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梨和南果梨哪個叫法對?
先亮答案:準確的叫法應該是南果梨,取「具南方諸果之長,之意為南果梨」,古時北方統稱南方為南國,果與國字在傳播時易發生混淆,便有了南國梨的稱呼。
一、「梨中之王」——南果梨
南果梨屬遼南特產,主產地為遼寧省鞍山市,是在鞍山市這種特有的富鐵土壤才能孕育出的獨特水果品種,屬華夏果中之桂冠。該梨以其色澤鮮艷、果肉細膩、爽口多汁、風味香濃而深受國內外友人讚譽,素有「梨中之王」美譽。
二、南果梨的稀有性:
南果梨是世界梨果中的珍稀品種,在《中國果樹志第三卷》介紹的梨果中,南果梨名列首位。它以其獨特的香氣被中國農科院果樹研究所對全國517個梨種評定品質極上的四個梨種之一。
南果梨最大的特點是,不管聞著還是吃著,都能感受到濃濃的酒香,這是因為南果梨成熟時,果肉會自然發酵,也只有發酵後的南果梨才最好吃。待到可以在果實表面按出一點淺淺的指印時,便到了南果梨最好吃的時候。這時不僅能感受到這南果梨的美味甘甜,更有如飲了醉人的美酒。而這一特點在其它的水果中還沒有發現。梨子亮黃色的外及形上面的紅暈,恰似一位美麗的妙齡少女偷偷的喝了酒而在臉上起了緋紅。
三、關於南果梨的起源說:
1.大孤山南果梨祖樹碑文說:
據《中國果樹志》明確記載,迄今為止可考證的最早一株南果梨樹,就生長在大孤山鎮對樁石村。(下圖南果梨祖樹)
1987年,大孤山鎮政府給「南果梨祖樹」樹碑立傳,這棵「祖宗」級的南果梨樹被圈在碧瓦青磚的院落里保護起來,樹皮呈深紅色,樹上仍有野生針刺。這株梨樹的主幹是從原先壞死的老樹樹根上後發出來的。至於死去老樹的年歲,現已無從考證了。
據碑文記載,清光緒二十年仲秋某日,村裡老人高永慶行至北坡,突感奇香撲鼻,老人尋覓至一棵碗口粗的梨樹下,只見黃里透紅的落果滿地。老人撿起地上的一枚果實一嘗,頓感清香沁入心肺,回味無窮。為弄清該梨由來,高永慶托女婿把梨帶到遼陽,讓那裡南來北往的梨客們辨認,梨客們對該梨味道讚不絕口,讚譽此果味具南方諸果之長,遂給此果定名為南果梨,因為它產於鞍山、海城,所以南果梨還有另外一個稱呼——鞍果、海果。自發現祖樹迄今已有100多年歷史。
2.大雁攜種說(南國梨說法的由來):
傳說,在一千多年前的千山,常有從南方飛來的大雁落在老龍潭一帶歇著。有一年春天,有一隻象天鵝似的紫褐色大雁從南方飛來,它把在南方叼回來的一顆梨籽吐出來,梨籽正好落在了西南溝的向陽坡上。這梨籽一落到地上就入了土,並且立刻發了芽,抽了枝,眼瞅著就長成了一棵帶刺兒的野梨樹。這一切正好被一個采野果的老道給看見了,他感到很新奇,便常常到這裡看望這棵野梨樹。不久,這棵樹開了花,結了果。果實開始是青色的,個頭不大還有點發澀,不好吃。後來,這老道用山丁子樹與它嫁接。再結果時,梨的個頭比原來大了,梨色也由青色變成金黃,還有點桔紅,咬一口,好吃極了!人們從老道那裡得知,這梨樹是那隻大雁從南方叼來的種子下的,古時候也稱南方叫南國,於是人們就把這種梨起名為南國梨。後來這南國梨叫白了,就成了南果梨。
