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周星馳現在沒有拍出以前那麼經典搞笑的電影?

以前的《國產凌凌漆》《大內密探零零發》《食神》《唐伯虎點秋香》《喜劇之王》《大話西遊》都是神一般的經典作品,為什麼他後來的電影越來越不行了?

--------------------------------------------以前很華麗現在不那麼華麗的分割線

看到大家的回答,基本上知道了這個問題的答案,十分感謝。
可能因為提問不嚴謹,以至於有人對這個問題產生了一些質疑,在此做出一些解釋,
第一,這個問題是一個疑問句,本人並沒有如@白景往所說的質疑星爺,只是想了解為什麼周星馳以前的片子很經典很搞笑,後來的片子風格變了。
第二,很多人對「拍出」兩個字產生質疑,說周星馳的電影不是周星馳拍的(導演的)。這裡的本意是:為什麼他以前的電影很無厘頭很經典,而後來的電影沒那麼無厘頭搞笑,也沒有以前的片子經典(經典是從搞笑程度和觸動人內心的某一部分來說),對於由此產生的誤解向大家抱歉。況且,實在沒必要在是不是他拍的這件事上糾結,我問題的重點不在此。
第三,對於說因為我們自己長大了所以覺得周星馳的電影不搞笑了的說法,不能認同。如果因為自己長大了審美髮生了變化,為什麼現在看他以前的電影仍然會覺得搞笑、感動、心痛?
第四,「妄想靠著一招鮮吃遍天,遲早變成鹹魚」的說話也不能認同呢,如果星爺現在還用他的「一招鮮」來拍電影,我想不單是我,還會有很多很多人吃他那招的。星爺應該也懂其中的商業價值。只是也如答友們所說的,星爺志不在此。隨著周星馳從周星星變成星爺,隨著一撥人的進入又離開,隨著黑髮變成白髮,周星馳已不是當年的周星馳,他的心態變了,想拍的東西也隨之改變(看到有人說功夫是獻給自己童年的夢想,西遊降魔是獻給朱茵,才徹底懂了星爺的這種轉變),所以也就祝福他吧。
恩,就說這些


我不知道星爺的奇聞軼事花邊新聞,也不懂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我唯一能知道的東西都是從他的電影里看出來的。我選一部我自認為最具有代表意義的作品——《功夫》,這部作品星爺自導自演自當編劇,起著一個承前啟後的作用。從這個點開始,我們不斷的向前向後延伸由功夫來解構星爺。

在《功夫》以前,星爺大多數的電影中無論是一介布衣,還是光鮮亮麗,總會有那麼一個女子對他無節操無下限的倒貼,這個女子時而是《逃學威龍》里的張敏,時而是《食神》里的莫文蔚,時而是《大話西遊》里的朱茵。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故事實則是很少見的,這或許是星爺的自我,還捎帶著一點點自戀情節。在《功夫》里,民國時期的老上海他遇到的只是一個若只如初見的黃聖依,男女感情戲在裡面略顯邊緣,沒有了大幅度的描寫,就靠著一個棒棒糖來維繫這段故事。我們只知道《大話西遊》里的那句「你看那人好像一條狗呀」,卻從來不去體會星爺在吃了黃聖依一個甜筒之後爬上電車誇張的大笑,不去體會星爺在摔碎黃聖依棒棒糖之後的垂頭喪氣。這一段,星爺已經開始直面感情了,經過無數次上演倒貼的戲碼後,返璞歸真已經初現端倪。

星爺被火雲邪神打通任督二脈後激發潛能涅槃重生,一身白衣黑褲疾裝勁服飄然出現。當時的他所站的位置,是十二路譚腿,洪家鐵線拳,五郎八卦棍三位已出世的高手惺惺相惜切磋的地方。這是個有俠氣的角斗場,而星爺卻看似搞笑的使出了踩腳趾的功夫,火雲邪神不以為然的說了一句:踩腳趾,小孩子玩的把戲。呵呵,火雲邪神這淡淡的一句,說出了星爺的童心,而在劇中,黃聖依的棒棒糖,火雲邪神的金色蓮花暗器被輕輕旋出,迎風飄出化作一朵向日癸,乃至如來神掌,涅磐重生,都不是一顆童心在暗自作祟嗎?

中了蛇毒的星爺偷偷的躲在了紅綠燈的燈箱里獨自忍受,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是紅綠燈燈箱?而不是一個小房子,破敗的古廟,下水道等等之類的地方,而非得是紅綠燈燈箱?紅綠燈燈箱是一個意象,如果你仔細看,這個燈箱所處在的位置是一個三岔路口。岔路口,紅綠燈,一個人,你現在應該能明白星爺在講什麼了吧。

