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理學為角度分析的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女主松子的悲劇人生?
補title:《捕心追影》系列(「跟你聊聊電影和心理的水乳交融和電光石火」)之一——《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
之二《肖申克的救贖》男主角安迪在監獄裡「彷彿披著隱形的自由外衣」的心理狀態是怎樣的? - 王瑞的回答
以前寫的影評,非常適合回答這個問題。
《松子的坑洞,用一生去填補》
一個人是地獄,兩個人也是地獄,兩個人總比一個人孤孤單單的好。——川尻松子
正巧最近對存在主義產生了近乎狂熱的興趣,就遇上了日本大器晚成的導演中島哲也的這部五星佳作《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我人生中第一個毫不猶豫給足五星的電影。這不是愛情片,儘管數段虐戀幾乎無縫拼接著整個劇情;因為就在85』25』』松子咆哮出引子中的那句話時,我的淚腺崩潰,這才意識到,這部電影簡直就是對存在主義進行完美詮釋的教學視頻。存在主義:人遊走在一個毫無意義的宇宙空間里,人的存在也本是沒有意義的,但人擁有足夠的自由在沒有意義的土壤中自我造就。而自我造就的動力則來自於自體的空虛,我起名為「坑洞」。人在成長的早期所體驗到的極度缺乏的事物會在心裡形成一個巨大的坑洞,沒有意識到其存在的人們卻往往會被其驅使,窮盡一生,只為填補這個莫能明狀亦深不可測的坑洞,無論期間多麼絕望和無助,也執意要完成。
松子從小就有一個從出生就卧病在床的妹妹,父親將全部的愛,甚至所有的笑容都給了妹妹,而無論松子如何努力乖巧討好,都無濟於事,得不到任何關注。長期的、持久的、高強度的、幼年時期的,愛的缺失最終導致了松子被嫌棄的一生:安分守己,卻因學生的誣陷被辭去教師一職;與作家同居,卻親眼目睹心愛的人卧軌自殺,留下遺言「生而為人,對不起」;又與作家勁敵同居,卻忍不住前去其妻子處炫耀的誘惑,慘遭拋棄;衣服一脫,一躍成為浴室女郎的一姐,卻因手刃出軌男友而鋃鐺入獄;偶遇當年誣陷自己的學生,而今已然是黑社會小頭目的阿龍,在一個大雨下得稀里嘩啦的夜晚,徹底陷入了寧願被施暴、去賣肉、販毒品也要跟阿龍在一起的二人地獄。
有很多女人說松子可悲,沒有男人不成活;有很多男人說,我絕不會要如此沒有自尊的女人。可這一切不是松子的選擇,童年時期形成的愛的坑洞在後來的周遭經歷中愈發膨脹,如果不是有一副軀殼在苦苦支撐,松子怕是早早就被那坑洞吞噬。如果我們可以暫時剝離一個人的軀殼去那裡面一探究竟,松子剩下的想必只是一團死一般的寂靜,可能還會嗅到一息絕望和無助。所以很多觀眾的想法實在殘忍,如果松子可以選擇,以她的美貌和天賦,哪會在情場中有哪怕一次的失手,又怎麼會有機會讓你對她的自尊品頭論足。她之所以可以卑微到連自尊都捨棄,是因為她對於愛和歸屬感的需求從未得到過滿足,還屢屢被人掏空和踐踏。馬斯洛把人的需求從低到高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和歸屬感、自尊和自我實現,只有在上一層需求得到一定滿足之後才會有下一層的需求。你連溫飽都是問題,哪有功夫給自己畫一幅人生規劃圖?
