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初期的軍隊為什麼打不過匈奴的騎兵?
西漢在漢高祖、漢惠帝、漢文帝、漢景帝四朝都採取與少數民族和親的 「送女人、求太平」 的外交政策,是因為當時的漢朝軍隊很差勁?
漢朝軍隊和匈奴軍隊比較,其劣勢在哪些方面呢?
匈奴大攻圍馬邑,韓王信降匈奴。匈奴得信,因引兵南逾句注,攻太原,至晉陽下。高帝自將兵往擊之。會冬大寒雨雪,卒之墮指者十二三,於是冒頓詳敗走,誘漢兵。漢兵逐擊冒頓,冒頓匿其精兵,見其羸弱,於是漢悉兵,多步兵,三十二萬,北逐之。高帝先至平城,步兵未盡到,冒頓縱精兵四十萬騎圍高帝於白登。
至孝文帝初立,復修和親之事。其三年五月,匈奴右賢王入居河南地,侵盜上郡葆塞蠻夷,殺略人民。於是孝文帝詔丞相灌嬰發車騎八萬五千,詣高奴,擊右賢王。右賢王走出塞。
漢孝文皇帝十四年,匈奴單于十四萬騎入朝那、蕭關,殺北地都尉卬,虜人民畜產甚多,遂至彭陽。使奇兵入燒回中宮,候騎至雍甘泉。於是文帝以中尉周舍、郎中令張武為將軍,發車千乘,騎十萬,軍長安旁以備胡寇。而拜昌侯盧卿為上郡將軍,甯侯魏遫為北地將軍,隆慮侯周灶為隴西將軍,東陽侯張相如為大將軍,成侯董赤為前將軍,大發車騎往擊胡。單于留塞內月餘乃去,漢逐出塞即還,不能有所殺。
軍臣單于立四歲,匈奴復絕和親,大入上郡、雲中各三萬騎,所殺略甚眾而去。於是漢使三將軍軍屯北地,代屯句注,趙屯飛狐口,緣邊亦各堅守以備胡寇。又置三將軍,軍長安西細柳、渭北棘門、霸上以備胡。胡騎入代句注邊,烽火通於甘泉、長安。數月,漢兵至邊,匈奴亦去遠塞,漢兵亦罷。
這是《史記》中記載的漢武帝之前的四次規模較大的漢朝和匈奴之間的戰爭。
第一次,白登之圍,由於劉邦哥輕敵冒進,中了冒頓誘敵之計,導致被圍。然後兩國停戰,漢朝用宗室女的禮物換取和平。
第二次,匈奴大舉入侵上郡,漢朝主力軍趕來後,匈奴走了………………
第三次,匈奴超大規模入侵,斥候直達甘泉宮,看模樣是要一舉拿下長安了。結果漢朝集結號兵力後,匈奴單于逗留觀望了一段時間,走了………………
第四次,匈奴大舉入侵上郡、雲中,漢朝集結軍隊駐防,然後匈奴……走了…………
除了白登之圍誘使劉邦陷入包圍外,匈奴幾乎就沒有打算過如何殲滅漢朝主力,也沒有打算過如何征服漢朝,反而是來來回回騷擾,避免和漢朝主力交戰。漢朝對這種戰術一籌莫展,但匈奴這算打過了漢朝嗎?
所以說,許多網友渲染的匈奴如何如何強大,如何如何威脅漢朝,彷彿匈奴已經具備了滅亡漢朝的實力一樣。然而忘了著名漢奸中行悅的這段評價:
初,匈奴好漢繒絮食物,中行說曰:「匈奴人眾不能當漢之一郡,然所以強者,以衣食異,無仰於漢也。今單于變俗好漢物,漢物不過什二,則匈奴盡歸於漢矣。其得漢繒絮,以馳草棘中,衣袴皆裂敝,以示不如旃裘之完善也。得漢食物皆去之,以示不如湩酪之便美也。」於是說教單于左右疏記,以計課其人眾畜物。
匈奴全部的人口,還不如漢朝一個郡……當然這裡對比的是漢朝的大郡。就這麼點人口,是真的經受不住主力決戰的消耗的,所以冒頓單于、老上單于、軍臣單于是明白他們的家底的。
事實上,就是在漢武帝時期,屢次的北伐,依然是漢軍準備齊整嘩啦啦殺過去了,匈奴沒影兒了,也就是《史記》中的描述「漢軍不能有所殺」……只是漢武帝是真下了血本,不在乎軍事行為的消耗,一次次地出擊,最終也因為有衛青、霍去病這樣的名將的努力,才得以像大海撈針一樣撈出藏匿在草原中的匈奴人並予以殲滅。而漢文帝、漢景帝時期,漢朝的軍事支出,還需要鎮壓那些心懷不軌甚至叛亂的關東諸侯們,對匈奴只能是滿足於嚇唬走就行了,抽不出手來反覆一遍遍地去殲滅來去無影的匈奴軍隊的。
要打匈奴,農耕文化打匈奴乃至於游牧也不過幾種方法。
第一種李牧式。設圈套,打埋伏,搞就地殲滅。
第二種霍去病式。養馬,組織騎兵狂奔對方基地。找到對方主力決戰。
第三種,說諸葛亮式有點勉強。就是中國古代對抗游牧的傳統秘籍。戰車。
象棋里車乃第一強子,士卒依靠車來進行防禦,機動,補給。這是從周朝就有記載的。
