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劉慈欣的作品很少被改編成電影?
劉慈欣,中國最為盛名的科幻小說家。依靠自己獨立且嚴謹的科幻小說風格,讓中國的科幻小說站在了世界的舞台上。知道現在劉慈欣也已經有眾多小說出版,但是為什麼鮮有作品被改變成電影呢?我覺得主要的原因有這樣的幾個:
第一,作品本身
劉慈欣的作品充滿了對未來世界的想像和探索,而且絕大多數的作品中對世界的刻畫非常的宏大,例如《超新星紀元》,是關於世界末日只剩下了未成年人,剩下的這些年輕人中還有殺戮遊戲和戰爭遊戲,將印象中純潔美好的孩子們徹底顛覆,先不講這樣的電影能不能拍出來,即使能夠拍出來,絕大多數人是不會去看的;而且,像三體這樣的科幻巨制並不適合拍電影,其中涉及的範圍太廣,作品中的視角確實是比較深刻,短時間很難呈現出小說中要求的那種場面和世界觀。如果真要按照作品來拍電影的話,真沒有幾個導演能夠重建出劉慈欣想要的那個世界。
第二,政策原因
政策原因這個其實是相對來說比較重要的一個原因,因為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中有著隊社會現實世界的批判和對現實世界的改造,像《魔鬼積木》和《超新星紀元》這樣類型的小說,就算是能拍出來,也過不了審。但是有那麼幾步電影還是能夠拍成主旋律電影的,像《地火》之類的。
第三,技術原因
看過《三體》的朋友大家都知道,三部曲看完之後那種對三體世界的建造和宏偉的感嘆,當然更是會驚嘆於劉慈欣天馬行空的想像力;遊戲中各個世界的改造和模擬,與現實情境中的世界進行了一個參照還原,這在當下的國內特效技術肯定達不到小說中的世界的水準,按照20世紀90年代拍《星球大戰》的水平來要求現在的導演,估計也沒有哪個導演能拿出像樣的作品來滿足觀眾和作者本人,國內現在能肯投資和有這個技術的,估計也就李安導演還可以。但是國外的話,已經有類似題材的導演和電影,《降臨》的電影情節就和《三體》中的故事情節有一些類似,可以作為電影拍攝的參考,但是以國內目前的水平確實還沒有辦法達到這樣的水平。
針對上面的三點情況來說,劉慈欣的作品暫時還是沒有辦法呈現到大熒幕上,如果放給好萊塢來拍攝,也拍不出中國人想要的那種的風格和故事,畢竟像《星球大戰》《指環王》這樣的電影雖然有很多人喜愛,但是畢竟是在國外的構思基礎上進行創作的,秉持著合拍片都會爛的基本原則又不能和國外的拍攝理念相結合,除去劉慈欣幾部科幻概念不是很濃厚的小說,真沒有幾部能拍成電影而且還滿足觀眾的口味的。
推薦閱讀:
※有哪些電影或電視劇是由小說改編的?
※馮小剛電影《芳華》中的戰爭場面是不是過於血腥了?
※你有哪些與電影《七十七天》里情節相似的探險經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