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霸氣的話?

諸如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這些耳熟能詳的除外


「士兵們,向我開槍!向你們的皇帝開槍!」語出拿破崙·波拿巴。

拿破崙逃出厄爾巴島後,於1815年3月1日率700人登陸法南,遭遇路易十八的第五團2500人鎮壓。

拿破崙來到兩軍陣前,下馬摘帽解衣,咆哮「士兵們,向我開槍!向你們的皇帝開槍!」
言畢,敵陣全軍受此欲擒故縱的霸語感召,瘋似地發出「皇帝萬歲」、「去格熱諾布爾」的慷喝;全體王軍官兵變節,歸屬拿破崙;二陣,王軍雙翼內伊元帥、麥克唐納元帥在陣前先遞刀投降、再受刀效忠於拿破崙。

適時歐陸反法聯盟已將法國戰俘釋放回復辟帝制的法蘭西了,上萬老兵身經百戰跑得快,聞風而動,自費從國內各地趕來歸附拿破崙軍團。

  拿破崙一路被抬著回到了巴黎。出發的時候1000人(維基一說700人),3月12日到巴黎150000大軍;整團整師的王軍紛紛倒戈,倒向拿破崙。拿破崙得意揚揚地給路易十八寫了一封信:「國王啊,我親愛的兄弟,不要再派人來了,我這兒人已經夠多了……」。

王者歸來,他依然被人們所崇拜;昔日帝國強大景象尚未在人民的腦海中消失,而近日復辟的波旁王朝倒行逆施卻引起人民不滿——或許這是那一句霸氣話語竟有如此效用的原因;歷史往往比小說爽文更狗血,因本為事實的現實無需被考慮是否合理。

滑鐵盧戰役 (豆瓣)

實際上,軍隊還是拿破崙的,從來不屬於波旁王朝;路易十八連「運輸大隊長」都算不上,他不過是倉庫保管員而已。拿破崙所到之處,士兵們聞風而動,紛紛加入;大批指揮官甚至不等拿破崙到來,就把自己的部隊集中起來,高呼「皇帝萬歲」。

接下來本為波旁王黨喉舌的「主流」輿論不得不見風使舵,時報在幾天內所用的標題是這樣變化的:

第一天——「科西嘉的怪物在儒安港登陸」;

第二天——「吃人的魔鬼向格臘斯前進」;

第三天——「篡位者進入格勒諾布爾」;

第四天——「波拿巴佔領里昂」;

第五天——「拿破崙接近楓丹白露宮殿」;

第六天——「陛下將於今日抵達自己忠實的巴黎」。

一位國民衛隊軍官評論道:「拿破崙回巴黎,似乎就像是他『出去度了個假而已』。」

Napoleon - Wikipedia

至此,「百日王朝」幕啟。


歷史上霸氣之語比比皆是,摘錄一些:
(類似的還有小說、遊戲、動漫、影視作品中有哪些中二程度爆表的台詞? - 知乎用戶的回答)

在朕的領土上,太陽永不落下。
——
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亦即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卡爾五世)

美洲是美洲(guo)人的美洲。
——美國總統格蘭特

歷史對我不錯,因為都是我寫的。
——丘吉爾
PS:小時候聽到覺得好狂,後來發現原句真的很狂:
History will be kind to me for I intend to write it.
歷史必將善待於我,因為我是要成為書寫歷史的男人!
·
這股濃濃的海賊王的即視感是怎麼回事····

我來,我看見,我征服!!!
Veni, vidi , vici
I come, I see, I conquer
——蓋烏斯·尤利烏斯·凱撒

北美和俄國的平原是我們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羅的海是我們的林區;澳大利亞有我們的牧羊場;秘魯送來白銀,南非和澳大利亞的黃金流向倫敦;印度人和中國人為我們種植茶葉,我們的咖啡、甘蔗和香料種植園遍布東印度群島。我們的棉花長期以來栽培在美國南部,現已擴展到地球每個溫暖地區。
——傑文斯
PS:這段話低調而含蓄,但其中日不落帝國君臨天下,駕馭萬邦的王霸之氣簡直擋不住地側漏啊···

這個曾被稱為以及依舊被稱作「神聖羅馬帝國」的政體,在任何層面既不神聖,也非羅馬,更非帝國。
——伏爾泰

我,羅伯斯庇爾,長眠於此,過往的行人啊,不要為我哀傷,如果我活著,你們誰也活不了。
——羅伯斯庇爾的墓志銘

從波羅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亞得里亞海邊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降落下來。
——丘吉爾 《鐵幕演說》

我帶著橄欖枝和自由戰士的槍來到這裡,不要讓橄欖枝從我的手中落下。
——阿拉法特

如果我能活到200歲,整個歐洲都將匍匐在我腳下。我要建立一個包括六個都城的大帝國,它包括彼得堡,柏林,維也納,巴黎,君士坦丁堡,阿拉斯特罕。
——葉卡捷琳娜二世

各個行星圍繞著太陽轉,各國貨幣圍繞著美元轉。
——美國財政部長福勒

將軍,我希望你明白一個道理,雖然你和我的身高有一個腦袋的差距,但如果你不聽從我的命令,我隨時可以消滅這個差距。
——拿破崙

Nature and nature"s laws lay hid in night;
God said "Let Newton be" and all was light.
自然和自然律隱沒在黑暗中;
上帝說,讓牛頓去吧!遂一片光明。
——牛頓的墓志銘
科學家是怎樣的人? - 知乎用戶的回答
PS: 一見此言,頓時生出「天不生牛頓,萬古如長夜」的感覺,壯哉我大牛頓!

------------------------------------------------------------------------------------------------

再來就是《霸氣語錄之共產群雄篇》

共產黨人不屑於隱瞞自己的觀點和意圖。他們公開宣布:他們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現存的社會制度才能達到。讓統治階級在共產主義革命面前發抖吧。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
——(共產黨宣言)

一個幽靈,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遊盪。為了對這個幽靈進行神聖的圍剿,舊歐洲的一切勢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國的激進派和德國的警察,都聯合起來了。
——(共產黨宣言)
PS:這簡直就是世界之敵的節奏啊·······

原諒恐怖分子是上帝的事,我們的任務是送他們去見上帝!
--------普大帝

「你們怕什麼?一切權力都在我們手中,我們想處決誰就處決誰,想饒恕誰就饒恕誰,你們都明白,我們就是一切。從州委書記往下,所有認識你的人都應該聽你的話,你應該是州里最有威信的人,否則你就不是個合格的內務幹部。
——蘇聯內務部(相當於我國公安部)部長葉諾夫在一次工作大會上的講話

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
——李德勝

現在看來搞十幾億人口也不要緊,把地球上的人通通集中到中國來糧食也夠用!將來我們要搞地球委員會,搞地球統一計劃,哪裡缺糧,我們就送給他!
——李德勝

大不了就是核戰爭,核戰爭有什麼了不起,全世界27億人,死一半還剩一半,中國6億人,死一半還剩3億,我怕誰去。
——李德勝
PS:咦···好像混進了什麼奇怪的東西····

「帝國主義百年來在東方海岸線上架起一尊大炮就可以征服一個國家的時代過去了」。
——彭德懷 《關於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工作的報告》
PS:果然不愧是「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的彭大帥啊···

中國要發達起來,中國窮了幾千年了,現在是改變這種狀況的時候了

————鄧小平
PS:這句話真正霸氣的地方在於:他真的做到了!!
(看過《飢餓的盛世》之後,才真正明白鄧爺爺讓中國擺脫了數千年的貧窮與飢餓的這一成就是何等的偉大與不易。幸哉中華,世有偉人,為國改運!)