3.善良美麗的南果姑娘說:
古時候,在海城東部的一個山村裡,住著父女倆。父親南老漢放羊採藥,女兒南果姑娘養蠶織綢,生活雖然清苦倒也其樂融融。
一天清晨,南果姑娘走出家門,看到一隻受傷的小雄鷹正在和一條大毒蛇博斗,眼看小雄鷹體力不支,大毒蛇佔了上風。南果姑娘順手摺下一根樹枝,奮不顧身撲向毒蛇,毒蛇被打死了,小雄鷹得救了,但南果姑娘卻因在博斗中被毒蛇咬傷,慢慢閉上了美麗的眼睛。
晚上,南老漢放羊回來不見女兒,心急如焚,找到蠶場,抱起死去的女兒,痛不欲生。在鄉親們的幫助下,南老漢安葬了女兒,將小雄鷹抱回家中,精心給它治傷,不久就把傷治好了,小鷹一聲長鳴展翅騰空飛向遠方。
第二年春天,人們看到了一隻雄鷹在南果姑娘墳地上空盤旋了九天九夜。待第十天飛走後,墳旁長出了一顆梨樹。南老漢把這棵梨樹當成自己的女兒,精心照料。小梨樹一天天長大了,枝繁葉茂,到了秋天,果實累累。南老漢將採摘下的梨分送給鄉親們,有的把梨裝在藍子里,掛在房樑上;有的把梨放在掏空的干葫蘆頭裡。沒過幾天全村家家戶戶飄出了濃烈的清香。大家尋來找去,發現是藍子里和葫蘆頭裡的梨發出來的香味。大家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好看、這麼好吃、香味這麼濃的水果,而且吃在口中神清氣爽,有的病人吃梨後身體很快恢復了健康。鄉親們為了紀念南果姑娘,便把梨稱做「南果梨」,這個小山村從此叫做「鷹不落」村。
從口傳到文字,總是會留下很多說法。如果真的考究一二,當是南果梨的可能性更大。
南果梨產於遼寧鞍山,並非南方水果,南國似乎為口傳之誤,流傳的久了也就成了另一個名字吧。
南果梨,屬遼南特產,中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原產地域保護產品),主產地為遼寧省的鞍山市地區。該梨以其色澤鮮艷、果肉細膩、爽口多汁、風味香濃而深受國內外友人讚譽,素有「梨中之王」美稱。是不可多得的能與新疆庫爾勒香梨、山西貢梨以及原產於日本的水晶梨等諸多梨中珍品相媲美的稀有梨種。
有人曾懷疑此果原產於南方,後來傳至遼寧。但是從衛星監控的區域、規模分析,鞍山地區被公認為發源地。而且從《中國果樹志》記載可知,迄今為止可考證的最早一株南果梨樹,就生長在大孤山鎮對樁石村。關於南果梨名稱的由來,有一個傳說。
清光緒二十年仲秋某日,村裡老人高永慶行至北坡,突感奇香撲鼻,老人尋覓至一棵碗口粗的梨樹下,只見黃里透紅的落果滿地。老人撿起地上的一枚果實一嘗,頓感清香沁入心肺,回味無窮。為弄清該梨由來,高永慶托女婿把梨帶到遼陽,讓那裡南來北往的梨客們辨認,梨客們對該梨味道讚不絕口,讚譽此果味具南方諸果之長,遂給此果定名為南果,因為它產於鞍山,所以南果梨還有另外一個稱呼——鞍果。
都可以。
品種特性編輯南國梨,也稱「南果梨」,是從秋子梨系統中篩選出來的優良地方品種。原產於鞍山,吉林、內蒙和中國西北
