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泡酒就是香檳嗎?


這個問題反過來就對了,香檳就是起泡酒,換句話說起泡酒>香檳!

這個如果你沒喝過,在電視里總看過吧,一般過生日或者有啥值得慶祝的都要開瓶香檳慶祝一下,先搖兩下,然後在起開瓶塞,一下子就噴出來了,要的就是這種噴射狀的效果。喝的時候先放在冰桶里冰一下,有專門的香檳杯,上下粗細差不多(下面是個錐形),挺苗條的,香檳酒倒在裡面會不斷冒泡泡,很好看!

先來看下兩者的概念:

起泡酒:

起泡酒的全稱是起泡葡萄酒,所以是葡萄酒的一種。葡萄酒按照二氧化碳的壓力可以分為靜止葡萄酒和起泡葡萄酒,就是冒泡泡和不冒泡泡,你看就能看出來的。起泡酒呢也有很多種,如果是按照原產地和釀酒材料、釀造方法來分,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型,這個我們不是專門的品酒師,知道個大概就行了。當然這些個分類裡面也有比較出名的,其中最著名的就要屬法國香檳、義大利阿斯蒂和西班牙卡瓦了,所以從這裡你也能看出來,香檳就是起泡酒裡面的NO.1(之一)。

香檳酒:

並不是任何起泡酒都可以叫香檳酒的,了解紅酒的就知道,這些酒很講究門派的,就像我們中國功夫,這是武當、那時少林,少林是正派、日月神教是邪教...香檳酒也是有門派的,必須是在法國香檳地區、法定區域內,生產的經特殊工藝釀製而成的含有二氧化碳氣體的葡萄酒,才能稱得上香檳酒,都是要有官方認證的,要不然就是邪教、假冒偽劣,現在這個市場上很多都是假的,不過呢咱普通老百姓,花個幾十塊錢能有個噴射狀效果也就行了,實在不行你花個6塊錢整一瓶大可樂,搖兩下也有噴射狀效果。

總之,香檳是比較高檔的起泡酒,是起泡酒里的老大哥,香檳一定是起泡酒,起泡酒不一定是香檳!其他的你也就不需要去關心了,紅酒的世界裡太特么複雜了,各種產區、產地、酒庄、年份、葡萄品種,還有啥新世界、舊世界一大堆亂七八糟的,看著都頭痛,你不是專業的品酒師沒必要背這些,又不是考試(媽蛋,上學的時候就不喜歡背書),追求下噴射狀效果就行了,可以買瓶大可樂回來找下開香檳的感覺!


起泡酒: 所謂起泡酒,專業解釋是在20℃時,二氧化碳壓力大於1巴的葡萄酒。通俗的說就是會冒泡泡的酒。起泡酒是一種富含二氧化碳、適合於各種喜慶場合的酒種。起泡酒在歐洲都作餐前開胃酒,飲用前需冰鎮至8~12度為佳。而對於口味偏重的美國人,他們又偏向於飯後搭配甜點來飲用。多數人飲用起泡酒會選擇細高個的香檳杯,這樣可以細緻地觀賞到汽泡的層次,但是窄小的杯口卻讓人無法盡情領略起泡酒的迷人香味,推薦使用瓶口稍寬的鬱金香杯。

香檳酒是來自法國香檳地區的起泡酒,只有這個地區的起泡酒才能被稱之為香檳。因為香檳酒的釀製方法獨特,所以價格昂貴。

根據法律,只有在法國香檳區,選用指定的葡萄品種,根據指定的生產方法流程所釀造的起泡酒,才可標註為香檳(Champagne)。在美國,由於歷史原因,部分當地產的起泡酒仍在酒標上使用「香檳」一詞;在歐盟及許多國家,香檳一詞受到1891年簽訂的馬德里協定的保護,只有在法國原產地命名控制(AOC)的相應區域及符合相關標準的產品才可使用,於一戰後簽訂的凡爾賽條約也重申了此點。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智利也分別與歐洲簽訂了相關條文,立意保護。

美國也部分認可香檳的原產地特性,禁止所有新酒使用這一名詞。但在2006年或以前獲得批准的酒標上可繼續使用「香檳」一詞,但前提必須標明在「香檳」前註明真實產地(如:加利福尼亞香檳),並且不出口至承認歐盟產品原產地標識的國家。大部分美國產氣泡酒並不使用香檳一詞。實際上重要的美國產區對於本產地的名聲非常看重,覺得在產地後使用「香檳」對他們聲望有負面的影響。

1993年,法國設計師伊夫·聖羅蘭首創「香檳」香水,其優雅的造型像一瓶香檳酒窖。而法國政府認為「Champagne」一詞是香檳酒的專用詞,隨之控告伊夫·聖羅蘭。1993伊夫·聖羅蘭敗訴,還因此被罰款五萬法郎用以賠償酒農的損失。香水名稱也於1996年開始變更為Yvresse醉愛(音同Ivresse,意為陶醉),但是香水的包裝設計沒變。

歐盟法庭亦於1994年裁定「香檳製法」一詞同樣也受到相應法例保護。現時其它地區出產的使用「香檳製法」釀造的氣泡酒,通常標註為「傳統製法」。其它國家的酒商用另外的詞命名他們的起泡酒:卡瓦(西班牙)、斯普曼泰(義大利)、Cap Classique(南非)。義大利產,以麝香葡萄釀造的起泡酒也受到類似AOC的DOCG保護,名為阿斯蒂。在德國,塞克特是常見的起泡酒。其它法國產酒區也不能使用香檳一詞,如勃艮第或阿爾薩斯所產的起泡酒叫Crémant(意為「產生細泡」)。錯誤標註為「香檳」的起泡酒常常會在查獲後銷毀。

瑞士有一村莊名為「香檳」,自1657年就已有種植葡萄並釀造葡萄酒的記錄,也標註「香檳」。然而法國1906年才正式確認使用「香檳」標籤。但是在1998年時,法國香檳酒農要求瑞士香檳村葡萄農停止在當地產白葡萄酒上以地名標註「香檳」,理由是與法國著名的香檳酒同音異義,而且顏色相似,容易誤導消費者。後來法國以開放歐洲天空為條件,要求瑞士放棄香檳名稱。1999年,瑞士政府接受了條件,與歐盟簽署了保護香檳酒原產地名稱的雙邊協議。

協議2002年6月1日生效,規定瑞士香檳村葡萄農不得再使用「香檳」原產地標籤,包括不能標註葡萄農地址,標籤須在兩年內改變。2004年6月1日以來,香檳村產白葡萄酒改名為「自由香」。


推薦閱讀:

你吃過世界上最小的西瓜嗎?
為什麼廚師炒菜時灶台旁邊的水管總開著的?
醬香酒是否有點汗腳味?
东北大米和泰国大米比较,哪种口感和营养价值更高一点?

TAG:香檳 | 氣泡酒 | 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