石油工人一聲吼 地球也要抖三抖!
——王進喜
PS:壯哉鐵人!我們工人階級有力量!

------------------------------------------------------------------------------------------------

再來就是《霸氣語錄之古文篇》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詩經·小雅》
PS:這句話真心屌炸天好嘛·········

宜懸頭槁街蠻夷邸間,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陳湯

設使天下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曹操

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
--李德勝《詠蛙》

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
——·阮籍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陳勝

「吾觀顏良,如插標賣首耳!」
——關二爺
PS:關二爺真心霸氣啊·····

卧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宋太祖趙匡胤

此去泉台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
——陳毅

天變不足畏 祖宗不足法 人言不足恤
——王安石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北宋大儒張載
PS: 橫渠四句,一語道盡天下儒者的最高理想啊········

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
————太史慈
PS:太史慈真漢子也。

大丈夫行事,論是非不論利害;論逆順不論成敗;論萬世不論一生。
——《謝枋得與李養吾書》
PS:大丈夫當如是·········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1937年淞滬會戰,當時郭汝瑰作為參謀長帶十四師8000人在前線抵抗。打了幾天以後部隊傷亡慘重,軍長擔心他守不住,就派人去問他是否需要援軍。郭汝瑰回了一封信,前半段彙報了軍事情況,後半段說,
「我八千健兒已經犧牲殆盡,敵攻勢未衰,前途難卜。若陣地存在,我當生還晉見鈞座。如陣地失守,我就死在疆場,身膏野革。他日抗戰勝利,你作為抗日名將,乘艦過吳淞口時,如有波濤如山,那就是我來見你了。」

更新
最近看到一張老照片感慨萬千,放在這裡一起緬懷逝去的英雄。

1984年4月28日,老山主峰。對越反擊戰時期,經過3天的激戰,終於拿下了這個山頭。插旗的時候,戰士已經死亡。雖然一個鮮活的生命已經結束,但他那不屈的身軀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震憾,更是一個民族永遠不可戰勝的意志。
無數戰士用生命換來今天的和平生活,真的應該好好珍惜。
經指正圖片系後人演繹,特此說明。
原標題:黃宏少將:攻佔老山英雄屬實,以身撐旗系後人演繹(說明文章見中華網,這裡不放鏈接了)


1966年10月,美國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在天安門城樓向毛澤東詢問革命成功的經驗。


毛總結了三條,第一條就是「有飯吃」。

1966年10月1日,「文革」的山呼海嘯中,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會見了美國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這位在延安窯洞採訪過毛澤東,聽他論述「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的老朋友,懷著崇敬的心情再次向毛提問:「您取得了這樣偉大的成就,請問您的革命經驗是什麼?」

出乎意料,毛澤東很簡單地總結了三條:一、有飯吃。二、能走路。三、子彈能打死人。斯特朗疑惑不解地笑起來。毛澤東說:「你以為我和你開玩笑?我是很認真地和你談這些問題的。」(《毛澤東年譜》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年版)

井岡山的吃飯問題

1927年10月,毛澤東帶著秋收起義隊伍上了井岡山。從上山那天起,吃飯問題一直困擾著他。
井岡山當年是個封閉落後的地方。日常生活水平很低,米一元錢可買四五十斤,茶油每元錢可買八九斤,鹽每元七斤,一個人的普通生活,有一元多錢就可度過一個月。所以農民都家給人足,生性頗懶。商品市場不發達,有些地方的交易還是「日中而市」的逢墟辦法,有些地方更是杵臼時代,山上的農民都還是用手臼打米的,只有到山下如寧岡、永新等地才有碓臼。農民在紅軍未來之前,頗覺安居樂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老死不相往來。
毛澤東上井岡山,首先聯絡袁文才。


送上100支槍的厚禮,袁文才接納了毛的隊伍。但是,袁對毛說:「你們既然來了,就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傷員和部隊的糧油我管,但錢我這裡有限,你還要到山下去打土豪。」這是實際情況。他沒有錢和糧食養活毛澤東1000人的隊伍,要毛帶足錢糧再上山。於是,毛澤東帶著隊伍在井岡山周邊轉了三個月,打土豪,籌款子,才回到茅坪站住了腳。
到1928年4月,朱德帶著南昌起義隊伍上井岡山。

朱毛會師,建立紅四軍,本來是井岡山革命力量壯大的喜事,但是毛卻鎖緊了眉頭。朱德的隊伍有2400人,跟朱德上山的湘南農軍有8000多人。這些人有拿大刀梭鏢的,有老人和女人,還有抱在懷裡的孩子。眾多農民和家屬一起上山,給原本資源貧乏的井岡山造成沉重的壓力。


湘南農軍首領蕭克回憶:「當時8000農軍湧上井岡山……增強了湘贛邊界工農武裝割據的力量,但也給邊界特委和四軍軍委帶來了很大困難。」井岡山區人口稀少,耕 地不多,又處高寒區,經濟落後。眾多兵馬齊集山上和山下小塊平原,吃飯、穿衣都成為大問題。這些剛剛組織起來的農軍,軍容不整,紀律差,引起邊界特委和四軍軍委的不滿。


軍委書記毛澤東5月2日在永新給中央的信中說:「豈有此理的(湘南)各縣縣委和縣政府,帶領了一大批農民一起跑來,現有一萬人在這裡。」「吃飯太難,現在永新這幾天籌了些款子。」
當時的邊區特委書記楊開明給上級的報告中講述井岡山的經濟困難:「自從紅軍到達井岡山以後,情形就大大改變了。因為紅軍經濟唯一的來源,全靠打土豪;因對土地革命政策的錯誤,連小資產階級富農小商也在被打倒之列。又以大破壞之後,沒注意到建設問題,沒有注意到經濟恐慌的危機,以致造成鄉村全部的破產,日益激烈的崩潰。加之反動派又厲行經濟封鎖政策,貨物金融彼此不能流通,生息困難。生之待斃,需用缺乏,供不應求。