為了衝突,通常劇中一定要有一個大BOSS來滿足劇情需要,火雲邪神就是這樣的一個設定。神鵰俠侶和火雲邪神PK到最後纏成一團,星爺揮棒直接打向邪神的頭部,最後被發怒的邪神打成肉餅,在邪神問出一句為什麼打我的時候,星爺依舊固執的用手撿起一根木棍打過去。這是星爺的固執,而在涅盤重生後,星爺將這種固執又表現了出來。豬籠城寨的走廊上,邪神面露怯意卻還譏誚的挑釁,星爺幾記勾拳後一個大劈腿掛在了邪神的脖子上,卻沒將他壓下。在爾後的打鬥中,星爺依然固執的使用兩次劈腿,依然失敗。我不上圖,但大家再看功夫時請注意每次用劈腿時星爺的神情,固執,還是那麼的固執。

你知不知道,有一種從天而降的掌法——如來神掌。一招制敵的星爺在邪神說出求饒後收回掌力,而在邪神掏出金色暗器奮起偷襲時星爺依然只是一招,輕描淡寫的放過了邪神,邪神跪地服輸。這是寬恕,寬恕一個和自己一樣自我的邪神。還記得嗎,那一招從天而降的如來神掌,為什麼星爺要在凌空的瞬間踩在雄鷹的背上踮起腳尖轉身?也許是凌駕與回歸自然的力量和雄鷹展翅的洶洶再起之意吧。

除了黃聖依之外,片中幾乎每個角色都有不同程度的浮誇,表情上的,肢體動作上的,語言上的,繼承了以往星爺的無厘頭搞怪的風格,這一風格也一直被貫徹了下去。

片中的最後,鏡頭裡的那一條長街,鋪著四道電軌,向前向後延伸著。一張張熟悉的臉再次出現,推銷如來神掌的乞丐,神鵰俠侶元秋元華,鐵線拳的老裁縫,指揮著交通的邪神,就這麼一幕,一切全都推回到小時候。有人說這是關於星爺一場華麗的夢,我說這是真實存在的,是直面自己返璞歸真的新起點。


長江七號是關於星爺的童心,嚴肅卻又偏執。《降魔傳》是得不到的愛,萬般倒貼卻觸不可及。無厘頭也已經變成一種表現形式,不再是電影的內核。99年的《喜劇之王》,是一個嚴肅喜劇演員自我回顧的句點。04年的《功夫》,是一個嚴肅喜劇演員向嚴肅喜劇導演編劇轉型的標識。

作為一個演員,星爺在用自己的方式詮釋電影;作為一個導演,星爺在用電影的方式詮釋自己。你看看,這就是星爺啊,自我、固執、童真、寬容、浮誇、真實的存在著,難道就因為他不再搞怪耍寶的逗樂觀眾而斥責他?他沒有變,只是我們習慣了一個小丑的表演存在方式,但這一次小丑哭了,我們竟然沒人問你為什麼哭,只是漠然的說道,不怎麼搞笑啊。他是在搞笑嗎?

當年油頭的星仔已經變成現在滿頭銀絲的星爺了,我們也理應學會做一個好粉絲,聽聽星爺講講自己的故事。就如同李宗盛含蓄的說道,謝謝你們來聽我老李的歌。呵呵,青春既然留不住啊..........

師法其上,得乎其中,解讀本來就是一種再創作。

每個影評人都有一個階段——不再忠於原片,而忠於自我觀影感受。


原因?無他,唯無常:人會成長/老去,物有求/得/不在意。

  • 張安之, 4歲:經常手舞足蹈、哈哈大笑;然後蹦蹦跳跳,又跑出去玩。
  • 張小魚,14歲:有人一起玩,則如打雞血,搞笑搞怪;可一轉身,就黯然發獃。
  • 張玉新,40歲:淡然講完故事,淡然轉身離開。

我認為 1.只是當時好的電影資源匱乏 大眾也缺少去獲得優秀電影的途徑
就像小時候在大院里放個黑白電影都覺得好看的要死
因為看得少,看得到就覺得來之不易,那個時候對電影的新鮮感是現在絕對不會在擁有的。
人在擁有高水平的生活條件以後,眼光和對其他事物的要求都是不斷在向上增加。不能因此就說周星馳的電影越拍越爛


2.作為經典香港搞笑幽默型電影,周星馳的電影就像是一個模子,代表的是一個年代的人生活里的喜怒哀樂,對新事物萌芽發展的看法,反映的是那個年代的人。而現在這個年代,再做出那樣的電影,不僅不會引起共鳴,肯定會被很多網友評為爛片,國產片中的大爛片。
因為我個人覺得我小時候看周星馳電影覺得100酷,現在回頭去看也沒有當時的感受了,更多的是懷念。懷念那個時代

3.周星馳2012年的電影西遊降魔篇,我覺得仍然是發揮出它拍電影的極致,我不知道其他人怎麼樣,我在電影院是笑岔氣。覺得他的水平沒減,反而跟著時代的潮流進步非常巨大

