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女權主義和歐洲大陸女權主義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現代女權主義思想的主要觀點都是上個世紀60,70年代提出來的。英美女權主義和歐洲大陸女權主義都是如此。所以他們的觀點都分別受到這個時期這兩個地區思想文化領域的主流觀點的深刻影響。通俗點說,英美女權主義追求的是和男性「劃清界限,據理力爭」,歐洲女權主義追求的是和男性「男女不分,雌雄同體」。
英美的女權主義是一種建立在政治實踐上的女權主義,她們的觀點基本上是politically-driven的,有很明確的目標:如何讓議會通過保護婦女權利的一些法案,如何讓議會廢除傳統法案中不利於女性社會地位與個人發展的條款,如何在各個州的選舉中讓更多熱心於婦女權益保護的參議員當選,如何通過立法確保婦女權益。這些是英美女權主義者主要關心的問題。
我認為英美女權主義發展中有這個幾個關鍵人物,一個是凱特-米勒,60年代的時候她寫了一本書叫《性政治》,被看做是讓英美女權主義正式誕生的重要著作。這本書主要就是分析了男性維護父權制的政治策略,也批判勞倫斯等著名作家著作中表現的性別權力。從這裡也可以看出,英美的女權主義從一開始就被定下基調,女權主義是政治,是性政治!順便一提,這本書里凱特-米勒有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話:「從前,我們,男人們,女人們,女博士們,都是被默認為男性,去閱讀勞倫斯和梅勒的這些文學作品的!"我不知道中國現在的所謂三種性別的劃分,最早是不是從這裡來的。(我本人絕對不贊同這種三種性別的玩笑,女博士們千萬別介意啊)。
另外幾個關鍵人物就是卡普蘭,她在70年代寫過一本《現代英國小說中的女性意識》,主要是談女性意識在工業化時代的覺醒。還有吉爾伯特和巴格合著過一本書叫做《閣樓上的瘋女人》,書里說歷史上男性創作的文學藝術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不是如同天使,就是如同妖婦。但不管是這種極端美好的形象還是極端醜惡的形象,她們行為的共同特點都是「向男性奉獻和犧牲而迴避自我的願望」。
再說說歐洲大陸的女權主義。歐洲大陸的女權主義深受60,70年代法國的結構-解構主義,精神分析等思想的影響。所以歐洲大陸的女權主義非常理論化,傾向於在心理學,哲學,語言學的思想上尋求婦女的解放。有點逃避政治的意味。
比如克里斯蒂娃寫過一本《關於中國婦女的解放》。分析了中國婦女的解放,她認為,首先應當讓女性在「語言和術語」中贏得地位,因為她認為「女人」這個詞代表的含義太有限制性。她並不完全主張男女平等,而認為應該模糊男女的界限,解構父權制的男女二元對立。她說父權制時代晚於母權制時代,根據拉康的理論,父權制是「象徵秩序」的時代,母權制是「符號秩序」的時代,象徵起源於符號,而符號寓於象徵之中。所以要尋求符號(女性)與象徵(男性)的內在統一,並引用了毛澤東的話說:離開了婦女解放,男人也不可能獲得自由。」
還有法國女作家蘇西寫過一本《美杜莎的笑聲》,說男女二元對立意味著男性代表正麵價值,男性是「主體」,女性是「他者」,只能充當證明男性存在和價值的工具與符號。女性只有通過「寫作」才能使自己脫離被壓迫的地位,寫作可以使女人」雙性同體」。(這個結論我沒看懂她是怎麼得出來的)。
總之英美的女權主義是性政治,是政治實踐;而歐洲大陸的女權主義主要是內省和形而上層面的精神架構。
受邀題……(不知為何被邀這種題會感到很無奈,我真的很不懂……)
我沒覺得英美和歐洲大陸的女權主義有那麼大的區別……我一直以為她們是一盤棋……
在我看的書里那些理論的東西都是被引用來引用去,批判來批判去,派系來派系去的,真的有那麼明顯的地理差異么?