南國梨(南果梨)屬遼南特產,中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原產地域保護產品),主產地為遼寧省的鞍山市地區。該梨以其色澤鮮艷、果肉細膩、爽口多汁、風味香濃而深受國內外友人讚譽,素有「梨中之王」美稱。是不可多得的能與新疆庫爾勒香梨、山西貢梨以及原產於日本的水晶梨等諸多梨中珍品相媲美的稀有梨種。
部分省區均有栽植。由於該品種抗寒,吉林省栽植在~37℃條件下無凍害,而且果實品質頗佳,果心小,石細胞少,脆甜、多汁而濃香;市場銷路廣,價格高,每千克達3.00~8.00元。盛果期單株產量達100kg以上,畝產值可達1~4萬元,經濟效益十分顯著。[2] 由於南果梨對其生長環境有特殊的要求,所以它的適種區域不是很廣泛,只在中國的東三省和內蒙古自治區有一定量的栽培。其中80%以上的產量集中在中國遼寧省的鞍山地區。而在鞍山,尤以千山區的栽培時間最長,栽培技術最成熟。在千山區大孤山鎮上對樁石村有一棵年齡最大歷史最長的南果梨樹,樹齡在一百四五十年以上。
有關南果梨起源的問題,至今仍存在很多種傳說。但是不論從衛星監控圖上還是從南果梨種植區域、種植規模上來講,鞍山地區是南果梨公認的發源地。《中國果樹志》明確記載,迄今為止可考證的最早一株南果梨樹,是在遼寧省鞍山市大孤山鎮上對樁石村。
1987年,大孤山鎮政府給「南果梨祖樹」樹碑立傳,這棵「祖宗」級的南果梨樹被圈在碧瓦青磚的院落里保護起來,樹皮呈深紅色,樹上仍有野生針刺。現在這株梨樹的主幹是從原先壞死的老樹樹根上後發出來的。至於死去老樹的年歲,現已無從考證了。
據碑文記載,清光緒二十年仲秋某日,村裡老人高永慶行至北坡,突感奇香撲鼻,老人尋覓至一棵碗口粗的梨樹下,只見黃里透紅的落果滿地。老人撿起地上的一枚果實一嘗,頓感清香沁入心肺,回味無窮。為弄清該梨由來,高永慶托女婿把梨帶到遼陽,讓那裡南來北往的梨客們辨認,梨客們對該梨味道讚不絕口,讚譽此果味具南方諸果之長,遂給此果定名為南果,因為它產於鞍山,所以南果梨還有另外一個稱呼———鞍果。自發現祖樹迄今已有100多年歷史,近百年人工嫁接和繁衍,南果梨已經成為鞍山地區特有產品。
大孤山鎮作為南果梨的發源地,其南果梨純正的果味也受到專業部門的認可。在2001年第六屆遼寧優質果及加工品展評會上,大孤山南果梨一枝獨秀,獲得梨類優質大獎。
謝謝邀請。
小時候沒見過南方的香蕉,這北方的最常見的是蘋果大棗梨子柿子之類,那會真是吃么么香啊。但很可惜啊,現在兜里有了小錢錢了,反而賣啥吃著都沒有小時候那個味道了!太多小時候吃過的那些美味,只能留存在記憶里,生活中再也品不到了。
說到這裡多說一句,書生這裡有一種「草種子糖」,就是真的草種子,拿地瓜糖的糖稀粘起來的,一片片很薄,壓在一起。那會是拿牙膏片換。等領到工資,要把這糖吃個夠!這可是小時候最偉大的夢想!哈哈。
言歸正傳。碰到這個問題才知道它是遼南特產,世界梨果中的珍稀品種!感謝出題者,讓書生又學了一點知識。至於南國還是南果,書生竊以為,叫南果的話應該更能切合它的淵源吧?
