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殺許攸,陳勝殺故人,誰之過?

一邊是尊貴身份不由挑戰;
一邊是少時好友不知禮數。

究竟是王者無度,還是人臣僭越?

這樣的歷史對於現在的人際關係有何啟示?


信陵君殺晉鄙,救邯鄲,破秦人,存趙國,趙王自郊迎。唐雎謂信陵君曰:「臣聞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謂也?」對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於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於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殺晉鄙,救邯鄲,破秦人,存趙國,此大德也。今趙王自郊迎,卒然見趙王,臣願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無忌謹受教。」

——————《戰國策·魏策四》


曹操殺許攸,陳勝殺故人

很難說誰錯了,我覺得,錯的是世界。

這個問題可以同時回答
為什麼畢業三四年之後,同學之間的差距會這麼大? - 大學
為什麼有很多人討厭同學聚會,大家一起聚聚,見見以前的老師跟同學不是很好嗎? - 同學關係
如何看待「女孩跟男友回農村過年,見第一頓飯後就分手」這個新聞? - 禮儀
有什麼結婚因為不門當戶對導致最後失敗或者痛苦的經歷? - 婚姻


1.我沒變。不,你變了。

古惑仔漫畫里陳浩南山雞反目,有人說狗血,我卻以為是真實。「肩膀一邊齊才叫兄弟」,這是父親常說的,一起長大的親兄弟尚且如此,何況是「半路」認識的朋友、戀人?曾經的朋友們,一個飛黃騰達了,一個籍籍無名,可能位高者無心炫耀,可能庸碌者無心揭人傷疤,但在對方眼中也許並非如此。原本的敘舊聚會,變成了互相傷害而已。若使友情長存,終歸會形成一方遷就另一方的情況,可這樣的友情真的還是你曾經擁有的友情嗎?

不排除個別人涵養好、明事理、識時務,比如朱元璋的朋友唐鐸:

鐸自友及臣至今三十餘年,其與人交不至變色,絕亦不出惡聲
唐鐸重厚,又謂懦而無為
鐸為人長者,性慎密,不妄取予。

然而更多的是開玩笑開成了仇人,比如許攸,比如陳勝的小夥伴們。——人,終歸是分階層的。

2.你可能並不了解他。

很多人說,畢業後朋友變了,結婚後對方變了,也許他沒變,是你壓根就沒了解他。你知道他從小的成長環境、養成的生活習慣嗎?你知道他經歷過什麼、內心的訴求嗎?

也許畢業後、結婚後的那個人才是真正的他,之前不過是一場你情我願的「遊戲」而已。不排除個別人能一眼看穿其為人幾何。

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

智者可以通過其人不經意間的言行看透一個人,而大多數人都嘻嘻哈哈地過去了。

陳涉少時,嘗與人佣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苟富貴,無相忘。」
佣者笑而應曰:「若為佣耕,何富貴也?」
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讀《陳涉世家》,可以看出幾點問題:一、陳勝和這些故友交情相當好,不然陳勝不會說「富貴了別忘了兄弟」,且陳涉飛黃騰達後老朋友們都來了,陳勝最初也是善待他們的;二、陳勝心裡是瞧不起這些人的,從還在佣耕的時候,就將之比作燕雀。

——平時大家都稱兄道弟、嘻嘻哈哈,但都藏著自己本來面目,無意間說了幾句真心話,那幾個哥們卻沒往心裡去。。。一個本來就沒把你當朋友的朋友,在飛黃騰達後,又怎麼會把你當朋友呢?

上面兩點是可以相互駁斥的,究竟相信哪個呢?見仁見智。


不要以為曹操殺許攸真是因為許攸冒犯。
曹操是什麼人?通敵書信一把火燒了,把自己的祖宗罵一遍的陳琳饒了,把自己長子玩死的賈詡照樣以禮相待。他會因為幾句冒犯的話殺謀士?要是這麼情緒化他就不是曹操了。
許攸貪財,紹不能足,來奔。還把軍事情報賣了個徹底。這種人誰用得起?曹操不忌憚他才怪。即使他不口出狂言,早晚會被隨便找個理由解決掉。
崔琰傳里說「 初,太祖性忌,有所不堪者,魯國孔融、南陽許攸、婁圭,皆以恃舊不虔見誅。」仔細讀幾遍,就明白陳壽真正想說的是什麼了。
至於陳勝和故人,雖然從現代眼光來看,陳勝有錯,但冒犯天威本來就是個大罪。說到底,故人錯在見識少,忘形了。陳勝其實錯在不聰明,換了曹操,肯定不會因為這種事在史書上留個黑點。


你要是為民請命,大義凜然,死後百姓還為你抹一把鼻涕。
你要是高瞻遠矚,忠言逆耳,死後史官亦替你寫兩句美言。
你要是行事謹慎,無辜被殺,死後同事也會暗自鳴聲不平。
然而,你高喊領導小名,無故揭領導的短,滿含惡趣味地嘲諷中傷,被宰了怎麼也不過分吧。


