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詞語原來跟現在的意思恰好相反?

中國漢字文化博大精深,有沒有這樣的例子,突然腦袋抽了想到的問題


原指違背,不順,彆扭,不協調。如乖悖乖戾性格乖張
今多指懂事、聽話。如乖巧小乖乖


「空穴來風」嘛,原本是指有根據的傳言,現在是指沒有根據的傳言。


貧賤夫妻百事哀。

現代人理解這句古詩一般都是物質條件貧乏的兩口子什麼都是杯具,甚至最後有離婚的可能。但是我查了一下相關資料,發現這句古詩的原意並不是這樣。

原句出處:《遣悲懷》—— 元稹。
昔日戲言身後事,今朝都到眼前來。
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
尚想舊情憐婢僕,也曾因夢送錢財。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全詩的意思表達的是夫妻陰陽相隔,一方對已故的一方的思念。重點說說最後兩句按照找到的資料,我的理解是夫妻陰陽相隔的事情人人遲早都要面對,但是對於以前貧賤困苦時共患難的夫妻而言,陰陽相隔時的思念之情更為沉重。

其實貧賤夫妻百事哀是在歌頌貧賤的愛情更為珍貴,不是現代人理解的什麼貧窮的夫妻就是悲劇。

---------------------------------------------------------------------

再摘轉一段曲誤孔子原話的例子,後人總會根據自身需要或者當時情境曲解詞句含義,以達到實現自身目的,這是很正常的事。

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後人把它看做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始作俑者,其實這完全篡改了孔子的原意。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原意是君子應像個君子,臣子應像個臣子,如此類推。此語的內涵還應包括兩個方面,既有對君的要求,也有對臣的要求,而不是僅對臣而言。
②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後人由於不當的斷句而造成誤讀,他們把孔子的這句話讀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大變,於是理解為孔子力主推行愚民政策,讓民眾按照統治者的意思去做事,卻不要讓他們知道這樣做的原因。這真是對孔子莫大的冤枉。原句是,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原話恰恰是孔子的教民主張,意思是:對於禮樂,老百姓如果認可的話,就讓他們去實踐好了;如果老百姓不認可,就要想辦法去教化他們。這哪裡是愚民政策呢?
③中庸之為德也 後人常常把「中庸」理解為一種保守的為人處事的態度和原則,其實,「中庸」的原意是「最恰當,最合適的,不走極端、不偏不倚的處事方法和態度」。
④有教無類 一般人根據孔子所收的學生有平民有貴族的現象,理解為對任何人都給予教誨,沒有種類的區別,沒有貴賤之分。其實它的本意是教育的目標是沒有區分的,都是一致的,通過教育,使所有的人都成為知仁懂禮的人。
⑤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人們對這個句子的本身理解沒有問題,但由此衍生出的理解就有問題了。許多人認為,孔子是不看重「利」的,由此推之,君子是不言利的。其實這不符合孔子的思想,孔子依然好利,他曾經說過:「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他還說:「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在孔子看來,君子應該追求「利」,但不能有「不義」之利;他甚至認為,當國家清明時,個人不能得利不能富貴,那是一件很丟人的事情。
⑥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有人根據這句話認為孔子是一種沒有社會責任感的表現,其實,整個一部《論語》,無一不在表現孔子的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無一不在表現他「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人格精神。「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正體現出孔子的政治智慧:不在其位而謀其政,是越位,其結果只能是自取其辱;不在其位而謀其政,會混亂政治秩序,對國家對人民都沒有好處。
⑦學而優則仕 很多人認為是「學習好了就可以做官」,其實,原意是「在完全學到了仁禮之後,還有剩餘的精力,就可以做官了」。這句話的前面還有一句是「仕而優則學」,合起來理解是,一個人在做官的同時,有剩餘精力就要學習;學習仁禮好了,便可以去做官。孔子非常重視學習,只有通過學習,具備了高尚的道德,才是做官的前提。一邊學習一邊做官,為的是做一個好官。
⑧唯上知與下愚不移 很多人將此句話斷章取義理解為「上智下愚」,以此認為孔子瞧不起勞動人民。其實這句話有著特定的話語背景,是針對教育來說的,他指出了教育的差異性,既承認有天才,也承認有愚不可教的人,說明了「教育不是萬能的」道理。此句話的原意是:只有上等的智者和下等的愚民是改變不了的。