周星馳是一個年代的寶,之前我個人。非常的崇拜他


不是周星馳拍不出無厘頭,而是周星馳更願意拍自己想要的電影


因為他進步了,而我們還在原地。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只要真正了解周星馳,看懂周星馳電影的人都會明白,星爺最愛的是功夫——李小龍的功夫,而不是什麼搞笑。剛出道的時候,需要自己摸爬滾打,而唯一被大家認可的卻是他的喜劇天分而非花拳繡腿,所以必然按照別人的要求來做,即演出各種喜劇電影。當在這個圈子裡摸爬滾打n年之後,他開始真正做自己的主人,那就是在我看來星爺最偉大的一部電影《功夫》。在看了無數遍這部電影之後,我才發現,星爺是多麼多麼多麼多麼多麼渴望告訴大家:他真正愛的是李小龍,是李小龍的功夫,搞笑只不過是商業電影中的一點佐料和他擅長的敘事形式而已(從他不參演《西遊降魔篇》也可以看出他雖然擅長搞笑但對搞笑真沒你們想的那麼大的興趣)。他是那麼那麼那麼那麼那麼認真的在拍《功夫》這部電影,是為了致敬李小龍,致敬功夫,致敬他心中最崇高也是最初的夢想。答案是,他做到了。也許多年以後,我的兒子看著周星馳的電影會哈哈大笑,對我說這個人真好笑,但等他長大了,我會告訴他,這個人其實是一根筋,是一個不善於表達但卻對心中的那團火永遠執著,永遠追求不懈的人,他從來都不搞笑,他是一個真正偉大的理想主義者。
有人問我,一部很簡單易懂的電影你為什麼要看那麼多遍,就像《功夫》和《LEON》(這個殺手不太冷)。我會說,我不是在看細節,我是在看人。就如這兩部,我看的是周星馳和呂克貝松這兩個人,兩個跳脫於繁華亂世的真正的大師。
提到周星馳,你說你想到的第一個詞是「搞笑」,你真的不懂周星馳。因為他是讓我無數次落淚的人。