咸寧五年(279)正月,河西鮮卑人禿髮樹機能率眾反晉,攻佔涼州(治今甘肅武威),晉廷大震。時馬隆任司馬督,自請招募勇士3000前往收復。武帝准其所請,授他為討虜護軍、武威太守,允其至武庫任選兵器,並領三年軍資而後出發。十一月,率軍西渡溫水(今武威東),禿髮樹機能領部眾數萬據險阻遏。馬隆改革兵器,作扁箱車。在廣闊地帶,依八陣圖聯車為營,插鹿角於車的外圍;遇道路狹窄,則將扁箱為木屋置於車上,以擋矢石。據《晉書·馬隆傳》記載,他還令晉軍著皮甲,於道旁累磁石干擾身裹鐵甲的鮮卑人行動。如此且戰且進,不斷獲勝。武帝在久未聞馬隆軍音訊後獲得捷報,甚喜,詔授馬隆假節、宣威將軍。十二月,經大戰,斬禿髮樹機能,克涼州。
中國晉代馬隆征涼州時所作車陣:「晉馬隆循衛、李選士三千二百人,配車一百二十八乘,三百人為游奕,依孔明八陣而為四層,路廣,車上以木為拒馬向外,結營而行,名鹿角車營;路狹,更施木屋,以蔽矢石,木屋拒馬,以低為式,治力前拒,兼束部伍,且戰且進,故曰扁箱車陣也。能損益,即便利,尚可成出塞之營耳。」晉將軍馬隆出征涼州,為防禦敵之騎兵,因布此陣。全陣凡3200人,配車128乘,每乘25人,每二乘相互為一陣。300人為遊走的機動部隊。陣由四層構成,一層56乘戰士,二層40乘,三層24乘,四層8乘。車上置拒馬木以禦敵騎,並置扁箱,以保護車上士兵。《續武經總要》云:「木屋拒馬高則難用,故扁其箱以承」矢石,故陣以「扁箱」得名。
以後戚家軍也用車戰對抗後金的八旗精銳。
最早實施這種戰術的,是三國時代蜀國的諸葛亮。他使用的八卦車法,就是基於使用戰車阻擊敵人騎兵的這種想法。他創造的運糧用的木牛、流馬這種獨輪車,也是作為阻擊敵人騎兵衝鋒用的一種障礙物來使用的。
諸葛亮北伐對魏國。魏國早已經打服了匈奴,鮮卑胡騎也有內遷。因此騎兵相比蜀漢很有優勢。
主動進攻,能否以步兵克制魏國的騎兵,是個問題。所以後出師表裡,諸葛亮寫喪失突騎一千就心痛的不得了,雖然不是諸葛亮本人親筆,也反映了當時人的認識。蜀漢是沒有騎兵可補充的。只能靠自己的智慧去彌補。因此做戰車與陣法。
以桓溫之能,四萬精銳碰到慕容垂的八千鮮卑騎兵,幾乎身不免,大敗於枋頭。
所以諸葛亮北伐,能打得魏國閉門不出,自己無甚損失就已經很難了。
回到話題,秦漢時期,西漢初年,能否有這三種方式呢。
第一種,我看過一個寫穿越小說的,想依靠太行黃河打埋伏,吃這麼大一桌菜。
反正匈奴當時極盛,統一了草原。所以李牧在世也無法吃下四十萬。
那個依靠太行黃河打埋伏的。當然小說寫的很成功。但漏洞百出。
首先要遷徙民眾,其次情報要保密,黃河不能結冰,口袋關隘一個都不能出問題。
實際上遷徙一個省的民眾,那基本就是董卓了。不弄到屍橫遍野,震驚天下是不可能的。
韓王信叛逃,熟悉地理,因此計劃可能落空。
當時單于是個人物,伏擊了劉邦。因此這計謀不好使。
玩意這四十萬進入內地燒殺劫掠,連接諸侯,漢朝直接就gameover了。五胡亂華提前五百年。
後期漢朝武帝搞過一次,情報保密不行。走到途中牛馬成群,沒人,是傻子也得問問。抓住個小官一拷打就招了。伏擊暴露。
第二種,必須得國力強盛。漢武帝搞了養馬令才能爆騎兵。
結果仗是贏了。馬死得多。經濟還是要崩。一萬騎兵農業社會搞起來等於六萬步兵。
不用騎兵可以不。
你覺得大漠之上,靠雙腿追擊四條腿,甚至十六條腿,是誰先崩潰呢。
西漢初年,漢朝連馬車都少見,許多朝廷大員都坐牛車,怎麼搞。
第三種,防守可以,比如李陵,馬隆,諸葛亮。但要殲滅,出塞,必須地形很好。而且真在大漠,補給也跟不上。
李陵就是活活被耗死。
所以西漢初年,匈奴問題無解。只能是守要塞,和親,恢復國力,謀取河套。一步一步來。整部《漢書》里記載匈奴在人數少於漢軍的情況下打敗漢軍的我只找到一處,就是李廣蘇建傳里三個匈奴射鵰者殺敗漢中貴人數十騎,但雙方人數太少沒什麼意義,並且之後李廣一挑三,殺二捉一
而漢軍以少擊多,或在匈奴優勢兵力包圍下戰敗但殺敵過當的記載有許多
不過西漢前期的匈奴軍隊平均水平說不定真比漢武帝時代的匈奴要強,因為漢初不少叛將帶著軍隊投靠了匈奴:
是時,漢初定,徙韓王信於代,都馬邑。匈奴大攻圍馬邑,韓信降匈奴。匈奴得信,因引兵南逾句注,攻太原,至晉陽下。高帝自將兵往擊之。會冬大寒雨雪,卒之墮指者十二三,於是冒頓陽敗走,誘漢兵。漢兵逐擊冒頓,冒頓匿其精兵,見其羸弱,於是漢悉兵三十二萬,北逐之。高帝先至平城,步兵未盡到,冒頓縱精兵三十餘萬騎圍高帝於白登,七日,漢兵中外不得相救餉。匈奴騎,其西方盡白,東方盡駹,北方盡驪,南方盡騂馬。高帝乃使使間厚遺閼氏,閼氏乃謂冒頓曰:「兩主不相困。今得漢地,單于終非能居之。且漢主有神,單于察之。」冒頓與韓信將王黃、趙利期,而兵久不來,疑其與漢有謀,亦取閼氏之言,乃開圍一角。於是高皇帝令士皆持滿傅矢外鄉,從解角直出,得與大軍合,而冒頓遂引兵去。漢亦引兵罷,使劉敬結和親之約。
是後,韓信為匈奴將,及趙利、王黃等數背約,侵盜代、雁門、雲中。居無幾何,陳豨反,與韓信合謀擊代。漢使樊噲往擊之,復收代、雁門、雲中郡縣,不出塞。是時,匈奴以漢將數率眾往降,故冒頓常往來侵盜代地。於是高祖患之,乃使劉敬奉宗室女翁主為單于閼氏,歲奉匈奴絮繒酒食物各有數,約為兄弟以和親,冒頓乃少止。後燕王盧綰復後,率其黨且萬人降匈奴,往來苦上谷以東,終高祖世。
這些中原軍隊熟悉漢朝的形勢,也帶走了中原的武器盔甲和可能的攻城器械製作技術,讓匈奴作為一個游牧部落聯盟,有了攻城略地的能力,而且基本上是漢朝一有將領投靠了匈奴,匈奴就攻過來一波,投降漢軍的作用可見一斑
漢朝第一次嫁女(注意,和親不等於嫁女)的原因不是白登之圍,而是「匈奴以漢將數率眾往降,故冒頓常往來侵盜代地」
到了漢武帝時代,漢高祖那時候投靠匈奴的漢將和漢軍都死了,帶過去的鐵質武器盔甲可能也損耗得差不多了,匈奴軍隊整體上又恢復到了游牧部落的水平,比起夾雜漢降軍的漢初水平反而有所退步
漢朝打不過匈奴?西漢正處於一漢敵五胡的擁有單兵碾壓性優勢的時代,李陵五千步兵以車為盾就可以跟幾萬匈奴騎兵周旋的時代。白登之圍發生的背景是劉邦看優勢太大,隨便框了幾個兵a了上去。西漢跟匈奴停戰只不過是因為漢初的主要矛盾不是漢匈矛盾,而是漢與諸侯的矛盾。
即使是西漢初期的軍隊對比匈奴也沒有明顯劣勢,劉邦開國初期也多次和匈奴交手不落下風。
至於白登之圍,實際上白登之圍劉邦也談不上是輸,雖然一度因為輕敵被包圍,但冒頓也攻不上去,後來漢朝的援軍逐漸趕來,劉邦又利用陳平的計策也是成功脫困。並在此之後還擊敗了匈奴。
【(夏侯嬰)因從擊韓信軍胡騎晉陽旁,大破之。追北至平城,被胡所圍,七日不得通。高帝使使厚遺閼氏,冒頓開圍一角。高帝出欲馳,嬰固徐行,弩皆持滿外向,卒得脫。益食嬰細陽千戶。復以太僕從擊胡騎句注北,大破之。以太僕擊胡騎平城南,三陷陳,功為多,賜所奪邑五百戶。】
而且白登之圍前漢軍也是屢戰屢勝
【七年冬,上自往擊,破信軍銅,斬其將王喜。信亡走匈奴。其與白土人曼丘臣、王黃等立趙苗裔趙利為王,復收信敗散兵,而與信及冒頓謀攻漢。匈奴仗左右賢王將萬餘騎與王黃等屯廣武以南,至晉陽,與漢兵戰,漢大破之,追至於離石,破之。匈奴復聚兵樓煩西北,漢令車騎擊破匈奴。】
綜合以上表現,漢軍的發揮沒什麼丟人的地方。除了劉邦一時的冒進,其餘時候比如戰爭初期的接連大勝,以及被包圍後嚴防壁壘,到最後脫困反擊,漢軍都展現了出色的實力。
而後來之所以漢朝和匈奴和親,並不是因為怕匈奴(邊境騷擾可以忍,但如果匈奴準備大規模入侵,就連漢文帝也絕不會坐視不管),而是因為當時百姓確實需要休養生息,如果硬要和匈奴一爭高下,可能就會和秦朝一樣激發百姓的不滿從而滅亡,那樣即使贏了匈奴也是得不償失。
所以打匈奴,漢軍不怕,但要把匈奴打廢,這需要堅實的國力做基礎。在國力不夠前,用和親來減少邊境受損,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漢族人口比外族多,經濟發展、國力積蓄肯定是西漢有優勢。簡單來說就是前期速推未必輸但很不穩,但拖到後期穩贏,所以選擇後者顯得更明智些。
和親就等於打不過,真是懦弱的皇漢心理。一個懂於使用外交和擅於發展經濟的國家,才顯示出其智慧。不然像某大萌么?