重要的話說三遍,
但是得瑟的話不要多說,
揭人短的話不要說,
尤其是別人權利比你高一截,
許攸在曹操面前說一下就可以了,曹老闆笑一下就當你的功勞了,不做什麼,你每個人面前說一句,不用曹老闆授意,殺你的人排著隊呢。
陳勝的老友畢竟只是一起種田的,他發達了,你跑過去什麼不用做,就有吃有喝的,已經夠意思了,還亂說話,一刀殺了你,算是便宜了。


陳勝的故人肯定不是什麼能端的上檯面的貨色,極其影響形象,可是陳勝有圖樣圖森破,被傷了面子就把他們咔嚓了。
如果換做我的話,授意手下某某粗人,比如衛士、武將啦,和他吵一架,把他做了。然後假裝要把粗人償命,最後因為立下過戰功,不忍誅殺,在眾人勸說之下,將粗人釋放。然後把故人好生安葬,再哭個一場。
該粗人以後有立功表現的話,再重重有賞,這樣子只要不是傻瓜,都能看得懂,不會亂放反動言論了,呵呵。
大家說呢。


前面說的還有不對,對於故人當中可靠、識相的應該大肆重用、發掘人才,任人唯親在古代可是王道哦~~還能實現各種派系的互相制衡。
大家說對不對啊。


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大家一起耕田一起勞作一起吃苦下力的時候,你啥玩笑都能開,但是一旦有了地位,有了政治屬性,有的東西必然就會改變,例如革命早期,中央領導班子找太祖都是推門進去喊老毛,到建國之後你還這樣?這跟人情味無關,如果什麼都沒有規則和制度,那人類文明也不會昌盛至今。

就說許攸吧,陣前投敵出賣情報,雖然這會是個污點,日後曹氏得勝不會真的重用到什麼程度,但憑藉這個功勞要是韜光養晦也足以任個閑職富貴一生。但偏偏許攸政治覺悟實在太低,恃功自傲還屢出狂言,且此人在袁氏賬下本就心胸狹隘人品不端,算起來沒死在袁氏手下已經是幸運了。

再說陳勝,故人投奔時他都已稱王,可那群農民偏偏政治覺悟比許攸更低(那也沒法,畢竟沒受過教育),平日里言語舉止都還把陳勝當做那個曾經一起耕田下力的農民同伴,陳勝也算是畢竟能容忍,前期都是優待,後來實在不成體統,只能殺一批逐一批了。這也是明明白白之事,你想幾個農民都能對著王上指手畫腳大呼小叫,陳勝作為頂頭上司威望何在?只能怪那群農民自己作死!


大白話解答。。。

這個問題呢,我想首先要把這倆位的高度,也就是位置放下來。因為呢人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就會產生從眾群體,而這個群體不管是黑也好白也罷,總是要求這個高度人品德要無瑕疵,即使這個人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情,也會被這個從眾群體,即黑方說這個人品行欠佳劊子手,白方則說大義在先小節有虧不算什麼,這樣的話就會吵的人仰馬翻,各執一詞,互相指責的場面。

如果把曹操和陳勝放到普通人的身份上,就會得到這樣一種結論。他們本身也是有性格缺陷的普通人,這個缺陷通常是人人客觀存在的。就是咱們講的面子問題,俗話說的不爭饅頭爭口氣,不為別的就為面子即使丟掉一些原則上【對自己不利因素】事情。也會辦一些從上帝角度【我們的角度】看非常不理智的行為,所以這不是洗白,這個不是簡單的對與錯,而是有關人類個性本質的問題。

偉人偉人重點雖在偉,但本質上他終究是個凡人,有七情六慾的人。

希望可以幫得到題主,O(∩_∩)O謝謝


怪那張破嘴!


當坐上那個位子,你代表的就不再是你自己。


簡單直白~權利之過。曹丞相殺許二愣子,關鍵許攸管不住那張嘴,到處諷刺曹丞相,損害威信。陳勝殺故人,陳勝稱王后,派手下四處略地,但這些哥們好比龍歸大海,興風作浪,立六國故人或自己稱王,所以,陳大穿越者當然要干不聽話的兄弟了。


說領導壞話,死了能怪誰?
不過這種人,直接殺不妥,應該讓別人殺或者讓它意外死掉,然後再為他痛哭一頓,免得別人說壞話。


寧我負人,休人負我


隋文帝難為


借用一句話
這世上總會有那種,我沒錯 你也沒錯 但是事情錯了的無奈。╮(╯_╰)╭


不能認識環境變化的都將落後時代~


·

世事無是非與對錯
有的僅是利益與需求

·


以現代人道德為評判標準的話,毫無疑問是曹操、陳勝之過


推薦閱讀:

輔佐曹操二十多年的謀士荀彧,究竟為何要自殺?
徐庶在曹操處不受重用,為何卻說徐庶是三國最聰明的人?
曹操、曹丕何等英雄,為何會生出曹叡這樣如此敗類的子孫呢?
陳建斌版的曹操和于和偉版的曹操你喜歡哪一個,你認為誰演的更接近史實?

TAG:三國 | 曹操 | 秦漢史 | 許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