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讀懂卡夫卡的短篇小說?

最好能引幾個你熟悉的例子,分析一下。


這個問題真的好大。我還是照常給一個小引好了。卡夫卡有篇短篇叫做《想成為一名(紅)印地安人》(The Wish to Be A Red Indian),這篇收在了The Complete Stories裡面,中文版的話收在了張榮昌翻譯的《卡夫卡中短篇小說集》(具體名字我真的記不得了)中,上譯版。內容大致是這樣:

如果你是印第安人,於奔跑的馬上,迎風馳騁,在顛簸的大地上顛簸著前進。直到你脫掉了馬蹬,因為你不需要馬蹬;直到你脫掉了馬韁,因為你不需要馬韁。在馬的脖子和頭部都看不見了的時候,你也就看不見前面廣袤的大地是一片被割得光光的野地。

卡夫卡講了啥呢?我導師曾經「不懷好意」地問我這個問題。在經過短時間的尷尬後,他跟我說:「這也是卡夫卡寫的變形記,你看這裡的 你 逐漸變成了一匹馬。」


在我看來,卡夫卡是個非常喜歡玩文字遊戲的人。我在知乎上稍微解答過如何解讀《變形記》,感興趣的可以找來看看,我稍微舉了幾個卡夫卡文字遊戲的例子。卡夫卡的文字遊戲功力源於他的古典文學基礎,其上的中學是典型的重視古希臘經典教育的文法中學,而卡夫卡在讀大學時更是和勃洛德一起閱讀了希臘文版的柏拉圖經典《普羅泰格拉》。研究作家,必須掌握其生活背景與歷史背景,雖然現在人已經不把勃洛德所寫的卡夫卡傳記和雅諾施紀錄下的卡夫卡口述當作一手材料。


理解卡夫卡短篇的方式十分靈活,我們不必要被「卡夫卡是孤獨的」這種被雅諾施創造並影響一代學者和文學愛好者的決斷性話語所綁架,卡夫卡這個人是非常熱愛生活、非常關心現實、歷史政治並充滿愛的,同時他腦子裏也不免帶有一些齷齪。比如卡夫卡的幽默感,無論是勃洛德,還是為卡夫卡認真作傳的阿爾特都有所記錄。

《鄉村醫生》,提到卡夫卡的短篇,這應該是我們的第一反應。《鄉村醫生》講了個什麼故事呢?阿爾特從那個年輕病人身體上的巨大傷口和驅蟲解讀出了卡夫卡對性的描寫。這種解讀固然有其合理性,但未免有些瘋狂。我覺得——我更傾向於卡夫卡的古典表現方式——《鄉村醫生》是對《俄狄浦斯王》和《伊利亞特》的改寫。詳細內容可以參考我導師趙山奎老師的文章《鄉村醫生與希臘古典》。意象的改寫主要指向了
阿基琉斯的戰衣、兩匹戰馬、俄狄浦斯的戳瞎雙眼、冥府和伊俄卡斯特死前的瘋狂舉動。


《在流放地》這篇短篇,國外有學者進行了考證,指向了當時的一個「用機器處決犯人」的真實案件;而《中國萬里長城建造時》和卡夫卡的唯一一篇戲劇《墓園守望者(看守者)》則在很大程度上暗指了當時奄奄一息的哈布斯堡王朝。感興趣的可以找一下去年《外國文學研究》最後一期的第一篇,叫做《卡夫卡的帝國想像》(好像是這個名字)。


失眠後作解答不太好,我頭腦暈乎乎的,也不知道說了啥。卡夫卡的短篇很有意思,我們可以用各種角度進行解讀和理解。不過按我的解讀習慣,我更傾向於結合政治歷史和心理分析,綜合性地認識卡夫卡。需要強調的是,卡夫卡確實不是一個脫離實際、活在封閉自我世界的人。


如果說讀懂的意思是明白作家的」寫作動機「的話,那麼是你是很難讀懂卡夫卡的,也不需要讀懂。

有的作家希望通過作品告訴讀者一些東西,甚至希望教誨讀者,這種作家,是希望自己被讀懂的。對另外一些作家來說,寫作是一種內心壓力的宣洩,他們沒有讓人理解或讀懂的強烈願望。

卡夫卡是內向的作家,其作品很多情況下反映了內心的鬥爭,他不想充當讀者的人生導師。

除非你很了解卡夫卡的寫作心理,了解他希望通過寫作發泄的壓力,不然是讀不懂的。

但這有關係嗎?我一直不明白卡夫卡寫《鄉村醫生》的動機(或許本來就沒有什麼深刻的動機),但不妨礙我去欣賞它。


我的觀點很簡單,首先把卡夫卡的所有小說讀一遍,沒錯,我說的是所有小說

先把所有中短篇讀一遍,再把三部未完成的長篇讀一遍,再讀書信和日記

等到把他的所有文字都認真讀過了,再回過頭來看這些短篇小說,就能理解了。

為什麼?因為想要讀懂卡夫卡,沒有捷徑!!!