竟然有人質疑星爺拍電影的功力,我不得不科普一下了:
唐伯虎點秋香破壞之王都是星爺導演的,這麼說吧李力持掛名的都是星爺導演的,我很奇怪為什麼都說導演的事情,知道什麼是實質重於形式原則么?重要的不是你什麼身份,而是你幹了什麼。星爺在香港是著名的太上皇導演,香港業內和普通群眾都知道的。
唐伯虎點秋香就是典型星爺導演的,實在不明白為什麼導演寫的是李力持:
星仔解釋:「我不覺得這部戲中,我有過分的事,我的而且確做著一些導演的工作,事實這部片開拍以來,我的工作便不只是演員。」
「較正確的說,這部戲是由我、李力持二人一起聯合執導,但我並不打算把自己的名字掛在這部片的導演名銜上,屆時影片上映,字幕、宣傳上只會以李力持一人為導演。」
「其實李力持今次是來協助我去拍戲。」星仔認為大家清楚自己的工作崗位,合作起來便不會有問題。星仔強調自己會做幕後導演,並非只是臨場在劇本上給與創作,且更是一路跟進,可說花了他不少的心血,對整部戲,他敢說是了如指掌。
王晶一眼就看出唐伯虎點秋香是周星馳導演:
由於這一次的經驗,我希望短期內不再跟周星馳合作,故此九三年向華勝先生想開拍我跟他建議了一年的《唐伯虎點秋香》,我就推辭了導演的職位,後來向先生再找《逃學威龍》與《武狀元蘇乞兒》跟他合作不錯的陳嘉上,但陳嘉上也推了,最後導演的位置定為李力持。那是一九九三年,片子出來頗受歡迎,但明眼人一看便知真正的掌舵人是周星馳而非李力持,後來我用過李力持拍《整蠱王》及《愛你愛到殺死你》,也表現平平,更肯定我的看法。
(講李力持)何況有的導演在得到機會的同時,還天天要片子中的四個演丫鬟的女孩替他斟茶遞水、按摩送飯,把自己當皇上,這種情況在劇組中人人知道,真是替他臉紅。最後超時超支片子也拍得見不得人,以後還會再有第二次機會嗎?
李力持承認周星馳佔主導地位:
記者:有些演員是為電影而設,有些電影是為演員而設,對於周星馳這樣風格極為特別的演員,您與他的合作中會不會感到你必須去適應他,而不是他適應你?
李力持:確實是這樣。周星馳是這樣一個人,他喜歡在他的電影的每個環節中參與他的意見,這一點跟王家衛一樣,他們對他們電影的控制欲很強,每一個方面都要插手。  
記者:這會不會讓你覺得缺少導演的自主性?  
李力持:也沒什麼。這是周星馳自己的公司———星輝公司出品的電影,他選擇怎樣做就可以怎樣做。形象一點說,他是船長,我是二副,也就是老闆和夥計的關係。以前我也有煩惱,會想這套戲裡有多少是我的東西,現在已經過了那種時期了,只要電影能夠被大家接受就行。
國產凌凌漆每條必須星爺過目了才能收貨:
但著條孖煙囪並不就一定舒服,因為凡事親力親為,樣樣管到足的周星馳,片場內大小事情都要由他做主,因此與記者傾談時,每隔一分鐘,就有人跑過來問:「星爺!可以睇睇!」「星哥!搞掂!拍得!」睇睇、搞掂,拍得的意思不是叫他埋位拍戲,而是要他看剛拍完關於袁詠儀的戲份。導演李力持要得星仔「審核」後,那個鏡頭才收貨。星仔說:「無法啦!唔系我想理!系佢哋走嚟問我!無計!咪俾嚇一件啰!」
李力持的自傳中有說到周星馳和袁詠儀不和,必須周星馳給李力持說戲,他再去傳達給袁詠儀。
家有喜事編劇必須得到周星馳認可:
那是《家有喜事》第一集開拍前夕,谷德昭得到導演高志森的提攜,擔任現場編劇。「第一稿劇本出來後,就約了周星馳一起吃飯談劇本。我還記得快結束的時候,周星馳指著我說,『那個誰啊,劇本還會改么?』我當時就很生氣!改劇本沒問題,但吃了一頓飯,你居然連我名字都不知道,有點太不尊重人了吧!」谷德昭說,那晚他賭氣地跟高志森導演打電話,說自己不願意再寫了。「不過後來就有點峰迴路轉了,因為高導演跟我說,不寫就不寫啊,有什麼怕你啊……但是你這樣就放棄的話,以後就難說能不能再拿得起筆來。所以,我開始重新看周星馳的所有電影,然後他吃飯的時候說很喜歡《阿飛正傳》,我也去一遍遍看。」不久之後,谷德昭主動要求高志森導演再約周星馳一起吃飯,「那次的談話就真得很愉快了,我們一起討論張曼玉那個角色應該是什麼樣子,她一出場有一套麥當娜式樣的衣服,我們就討論裡面會不會是飛彈呢?越討論越離譜,越來越好玩。後來是高導演看不下去了,跟我們說,你們討論的那些一定都不會出現在電影里!」
審死官配樂必須經過周星馳同意:
宋世傑和韋小寶雖然都是諧星,但是完全不同,韋小寶是特別痞子的那種,更市井;宋世傑是個惡狀師,一個壞知識分子」,他在《審死官》里用二胡表現梅艷芳的媚態,給宋世杰特意寫了一段描摹出他鬼祟動作的小曲,周星馳並不太接受:「他說『不要不要,好傻啊!什麼歌啊都是』,我說你信我吧,那樣很可愛。」那段小曲現在果然和周星馳互為標籤。「他那時候很多地方都不太認同,但那時候如果是李力持導演,我就跟他說沒問題,讓他去說服周星馳,像《九品芝麻官》,它是喜劇,但我照著悲劇寫,悲劇里有大反差,很慘但又很好笑,有時候我會抽離,站在更高的地方看下來,有時候不是很直接地表現。」
百變星君周星馳拍戲監製王晶不過問:
  上世紀90年代的《賭俠》系列,展開了王晶和周星馳的合作時代。「嚴格來說,周星馳的輩分比我低很多,他的兩部電視劇《他來自江湖》、《蓋世豪俠》突然走紅,但我一年拍四五部電影,很忙,沒有看電視劇。我那時覺得他還沒有資格拍我的電影,但向華勝(中國星老闆)說他可以。」
