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探險需要掌握哪些急救常識和技巧?

想利用一些休假時間出去再周邊登登山,徒徒步,探險一下,但是不知道應該注意什麼些?遇到一些情況有哪些急救技巧需要掌握?

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 玩轉城市周邊 ,更多「探險」討論歡迎關注。


謝邀。終於有個跟我專業對口的問題邀請我了。

其實我覺得戶外急救主要的點是在創傷上,小到劃破毛細血管,大到動物咬傷動脈,高處墜落,種種危險。

在很多公眾的急救培訓課上,我們更多的想培養人們處理突發事件的心態,因為救治時如果有一絲遲疑,又或者因緊張而不知所措,都會導致學習的所有知識失去作用。

心態調整,增強信心,多做做演習演練,應急預案。

創傷救護方面主要是各種包紮方法,止血帶,骨折的固定,斷肢的保存等,還有必修的CPR手法。

這方面來說比較繁瑣,需要系統學習,目前中國有許多急救課程,比如各地區紅十字會經常會舉辦培訓,美國AHA也經常有培訓。

本人也是通過救護師資認證,所以如果想探討此類知識也可以私信我,我會用心回復的。

以下選自我的另一篇文章。

一:判定環境安全(敲黑板!重點!)

在生活中,當我們身邊有人遇到了危急情況,我們總會想儘快給與其幫助,這是一種本能,不管在什麼社會環境下。而這種本能,在某些時候,可能會導致自身傷亡或對被救者造成二次傷害。

這點比較容易理解,比如觸電,在未確定現場已經斷電安全前,切不可貿然接近,應立即致電急救服務和電力部門,請專業人員提供支持。

急救的前提,是安全。

二:傷員情況判定

這裡我們了解一下「簡明驗傷分類程序(simpletriage and rapid treatment,START)」,這套程序旨在是合理利用現場有限的人力物力,對大量傷病員進行快速有效的檢傷、分類、處置,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生存率,儘可能地減輕傷殘程度。

這套程序將救治優先順序分為三類:

1、危重患者(紅色)——第一優先 有危機生命的嚴重創傷,但經及時治療能夠獲救,應立即作紅標處理,優先給予護理及轉運。

2、重症患者(黃色)——第二優先 有嚴重損傷,但情況暫時穩定,可留於現場暫緩救治的。

3、輕症患者(綠色)——第三優先 可自行行走無嚴重損傷,可延遲轉運和治療,應標記為綠色。

4、死亡或瀕死者(黑色)——第四優先 已死亡或無法挽救的致命性創傷造成的瀕死狀態。如呼吸停止、心跳停止等。應標記黑標,停止對其的救治,將寶貴的醫療資源留給生存可能更大的病員。

這套程序問世以來,極大地幫助了救援人員的工作,一線救援人員將優先順序判定後,二線、三線醫療急救人員可以根據顏色指示,迅速找到急需救治的病員,節省了大量時間。

三:基本生命支持(basiclifesupport,BLS)

目的:早期識別心跳驟停並迅速啟動緊急醫療服務系統(EMSS),儘快實施心肺復甦術(CPR)及電除顫,重建自主循環及呼吸功能。最終實現拯救生命的目的。
識別方法:
判斷意識:雙手拍患者雙肩,並大聲呼喚患者,檢查其有無反應,如肢體運動、眼部運動、發聲等。(不可拍臉,拍肩!)

判斷呼吸:目視患者胸腹部10秒,檢查其有無起伏,在AHA最新版心肺復甦指南中提到「如果患者沒有反應且沒有呼吸或呼吸不正常,施救者應該假設患者發生了心臟驟停。並立即開始CPR。」
心肺復甦術(CPR):

1.患者體位:患者仰卧於硬板床或地上,如為軟床,身下應放一木板,以保證按壓有效,但不要為了找木板而延誤搶救時間;
2.搶救者體位:搶救者應緊靠患者胸部一側,為保證按壓時力量垂直作用於胸骨,搶救者可根據患者所處位置的高低採用跪式或用腳凳等不同體位;
3.確定按壓部位:正確的按壓部位是胸骨中、下1/3。具體定位方法是,搶救者以左手示指和中指沿肋弓向中間滑移至兩側肋弓交點處,即胸骨下切跡,然後將示指和中指橫放在胸骨下切跡的上方,示指上方的胸骨正中部即為按壓區,將另一手的掌根緊挨示指放在患者胸骨上,再將定位之手取下,將掌根重疊放於另一手手背上,使手指翹起脫離胸壁,也可採用兩手手指交叉抬手指。搶救者雙肘關節伸直,雙肩在患者胸骨上方正中,肩手保持垂直用力向下按壓,下壓深度為4~5厘米,按壓頻率為80~100次/分鐘,按壓與放鬆時間大致相等。對兒童進行閉胸心臟按壓時,按壓部位與按壓頻率與成人相同,但按壓深度為3厘米,動作要平穩,不可用力過猛。如胸外心臟按壓的對象是嬰兒,其操作與成人及兒童有一定區別。嬰兒的按壓部位在胸骨上兩乳頭連線與胸骨正中線交界點下一橫指,搶救者用中指和無名指按壓,按壓深度為2厘米,按壓頻率100次/分鐘以上,不可用力過猛。
四、啟動緊急醫療服務系統(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EMSS)