這部電影的淚點很多,但每個人的共鳴之處都不盡相同,在我錯過很多個大家都淚腺崩潰的動情之處後,終於在松子說出「兩人的地獄總比一個人的好」的時候,毫無預兆地淚如泉湧。哭不是因為可憐她的懦弱,也不是觸到了我的什麼軟肋,而是打心眼兒里心疼這麼個無助的靈魂。這個無助的靈魂不僅絲毫不能用懦弱來形容,反而她的堅強和勇敢是很多人都望塵莫及的,也正是因為如此,我才心疼她:越是勇敢地面對生活,卻越是在自己心裡的坑洞越陷越深,深到已看不到洞口那束本就微弱的光。
除了這處共鳴,本片還有頗多值得推薦一看的地方。
節奏感:毫不誇張地說,本片妥妥的「零尿點」和「零快進」。觀眾全然成為導演的牽線木偶,跟著導演的思路進入人物的世界。中島哲也不會去照顧觀眾下一個畫面想看到什麼,而是一直引領著你來理解劇情,感受人物。這讓我想到了懸疑片的鼻祖希區柯克,老頭兒的導演風格也是「我給你什麼你都得接著,你永遠猜不到下一個轉身的路口會看到什麼,但可以保證一定是驚喜」。這部電影導演的功力就是上一秒還讓你一把鼻涕一把淚,下一秒就突然騷你癢,讓你一邊抹鼻妞兒一邊咧著嘴就開始樂。這種被導演調戲的感覺也真是醉了。
背景音樂:我不會說導演的品味多麼高大上,因為我認為電影的配樂最重要的就是與音樂響起一瞬間的此情此景有著最完美的匹配度。而這就是我推崇本片BGM的原因。當阿龍在雨夜與松子小巷偶遇,伴隨著二人意味深長的眼神緩慢對接的一瞬間,Micheal Bublé的一首帶著濃郁爵士風的《Feeling Good》瞬間響起,將你渾身上下的雞皮疙瘩悉數激起,可能一激動還會衝動地脫口而出:「太特么贊了!」。每一處的配樂都是恰到好處。中島哲也很喜歡在電影中加入歌舞元素,不知道選中谷美紀(你一定知道她是誰,如果我告訴你她就是《午夜凶鈴》的女主)做女主是不是考慮到她的歌手身份來擔當此任。監獄裡的那段歌舞雖然帶著誇張和編排,但絲毫不會跳戲,也是導演控制節奏感的手段之一。
畫風醉人:導演是廣告片出道,所以電影中的MV痕迹很重,但請一定不要聯想到小四的《小時代》的畫風。整部電影的畫質都美到想哭,包括松子在落地窗邊手刃出軌男友的那個血腥畫面,都濃墨重彩地呈現了一幅上乘畫作。所以當中島哲也的MV畫風被人詬病時,我反而覺得這是他出彩的地方。有一個英文單詞可以形容這種感覺:melancholy。這是當時備考GRE的時候我印象極深的一個辭彙,中文解釋過來是,喜悅的憂傷。這也是這部電影的畫質帶給觀眾的一種複雜矛盾的情感:眼前明明是本應令人如痴如醉的畫卷,卻讓看到的人心生強烈的憂傷和不安。
補充:頻繁被問到松子怎麼堅強了,我再說兩句我怎麼想的。每個人的承受能力不一樣,每個人遭遇的境況不一樣,每個人反抗的方式不一樣,太多不一樣導致有時候我們不理解別人為什麼會做出那麼懦弱的舉動。但是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真的已經是他們的極限,他們在自己認知的世界裡能做到的最大的努力。松子的坑從小就有了,所以她是取悅著外界長大的,小的時候是取悅父親,工作了取悅學校領導,感情上取悅情人,這就是松子認知範圍內能做的最大努力。一直以來再委屈,再痛,唯一不變的是堅持和重燃生命的希望。一些人不堪重壓自殺,你覺得是勇敢還是懦弱?一些人逃避世人苟活,你覺得是勇敢還是懦弱?痛苦卻還活著是多難的一件事,可能一般人無法體會,但是一直堅持就是不放棄是多難,很多人應該可以感同身受。每次松子被拋棄,絕望的一句「為什麼」,都是掉入底谷,她是真的不明白啊,為什麼無論怎麼努力和堅持都是這個結果。其實後來她的人生寄託慢慢發生變化了的,由情人轉向了偶像,雖然還是寄托在外界,但其實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至少自己沒有私人情感的捲入了。到最後松子在社長的幫助之下,終於重燃希望,在想像中給自己的妹妹剪了頭髮,真正原諒了她,也放過了自己。如果不是最後戲劇性地意外被殺,松子真的馬上就要走出來了,坑馬上就填上了,這次不是為了任何人活著,而是第一次為自己活著。