  周星馳的為人很有爭議性,王晶說:「他很聰明,有創作力,我們一開始很合得來,會一起出去玩,打牌、喝酒、吃飯,談女孩、談車……但他的生活迅速變化,因為認識了不同的人,個人的觀念有所改變,兩三年內大家越走越遠。1994年拍《九品芝麻官》,他的氣場全變了,那種霸氣讓別人很難和他合作。1995年拍《百變星君》,已經很勉強了。不過我們沒有吵架,意見不同時,他說怎樣怎樣,我說:"行,就按你的意思。"總之是去到這種地步。(關係很僵?)是的。」
  之後的《大內密探零零發》,王晶轉為當監製,由周星馳自己執導。「後來的合作,純粹是商業上的互相利用,你喜歡怎樣就怎樣,總之不太離譜就行。」
毛舜筠談周星馳:
毛:周星馳這個人很怪的。以前我們都想著自己做好演員的本分就好了,但他不是。當時我跟他搭戲的時候,他脾氣差的要命,整天要求改劇本,不滿意他就會發火。可是改來改去的很耽誤時間嘛,每天能拍上兩三個小時就不錯了。現在我才明白他為什麼是那樣子,他只想著如何把戲拍得好看。我們常常會在意人際關係什麼的,他不會理這些的。不過當時他都控制不了那麼多,沒達到他心中理想的那樣,他就會忍不住發火。所以你看他以前的戲,只有他最出彩,其他每個人都是得跟他搭戲的,但是現在,他的戲裡面,每個人都是周星馳。他可以完全由自己控制了,所以我想他現在一定變得開心許多。
《賭聖》導演元奎說:
多半的導演都不甚喜歡演員拍戲時有太多意見,周星馳則是一個少數喜歡在戲中提點子,而又能為導演所接受的一位演員。
《賭聖》導演元奎即曾表示,起初很難接受周星馳提點子,而且也不認為那些「添加物」會讓觀眾喜歡,但實在很好奇周星馳的電影連老太太在電影院都會看得前仰後合,遂決定幾場戲讓他試一試,沒想到後來都證明,周星馳確有抓住觀眾口味的天賦。
吳孟達說:
吳孟達在《魯豫有約》時就有提到:「80年代的電視劇《蓋世豪俠》和《他來自江湖》里,星仔就已經開始現場改劇本,我們把一對本來普通的父子改成了像好朋友一樣胡鬧的父子。因此,編劇很討厭我們。但是,播出去後反響卻很好。」「《賭聖》里一叫三叔就發神經,這也是我們現場想出來的。」「我和星仔經常在電影上映後,偷偷混入電影院,看看我們所改的橋段是否能讓觀眾發笑」。
羅家英說周星馳拍大話西遊:
羅家英也對媒體說:「拍《大話西遊》時,周星馳現場改劇本,唐僧的你想要啊你不想要啊那一段話就是他讓我現場想出來的。」
苑瓊丹說周星馳拍唐伯虎點秋香教戲:
苑瓊丹回憶說:「儘管我出演的周星馳電影導演署名沒有他,但每天去了現場,都要看周星馳有什麼要求,就按照他的要求去做。就算沒有他的戲,他都不會在旁邊睡覺。我覺得他挺累的,要一直根據拍攝狀況去導演。」1990年開始,香港報刊經常有「太上導演」星爺,拍戲現場指揮導演之類的報道。
王晶和陳嵐說周星馳現場改戲:
王晶就曾多次對媒體公開說:「即使周星馳只是一個演員,他也要掌控電影拍攝的一切。」中國星集團副主席陳嵐更是直接在報刊上公開表示:「周星馳喜歡在現場指揮導演,隨時要在現場改戲。」
我想後面喜劇之王、少林足球、功夫、長江七號、西遊就不用贅述了吧?
杜琪峰說周星馳改戲影響進度:
杜琪峰曾與周星馳合作過多部香港賣座影片,而從1993年之後就陸續傳出二人不和的消息。在談到這個老搭檔時,杜琪峰坦言二人的合作並不愉快。據杜琪峰透露,與周星馳合作拍了《審死官》並且大賣後,緊接著又找周星馳拍了《濟公》。「但這時候他變了一個人,在拍之前不參與討論創作,但在拍的時候卻一直要改東西,拍攝因此特別難推進。」他表示,在拍完《濟公》後自己身心疲憊,休息了一年多。而在這段時間,他也開始反思自己的電影和未來。也因此,後來他的新片《無味神探》便起用了當時並不出名的劉青雲。
在90年左右的一個文章《星運一到便飛馳——記香港演員周星馳》中,有這樣一段描述:
「星仔已經將電影工作作為終身事業。但因為幕前演出要受年齡限制,所以在演戲之餘,他處處做有心人去了解電影製作的程序。他打算稍能掌握一些幕前工作時,便一面演出,一面做幕後工作,直至完全退居幕後。」
在1992年8月他就很清楚亦很坦白地對《電影雙周刊》這樣說過,「講真的,我是很想做導演,這個慾望要超過想演一部文藝片,我的興趣是可以兼做幕後,有機會的話希望再兼顧編劇、監製之類,導演是最後的目標。」
在90年左右,周星馳回復影迷的問題裡面有這樣一段:
「現在的壓力無疑是重的很,也有時因此而導致情緒失調,心情飄忽不定,而我每日也想尋求新的突破,所以只要我做得好仍有觀眾的支持和鼓勵。至於感情問題,我仍未有任何打算,始終事業也是最重要的,而幕後的工作,則不論任何年齡,也可視為長線的投資,故此現在努力鑽研做導演的技巧,希望能在適當的時候退居幕後,而仍能得到大家的支持。」
新聞《周星馳不在乎酬勞低》
他表示導演的投入雖然比做演員少,但他認為理想與興趣比金錢更重要,以前他一直認為一部片能否成功,演員功勞最大,但現在卻不這麼想了,他說:「其實編劇、導演是最重要的,一部影片的成功,編導佔八成,演員只佔兩成。」
星仔做演員也常常嚮導演提意見,相反若做了導演,是否會接受演員的意見?他表示互相交補意見,對影片也有幫助,所以只要是好的建議,他一定會接受。
新聞《李力持被指「掛名導演」》
針對李力持的不佳表現,《唐伯虎點秋香2》的劇組工作人員大失所望之餘,更是言辭激烈地表示李力持拍了70多天,出來的效果還不如王晶拍3天。有知情人士透露,李力持向來就是「掛名導演」,《唐伯虎點秋香》、《食神》、《少林足球》等都是周星馳自己導的,李力持只是掛個名而已。