--

小姐二度翻轉之作。

元朝鐵蹄南下之前,多指青樓賣笑女子

元後乃至於明清民國,詞意轉為大家閨秀,而後又成為對女子的敬稱

到了今日……再度回到原始意義

--


衣冠禽獸
衣冠禽獸一詞,源於明代官員的服飾。明代官員的服飾規定:文官官服綉禽,武將官服繪獸。文官一品緋袍,綉仙鶴;二品緋袍,綉錦雞;三品緋袍,綉孔雀;四品緋袍,綉雲雁;五品青袍,綉白鷳;六品青袍,綉鷺鷥;七品青袍,綉溪敕;八品綠袍,綉黃鸝;九品綠袍,綉鵪鶉。武將一品、二品緋袍,繪獅子;三品緋袍,繪老虎;四品緋袍,繪豹子;五品青袍,繪熊;六品、七品青袍,繪彪;八品綠袍,繪犀牛,九品綠袍,繪海馬。因此,人們稱文武官員為「衣冠禽獸」。衣冠禽獸原指的是當官的,褒義詞。而現在,呵呵。


「去」,原意為離開某地,現在指到某地。


閉門造車。
原文還有下一句「出門合轍」,這是古人對標準化產品的高度概括,具體產品可以參見秦國的兵器。
因此古人說:「有出門合轍之通才,為閉門養高之時賢。」
現在完全反了。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讓:責備,禮讓。


壓軸,本指倒數第二個節目,這個好像不算是相反


相濡以沫
現在意思 :(略,歌頌夫妻恩愛的,大家都懂)

原句: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原意(高能):既然彼此之間,如此費盡心力,才能勉強一起。不如大家就此散夥,各自尋找自己的新世界(勸離金句啊有木有)


以下是來自網路的完整解釋


泉水幹了,兩條魚吐沫互相潤濕。比喻一同在困難的處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幫助,只為了保住生命。
出處《莊子·大宗師》:「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濡以沫,相掬以濕,不如相忘於江湖。」 事例 或低首下心,求其民之~。
故事 戰國時期,莊子家貧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妻子叫他外出借糧食,他去找監河侯借糧。監河侯許諾秋後再借,莊子說這是遠水不解近渴就回家。妻子讓他再去別的地方借,他說要像車轍里的鯽魚一樣相濡以沫過日子,不如兩忘而化其道 。」 妻子只好偷偷地流淚非桀也,領取休書後,不久,就嫁給闊佬,然後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 兩條魚被困在車轍裡面,為了生存,兩條小魚彼此用嘴裡的濕氣來喂對方。 這樣的情景也許令人感動,但是, 這樣的生存環境並不是正常的,甚至是無奈的。對於魚兒而言,最理想的情況是,海水終於漫上來,兩條魚也終於要回到屬於它們自己的天地,最後,他們,相忘於江湖。在自己最適宜的地方,快樂的生活,忘記對方,也忘記那段相濡以沫的生活。 對於人,對於感情或許也是如此吧。 相濡以沫,有時是為了生存的必要或是無奈。 「相濡以沫」,或許令人感動;而「相忘於江湖」則是一種境界,或許更需要坦蕩、淡泊的心境吧。 能夠忘記,能夠放棄,也是一種幸福。 我們曾經深深地愛過一些人。愛的時候,把朝朝暮暮當作天長地久,把繾綣一時當作被愛了一世,於是承諾,於是奢望執子之手,幸福終老。然後一切消失了,然後我們終於明白,天長地久是一件多麼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幸福是一種多麼玄妙多麼脆弱的東西。也許愛情與幸福無關,也許這一生最終的幸福與心底最深處的那個人無關,也許將來的某一天,我們會牽住誰的手,一生細水長流地把風景看透。 我,曾經,這樣愛你;我,曾經以為,你是幸福的原因。 世間也許有兩種可以稱之為愛的情感,一種是相濡以沫,一種是相忘於江湖。 "泉涸,魚雙與予處於陸,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 《莊子.大宗師篇》 原文意為泉水乾涸後,兩條魚未及時離開,終受困於陸地的小窪,兩條魚朝夕相處,動彈不得,互相以口沫滋潤對方,忍受著對方的吹氣,忍受著一轉身便擦到各自身體的痛楚。此時,兩條魚便不禁緬懷昔日在江河湖水裡各自獨享自由自在快樂的生活。 故事只是人們虛幻的,真實的情況是:海水總要漫上來,兩條魚也終於要回到屬於它們自己的天地,最後它們要相忘於江湖。是啊,終顏彈指老,剎那芳華,與其天涯思君,戀戀不捨,莫若相忘於江湖。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也許在古人看來,相濡以沫才是感情的最高境界。時至今日,似乎相忘於江湖也和浪漫聯繫起來了。相忘於江湖,一種浪漫的感覺。江湖中,一定有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有一段令人辛酸的往事,有一種若即若離的惆悵。


