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了解迪卡儂的物流倉儲模式嗎?

迪卡儂商場裡面的貨物都是從一個倉庫裡面送過來的?怎樣應對這麼多品種的配送的?


迪卡儂的供應鏈模式採用了正金字塔模式:集中採購,分區倉儲,供應區域內門店。
具體結構圖如下:

他們採用了集中採購,集中進行品類的管理和採購執行。根據各個門店的銷售情況,來決定品類與採購量,訂單下達後直接由供應商或第三方物流配送到地區倉儲中心。每個倉儲中心都有一個配送中心,根據門店的銷售情況,來決定門店商品的補充。配送主要是第三方執行。
配送中心的執行圖:

全國三個倉儲中心,分別覆蓋不同的區域。物流配送中心來進一步支持零售商店的運作。
例如,在花橋國際商務城建立中國物流配送中心,配送範圍覆蓋上海、杭州、南京、無錫、蘇州等城市的商場,同時在花橋國際商務城開設概念商場以及建造運動主題公園。

迪卡儂則控制了產業鏈兩端,把產品設計、原材料採購和商場運營抓在自己手裡,中間的製造環節由OEM廠商完成。它和宜家很像,用獨特的設計、壓縮供應鏈成本和自建商場構成品牌競爭力。迪卡儂法國總部有號稱僅次於雷諾的法國第二大設計中心,全球銷售的所有產品都出自這裡。2012年迪卡儂率先推出了只需兩秒就能打開的戶外帳篷,而此前搭好一個帳篷需要兩個成年人花費至少半小時,這種懶人帳篷一經推出就受到市場熱捧,同行紛紛跟進。

迪卡儂按照運動品類而不是按地區設計產品,也就是說,全球迪卡儂商場里出售的款式都一樣。中國消費者經常抱怨迪卡儂服裝的袖長和褲長明顯偏長,版型更適合歐美人。但從供應鏈角度看,儘可能少的款式才能實現大批量生產的成本最優化。所以迪卡儂衣服的款式翻來覆去就那幾樣,每季只在花色和細節上有變化,就像優衣庫一樣,以基本款為主。

2003年,迪卡儂在上海浦東開出了中國首家商場,同時將亞洲總部從香港移到了上海。其實早在1995年迪卡儂就成立了上海分公司,它是迪卡儂全球20家採購公司之一。

資料顯示,迪卡儂的生產基地遍布全球16個國家,中國是其中之一。迪卡儂在中國的工廠分布於華東和華南,比如紡織品工廠位於上海地區,而自行車則來自深圳工廠。有統計說迪卡儂在中國生產的商品佔到40%以上,中國消費者的直觀感受是商場里七成以上的商品是中國製造。不過現在隨著中國勞動力成本的上升,一部分訂單被轉移到了東南亞,比如鞋子很多是在越南製造。

迪卡儂奉行全球採購,有些技術含量高的材料由指定供應商提供,需要從國外採購後運到中國的加工廠,這被稱為「客供」。更重要的是,迪卡儂對中國市場銷售的產品執行和歐洲一樣的檢測標準。通常超市的鞋區味道都很重,而迪卡儂的鞋子聞不到什麼味道,店員告訴我,迪卡儂的鞋從皮料到膠水都符合歐盟的認證標準,針對童鞋的檢測更加嚴格。有人專門去迪卡儂買童裝,就是看中了安全和環保。

迪卡儂在中國的十年也帶動了供應商的成長。記者在網上發現一家位於上海的瑜伽墊製造商,介紹說它是迪卡儂的十年供應商,現在這家公司以賽體品牌銷售自己生產的瑜伽墊,價格比迪卡儂更便宜。許多做出口的供應商都試圖轉向內銷市場,有些已經有了自己的品牌,更多還在摸索中。

當然,迪卡儂面對的競爭環境也越來越激烈,零售商也在嘗試進入體育用品,2014年麥德龍在北京商場里增加了更多戶外用品和運動服裝,比如野營帳篷和跑步鞋。「這些應該是直接和工廠合作的一手貨源,可以拿到最優價格,當年國美體育也是這樣。」李岩分析說。迪卡儂模式依然獨一無二,不過中國市場實在太大了,這種迪卡儂在體育賣場里一枝獨秀的格局或許也會發生變化,「運動休閑的發展潛力巨大,後來者肯定還有機會」。


聽店員講得比較多的一句話是:所有商品全在貨架上了。換句話說迪卡儂門店都是零庫存的,感覺很神奇。


迪卡儂的物流倉儲模式確實值得好好學習!


不能說全部,我知道的有三個倉庫,還有一個在建,由酷武物流運營。對應了華北,華東,華南三個點。對於訂單的指派邏輯就不知道了


請問誰有花橋廠庫的聯繫方式嗎?


最近在做倉庫方面,簡而言之,兩種情況。手動訂單,自動定單。物流。國內三個倉,花橋自建,其餘外包。明年多個。flow複雜,基本靠程序預測。


【企業物流探討】迪卡儂的物流體系,迪卡儂是按區域建的倉庫,單店的商品應該是從一個倉庫出來的,至於如何配送,這裡不是探討物流的好地方。


推薦閱讀:

如何從房地產行業跨行跳槽到物流行業?
黃驊港的發展情況如何?
中國韓國造不出大型集裝箱船嗎?
星晨急便一夜倒閉是真的嗎?具體是怎麼回事?
西北無人區的真實情況是什麼樣子?

TAG:供應鏈 | 倉儲 | 物流 | 迪卡儂Decathl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