王莽把全國人民連升三級(100升500升1000升5000),待遇不變,導致東漢的曲長(5000)淪為百長(100)。。。
周朝1個都有2個州,各2500兵,1個都有25個成,1個成有2個卒,各100人。
根據《商君書》秦一軍由五大夫率領,五部12萬5000壯丁(《管子匡君大匡》里的五屬也是設立五大夫管理耕地相當於10個男爵國的12萬5千戶),其中2萬5千是戰兵,其中精銳輕兵甲士1萬6千。
一部由尉(公乘)和軍司馬率領,加後勤25000人,其中職業軍人的精銳輕兵甲士3000人,根據兵馬俑,估計還要加上2000無甲的弩兵和輕步兵。
一曲由候(公大夫)率領,加後勤5000人,其中輕兵甲士500人,什長都是甲士,尉所在的中曲則為1000人,什長伍長都是甲士,尉與司馬500人、候500人。
一官由將(官大夫)率領,加後勤1000人其中輕兵甲士100人。
《商君書·境內》:「五(五十人十分之一 )人一屯長,百(千人十分之一)人一將。」 《史記·陳涉世家》:「 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敵戍 漁陽 ,九百人屯 大澤鄉 。陳勝、 吳廣 皆次當行,為屯長。」(失期下層小兵是賠錢但是一般賠不起只能幹苦役干到死,屯長估計是被斬首)
西漢繼承秦的部曲制。
西漢的進步是伍長也全部成為甲士,一軍五部12萬5千人,有甲士2萬5千人。
大將軍營五部《續漢書》,分左右前後中五部《大通漢簡》。部校尉一人,比二千石,假軍司馬為副,比千石《續漢書》,統率25000人(周朝以12500人為軍)《中國全史軍事卷》,其不置校尉部(12500人),但軍司馬一人,比千石《續漢書》。
10個西周男爵國,也就是西漢一個郡,郡守,二千大石,是比二千石的2倍。
部下有曲,分左右前後中五曲《大通漢簡》,曲有軍侯{候}一人,假侯{候}為副,比六百石《續漢書》,統率5000人(周朝以2500人為師)《中國全史軍事卷》(其中500是輕兵甲士)。
1個西周男爵國,25個200戶,五千戶,也就是西漢一個小縣,縣長,比六百石,縣令是2~4個縣長,千大石,是比六百石的4倍,千中石,是比六百石的2倍。
曲下有官,分左右前後中五官《大通漢簡》,官有二五百主{千人}一人,官分前後隊,五百主為副,統率1000人(周朝以500人為旅)《中國全史軍事卷》(其中100是輕兵甲士)。官下有隊(500),隊下有列(100,其中10是輕兵甲士),分左右前後中五列《大通漢簡》,列有百將一人,比四百石,統率100人(周朝以100人為卒)《中國全史軍事卷》,屯長為副,比二百石《續漢書》,統率50人(周朝以25人為兩)《中國全史軍事卷》。屯下有什,什長一人,伍長為副,比百石,統率10人(周朝以5人為伍)《大通漢簡》。
西漢後期改行募兵制,其實質依然是農夫養職業軍人。
車步兵部曲:根據武經總要引裴子新令。
居延漢簡有「左部右曲侯」、「右部右曲侯」,敦煌懸泉漢簡有"己校前曲後"、"戊校左曲候"、"戊校前曲候"、"己校左部中曲候"、"戊校右部中曲",青海大通上孫家寨西漢簡「後曲侯」。曲下有官,官下有隊,如「曲(5000)前、左、右官(1000)前隊(500)」。隊下又有列、屯、什(對)、伍,如「什以肩章別,伍以肩左右別」、「五人為伍」。(《大通上孫家寨漢簡釋文》325、307,《文物》1981年第2期)
裨將軍
同時管理下屬的騎兵部司馬的5000~10000人和車步兵部校尉的25000人。五代到宋初,馬步軍都指揮使之下,也是分馬軍指揮使和步軍指揮使。日本戰國,部將之下,也是分騎兵的侍大將和步兵的足輕大將。
偏將軍
《漢書》王莽五大司馬、二十五大將軍、百二十五偏將軍、千二百五十禆將軍,雖然是把全國官民各升三級,所以與原有軍制不同,但是也能看出偏將軍比禆將軍高一級,所以應該是統帥五萬步兵加一萬騎兵。
《後漢書·班固傳》「陳師案屯」唐武則天太子李賢注引《續漢志》:「大將營五部,部校尉一人。部下有曲,曲下有屯長一人。」 這是王莽把全國人民連升三級,導致曲候(5000)變為百長而不值錢