「關注微信號:安慰記yes。一個你也有發言權的心理公號」
【拖累症】
(以下摘自百度百科)
假如在某些人的生活中, 似乎有一股看不見的暗流不停地造成各種無法言喻的悲哀和痛苦。這股暗流透過潛意識牽引左右他們的生活,影響他們的判斷,主宰他們的決定,甚至欺騙他們誤以為做的決定是明智而正確的。這股暗流,我們稱之做「拖累症」。
就廣義而言,拖累症(Codependency)可被定義為「對人、行為、事物的沉溺」。拖累症是指希望通過控制外在的人、事、物來控制內在的情感。對拖累症患者而言,「控制」或「失控」是他們生活的全部重心。
當一個拖累症患者的沉溺對象是另外一個人時,他們之間就形成了一種複雜的互相依賴關係。拖累症患者會因為太受另一個人的羈絆,以至於他的自我、個人價值嚴重地受到鉗制,甚至可能因為他人的個性和問題,而把自己完全抹殺了。
1. 拖累症者會受一種或多種不可抗拒的強迫行為驅使。
這些強迫行為從外表看,有時未必「不好」,事實上,有些強迫行為就社會某一層面而言反而會被給與很好的評價,入工作狂。但不管這些行為使被社會接受還是被拒絕,它們都屬於強迫行為。常見的有:酗酒、吸毒、對他人身體的虐待、工作狂、飲食失調和性沉溺。還有一種程度更微妙的強迫行為,例如非計算不可、非要將東西排成幾何圖形或非要直線排列的習慣、不停地洗手的習慣等等。
2. 拖累症者受縛與原生家庭而倍感痛苦。
過去的種種經歷 – 我們的教養、父母的童年、甚至追溯到祖父母的成長階段 – 這些經歷就像一隻只怪手,緊緊抓住了我們現在的生活。它們對我們的影響有時是微弱的,有時是巨大的。有些可能對你有益處的,有些可能毀掉你的生活。
3. 拖累症者的自我評價和成熟度通常很低。
患者通常都要在生活中在不同的地方去比較,從而證明自己的價值。比如比較學業成績的高低、工作職位/薪水的高低、美與丑、善於惡。
4. 拖累症者認定自己的快樂取決於別人。
拖累症者的快樂,幾乎完全取決於別人身上,建立在別人的行為、想法上。比如一些情侶覺得只要對法快樂、或者要滿足對方,自己才能得到快樂。又例如有的丈夫認為除非妻子肯聽他的話,他才會快樂,他的婚姻生活才能改善。
5. 拖累症者對他人有過度的責任感。
拖累症者個人強烈的認為,他應該為每個人的快樂、情緒、想法、行為負責。
「如果我不插手,他一定會犯嚴重的錯誤。」
「是我讓他陷於悲慘。如果我努力工作改善情況,他就會快樂。」
「我不想做這個工作,是某人要求,我才做的。我的需要永遠不及某人的需要重要。」
6. 拖累症者處理依賴與獨立的關係時,表現得不穩定、缺乏平衡,這種處理方法極大地破壞了他們與伴侶或親友之間的關係。
7. 拖累症者善於否認和壓抑。
8. 拖累症者對於他們無法改變的事情憂心忡忡,想盡一切辦法試圖改變它。
9. 拖累症者有著兩極化的生活。
10. 拖累症者無法放棄不斷尋找生命中欠缺或失去的東西的願望。
這是西方心理學發現的最為普遍的心理障礙的初級現象,所有抑鬱症,焦慮症的前身都是緣於拖累症。
當別人遇到問題時,會有難忍的衝動去給人建議或是一些自以為是的安慰
設想別人需要你,當你的付出得不到回報時怒氣橫生
為了取悅別人而作踐自己。
只有在「給與」時,心中才覺得舒坦
受別人恩惠時,充滿負疚與不安
常會尋覓需要你的人,在他們那裡,你才能覺得自己有價值
有人說,愛是一種飢餓感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主人公松子總是為不值得付出的人付出愛,從偷竊的學生,到暴力的作家男友,再到騙錢的皮條客,最後到黑幫混混……伴隨著一個又一個錯誤的選擇,松子的人生也一步一步掉進黑暗。
雖然電影結尾把松子的一生浪漫化了,說她的愛是像上帝一樣的愛,她也是上帝一樣的人。
但是松子的愛是真正的愛嗎?
不是。
松子的愛更多的是一種賄賂,她用不顧一切的付出賄賂所有可能給予自己愛的人——就像她從小用小丑的姿態賄賂父親一樣——只因為在她內心有一個難以填補的黑洞。這個黑洞就是對愛的飢餓,或者說情感飢餓。
什麼是情感飢餓?