在中國內地的急救中心電話是120(北京市為120和999),這點大家都清楚,有很多人一輩子也不會撥打一次120,他們真幸運,但當我們需要用到這個電話的時候,我們要清楚如何使用,才能使效率最大化。

在撥打120時,我們需要準確的告知接線員這6項信息:患者人數、基本信息,患者性別,大致年齡,目前的緊急狀態(如窒息、昏迷、心跳驟停等),有效的聯繫方式。

這一段其實不好記,尤其在緊急的情況下我們很難想起全部信息,這裡我提供一個模板給大家參考。

「喂您好,這裡是120指揮中心,請問有什麼需要幫助?」
「這裡是XX路與XX路交叉路口向東50米,有一名女性患者約55歲,發生昏迷、心跳驟停,現場已在進行心肺復甦,急需救護車,聯繫電話為:178XXXXXXXX」
「我們已收到您的報警信息,馬上派救護車,請在原地等候。」

緊急醫療服務系統啟動後,切不可停止基本生命支持,在5km區域內,緊急救助醫師平均抵達時間約為15~20分鐘,在等待期間,如患者仍無呼吸和心跳,需不間斷的進行心肺復甦術,直到緊急救援人員和高級生命支持抵達。
五、法律支持

這裡補充一點法律相關知識:《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184條於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規定:「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對,就是這麼6


剛才羅布泊回來,這裡簡單說下高山探險的,下次寫無人去的注意事項,可徽feng292612進行交流,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在高山探險過程中常見的風險以及應對措施。希望各位山友在縱享山林樂趣後能夠平安歸家。

常見風險及應對

1.雪盲

太陽紫外線(UV)可導致角膜灼傷,UVB(短波紫外線)也是造成雪盲的元兇。雪盲一般表現為流淚、紅腫、痛感、針刺感、沙磨感、見光痛、頭痛、視力下降(模糊感)。

電影《絕命海拔》中,主角貝克出現雪盲,視力逐漸模糊,無奈只能選擇就地休息,等待下撤。

雪盲的預防

大霧、多雲都無法阻擋紫外線的投射,即使在陰天或者霧天也需要佩戴上墨鏡。雪盲多發生在霧天或陰天並非由於紫外線更強而是由於攀登者的大意,感覺光線不強而降低了防護意識。

進行長時間的攀登還需要有備用雪鏡,以應對雪鏡被壓花或丟失的情況。

雪盲的治療

檢查有無異物,避免揉搓眼睛。

滴抗生素眼藥水,然後閉目休息。

可戴眼罩。

冷敷可能會有用。

需要時服用止痛藥。

至少休息24小時,24小時之後重新檢查。

若感染化膿,每天服用3-4次抗生素葯。

一般來說,輕度雪盲的患者通過6小時的治療和休息後,癥狀就可以完全消失;中度或重度雪盲患者,則需要2到4天的休息和治療後,癥狀才會消失。

2.高原反應

高原反應是在低壓、低氧環境中,人體為了保持內環境恆定而出現的正常生理反應。高原反應的癥狀包括頭痛、噁心、嘔吐、厭食、睡眠困難等。

預防和減輕高原反應的方法

要有積極的心態,減小心理壓力,積極適應。

每天上升的海拔差不宜過大,一般一天不超過500-799米,嚴格遵循「高處活動、低處露營」的原則,上升的速度不宜過快,行程不要安排得太緊張。

要有合理的運動量,運動強度不宜過大,避免出現突然性、爆發性的動作。

要時刻注意防風保暖,寒冷產生的應激反應會使身體耗氧量增大,風、冷易患病,也會增加氧耗量,降低抵抗力。

要有合理的飲食結構,增加飲水量,多食維生素,避免維生素和鈣質的流失,保證睡眠時間和質量。飲食忌油膩,忌過飽。

3.肺水腫、腦水腫

肺水腫癥狀(HAPE)

肺水腫發生前有急性及重症高原反應,粉紅色泡沫狀痰是肺水腫的嚴重癥狀,早期肺水腫有如下的癥狀:

咳嗽伴白色泡沫痰

呼吸時氣道內有鑼音、水泡音、捻發音。

氣短

嘴唇、耳垂和指甲發紺,青紫色。

疲倦,昏睡

脈頻變快,可伴節奏不規則。

電影《垂直極限》中,被困於峭壁中的女主角,因為沒有攝入足量的飲用水,患上肺水腫。咳嗽的同時,還咳出了粉紅色泡沫痰,靠地塞米松注射劑活命。最後獲救下撤大本營,保住一命。

腦水腫癥狀(HACE)

腦水腫癥狀包括頭痛劇烈、共濟失調、噴射狀嘔吐,之後進入昏迷狀態;有的從淡漠、嗜睡直接進入昏迷狀態;還可能出現極度倦怠、嗜睡、步態不穩、醉酒狀、無行動能力等癥狀;還可伴隨呼吸頻率快、四肢及面部發紺、復視、尿少或尿不自主等癥狀。

