同的山脈,有清晰的山脈走向,只是這裡的山體輪廓不是依靠水力侵蝕,而完完全全是依靠風力侵蝕而形成的。庫姆塔格沙漠還是真正的沙漠,寸草不生,這與多處分布胡楊林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有所不同。
穿越庫姆塔格,是一條距離烏魯木齊較近,又非常典型的沙漠徒步路線,乘車從烏魯木齊出發,經過吐魯番市後,繼續東行,經過魯克沁鎮,向南可到達沙漠中的最後一個村莊―迪坎爾村,這裡是徒步出發地。從這裡,沿著東北方向深入沙漠,40公里外就是鄯善縣城邊的沙山公園。全程實際徒步距離約70公里,需要2天半時間,難度係數6級(9級制)。夏季這裡氣溫非常高,沙地上達到60攝氏度,無法穿越,但是冬季溫度適宜,因而也成為近幾年戶外愛好者冬季徒步的首選。
沙漠中的主要危險之一: 「水」,由於沙漠中沒有水源,寸草不生,徒步者必須帶上足夠的水,一般要攜帶10-13瓶的飲水。在這裡,失去了水,就失去了生命。
沙漠中的主要危險之二:「方向」,在沙漠中徒步,必須配備指南針和GPS,有GPS和沒有GPS相比,可以節約30%的距離,在徒步的時候必須隨時觀察GPS,根據目標點的方向調整自己行進的方向。如果在沙漠中失去了GPS和指南針設備,那無異於自殺。
3.孤身徒步南疆荒漠
危險類型:迷路或意外
危險後果:生命危險
新疆有豐富的探險旅遊資源,有數不清的歷史文化遺迹,這些歷史的痕迹,由於自然生態環境的變遷,現在已多數湮沒於浩瀚的沙漠或無盡的戈壁中。例如尼雅、例如樓蘭、例如高昌、例如米蘭。傳說這些古迹在歷史上曾經都是輝煌一時的文明古國,其文化、歷史、遺存,都足以吸引無數的探險愛好者深入其中。
由於這些地方大多隱秘在荒無人跡的荒原中,到這些地方去探險、發現,不僅要付出時間、金錢的代價,也蘊涵著一定的風險。因此這些線路的探險活動,必須有嚴密的組織和完善的後勤保障,即便如此,人類的探險活動有時候也難以抵擋來自大自然的懲戒。不僅僅是大自然,歷史的滄桑和自然的變遷在這些地方經過千年的交匯融合,彙集成了一個永恆的法則,這個法則在不同的時候會以不同的形式展現在人們面前,顯示它的嚴厲、強大和不可抗拒。有時候是風暴,有時候是迷路,有時候是乾渴,有時候是意外,在它們面前,人是渺小的。相比之下,雪山、森林、草原,這些大自然的遺產,似乎更加親切一些。
無論如何,在前往這些地方進行探險的時候,一定要有充分的準備,留有餘地,要讓自己的朋友隨時知道自己的行蹤。無何何種情況下都不能孤身前往,無論何種情況下都不要憑藉一腔熱血去冒險,無論何種情況下都不要趨名逐利而為自己套上沉重的枷鎖,無論何種情況下都不要為那些帶回家裡卻不敢見天日的陳年古董而冒犯人類和自然的法則。
4.馬拉爬犁去喀那斯
危險類型:凍傷或被風雪阻隔
危險後果:凍傷、雪盲或者患抑鬱症
一位攝影家說過:喀納斯,四季都精彩。春季的生機盎然,夏季的山花爛漫,秋季的層林盡染,冬季的銀裝素裹,都令人陶醉。
在過去,冬天喀納斯的禾木、白哈巴以及喀納斯村是與世隔絕的,我們無法解釋這種隔絕是因為大雪封山,還是因為上述三個地方圖瓦人的特殊的生活習慣還是因為冬季喀納斯、禾木、白哈巴的美麗。也許都是吧!沒有在冬季去過喀納斯的人,很難想像那裡冬季的感受,零下30多攝氏度的低溫,白雪覆蓋下熱騰騰的木屋,喀納斯湖冰面上的賽馬大會,圖瓦人熱鬧的春節,這些元素,和這裡的遙遠、孤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但是在這個美麗的背後, 也隱含著風險。冬季大雪封山,汽車只能開到布爾津縣城以北的沖呼爾鄉,然後換成馬拉爬犁繼續前進。80公里的山路,乘坐爬犁需要2天的時間,在這兩天裡面,乘客要穿著厚厚的軍大衣,幾個人擠成一團,龜縮在爬犁上,背對著風寒。在這樣的環境下,連續幾十分鐘不活動,就有可能凍傷。途中要住宿在一個小木屋裡面,木屋裡面是溫暖的,但是如果遇到風雪,連續幾天無法通行,幾個人躲在無助的木屋中打發時光的日子也是很痛苦的。就算到達了喀納斯,不要忘記,還需要2天痛苦的爬犁生活才能回到溫暖的沖乎爾鄉。