情感飢餓(affect hunger)是說一個人在童年時期沒有得到來自父母的最基本的愛,然後在之後的人生中一直對愛有一種強烈的難以滿足的渴求。因為這種渴求源於生命早期,心理治療師David M. Levy也把它叫原發性情感飢餓(primary affect hunger)。
從自己的治療案例還有美國行為精神病學會其他同行的治療案例,David M. Levy觀察到典型的情感飢餓有三種心理動力模式:
無止境的索求。「愛我,愛我,愛我……」。需索是這種模式的標誌。獲得愛和親密的手段一是討好,即放低自己去乞求甚至不惜接受羞辱的處境;一種是過度要求,即侵犯性地奪取,甚至不顧他人的意願和感受。(松子更多的是用前一種,和後一種侵犯性地去要求相比,乞求更容易被誤認為是愛得太多或太善良,這樣反而讓它背後的情感飢餓更不容易被看到。)
報復衝動。「不愛我的話就該死……」。懲罰是這種模式的標誌。對拒絕給予自己愛的人會有強烈的敵意,甚至希望TA死掉。這種敵意也可能是潛意識的,會用亂髮脾氣或者其他破壞行為表達出來。(松子沒有直接報復父親,但她把懲罰轉移到了妹妹——還有自己——身上,實際上也是間接地在懲罰父親。)
難以處理的情緒衝突。「我不相信你但請愛我……」。矛盾是這種模式的標誌。對愛的不滿足感會讓一個人急切地需要他人愛自己,但匱乏的經歷又會讓TA難以相信會有人愛自己,因此常常陷入一種既想愛人又害怕被拒絕、既恨一個人又需要這個人(給予自己愛)、既需要他人愛自己又不相信自己值得被愛的矛盾感覺,這種愛恨交織的心理衝突,最終會讓情感飢餓者深陷無助、自憐和抑鬱之中。(就像松子最後完全放棄自己,任由自己躺在垃圾堆里,像行屍走肉一樣生活。)
情感飢餓來自於早期愛的缺失
David M. Levy認為原發性情感飢餓來自於童年時母親的拒絕(maternal rejection),年幼的孩子除了需要食物、睡眠、溫暖的環境,還需要和母親親近,和母親建立一種情感信任和保護的關係。如果母親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把照顧孩子當作一種負擔並渴望從中解脫,忽視孩子的情感需要,甚至情感虐待孩子,那麼孩子會對母愛有一種最初的飢餓感,並且這種飢餓感將一直持續到TA成年。
和缺失母愛一樣,缺失父愛也一樣會有情感飢餓。心理諮詢師Robert S. McGee注意到在成長過程中父愛缺失的影響,提出對父親的渴望也同樣造成情感饑渴(father hunger),這種飢餓尤其會影響到女兒和她之後的親密關係。
但是如果追溯下去,會發現造成情感飢餓的父母本身也成長於情感匱乏的家庭,因此父母本身也是情感飢餓的,「他們只是沒有能力給孩子自己從來沒有得到過的東西」,於是這種飢餓代代相傳。
從飢餓的小孩到飢餓的父母或者飢餓的伴侶
「我們沒有從父母那裡得到的,遲早要從伴侶或孩子身上索取。」
情感飢餓的父母會做什麼事?臨床心理學家Robert Firestone認為情感飢餓的父母常常會過度觸摸、過度擔心孩子或者過度捲入孩子的生活,這些侵犯孩子邊界的行為會威脅孩子的自我感和自主感,比很多外顯的虐待更有破壞性。無法給予孩子愛和支持,反而要從孩子身上獲得愛和支持,把孩子當自己情感上的父母,這或許是情感飢餓最糟糕的結果,
情感飢餓的伴侶會做什麼事?心理治療師Colette Dowling認為情感飢餓的伴侶會對另一半有超出正常的佔有慾,比如不接受另一半有自己的朋友,要求另一半所有的業餘時間都要和自己在一起,或者會因為伴侶的成功而感覺嫉妒或受威脅。
情感飢餓可以從他人那裡獲得滿足嗎?
既然情感飢餓者的問題是對愛不滿足,那麼給TA愛就可以滿足TA嗎?