預防肺水腫、腦水腫的方法

海拔上升不要太快,行程不宜太緊迫。

剛到高海拔地區運動量不要太大。

及時補充水分。

減少呼吸循環系統的藥物和其他食品的攝入。

多吃流質食品,不要油膩,不要過飽,補充能量和維生素。

注意保暖。

積極適應。

肺水腫、腦水腫的治療方法

立即下撤,不可延遲。

確定有效的方法有三種:下降海拔高度、高壓氧艙治療、氧氣治療。下降海拔高度是最根本的治療方法。高壓氧艙、氧氣治療則是暫時救急方法。

藥物會有少許幫助,但不可靠。

4.凍傷

凍傷是攀登者在攀登過程中如果某個肢體部位過度暴露於低溫下,低溫導致血管和組織凍結、組織水腫、水泡、局部缺血及組織壞死。

在醫學上按照凍傷的程度把凍傷共分為4度:

Ⅰ度凍傷:亦即常見的「凍瘡」,受損在表皮層,受凍部位皮膚紅腫充血,自覺凍傷部位熱、癢、灼痛。癥狀在數天後消失,愈不留瘢痕。

Ⅱ度凍傷:傷及真皮淺層,凍傷部位除紅腫外,還伴有水泡。深部可出現水腫,劇痛,皮膚感覺遲鈍。結痂後可痊癒

Ⅲ度凍傷:傷及皮下組織,凍傷部位紅腫並有大水泡,凍傷部位皮膚出現黑色或紫褐色,痛感喪失。Ⅲ度凍傷會給組織帶來不可逆轉的傷害,傷後除留瘢痕外,還可能有長期感覺過敏或疼痛。

Ⅳ度凍傷:傷及肌肉和骨骼。發生乾性和濕性壞疽,會導致截肢。

電影《絕命海拔》中,在攀登中凍傷嚴重的貝克。最後被割去了鼻子,截肢了雙手。

凍傷的預防方法

凍傷多發生在手腳等肢體末端的地方。根據「選擇合適的裝備是攀登山峰的第一要素」這個原則,建議攀登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時,要選擇穿著雙層高山靴,在較冷的環境下要佩戴羽絨並指手套等。

保持身體乾燥。腳比較容易出汗,一定要準備好乾爽的備用襪子,每天到達營地後和出發時都需要穿上乾爽的襪子。

鞋子、手套等都不能過緊,過緊會影響到血液循環,增大凍傷的幾率。

不要隨意脫手套,有超過一半以上的凍傷都是因為在攀登中手套掉落或者登頂後脫下手套拍照造成的。

缺氧會導致毛細血管收縮,使凍傷更容易發生,所以吸氧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降低凍傷發生的幾率。

凍傷的治療

判斷是否復溫:如果凍傷部位在復溫後,有可能在之後的行程中再度凍傷,則不可復溫。

外傷和行走可進一步加重凍結組織的損害。

被凍的時間越長,對凍傷部位的損害越大。

如果情況不允許現場復溫,則應注意保持凍傷部位的清潔、乾燥,使用無菌繃帶包紮凍傷部位並服用抗生素免受感染,直到復溫。

復溫處理:如果凍傷的攀登者已經抵達營地,且攀登隊攜帶了治療凍傷所必須的藥物,則可嘗試對其凍傷的部位復溫。復溫只需要將攀登者凍傷部位浸泡在36℃以上的溫水中即可,水溫不可高於4℃。每次20-40分鐘,每天2-3次。

復溫後處理:在完成復溫後,如果凍傷部位有傷口可以先使用消毒劑洗凈(清潔),然後使用雲南白藥覆蓋整個凍傷面(保持乾燥),並用紗布或繃帶包紮凍傷處。凍傷部位注意保暖防止再度凍傷。根據病情,2天換藥1次。可以讓凍傷的攀登者口服異丁洛芬(ibuprofen)每日3次,每次400mg。

凍傷後的注意事項:

凍傷發生後,嚴謹用雪搓和捶打凍傷部位。在凍傷的急性期,必須避免傷肢運動,防止外力損傷。急性炎症一旦消散,應儘早活動指(趾)關節,防止關節僵直,有助於肌張力的恢復。

傷口的清理最好用鹽水,而不用酒精,碘伏也比酒精好,要避免飲酒等。

當你身處高山,

持續穩定的成功結果,

不僅需要勇氣與毅力,

更需要自知之明與謙卑。

所以,

當情況不妙時,

別讓以往的成功遮蔽你的判斷力,

收拾好裝備,安全下撤,

順利歸家才最重要。

畢竟,山總在那裡。


謝瑤
受寵若驚
詳見另一個問題的回答,
複製粘貼過來再做點修改

目前,中國急救普及率還很低,院前急救成功率僅1%,急救車一般20分鐘才能到

希望每個人都能夠,認真學一些急救的知識,不要說幫助別人,就算是一種自我保護吧
也希望遇到各種突發情況不要再有扶不扶這種情況出現了,至少會打個120吧。
-----------------------------------------------------------------------------------------------------------------------------------

以下是原答案
瀉藥
隨身攜帶急救包
隨身攜帶急救包
隨身攜帶急救包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我覺得這不僅是騎行需要注意的,也是各種戶外活動需要注意的,掌握的
包里放,
必帶:呼吸膜,碘伏(不是碘酒,也不是紅藥水或洗紫藥水),碘伏棉簽/棉簽,酒精消毒片,紗布,創可貼,三角巾,繃帶,醫用膠帶,紅花油,雲南白藥,扶他林,葡萄糖,口服補液鹽散,毛巾, 季德勝蛇葯
可選:手電筒,哨子,生理鹽水,雙氧水,冰袋,藿香正氣水京萬紅軟膏