到東漢三國兩晉,設立步兵部曲督(也就是部校尉)管理步兵甲士500人,步兵部曲將(也就是曲軍候)管理步兵甲士100人,騎兵部曲督管理騎兵100人。東漢一軍甲士2萬5千,中軍3000,騎2000,揚奇伏各二300隊、備二100隊,其他步兵分為五部,每部兩曲,每曲兩官,每官兩隊,每隊500人。
沒馬,樓煩匈奴降民騎兵才是漢初主力,其他的都是垃圾
自劉邦始任用匈奴降將守衛長城,訓練騎兵。其他灌嬰樊噲等匈奴手下敗將不值一提。
高後時封:
弓高侯韓頹當,漢初韓王信之子。韓王信因被漢高帝猜忌,投降匈奴,韓頹當生於匈奴。呂后當政,韓王信妻攜時封匈奴相國的韓頹當歸漢,受封弓高侯。
襄城侯韓嬰,韓王信太子之子,以匈奴相國從祖母韓王信妻、叔父韓頹當降漢,封侯。
景帝時封:
景帝中三年(前148年)春,疑因內部傾軋,匈奴王七人率其部眾降漢,皆封為列侯。七人分別為安陵侯于軍、桓侯賜、逎侯陸彊、容城侯唯徐盧、易侯仆&<黑旦&>【音怛】、范陽侯代【一稱范代】、翕侯邯鄲。
亞谷侯盧它之,以匈奴東胡王降。它之本漢人,漢初燕王盧綰之子,盧綰獲罪高帝,率數千騎北逃匈奴,受封東胡王老死其間,它之繼王。景帝在位後期,它之率部眾降漢。
武帝時封:
翕侯趙信,以匈奴相國降,或說為「胡小王」,元光四年(前131年)封為翕侯。翕侯一稱,本是原處祁連、敦煌間的烏孫、月氏部族中的一種貴族頭銜,意即「首領」,其地位次於王。武帝以之封趙信,趙信可能為河西部族後裔。元朔六年(前123)信為前將軍,隨大將軍衛青北征,當單于大軍,軍敗被擒,復降匈奴。單于以其匈奴人而為漢大將,深知漢軍虛實,大信用,以為「自次王」,用其姊妻之,與謀漢,多所策劃。
持侯樂,以匈奴都尉降。
親陽侯月氏、若陽侯猛,均以匈奴相降,後謀逃回北地,雙雙被誅。
涉安侯於單,以匈奴單于太子降。元朔三年(前126),匈奴軍臣單于卒,其弟左谷蠡王伊稚斜自立為單于,攻破軍臣單于太子於單,於單歸漢,封涉安侯,不久死。
昌武侯趙安稽,以匈奴王侯降,後隨霍去病北伐,進封堅侯,多有功。
襄城侯桀龍,以匈奴相國降。太初二年(前103),從浞野侯趙破奴北伐匈奴,一軍皆潰,桀龍戰死。
潦悼侯王援訾,以匈奴趙王降。史載秦滅代國,遷代王嘉之子趙公輔於天水郡,故趙姓世以"天水為望","公輔主西戎,西戎懷之號曰趙王。" 天水郡靠近西陲,與當時匈奴保有的河西諸郡相鄰,因而匈奴有趙王封號,降漢王侯有趙安稽、趙信等人,可能都是天水趙氏流入匈奴的苗裔。
宜冠侯高不識,故匈奴歸義即匈奴投附漢地者。以校尉從霍去病攻匈奴,攻取河西諸郡,因功得侯。
煇渠忠侯仆朋【一作「多」】,故匈奴歸義,以校尉從霍去病出擊匈奴河西,俘虜王、侯數人,封侯。
匈奴渾邪王。元狩二年(前121年),霍去病破隴西,,虜渾邪王子及相國、都尉。匈奴單于欲殺渾邪王,於是降漢。率眾四萬餘人,號十萬。漢封渾邪王萬戶,漯陰侯。於隴西、北地、朔方、雲中、代五郡設五屬國,納其部眾。
下摩侯謼毒尼,原匈奴裨王,從渾邪王降漢。
疕渠侯應疕,一作煇渠侯鷹庇,以匈奴王從渾邪王降漢。
河綦侯烏黎,一作禽梨,以匈奴右王與渾邪降漢。
常樂侯稠雕,一作銅離,以匈奴大當戶與渾邪降漢。
濕陰侯昆邪,以匈奴昆邪王將眾十萬降,封萬戶,濕陰侯。
杜侯復陸支,匈奴歸義因孰王,元狩四年(前119年)從霍去病擊左賢王,以少破多,捕虜三千一百,得侯。
眾利侯伊即軒,匈奴歸義樓剸王,元狩四年(前119年)從霍去病擊左賢王,作戰奮勇得侯。
湘成侯敞屠洛,以匈奴符離王降。
散侯董舍吾,以匈奴都尉降。
臧馬侯雕延年,以匈奴王降。
膫侯次公,以匈奴歸義王降。
昆侯渠復累,以漢地屬國大首渠,出擊匈奴得侯。
騏侯駒幾,以漢地屬國騎,出擊匈奴,捕得單于兄,得侯。
開陵侯成娩,匈奴介和王,降漢後將兵擊車師,有功封侯。
昭帝時封:
秺侯金日磾,原匈奴休屠王子。降漢後受武帝超拔,以功拜車騎將軍。武帝去世時,與霍光、上官桀和桑弘羊同受遺詔輔政,遺詔封秺侯,官至太子太傅,其子孫世受封侯。
宣帝時封:
歸德侯先賢撣,因匈奴內亂,以匈奴單于從兄日逐王降。