答案是NO。
Robert Firestone認為情感飢餓不可能在成人關係中獲得完全的滿足,而企圖在成人關係中滿足童年時的情感飢餓,結果通常是災難性的。
說到底,情感飢餓是自己的事,那麼補償自己也是自己的事。沒有人有義務做另一個成年人的父母,補償TA沒有從TA的父母那裡得到的東西。實際上,對成年人來說父母式的愛看似充滿誘惑,但實際上並不能滿足成年人的需要,很多時候我們最想要的和我們真正需要的並不是一回事。
所以,如果說飢餓的人對愛的渴求是一個無底洞的話,那麼這個破掉的底只能自己修補。這種修補包括打破父母一定都是有能力愛孩子的的觀念,其實太多不及格的父母;看到自己的飢餓;接受自己沒有得到的事實,不再要求補償無論是從父母那裡還是從伴侶或孩子那裡;創造一個空間,自己重建自我。另外求助於心理治療也是一個選擇。
所以情感飢餓和真正的愛的區別在哪裡?
很多人把情感飢餓和愛混在一起,一方面因為情感飢餓的人看起來那麼需要另一個人——這個人可能是朋友可能是伴侶也可能是自己的小孩,這種需要很容易被TA自己和旁觀者都當作愛;另一方面情感飢餓的人也會付出,而且受飢餓感驅使這種付出會更孤注一擲,也因此更容易被當作「偉大的」愛。
但是,事實是情感飢餓的人通常沒有能力愛人,因為他們沒有解決自己的認同問題。他們只想他人代替自己來完成這種自我認同。不幸的是這無濟於事。
無論如何情感飢餓不是愛,因為:
從出發點來說,情感飢餓常常是從自己的需要出發,愛是從所愛的人的需要出發;
從行為邊界來看,真正的愛是有邊界的,不會放棄自己的邊界也不會侵入別人的邊界,但是情感飢餓的人沒有邊界感,或者說他們追求的就是無邊界的融合一體的感覺,所以會開放自己的邊界接受不公平的對待,或者越過別人的邊界榨取自己需要的愛;
從結果來看,情感飢餓是破壞性的、剝削性的,會讓被「愛」的人讓感到被耗竭或者有被吸干能量的感覺,而真正的愛是滋養的,會讓雙方在情緒上更自在、自我感更強,也更有力量。
衡量標準是是不是滿足對方的需要而且是不是有邊界的。
心理學我也不懂。
一開始主要是父親對松子的影響,因為被最愛的人嫌棄,變得自卑,總是想盡辦法地去討好父親,推已及人,在生活中也是如此,後來背黑鍋,忍受校長的無理窺胸要求。
從她失業開始,便一路悲劇了。
其實松子有良好的教育,良好的品格,我相信如果她肯積極努力地看待生活,就算離家出走也可以過得很好。
她錯就錯在不懂拒絕,不懂選擇。
電影沒有說為什麼她會和作家戀愛,但我想應該也和之後的幾例一樣,她渴望愛,害怕孤獨,有人愛她,她便不加思索地墜入愛河,根本就不曾想過對方是怎樣的人。
另外,她愛也就愛了,可是愛得也太過卑微,底線一降再降,人家當然對她肆無忌憚了。
一個人首先要懂得自愛,才能得到別人的愛。
也許作家一開始也非常愛松子,但從打過一次之後,發現松子竟然還會笑,便無所顧忌,甚至說出讓她賣身養家的話,可能一開始也是說說氣話,沒想到松子竟然同意,遇到這種情況,鬱郁不得志的作家還不得老在她身上發泄情緒嗎。
還有那個黑幫小混混,原來作為松子的學生時,一定是非常敬重松子的,把松子當成女神,人生的燈塔。後來與松子在一起時,發現松子竟然無底線,放任他的所作所為,甚至願意跟他一起當混混,販毒,賣身……松子這樣做只會把混混變得更混,完全脫離了混混心中純潔的女神形象,自然也無法再敬重松子。
所以縱觀松子的一生,主要是她自己的性格導致的吧。極度的渴望被愛被關注,無底線,無原則,不懂拒絕,全心全意無底線的付出討好。
依戀理論認為:我們從最初的照料者(通常是父母)那裡獲得的情感連結影響著我們的一生
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松子很明顯屬於焦慮型。