至少,卡夫卡的世界有一個鮮明的特點,只有在通讀之後才能感覺到,那就是:「兩顆心像一顆心一樣跳動」

1、這一篇作品與那一篇作品「像是一個作品」

比如:《下定決心》之於《單身漢的不幸》,《一條狗的研究》之於《飢餓藝術家》,《在流放地》之於《審判》,《一場夢》之於《審判》,《在法的門前》之於《審判》,《獵人格拉胡斯》之於《審判》,《一場夢》之於《城堡》,《獵人格拉胡斯》之於《城堡》,《審判》之於《城堡》,《十一個兒子》之於《致父親》,《獵人格拉胡斯》之於《致父親》……

由此,卡夫卡文學世界的「終點」「起點」實際上合而為一了。他構建了這個任由讀者涉足的迷宮,它的「出口」「入口」同樣合而為一了。

2、卡夫卡的心臟和他的「作品」的心臟「一起跳動」

「卡夫卡的作品就是卡夫卡,卡夫卡就是他自己的作品」,卡夫卡去世後,仍然與他的書保持一種「活的關係」。所以,不僅僅是文學作品,甚至他的日記,書信和隨筆,共同組成了一個內置了卡夫卡的自我理解的世界,這對於我們理解他的作品有著巨大影響。卡夫卡在他那個無法融入的那個家庭/世界裡,是一個外來者的身份,而走進卡夫卡文學世界的讀者,何嘗不是外來者呢?

所以,想要讀懂卡夫卡的短篇小說,別只盯著眼前的路,來到了卡夫卡世界的讀者,「總是想要帶些什麼東西回去吧」,而不是「一定要留在這裡」。既然我們都還沒讀完,怎麼好輕易說帶不走些什麼呢?


2016.01.10

去年閑暇中寫下這個答案,彼時我對西方現代派文學不過稍有涉獵,對卡夫卡作品的理解更處於膚淺而幼稚的感性認知階段。這種解讀非但歪曲了文本的深遠內涵,同時也無視了作品本身的美學創造。


在閱讀卡夫卡的作品時,如果狹隘地通過情節去探索文本的內涵,最終必然會以遺憾收場。
如何讀解卡夫卡的作品,推薦殘雪老師的相關評論,有興趣者自行百度即可。

原答依舊保留,作為自己懵懂時期的見證。

——


分享一些心得,未必正確,權當拋磚引玉。
首先建議題主,當你花費一番精力,仍舊感受到閱讀上的困難,那說明你與這本書有客觀存在的閱讀屏障。這時候最好先把它放下。因為這種閱讀屏障,一時三刻無法消弭,需要更深的文化底蘊或生活閱歷。

舉個栗子。

幾年前,因為莫名其妙的虛榮心,我曾執意去讀《百年孤獨》,最終把自己弄得狼狽不已。後來我把這本書扔下,亂七八糟讀了些其他書。直到去年在家,有天夜深人靜,我重新打開這本書,伴隨著那段時日錯綜複雜的際遇,心境前所未有的平靜,居然很自然地讀了進去,並且讀得暢行無阻。

這段經歷告訴我:只要積累足夠豐富,讀書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閱讀應當是發自內心的求知渴望,是原始的探索慾望,而非為了滿足某種虛無縹緲的虛榮心。為讀書而讀書,是極不明智之舉。

回歸主題。

卡夫卡的短篇其實很好讀,不過裡面借喻、暗喻、嘲諷、批判,手法極為繁複多樣。所以,閱讀之前最好對卡夫卡的生平經歷,以及他所處的時代背景,能夠有系統的認知,這樣可以幫助你理解他思想的成因。具體不作贅述,想知道的話自己百度下。

