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皇俄國是歐洲重要的糧食出口國,而蘇聯為何卻一直無法解決糧食供應?

此話來自於我國的高中歷史教科書,給的答案是「斯大林模式」嚴重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這個解釋是否合理?


關於肉食消費,可惜,現在有證據表明蘇毛的統計數字有摻水,而且蘇毛用的人均肉消費量就是拿全國肉產量去除以全國人口,一如高票答案里的方式,蘇聯的肉產量還是把什麼下水,脂肪,屠宰i消耗全都包括在內的,歐美都是不能算進肉類產量里的。

好吧,即使這樣,我們也得承認,蘇毛子確實在80年代末過上了一個大口吃肉大口喝奶的年代,而更驚人的是:自產的還不夠,還要從國外進口大批糧食穀物,肉類也有百分之八是進口的。

而與此同時,其他消費品因為蘇聯計劃體制的老病,仍然時不時短缺:

給我在能一年吃50公斤肉,但是時不時為了個刀片,肥皂,鞋子 都沒準和一年吃25公斤肉,但是日用品想買就能到的生活,我還是不會貿然選前者的。

有些人說現在中國也大量進口糧食肉類,但是可惜中國的出口支柱不是石油,而是工業品,不管褲子也好汽車也好總是工業品。

而這蘇聯一切肉消費上升的經濟支柱到底是什麼呢?很可惜某些蘇粉就是不願面對這個事實,就是石油,本質上一某些人嘲笑的現在的俄羅斯經濟沒啥差別,出口石油,蘇聯人靠著石油形成經濟支柱是從70年代末石油危機就形成的事實,賴不到地圖頭身上。

也就是說,當經濟上的寒冬快至時,蘇聯從上到下普遍地仍然繼續追求要大口吃肉大口喝奶以彌補其他方面的水活質量低下,然後徹底吃到山空時,就蘇百嶺了。


也許不用吃那麼多肉喝那麼多奶,蘇聯就不用解體了呢。

哦,俄羅斯在90年代的農業產量下降至少有一部分因素是在替蘇聯的集體農莊制還債,傻子才會認為,若干年一次用行政命令取消農莊債務XX億盧布,就象勃總乾的那樣是不是能長治久安。

新追加:

----------看來讓一些人不舒服了,還拿出了神論:蘇聯(80年代進口的大頭是肉類副食而不是穀物,而且同樣大量出口糧食)--------


麻煩自個先把自個的圖看明白OK?

己貼的圖看清楚了再說話OK?

自個的圖裡,1986年進口的穀物,兩千六百萬多噸沒錯吧?

進口的從茶到糖到牛油啥的,合起來連4000千噸也沒有吧?再加上個原糖,共多少?自個連計算能力都差了些吧?

再來看出口的糧食,呀,用的是千噸,千噸,千噸為單位。合起來兩百萬噸都沒到,真多。

某人不會是自個根本不看單位吧?

我的幾個主要論點:一,蘇毛末期還要大量進口糧食穀物(我從來也沒說這代表蘇毛體制啥啥)---完全未被駁倒


二,到末期蘇毛社會上仍會見到消費品短缺要排隊現象------某回答一個字也沒論及,不過總比「這都是幻覺,都是間諜的謠言」的表現來,還有點尊嚴。


三,蘇毛子已經實際成為西方資本社會的一部分,始終要受到國際社會(最主要的是油的價格)的影響-----也未駁倒。而且不管蘇毛是不是主要交易都和經互會進行。兩個鐵的事實是改不了的:

蘇毛子在80年代末期需要外匯,很多很多的外匯。

蘇毛子在80年代末期,外匯變得越來越少。

於是就有了下面的光景:

而這幾個鐵的事實例證,恐怕不是用一句「我們的肉消費量多麼大巴拉巴拉,這說明了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或是「我們都是和經互會成員做生意,資本主義的美元我們不會用」就能帶得過去的。真的,如果光靠在知乎重複這兩句話就能讓蘇毛的經濟災難消失,從列寧,斯慈父為首的一系列蘇共領導英靈都會願意幫你倒尿壺的。


面對本右狗搬出的消息報來源,有圖有真相內容----1985年蘇聯XX億外債,某偉光正代表還在重複什麼「1985年無外債,1991年1200億外債」的某篇網文的說法,但是很可惜,現實就是這麼無情:

也就是兩組數字,一是蘇毛自己官方發布的85年是50億,西方不給面子,認為81年就有265億。


另外還有一組佐證數字:

你們願意信70年代末這個蘇東集團的734億美元當中,蘇毛一個億也沒有不?

「蘇聯85年沒有外債」這一聲又一聲啪啪響不響呀?