焦慮型渴望親密,將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戀愛當中,往往擔心伴侶在戀愛交往中的互動能力,擔心付出得不到回報,被伴侶看成是過分依賴,而引來麻煩,他們易於擔憂伴侶是否愛自己、伴侶是否珍重自己;
依戀理論描述了一個近乎宿命的故事。有時候我們會驚奇的發現,有些人,一輩子都在遇到相似的人,經歷相似的情感,犯相似的錯誤。心理學不是太懂。
從那個鬼臉來說,因為第一次做父親笑了,所以之後她希望父親開心便做那個鬼臉,到最後一緊張起來就做鬼臉。松子總是在竭盡全力的討好別人,即使代價是醜化自己。而源頭大概便是從小,無論她做什麼,都不像妹妹得到父母的關注和愛,她渴望別人的關注和愛還有認可,所以她可以做出一切來委曲求全。只要能得到認可。
這大概就是心理學裡一直說的,童年陰影對於一個人的人生會產生的影響之大。
依賴性人格異常。
日本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我提前瞅了眼影評,就不太敢看。
有一種痛,叫看見別人的影評,就開始為主角心痛。這種說法非常矯情,也非常正確。因為人一旦經歷過某些感受深刻的時刻,對特定事件的敏銳度就會直線上升。就像情侶之間,縱「不應嫌人年少貧」,可因此被拋棄的人,不大有人在么;被拋棄的人,縱日後腰纏萬貫,不照樣心中橫著一根刺,輕易就在類似的故事裡高潮了么。
主人公松子,從小得不到父親的愛。某一天,她發現父親久違地笑了,在她做了個鬼臉的時刻。從此,松子經常朝父親做鬼臉,多到留下了後遺症——人生中所有尷尬緊張的時刻,都會不由自主的做鬼臉。
人長大之後的行為模式,都能從童年中找到影子。童而年對一個人的影響超出我們的想像,很多類似「彆扭」的氣質,都源於此。如果父母沒有對孩子表現出無條件的愛,而是有條件的獎賞,孩子就會缺乏安全感,也會習慣於偽裝和迎合,喜歡無意識的揣摩別人的心思。松子就是典型的童年缺愛。
因為缺愛,松子瘋狂的去愛別人。雖然她愛上的,大部分都是對她拳腳相向的人渣。且不論那些男人多麼不堪,松子那種過分熱烈、過分奉獻而略顯瘋狂的愛,一般人承受不來。結果呢,就是幾段深愛,幾段斷腸,最終香消玉殞。
你看,老天多不公平。他奪走一個人最重要的東西,被剝奪的人因為失去了那些東西,而繼續被剝奪。更悲慘的是這樣的人容易搞自我毀滅。來點火藥,加個引信就能炸。
除了愛的用力過猛外,松子愛上的人太渣也是悲劇的原因。
她愛上的男人,能在給她一拳之後,以光速立馬下跪,抱頭痛哭。就是揍了你一頓立馬跟你道個歉的終極版。雖然變態,不過還不難理解。這種人不是不愧疚,而是體內的暴躁因子和不正常的情緒表達,使他用暴力壓制這種愧疚。我奇怪的是,松子看到這些,為什麼要接戲。接了一次還不說,愛上的好幾個男人還都這樣。
後來我才明白松子犯了很多女人都犯的一個錯誤——高估自己在愛情中的影響力。認為自己是光,沒遇到你之前,人家的世界都是黑暗的,而你一橫空出世就照亮了他的人生。這種心理會讓人產生能拯救壞男人的錯覺。而缺愛的松子又容易母性泛濫,覺得能感化抽煙賭博酗酒的浪子。
我之前安利過一段話。原話如下:「想和你談的戀愛是那種壞人和壞人之間的。是兩個薄情寡義心懷鬼胎悲觀主義者之間的,是兩個千帆過盡金戈鐵馬浪子之間的。我想和你互相看盡對方的底牌,了解彼此的陰暗,然後我們依然相愛。有時候愛不是什麼真善美,只是你隨手擰開煤氣灶,我笑著划了一根火柴。」
這裡的壞男人不是指自私暴虐的死變態,是指能容得下各種思想的高情商人才。話風再裝逼,不過只是強調共進退的體貼與決絕。有時候,裝傻沒事,真傻就不好了。
最後,松子有選擇的餘地么?