信成侯王定,「以匈奴烏桓屠驀單于子、左大將軍,率眾降。」史載五鳳二年(前56年)冬,「呼韓邪單于左大將烏厲屈,與父呼遫累烏厲溫敦皆見匈奴亂,率其眾數萬人降漢。封烏厲屈為新城侯,烏厲溫敦為義陽侯。」 則信成侯王定,即新城侯烏厲屈。
義陽侯烏厲溫敦,《漢書·功臣表》載「以匈奴謼連累單于率眾降。」 應即義陽侯呼遫累烏厲溫敦。
題除渠堂,本匈奴民,投漢告以匈奴軍機,被漢封為「言兵鹿奚盧侯。」 「『言兵』者,《趙充國傳》『漢封羌陽雕為言兵侯。』大約漢設此侯,以待歸義者。」 「鹿奚盧」應是受封地名。
兩漢時期匈奴降將的安置與管理策略-前沿2012年20期-手機知網
西漢用什麼打敗了匈奴
徐 焰
2017年5月24日 星期三 解放軍報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
唐代詩人王昌齡的千古名句,描繪出秦漢之際中原將士在邊關抗擊匈奴襲擾的氣概。古代農耕民族要防禦善於騎射的游牧民族攻擊,築城是有效的防禦手段。
中國的長城自戰國末期的趙國、燕國開始建造,自秦漢兩朝連接成萬里一線,至明朝達到磚結構的堅固狀態,工程延續二千餘年,反映出農耕王朝將抵禦游牧民族視為國之大事。這種舉動看似耗費巨大,但保障了農業社會的正常生產,從整體上看還是合算的。
古代農耕社會的軍隊多數是被征的農民兵,不善騎射,難以與游牧民族較量,築城防守才能彌補自身弱項。漢朝初年江山殘破凋零,據載「將相或乘牛車」,馬匹奇缺可想而知。劉邦以40萬步卒抵禦單于所率10萬精騎遭大敗,此後只得獻上財帛「和親」。
由於漢軍缺乏騎兵,只能大修長城設防,雖有時遭突破,但總體還能保護農耕區,這種單純防禦是不能打敗匈奴的。在文帝、景帝兩代,經過休養生息,倉儲充實,牲畜大增。
漢武帝登基時官馬即達40萬匹,民間也出現「庶眾街巷有馬,阡陌之間成群」之繁榮景象。當時社會上層崇尚騎射之風,漢武帝在他的皇家禁苑內,還聚集了一批青年軍官終日騎馬習武並研討兵事,這就為主動出擊匈奴奠定了基礎。
公元前133年,漢武帝停止對匈奴「和親」,開始了持續百年的漢匈大戰。漢軍騎兵在速度、衝擊力和騎術方面都不遜於對手,數量又多,從而改變了此前以步對騎、以慢應快的被動局面。考慮到以農民為主的士兵在騎術上難以抗衡從小就精於騎馬的匈奴人,景帝時的名臣晁錯和周亞夫在軍隊改革上便提出了一個重要意見,將漢朝的騎兵由義務兵改為職業兵。
在長城邊緣的農牧業交會地域,有一些熟悉畜牧業的漢族人,漢朝選其精壯充當騎兵,以20年為服役期,而且能世襲,並賜予優厚軍餉。這批世家兵熟悉匈奴騎兵的戰術,且因遭受過其禍害而多與之有深仇大恨,戰鬥精神旺盛。
漢軍建立龐大的騎兵集團後,就能通過以往步兵難以逾越的長城外數百公里缺水地帶,一再出擊漠北草原。公元前119年漢軍最大一次出擊動用騎兵14萬,還有步兵和運輸人員數十萬和10萬匹運輸馬,堪稱世界古代戰爭史上規模最大的騎兵會戰之一。衛青、霍去病率軍進行的這次出征,一度佔領了匈奴生息中心區,迫其逃向「北海」(貝加爾湖)一帶。
從漢匈交鋒的情況看,漢軍騎兵戰鬥力已強於對手,曾有過一個騎兵擊敗二十個匈奴兵的戰例。此時騎士沒有馬鐙(馬鐙在南北朝時才出現),在馬上揮舞長兵器不便,雙方所用主要武器是弓箭。
匈奴的社會狀態屬於鬆散的游牧部落聯盟,缺少冶金業,所用之箭基本由獸骨製成,經常不能穿透漢軍的金屬盔甲甚至是皮甲。漢軍的箭頭由金屬製成穿透力強,匈奴軍用的青銅劍同漢軍的鐵兵器相搏時又容易折斷。那個時代雙方都使用冷兵器,匈奴同漢軍卻有「代差」,直至唐朝時北方游牧民族的冶金業水平提升後才改變了同南方的力量對比。
漢武帝攻擊匈奴時,人馬都消耗巨大,不得不停止攻勢以恢復經濟並補充馬匹。為取得「汗血馬」改良馬種,漢武帝還不惜派兵千里遠征大宛。
經過漢朝幾代皇帝治下的征戰,公元前36年漢軍攻陷郅支單于城,匈奴一部投降一部遠遷,對長城以南農耕文明的致命威脅至此消除。漢匈大戰證明,馬政是冷兵器時代的頭等戰略產業,築城也仍然重要,二者相加就能保障那一時代的強國強軍。攘外必先安內
大萌怎麼亡的,你忘了?