周星馳導演的電影有:唐伯虎點秋香(李力持掛名)、破壞之王(李力持掛名導演,周星馳掛名監製)、國產凌凌漆、大內密探零零發、食神、喜劇之王、少林足球、功夫、長江七號、西遊降魔篇(未出演),其他都有不同程度參與。


為什麼周杰倫再也寫不出像早期那麼經典的歌曲了?

一樣的道理,不一定是江郎才盡,不一定是物是人非,每個人都有他的藝術巔峰,每個人也都有他的夢想追求,每個人也都有他們最普通最平凡最低迷的時期,這就是真實的他們,只是當我們總以神的標準去要求他們的時候,你知道他們是真的有壓力的。

周杰倫和周星馳的星途軌跡還是非常相似的,他們只是一個想演好電影的演員、一個想做出好音樂的音樂人、一個想把自己的想法認認真真拍成電影的導演。
他們的作品未必就是為了去討好別人,因為按照他們的才華造詣,想去討好別人,太容易,真的。但如果是這樣,或許周杰倫就不是周杰倫,周星馳就不是周星馳了,他們二人或許也不會在影壇和樂壇影響我們整整一代人。

像我是看著星爺的電影、聽著周杰倫的歌長大的,現在想想,如果沒有他們,我的童年是多麼的悲哀和遺憾。究竟是有多少人,是在成人後才能領悟他們的當年的作品竟然還有另一番意義。
沒辦法,誰讓那時我們年輕呢,我們只覺得那些歌好聽、那些電影好看,卻不明白他們為什麼可以做出這麼好的作品,甚至卻總以為他們能始終保持他們的「巔峰水平」。

星爺從「功夫」之後就基本沒有再帶來能讓我虎軀一震的電影作品了,但這依然不會影響我對周星馳的欣賞、欽佩和喜愛。周星馳也是為數不多,能把一個根本不像孫悟空的孫悟空,演成了一個脫離西遊並能深入人心的孫悟空,這個孫悟空他的經典台詞不是「看俺老孫一棒」,也不是「龜派氣功」,而是:

曾經有一段真摯的愛情擺在我面前,我沒有珍惜失去後才後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此。如果上天在給我一個機會,我會對那個女孩說三個字:「我愛你。」如果要在這段愛情上加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

其實像這種N年才能出這麼一個奇葩的天才演員,周星馳已經為觀眾交了一份滿分的答卷,他的《大話西遊》、《九品芝麻官》、《唐伯虎點秋香》、《少林足球》、《功夫》還有一大批早期的電影,我都數不過來了,我說我到現在還百看不厭,你們信嗎?

周杰倫也是如此,他早已在《七里香》之前的專輯就為歌迷交出了絕佳精品的滿分答卷,但是歌迷是不會知足的,總希望有更好的作品出現。所以後面我們有幸又聽到了《十一月的蕭邦》、《依然范特西》、《我很忙》等不錯的專輯,也即便,周杰倫後時代的作品確實質量不如以前,但我相信,他的專輯即使再差勁,隨便挑一首歌也能秒掉一個二流音樂人的創作。

李宗盛的《山丘》唱的正是他們這批才華橫溢卻逐漸淡出我們視線的大神,當他們越過山丘,當他們白了頭,當他們想找個理由去面對命運的挑逗,當他們只能用嬉皮笑臉去面對人生的難。卻愕然回首,心裡活的還是那個年輕人,不論什麼時候,不論是誰在喋喋不休,依然至死方休。

  • 想說卻還沒說的 還很多
  • 攢著是因為想寫成歌
  • 讓人輕輕地唱著 淡淡地記著
  • 就算終於忘了 也值了
  • 說不定我一生涓滴意念
  • 僥倖匯成河
  • 然後我倆各自一端
  • 望著大河彎彎 終於敢放膽
  • 嘻皮笑臉 面對 人生的難
  • 也許我們從未成熟
  • 還沒能曉得 就快要老了
  • 儘管心裡活著的還是那個年輕人
  • 因為不安而頻頻回首
  • 無知地索求 羞恥於求救
  • 不知疲倦地翻越 每一個山丘
  • 越過山丘 雖然已白了頭
  • 喋喋不休 時不我予的哀愁
  • 還未如願見著不朽
  • 就把自己先搞丟
  • 越過山丘 才發現無人等候
  • 喋喋不休 再也喚不回溫柔
  • 為何記不得上一次是誰給的擁抱
  • 在什麼時候
  • 我沒有刻意隱藏 也無意讓你感傷
  • 多少次我們無醉不歡
  • 咒罵人生太短 唏噓相見恨晚
  • 讓女人把妝哭花了 也不管
  • 遺憾我們從未成熟
  • 還沒能曉得 就已經老了
  • 儘力卻仍不明白
  • 身邊的年輕人
  • 給自己隨便找個理由
  • 向情愛的挑逗 命運的左右
  • 不自量力地還手 直至死方休
  • 越過山丘 雖然已白了頭
  • 喋喋不休 時不我予的哀愁
  • 還未如願見著不朽
  • 就把自己先搞丟
  • 越過山丘 才發現無人等候
  • 喋喋不休 再也喚不回了溫柔
  • 為何記不得上一次是誰給的擁抱
  • 在什麼時候
  • 越過山丘 雖然已白了頭
  • 喋喋不休 時不我予的哀愁
  • 還未如願見著不朽
  • 就把自己先搞丟
  • 越過山丘 才發現無人等候
  • 喋喋不休 再也喚不回了溫柔
  • 為何記不得上一次是誰給的擁抱
  • 在什麼時候
  • 喋喋不休 時不我予的哀愁
  • 向情愛的挑逗 命運的左右
  • 不自量力地還手 直至死方休