我持悲觀的態度。松子有點像神話里那個瓶子里的魔鬼,你不是沒給她愛,不是沒救她,而是救晚了。好朋友勸松子離開男友的時候,她不是說要跟他一起下地獄么。恐怕分不清愛的是誰了,只是在愛罷了。
電影后半段松子說過,「連呼吸都覺得累啊」。這種感覺我體驗過,但只也是有點鼻酸。
電影結尾,當畫面閃回到當初那張明媚的臉,我就忍不住了。
《客體關係心理治療》
《現代精神分析聖經》
《人我之間》
看完基本了解松子了
end
剛剛把這部電影看完,然後我就來搜知乎了。心理學我也不懂,而之前看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數》裡面有一段話大概是這麼寫的,人成長的過程大體受三個部分影響:他父母的意願,他的際遇,他的意願。
想起松子的一生,幼年時父愛的缺失大概是她安全感缺失的原因,而之後一路的不幸,一次一次地疊加起來最終壓垮了她,即使她也奮力地想要活得好。也許是她內心安全感極度地缺失,似乎隨便抓到一個人便是她的全部,她無條件地付出,沒有了底線。即使每一段戀情她都那麼認真,可她最終還是問了一句又一句的「why!」
即使如此,即使內心有那麼大的洞,可是我覺得她還是可以選擇的,可以選擇好的生活,好的戀人。靠自己去找安全感,豐盈自己。這便是她的意願。
然而片子末尾令人傷感,她再也不用做鬼臉了,父親會對她微笑了。可是父親走了,妹妹走了,她也走了。
為什麼所有的評論都說松子是悲劇呢?我怎麼覺得她活的好精彩,如果人生不計較得失的話。正如那個阿笙的女朋友說的:人生在於付出而不是一味的獲得。不是誰都能揪著自己的頭髮將自己從泥潭裡拔出來的,至少40歲的松子為自己的人生做了有益的探索。至於出賣身體與尊嚴,我倒是覺得無論AV女優還是桑拿小姐松子都像極了大女人,男人們在裡面看來都說loser,每一個都是呀
love is bubble,love is trouble.
導演表示真受不了你們這群網友,連他本人都沒想這麼多。
她內心深處把自己當成那個舞台上小丑一樣的角色,醜化自己,取悅他人。即使被打,被嘲笑。都無怨無悔。
從側面來看,她的人生豐富多彩,愛是活著,沒人愛也是活著。無論如何,都會死去。
心理學不懂,但年少的時候渴望父母的愛,年青的時候渴望他人的愛。年老了又回想到家人。
然而松子沒有在最需要時候得到愛的滿足。
害怕自己沒有價值,為了體現自己的價值而隨波逐流。但是她願意呀。
印象很深,她說在屋裡是地獄,屋外也是地獄。
對她來說,在那一刻有人陪伴就好。這是她的選擇吧。
後期,自己窩著看電視,不和她人交流。變成了那副樣子。真真切切的生活吧。一個人的生活。隔離的生活。因為不需要體現價值。
她那樣是因為他的弟弟也選擇拒絕了她吧。沒有意思了。
可能她的每一次選擇都是錯的,如果她一開始沒有頂替偷錢,有可能會和那個牙閃光的男老師,生個孩子,生活下去。每天打掃做飯,時間久了可能也沒啥意思吧。雖然最後是她渴望的。
畢竟選擇了一樣就會失去一樣。這就是生活呀。
日本的電影最讓我感動的是,每次回家都會說,我回來啦。嗯,這是句題外話。
只要還活著,就會遇到事情,際遇很重要,選擇也很重要。這也只能自己體會吧。
真的,
沒有比家更溫暖的地方,最後的靈魂還是回家。
挫折成就了她的一生,等過段時間再看一遍吧,畢竟我還年輕。
感慨而已。
童年的創傷伴隨一生,松子小時候被愛被重視的心理沒有被滿足,於是她做鬼臉引起別人的注意。長大後她一直在尋找這種被呵護的感覺。我們也可以發現,松子的所有男人都對松子進行過辱罵毆打,這其實是她在無意中被有她父親影子的人吸引……
用書中的一句話解釋
男朋友的種種渣行為能推開松子的力量遠遠比不上松子想獲得愛而前進的力量。所以松子必須緊緊貼在男人身邊,而這會導致松子什麼都做,沒有底線。
不懂心理學,但是能理解。童年的缺愛,導致松子一直渴望被認可被重視,尋找自己的存在感,但她的杯具不能全歸結於她吧~一部分真得說是命運的安排咯~
推薦閱讀:
※為什麼和別人聊天會聯想到用刀來殺害他的畫面?
※心理諮詢師如果經常約炮,那ta還是好的諮詢師嗎?
※心理諮詢真的有用嗎?
※做什麼心理或物質上的準備,才能讓自己在三十歲生日那天及以後心平氣和地接受已經三十歲的事實?
※抑鬱症複發是怎樣的一種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