這個網文蠢呢還是蠢還是心壞呢。哦對不起,別認為1988年蘇聯不是仍然在本質上實行著計劃經濟。

該答主現在已經將我拉黑。

另致一個說朝鮮被饑荒有200多公斤糧食超過印度所以印度屁民餓死不算人的答案:

朝鮮饑荒的定義是到1998年為止的,那陣子的朝鮮人民人均佔有糧食不好意思:

如果您發現哪個西方媒體說2016年朝鮮還在鬧饑荒,請馬上發來大家一同批判。

固然地,人均糧食佔有現在的印度和朝鮮是難兄難弟(雖然不知道中國斷了煤血管後朝鮮的日子再過兩年將如何),可是呢,印度屁民再怎樣一年也有五公斤肉類進嘴啊!

印度屁民再怎樣一年也有兩公斤蛋進嘴啊!聽說朝鮮那邊官價的雞蛋按官方匯率是摺合26人民幣一個啊!(某種神秘的特種雞蛋什麼價哪位知道了說一下)

至於奶果蔬菜,能不提這檔事么!

直接送上一記狠的吧:


印度糧食人均是從1979年的196到了今天200多KG,的確長的不多。朝鮮是從1980年的人均500KG變成今天這樣的,還不算印度是人口7億變成13億,朝是1730萬變2510萬。真是「朝鮮被饑荒而印度屁民吃民主觀音土」,呵呵。


2015年印度大米1。04億噸,GOV庫存大米1800萬噸,出口一千萬噸這真是不拿印度屁民當人看,有大米也不給吃。

再補充上一條別處看到的,某些人說到50年代老百姓吃得不飽還要向外出口糧食,甚至三年人禍時也要向外出口糧食,並且撥糧食去造茅台酒的分析:「這些糧食(也包括茅台)出口,能換來寶貴的外匯,換來對國家騰飛不可少的工業品和技術,你以為都把他們換成糧食給每一個人吃下去,中國就能現代化嗎?」


建議看看過去出版的第某某個五年計劃蘇聯經濟發展概要,我只有第四。
【至於說蘇聯農業數據造假,似乎的確是有的(比如說《彙編》的編者前言說了這件事),但是據我所見的幾篇七十年代的中外文章,都指責的是赫、勃時代對農業數據造假,斯大林這時候已經死好多年了】

《蘇聯農業統計資料彙編》

蘇聯1929-1940糧食產量(穀物加馬鈴薯)增長了46%
穀物產量增長了33%
小麥產量增長了68%
其他國家呢?
下面是一些對比,數字均以萬噸為單位:
奧地利1929年小麥產量31.5 1940年產量28.5
捷克斯洛伐克1929年小麥產量144.0 1940年小麥產量111.1
法國1929年小麥產量918 1939年小麥產量980
德國1929年小麥產量385 1939年小麥產量495.6
匈牙利1929年小麥產量204.1 1939年小麥產量268.9
義大利1929年小麥產量666.8 1940年小麥產量710.4
波蘭1929年小麥產量179.3 1939年小麥產量227.0
英國1929年小麥產量135.0 1939年小麥產量166.8
南斯拉夫1929年小麥產量258.5 1939年小麥產量287.6

內容來自:http://tieba.baidu.com/p/2203873021?share=9105fr=sharesee_lz=0

【某人誇沙俄的工業成就,無非是忽視國外資本尤其是法國資本蜂蛹進俄國這一事實】


印度在2009年,人均糧食產量一度跌破200公斤,但是中東的超市內,最便宜還是印度大米。

而同期作為對比,被「饑荒」的朝鮮人均糧食產量超過280公斤。

這說明什麼?種姓制度好啊!

賤民吃不上飯了?那就讓他們餓死嘛。哪怕是統計數字,也只有高種姓配,至於首陀羅,趕緊挖糞去。

對了,

蘇聯70年代,平均糧食產量1.9億噸;
沙皇俄國,1900~1910年,平均糧食產量1.2億噸。

還有考慮到沙皇的糧食數字出口前的,因此真正留在國內的不會超過1億噸。而蘇聯每年平均會向加拿大,西歐等國進口3000萬噸。


朝鮮和印度人均糧食佔有量差不多,但是一個鬧饑荒一個在大量出口糧食,這說明什麼?

說明民主能當飯吃。

所以具體到這個問題就是沙俄比蘇聯民主,人民可以靠民主填飽一部分肚子,自然就有多餘的糧食供出口用。

@陳風暴烈酒 你為啥把我屏蔽了?


在沙俄時期,整個俄國人民也就是幾十萬人,土地廣袤,哪怕粗耕也自然有收成。

幾十萬人吃吃喝喝再餵給一億灰色牲口,糧食自然夠吃。

然而到了萬惡的CCCP時代,俄國人民暴漲,自己吃都不夠,還何談出口?

原因就是赤匪倒行逆施,竟然把農奴變成人,把灰色牲口變成受教育的工人,頓頓都有吃飽,還得吃好。

平白無故少了幾千萬的牲口又多了幾千萬的人,你說糧食還能夠吃嘛?