-答主長期徵召優秀的民間填詞者、配唱者做小夥伴,歡迎參與我的原創歌曲創作
-答主的5sing主頁:李嫑嫑音樂空間
-知乎閑聊交友QQ群: 151336209
-李嫑嫑的微信:li_biubiu

http://weixin.qq.com/r/_UwaAmHEDDxzrSVh9xnr (二維碼自動識別)


-知乎-周杰倫歌迷群 233902213

http://qm.qq.com/cgi-bin/qm/qr?k=mXh7ZFy3LnWKMk9kPtSlLDRyNEliFdnh (二維碼自動識別)


人家是職業電影人,不是職業小丑。


一,周星馳年輕時合作的導演編劇是李力持,王晶,谷德昭,劉鎮偉等,這些人都是金牌,拍出的寫出來的劇本,導出來的戲都是搞笑為主,外加上周星馳在喜劇方面的表演天賦,成就了許許多多的喜劇電影,讓大家開懷一笑之後難以忘懷,甚至看上幾十次還是會發笑。

二,周星馳的搭檔們,比如吳孟達,比如李健仁,比如黃一山黃一飛,各個都是金牌配角,即使沒啥台詞,沒幾個鏡頭,依舊可以讓觀眾眼前一亮,捧腹大笑。

三,星女郎們個個出彩,張敏性感美麗,朱茵漂亮可愛,莫文蔚長腿性格奔放,鞏俐雖然木頭了一點,但是也算養眼,趙薇不惜犧牲形象讓大家津津樂道。

四,周星馳本人,看過周星馳一些訪問,從早年最紅的時候,到現在成熟的頭髮都白了,個人感覺,他熱愛表演,但是不熱愛喜劇!自立門戶之後,他的想法,理念,創意等等都不再是王晶李力持谷德昭劉鎮偉的故事,所以不再是喜劇,不再一味的撓觀眾的咯吱窩。他熱愛表演,辛酸苦辣的成名之路有了《喜劇之王》;他熱愛功夫,熱愛李小龍,他可能更懷念他小時候的那種情懷,可能才醞釀出了《功夫》;他天馬行空,他肆無忌憚才有了《長江七號》;至於《西遊降魔》,我個人覺得這是為了迎合市場,為了圓大家的一個夢。

當周星馳的理念夢想一步步的變成一部部電影的時候,許多原來的東西都不再會出現,比如那些金牌配角,那些星女郎,那些讓我們笑得前仰後合的周星馳式無厘頭喜劇表演風格……

不是周星馳拍不出喜劇電影,而是周星馳更願意拍自己想要的電影!

一家之言,粉絲勿噴。


《西遊降魔篇》招誰惹誰了?

不好看?舒淇月光下跳舞那段不好看?

不是所有孫悟空都得像六小齡童,為啥管了500年的孫悟空就不能是個嗜殺而且陰險的人呢?

豬八戒的形象和高老莊都牛逼的一段啊。

確實是和以前的電影不一樣,但是這種轉變真的算差?

算了,總覺得以前好的人,去用你的諾基亞塞班系統吧。


(我現在已經變成著名星粉了么。哈哈。)

其實沒什麼複雜的,無外乎是觀眾對他的要求越來越高,他不可能拿《逃學威龍》之流糊弄事,其次他對自己要求也太高,因為他是典型的「文以載道」型導演,要在故事中講述道理———雖然在過程中用搞怪消解了說教。

再者主要是巔峰過了唄,又有點眾叛親離的意思,很多黃金搭檔都離他而去。當然了,他人緣不好應該是事實,同時也有太多鼠輩想跟著蹭點新聞,熟的、不熟的都說他壞話。

好電影永遠是合作的結果,身邊沒了李力持、吳孟達、黃一飛,即使他是周星馳也玩不轉
-----------------------------------------
另,看到「西西西西」那個裝逼犯的回答就氣不打一處來,狗屁答案,完全不知所云。《功夫》開始淡化個人、講究群戲,為啥?其一是走國際化風格,其次是周星馳對自己表演沒自信。這個也是關鍵一點,一般人根本看不出來


啊呢,最近狂刷周星馳因為公司打算拍一部沒有周星馳的周星馳的喜劇
說回題目,1是周星馳以前好笑的電影根本不是他拍的,劇本不是他寫的,2是除了主角之外配角都太渣。
1港產片大多依靠劇本,可以看《低俗喜劇》之流的永遠是靠對白拉動劇本這就是一個非常錯誤的表現。好的劇本應該是你閉上眼就不知道他是在演什麼戲的,如王家衛的《花樣年華》。以前的港產編劇比較偏向後者,現在的編劇偏向前者。而可以看《功夫》《長江7號》之流的不要說對白沒有拉動劇本,根本整個劇本都不成立,左拼右湊沒有主線。
2《功夫》裡面的第一配角是那個胖子,那個胖子的只是長得好笑,被打得好笑,但是其實根本沒有任何作用。拍電影都知道喜劇很講究節奏。以前的電影周星馳身邊有吳孟達,有黃一山,有羅家英。主角之所以能成為主角因為他會帶動整個片子的節奏,走勢,配角之所以能成為配角是因為他會配合主角的節奏。好的配角在電影里至關重要,什麼時候去應和主角,什麼時候應該停頓,什麼時候應該給出表情。所以說不是能背個台詞,哭個流個眼淚就能夠演戲,演員應該更多進修自己如,黃秋生。而不是有幾部電影就叫自己做演員如,杜汶澤。而周星馳,以前跟某過氣港星吃過飯,他對周星馳的評價就是,摸不透,不想摸。早年周星馳跟全部配角翻臉的事找出來看看也能看出個端倪。
無端端又想攻擊某些人了,還是趁早完結好了。