常見意外:擦傷,大出血,扭傷,骨折,抽筋。

作為一個以前經常爬紫金山的,算是多少有點經驗吧,爬山徒步什麼的,擦傷扭傷應該是很常見的

一個一個來。

擦傷:
1,用棉簽小心清除創面的異物,比如說泥土什麼的
2,用雙氧水沖洗,用生理鹽水/純凈水沖洗,用棉簽蘸干
3,用3根棉簽蘸碘伏消毒,以傷口為圓心向外畫圈4,用乾淨的紗布覆蓋在傷口上,用醫用膠帶固定

大出血:
直接壓迫止血,
1,快速檢查傷口內有無異物,如有表淺小異物可以將其取出
2,講乾淨的紗布或手帕(或其他乾淨布料)作為敷料覆蓋在傷口上,用手持續用力壓迫止血
3,如果輔料被血浸透,不要更換,再取輔料在原有輔料上覆蓋,繼續壓迫止血,等待救護車到來
加壓包紮止血:繃帶/三角巾

扭傷:RICE原則 休息,制動,冷敷,抬高患肢,都好理解,冷敷時用冰袋,冰水,冰棒都可以,但不要直接接觸肢體,請包一條毛巾或者三角巾

骨折:用雜誌,硬紙板,木板,摺疊的毯子,樹枝,雨傘等作為臨時夾板,將受傷上肢縛於軀幹,將受傷的下肢固定於健肢

抽筋:多看看球賽看看運動員們怎麼處理的

===================================
新增:
蚊蟲叮咬,比如說蜈蚣馬蜂啊什麼,季德勝蛇葯調成糊狀

中暑/大量出汗,口服補液鹽散,物理降溫

晒傷,京萬紅軟膏

拉傷,扶他林

水泡,碘伏消毒,用的一次性針頭沿邊緣挑破,謹防感染

異物扎入,不拔除!不拔除!不拔除!

如果說自救,差不多就這麼些夠用了,
如果說互救,或者說是要掌握急救這項技能,是遠不夠的,比如說心肺復甦

推薦一個應用,上中國紅十字會官網或應用市場搜索,急救,圖標是紅底白十字,有教程

更新一下鏈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UcE14Ya8dA

以上部分內容來自中國紅十字會總會編著的救護師資教程,市民安全手冊,救護員指南

手打這麼多,希望有用,給個贊再走嘛~~~


謝邀。作為一個緊急救生員教練,同時也是一個戶外愛好者,結合理論、實踐和野外的實際情況,我覺得以下幾點急救知識應列為戶外愛好者必學:

首先,在戶外運動中,特別是野外徒步、探險時,多數以團隊作業,隊友的健康狀況將直接影響團隊是否能最終到達預定休息點。因此,出於自救和急救他人的目的,你必須要知道的知識有:

第一:CPR。心肺復甦術。
CPR簡單易學,但是一旦使用,就有可能救人一命。一個需要CPR救護的人往往已陷入生命危險之中,你的小小舉措,就可能挽救一條生命,強烈建議每個人都應該學習這項基本技能。

第二:扭傷、骨折的急救處理

一個能夠正確識彆扭傷、骨折、骨移位(脫臼);第二是不同部位的不同處置方法,詳細說就是如何挪動病人而不造成進一步的傷害;第三就是急救處理,包括不同的包紮工具和適用的包紮方法。

第三:出血及傷口處理。

該部分為外出血以及內出血的急救處理。失血過多會危及生命,在接受醫療處理之前,你所能做的就是儘快止血。當然,止血前也要根據不同的傷勢情況做相應的傷口處理。

第四:被蜇、咬、叮的傷口處理。

這一點根據你所前往的不同區域應有的放矢地做一些前期準備,因為每個地區都有特有的生態環境。比如澳大利亞的急救課程就會學習被箱形水母、黑寡婦蜘蛛、以及藍環章魚蟄咬的急救知識。

第五:中暑、熱衰竭、失溫的判斷認知和急救

這個單獨提出來說是因為中暑和熱衰竭需要不同的處理方法,而中暑有可能導致病患進入更為危險的昏迷狀態,因此學習如何判斷認知以及進行對症急救處理是十分必要的。

第六:哮喘、噎住的急救方法。

這兩者也許不常見,但一旦出現就會危及生命,應為必學。

第七:接近溺水的傷員急救

這一點簡單來說就是心肺復甦術,強烈建議不具備水中急救知識和技巧的人不要下深水救人。

如果你有不錯的游泳技能,可以學習一下水中救人的方法,包括不同的接近技巧,脫身技巧,將溺水者帶上水面、岸上的技巧等等。

最後,建議花個一天時間去學個緊急救生員,學到的知識比這個列表要豐富多了,而且還有實踐操作。一天時間在生命中算不得什麼,學到的知識卻受益終身。

你當地的紅十字會應該都提供該課程。


呃...竟然被邀請了。

從專業的角度,給您提個醒,如果是以自主意識決定去探險的話,買意外險,一旦出險後是不能理賠的。


本來我是不想回答這個問題的,但是瞟了一眼答案都是些巴拉巴拉凈扯些沒用的。

想學的話,去你城市的紅十字中心報個急救班學學就行,了解一下基本的外傷處理就OK了。其他的,學多了也沒什麼用。如果你看過戰爭大片,或者戰爭回憶錄什麼的。你就會發現,如果有人中彈或者受傷倒地,就會大喊「醫務兵!」。然後醫務兵屁顛屁顛的跑過來,看幾眼,扎個止血帶,纏個繃帶,撒點止血粉,最多再來針嗎啡。然後呢?TMD沒有然後了!