我不喜歡引用數據,只喜歡說道理。

蘇聯初始時期因為要發展重工業,所以對農業投入相對減少了,很多農民轉為工人。而這是必須的。

但是這不能說明沙俄的糧食就是夠吃的,老百姓都溫飽了。

沙俄為什麼是糧食出口大國,沙俄時期畝產很高,或者畝產低但是每個勞動力都能種幾十幾百畝地?當時的生產力是不可能做到的。那麼為什麼沙俄是糧食出口大國呢?底層百姓沒飯吃啊!把底層百姓的口糧拿去出口了,不問百姓死活。

而到了蘇聯時期,蘇聯是公有制,是要照顧全體人民的,所以糧食首先得讓全體人民吃。而蘇聯剛建立不久,生產力基本還是沙俄時期的生產力,糧食總產量還沒提高多少,還不夠全體人民分的,當然就沒有餘糧出口了。

拿印度來說,現在印度多數人吃不飽,餓死人是常態,但是印度照樣是糧食出口大國。假如印度搞了公有制,糧食要分給全體人民,夠分的嗎?不夠。

私有制里,因為存在買不起的現象,所以總存在過剩,顯得商品很豐富,顯得私有制很富裕。可是一到了公有制,一實行供給制度,免費分配,就不夠分的了,就會顯示出來稀缺,顯得公有制很貧窮。一種是假富裕,一種是假貧窮。

現在中國住房很多,很多賣不出去,可是如果實行公有制,住房免費分配,一家一套,還夠分的嗎?


國家的基石——蘇聯糧食生產

前言


縱觀蘇聯的建立,就是以壓榨低端產業利潤,供給給高端產業鏈,實現國家工業化的歷史。這是迄今為止一個農業國快速產業升級進入工業化的唯一成功的道路,斯大林的道路是如此成功,他的體系是如此龐大,他的興衰震撼著世人。

中國走的就是一條斯大林式的工業化道路,無論是前三十年、還是後三十年,我們也走在一條成功的路上,也似乎永遠會成功下去,農業社會的陳蔡悲歡,工業社會的的齒輪轟鳴,夾雜充斥著我們的路途。我們高歌、我們埋葬、我們迷茫,太多的社會糅合、太多的修正妥協、太多的斑駁陸離,迷住了我們的眼。我們因何強大,我們有何隱患,我們身處何處,我們將向何方?


蘇聯,教條生,教條亡。他的經歷會揭示一些最本質的矛盾,隱藏在成功工業化下面的失敗,隱藏在我們種種矛盾衝突下的暗流。蘇聯,為了工業化,耗盡了自身的潛力。一種經濟的結構型障礙一直橫亘在其發展的道路,像慢性病一樣,煎熬著蘇聯的領導人們,決定了蘇聯的崩塌。而且這種矛盾,姑且稱作經濟產生的垃圾,雖然資本主義社會也有,但是考察中蘇的歷史,我們發現這種垃圾的生成的速度,大大超過了資本主義社會,基本是30年就開始威脅到整個結構。而處理垃圾的手段,我們卻缺少資本主義的做空手段——經濟危機,如同我們的房市。

任何機制運行了30年,人心就失去敬畏,認為一切都是理所當然,這是僵化的人心和誘惑。考察蘇聯和中國的歷史,我們發現,經過長期的利益轉移,人們普遍崇拜於自己的能力。從整個國家層面上來說就是,人們習慣與虛高的生產率,並過著與這生產率相對驕奢淫逸的生活,慢慢掏空帝國。反映到實際的物體上時,就是貨幣的實際價值高於資產的價值,明顯的或是隱形的通貨膨脹的壓力大增,這是經濟和一個國家非常痛苦的時候,並且運行這種機制的,繁華基本依賴於外貿,這是一種極其損耗自身市場的行為,無論蘇聯還是中國的都無法避免,掙扎過或是正在掙扎著。


考察這些經濟垃圾的處理,崩塌固是悲劇。但是贖買,請不要忘記這些代價是為了變革,不要迷失於贖買帶來的甜蜜夢幻中。至於為什麼考察蘇聯的糧食生產歷史呢?因為蘇聯的農業是處於產業鏈的最低端,從蘇維埃政權成立以來,它就被受到最不公平的對待。因此,蘇聯的農業是研究這種價值扭曲體系最好的觀察體系。雖然,還沒有明確的證據表明蘇聯的崩潰是因為農業的崩潰而崩潰的,倒是蘇聯的崩潰最先是從農業開始的,並且農業的徹底崩潰導致了蘇聯帝國的回天無力。這個給我們正在土地流轉的我們一記警鐘,雖然我們還沒有開始敲響,但是類似的序幕已經打開,我們的前路艱辛。