贊同@李嫐師 的答案。周星馳二十年之前就站在了他所在領域的最巔峰,他是不世出的世界級天才喜劇演員,至今都是華語喜劇片最重要的標誌性人物。他能超越自己固然好,超越不了也是再正常不過了,這麼難接受嗎?
這個問題相當於在問「羅大佑現在為什麼寫不出超越戀曲和愛的箴言的歌了?」
騷年,你想多了,要不是他們的才華早已橫溢多年,你的期待又怎麼會被抬得這麼高。


你想看的,未必是他想拍的。


別說周星馳了,我覺得現在港片水平都遠不如從前

周星馳以前的片子,三俗段子極多。現在他肯定不敢這樣拍了

而且,對於星爺的片子來說,那些經典的片子很多人都是好幾遍重複看。。。無形之中,使得他的新片子門檻極高,畢竟笑點也不是那麼容易找的


從內因上來說,個人創作能力隨著時間流逝是自然規律,不同意的參見周董等歌手近十年作品比較;同時,星爺大火時,他的片子除了創立了無厘頭這樣一種搞笑形式以外,沒有更多笑點,因此,星爺真正得到大家認可的,只在無厘頭這一個方面。撇開無厘頭,他的片子沒有更多十分顯著的特點。而導演大多不想被框死在一種風格上,加入人文情懷加入個人心路歷程,觀眾就不怎麼買賬了,以至於後來的電影。。哎。。說多了都是淚
從外因上來說,早些年中國喜劇電影市場還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星爺的片子得到一致認可,除了本身確實搞笑之外,跟觀眾的觀影水平和閱片量有一定關係。拿到近五年的電影市場中與同類影片競爭,不見得能火到當年那種程度。同時,觀眾的價值取向一直都在改變,早些年,大家看《舉起手來》覺得可搞笑了,後來,看《瘋狂的石頭》也覺得可搞笑了,後來,再看《人在囧途》,更搞笑了。問題是,現在再看, 你還會覺得搞笑么?很難,為什麼?因為價值觀有所改變了,你開始覺得中國導演故意醜化日本軍人抬高中國軍人哪裡不對了,你開始覺得寧浩的黑色幽默看得累了,這就是問題,你喜歡某部電影,很大程度上跟你現在所處的環境你的心境有直接關聯。


就電影來說,慎用「經典」一詞。
周星馳現在要拍出以前那種「搞笑電影」應該不是難事,但是對看著周星馳電影長大的我們是否仍然覺得搞笑就要打個大大的問號了。他「變了」,我們也「變了」,並且變得不同步了。好看的電影在周星馳和我們看來是不同的,也許是截然不同的。
我們中的少部分人也許能和周星馳同步,新進的一些觀眾能欣賞理解現在周星馳的電影。這些觀眾就是周星馳的目標觀眾。從最近一部電影《西遊?降魔篇》的導演功力來看,星爺是有能力拍出更好的電影,也許不一定是他本人主演。
以現在周星馳的境況應該不會拍回以前那種「搞笑電影」了,據說在一次訪談節目中星爺以「不忍直視」的態度來對待以前那些電影。
我們一起期待星爺拍出更好的電影。


以前的電影主旨 劇本 理念並非出自他本人 他以前只是演員 現在改走愛情路線


我認為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故事。
周星馳90年代拍的電影(《大話西遊》、《九品芝麻官》等等)與2000年後拍的電影(《功夫》、《長江七號》等)在電影味覺上是有不同的,是的,電影味覺
之前的電影在畫面、語言、動作、音樂上都有獨特的香港電影風味,後期的電影不知為何卻多少欠了點這樣的感覺。後期的電影周星馳試圖在突破以往的風格,追求某些內在獨特的東西,攀登高峰。
我們這一代人看著星爺的電影成長,早已習慣了他放縱不羈的電影味覺,這已是成長的記憶。
吃慣了家常便飯,有一天,星爺試著做些你沒吃過的東西,有的人欣賞,可有的人依舊懷戀。


推薦閱讀:

《敲敲門》(knock knock)這部電影的意義何在?
如何評價電影《再見列寧》?
都有哪些日本作曲家參與過中國電影、電視劇、電視節目的音樂製作?或是經常用到哪些日本作曲家的作品?
《飛行家》中「隔離」在其中起到什麼線索,從頭到尾聯繫著什麼意思?

TAG:電影 | 周星馳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