明日黃花。
是指過氣的事情,令人毫無興味。「明日」是指重陽節後,「黃花」是指菊花。明日黃花是說在重陽節後賞菊,比喻有失興味。蘇軾在《九日次韻王鞏》中寫道:「相逢不必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


無奸不商

忘了之前在哪看的,原詞是「無尖不商」,大意是說過去賣米的商人,在給夠數量之後要再添一點兒米「冒尖兒」,相當於額外附送一點兒,表示自己誠信、實惠、「會做生意」。

高中時候看到的,如有誤望不吝指正。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為應是二聲,成語釋疑: 這裡的「為」是「修養,修為」的意思。人不提高自己的修養,那麼天地不容的


七月流火 算一個吧,本義是農曆七月,觀測到大火星(心宿二)向西移動。氣象上這意味著氣溫即將轉涼。
現在總是被理解為「七月天氣熱得像火流下來了」,有一種噴涌的火山、熔岩瀑布的既視感。


「呆若木雞」這個詞,一般用來形容一個人有些痴傻發愣的樣子,或因恐懼或驚異而發愣的樣子。是一個貶義詞。然而它最初的含義正好相反,是一個最高級的褒義詞。

出處(原意)

戰國時,鬥雞是貴族們尋歡作樂的一項活動,齊王便是當時的一位鬥雞迷。為了能在鬥雞場上取勝,齊王特地請專家紀子幫他訓雞。

齊王求勝心切,沒過幾天,便派人來催問,紀子說:「雞沒訓好,它一見對手,就躍躍欲試,沉不住氣。」

過了幾天,齊王又派人來問,紀子說:「還不到火候,看樣子雞雖不亂動了,但還不夠沉穩。」

又過了幾天,紀子終於對來人說:「請你告訴齊王,我花工夫把雞訓好了。」待到鬥雞時,對手的雞又叫又跳,而紀子訓好的雞卻像只木雞,一點反應也沒有,別的雞看到它那副呆樣竟然都被嚇跑了。因此,齊王用這隻雞和別人斗,自然場場獲勝。他那高興的樣子就甭提了。

這篇故事的文言文版就不貼了。想看的人可自行百度。


以德報怨
原文是: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風騷


可憐


第一時間想到的「乖」、「空穴來風」、「七月流火」都有人答了,於是又使勁想,想到另外一個,「不求甚解」。
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中寫到,「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這裡的不求甚解是指,讀書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深究,只求領會文章的大意。
而現在則多指學習不認真,不深刻理解或指不深入了解情況。這是典型的古今異義。


推薦閱讀:

你見過最美的古漢語辭彙是什麼?
漢語有沒有哪個詞形容藍色"茂盛",如蔥翠形容綠色?
「馬虎」這個詞為什麼沒有遵循 33 變調原則,變為 T2T3 調,而是 T3+T0 的組合關係呢?
市面上的英語詞典那麼多,選擇哪一本最適合自己?

TAG:語言 | 漢語 | 語文 | 辭彙 | 漢語辭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