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的寒冬真的來了嗎?


小藍單車成為近期倒閉的共享單車企業中反響最大的一個。但是這並不出乎人的意料,當一個個一二線城市共享單車過剩,廢棄單車堆積成垃圾山時,這個結局就早已經有所預兆。

尤其是冬季來臨,共享單車使用頻次下降,共享單車企業現金流受到考驗。而直到這時,也尚無一家共享單車盈利,全是靠融資的錢支撐。

OFO小黃車一輛共享單車的造價以幾百元為主,而摩拜單車剛開始的單車造價在千元以上,但是造價低廉的共享單車損壞比也遠遠超過摩拜造價較高的共享單車,需要投入更多的維護費用。無論是哪一家共享單車企業,前期均需要投入大量資金才能夠佔有市場,之後需要一個漫長的時間來實現盈利。

但是共享單車迅速成為投資界的風口,大量的共享單車開始進入市場,市場快速飽和。共享單車功能相似,不可避免的所有企業在一個領域進行競爭,從而掀起共享單車企業的價格戰,從而再次延後了共享單車的盈利時間。共享單車資本集結、巨頭分庭抗禮、價格補貼戰激烈的情勢下,融資能力受限、資金鏈斷裂將成為壓垮中小共享單車平台的主要原因,

另外,平峰期大量共享單車資源閑置以及佔道、危險騎行、兒童違規騎行等問題都影響了共享單車企業的社會形象,監管趨嚴。

2017年8月,交通運輸部等部門聯合出台《關於鼓勵和規範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對車輛標準、企業運營、信息安全等進行全面規範。此外,多地政府介入共享單車城市管理,對共享單車投放數量、停放區域進行合理調控。此舉,也令一些小型的共享單車企業推出市場。


從全民共享,到哀鴻遍野,

從大肆席捲,到紛紛退出,

短短兩年時間,這場共享的遊戲就此告一段落!

接二連三,宣布倒閉!

2017年剛剛開年,共享單車公司倒閉的消息,就還是蜂擁而至!截止目前,網傳,已經有六家共享單車公司,出現押金無法退還的問題。

2017年6月13日,運營不到半年的悟空單車,率先宣布倒閉,拿不到融資,燒不起錢,只能面臨出局!

2017年6月21日,同樣運營不到半年的3Vbike,也宣布倒閉,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技術落後,丟車嚴重,資金無法為續!

2017年8月初,町町單車宣布倒閉,同樣原因資金斷裂!

如果這些都是規模一萬以內的小公司,那麼接下來,規模已經達到數十萬的大型共享單車公司,同樣面臨出局!

2017年8月中旬,小鳴單車宣布倒閉,規模已經達到了40萬輛,也逃脫不了!

2017年11月,小藍單車以及酷騎單車宣布倒閉!

除了摩拜和ofo之外,市場上幾乎再也看到第三家共享單車的身影!

眾多的用戶,陷入了討還押金的征程!早在今年8月份,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就發布了一份《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顯示,共享單車領域的存量押金規模接近100億元。大量關於共享單車的投訴,99%為押金難退的問題。

狂歡結束,讓人深思!

共享單車這個項目啟動之初,一度成為全民點贊的項目。甚至被國際上評為,中國互聯網時代,四大發明之一!

隨處可見的單車,佔據著街道;大量破損的單車,成為了社會垃圾!原本一幅好好的牌,卻被資本玩壞了!一個好好的項目,為什麼會走到如此田地?短短時間,就哀鴻遍野!

缺乏完善的管理,只為加大規模,搶佔市場!投入越多,帶來的用戶押金就更多!市場估值就越高!一個單車行業,加上了互聯網+,居然能達到百億估值!

你我都在搶佔市場,沒有人去考慮共享單車該以什麼樣的形態存在於市場。即便有人考慮也於世無補,大量的資本擁入,形成了一味追求擴張的現狀!彷彿,這是撬開財富的唯一大門!

共享單車一個接一個的倒下,伴隨而來的是一個又一個生產自行車的工廠,從歡呼到倒閉!短短兩年時間,換了天地!

一路走好,共享單車!為什麼一個造福全民的項目就這麼難做?


個人認為並不是寒冬來了,市場還是很大的,只是目前基本趨向穩定和飽和。兩家單車基本已經把該佔有的市場都佔下了。接下來就是要在已經佔有的市場上做更多的文章,找到更多的盈利模式。

單車的出現,的確方便了很大一部分人群。用戶的使用習慣也逐漸培養起來。但目前的確有一個事實,冬天天冷的時候很少有市民會再騎單車,而在春秋季節需求很大。所以季節的原因會對單車的盈利造成一定的影響,不過對於一個體系完善的大公司來說這些都不是大問題。


謝邀!我認為不是共享單車的寒冬來了,而是那些盲目跟風的共享單車的寒冬真的來了。

大家都知道,互聯網行業的鐵律就是「老二必須死」。通常是看見投資熱點就一窩蜂衝上去,然後運營能力差的和資金實力不夠的率先出局,最後剩下最強的三家對峙,這個時候已經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剩下的三家往往不會選擇繼續燒錢PK,而是會坐下來談判,要麼三家合併,要麼其中兩家聯手合併幹掉另一家,最後壟斷整個市場。

所以那些盲目跟風的,如果不能確定自己能夠進入前三甲,一開始就不要去湊熱鬧,因為當炮灰的結局早已註定。

從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的已披露數據可以看到,倒閉、停運或是轉讓共享單車的平台已經有60餘家,加上未披露的平台預計應該有上百家。比較知名的有6家:

從上表可以看出,幾乎都是資金鏈斷裂,沒錢玩了。

可以撐到最後壟斷市場的,才有資格來談盈利模式,之前的整個過程除了燒錢還是燒錢。到了最後沒有競爭,一家獨大,所有的話語權都在自己手上,想怎麼玩怎麼玩。平台一旦成熟,收入渠道五花八門,層層疊疊,絕不是普通用戶可以想像得到的。

回到問題上來,其實共享單車發展到現在,不是寒冬,而是黎明前的黑暗,當然只是針對倖存者而言。一方面用戶習慣已經養成,二來競爭對手都已彈盡糧絕,是時候一統天下了。再耗一耗,可以坐下來談談了。

共享單車本來是一個利國便民的好項目,但如果一統天下之後,還是這樣一門心思靠資本圈佔地盤,製造城市垃圾,還把所有罪責全部推到「國民素質」身上,不在管理、服務和運營上下功夫,那遲早也得玩完。


共享單車,就是普通自行車租賃生意而已。沒有行業門檻,沒有技術壁壘,沒有準正確的市場策略,根本不考慮盈利,還不善待押金,導致了現在的尷尬局面。死,都是自己作的,怪不得行業,怪不得別人。

2018年是電助力單車元年,敬請期待。


推薦閱讀:

得過腔梗的老人如何預防血栓?
寒冬如何預防動脈粥硬化?

TAG:寒冬 | 自行車 | 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