一、短暫的列寧時代


蘇聯建立雖然在帝國主義不可調和的矛盾中誕生,他一出生就遭來所有資本主義的仇視,但是它的前身——俄羅斯,並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而是一個糅合著最落後的農業社會的軍事強國。它的誕生宣告了列寧對共產主義活動的一個新的判斷,拋棄了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通過合法抗爭手段的路線,開啟了一個全新的道路。萬事開頭難,沒有規矩無以方圓,這個新的雙頭鷹帝國,因教條生,也因教條亡。


革命意味著新生,參天的大樹也總是在腐枝中長出來,蘇聯繼承了沙皇俄國的一切,包括激昂深邃的詩人、思想開放的軍官團體、集權的皇冠、以及一群幾乎找不到的人——農奴。而農奴這個群體,在蘇聯歷史上形成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在建國、建設、滅亡時基本沒有作為群體發過聲音,這是個被忽視的種群。

蘇聯的農村,是一種哥薩克式的自治村社常成為農民對內壓制「個人主義」、對外排斥「國家主義」的紐帶。在沙俄時期,因為貴族的壓榨,農奴制的加強,使得這些農村基本沒有國家的概念,憎恨貴族甚於憎恨外敵,1812年拿破崙征俄時,俄西部六省農民蜂起反抗主人而歡迎法軍。【1】而正是這種牧場放養般的城鄉結構,使得沙俄農村呈現出一種自治化,這種自治化與馬克思主義的現代化內核是有著潛在的衝突的,這種衝突導致在馬克思運動過程中,自然村社與馬列主義的疏離。

而保衛蘇維埃的政權的戰鬥中,這是一場從城市控制農村的歷程。在戰鬥中,農民們保持了中立態度,認為紅軍和白軍都是群官老爺,只是統治者的變化,因此採取了特有的冷漠態度。而蘇維埃政權在戰鬥吃緊的情況下,加緊了對農村的橫徵暴斂,再加上蘇軍特有的紀律不好,強姦事件屢有發生,更是在部分地區激起了農民起義。雖然這次大起義隨即被鎮壓,但是雙方的關係已經破裂,蘇聯的農民問題的根源也被掩蓋在這糾結的關係當中。

縱觀蘇聯時期的農民政策,我們發現所有對蘇聯農民問題和政策可行性的研究都集中在列寧身上。在列寧身上,頒布了戰時經濟政策和新經濟政策這兩個不同核心的政策。列寧在合作制和共耕制問題上的看法是矛盾的,在戰時經濟政策中,列寧是傾向於共耕制及其高級形式——公社制,這是與共產主義建設的教條思想是一致的,但是農民的反感導致生產效率的低下使得集體農莊自行瓦解。【2】這時頒布的新經濟建設無疑是種過渡狀態下採取的權宜之計。而且在新經濟運動的同時,列寧主導下的蘇維埃也在同時進行著另一項活動,取締社會組織,1918年到1920年,蘇聯登記在冊的社會組織從500個就剩下50個。即使在新經濟政策下的1922年,也同時是蘇聯意識形態鬥爭最激烈的年景之一,農民聯盟提出了「像工會能夠提出工人勞動的價格一樣,農民聯盟是能夠提出農民勞動價格」的機關。這些口號表明,農民聯盟雖然是為了捍衛經濟利益,但是其目標卻帶有不自覺的政治性。農民的自主活動,甚至純粹工聯主義的活動,也引起了黨的上層機關的擔憂。農民聯合為自主組織的思想被解釋為右翼社會革命黨的行為,農民聯盟的擁護者陷入被追捕和被監禁的境地。後來,農民聯盟的活動被禁止。這說明,伴隨著新經濟活動的同時,卻是一次匡正思想的活動,那這次新經濟活動,可以說是只有經濟意義上的味道,並不容得下增加太多的政治思緒考量。【3】

所以,列寧的新經濟運動只是個權益之計,不會給整個黨組結構帶來太多的改變。也就是說,在蘇聯農民錯過了同盟軍的機會後,在這次改善中,反映農民訴求利益的團體並不能在蘇共組織結構上紮下根,蘇聯從此陷入了忽略農業的惡習中,蘇聯也成為了另一種意義上的農奴社會主義。

二、鐵人斯大林以及他的鋼鐵帝國

斯大林,鋼鐵的戰士,他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建立了一個蘇聯的體系,而這個體系是為了圍繞工業化建立的。工業化也成為斯大林的權力來源,在打造蘇聯工業化的同時,也打造出一批「斯大林幹部」,這些人冷血、高效,為了目標不怕犧牲,無論自己還是他人。從此,蘇聯帝國就只是個工業化帝國,可以說,斯大林的最大成就不是打贏了衛國戰爭,而是建立了特有的蘇式工業化道路,以及構建了蘇聯幹部的利益核心,這個核心的滅亡其實也是蘇式工業化路線的破滅。