年年農民的絲、木、茶油、米、花生、鴉片等生產品不能運出賣錢,而需用食鹽、棉花、布匹等日用必需物品,亦無法取得。生息停滯,有潰敗而不可收拾之勢。」


所以,上山僅3個月,湘南農軍組成的29團就要求回老家。朱德帶了28團在後追隨。毛澤東寫信勸阻也沒用,28、29團下山後一路進軍,7月底打下了郴州。進了城,紅軍打開幾個倉庫,29團的人開始「發洋財」。包袱、毯子、銀元,什麼都拿。到黃昏,國民黨軍范石生部隊反擊進來,滿城逍遙的農民兵四散逃跑,潰不成軍。29團胡少海團長試圖集合隊伍,集合好了,槍一響,又被敵人打散了。隊伍散了,人心亂了,東奔西逃,找不回幾個人來。只有蕭克帶的一個連沒逃跑,後來併入朱德指揮的28團。朱德、陳毅見形勢不利,只得帶著殘餘部隊返回井岡山,這叫「八月失敗」。想走州過府,撈一把,發洋財,結果被毛澤東稱為「單純軍事觀點」和「盲動主義」。

紅軍打湘南,導致湘贛兩省國民黨軍組織對井岡山的「會剿」,封鎖了井岡山周邊的通道,紅軍在山上的生活更為艱難。首先是沒糧食吃了,井岡山地區方圓五百里,「人口不滿兩千,產谷不到萬擔」,糧食僅夠群眾自己用。部隊要吃糧、儲糧,都得去山下挑。於是朱德只好帶著部隊下山到永新挑糧,這是1928年10月間的事。後來產生了一個廣為傳誦的故事:《朱德的扁擔》。
靠挑糧維持部隊生活,也不是長久之計。一來永新、寧岡地區的糧食產量也有限,不可能保證源源不斷地供應。二來紅軍的經費也日益減少,買糧的錢也花光了。朱德部隊剛上山時,給養還比較豐厚。「八月失敗」後回來,經費日見拮据。毛澤東給湖南省委的報告說:
僅僅發伙食錢,此外一切費用都省掉,每月都需現洋萬元以上,出發全靠打土豪。但一則打過的地方,沒得打了;二則敵人圍得緊緊的,往往非得擊潰敵人之一面,打土豪也不許你打遠。三則敵情之嚴重,單獨一兩營兵簡直不能出去籌款。

要籌款須得多兵,問題就不是簡單的了。現在全軍五千人的冬衣,雖得了棉花,還缺少布。這樣冷了,許多士兵還是穿兩層單衣。好在苦慣了。而且什麼人都是一樣苦,從軍長到伙夫,一律吃五分錢的伙食。大家又都懂得是為了無產階級受苦,因此又不怨恨什麼人。雖然如此,經濟問題始終是很嚴重的。


1928年底,湖南和江西軍閥調集兩省軍隊共六個旅、十八個團,分五路向井岡山發動「會剿」,企圖一舉消滅朱毛紅軍和井岡山根據地。面對嚴峻的局面,1929年1月4日毛澤東、朱德召集四、五軍軍委及邊界特委、各縣委的代表在寧岡柏路村召開聯席會議。毛澤東分析了形勢,指出:在當前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憑險死守是不利的。加上冬季節已到,我軍物資困難,雖有群眾援助,也難以取勝。但是井岡山根據地又不能放棄。要保住井岡山根據地這塊紅色政權,不能死守,必須採取積極的行動。


於是,會議決定由毛澤東、朱德帶領紅四軍主力3500人下井岡山,開闢新的根據地。王佐、彭德懷留守井岡山。後來毛澤東說,離開井岡山,最主要的原因是「經濟上無出路」。
打土豪籌款子
朱毛紅軍下山後,一路艱苦轉戰,終於在瑞金地區站住了腳。


但是瑞金也屬封閉落後的農業區,紅軍難以獲得充分的給養。為了打開局面,1929年5月,乘著軍閥混戰,朱毛紅軍進入閩西,先後佔領了長汀、龍岩、上杭一帶,形勢有了很大的轉變。
長汀,古稱汀州,是閩西歷史悠久的名城。水陸交通便利,商賈雲集。紅軍佔領長汀,被朱德稱之為「中國革命的轉折點」。紅軍來到一個前所未有的富裕地區,得到了充足的補給。紅四軍進長汀城後,沒收了十幾家豪紳財產約3萬餘元(光洋),還向當地商人籌借2萬餘元,共籌軍餉5萬多元。發了這麼大的洋財,朱毛給紅四軍每人發了4元零用錢,還接管了當地的軍服廠,製作了4000套軍服。這是紅軍第一次統一了軍裝,軍容煥然一新。

生活得到改善,大大提高了部隊的士氣。毛澤東自謂「真是撥雲路(霧)見青天,快樂真不可名狀。」他給中央寫信彙報:紅四軍「井岡山出發以來的疲敗精神,業已恢復。士氣亦已振奮起來。」毛澤東決心把閩西建成鞏固的根據地。特別注重不要把地方搞爛。原來盲動主義的燒殺政策,被徹底拋棄。

毛澤東再次強調紅軍的打仗、籌款、做群眾工作三大任務,要求幹部戰士深入貫徹落實。
籌款是為紅軍籌集經費。紅軍要生存,一日三餐,置辦軍衣。還要購置武器裝備。隊伍越大用錢越多。朱毛紅軍還沒有穩固的根據地,部隊流動作戰,經濟來源主要依靠所過之處打土豪籌款。
紅軍怎樣籌款?我們現在的電影常有這樣的畫面:紅軍到了個鎮子,貼出大布告,於是土豪、商人就排著隊來交錢了,還乞求紅軍開恩,手下留情。這都是編出來的情節,哪個土豪會那麼傻,坐在家裡等紅軍來抓呢?沒等紅軍到,他們早都逃跑了,街上空空無人,店鋪都上著門板。紅軍貼布告也沒人看見,找誰籌款去?

紅軍起初也是貼布告的,今天在福建古田革命紀念館裡,還陳列著一張紅軍的籌款布告:
查該屋主人賴仲卿確系著名土豪,平素為富不仁,壓迫工農,重租重息,盤剝備至。本地貧苦群眾恨之入骨,著罰籌軍餉大洋五百元,限本日內籌齊,送交本部軍需處。如逾期不交,即將衣服穀物分給貧民,並焚毀其房屋。


此布
軍長朱德
黨代表毛澤東
公曆1929年10月23日

這張布告是印刷品,土豪的名字和罰款數額、繳款地點是臨時填上去的,可見是紅軍的慣用手法。但也暴露出不實際的地方:一是罰款數額大,要一日內籌齊,一般土豪很難做到。所以後來紅軍改成「多貼條子少寫數目」,使土豪能拿得出。最關鍵的問題是:如果土豪跑了,抓不到人,你找誰籌款去?
隨著中央蘇區的日益擴大,領導人意識到:要維持紅色政權,要發展壯大紅軍,沒有錢是萬萬不行的。

但是瑞金蘇區養不了這麼多紅軍,蘇區群眾是擁護革命的,所以只能籌很少的錢。你攤派的多了,要麼百姓交不起,要麼跟你對立,不再擁護革命。所以紅區是不能籌款的。要籌款就要跳出紅區,到赤白交界的地方或深入白區去籌款。但白區不是你的地盤,去了就有危險。或是找不到土豪,或是遇見白軍和民團發生戰鬥。怎樣規避風險,保證籌款成功呢?