之後要麼把傷員拖回大本營,要麼等大部隊開過來。你能做的,無非也就這麼多了。

古今中外,任何成功的探險,無論大小,成敗都起始於探險之初的準備工作。當你的生命受到重創,甚至生命可能受到威脅的時候,你的探險就已經失敗了。急救,求生什麼的,都是亡羊補牢,沒有辦法的辦法,是最終手段。說實在的,到那一步了,不管你有什麼技能,你的命的一半已經不是握在你的手裡了。

所以你該注意什麼?你該注意的是任何情況下,不要受傷。

1,出門前要細緻的規劃路線,多看看地圖什麼的,最好是帶個GPS,手機GPS不是那麼可靠。甚至在酒店門口溜達溜達,這其實很可笑。如果你看過各種劫後餘生的紀錄片,你就會發現總是有那麼幾個人,是在酒店門口迷路的。

2,規劃好你的食物,如果出遠門的話,走3天帶4-5天的吃的總沒錯。

3,盡量每人攜帶齊全的裝備!所謂齊全的裝備至少要包括睡袋和睡覺的時候能放到睡袋上面擋風雨的東西。為了省錢跟人混帳篷,結果掉隊了差點被凍死和已經被凍死的,這些年在國內兩隻手都數不過來。

4,照顧好自己,所謂照顧好自己就是不要逞能。相信我,在野外任何默默忍受痛苦的行為都不會讓你的JJ看起來長了幾厘米。有任何感覺不適的時候都要停下來檢查自己並告知隊友,哪怕腳上長個水泡。

5,平常心,勻速行走,按時休息,哪怕你並不覺得累。我帶隊那些年,見多了,一上山就跟放出籠的猴子一樣,一個個上躥下跳的,就差翻跟頭了。快則幾十分鐘,慢則幾小時就得有扭傷摔傷的。

6,出門只吃自己帶的食物,不認識的植物絕對不要吃!非緊急時刻,認識的植物最好也絕對不要吃。

7,也是最重要的。出門前告知朋友家人你的路線,和你的預計行軍計劃。最好不要逃票,不要走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路線。

如果你真的遇到了需要動用最終手段的時候了。

1,醫療包里應該備有紙筆,應該至少記錄下你的姓名,家庭電話,血型,過敏和其他重要的病史。如果你跟其他人一起出門,最好也記下其他的,說不定急救來的時候他或你已經昏迷了。其中血型跟過敏是最重要的,會節省大量救護時間。

2,如果有人受傷,最好詳細的記錄下來。比如因何受傷,病患哪裡不適,有用的沒用的最好都記錄下來。急救到來的時候,他可能已經昏迷或神智不清。

3,保持鎮靜,除了給自己和其他人進行必要的急救措施外,最好不要立刻做任何重要的決定。相信我,如果你立刻就跟猴子一樣想狂奔下山找救援或者其他的什麼,沒有思考清楚的時候只可能會浪費更多的寶貴時間。給自己幾分鐘時間緩和思緒,然後仔細回想出門前制定的計劃,然後考慮你們行軍到了哪一步。之後按照「用時」最短的時間對任務進行優先順序分配。比如,之前10分鐘走過的地方或現在就有手機信號,那肯定優先打電話求救。

4,打電話求救不要巴拉巴拉的說廢話,先確定好自己的位置,然後在打電話。別打了電話在想自己在哪兒,浪費手機電量。還有就是告知病患的狀態,基本癥狀和血型。不然你指望120抗個急救中心,然後每樣血型帶一種趕過來?

5,打完110,120,1X0之後最好也給家人來個電話告知你的情況(你的家人知道你的路線,萬一你的手機突然掛了,沒電了,摔了,爆炸起火了,至少可以幫你聯繫)。最好也告知你隨行人員的電話號碼,以備不測,手機這玩意兒,有時候不是那麼牢靠的。另外時刻關注電量,實在不行的時候可以告知進行定時聯絡,比如每20分鐘開一次機。這不是美國大片,你電話一打,120就坐著直升機過來了。快了幾個小時,慢了一天兩天都有可能,當然也得看你在什麼位置了。

TM,這個話題要講清楚明白了估計可以寫一本書,實在懶得寫了。反正你只要記住:「現代的城市長大的人類。離開了人為製造的環境,基本就跟螻蟻一樣,甚至可能還不如螻蟻。」不管你願不願聽,進了山,脫離了人為環境,就要時刻對大自然保持敬畏之心。No Zuo No Die,出門十個出事的,基本九個是自己作大死。


作為在院前急救工作了2年的資深【偽】醫護人員
要告訴光大驢友!
第一!一定要準備消毒清創用的東西!繃帶!碘伏!醫用膠帶!三角巾這些東西!
第二!一定要準備那種便攜夾板!因為你隨時可能墜下山崖骨折!或者是摔倒以後骨折!固定就很重要!
第三!要帶能夠與外界聯繫的通訊設備!


