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深蹲要求蹲的越深越好?

蹲的深度不同所能刺激到的肌肉和關節受力情況是怎樣的?


競技體育領域的各個項目根據專項需求來選擇動作。如果蹲腿,根據需求選擇幅度、站距等。


以後蹲(舉重式,之後只要提法是「前蹲」、「後蹲」就都代表是舉重式)舉例:

當下蹲至膝角明顯小於九十度時,就是深蹲,到達此幅度時主要由股直肌用力;

當下蹲至膝角達到九十度左右時停止下蹲並起立就是半蹲,此幅度下主要是股外側肌起作用;
當下蹲至膝角僅一百三十五度左右時起立,就是淺蹲,主要由股內側肌起作用。
(三種幅度在前蹲中的肌肉用力表現同後蹲,不過刺激深度遠勝於後蹲)

三種幅度儘管都是發展股四頭肌,但作用範圍卻完全不同,故不同運動應根據下肢運動時的動作結構不同而有不同的選擇。
當膝角大於一百三十五度時,股直肌幾乎完全不起作用,電位極弱,而是股二頭肌和小腿三頭肌起作用。許多項目的起跳都是在一百三十五度以上時用力,因此採用淺蹲較深蹲好。

(蹲腿幅度應與專項動作的屈膝幅度相一致,所以不宜過分採用深蹲。
以排球運動員的力量訓練舉例:在一次排球比賽中,運動員要反覆多次完成起跳、攔網、扣球、魚躍等動作,總計不下二百六十多次。完成各種起跳、起動的動力主要來自下肢伸膝、伸髖和伸展軀幹的腰背肌。日本學者測得排球運動員縱跳高度平均八十六點一厘米,居各項目之首。萬德光先生曾經在北京體育大學的一堂訓練課上看到古巴女排有的隊員用三百公斤練習半蹲,用百分之百的強度練習抓舉,立定跳遠三米有餘。據說世界男排強隊跳起摸高能達到三點七米高度!
由於排球運動防守位置低,對大腿屈肌有特殊要求,又由於進攻時的扣球動作,除揮臂外還要收腹、屈髖,所以排球運動員的大腿後側鏈、腹肌、足伸肌很突出。其該部分肌肉相對肌力超過舉重運動員!說明舉重運動員一次性起跳能力,如原地跳上高台,一次性起跳能力雖然獨步天下,但連續多次起跳能力和速度就不如排球運動員。)

能使用的重量大小排序:支撐>預蹲≥淺蹲>深蹲≈半蹲


杠鈴處於身體不同部位時,對肌肉的作用範圍也不盡相同:
實驗結果表明,杠鈴置於如下述身體不同部位的下蹲對股四頭肌的影響是逐漸增大的。置於頸後(後蹲)、頸前(前蹲)、大腿上部(寬窄速拉、寬窄下蹲拉、抓舉和翻站前半程的膝上階段)三種負重下蹲練習的肌電圖來看,波幅是依次逐漸增大的。首先是股外側肌,其次是股直肌,再次是股內側肌。
(有古早統計資料表明,上世紀長時期,我國舉重運動員普遍腿力強,但拉力較外國選手弱,所以結合實際情況,那時不少運動隊 大力量 以拉力為主,練習寬窄速拉、下蹲拉、直腿拉以彌補薄弱環節。並非死板地墨守深蹲陳規。)


所以蹲腿的深淺依專項不同而異。
舉重運動員在蹲腿訓練中較其之外所有項目的運動員蹲得最深、高杠、甚至不練後蹲只練前蹲,只不過是專項需要,無須大驚小怪。


關於不同幅度對膝關節和韌帶的壓力,涉及到在不同幅度下制動的問題。

分兩種情況:

大腿貼小腿,大腿坐在小腿和腳上的這種

開始下蹲到大腿平行前,對膝蓋的壓力逐漸增大,

然後從大腿平行到過平行的瞬間壓力最大(制動瞬間),

然後蹲到底「坐」住的時候壓力驟然減小,

起立的時候也是在「極點」位置壓力最大,

通過極點後壓力逐漸減小。(全蹲具有的加固效應)


蹲平的和淺蹲(髖關節高於膝關節)的情況都是隨著下蹲,膝角增大,膝關節和韌帶的壓力逐漸增大,制動時最大,然後蹲起時逐漸減小。


————————————————

這是當年賽前一個月的數據

————————————————

————————————————


寬硬拉:


在你身體活動度能夠達到的情況下,蹲得深一些是有好處的。
當你因股骨較長、某些部位過緊的情況下,再強求蹲得深,那就相對不明智了。
不同人,不同情況,不同健身訴求,不可一概而論。


謝邀
1:深蹲的名詞意思,就是要求下蹲時,大腿低於水平面,才叫深蹲。
2:並沒有說,必須蹲到最低,屁股碰到腳後跟,才是深蹲。
3:更沒有說,蹲的越低就一定越好,尤其是在負重深蹲訓練時。
4:必須根據訓練目地,自身條件來決定訓練動作的幅度,角度。
5:最大幅度深蹲,和小幅度淺蹲,的肌肉發力,訓練強度,肯定是有區別的。
6:恐怕只有舉重運動員才需要蹲到最低,普通人訓練根本不需要。