在我看來,A組包括兩種。
A1,改善受歧視和受侮辱的婦女的生存狀態。她們關注那些受害者。
A2,希望改善婦女狀況,達到與男子平等的狀態,包括權利、義務,儘可能減小性別差異的固有觀念。
B組則有
B1,通過強調婦女弱勢來獲得優待。她們要的不是平等,而是不平等。你問她們「想上前線嗎?」她們會說「男人也應該試試生孩子的痛苦,讓他們也整天待在家裡被四個孩子吵死!」
B2,一時一刻的文藝情結。有一些是從失戀開始的……覺得自己的傷感比對方多,感到不公平。
這些人,歐洲大陸和英美……亞洲,都有吧。
感謝邀請,簡單一句話概括地說,英國女權主義主要是社會主義女權主義的大本營,其向北輻射到北歐,美國女權主義主要是激進-文化女權主義發源地,也輻射到北歐。歐陸女權主義則主要是以法國女權主義向周邊輻射,受後現代女權主義影響較深。於是北歐就成了三大焦點輻射的疊加圈,所以應該是整個歐美女權文化氣息最濃的地域。
有意思的是,本發源於美國的激進女權主義之「廢娼」和「反色情」在美國反而沒有那麼大影響力,雖然哈弗大學法學教授凱瑟琳·麥金農和安德里亞·德沃金依舊在當下美國女權領域殫精竭慮地奔走吶喊,但徹底地廢娼卻是北歐打響了第一槍,而至於性別同質教育和性彆氣質二元體系的瓦解,同樣也是北歐做得最好。
女權主義有四大經典著作,分別是《第二性》(法)、《女性的奧秘》(美)、《性政治》(美)、《女太監》(美)。前二者都接近於解構-自由-精神分析,而後面這兩本顯然是純粹的激進-文化-政治。
一般來說女權主義兩大發源,一是馬克思主義,二是弗洛伊德理論,那麼我覺得英美是前者,歐陸是後者。歐陸女權主義還與歐陸哲學有密不可分的聯繫,所以受到存在主義、後現代主義、後結構主義多方面的影響。
● 女體的第一次蘇醒:女性主義運動的啟蒙
「重意識?輕身體」的女性啟蒙運動
重新考慮女性觀點並關懷女性自身利益的婦女研究,一直要到女性意識浮現並以集體行動來展現力量的女性主義運動才開始,尤其是關於「女人自主性」(women』s autonomy)觀點的提出。她們試圖重新以「女人主體」(woman as subject)為基礎來改寫研究中的認識論,知識論,方法論,及其相關書寫實踐。以大家都知道的「女性主義立足點理論」(feminist
standpoint theory)為例,就是特彆強調:婦女研究必須站在女人角度(as woman),研究女人(on woman),以及,為了改變女人集體困境以及促進集體利益而研究(for woman)(關於立足點理論的相關方法論問題,可以參考Sandra
Harding 的Feminism and Methodology)。
早期的女性主義文獻(尤其是第一波婦女平等參政權運動)多聚焦在意識覺醒(consciousness-raising)的論述,女性身體的啟蒙和覺醒一直要遲到二次戰後的國族復甦和社會重建計划過程才慢慢具體浮現。
歐陸脈絡中的身體處境論:回歸《第二性》的性別身體處境論
尤其是戰敗地區的歐陸女性運動覺醒較早,她們集體爭取「(有女人觀點的)墮胎權」以對抗宗教(如天主教)的禁律,成為爭取女體權益的運動先鋒。一直被當成所謂歐美第二波女性主義運動經典之作的《第二性》(The Second Sex),其實也是聚焦在「女體處境」的政治分析之作。這本從女孩身體(如何與男孩身體不同)處境出發的社會,文化與精神分析,非常有系統地鋪陳性別化身體的諸般線索。這也是為何後來許多再思女體的論述都會回到這本經典的重讀上。
女性主義(語言的)肉身化再現
以Young的這本作品為例,後來許多對《第二性》的重讀與重寫作品中,常常提到這個戰後時期的「身心二元」對立論是是西方啟蒙與現代化論述中隱藏的認識論障礙。正是這個隱藏在文明中的認識論障礙,使得現代化啟蒙論述和女性主義論述中的「語言政治」傾向於「意識自覺」,導致「女性身體權利」被喚醒了,但是在書寫和認知上使得「身體仍在(語言政治所導致的)黑暗大陸」中。
這可以解釋,為何當YOUNG在回歸《第二性》中關於「性別處境」的重新思考時,會如此強調「處境說」中的「認識論」和「方法論」的開放,尤其重視「語言政治」的問題。她非常強調要恢復這個「語言」的肉身化再現,而且認為肉身化思考的重要策略是開放結構主義定義下的馬克斯主義思想家一直抵抗的「現象學」傳統,指明並試圖整合法國有解放承諾的現象學家所整合出來的「存在現象學」的訓練,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非常身體化的語言」!)