為啥?因為那年代交通極不發達,很少真的有人去過南方。再一個,基本絕大多數都是文盲,估計也就私塾里的先生能搖頭晃腦知曉「紅豆生南國」的這個南國的梗吧?在北方,南山、南坡之類的是大普及稱謂,卻從未聽說南國這個說法。
再一點,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還有一種小水果,叫「果毛」,看大小顏色有些像,但這個「梨」上面卻多了梨子所特有的那些小點點。書生沒見過真樹,網上也找不到「果毛」的蹤影,它倆到底是不是一個東西?果的本意應該就是說它是山果野果,毛的意思書生竊以為就是形容它的小巧,上不了大檯面,就如村裡說「毛孩子」、「毛頭小子」一個語義。那這個果毛能叫國毛嗎?肯定不行!你就是真想這麼寫這麼叫,皇帝也不答應吧?你都把堂堂國家叫小成毛了不是?所以用這個「果毛」來印證,書生認為應該是南果梨才是它的最初來歷。
說到這裡,書生也有個問題,東瓜西瓜南瓜北瓜都有,那這個南「果梨」,也一定最起碼有一個對稱的北「果梨」之類吧?不知哪個大神有答案呢?呵呵。
小時候是真把節日當節日過的,印象中的節日是都有各自特色,當然這特色對於孩子來說只是離不開吃。元宵節的元宵、端午節的粽子,而中秋節除了月餅就是能吃到各種水果了。高端一點的有新疆哈密瓜、產量極低的玫瑰香葡萄,要說桌子上最常見的大概就是南國梨了。
(圖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
個頭不大賣相併不好的南國梨應該算是遼寧的特產了,具體點說就是鞍山那一片的特產。現在物流發達了,特產的稱號也貶值了,但是對於南國梨來說,似乎出了遼寧很難在市場上見到。這想必不是因為有「梨中之王」稱謂的南國梨不好吃,大概還是因為不易存儲的問題。
差不多中秋節前,南國梨就成熟了。但是南國梨剛摘下來的時候是不能吃的,很澀,需要放上一周左右的時間,慢慢的就由剛摘下時的翠綠色變成了金色與紅色相間。吃南國梨與吃桃子差不多,就是要吃軟乎的,小時候忍不住,總會把未熟透的果子挨個捏一捏,結果能吃的時候,果肉吃起來只剩下一嘴沙子的感覺。
軟軟的、甜甜的,這是通常的描述,至於果子的口感如何看個人愛好,但南國梨與眾不同的就是它的香味。家裡放一箱南國梨的話,幾天下來幾乎一屋子都是的香味,如果要給這個香味定個位的話,差不多算是一種淡淡的酒香吧。只是如果放時間長了不吃,那很快就爛掉了,而且屋子裡的酒味會越來越濃烈。
作為一個遼河沿岸特有的樹種,南國梨也是有傳說的,只是這個傳說並不像其它的那些一樣上溯自幾千年前。樸實的遼寧人給樸實的南國梨按上的傳說才一百多年。雖然版本不少,但都是晚清期間鳥兒把樹種叼來的,也因此有了此果的名字,從南國來——就是南國梨。可惜,南方並無這種果樹。
(圖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
以前曾經見到過南國梨的「始祖」——一棵活了一百多年的梨樹,鞍山市大孤山政府甚至給這果樹樹碑立傳,而且還蓋了一座小院子。這始祖樹也並不起眼,主幹差不多碗口粗細,大約十來米高,而且當時雖然樹體死掉了一部分但是每年仍然結果幾百斤。當地人不賣這樹的果子,而是成熟後全村人分掉,這也是出於村民內心對這棵老樹的尊重吧。而這個始祖樹居然結的是兩種果子,樹冠上結的是南國梨,而根部結的則是山梨,專業的話說,這叫自然雜交,這大概能說明南國梨的出處了。
水果一般都能治點病,南國梨也一樣,當地有一種吃法據說可以治療慢性氣管炎和慢性胃炎。主材料就是南國梨和山楂,辦法就是先把山楂煮熟了之後撈出來,然後在把切好的南國梨放在一起煮到汁液粘稠,這個好像名叫南國梨山楂飲的飲料,味道的話最後還是要放點蜂蜜或是糖。梨子潤肺這個是自古有講的,至於對胃炎有療效這個該是偏方吧。
什司縣人給你準確答案,什司縣有個村叫三棵梨樹,在唐代就有這個地方,三棵梨樹村的大溝有個下甸子,歷史上只有八戶人家,現小學下面五戶房子歷史就是個龍門客棧,過去趕馬車的人黑白兩道都要住在這裡,古墓狼林,道路狹窄,有個叫李學洲的人找了後老伴,之前是個日本翻譯的女人,去過日本大阪,李學洲這個人勤勞聰明,把三棵梨樹的樹枝利用老婆從日本知道的嫁接技術接到野生山梨樹上,接出後三年長大,果味香甜,她的老婆去過日本,長說是去了南國,就把樹上接的梨叫成南果梨,李學洲山地現在還有,成為村裡的地名,三棵梨樹地名唐代之前就有,薛里征東還在客棧住過,日本人侵佔東北時把三棵梨樹村修了圓圈的大圍牆,三棵梨樹村過去都叫圍子。李學洲山地是後來南國梨擴大生產的起點。懂了嗎大家。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