紅軍集思廣益,總結經驗。古田紀念館裡保存著一份油印文件,叫《籌款須知》,寫於1932年7月,文件中有一章叫「籌款技術」,介紹紅軍如何籌款——
去白區籌款,首先要「一網散開,精密調查」。各部隊劃定區域後,就派出偵查員化裝深入到鄉鎮,打聽情況。調查人員要具備熱心精密、細心兩個條件,能耐煩,才能在白色地區群眾中有所問得。調查的時候要找到貧苦勇敢的工農分子,從問路、聊天等方式入手。不能直接問:「這裡有土豪沒有?姓甚名誰?」這最呆笨。而是通過側面閑聊去偵察判斷。


比如看見百姓在種田,上去搭話,問:「你忙得很,禾插了么?做了幾畝田?每年吃谷夠不夠……」或幫著他做事,在談家常話中去探情況。或者拿財物或鴉片煙酒肉等,秘密給那些貧苦工農小孩,引誘他說出真話。

這樣就能打聽到村裡誰是土豪,住在哪裡,錢多錢少等情報。
摸清情況後,就「迅速捉人,適當待遇」。「人是活寶,只有捉到人籌款就容易。」捉人的方法要注意運用便衣隊,化裝各色土民,暗藏手槍分途出發。特別注意趁黑夜半夜、雨夜雪夜,以及拂曉黃昏三個時候。對於已捉到的人「要適當待遇,對小孩子、老人、婦女,按當地人情風俗及其家庭情形,分別人的輕重普通。輕的可以放回辦款,重的必須收押分別籌款(即「來了好多款才放,某人最重的要最後放」)。
催款的時候,要軟硬兼施,「做好做歹,雷厲風行」。抓了土豪和家屬,催款的方式要多種多樣。


比如派個戰士在土豪身邊磨馬刀,裝著要殺人;派個戰士提著洋油桶,裝著要燒房子。派當地人做說客,勸土豪家人早點交錢。「總之到了籌款的時候必須動員群眾,調查的調查,貼布告條子的貼布告條子,以及向群眾宣傳的,向代表交涉和催款的,散布凶吉消息的,做轉彎的,提洋油的,磨刀的,打土豪的,沒收財物的,散發東西的,督促的,種種工作人員都要雷厲風行去做。只有這樣才能動搖土豪及其代表與家屬講價延抗的主意,而服從我們的罰捐,方能使財寶滾滾而來。」
如果土豪和家屬逃跑了,只剩下空房子,怎麼辦呢?紅軍還有最後一著:挖窖。土豪地主是守財奴,有了錢不放債,怕收不回來。經商怕蝕本,所以常把銀子埋藏起來。「窖埋在人不注意處:廁所、糞缸下、豬池下、夾樓板、煙筒中,總之凡可埋藏處都會埋藏有……」挖窖首先要有精密調查,丈量房內外的寬、厚,是否有夾牆。

看了屋檐要開天花板,拆瓦看是一層還是兩層。有時白天到處挖,晚上派人暗中監視土豪家人或走狗。看他進去在哪裡盯著某處看,臉色如何?「我們不動聲色,因為他看你已挖動了,必定夜裡要來把財寶挖走。我們只把人圍好,捉住人再強迫他完全挖出就是了。」
看了這個文件,未免使人目瞪口呆。遇見如此聰明的紅軍,土豪真是在劫難逃啊!但是我們回到當年的歷史環境,就可以理解了。紅軍初起時那麼弱小,生存那麼艱難,試問哪個地主土豪會同情紅軍,拿出錢來贊助革命呢?


例如,1932年紅軍打下漳州,向當地商人籌款,遭到商人們一致的抵制。紅軍文件說:「商人之狡猾,誰也是知道的。一般大商人要他派出巨大的款項,確不是一回易事。漳州惠隆糖行有一百萬以上資本,須派他一萬元。他寧肯犧牲(分發群眾)十七八萬元之糖,不肯繳這一萬元之款。由此可以證明:大資本家是堅決反革命的。他寧可犧牲存貨數十萬,不可出一文錢幫助革命。」所以籌款是很不容易的事情。紅軍籌款當時都規定了任務。張震上將當年是紅三軍團的連長,上級給每個連的任務是每月籌款一萬大洋,他們東奔西跑,一月頂多籌到六千。
我們詳細敘述紅軍的籌款,是要說明一個道理:要革命,首先要生存。

紅軍連生存問題都解決不了,還革什麼命?在那個年代,瞿秋白的臨時中央命令全國各地武裝暴動。從1927年到1934年,在全國範圍內曾發起了900多次武裝暴動。但結果呢,幾乎全部失敗了。只剩下朱毛紅軍的江西閩西根據地、鄂豫皖根據地和湘鄂西根據地這三塊。因為臨時中央盲目執行共產國際的命令,讓各地共產黨組織暴動。但是暴動的條件具備不具備,有沒有群眾支持,暴動後到哪裡去,國民黨軍隊來了怎麼應付?所有這些問題中央也不知道怎麼辦,結果是成千上萬的共產黨員白白犧牲。唯獨毛澤東沒按共產國際的指示辦,而是按照《三國》《水滸》的方式,把紅軍隊伍保存下來。看起來是很不正規,甚至不符合道德標準,但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卻是唯一可行的辦法。


在國民黨軍封鎖、圍困的艱苦條件下,紅軍不但生存下來了,還發展壯大了,開闢了新的根據地。
尋烏調查學經濟工作
1930年5月,毛澤東從閩西回到江西,到尋烏調查。
毛澤東為什麼要去尋烏?


此時,紅四軍已擴大到兩萬人,江西蘇區也發展到十幾個縣。養活紅軍和蘇區政府,靠打土豪是不行了。打土豪一來沒有穩定收入,二來是竭澤而漁。所以,紅軍和蘇區一定要有穩定的財政收入,才能維持和發展。怎樣才能做到這些呢?尋烏地處江西、廣東和福建的交界,是贛南商業發達的地方。