另外能否完成深蹲,是一個衡量身體功能的標準,徒手測試就可以,注意是一項測試,而不是日常訓練。

如果不能完成,就要看看問題出在哪裡?發現身體問題,才能針對性的訓練解決。

有興趣的話,可以試試FMS(美國運動功能性動作篩查)里的動作測試。
自己可以完成多少分,有多少潛在問題?訓練就是一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每個人都不同,沒有最好,只有適合自己,但你必須先真的了解自己的身體。


蹲的深的好處斌哥已經說明了 但在某些情況下並不是越深越好 蹲到底對於高水平力量舉運動員來講並不合適--2倍體重以上的重量 一直蹲到底 會對膝蓋半月板和腰椎造成不必要的額外的壓力--達到比賽幅度要求 略微低於水平就行 只要低於平行 訓練絕對力量的目的就達到了


博士說的對。

另外蹲得深感覺爽。

這一點我覺得最最重要。


蹲的越深,訓練者的後側肌肉,內收肌,腹股溝肌肉,臀部肌肉,外旋肌得到的鍛煉越充分!而且全幅度的深蹲對膝蓋前十子韌帶幾乎沒壓力,幅度不到位的深蹲只給股四和膝蓋施加了過多的壓力!


深蹲不是蹲的越低越好。
1.深蹲時候要保持腰背挺直,腹部收緊。彎腰會讓腰部受力,傷脊椎
2.蹲的時候先動髖部,在動膝蓋。可以想像屁股下面有個凳子。在負重深蹲的時候,如果先動膝蓋,重力會全壓在膝蓋上,非常傷膝關節
3,深蹲蹲到臀部低於膝蓋的深蹲,對臀部的刺激比較大.蹲到和膝蓋齊平的深蹲,對大腿前側肌肉,即對股四肌肉刺激比較大。
4.做負重深蹲的時候千萬不要追求大重量,開始做的時候力求把動作做好了。頸後深蹲的時候注意要用肌肉墊著杠鈴,千萬不要用頸部的骨頭墊著杠鈴!
5.負重深蹲雖好,但算是自由器械里最難的動作中之一,很容易受傷。新手一定要在有人指導和保護的情況下做。


對安全性和力量來說,全幅度深蹲是首選的下半身訓練動作。正確的深蹲不僅對膝蓋來說是最安全的練習,而且相比其他的腿部練習,它能夠使膝關節更穩定。正確的深蹲意味著要蹲的深-需要髖部下沉到低於髕骨頂端所在水平面的位置。所以正確的深蹲動作是全幅的。

任何達不到這個深度的深蹲都屬於部分幅度的深蹲。部分幅度的深蹲在給膝關節和股四頭肌施加壓力的同時,其實也並沒有給同時,其實並沒有給臀肌、內收肌或者腘繩肌施加任何壓力。在全幅度深蹲中,舉重者膝關節外展,髖部後坐,背部在下蹲的時候會形成一個正確的角度,並能夠藉助髖部的驅動起身。這就是使腘繩肌、腹部溝肌肉和臀肌都處於負載狀態。在深蹲的最低點,髖部處於緊張狀態,這時骨盆會與軀幹一同前傾。在這個全幅度深蹲姿勢中。下圖所示

作用在膝關節的肌肉活動。在全幅度深蹲(A)中,股四頭肌產生的向前的拉力被腘繩肌產生的向後的拉力平衡。深度是關鍵-在部分幅度(較高)的深蹲(B)中,主要是股四頭肌在起作用,因此缺少平衡性。

以下幾個肌肉群會達到完全伸展的狀態。內收肌、臀肌和外旋肌,在這裡,腘繩肌的主要功能是等長收縮,因為在下蹲的時候其長度不會發生變化-這就是為什麼腘繩肌雖然在努力地做工,和其他參與該動作的肌肉群一樣。但他們並不會感到很酸痛。在深蹲的最低點,緊繃的腘繩肌和其他處在離心拉伸狀態的內收肌,臀肌和外旋肌提供了輕微的回復力。就像「反彈」一樣,這就是我們之前討論過的牽張反射。拉伸產生的張力會將脛骨向後拉同時還能夠平衡股四頭肌前部連接在脛骨結節上產生的拉力。腘繩肌藉助來自股四頭肌、內收肌和臀肌的助力,並通過髖部的伸展完成了它們的任務。

大多數人會在深蹲時嘗試採用挺直軀幹背角更接近垂直的姿勢-這就是部分深蹲的姿勢,下圖所示

常見的不同幅度的深蹲。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四分之一深蹲、半深蹲、一個經常與平行深蹲混淆的姿勢-大腿下表面與地面平行的深蹲。