謝邀。

不同的戶外探險活動,需要具備的急救常識是有不一樣的。但是一般來說,以下幾點是必須要懂的。

當意外事故發生時,往往人們會覺得有無數的事情要做,頭緒繁生,忙不過來。而這其中有些是當務之急必須立刻做的,有些則最好等到對事故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後再做。本文敘述的七個步驟提供一個綱領,幫助人們有條理地,以最優的方式安排在出現緊急事故時應當先後採取的行動。

一、控制局面

每一個團隊最好事先指派一個負責救援的領隊(不同於負責登山的領隊)。或是臨時指派一個領隊。當事故發生,這個領隊的任務是立刻對當前的局面有一個初步的估計,分派不同的人承擔不同的任務,或是照顧不同的傷者。這樣能最有效地使整個團隊在最短的時間內作出最有效地反應。避免發生一窩蜂地去干一件事,或是都去照顧看上去傷得最重的傷員的情況,卻忽視了實際上最需要急救的傷員。

二、以最安全的方式接近傷員

這一步的宗旨在於防止進一步的傷亡。往往在出事現場,尤其是在剛出事之後,危險的因素還存在,譬如說落石、雪崩或者其他可能會掉落的東西,或是易被雷電擊中的地形。在接近傷員的同時,要防止自己的人員和傷員進一步受傷。

三、對威脅生命的重傷實施緊急救援

1.檢查呼吸和脈搏。呼吸的暫時終止,有如下的可能原因:雷擊、被重物擊中、被繩子勒窒息、雪洞或帳篷里通風不足引起的二氧化碳中毒,或是胸膜被穿破。如果傷員不及時得到治療,有生命危險。有時,把傷員轉移到安全的地方(如二氧化碳中毒),或除去另傷員窒息的物件,傷員就會自動恢復呼吸。如果呼吸困難是由於胸膜被戳穿造成胸負壓被破壞,那應當立即先用手堵住傷口,然後再用紗布密封包紮傷口。

2.當發現傷員還不能呼吸,應當立刻將傷員的呼吸通道打開,為實施人工呼吸作準備。具體操作:如果沒有頸椎受傷的跡象,將一支手放在傷員的額頭,輕輕將額頭向後扳。另一支手輕微的抬起傷員的下顎直到下顎幾乎與地面垂直。如果有頸椎受傷的跡象,應省略把額頭後扳的步驟,直接將下顎向上向前抬起。實施正確的人工呼吸最好參考有關的專門書籍或參加培訓,這裡只簡約提一下大致步驟。捏住傷員的鼻子,深吸一口氣,用嘴蓋住傷員的嘴,將氣慢慢(用2秒的時間)吹入傷員的嘴中直到看到胸部隆起。重複一次。然後實施胸部擠壓:以100次/秒的速率擠壓胸部正中兩乳之間,擠壓深至約4-5厘米,做15次。重複這個兩次吹氣,15次胸部擠壓的程序,直到傷員恢復呼吸。

3.對嚴重出血的傷口立即實施包紮止血。如果傷員正在大出血,可以立即用手施壓按住傷口,或是抬高受傷的肢體,待血流被控制住,再去找消毒紗布裹扎傷口。當傷口處理完後,救護者自己應立刻盡量清除手上的血液,避免感染疾病,更不要不作處理就去看護其他的傷員。

4.保證在實施這一步驟時,傷員和救護者都處在安全的地方。必要的話,在實施救護前,將傷員做一次轉移。如果是要移動脊椎受傷的傷員,一定要小心不要挪動脊椎,保持頭和脖子和頸椎的相對位置。

四、保護傷員

減少傷員生理和心理上的壓力。受傷時人的身體消耗很大,對外界環境的冷熱刺激也更敏感。此時要盡量保護傷員,在冷的環境中要盡量保持傷員的體溫,儘可能地滿足傷員此時的要求。並盡量用放鬆的口吻與傷員交談,告訴他救援正在進行中,讓他安心。

五、檢查其他傷勢

當性命攸關的大傷已經被關照了之後,傷員也被穩妥安置後,此時應當對傷員從頭到腳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有些傷,尤其是內傷,一開始時看不出來,或者在極度緊張的情況下沒有表露出來,只有當進行全身檢查的時候才有可能察覺。

六、制定行動方案:撤離,或是遣人報信並原地留守等待外援。

此時作為救護領隊,已對所有的傷員傷勢有了全面的了解。這時應花一些時間,和大家一起,針對本隊的現有資源和人力,結合傷員的傷情,當時的地形,及天氣等客觀條件和有無外援等因素,制定出一個最有效的撤離方案。指導原則是,在最短的時間內,使傷員得到最有效最快的治療。