再者,我的習慣是——看到自己喜歡或似懂非懂的段落,我會摘錄下來,有時間重新咀嚼。

比如這樣:
卡夫卡讀書筆記
其一

既然空狗都不是獨一無二的,在狗的大千世界中時不時地找得到這種狗,他們甚至無中生有地不斷產生新的後代,那我也可以堅信,我不是孤孤單單的。當然,我的同類一定有著特殊的命運,僅僅因為我幾乎認不出他們,他們的生存永遠不可能助我一臂之力。我們是被沉默壓得喘不過氣來的狗,出於對空氣的渴望,我們想打破沉默,別的狗卻似乎對他們的沉默感到很滿意。即使這只是表面現象,就像那些音樂狗,他們看上去是在鎮定自若地奏樂,其實心裡緊張不安,但這種表面印象十分強烈,我試圖克服它,它則對一切攻擊加以嘲諷。那我的同類是怎樣自救的呢?他們為了生活做著怎樣的努力呢?做法可能各種各樣,我年輕時就一直以我的問題在做努力。或許我可以看準那些頻頻提問者,將他們認定為我的同類…所有的問題聽起來都差不多,關鍵在於意圖,而意圖總是深藏不露的,往往連提問者自己都不清楚。

其二

他們不坐也不躺,從遠處看你,帶著某種使人信任的目光。他們的伎倆總那麼老套,那就是在你面前裝作無所不能。你急於到什麼地方去,他便擋住你的去路。而作為補償,他為你準備一套僅存於他心中的住宅。最後,他必要反對你原先的主意,並自認這是對你的善意,對你的擁抱。
——《欺騙農民的人》

其三

「小心,那兒有人,他們不睡覺。」
「他們為什麼不睡覺?」
「因為他們不累。」
「他們為什麼不累?」
「因為他們是傻子。」
「傻子要是會累的話,那該多好!」
——《大路上的小孩》

其四

一旦到了街上,四肢百節便出人意料的舒展和自由,而這種舒展和自由正是人的決定給自己的身子帶來的,身子的舒展和自由也是給人的決定以特別動人的回報。從這個決定中你感到自己集中了作出決定的能力,並賦予它不同凡響的意義,也認識到自己具有的力量比要求確實要多。
——《忽然散步》

==================
評論里有人問這幾篇想表達什麼?

這裡把我的回復貼出來:

首先,卡夫卡的東西很有趣也很詭異——說有趣是因為當你與他產生共鳴時,你可以感受到酣暢淋漓的閱讀快感,那種快感不亞於戒煙數日來上一支。而當你與他的作品之間存在閱讀壁障時,你幾乎會覺得他的東西故弄玄虛、荒誕而無聊。
至於這個問題,要說獲得了什麼,我想最不負責任也最中肯的回答,恐怕就是沉浸於他筆下那入木三分的內心表現時,所產生的精神共鳴以及閱讀快感。
文學作品與哲學著作某種意義上的區別在於——文學作品無須提供答案,你可以毫無負擔地享受閱讀的快感,而不必非要為著某個既定的目的。

對於卡夫卡,我的理解是:

1、孤獨是永恆的主題。
儘管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日,伴隨著信息技術的大爆炸以及SNS網站的盛行,社交似乎已經成為每一個人不可或缺的生活內容之一。但仔細想想,孤獨似乎並未因此離我們遠去,我們總在這樣那樣的情境下被巨大的孤獨感包圍。而卡夫卡在這一方面的表現可謂一騎絕塵。

2、代溝是生活的常態。
伴隨著孤獨的產生,代溝同樣貫穿於每個人的生命始終。受限於成長過程中主動與被動的選擇,每一個人都是不可複製的獨立個體,所以絕對的相互理解是不現實的。而卡夫卡的作品,同樣有著許多這方面的表現。

3、難以消弭的負罪感。
應當說,人,尤其是一個受過教育渴望進步的人,從他自我意識覺知起,他便踏上了自我沉淪與自我救贖的漫長抗爭中。伴隨著這種抗爭的,還有始終難以消弭的負罪感。我想這也是卡夫卡廣受尊敬的原因之一,至少他敢於直面這種罪惡,而多數人並不願讓自己的醜陋呈現於世人眼前。