毛澤東為何如此高興,看看《尋烏調查》,就知道毛澤東在短時期內掌握了多少社會和商業知識。在毛的筆下,浮現出了一幅尋烏城的整體畫面:地理環境、道路交通,各種行業如雜貨店、水貨店、藥店、賭坊、黃煙店、打鐵店,經營的貨品種類、價格、通商線路、交易的錢數,都清晰明了。
明白了經營,就知道當地人怎麼掙錢。然後再調查公私的租稅收入。錢利、谷利、油利、賣奶子、打會、錢糧稅、煙酒印花稅、屠宰稅、護商捐、牛捐、賭博捐、財政局總收入、派款借款等,政府和地主怎麼徵收,怎麼來錢,也一目了然。
經過調查,毛澤東感慨地說:「這些幹部、農民、秀才、獄吏、商人和錢糧師爺,就是我的可敬愛的先生,我給他們當學生是必須恭謹勤勞和採取同志態度的,否則他們就不理我。沒有滿腔的熱忱,沒有眼睛向下的決心,沒有求知的渴望,沒有放下臭架子、甘當小學生的精神,是一定不能做,也一定做不好的。必須明白: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自己則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這一點,就不能得到起碼的知識。」
尋烏之行,使毛澤東的觀念和思路發生了很大變化。使他從打土豪籌款轉到注重經濟工作,學會如何掌握財政收入,使蘇區有固定的收入。要保證固定收入,就要讓農工商經濟都得到發展,讓人們安居樂業,放水養魚,而不是硬性攤派,殺雞取卵。
在江西農村的環境下,共產黨和紅軍怎麼生存,怎麼發展,這都是共產國際和上海中央不可能懂得的。毛澤東全靠獨立探索,找到了蘇區和紅軍生存發展的正確道路。所以毛澤東說出了「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反對本本主義」的論斷,與共產國際的左傾路線分道揚鑣。
鎢礦生意對中央蘇區的支撐
毛澤東對贛南經濟的重視,引出了一個重大商機,這就是鎢礦經營。
1907年德國傳教士在江西大余縣西華山發現鎢礦。以後又在崇義、全南、安遠縣境內發現大型鎢礦,從此揭開了中國鎢礦開採的歷史。當年贛南鎢砂的儲量和產量,都居世界第一。1930年代初,德國開始復甦,軍事工業急需大量鎢砂,於是在廣州等地開辦公司,贛南鎢礦產業初具規模。
毛澤東得知這個情況,1932年初派他的弟弟,時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銀行行長的毛澤民到贛南調查。毛澤民先來到大余縣鐵山壠礦區,走訪會挖鎢礦的工人,進行調查研究,動員了500多工人,成立公營鐵山壠鎢礦。這是蘇區第一個公營鎢礦。接著,毛澤民又來到仁鳳山(亦稱盤古山)。這是會昌、安遠、於都三縣交界的山區,1922年美、英、德、日相繼在這裡投資、辦公司,開礦收鎢砂。1930年紅軍曾來過,與當地民團作戰。1931年8月民團放火燒山,山上1000多工棚被毀,礦工被迫出走。蘇區第三次反「圍剿」取得勝利後,當地又被蘇區控制。毛澤民來這裡,意在恢復鎢砂生產。
調查之後,毛澤民從蘇區銀行投資,開辦了「中華鎢砂公司」,親自兼任總經理。公司成立後,蘇區政府統一組織生產和收購鎢砂,鎢砂的銷路有了保證,政府收購價格實惠,礦工多產砂,多掙錢,生產積極性自然提高。1933年,中華鎢礦公司所屬公營鎢礦開採、合作社收購的鎢砂,總量比1932年增加了將近4倍,僅鐵山壠和盤古山二礦的產量,就由1932年的648噸上升到1753噸。至1934年10月,中華鎢礦公司共開採、收購鎢砂4193噸,公營鎢礦職工發展到5000餘人。為了解決運輸問題,蘇區政府通過苦力運輸工會組織了100多人的運輸隊,負責運輸鎢砂和礦山的生產生活物資。贛縣江口外貿分局有20條木船往返於白鵝墟、三門灘和江口之間,運送出口鎢砂到廣東交易。
鎢砂的豐厚利潤引起了廣東軍閥陳濟棠的覬覦。1932年6月,粵軍調集6個團的兵力向大庾集中,企圖佔據贛南。7月初,彭德懷指揮紅三軍團首先在大庾東北擊潰粵軍4個團,粵軍退守大庾。林彪的紅一軍團攻佔南雄以北梅嶺關。粵軍五個師分別由韶關、信豐向大庾、南雄急進,企圖從南北兩個方向合擊紅軍。紅軍向南雄以東水口方向截擊,擊潰粵軍第4師兩個團,迫其餘部退守水口。隨後紅軍對水口發起總攻,擊潰粵軍10個團,迫其退守南雄。
南雄水口之戰,使陳濟棠知道了紅軍的厲害。中共出於統戰考慮,主動從韶關、大余和南雄撤兵,並遣返了上萬粵軍俘虜。經此恩威並施,陳濟棠改為與紅軍合作。他消極應付蔣介石的「圍剿」蘇區部署,南線漸趨穩定。中央蘇區第四次反「圍剿」獲勝後,進入全盛時期,總面積達8.4萬平方公里,控制了大部分贛南鎢礦資源。
在蔣介石對蘇區進行全面經濟封鎖時,中共和陳濟棠的部隊達成鎢砂交易秘密協定,將國民黨對蘇區的經濟封鎖撕開一個口子。當時蘇區的土特產都無法出口到白區,鹽、糧食、布匹等物資也無法進口。唯獨鎢砂能通過陳濟棠的部隊向廣東出口,並且還能賣個好價錢。當時100斤鎢砂能賣52塊銀元,從1932年到1934年10月紅軍長征前,鎢砂貿易總計創造了620萬元的財富,對維持蘇區政府的運作和養活十萬紅軍,抗拒國民黨對蘇區的圍剿和經濟封鎖起到了重要作用。
毛澤東1933年8月12日在贛南17縣經濟建設大會上做的《粉碎五次「圍剿」與蘇維埃經濟建設任務》報告中,強調了商業貿易工作的重要意義:「一方面把蘇區多餘的糧食,有計劃的(不是無限制的)運輸出口,賣得高價,不受奸商的中間剝削,從白區換得現洋,購買必需品進來。努力去發展農業生產與手工業的生產,使明年的收成更加增多。使鎢砂、木頭、樟腦、紙張、煙葉、夏布、香菇、薄荷油種種特產恢復過去的產量,並把它們大批輸出到白區去。比如鎢砂,就是一種很有希望的工業,因為帝國主義軍事工業的需要,這個鎢砂出口是有極大希望的。我們要準備幾千幾萬人去開鎢砂礦。」(在編輯《毛澤東選集》第一卷時,把這個報告改名為《必須注意經濟工作》,這些話都被刪去了——作者注)
1934年9月30日,中央蘇區東線的最後一道屏障松毛嶺失守,中央紅軍主力被迫陸續撤出戰鬥,踏上了漫漫長征路。紅軍長征後,中華鎢礦公司和外貿總局及其分支機構相繼關閉、歇業或停止運轉,來不及賣掉的鎢砂由留守部隊帶領群眾轉移或就地掩埋。至此,中央蘇區的鎢礦開採告一段落。
創業艱難百戰多。了解了這一段歷史,我們才知道「有飯吃」三個字蘊含了多麼豐富的內容。幹革命,首先要有根據地,要得到群眾的支持。革命隊伍要發展,蘇區要擴大,就要有穩定的經濟收入來源。靠打土豪只能救一時之急,不可能成為常態。要學會做經濟工作,就要深入調查,掌握社會的實際情況。這就要做踏實細緻的工作,絕不是讀幾本理論書就能做到。毛澤東的實踐,使我們懂得了他的成功之道。

(作者繫上海交通大學教授、)