漢初先是異姓王,再是諸呂,然後又是七王-……
有一個搞不好就得亡國
其實啊,匈奴人比八旗強
你要給努爾哈赤騎兵幾十萬,他不得上天?
可是匈奴人命不好,碰到的是漢初四帝,都不用拿這四個歷史評價非常高的皇帝比,你拿出呂后也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啊
送女人買和平是挺丟人的,不過誰創業沒點難處啊,這就像現在的老闆拿房子抵押貸款一樣,像老乾媽那樣不融資是挺牛逼的,但是靠抵押融資起家的公司也不丟人,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漢初沒除掉內亂之前,就像明末的時候差不多,國內要花錢,國外也要花錢,可是他頂過來了,滅了強大的競爭對手,也平了內亂,了不起-……
至於你說的漢初軍隊能不能打過匈奴騎兵,這還不明顯嗎?我有內亂,只能用少部分精力防禦,你都打不進來,內亂一平,差點打的匈奴種族滅絕……
這說明匈奴完全不是大漢的對手,不光不是對手,真正面較量,漢朝一旦發動全國,匈奴的下場就是滅族……單從軍事上說,步兵打騎兵先天上就完蛋。
在古代,騎兵就具有超級機動性。匈奴騎兵在集結、行軍、偵查、襲擾和後勤保障上對西漢步兵都有很大優勢。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你能奈他何?後來衛青霍去病牛逼那都是建立了漢朝自己的騎兵之後才能牛逼起來。
真要是指定區域,相同數量軍隊決戰,西漢步兵是不比匈奴人差的。
以漢朝對匈奴理論上最恥辱最為人所知的「白登之圍」為例。
此役兵力對比是三十多萬漢軍的先頭部隊對抗存在注水的四十萬匈奴軍隊。
結果是啥?
匈奴打了七天七夜硬是沒幹掉。
很多時候農耕帝國不去幹掉周邊的游牧民族勢力基本上就是因為這樣搞太花錢了。比如明朝將領曾就對蒙古的問題搞出了個搗繳戰術,意圖破壞游牧的生產力,最終就是因為軍費問題被PASS掉了。
這就是為啥是漢武帝干翻了匈奴,因為他敢花且能花足夠多的錢去幹掉一個百萬人口級別的邊疆大患。畢竟,就算是百萬頭漫山遍野的豬,也需要足夠多的人花足夠多的時間去抓呀。
灌嬰擊敗的難道不是匈奴?
《史記·卷九十五·樊酈滕灌列傳·第三十五》以車騎將軍從擊反韓王信於代,至馬邑,受詔別降樓煩以北六縣,斬代左相,破胡騎於武泉北。復從擊韓信胡騎晉陽下,所將卒斬胡白題將一人。受詔並將燕﹑趙﹑齊﹑梁﹑楚車騎,擊破胡騎於硰石。至平城,為胡所圍,從還軍東垣。
劉邦出行,堂堂天子的馬車,連同種顏色的馬匹都湊不齊,其他的王侯將相有的甚至只能乘坐牛車。
成建制的騎兵,沒有的。
沒有騎兵,面對匈奴劫掠式的靈活打法,我們只能被動防守,太吃虧了。
秦末大戰,確實是民生凋敝,沒有餘力了。
大戰靠的是人口,財力,漢初窮的要命。文景之治兩代盛世,這才換來漢武折騰的資本。
可是武帝一朝,也同樣是組建不起來像樣的騎兵,到了很後期才開始變得有模有樣。
從高祖到武帝,之間多少年的忍辱負重,難啊。因為是劉邦親自帶兵
軍隊打仗從來不只是軍隊戰鬥力的問題,將領,士氣,後勤,國民支持程度,後勤能力,國家財力,高層領導的決心,國內穩定程度,動員能力,等等,看完這個,你還能揪著漢初敗於匈奴的例子來佐證比較軍隊戰鬥力嗎,況且其本身就是上述各因素作用下的綜合結果。
由此看來,漢初的和親不但不足成為漢朝軍事的污點,反而是漢朝政治的閃光點,能頂住巨大壓力卧薪嘗膽休養生息,就是高度成熟的政治表現。要知道自漢武帝之後對匈奴的作戰可是從西漢勝到東漢結束。
1.戰術的問題。
漢初以步兵為主,而匈奴人是馬背上的民族,善騎射,在靈活性上,步兵略遜一籌。這也是漢武帝為什麼後來要改革的原因。經濟上的不說,從戰事準備上來看,一是改良馬種,鼓勵人民養馬,二是任用趙信,也就是匈奴人阿胡兒,教漢軍騎射作戰的技術,提高部隊的機動性,靈活性和攻擊性。但如果正面作戰,步兵陣仗列隊打仗,步兵的攻擊力會很強。另外,匈奴也確實沒有要取代漢朝的意思,只是想控制漢朝,年年進貢美女,絲綢,糧食等,所以匈奴人和漢朝經常是在一種擾邊,和親,再擾邊,再和親的循環中。
加上草原地幅遼闊,如果要去到草原打匈奴,對於漢軍來說路程太遠,消耗太大。而且匈奴人是騎在馬背上生活,走到哪裡都可以安營紮寨。所以如果不是匈奴太過分,如果不是鐵了心要打,如果不是國內經濟,人心都做好了十足的準備去打一場曠日持久的大戰,一般不會草率出兵。所以在漢武帝之前,漢朝對匈奴採取的措施多為防禦與和親。