4、自我抽離的旁觀視角。
準確的說,卡夫卡的家庭,不說是社會上流階層,至少也算精英份子。然而,有趣的是他筆下大量的文字都是對社會底層群眾的描摹,像一副波瀾壯闊的婆娑圖卷,又好似精細入微的工筆畫。因為所處階層的不同,這種描摹帶著先天的抽離視角。這種視角同樣能夠讓人在閱讀過程不斷產生拍案叫絕的快感。

5、寓言式文體的精妙。
撇開他作品本身的精神內核,他的文筆和故事同樣屬於上乘。這裡不多贅述,自讀便知。
班門弄斧寫了這麼多,實事求是地說,卡夫卡的書我個人雖然喜愛,但其實讀的不多,主要集中閱讀了短篇的作品。我的一位好友是卡夫卡的忠實書迷,我的很多感受都來自於私下和他之間的探討交流。

上文摘錄的幾篇讀書筆記,簡單說:

一、普羅大眾的孤獨與渴望擺脫孤獨。精英階層的自我麻痹與偽裝,以及同質化階層的優越感。
二、精英階層典型的愚民伎倆。
三、輿論是一場全民失智的狂歡。
四、人類陶醉於主觀能動性帶來的解決問題的虛妄快感,實際上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上文所述未免流於表淺,遠未及他人認識深刻。
歡迎不吝賜教,共同進步。


一遍遍讀。


不明白題主所說的讀懂是指什麼。

在讀小說的時候,我是以一個尋求愉悅的讀者身份來閱讀,既不是作為文學評論家,也不是作為歷史愛好者,更沒想過偷窺作家的隱私。

事實上,我認為古代和近代的小說,比如司湯達的《紅與黑》、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之類的都是為了像我這樣識字的普通人而作的。能理解文本的意思不就夠了嗎?作家如果不能通過文字使讀者理解他的意圖,那不正是他的失敗嗎?

除非,是因為生活環境的不同,所以對文中出現的物件和習俗無法理解。既然如此,那就去閱讀更多的有關作者所處時代的作品和文獻就可以了。

至於卡夫卡的小說,可以算是現代小說的起源吧。雖然後現代小說的文本很難懂,可是卡夫卡小說的文字很清晰呀。從來都是一個叫 K 的主人公視角,遇到一些稀奇古怪又合情合理的事情。作者寫的都是 K 的所見所聞和所思所為,沒有混亂的造句,沒有不明的用語和設定,讀起來應該很爽快吧。

如果你非要追尋文本的意義,那就用心去體會吧。想像一下,當你身陷牢籠,用盡才華也無法掙脫,原本充沛的精力卻被突變的命運折磨殆盡,到處求出路而不得,是否能體會出小說中主角的心情了呢。這種時候,你能否像 K 一樣始終不放棄希望,保持冷靜,靠自我的奮鬥挑戰命運呢。

文字一旦寫出來,就脫離作家的掌握,成為獨立存在的客體。怎麼理解,怎麼利用,這是每個讀者主觀決定的事。

如果真的想提升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建議你去看維特根斯坦的《哲學研究》。這本書如果一個小時能讀十頁,我就服了。


上面的答案都很棒,我在這裡補充一個

那就是先讀他的傳記再讀這些短文


類似的感受+豐富的想像


卡夫卡的有一個行文習慣。卡夫卡不寫三偽文學,將反三偽文學的力度深入到人類的存在,把握這個特點,就好讀懂了。


推薦一本書
《卡夫卡現象學》
不僅能了解卡夫卡,還能了解宗教~


個人建議乾脆不要讀,反正我是覺得他的短片太陰鬱,他自己不也說死後把書稿全燒毀么。我覺得看了他長篇的孤獨三部曲就夠了,有時間看點別的


推薦閱讀:

是什麼力量支撐著網路小說的讀者讀完動輒幾百萬字情節重複,毫無新意的作品!?
現在網路上流行的一些古風句子,是否真正稱得上「古風」?
如何解讀費爾南多·佩索阿「如果我知道我明天將死去,而春天是明天之後的某天,我將死得幸福,因為春天是明天之後的某天。」這句話?
張愛玲《小團圓》大陸版第十九頁「大膽的小賤人,且慢妄想聯姻(refrain,audacious tart,your suit from pressing),原文雙關」——請問到底哪裡雙關了?這其中又有什麼典故?
讓胡蘭成擊節稱讚的《封鎖》為何沒有張愛玲的其他作品有名?如此棒的作品為何甚少被人提及?

TAG:文學 | 外國文學 | 弗朗茨·卡夫卡FranzKafk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