不殺士大夫·············


話說很多宋粉這麼粉大宋我實在是不能理解···

不殺士大夫翻譯一下就是:不殺縣處級以上幹部啊···············

除了大宋,沒人敢這麼喊啊····

這不,都忽悠的一群不姓趙的都說這是我趙家的江山了····


1.大笑,大笑,還大笑!刀砍東風,於我何有哉?
2.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3.仰天長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4.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5.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6.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7.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
8.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9.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紅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瀉汪洋;潛龍騰淵,鱗爪飛揚;乳虎嘯谷,百獸震惶;鷹隼試翼,風塵吸張;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幹將發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蒼,地履其黃;縱有千古,橫有八荒;前途似海,來日方長。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
10.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
11.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12.世界微塵里,吾寧愛與憎。
13.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
14.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15.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我狂耳。
16.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17.旁觀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占坑,慢慢答】


「大炮開兮轟他娘」

語出千古霸氣第一人,軍閥張宗昌

附張宗昌詩集

1、笑劉邦
聽說項羽力拔山,嚇得劉邦就要竄。
不是俺家小張良,奶奶早已回沛縣。
2、俺也寫個大風的歌
大炮開兮轟他娘,威加海內兮回家鄉。
數英雄兮張宗昌,安得巨鯨兮吞扶桑。
3、 游泰山
遠看泰山黑糊糊,上頭細來下頭粗。
如把泰山倒過來,下頭細來上頭粗。
4、 天上閃電
忽見天上一火鏈,好象玉皇要抽煙。
如果玉皇不抽煙,為何又是一火鏈。
5、大明湖
大明湖 明湖大
大明湖裡有荷花
荷花上面有蛤蟆
一戳一蹦達
6、 游蓬萊閣
好個蓬萊閣,
他媽真不錯。
神仙能到的,
俺也坐一坐。
靠窗擺下酒,
對海唱高歌。
來來猜幾拳,
舅子怕喝多!
7、游趵突泉
趵突泉 泉趵突
三個眼子一般粗
咕嘟咕嘟往外出。
8、游西方
早聽西方好,
他媽真不孬。
本想多玩玩,
睜眼卻沒了。
9、無題
要問女人有幾何,
俺也不知多少個。
昨天一孩喊俺爹,
不知他娘是哪個?
10、混蛋詩
你叫我去這樣干,
他叫我去那樣干。
真是一群大混蛋,
全都混你媽的蛋。
11、求雨
玉皇爺爺也姓張,
為啥為難俺張宗昌?
三天之內不下雨,
先扒龍皇廟,
再用大炮轟你娘。
12、破冰歌
看見地上一條縫,
灌上涼水就上凍。
如果不是凍化了,
誰知這裡有條縫。
13、詠雪
什麼東西天上飛,
東一堆來西一堆;
莫非玉皇蓋金殿,
篩石灰呀篩石灰。


《戰國策》里的《唐雎不辱使命》的兩句話都非常霸氣,而且是一個比一個更加霸氣。
秦皇說:「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
唐雎的回復更加霸氣:「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

結果是秦皇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於此!寡人諭矣

以一介布衣之身,敢與雄兵百萬的秦始皇硬懟威脅要拚命,這話足以對得上霸氣二字。尤其配上這句話的背景,更加為霸氣二字增色。
當時是秦始皇二十二年,秦國滅掉魏國之後,想以「易地」之名佔領安陵,安陵君派唐雎出使秦國。在如此極端不利的情況下,唐雎有如此勇氣,委實讓人讚歎。

以下為原文與譯文

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雖然,受地於先王,願終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說。安陵君因使唐雎使於秦。
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於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於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於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祲降於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於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秦王派人對安陵君(安陵國的國君)說:「我打算要用方圓五百里的土地交換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應我!」安陵君說:「大王給以恩惠,用大的地盤交換我們小的地盤,實在是善事;即使這樣,但我從先王那裡接受了封地,願意始終守衛它,不敢交換!」秦王知道後(很)不高興。因此安陵君就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國。

秦王對唐雎說:「我用方圓五百里的土地交換安陵,安陵君卻不聽從我,為什麼?況且秦國使韓國魏國滅亡,但安陵卻憑藉方圓五十里的土地倖存下來的原因,就是因為我把安陵君看作忠厚的長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現在我用安陵十倍的土地,讓安陵君擴大自己的領土,但是他違背我的意願,這不是看不起我嗎?」唐雎回答說:「不,並不是這樣的。安陵君從先王那裡繼承了封地所以守護它,即使(是)方圓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換,更何況只是這僅僅的五百里的土地呢?」

秦王勃然大怒,對唐雎說:「先生也曾聽說過天子發怒的情景嗎?」唐雎回答說:「我未曾聽說過。」秦王說:「天子發怒(的時候),會倒下數百萬人的屍體,鮮血流淌數千里。」唐雎說:「大王曾經聽說過百姓發怒嗎?」秦王說:「百姓發怒,也不過就是摘掉帽子,光著腳,把頭往地上撞罷了。」唐雎說:「這是平庸無能的人發怒,不是有才能有膽識的人發怒。專諸刺殺吳王僚的時候,彗星的尾巴掃過月亮;聶政刺殺韓傀的時候,一道白光直衝上太陽;要離刺殺慶忌的時候,蒼鷹撲在宮殿上。他們三個人,都是平民中有才能有膽識的人,心裡的憤怒還沒發作出來,上天就降示了吉凶的徵兆。(現在專諸、聶政、要離)連同我,將成為四個人了。假若有膽識有能力的人(被逼得)一定要發怒,那麼就讓兩個人的屍體倒下,五步之內淌滿鮮血,天下百姓(將要)穿喪服,現在就是這個時候。」說完,拔劍出鞘立起。

秦王變了臉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說:「先生請坐!怎麼會到這種(地步)!我明白了:韓國、魏國滅亡,但安陵卻憑藉方圓五十里的地方倖存下來,就是因為有先生您在啊


汝妻子吾養之,汝勿慮也。


劉邦稱帝建立漢朝後,殺掉了手下兩大虎將韓信、彭越,僅剩下英布一人。
英布恐懼,起兵謀反。
劉邦御駕親征。
陣前,劉邦苦口婆心問英布:「我待你一向不薄,你又何苦造反啊?」
英布將長矛一指劉邦:「欲為帝爾!」(想當皇帝啰!)
氣得劉邦破口大罵。
如此直白,簡單粗暴,是條漢子!
(內容主要來自《史記·黥布列傳》)


淮海戰役打雙堆集時,由於黃維兵團戰鬥力強,火力猛,加上戰場平坦地形不利,中原野戰軍各縱隊在攻堅時傷亡慘重。野司一號首長放出話來,要部隊「瘦狗打硬屎」,堅決打下雙堆集;二號首長表態更猛,「就是中野打光了, 其他兄弟部隊照樣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 」!各縱隊首長只有硬著頭皮指揮部隊繼續強攻。

