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理性好還是純感性好?

期待誤刪,純屬討論


結論肯定是都不好。但是更重要的問題是,生活中怎麼去分配理性和感性的作用區域?

淘米CEO汪海兵講過這麼一句話:在處理小事的時候理性,處理大事的時候感性。這句話非常有道理,且聽我一一分析:

理性思維:注重事實邏輯,保持懷疑精神,其結果就是會讓人變得謹慎穩重,考慮問題比較全面,注重結果和利弊,但是也會因為考慮太多變得畏首畏尾。
感性思維:注重內心感受,依賴直覺。其結果就是讓人變得情緒化,考慮問題從內心出發,注重過程和感受,但是有時候會做出錯誤的決定。

從以上分析不難看出,理性思維可以為我們贏得實質利益,感性思維可以為我們贏得精神上的愉悅。

再看一下馬斯洛需求層次

發現了嗎,上面三層都是精神需求,因此當你在追求一些更高層次的東西,要Follow Your Heart,理性思維會讓你在一些大問題上難以抉擇,不敢前進。而下面兩層是客觀物質需求,用理性思維來維護下層的牢固性,這樣你才有時間和信心去追求一些更加高的目標。

所以,當女朋友問你:「什麼是心?」不要回答「是一個泵」。這時候你在第三層好嗎?請嘗試吧情感傳達出去,比如:「就是在看著你的眼睛時會幸福地顫抖的地方」。(案例提供: @菊花小妹妹 )

下課。


都不好,理性和感性是用在不同的地方上面的,純理性和純感性都會產生問題。

感性問題用理性解決會不適應。
理性問題用感性解決也是一樣。

兼容並包,不走極端才是正理。


這是我高中才會思考的無聊問題


二者都不好!

哲學上說的感性認識是指對事物表面和現象的認識,而理性認識是對事物本質和規律 的認識,認為感性認識應該上升到理性認識,透過現象抓住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很顯然,生活中的感性和理性不同於哲學上所說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但兩者又有必然的聯繫。在生活中,通常我們評價一個人是感性還是理性,主要是看他處理情感問題和其它問題的方法以及看待事物的觀點如何。在我看來,感性側重於「感」字,即情感。這類人看問題處理問題容易感情用事,而不根據正確的科學方法,容易衝動,把個人情感放在首位,其結果是不大好的。而理性側重於「理」字,即合乎邏輯,符合科學的觀點和方法。這類人不為個人情緒所左右,善於處理個人情緒和感情,看待問題,處理問題通常用科學有效的方法。他們雖然能夠在事業上取得更大的成功,但在情感上是不怎麼順的。因為他們太有自己的主見和看法,對待情感問題過於苛求對與錯。可知情感問題是不單單用理性方法就能解決的。

所以過分感性還是過分理性都是不行的。要做到最好,同樣需要把握一個度,即既不要被自己的情緒所控制,也不要單純靠理智去看問題和處理事情。處理不同的事情所需要的感性和理性的分量亦是不同的。比如說,處理情感問題,一般偏感性,需要依從自己內心的情感,當然也需要理性來時刻提醒自己:相愛的兩個人既要看到,過去美好的回憶和現在的甜蜜,更要看到,將來的感情出路以及兩人所面臨的來自各方面的壓力,比如家庭背景的差別,父母的意見,老師同學朋友的意見,最重要的是兩個人的興趣愛好和對待大是大非問題上的態度及處理事情、看問題的差異,後者需要用理性來思考。總的來說,處理情感問題,感性略大於理性。但對於現實生活中面臨的職場問題,我們更多的要用理性來解決,而不能意氣用事,否則其結果肯定不理想。這時,我們要把眼光放的長遠些,徵求他人意見,分析利弊後再作出決定。


親,那還是人嗎?


「理性做事,感性馭人」


該理性對待的時候理性 該感性愉悅時感性


生而為人 人是多面 只有一種人生狀態的恐怕題主你還做不到


你可以去查查字典,認真的看一下這兩個詞的詞源,這兩個詞既不衝突更不對立,根本就不是黑與白的關係,更多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係。

然後你再看看你問的問題,簡直都要不成立了好嘛?


都不好,而且也沒有這樣的人


推薦閱讀:

進入睡眠的臨界狀態是什麼樣子的?
知乎回答別人的問題對自己有哪些好處?哪方面的能力提升幅度最大?
如何形成自己對某一問題的觀點和看法?
人是否會受到一些兩分法(比如感性和理性,理智與情感)的限制?
如果在森林中遇到狗熊,怎樣能夠存活下來?跑得比同行者快就可活命嗎?

TAG:思維 | 理性 | 思維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