北美地區的女性認同論述:(唯心論的)性別角色理論
北美地區則遲到戰後由黑人民權運動啟蒙的認同運動時才出現,那已經是七十年代了。這個時候的身體經典之作,正是那經常被女性運動論述回溯和提及的經典論著:《性政治》(Sexual Politics),強調私領域的關係其實也是一種「公共政治」。著名的口號就是:personal is political. 有趣的是,在思想的世界地圖上,北美地區長期而言其實是歐陸的「殖民地」,它跟歐陸思潮之間存在著一種奇妙的依賴關係。所以,當在歐陸上有著存在主義刻痕,唯物辯證觀點以及解放承諾的《第二性》被翻譯介紹到北美地區時,這個思潮背後的歷史血肉被抽空了,變成只是某種「有系統的啟蒙思潮」。(以及,通過出版品市場的邏輯,創造出像「波娃」這樣的法國女性主義明星作家!當然,這樣說並不是否認波娃的貢獻,而是要看出從歐陸到美國的出版品背後的跨國市場運作邏輯。)
那個思想背後被抽掉的歷史肉身是什麼呢?它包括了:法國國內強調與階級運動結合的馬克斯主義運動,相關的辯證法與歷史唯物論,法國婦運和工運長期結盟關係,以及相關思潮的集體行動政治等等。理論跨國飛行到了美國土地之後的「性別身體處境論」,被整合進由美國郊區中產階級婦女生活為基礎的「性別角色理論」。重要的經典之作是眾所周知的Betty Friedan 的《女性的奧秘》(The Feminine Mistique)。所以呢,很奇怪地,「身體論述」在美國學院里最常被討論的不是(歷史唯物論脈絡中的)肉身化實踐和唯物思想,而是性別角色表演論(gender (role) performance)。性別表演論當然也可以很唯物很進步,但是你仔細去斟酌,北美生產出來的性別表演論大多很「去歷史」而且「去政治」。
由於北美缺乏馬克斯主義和唯物論傳統,這可以用來解釋,為何Young在重寫肉身化政治的時候,會先跳過美國本土的《女性的奧秘》這樣的作品,反而直接回到歐陸法國《第二性》所導引的身體現象學及其肉身化語言。
北美在認同政治脈絡下的女體本質論實踐:我們的身體?我們自己的
北美地區的身體運動還有一支有運動性的發展,是延續爭取墮胎權和身體自主性的運動。從性別角色理論轉為身體本質論的集體運動,後來更延伸發展成為醫學專業領域的改革運動,非常powerful and influential。當時最有名的運動就是女性自組另類醫療系統(alternative medical movement),挑戰與婦女生育有關的現代化醫療論述,重新肯定歷史中被女性主體掌握的生育體系(像是:「產婆」和在家接生系統等),並開始發展有女性自主觀點的另類醫療體系(像是傳統治療法,東方草藥治療法等)。甚至有一支很激進的發展,試圖重新為歐陸歷史中被污名化了的「巫婆」智慧和歷史,為她們重新正名。(其實歐陸早期的所謂的「巫婆」當中,有許多就是在民間有醫療知識且為人治病的女醫師。)
這些醫療性別自覺運動,被後來的歷史書寫者統稱為「女性主義醫療改革運動」,其中一本著名的論文集便是:《我們的身體?我們自己的》(Our Bodies Our Selves)。這些被命名為「本質主義實踐」的身體醫療改革運動一直發展到現在,都仍然是很有力量且影響深遠的運動與論述。〈由於學界正「流行」著去「批評本質主義」(-sic),所以這個本質論實踐的部分很可惜沒有能在學術生產中得到公平的對待,以及深度的闡述。〉
參考書籍:
《二度甦醒後開始搖滾歡唱的身體政治:介紹Iris M. Young的《像女孩那樣丟球:論女性身體經驗》(女性主義政治哲學思想集)何定照翻譯,2007, 商周出版:台北》
這個問題看史蒂格·拉森的「千禧年三部曲」就可以了。
簡單來說,歐洲大陸的女權主義者將女權主義推至極致,而英美的女權主義者只挑選其中對自己有利的部分。
理論上沒什麼研究,只有實際生活中接觸過。印象中,美國的女權主義就是玩兒,青春期發作,稀里嘩啦嚷嚷完,該結婚的還是結婚,該帶小孩的還是帶小孩。歐洲那塊兒(英國也有份兒),尤其是女權重鎮丹麥這類北歐國家,她們基本就是男人了,婦女能頂半邊天,能參政就參政,不能參政,把參政的搞臭也算參政,基本拒絕跟男人合作,任何事情都是跟女人交往,包括結婚。
複習gmat的時候在og里見過一篇專門說這個的文章
大意是:歐洲大陸的女權主義認為應保留女性在家庭中的特質:充當家庭主婦。而同時在社會上要求平等的教育、法律等
而英美的女權主義認為從家庭到社會應該都有平等的權力義務。包括家庭生活中的家務一類的。。。
文章找不到了,哪位能幫幫忙?英美女權主義比較注重強調參與社會實踐,因而強調 把女權運動 與階級/社會/底層 這樣的概念聯繫在一起。
歐洲女權主義受結構--解構主義/精神分析 理論的影響,更看重女性個體經驗,對於壓迫女性的權利結構更感興趣。
讓我想起了瑞典的男女平等 哈哈
反正都不是中國式的一邊吵著自由不做家務不工作一邊要求男方買房買車交工資卡。
推薦閱讀:
※為什麼超人是Superman,而女超人是Supergirl,而不是Superwoman?
※為什麼女權主義會得到部分中國男性的支持?
※女性不婚,有哪些好處?
※搞不懂8、90年代的國企女工可以懷孕上班直到臨產,而現在好些女性一懷孕就回家養胎?
※二胎時代導致離婚成本更高,法律應如何保障因全心照顧家庭而無法經濟獨立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