而作為蘇聯的農業,則是作為源源不斷的提供原料和勞動力的牧場;工業幹部們對於農村,則是「又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的簡單心態;對於在戰爭中失去所有殖民地的雙頭鷹帝國,建立起來的可以稱作「農奴化的工業道路」。但是,不管怎麼說,蘇聯的工業化是及其成功的,他第一次嘗試了在沒有外來補貼與向外釋放人類社會變革張力的同時,成功的實現了一個落後國家的現代化,這個經驗讓中國深深的收益。但這個痛苦,不是一般就能熬住的,這是一個民族的痛苦,無法發泄,只能變成基因的烙印,這是一種農業慣性的終結,一種防止人口膨脹吞噬掉剩餘價值的自我衝動的剋制。與之對應的,就是當今最大的民主國家——印度,就可以看到這種農業社會在工業文明的躁動,強姦盛行以及工業化遙遙無期。


斯大林時期在通過推進農業集體化之前,經歷了貨幣稅制(1924-1927年)和合同訂購制(1928-1932年)。在合同訂購制時期,國家實行農產品壟斷經營,市場經濟活動被禁止,市場渠道被壟斷,農民開始處於不利的地位。以計劃經濟為基礎的蘇聯農產品採購、銷售體制也從此逐漸形成。而1933年推進的農業集體化,在農產品採購方式上,同時實行著四種制度。即:義務交售制,機器拖拉機站的實物報酬制;國家收購制;合同訂購制。由於這種制度的非經濟強制性、農業對工業的貢賦性、工農業產品價格的懸殊性,直接造成了農民的強烈反抗,對抗造成大饑荒以及嚴重的後遺症,1913年,蘇聯的穀物總產量為8600萬噸,按人口平均為540公斤,1953年只有8250萬噸,人均432公斤。肉和奶的產量近40年只增長了16%和和24%。如果按人口平均,則幾乎沒有增加。【4】而新經濟政策的轉變源於1928年初糧食收購危機發生後,斯大林用「非常措施」解決糧食問題,是對新經濟政策的公然背離,遭到農民的反對和黨內一些領導人的指責。對此,在2月到4月間,斯大林一方面說「新經濟政策是我們經濟政策的基礎,而且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中不會改變」。另一方面又指出,糧食收購危機是農村資產階級分子利用新經濟政策對蘇維埃政權發動的嚴重進攻,因此新經濟政策「意味著加強對包括富農在內的資本主義分子的 鬥爭以戰勝他們」。從這裡可以看出,斯大林解決問題的思路在於把任何反對因素,不管是否合理,都當做階級敵人打倒。這種賦予神聖性的教條產生的原因,當然是因為當時殘酷的政治鬥爭,但是同時也讓這種制度進一步僵化。在斯大林時期,蘇聯的農業政策再也沒有得到大的改變,直到蘇聯帝國覆滅,這個政策的結構性問題從來沒得到很好的處理。【5】


任何一種制度,無論他前期如何輝煌,但是在運行了30多年後,必然是弊病叢生,困難從從。但是斯大林,作為蘇聯體制的締造者,他打造出了一個利益集團,權力與利益開始掛鉤——「這個黨今後還會繼續其特殊化,且日益突出」,「讓構成民族脊樑的精英們與民族脫離開來,此乃不智之舉。要知道民族精英的真正作用是哺育民族並且使自己溶化在民族之中。沒有理由要讓民族精英們把榮譽、財富與金錢的優勢都攫為己有」。【6】他的繼任者面對的是整整一個集團的挑戰,首先要做的必然是分化拉攏。

赫魯曉夫——斯大林的螺旋魔咒


赫魯曉夫作為一個蹩腳的政治家,他基本看到了斯大林體系下面存在的所有問題,並相應的作出了改革。在政治、思想領域赫魯曉夫撥亂反正,破除對斯大林的個人迷信,這是值得肯定的;他改變過去重視重工業忽視輕工業和農業的情況,重視生產人民需要的生活用品及大力發展農業;他提出了發展農業的三板斧——開墾荒地、擴種玉米、畜產品產量追趕美國。在對外關係上,他調整了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關係。


但是作為改革者,他卻沒有觸動政治最核心的這一塊——制度改革。對於權力群體,他既沒有清洗,也沒有贖買。懵懵懂懂的拉著個南轅北轍的車子,看得到問題,找不到方法,看到了現象,卻不知道本質,這就是赫魯曉夫的局限。而當糊牆紙填窟窿的方法一旦出現問題,當蘇聯出現糧食大面積減產等諸多惡性事件的時候,他的反對派就像揭牆紙一樣把他換了下來。