5.探險南山腹地
危險類型:野獸攻擊
危險後果:咬傷,生命危險
南山,也就是烏魯木齊以南一帶天山,在夏季是烏魯木齊戶外愛好者徒步的樂園。這裡有數不清的徒步穿越路線,森林、草原、氈房、奶茶,使得這裡的徒步穿越路線具有了更多的親切的元素。冬季,山區白雪皚皚,但因為地處逆溫層,氣溫反而比烏魯木齊市區要高,在林海雪原中徒步,也別有一番樂趣。
冬季的南山不僅僅有徒步的快樂,也隱藏著危險。冬季的山區有很多野豬出沒,這些野豬在夏季都隱藏在深山,只有在夜間才敢於成群結隊下山騷擾農田。但是在冬季,由於深山大雪覆蓋,野豬的食物來源出現問題,往往有更多的野豬敢於到淺山活動,由於野豬是雜食動物,在飢不擇食的情況下,一頭野豬的戰鬥力要遠遠勝於一隻狼,好鬥性也勝過狼。在冬季,經常有戶外愛好者看到過雪地上野豬的腳印。除了野豬,狼也是危險之一,狼的活動範圍很廣,群狼更加危險。因此,冬季山地徒步的時候,一定要在淺山活動,盡量走牧民的馬道,不要去深山,也不要在夜間活動,而且一定要結隊徒步,不可單獨行動。
克里雅山口道
位於新疆西藏之間,翻越昆崙山
古已有之,50年代修築新藏線時原計劃翻越克里雅山口,但半途遭遇火山爆發,遂廢棄,改走西線,即現在界山達坂一線。
沿途無人,地形變化多樣,有藏北凍土高原,昆崙山,碎石峽谷,沙漠戈壁等多種地形,也有些許古代至近代的遺迹。
國內八千里路和杜一曾分別單人穿越成功。
八千里路著有 孤獨的克里雅 一書,網上也可搜到遊記原帖。
手機打字,無排版,見諒。
路線圖來自google,原作者見圖片文字
這個範圍有點大了 一下還真說不清楚 挑戰的話不知道怎麼理解比較好 但每個地方都有經典路線 可以參考樓上幾位的意見來看 各地路線不一 以我微薄的見識來說 雲貴川屬於山地 各種海拔叢林密集 虎跳 灕江 雨崩什麼都是經典路線 光辛苦不要命 風景也漂亮 應該說是秀美 要命的就要往沒人的地方去了 新疆 西藏等無人區或人煙稀少的大漠草原 沒吃沒喝的 在大風一吹基本沒救了 像原來在8264看到一個兄弟橫穿羌塘的 每天吃多少都計算好 帶多少東西 後路幾條都準備好 最後還是差點死在裡面 遺言都留好了 這算挑戰了吧 哈哈
話又說回來 一般鍛煉下的話 一兩天的路線走走 幾周的長線跑跑 也算是挑戰自我了 戶外運動畢竟不是野外生存 適量就好 挑戰自己才是王道哈
我經常在香港徒步,走過麥里浩徑,衛奕訊徑,鳳凰徑等等,風景都非常不錯,難度不是很大,最近去徒步,簡單做了一個視頻,可以分享各位看看~ 香港世界地質公園行山
羅布泊 雅江峽谷 念青東 郭喀拉日居 巴丹吉林
2007年,貢嘎。2008年,狼塔,沒找到路。
2010,龍眼。2012,年寶玉則。2014,蜜月去雲南,帶著老婆南齋公房、雨崩等。2015年,七藏溝。全是負重。
注意事項:好身體,長心眼,不作死,慢慢來。
我覺得作為普通人,去走這些路線有很大的風險,建議三思。
狼塔c線吧!還有狼塔c+v。現在墨脫還好因為不是以前那樣不通公路了。還有各種探路的活都很危險
雅魯藏布大峽谷
徒步新藏線
穿越塔克拉瑪干
嚴重重合環陸地國境線
我是亂說的,別點贊。我只在山海關,徒步去角山,爬角山長城。獲得的經驗:要備足水,輕便鞋,結伴
推薦閱讀:
※雨崩村自由行,有沒有三到五天的徒步攻略,2016年的最好?預計9月份出發
※如何更科學完成百公里徒步?
※新手買登山杖,是買個頂級品牌的低端系列還是買個一般品牌的一般系列?
※求稻城亞丁洛克線的詳細攻略?
※加入上海交通大學野外生存協會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