在此期間,九縱司令員秦基偉和四縱司令員陳賡不約而同地改變了戰術,轉而採用掘壕推進的近迫攻擊法。陳賡更是要求部隊 「以戰壕對戰壕,以地堡對地堡」,集中力量掘壕前進。一號、二號首長不斷來電話催問進展情況,陳賡開始還提出意見說強攻傷亡太大,掘壕雖然慢,但傷亡小,把握大,總攻時間需要推遲。一號、二號知道陳賡說的有道理,也接受了陳賡的意見,但心裡著急,催問的電話仍不減。陳賡則煩了。一次電話又來了,參謀報告,「二號首長」。陳賡嚴厲地說,「告訴他,我在睡覺!」於是參謀嚇愣了,那可是全軍皆知的鐵面二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沈聽雪的歷史文集」,搜索微信號shentingxue2017,如顯示該用戶不存在,請點擊下面「搜一搜shentingxue2017朋友圈、公眾號、文章等」查找即可。

非常感謝網友支持,會繼續推出精彩文章讓大家欣賞。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http://t.cn/zHdhl8V (二維碼自動識別)

上面是以前收藏的一張內容(侵刪)。每次看到都覺得霸氣十足。


發現很多回答里這些「狂拽酷炫吊炸天」的豪言壯語,大多來自世界級的國家首腦


可是在我們的漢朝,就算一些中低級官員,說出來的話也非常霸氣,這就很難得了。

第一句話,乃漢軍小兵李敢所說——胡虜亦不過如此,甚易與耳!

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夏秋之際,郎中令李廣率四千騎兵出右北平,進攻匈奴,卻遭到匈奴左賢王烏維四萬鐵騎圍攻,關鍵時刻,小兵李敢(李廣之子,但當時尚未官職,只是隨軍出征)大喝一聲,拔出長劍,兩腿一磕戰馬,飛也似的竄了出去,直奔匈奴中軍,率十餘名漢軍壯士陷陣,只見他們一路猛衝,竟直線貫穿了如銅牆鐵壁般的匈奴中軍大陣,馬踏聯營,從左邊殺進去,逛了一圈,從右邊出來;然後掉過頭,再殺回去,從左邊出來;風捲殘雲,出出進進,如入無人之境,簡直把匈奴大陣當成自家後院跑馬場了。

風停了,沙散了,除了東倒西歪的匈奴陣里傳來的零星哀嚎聲,天地一片寧靜。

隨即,漢軍陣中爆發出如雷霆海嘯般的歡呼:「李敢!李敢!李敢!!」

李敢巡馳在漢軍陣前,虎視鷹揚,立馬揚劍,大笑道:「胡虜亦不過如此,甚易與耳!」

於是漢軍士氣大振,從容堅守,匈奴奈何不了他們,終於退去。


第二句話,乃漢軍騎都尉李陵所說——無所事騎,臣願以少擊眾,步兵五千人涉單于庭。

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五月,漢武帝遣貳師將軍李廣利以三萬騎出酒泉至天山(此天山為祁連山,非新疆之天山),進擊匈奴右賢王部。並派遣騎都尉李陵率步兵五千為李廣利運輸輜重。但李陵不願當運輸大隊,向漢武帝表示:「臣所將屯邊者,皆荊楚勇士奇材劍客也,力扼虎,射命中,願得自當一隊,至蘭干山南以分單于兵,不使專與貳師對敵。」

但是漢武帝表示:「吾發軍多,無騎予汝。」

不是漢武帝不讓李陵去打仗,問題是沒有多餘的戰馬了啊。因為出塞作戰,是一定要有騎兵部隊的,否則一旦被匈奴優勢兵力包圍,那想逃都逃不掉,匈奴的戰馬多快啊,圍追堵截一幫兩條腿的步兵,那還不跟貓抓耗子一樣,想怎麼玩怎麼玩?

就算韓白重生,衛霍在世,恐怕都不敢輕易步兵出塞,最多使其行誘敵之計。

但是李陵偏偏不信邪,居然說道:「無所事騎,臣願以少擊眾,步兵五千人涉單于庭。」

…………


第三句話,乃漢使姚定漢所說——宛兵弱,誠以漢兵不過三千人,強弩射之,可盡虜矣。

漢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漢武帝劉徹遣使臣車令等持黃金千斤及金馬一座,去大宛購買其國寶汗血馬(稀有品種,價值連城,全世界只有兩三千匹)。

大宛為希臘後裔所建之國家,地處今土庫曼一帶,是西域與中亞的連接點,為康居、大夏、烏孫等國交通之樞紐,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且有人口三十萬,大小屬邑七十餘城,與安息帝國和貴霜帝國也算是同級別的中亞大國。所以大宛國王也是很拽的,他竟然不肯賣馬,漢使大怒,便在朝堂上大罵大宛國王,罵的大宛國王非常沒面子,於是派屬下郁成王率兵截殺漢使,奪其財物。劉徹的真金沒換來寶馬,反而打了水漂。

漢武帝這暴怒。錢倒是小事兒,關鍵面子掛不住,所謂兩國相爭不斬來使,何況兩國並未交兵,漢朝可是帶著厚禮來與大宛做文化商貿交流的,卻遭如此對待,這簡直是對大漢天威赤裸裸的挑釁與侮辱!

劉徹在廟堂上咆哮:你們說,咱們怎麼辦?

一旁,曾經出使過西域的外交官姚定漢露出了輕蔑的笑容:「宛兵弱,誠以漢兵不過三千人,強弩射之,可盡虜矣。」

第三句話,乃漢使蘇武所說——南越殺漢使者,屠為九郡。宛王殺漢使者,頭縣北闕。朝鮮殺漢使者,即時誅滅。獨匈奴未耳。

天漢元年(公元前100年)春,漢武帝遣蘇武攜重禮祝賀匈奴新單于且鞮侯繼位,畢竟雙方打了太久的仗了,需要休息一下。

出雁門,越雄關,別父老,辭長安,驅駿馬,跨雕鞍,為國家,求平安,手持一根節杖,胸懷萬里江山,終於,蘇武來到匈奴王庭。

不料,且鞮侯心懷不軌,竟然想盡誅漢使者,有大臣建議不如迫降漢使,讓漢天子丟人又丟面,豈不更妙?

於是單于連派人勸降蘇武,蘇武大罵道:「南越殺漢使者,屠為九郡。宛王殺漢使者,頭縣北闕。朝鮮殺漢使者,即時誅滅。獨匈奴未耳。汝此舉徒令兩國相攻。匈奴之禍,從我始矣!」

第四句話,乃漢使傅介子所說——漢兵方至,毋敢動,動,滅國矣!