在斯大林執政後期,他的農村集體化政策就難以為續了,掠奪式的政策不但使得農民普遍敵視,即使農莊領導都不滿這種極度不公平的制度。農民的反集體農莊情緒還表現為農民為了養家糊口,大量地逃離集體農莊,成為個體農民,或到城裡、或到建築工地上工作。農民的反集體農莊情緒還表現為農民為了養家糊口,大量地逃離集體農莊,成為個體農民,或到城裡、或到建築工地上工作。1950年,在伏爾加河流域「擅自」離開者占離開集體農莊的所有有勞動能力者的63%,在北方地區佔41%,在中央黑土帶佔36%。在個別農莊這一數字要更高。在1945—1950年間,沃洛格達州基里洛夫斯克區的集體農莊中「擅自」離開者占所有離開者的78%,阿爾漢格爾斯克州的「聯盟」和「戰鬥隊員」集體農莊1949—1950年間「擅自」離開者達100%。【7】而導致這些問題的原因,是殘酷榨取農村價值。斯大林的農村政策在從1930年到1953年一成不變,其間國家從農民手裡採購糧食價格未變,而同期工業品價格卻上漲了20倍;幾乎是從農民手裡無償索取農產品。這一政策使民完全喪失了在集體土地上勞動的興趣,造成集體經濟嚴重衰竭。甚至到1950年,全國有22.4%的集體農莊憑勞動日分不到分文錢,近20%的集體農莊每個勞動日僅分不到半公斤糧食;因此,農民大多都全力經營自己宅旁那點自留地;而戰後聯共(布)中央1946年9月決議和1947年2月全會決議,又連續限制農民宅院經濟,這更加劇了農民的困境。農村餓死人屢見不鮮,人吃人的現象也有發生。殘酷的農村景象已經開始動搖蘇聯的根基。【8】1953年蘇聯的糧食產量還未達到沙皇時代1913年的水平。這一年,人均佔有的糧食和肉類的數量分別只有432公斤和30公斤,比1913年的540公斤與31.4公斤還低。【9】


作為斯大林的接班人,經過殘酷的政治鬥爭。赫魯曉夫作為接班人,針對原體系下面存在的問題,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黨內對斯大林進行了批判;對外釋放出和平共處的政策,對帝國主義加強對話,對共產國際內部的霸道行徑稍作手鏈;而對農業,則開始了改善民生,超越美國的指標大躍進。


伴隨著官僚階級對農業數據的大造假中,赫魯曉夫依然開始了農業改革。首先,提高農產品的收購價格,取消這種義務交售制,把它改為農產品採購制。從1952年到1964年期間,國家收購各種穀物的平均價格指數提高了7.48倍,收購畜產品的價格指數提高了15.69倍。農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其次,改變計劃體制。國家放寬對農牧業的生產管理,只下達國家收購各類農畜產品的數量指標,農莊有權自行安排生產。但是,這項決定沒有得到認真貫徹,國家仍不時干預農莊的生產安排。第三,鼓勵莊員發展副業經濟。國家允許莊員擁有自留地和飼養一定數量的牲畜。改變收稅辦法,由按產量改為按自留地面積計算稅額。同時,降低自留地的稅額,免除私人果樹、奶牛的實物稅。1954年6月,廢除自留地的義務交售制。1958年1月,取消副業的義務交售制。在政府的鼓勵下,副業經濟迅速發展。【10】


但是,正如同赫魯曉夫在政治改革的表現一樣,只滿足於在系統架構內部的敲敲打打,改革走了一圈又回到原地的處境。【11】在農業改革的三大主要政策,我們看到的只是數量的改變,稅收的改變,這些只是一些調節,不會觸及結構的根本。在改革力度最大的農產品收購價格中,雖然收購各種穀物的平均價格指數提高了7.48倍。但是,在1930年到1953年間工業品價格卻上漲了20倍,而農產品價格基本不變,這說明蘇聯糧食收購導致農民出血的情況仍然繼續,失血仍然不能止住。而且即使在這個收購中,仍然存在著糧食價格和畜產品價格前後控制失調,忽高忽低的問題,赫魯曉夫的農業政策一直就在忽左忽右般調節。這些政策的起伏和反覆揭示出赫魯曉夫是一個沒有平衡感的政治家,他打造好的工業的體系僵硬的面對著完全不同的農業領域,並且無所適從。


這種沒有平衡感導致了命令化、指標化、粗放型的手段被大量應用,斯大林式命令層出不窮,但是赫魯曉夫有沒有斯大林為了成功不惜犧牲一切,幹掉所有對立面的決心。作為斯大林式的幹部,他沒有脫離這個框架,推進問題的決心,斯大林的培養出來的繼承人不適合繼承自己的體系,這對蘇聯是個災難。在赫魯曉夫最大規模的政治聲望賭博——全民大墾荒的活動中,他的缺點表露無遺,無助的再次滑向個人崇拜,直到被他的盟友及對手推翻。


