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


月餅又叫「團圓餅」,是明月和團圓的象徵。關於它的起源,傳說很多,最著名的是朱元璋用月餅約定起義時間的傳說。

(圖片來自網路,侵刪)

傳說元朝末年,民怨沸騰,狼煙四起。朱元璋打到金華、處州、溫州時,鄰近百姓紛紛請求朱元璋派兵除掉三郡的蒙古保長,劉伯溫出了一個主意,先四處散播童謠:「且莫笑,看重九;重九交午未,人頭要落地。」接著四處防風,說靈山普善先師託夢,中秋月夜子時,若是對月吃月餅,可免大難。到了這一天,大家把月餅掰開,發現裡面有一張字條,寫著:「中秋子夜時,齊殺管家公。」於是紛紛起義,消滅了蒙古保長,吃月餅的習慣也就延續了下來。這是劉伯溫故鄉文成縣的說法,這個傳說並不止這一個版本。

這只是個民間傳說,並不可靠。要追溯吃月餅的習慣,還是得先從餅說起。

餅食起源很早,春秋戰國時就是主食,是當時吃麵食最主要的形式,《急就篇》將餅和餌並列為食物之首,前者是面,後者是米。東漢時有了來自西域的胡麻,也就是芝麻,加了胡麻的餅,就叫胡餅,很流行了一陣子。

從《釋名》的記載來看,東漢時餅的種類已很豐富,有胡餅 、蒸餅、湯餅、蠍餅 、髓餅、金餅、索餅。但是此時的餅都沒有餡,加餡料的餅,要到魏晉南北朝時才出現,石勒就很喜歡干棗、胡桃做餡的蒸餅。

羊肉做餡的餅也很常見,料加得很足,這種餅唐朝時很流行,叫「古樓子」,但不是中秋節才吃,平時就可以買到。武則天時有一個叫張衡的官員,嘴饞,邊騎馬邊吃胡餅,模樣很不雅觀,被武則天開除了。唐玄宗時,中秋節宮內要搭彩樓、擺酒宴賞月,但並沒有月餅這樣的特色食品。

和中秋節有關的節令食物,最早的是玩月羹,是羹湯,一碗盛出來也是圓圓的,五代時出現。

宋朝時,月餅的名稱已經出現,吳自牧《夢梁錄》里寫到當時市面上的點心,有芙蓉餅、菊花餅、梅花餅……之類,其中就有月餅。但這個月餅,是因為它形狀圓,像月亮,所以叫月餅,隨時可以買到的,並非中秋節才吃。

元朝各種胡餅很流行,但沒有月餅的吃法。

月餅和中秋節聯繫在一起,還真有可能是在明代。明代文獻中出現大量與月餅有關的記載,還明確提到了做月餅和八月節(中秋節)有關,比如沈榜《苑署雜記》里「八月饋月餅」一條,再比如田汝成《西湖遊覽志余》中「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 等等。

最初是供月的供品,供完之後眾人分而食之,分享好運,又有闔家團圓的美意,就逐漸形成了習慣。在明朝之前,以賞月為主,擺上酒席也就行了,似乎也沒有專為拜月發明一種供品的必要。


八月十五,時屆三秋之中,故謂中秋。中秋節的由來的說:中秋時節,氣溫已涼未寒,天高氣爽,月朗中天,為玩月最佳時令,人們多愛此時玩月,自唐以下漸演為節令。

為什麼要在中秋這天吃月餅呢?大家都知道月餅是中秋必需品,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下面舉幾個野史正史的栗子。

據說,月餅的「始祖」最早出在殷、周時期的江浙一帶,為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太師餅」。

到了強漢時,張騫出使西域引進胡核,芝麻為月餅的製作增添了輔料,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出現五仁月餅的雛形,名曰「胡餅」。

到了元末時,蒙古人的殘酷統治,導致中原廣大人民紛紛起義抗元。「八月十五殺達子」,說的是元官兵搜查嚴密朱元璋等反抗力量,劉伯溫為傳遞消息,讓人製造餅子分給起義軍,在餅子裡面藏入「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當晚起義響應。元朝被推翻,為了紀念這一功績,中秋吃月餅的習俗也就傳了下來。

圓圓的月餅映照天上的月亮,象徵天上的圓月,反映了人們期盼團聚的美好願望。


中秋是我國的很重要的傳統節日,那天闔家團圓,擺上美酒佳肴果品,共賞明月。


而各種各樣美味的月餅則是必不可少的佳品,五仁的,棗泥的,豆沙的,飴糖的,鳳梨的,蛋黃的,火腿的,椰蓉的,芝麻的,蓮藕的,應有盡有。

如果說選一樣代表中國節日的美食,只能是月餅。餃子尚且不能代表,因為南方人過年不吃餃子,同樣湯圓、粽子也不能代表,總有一個地方不吃它。而月餅,無論塞北、江南、北國、平原,每當中秋賞月的時候,它都會擺在餐桌。


那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呢?