七、執行行動方案

無論實施哪種方案,都要保持對傷員進行密切的觀察,並對天氣和地形小心留意,當情況發生變化,應對制定的方案進行相關的改變。

在事故發生後的混亂情況下,按步就班地照每一條做是不現實的。任何理論在運用到實踐時都要靈活運用,作適當的變通。但這並不等於說理論是沒有價值的,理論常常是實踐的升華和結晶。這裡提到的幾點概念,有時會產生重大的區別。當你奔到一個滑墜繩組的出事現場,你是先去救助因腿骨骨折而大聲求助的傷員還是已經休克而急需搶救的傷員呢?當你鑽進帳篷突然發現昏迷的同伴,你立即實施人工呼吸,殊不知此時你也可能正在受到二氧化碳中毒的危險呢?一次及時而有效的人工呼吸有可能拯救一個人的生命和一個家庭的幸福... 這裡談的幾點的一個最主要的精髓是希望提醒人們在實施救援是從全局出發,對事態有一個整體觀,在戶外的情況下,無論是資源,時間,還是人力都是有限的。有時要舍小取大,才能盡量減少損失。


1.基本的包紮止血知識,了解人體的最基本的幾根大動脈的走行。
2.基本的骨折固定知識,如手腕骨折大腿骨折,急救常識。
3.備一些常用搶救藥品,如抗過敏的藥物。
4.會搶救溺水的知識。
5.基本的心肺復甦術要會啊。
6.真的太重了,估計再會救也沒辦法。


最主要的應該是外傷的包紮,固定,心肺復甦比較複雜點


拉傷,骨折,過敏,中毒。


1.技能,學會應急救護,拿到紅十字會認證的初級救護員的證,基本不會有啥手足無措治不了的問題。
2.裝備,醫用紗布膠布三角巾,戶外裝備都買專業的,別隨便湊活。
3.藥品,最基本的碘伏雄黃要有,葡萄糖一類補充體能的要有
4.行動,不要作死,不要吃野生的看著熟悉其實又有點不像的東西。
5.需要求助時,若手機沒信號,可嘗試撥打114


謝邀,學習中,不過認為最重要的是保持有與外界聯繫的能力。


1.創傷包紮2.骨折固定3.失溫處理4.蛇蟲鼠蟻、毒蛇猛獸認知5.簡單的戶外植物認知6.確保水充足7.判定方向8.常用藥品9.一根15米長的繩子10.一把匕首 等


謝邀請:

需要掌握的很多,不是看一些戶外的救護知識就可以,需要你親自參加一些類似的戶外急救培訓!


急救其實還是要專業急救醫生的,我們出去都是有專業急救醫生跟隊,然後自己準備防止蛇蟲鼠蟻的要,還有感冒等必備藥品,包紮等急救知識還是需要專業培訓的。戶外探險雖然好玩,但是安全是特別重要的,所以結伴,和有專業醫生跟隊是最有保障的


謝邀,這個問題,本人還算是專業對口。
本人是普通的急救醫生一枚。坐標西安。有很多救援隊的朋友也經常和大家一起登山,有時候也會給大家做一些相關的培訓。
我們大西安,往南50公里就是秦嶺山脈。大約有10萬的隱士隱居在山內。每年高峰期的時候,每天也大約有十萬人進山去,避暑踏青或者旅遊。因為有巨大的人口基數在這兒,所以,各種事故的發生率還是很高的。
我要說的第一點的是對當地的地理情況,氣候情況,和一些自然疫源的疾病分布有一定的了解。
比如說在我們西安,因為自然條件豐富,地形複雜,有一些,全國聞名的危險的線路,比如說鰲太線。登山者們急於證明自己的能力,就有很多人喪生在這裡。山裡經常會發生洪水滑坡,墜石。夏秋季節經常會發生蛇咬傷和蜂蜇傷。有時候也會有誤服了這種有毒的野菜和蘑菇。
秦嶺北麓,最主要的毒蛇是蝮蛇,這個是有抗毒血清的,毒性也不是很大。但是近幾年,秦嶺山中的胡蜂,是非常危險的,經常有人被蜇死,或者是導致腎衰竭呀,其他的問題。
另外的在秦嶺山中,存在的一些自然疫源性的疾病,正常情況下這種疾病不會消失,它是會在自然界的動物之間互相傳播。比如出血熱。我身邊就有朋友在農家樂吃過飯之後或者是在山裡經營農家樂的。因為感染了出血熱而死亡。
近年來,很多登山者被山裡的蜱蟲叮咬,也會發生一些發熱性疾病。
我覺得首先要強調的還是,對自身體質和登山能力的充分了解,戶外生存知識和能力的鍛煉,專業設備的準備,比如登山鞋,背包,通訊設備。了解自己的極限,不做沒把握和衝動的決定。
要對登山的線路,天氣條件,氣候條件做充分的了解。記得看天氣預報,雖然不一定準。最好請專業的嚮導。
出行前,記得把自己的出行計劃告訴家人或者朋友。路線,時間,聯繫方式。
最好不要一個人去探險!最好不要一個人去探險!最好不要一個人去探險!
類似的慘劇比比皆是,在鰲太線遇難的一位大俠,就是在探險路上,體力不支,放下隨身的背包去前面探路。結果回身怎麼也找不到背包了,最後沒有補給凍餓而死。
我還曾經遇到過一位在秦嶺里隱修的居士。有一天玩脫了,從一塊巨石上掉到河道里。雙腿骨折,多發肋骨骨折。據他自己講,他是從河道里,爬了四個小時才爬到路上。最終送到醫院已經是九個小時以後了。山裡手機沒信號,差點就沒命了!
所以,再次強調,戶外探險過程中,最主要的不是急救,而是如何避免危險的發生。以及必要的防護。
第一點,各種傳染病的預防以及,蜂蟄傷,蛇咬傷的處理。這裡要強調一點,要學會辨識一些當地的植物,比如蒲公英之類的,在現場急救的時候可以用作緊急解毒。
第二點,各種擦傷扭傷以及外傷,骨折的處理。包括清創消毒止血包紮,以及外傷的固定搬運。要學會隨地取材。就算你帶了夾板,有時候用起來也不一定合適。可以採取把骨折的斷肢綁在軀幹上,或者好的肢體上。以及用木棍,雜誌,書籍或者木板,床板,門之類的,做臨時的夾板固定。要勤觀察肢體的血液循環情況。三角巾是個神器,固定包紮的適用性廣,固定效果好,舒適性也強。不過要熟練應用需要大量的練習。
第三點,食物中毒,中暑以及發熱的處理,失溫的處理。
第四點,心腦血管疾病的處理。以及必不可少的心肺復甦。在這裡再次強調一點。急救知識實際上是練出來並不是學出來的,需要大量長時間的練習。尤其在戶外進行心肺復甦的時候,因為很難得到外界的援助,或者說外界救援時間是不夠的。所以可能要獨自面對,長時間的心肺復甦,這個對體力消耗是非常大的。所以要準備好急救藥品。要問清楚一起出發的朋友,有沒有這種心臟病的病史?高血壓糖尿病之類的,以便提前做好應對,最好,和他們一起做一些低強度的戶外運動。
先打這些吧,有想到的,以後再補充吧。