因為我們通常會被告知,深蹲時背角必須更接近垂直以減少身體所受的切向力-某個部位在轉動時產生的側向力。椎骨之間的切向力被假定會通過某種方式使我們的脊椎脫節,但這其實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而且也從未發生過。但以錯誤的方式來保護背部,只會給我們膝關節增加很多不必要的壓力。我們已經討論過了-接近垂直的背角並不能充分的鍛煉國繩肌。因為這樣的動作不可能通過國繩肌產生身體所需要的向後的力。以對抗和平衡股四頭肌及其在膝關節下方,脛骨前側連接處產生的向前的力。換句話說,這個動作根本不會產生向後的拉力。以平衡將膝關節和脛骨向前拉所產生的力。結果就是做這個動作時膝關節前側會產生切向力。就像前深蹲一樣,部分深蹲會強迫膝蓋向前越過腳中心點很長一段距離-比我們使用的低杠位深蹲動作中相應距離長很多,而低杠位深蹲能夠保持膝蓋向後,並將髖部作為移動重量的主要動力源。後側拉力的不足使得前側拉力在膝關節處佔據了主導:髖部越靠後,就會使用到越多的髖部肌肉,而膝蓋越靠前,就會用到越多的股四頭肌。很多髕骨肌腱炎的案例都是由這種不正確的深蹲技術造成的。即使舉重者能夠採用正常的背角練習部分深蹲,因為動作幅度不足,他們也不能充分發掘深蹲練習的潛力。

深蹲動作本身的運動機制決定了腘繩肌在全幅度深蹲中直接分擔了適當比例的負載,從而能獲益並變強壯。醫學工作者在考慮前十字韌帶撕裂及其與訓練項目之間的關係時侯,他們經常會忽略這個事實。前十字韌帶能夠使膝關節更加穩定。他能夠限制脛骨過度向前滑動-相對股骨而言,正如我們已經看到的,腘繩肌也具有這樣的功能。缺乏鍛煉的。細弱的腘繩肌是導致前十字韌帶受傷的一個因素,而全幅度深蹲能夠使腘繩肌變得強壯,就像全幅度深蹲中腘繩肌能夠保護膝蓋一樣,因為練習全幅深蹲而變得更加強壯的國繩肌也能夠保護我們的前十字韌帶-在我們使用憑藉深蹲練習獲得的身體素質做其他活動的時候。有了強壯的國繩肌以及低杠位深蹲提供的膝蓋靠後的姿勢,髖部會在用的過程中承受大部分的壓力。所以即使是缺失了一條前十字韌帶的運動員。也能夠安全的做大重量深蹲。因為在正確的全幅深蹲中,前十字韌帶是不會受承受任何壓力的。

在深蹲中作用在膝關節的力。腘繩肌和內收肌在脛骨上施加了一個向後的張力,而前側的股四頭肌肌腱會給脛骨一個向前的力。如果深蹲的深度足夠,並且膝關節處在正確位置的話,作用在膝關節前後的力就是平衡的。前十字韌帶和後十字韌帶。能夠穩定股骨遠端相對於脛骨近端前後運動。在正確的生活姿勢中,這些韌帶實際上是不承受負載的。

部分深蹲的另一個問題在於,舉重者可以舉起非常重的重量,因為相應的動作幅度比較小並且四分之一的深蹲姿勢中的力學效率更高。做四分之一深蹲的訓練者的背部更容易受傷,因為與他在正確的全部都深蹲中能安全舉起的重量相比,在做四分之一深蹲的時候,他扛起背上的重量可能超過前者的三倍,從而導致極端的脊柱負載。很多橄欖球教練喜歡部分深蹲,因為這樣做的話,他們能夠向別人炫耀隊里的17歲隊員都能夠深蹲600磅了。但事實上你想要的是讓自己變強壯,而不是玩那種毫無意義的數字遊戲。如果某一個重量無法實力在深蹲時坐到大腿上表面。低水平位置的話,那就說明看扛在你背上的重量太重了。

沒有任何一項練習——更不要說機器了——能夠像正確的全幅度深蹲那樣,產生高水平的中樞神經系統活動,改善身體平衡性和協調性。提高骨骼負載能力和骨密度,刺激肌肉的生長,刺激結締組織並使之變強,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韌性,並完成對全身的系統性鍛煉。如果沒有影響我們練習深蹲的傷病的話,每一個人都應該學習如何正確地深蹲。


歐美人平時愛撅屁股,大腿轉折處低於髕骨,對歐美人容易做到,對我們難。
蹲到這樣:
1 脊柱挺直:腰椎,頸椎,胸椎中立,尾椎向前收緊保持腹壓。
2 蹲到腘繩肌收緊,股四收緊兩者平衡不對交叉韌帶產生過大力的時候就可以了,別再BB深度,腘繩肌柔韌性不太好練,在柔韌性不夠時,追求深度害人。
早期健身的人,很多已告別深蹲了。在大家都無知的情況下,倖存者請謹慎支招,大家情況不一樣,說不到點子上的招,害人!


也不能一概而論,因為人的身理構造決定了有些人就是無法蹲的很低對吧


推薦閱讀:

請問如何選購深蹲用護膝?
使用史密斯架練習深蹲好不好?
史密斯架深蹲和自由深蹲在發力上有什麼區別?
練習低杠深蹲如何增加肩膀柔韌性?
深蹲時腳後跟自動翹起能改變嗎?

TAG:運動損傷 | 深蹲 | 運動康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