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馬一浮的詩?
詩學教授葉嘉瑩稱南懷瑾先生詩是「能融詩心與道心為一體,慧觀妙語,自非凡夫所能及」。此言於馬一浮先生亦合適。
南懷瑾稱讚道: 過去的詩人,不能深入方外佛、道兩家的精髓,馬先生的詩,能融會貫通儒、釋、道三家的內義,而且詩格古逸清新,可能成為中國舊詩的最後一位高士了!
語中有不勝懷舊之情。
劉夢溪說:我們不要忘記馬一浮先生的詩學成就。馬先生生平為詩三千多首,數量已經可觀,而質量尤少可比肩者。二十世紀學者當中,王國維、陳寅恪、錢鍾書、蕭公權、吳宓等都能詩,但馬先生的詩學成就應該排在前面而又前面(詩餘似遜於靜安先生)。他的詩避熟棄俗,禪意馥馥,獨辟意境,自創理境。他說「作詩以說理為最難」,古賢理境高妙者應推陶淵明、謝靈運等人。對釋氏義學和禪學影響下的詩的創作,他給予正面評價。實際上他自己的詩就充滿了禪悟和理趣。《答虞逸夫》信中所說的「自有義學、禪學而玄鳳彌暢,文采雖沒理極幽深,主文譎諫,比興之道益廣,固詩之旨也,唐宋諸賢猶未能盡其致,後有作者,必將有取於斯」,以及「舍俗游玄,絕求勝之心,則必有合矣」(《爾雅台答問補編》),固然表達的是他關於我國詩歌流變的史識,但如認作是他的自評,亦若何苻契。當然禪悟和理趣不等於在詩中說理,而是詩旨的幽深。
馬先生所以擅長詩道,首先在於他是感情極為深摯充溢之人。所以他主張「詩以感為體」,在復性書院講《論語大義》的時候曾說:「詩以感為體,令人感發興起,必假言說,故一切言語之足以感人者皆詩也。」(《復性書院講錄》)還主張「詩貴神悟」,隨手拈來都成妙諦,語可拙而不可俚。作為詩人來說,還須有天真之氣和曠逸之趣(同前)。發而為詩的這些條件,馬一浮先生悉皆具備。一次他頗為自負地說:「但使中國文字不滅,吾詩必傳,可以斷言。」又說:「吾詩當傳,恨中國此時太寂寞耳。」(《語錄類編·詩學篇》)馬先生為人謙謹,很少作如是語,可知他對自己的詩學和詩道是何等看重。而對沈寐叟、陳散原、鄭孝胥等近代大家,他能道其所長,也知其所短。揆諸民國時期的學人詩壇,馬一浮先生的是有一無二之人。
個人最喜這首:
《山居銷夏》
卓午鳥聲息,微風心地涼。竹深勻護綠,花遠澹聞香。
林下晝方靜,門前江自長。齊州何擾擾,朱夏去堂堂。
盡日如中酒,有時還避兵。食微才續氣,語少欲無聲。
扶老一筇弱,觀生雙眼明。向來堪忍力,不識怨咨情。
有語都成過,無能幸就閑。道猶寒暑易,跡悟尹夷班。
蟬蛻餘蟲臂,雞棲雜峒蠻。多風仍少雨,山月昨初彎。
雪嶺不知暑,聾人誰辨音。青蠅天下舌,涼月上皇心。
躁羽揚風疾,恬魚入浪深。但思千日醉,莫作九州箴。
楛矢從來遠,菩提亦只寧。千江印明月,高閣度流螢。
不覺胡塵暗,長疑萬物靈。誰能翻凍雨,一為洗膻腥?
豈有忘憂酒,曾無解慍風。人情如飲水,天道似張弓。
露下先蘦草,根摧半死桐。王喬如可即,吾欲命豐隆。
朝菌安知朔,隋珠不救飢。閑名今已謝,幻病古難醫。
礫淺宜收釣,簾深莫看棋。諸方猶過夏,百計總成痴。
荒階攢蟻陣,隔舍惑風幢。翳眼空成色,迴腸曲是江。
微言終輟響,善戰始經邦。倚伏知何算,忘緣卧北窗。
幾年前因為【廬山述夢】這首詩才得知馬一浮先生,特別喜歡?
截圖是過去自己存在手機上的。
推薦閱讀:
※如何給晨勃寫首優雅的詩?
※古今中外,你最喜歡的關於雨的詩詞作品是什麼?
※詩經裡面有哪些好的詩不能錯過?
※你最喜歡的一首詩是什麼?為什麼喜歡上一首詩?
※張若虛以及他的作品《春江花月夜》何以「孤篇蓋全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