探險的不可知因素太多了,不知道會遇上什麼!
你需要有強大的體力來應對突髮狀況,實在受傷了,還有下面的措施
1.骨折,學會骨折固定以及有創口和無創口的處理。
2.碰上毒蛇咬傷,注意辨別是神經毒還是血液毒或者是混合毒,學會阻斷血液循環和開放創口!
3.感冒,基本上風寒感冒就準備吃點姜發發汗就好,風熱感冒適當放血。
4.頭暈頭痛,捏捏脖子會好很多。
5.普通劃傷,用碘酒消毒就好。
6.一定要練好基本功再出去玩!
如果有心臟疾病建議不要單獨出去。


謝邀

CPR(心肺復甦)應該是最基礎的急救知識。

然而由於某些電視劇的誤導,很多人在實施胸外按壓、人工呼吸時動作都不標準,甚至是錯誤的,這就導致了心肺復甦無效化。但其實,這個很少用到,想學的可以去參加相關培訓,或者看視頻學習。

外傷包紮應該是最常用的技巧

可以在網上尋找視頻,學習一下較為基礎的包紮和固定。另外,如不想帶什麼急救箱,就把紗布、棉球、繃帶、膠布、碘伏、紅花油、風油精帶上吧,比較實用。

有些必備藥物還是帶上的好(不打廣告,所以只講藥物類型)

解熱鎮痛葯(感冒藥)、止瀉藥、抑酸葯(胃藥)、夏季防中暑藥物

最後,打120急救電話要說清楚地點、情況,電話保持暢通,必要時在電話里詢問處理辦法。


謝邀
1.判斷力
需要迅速判斷所處環境是否安全,是否需要立刻轉移。判斷傷者的傷勢,受傷嚴重程度,受傷部位。
2.分工明確
選好負責溝通外界,聯繫救援的人。照看傷者的人,為傷者製作簡易擔架的人等等。
3.正確處置傷者
在正確判斷傷勢的基礎上,了解正確的處置方式。比如正確擺放傷者、保暖、止血、包紮、固定骨折、冷敷、心肺復甦等等。
4.救援
如果需要去地形複雜的地區,救援系統,SRT技術,陪同上升、陪同下降等等救援技術能掌握並且攜帶足夠的救援裝備就更好了。


謝邀

很久不接觸戶外活動了,很是生疏,但是看最近的戶外意外,給些個人見解。

第一是失溫,上海拔前一定要看天氣預報,帶一些高能量的能量棒,避免弄濕衣褲。

第二是中暑,研究路線,及時補水,隨時評估脫水程度。

第三就是墜落傷,學會用腰帶進行壓迫動脈止血,或者做成夾板固定患肢。

第四學習一些心肺復甦的知識,早發現異常,外出帶著必要的裝備,誰也不可能徒手心肺復甦到外界救援人員趕到。最好有衛星電話,在高速路上都有沒信號的地方,千萬完全寄希望於手機信號。

一個門外漢的瞎說。


推薦閱讀:

你在戶外運動中遇過最危險的事是什麼?
成功完成逃離惡魔島鐵人三項賽是怎樣的體驗?
航拍瀘沽湖的秋色迷人嗎?
雪山頂上的旗雲是如何產生的?
楊柳松是個什麼樣的人?

TAG:探險 | 戶外運動 | 急救 | 露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