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明白人談談勞務派遣制度,感覺這個制度太不靠譜了?
勞務派遣在2008年1月1日勞動合同法實施後出現激增,這是在勞動合同法草案頒布的2007年初就被董保華教授等一批專家準確預測的。這只不過是市場對勞動合同法中諸多不合理條款的矯枉過正。
只要不對勞動合同法做大的修訂,只要從法律層面上仍然把大量社會責任轉嫁給企業,勞動派遣就算再不靠譜,也會繼續欣欣向榮。而且,可以肯定的是,不要以為出台更嚴格的勞務派遣管理法規就能使這個行業改變現在的各種毛病,根子不解決,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沒用。
一句話:沒後台的人想進入有後台人的世界,最終結果依然只能是在門外轉悠,也許會有一兩個漏網之魚進入門內,進入後發現,門內人都在用異樣的眼光看著你,然後,你就會自覺地退出。
我是國企勞務派遣。現身說法一下。
當初畢業以後從事老本行,覺得工資低,就裸辭了。正好趕上應屆畢業生多,不好找工作,遇到了這家就很興奮,面試啥的也很不容易,一開始也是很知足的。
一開始也沒覺得勞務派遣怎麼樣畢竟自己年輕,合同一年一簽,稅前7500,到手5700,但是後來就平衡不了了。
無意中看到,公司給到派遣公司,每個月的成本是15000,等於,派遣公司給我交了五險一金,成本總共也才10000,就這樣每個月收了5000服務費?
然後我面試的時候,明明問了是否能轉正,答曰有轉正機會,能否漲工資,答曰會根據工作做表現漲工資。都是泡影。
每年合同續簽的時候,人力資源就和派遣公司玩戰略戰術,拖到最後一刻,更別提漲工資,我和直管我的領導私下提了漲工資的事情,也說了這是面試的時候答應過的,但她直接以種種理由搪塞。部門大領導還算好心,側面和我點破轉正無望的事情。
你沒法平衡,真的,正式工做點兒事得哄著來。到勞務派遣就全丟給你,還怕你不夠乾的。我親眼看著有的正式工做工作多費勁。而且派遣真的挺累的,雖然當時是沖著這個企業去的,但其實人家並不拿你當自己人,勞務公司也只是發發工資,沒有人關心,很冷清。至於工作倒是都扔給你,當時部委下的幾個大任務,我領導全甩給我了。我走的那一年她就升正處了。但她自己對任務的理解都是錯的。錯到去拜訪人家處長,她說的話人家是聽不懂的。不過也感謝她,不是她我也不會得到這麼多鍛煉。但過程還是很艱辛的。
當初年輕不懂事,現在我希望給所有人說,除非你不轉正,不漲工資,這種情況下你依然願意,但你必須是看中了平台和機會,而且必須是短期,不然千萬別抱著漲薪和轉正的希望,那都是泡沫。
此外,勞務派遣的崗位多是打雜,之後找工作也不太容易,除非你一開始就留心眼多積累。
後記:我通過不懈努力和面試,終於是體制內的正式工。但不是在原來的企業。我一走,就有無數人搶那個職位。總之,祝願所有勞務派遣人員都能早日脫離苦海。
國際上來看,各國的勞務派遣制度也不盡相同,也有不少國家是禁止實施勞務派遣這種用工方式。
大陸沒有真正的勞務派遣制度。目前勞動合同法及其修訂案對於勞務派遣所作的所有條款,均是只適用中國特色的「勞務派遣」。
大陸勞務派遣起源,源於國家安全需要。即在改革開放初期,為了防止在引入外資同時,中國籍員工被資本家剝削或被糖衣炮彈腐蝕,國家在外資代表處使用中國員工政策上,採用強制資方必須通過有資質的國內勞務派遣機構進行勞務派遣的方式運作。
早期的勞務派遣是壟斷行業,有資質的勞務派遣公司背後的背景都是高深莫測(如前外經貿委,國家安全局,公安部等),以至於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外方投資人和中方員工都認為這些勞務派遣機構是政府機關性質。這一批壟斷企業進過30年左右的發展,一般都在當前業內根枝繁葉茂,爭霸稱雄。
自開始以來,勞務派遣進入了大約20多年的法律真空期,服務供應商方面,各類國營資本,民營資本以及近10年來的外資也開始進入這一領域,而接受派遣的機構也逐步從外資代表處,延伸到外商投資企業,民營企業,以及國營企事業單位。由於之前的控制只是針對外商代表處機構,對於有法人資質的企業使用勞務派遣成為灰色的模糊地帶。
法無禁止即可行,這個領域的各種由中國特色的奇葩操作開始出現。比如,大量國營單位為了突破編製和實行同工不同酬福利差別化的目的所採用的「臨時工現象「,又比如通過勞務協議將各種風險完全轉嫁給客戶的「假派遣」,由客戶完成員工招募後再由派遣機構進行派遣的「逆向派遣」,再比如利用全國社保系統不健全的「異地派遣」來進行避讓社會保險費用等等。
2008年的勞動合同法本來想在法制上對於勞務派遣制訂遊戲規則,無奈當時局面已經不可控制,勞務派遣在中國特別是「中」字頭企業中的尾大不掉,讓勞動合同法不得不在頒布前最後一刻對勞務派遣相關條款進行了模糊化處理(比如,臨時性,輔助性和可替代性的三性從「應當」改為「一般」)。以至於在勞動合同法頒布後,全國勞務派遣員工數出現了不可思議的激增(按全國總工會的統計口徑)。