在推進全民大墾荒的活動中,他中央的政治對手們得到了充足的彈藥。例如,馬林科夫認為,赫魯曉夫實行的農業政策是「右傾的農民路線」,說「我們馬克思主義者一向是以 工業化為出發點的」。 政治局委員莫洛托夫也說:「開墾荒地是很不值得的事,連投資都收不回來。 」部長會議第一副主席卡岡諾維奇則堅持:「我們走到沙漠里去,那裡是不會生產小麥的。 」【12】而過高的指標又使得各個地方領導人為了數據指標弄虛作假,而這種風氣的頂峰,在之後梁贊州試驗真相的曝光,列寧勳章獲得者和社會主義勞動英雄拉季奧諾夫自殺身亡,反映了地方執政者的無所適從,赫魯曉夫的農業計劃在政治執行層面的完全破產。而在流通領域、投資體系里也存在著行政路線、挖東牆補西牆的絕大問題,例如,在大墾荒活動中,對運力的超負荷要求使得運輸部門叫苦不迭,而從主產糧區抽調拖拉機,則使得原來的生產一片混亂,並且打斷了原產區精耕細作的升級可能,蘇聯農業陷入粗放經營的境地。而1954年開始的大墾荒活動,距離二戰僅僅十年,即使戰後嬰兒潮,最大的也才10歲。這場活動的主要人員主要成分是富裕地方、城市的青年,這可以是中國上山下鄉活動的先驅,而墾荒的艱苦讓大量下鄉的青年逃離。這些種種政策說明赫魯曉夫的政策是不受所有人的歡迎的。


墾荒主要通過行政抽調、工資補貼、加班費等來解決人工問題和生產效率問題;通過大量投資的方式, 從1954 年到 1958 年, 蘇聯國家對墾荒的投資共達 307 億盧布, 約佔這幾年全部農業投資的 20%左右;在墾荒區共組織了 l,750 個國營農場, 這些農場規模都很大,耕種面積一般均在 2 萬公頃以上,有的達 5 萬公頃。 它們往往是由來自同一個地方的人組成的。大投資、運動式方式,大規模,但是因為農業生產的特有方式,卻不能像工業那樣能夠產生聚集效應,這樣產生的效益遠遠不能和工業相比肩的。正因為如此,1959年後,赫魯曉夫滿足於大墾荒的巨大成果,認為解決了蘇聯的糧食問題,開始重新加大工業發展,而農業的水利、運輸、保障等系統性問題又一下拋之腦後了。


總之,赫魯曉夫推動農業生產的模式和斯大林推進工業的模式一樣,都是人力、物力、財力的密集型不計成本的投入,是斯大林工業化的農業版本。農業是個高科技的行業,對資本、技術有著極度的渴求,但是也有著和工業的本質上的不同。在通過大量的投資後,蘇聯的農業短短五年間到達了邊界,發生了無地可耕的邊界效應。同時,無科學化、行政式的命令也讓大墾荒活動發生了反覆,60年代開始發生的黑風暴席捲了整個墾荒區,給糧食生產帶來了災難式的影響。墾荒區播種面積從 1958 年的 8,070 萬公頃減少到 1963 年的 6,500萬公頃, 穀物總收穫量從 5,838 萬噸減為 3,790 萬噸。 國家每年從墾荒區收購的糧食, 也從 1958 年的3,283 萬噸,銳減為 1963 年的 1,630 萬噸。比一個緩慢衰退著的經濟更糟糕的,就是大起大幅的經濟數據指標。從此,蘇聯農業患上了起伏不定的毛病,墾荒的成果也很快成了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大量的混亂使得赫魯曉夫後期把投入農業的資源又抽回來,重新補給工業,一些原先的農業政策也廢棄或是名存實亡。轉了一圈又回到原點,斯大林的工業體系仍在慢慢的煎熬著蘇聯農業,讓其進一步失去自凈的能力。


總之,赫魯曉夫的變革充斥著反覆和猾狎,赫魯曉夫本質上是個俄羅斯農夫,有著真誠與善良,但缺乏著斯大林鐵人般的韌勁和長性,他本質是個不適合斯大林體系帶頭人位置的人。他著手修修補補著斯大林時代的缺陷,也同時也繼承著斯大林時代的輝煌,蘇聯也開始享受著斯大林時代的戰爭紅利,也許這就是赫魯曉夫沒法完成變革的基礎吧。

勃列日涅夫——病入膏肓的維穩時代

由於赫魯曉夫的隨意折騰和政策的前後搖擺,這個只有權力手段卻沒有權力雄心的人被他的蘇聯同志們聯合拱了下台,赫魯曉夫式的胡折騰讓整個帝國勞累又無所適從,而返回原地則讓蘇聯人民茫然失措,蘇聯重新回到斯大林體系。這個時代的主題就是「大炮、別墅、伏特加」,如同打了興奮劑一樣,抽著血開始了全民受益的黃金時代。