漢宣帝元鳳四年(公元前77年),漢使傅介子攜帶金銀財寶,出使樓蘭。當時樓蘭王正在匈奴和漢朝之間搖擺,但又貪圖漢朝的財物,仍然還是接見了傅介子。在宴會上大家喝的正開心,傅介子對樓蘭王說:「天子使我私報王。」樓蘭王還以為有啥秘密寶貝,趕緊支開隨從,跟著傅介子進了後賬。說時遲、那時快,突然從帳後竄出兩個壯士,兩把尖刀一起從背後刺向樓蘭王,利刃穿胸相交,樓蘭王當場斃命。

傅介子鎮定的砍下樓蘭王的頭顱,大搖大擺的走出來,對著宮外幾百劍拔弩張的衛士說道:「王負漢罪,天子遣我來誅王,當更立前太子質在漢者。漢兵方至,毋敢動,動,滅國矣!」衛士們聽說,果然不敢動,於是改立太子為王,樓蘭從此親附漢朝,不敢再叛。

第五句話,乃西域副校尉陳湯所說——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西漢末年,漢西域都護甘延壽與副校尉陳湯萬里遠征中亞,全滅西匈奴,並將斬獲的西匈奴郅支單于的首級送到了長安,此時正值漢元帝建昭四年(公元前35年)春節,這可真是是雙喜臨門了。

漢元帝看著這顆頭,美不自勝。好一顆頭,這顆頭對於漢朝的價值,無異於當今美國夢寐以求的本拉登的頭。

不久,一道更加震撼人心的上疏也發到了長安。執筆者,陳湯。署名者,陳湯,甘延壽。

http://p3.pstatp.com/large/19250002cadb509a4624

「臣聞天下之大義,當混為一,昔有唐虞,今有強漢。匈奴呼韓邪單于已稱北藩,唯郅支單于叛逆,未伏其辜,大夏之西,以為強漢不能臣也。郅支單于慘毒行於民,大惡通於天。臣延壽、臣湯將義兵,行天誅,賴陛下神靈,陰陽並應,天氣精明,陷陣克敵,斬郅支首及名王以下。宜懸頭槁街(漢代長安街名,少數民族聚居之處)蠻夷邸,以示萬里,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請將這顆草原霸主匈奴單于的頭顱,高懸在京城長安的胡人街,豪壯,甚是豪壯!!

沒錯,南越殺我漢使,屠為九郡;宛王殺我漢使,頭懸北闕;朝鮮殺我漢使,即行誅滅,單于殺我漢使,懸首槁街。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這就是陳湯這個小小的西域副校尉,要向天下蠻夷萬邦宣示的偉大信念。

第九句話,乃校尉韓威所說——臣願得勇敢之士五千人,不齎斗糧,飢食虜肉,渴飲其血,可以橫行!

西漢與東漢之交,王莽施政不當,導致北方大飢,人相食。有大臣建議乾脆解散邊郡軍隊,與匈奴議和。校尉韓威卻反對,他表示:「以我國之威而吞胡虜,無異口中之虱。臣願得勇敢之士五千人,不齎斗糧,飢食虜肉,渴飲其血,可以橫行!

韓威雖然是夸夸其談之輩,但言語頗為豪壯。千載之後,北宋名將岳飛乃因其典而作詞道:「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那些世界級的首腦們能說出那些豪言壯語,要麼是因為他們本身就內心強大,要麼是因為他們手握大權生殺予奪;而我們漢朝這些中級官員也能說出這麼霸氣的話來,則完全是因為身後擁有一個強大的國家——強漢帝國。

每個人都能挺直腰板豪語衝天,這才是大國氣象。


我們只要一面國旗!越大越好!
——八百壯士
淞滬會戰開戰後,蔣介石一直渴望得到國際同情與支持,於是即便要撤退,也要打一次讓全世界人看的仗,於是蔣介石找到了八十八師師長孫元良,希望他留下一些人。

孫元良當即說:我們不怕死,一個換一個,甚至十個換一個,我們都去,我們怕的是不值。
但軍令如山,蔣介石希望可以讓一支軍隊堅持一下,引起國際關注,孫元良只好找到謝晉元,讓他完成這個幾乎必死的任務。
孫元良沒有客套,他冷冷地說:去了你們就是孤軍,沒有援兵。
謝晉元只說了兩個字:明白。

謝晉元他們據守四行倉庫,簡單的說那是一個孤島,謝晉元曾問士兵四行倉庫是我們的什麼,有人說指揮部,他一字一字的說:那是我們的墳墓。

這是一場不公平的戰鬥,對外聲稱八百其實就四百人的部隊要對抗幾乎整個上海的日軍。
我只想到一句話——雖千萬人,吾往矣。

但還是有些優勢,因為鄰近租界,日本人不敢用飛機。
但還是有坦克,他們對付坦克也沒什麼高明的法子,學習川軍吧。
二連四班副班長陳樹生身上綁上手榴彈,從樓上跳下,與日軍多人同歸於盡。
陳樹生犧牲之前,留下遺書:捨生取義,兒所願也。
這樣的遺書一共有298封,收信人有妻子,兒女,父母。

當時蘇州河畔有一番神奇的景象。
四行倉庫彈火紛飛,中日兩方你來我往。
但隔河相對的英國租界里,燈火輝煌,外國記者喝著咖啡看著戰況,無比悠閑。

越來越多民眾看著在租界看著四行倉庫的壯士們,有人會旗語,問壯士:需要什麼?
八百壯士回答:我們什麼也不需要,我們只要一面國旗,越大越好!

女童子軍楊慧敏冒死送來一面國旗,當國旗在膏藥旗,英國國旗,法國國旗中緩緩升起時,全場中國人注目著這面國旗,雖然國旗並不新,但這是上海唯一一面中國國旗。
這是我們的國旗。

後來奉命撤退到租界里,隨即開始了如監獄般的生活。
但每天必要的一項就是升國旗。

1941年4月24日,謝晉元被汪偽收買的四名士兵刺殺,年僅37歲。

想起一句話,抗日中軍閥大多不投日,反而是自詡仁人志士的革命黨人叛變居多。

充滿鮮花的世界到底在哪裡
如果它真的存在那麼我一定會去
——追夢赤子心


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
太史慈真漢子也。


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謚!——楚王熊渠


光緒十年,左宗棠奉旨赴福建督師,在南京與兩江總督曾國荃(曾國藩九弟)預商軍事,談畢,嘮起家常,左宗棠問:「老九一生得力何處?
曾國荃說了一句非常霸氣的話:「揮金如土,殺人如麻」
曾國藩曾被時人稱之為「曾剃頭」,基本上都是這位老九的「功勞」。這則軼事出自清人吳光耀的筆下,真假未判。

湘軍彭玉麟則有一聯:烈士肝腸名士膽,殺人手段救人心。

如此看來,曾國藩的湘軍,殺人如麻恐怕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魯迅說當時的老百姓「不剃頭的被官兵殺,剃頭的又被長毛殺」,太平軍慣於屠城之後,劫掠童子充當「娃娃兵」,而湘軍也每每破城均大肆劫掠,對平民的姦淫燒殺也不少。我總覺得湘軍各位將士,除了左宗棠之外,多是有霸氣而無豪氣之人。稱得上豪氣衝天的,唯有左宗棠。


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乎?

我本淮右布衣,天下於我何加焉!

潛台詞:我就這麼屌,上天給的,你說這上哪兒說理去(qie)~~~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文景之治」和「漢武盛世」?
如何评价马谡?
戰國時期為什麼東方六國明知道秦國才是最大的禍患,但卻相互攻伐?
戰國時除了七雄和東周國,還有哪些國家存在?

TAG:名言 | 歷史 | 歷史人物 | 名句 | 霸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