2013年,勞動合同法終於通過修訂案的方式,再次企圖對勞務派遣實施規範,並且給出了2年的過渡期。但依照之前的軌跡判斷,勞務派遣機構和接收方是周瑜黃蓋,願打願挨,換個業務流程外包或者服務外包的名義,還是可以大打政策擦邊球;修訂案缺少和稅務、工商的聯動,在實施中有很多漏洞可鑽;最重要的,勞動合同法修訂案始終將管理對象定在勞務派遣機構上,缺少對於使用勞務派遣企業的真正約束(可能「中」字頭的,真的是誰都不敢惹吧)。
同國企員工開說一下吧。國企里同工同酬就是狗屁,就像歌詞里唱的那樣:我在幸福的門外卻一直都進不來。
剛才上邊有位大哥說一個月5000多說實話我挺羨慕的,我一個月才2000來塊錢,有五險沒一金。
我從家到單位一趟就有60公里,當別人起床時我已經在路上了,趕上路況不好的時候基本一趟就要兩個多小時。雖說單位不打卡吧,但也不能遲到太多吧,剛上班那段時間真的是朝五晚九,早晨5點多起晚上九點多睡覺,要不真的起不來。向上邊申請宿舍,人家一句你不是正式的就給你打回來,無言以對。
一開始來這兒的時候我並沒有把非正式跟正式的看的那麼重,覺得自己要是好好乾還能轉正,然後就真的很努力的幹活,因為有憧憬,但是時間長了,發現打敗自己的不是現實,是幻想,真的就越來越失望了。獎金你沒有,補助你沒有,休假你沒有,你明明乾的活兒很多但是你連評優的資格都沒有,慢慢的心裡越來越不平衡。人家過年過節發東西只能在旁邊看著,領導報銷電話費還要給他貼票簽字,就拿最基本的防暑降溫費,人家每人每月400塊錢,我們這些今年就給了張超市的卡,摺合下來一天一塊錢這還是單位覺得不合適給的,按理說本不應該給,是不是我還要謝謝單位施捨?去年出差補助制度改了,出去一次能拿200塊錢補助,到你這兒就成100了,過了兩天財務的又說只能給你50,以前給你算錯的你還要退回來,慶幸最後不了了之了。不過我當時真的氣炸了,這已經不是不公平明顯就是欺負人了,我真的決定不幹了,最後被家裡給攔了下來。單位同事對我都很好,沒有人會因為你是勞務工就看不起你,但說實在的歧視無處不在,我去申請張信用卡,寫的名字是我們單位的名字,結果銀行一核實對不上就沒有申請下來。我那天問我們人力的那個姐姐問他我為什麼沒公積金的時候我一點兒底氣都沒有,就好像我做了虧心事一樣。沒有關係想轉正只能夢裡轉了,跟你一樣的不知道哪個是領導家的孩子你確定能輪得到你嗎。現在我特自卑,感覺什麼都不如別人,站在正式的旁邊自己就覺得矮人一截。
大家對這個制度不滿很多不是因為錢上的不滿,而是覺得不公平,但是自己也沒辦法。這裡邊就是圍城,礙著自己是個廢物想出去也出不去了,再待下去又看不見希望。沒有顆抗壓之心我覺得還是不要進來了,浪費青春不說還容易憋出病來。
這個制度非常靠譜;
美國企業改革,日本企業改革,台灣韓國都用到了這個制度;
所謂不靠譜來源》
1.細則混亂,漏洞百出;
涉及到異地派遣,派遣比例,崗位」三性「要求;
系統性危險強;
2.不公平;
和強者比,對弱者不公平;
和正式比,派遣的不公平;
和本國比,境外的不公平;
留個坑,此行業入門創業中,五年後來答。
不用五年了,大城市行業飽和,小城市靠價格優勢惡性競爭。 五年內體制改革,不知道行業會變成什麼樣。
有錢人玩的,服務? 基層都是僱傭的感激苦力。現在的大學生,臨近畢業就像沒頭的蒼蠅,到處鑽。有考研族,考公務員族,還有找工作族。今年全國有五百多萬大學生同時畢業,一下子社會需要提供如此多的崗位,確實難以應對。就業形勢越是緊迫,咱們畢業生的壓力越大,特別是當前許多公司將本科生當大專生看待,弄得我們是高不成,低不就。上有研究生,下有專科生,本科生夾在中間,地位是何等的微妙與尷尬。
我們的國情,現在是人多工作少,要想找一個比較針對當前發展需要的工作是不太好找,工作能勝任、優於工資問題但單位又養不起這樣的人才,與此同時就造成了有工作能力的人無法真正找到合乎自已真正工作的人。
我覺得出國勞務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公積金差15倍,打算走了。
作為企業有辦法合法掙錢天經地義,做為個人不要簽勞務派遣合同,除非實在沒辦法或有其他願景。
新人。。。剛入坑。。。
前途堪憂嗎?推薦閱讀:
※作為HR/獵頭,有哪些讓你印象深刻的故事或者人選(感動/憤怒/搞笑/奇葩/震驚等)?
※如何讓我的簡歷被HR青睞?
※性騷擾不成,boss要打發我走,怎麼辦?
※當面試官問你為什麼離職,你怎麼回答?
※研究生入學考試面試的目的是什麼? 面試官打分的標準時什麼?以及如何在面試中取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