有三種說法:

一,商周時期,聞太師規勸無道昏君紂王,卻被紂王的寵妃妲己設計殺死,在八月十五日在絕龍嶺歸天。江浙的百姓憐其忠義,每當八月十五月圓的時候總是用圓餅,裡面填充上果仁、葡萄、砂糖等物祭祀。

二,楊貴妃和唐玄宗有一年賞月,一起吃一種圓形的薄薄的,裡面有著葡萄乾、胡桃仁,果脯等東西的餅。楊貴妃非常喜歡吃,就問這是什麼餅。一個宮女回答這是胡餅。楊貴妃嫌胡餅名字不好聽,唐玄宗就說,愛妃不喜歡這個名字,看看這餅多像天上的月亮啊,以後就改名叫月餅吧,楊貴妃非常高興。從此月餅的名字跟製法從宮中傳出來,成為百姓非常喜歡的賞月佳品。

三,元末南方百姓備受壓迫,每村裡都供著一個色目兵,五戶人家才能共用一把菜刀。百姓們不堪忍受,最後決定反抗。又怕走路了消息被官府偵知,於是打了一種小圓餅,裡面有白糖芝麻等物,秘傳「八月十五,吃月餅,殺韃靼」。最終在八月十五那天起兵,攻佔官府,把原來的貪官污吏都趕回了草原。為紀念勝利,開始過八月十五中秋節,月餅流傳了下來。

其實這三種說法都經不起推敲。

首先,商周時姓都不掛在名前面,不會有聞太師這種稱呼;再者當時江浙還是一片化外之地,中原說話都未必聽的懂,怎麼會紀念個聞太師;還有葡萄等物得到漢朝才傳進來。

唐朝時的胡餅個月餅差很遠,是種類似於饢的東西,沒有填充物,上面也有芝麻。

過中秋節早在唐宋時就有記載,不必等到元末。當時土地兼并嚴重,各個地方的農民戰爭如火如荼,也不必用個月餅悄悄傳遞消息。

其實過中秋節,是因為八月中旬的時候,糧食已經豐收,各種瓜果已經成熟起來,正是好吃的時候,辛苦了一年的農民也開始歇歇了,逐漸在八月十五這天賞月慶祝。其中有種食品,是把麵粉打成小餅,把採摘的瓜果填充進去。在宋朝已經出現,在明朝開始流行,最遲在清朝早起成為中秋節必吃的月餅。

傳說中月亮系太陰之精,動物修鍊時還要拜月,闔家團聚的時候一定要吃月餅,會一年裡幸福美滿哦


其實中秋節最早並不吃月餅。

按最早在《周禮》的記載,《禮記·月令》上說:「仲秋之月養衰老,行糜粥飲食。」

可見當初最早是喝粥的。

而且很多民俗學者認為中秋最主要的來源是為了慶祝豐收,同時會祭拜土地神。

至於為啥要吃月餅,不嚴格地說法是:隋末唐軍於大業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軍裴寂以圓月作為構思,成功發明月餅,並廣發軍中作為軍餉,並成功解決因大量吸收反隋義軍而衍生之軍糧問題。

所以在唐朝的時候,吃月餅的習俗就已經出現了。

根據《洛中見聞》,唐僖宗曾在中秋節當日命令御膳房用紅綾將餅賞賜給新科進士。北宋之時,該種餅被稱為「宮餅」,在宮廷內流行,但也流傳到民間,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團」。蘇東坡的《留別廉守》曾經提及:「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當中的「小餅」也即是月餅。

至於「月餅」這個名稱正式定名,則要到南宋吳自牧《夢梁錄》中,不過那時的月餅是菱花餅一類的餅形食物,後來才演變成圓形,寓意團圓美好。

明代田汝成《西湖遊覽記》提及:「八月十五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饋,取團圓之意。」,可見月餅於當時流行於民間。清代已有詳細記述月餅製作方法的書籍。清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

所以中秋節為啥要吃月餅,最主要的原因是寓意了團圓美好之意。

至於在月餅里包「八月十五殺韃子」的字條這件事,正史中並沒有記載,僅僅只是民間傳說。

故事的雛形見於清朝光緒年間首次刊行的元初徐大焯《燼餘錄》,該故事是描繪蒙古兵進入蘇州吳縣後對當地的殘虐。後來有人摘采《元史》及蒙古族相傳元朝虐政的記載加以改編,再把劉伯溫當作策劃月餅傳訊的主謀,合成完整的「八月十五殺韃子」的傳奇故事。

此故事結合劉伯溫《燒餅歌》讖言預測滿清滅亡的傳說,以蒙古影射滿清,配合「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漢民族革命的宣傳,於清末至民國的反清排滿浪潮中迅速傳播。變為家傳戶誦的中秋民間傳說,直至現在。


推薦閱讀:

TAG:社會 | 月餅 | 中秋節 | 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