2.經濟的問題。
漢初很窮,前面的答案也有提到,高祖出行的馬匹毛色高矮不一。所以漢初重黃老之道,提倡修生養息。這也是一個集勢的過程。養精蓄銳,其實到漢景帝時期,國家經濟實力元氣已恢復,但為什麼還要將南宮公主送去和親。這就和國內政治有關了。
3.國內形式的問題。
當時的各諸侯國尾大不掉,當時的景帝和竇太后都是非常節儉的,但諸侯國呢,各據一方,富得流油。當時諸侯國的權利很大,有的鑄錢,有的製鹽,掌握著各種壟斷行業。全國54個郡,諸侯國就佔了39個。漢景帝不是不想打匈奴,只是怕往北打了匈奴,東,西,南面的諸侯王們就要造反,朝廷成了夾心麵包,漢室天下大亂。
所以當時景帝採納了晁錯的削蕃策。即:攘外必先安內。加強中央集權,收歸各地兵權和土地。這一來,就引出來「七國之亂」,最後在周亞夫,梁王,竇嬰等大臣的努力下,景帝平定了七國之亂。這可以說替他的兒子漢武帝打匈奴解決了很大的後顧之憂。
總的來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對於君王也是如此。漢武帝從開始反擊匈奴到取得漠北決戰勝利為標誌,一共打了四十多年。
漠北決戰可謂是十分慘烈。
打到最後,到了漢武帝晚年,國力也消耗的太多,加上巫蠱事件,民間已經民怨四起。漢武帝看了百姓們的生活狀態也說,不能再打了。
漢朝與匈奴的戰爭算是告了一個段落。
呃,說的有點多,貌似跑題了(??? ? ???)
打個比方。
作為刀斯林,當然是以dota2為例。
dota2有個英雄叫賞金,有個隱身技能,前期主要的工作就是騷擾。賞金相當於匈奴,對方五個英雄是漢朝。
要講單打獨鬥,前期賞金基本上打不過誰,但是對面扛不住賞金隱著身滿地圖溜達啊,這邊偷偷分你打野經驗,那邊偷偷殺你個信使,要不就排你的偵查守衛。
五個人都去抓賞金,對不起,你還干不幹別的了,對面還有四個其他英雄呢,這四個英雄是能形成實際威脅的,發育起來就是殺你人推你塔帶走你。這四個就好比關東漢朝分封的劉氏宗親。
等把其他四個英雄解決了,賞金也就落荒而逃了,不足為慮。
匈奴人和歷史上其他少數民族不同,他們只是搶劫,並沒有動中原土地的念頭。我相信如果匈奴意欲取漢王朝而代之,劉邦豁出老命也要戰鬥到底的。因為匈奴只想搶點東西,漢王朝在考慮對匈奴政策時迴旋餘地就大了。漢初缺乏大規模騎兵軍團,對匈奴兵種上佔劣勢。如果開戰漢王朝很難將匈奴主力殲滅,最後結局就是漢王朝一旦集中大部隊固守,匈奴立馬撤走。漢朝軍隊散去後,匈奴又來了。打起來沒完沒了。漢朝花費的人力物力財力一定很大,但沒有可觀戰果。這根本不符合漢王朝的利益,也不符合百姓利益。如果雙方不開戰,只是送去宗室女子及一些物質好處,國庫沒有壓力,天下百姓也不會遭殃,劉邦的和親政策無可厚非,那種動不動就反對和親的腦子有問題,漢初根本無法通過軍事手段解決匈奴。和親避免了百姓遭殃,避免了國庫不堪重負,避免了因開戰而帶來的天下動亂,避免了餓殍遍野,避免了人口數量進一步下降,避免了經濟進一步凋敝,避免了天下大災難。
你要知道,漢初那時候窮得叮噹響,漢高祖劉邦給自己配馬車,連四匹毛色一樣的都沒有。。。就這經濟還懟匈奴。。肯定得先發育啊。。打仗是要花錢的!是要消耗物力的!
而且這也是原因之一。漢初時期的軍事科技需要提升一波。原先的秦劍長戈並不適用於對抗匈奴的輕騎,直到漢環首刀開發出來,原先的長戈給替換成了戟,成建制的弩兵和騎兵成型了,然後才能懟得過匈奴人。。。
打得過時再打,打不過時就龜著悶聲發大財。犯我強漢雖遠必誅,沒有強大的國力,這句話根本就不成立。
至於和親,羅馬也和親啊,當時的G2都和親啊,沒毛病啊。噴這個的,該不會是不割地不和親,然後被兩波林登萬給拍死的某萌粉吧。。。
野戰的話也沒看出來漢軍有多怕匈奴軍隊
推薦閱讀:
※張騫出使西域十三年杳無音訊,漢武帝就在長安一直等著沒有繼續遣使嗎?
※漢武帝晚年殺太子的事件,究竟是有意為之,還是受人蠱惑?為什麼要結合霍去病的死和宰相劉屈氂來看?
※為什麼《史記》里《孝武本紀》都是些封禪、敬鬼神之事,而幾乎沒有漢武帝在政治、經濟、民生、軍事方面的作為的記錄?
※漢代推行過「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嗎?
※為什麼漢武帝一次次的被騙,還一次次的相信求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