作為政變上台的勃列日涅夫,為了穩固自己的政權,首先就對各級進行了贖買。對黨內,取消幹部定期輪換制度,一批真正的沒有黨性的特權集團開始形成;對軍隊,實行了擴張政策,在世界各地對美國霸權開始了挑戰,軍費開始居高不下;而大量的訂單也使得斯大林式的重工業體系有了用武之地,工業勃勃生機,軍工利益集團開始形成;而農業,也因為機械化的大面積使用而欣欣向榮。這是個近似天堂的黃金時代,日益繁榮的石油貿易,掩蓋住了蘇聯腐敗、浪費、低效率,重重酒精讓蘇聯全民開始了醉生夢死的18年。但是,贖買的目的不是維穩而是變革,抑制了改革的動力,平復了產業結構調整的衝動。蘇聯領導層這醉生夢死的將近20年時間,導致的不僅僅是經濟上失血的後果,還導致了民間思想運動的蓬勃興起,例如薩哈羅夫、索爾仁尼琴、麥德維傑夫等不同政見在民間的興起,蘇聯的意識形態活動在這時已經全面轉手,變革的種子已經埋下。【13】蘇聯的悲劇告訴我們,任何沒有變革的維穩都是禍亂之源,是大廈將傾的前奏。

在農業方面,勃列日涅夫延續著某些赫魯曉夫農業政策,一是增加資金投入,平均每年達到為二百四十億盧布。在勃統治後期,農業投資在國民經濟投 資總額中的比重高達百分之二十七,已接近於農業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二是利用各種經濟槓桿,通過改進固定收購計劃、調整農產品價格、改進核算機制等方法,同時進一步實現農業工業化,農民的勞動報酬和獎勵制度得到改進,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三是推進農業科學化,一九六六至七O年用於農業科研的投資只有九億盧布,一九七一至七五增為十七億盧布,一 九七六至八O年又增加到二十三億盧布以上(計劃數)。這些政策使得蘇聯農業喘了口氣,蘇聯農民第一次開始得到比較大幅度的改善生活。【14】

但是,我們要清楚的認識到,勃列日涅夫時期的農業政策就是農業的工業化政策,以大量的機械去代替人的惰性,來提高人的農業生產效率。【15】但是土地有著其不同與工業的特性,農業的特點就是土地的特點,真正的農業現代化對資金與科技極度渴求來發掘土地的特性和價值,而勃氏時期的農業工業化反映為農業的集中化與專業化,是一種利用機器代替人的思路,【16】在一定程度上是與「發揮土地的特性」這個農業的最根本特點相悖的,即使在現在的科技條件下,這種方式下的農業生產只可能是粗放型的農業生產。而粗放型的生產導致農業邊際效應迅速到來,從工業化開始的同時,也即蘇聯農業的邊際化效應開始。所以農業所取得的成績,很快就被各種黑洞無情的吞噬,而這種黑洞,就是因為農業一直是產業鏈的最低端,並且蘇聯進行的是壓榨產業鏈推行工業化的國策有關,蘇聯的價值失衡一直得不得解決。而這個失衡在農業的最根本表現就是,在勃氏的執政時期,蘇聯農業重來沒有恢復過他的造血能力。在採購價格上,勃氏時期頻繁的調整農業收購價格,大的調整就有四次,而小的調整不計其數,但是每次調整很快就被價格扭曲下的各行業上漲,特別是農業生產資料的上漲吞噬得一乾二淨,這些意味著蘇聯的政策調整失去了彈性。

在產量方面,一九七五至七九年間,年平均穀物產量為一億九千九百萬噸, 但蘇聯每年的實際需要量為二億一千萬噸左右,超過糧食產量一千多萬噸。畜產品,尤其是 肉類更遠遠滿足不了需要。滿足不了需求的同時,蘇聯的農業依然沒有擺脫赫魯曉夫時期糧食產量起伏不定的影響,執政十八年內有十年減產,八零和八一年的減產更是讓蘇聯統計數據出現了空白,導致了貫穿整個勃氏時期的糧食大採購,這些意味著蘇聯的農業生產失去了彈性。雖在農業機械化方面,一九七八年人均和每百公頃勞動力裝備率耕地分別只有二十二馬力和二百三十五馬力,遠遠低於六十馬力和五百馬力的理論計算值。而蘇聯的城市化進程在一九八五年已經達到了65%,【17】這些意味著當體系打破的時候,蘇聯的農業肯定是進行收縮,填補中心的機械化率,而邊上競爭優勢低的農業馬上會大量破產,形成生產災難。

而勃氏為了贖買,實行全民高工資和農產品補貼政策,導致蘇聯的農產品實際價格是零售價的幾倍,而全民的高工資,因為沒有消費品,其中一大部分用於吃,蘇聯的糧食結構因此改變,畜牧產業得到極大發展,這種大出血的做法就是蘇聯版的「提前消費」,如同美國寅吃牟糧的次貸一樣。並且即使農產品之間的關係,穀物價格一直偏低,在蘇聯隱形的通貨膨脹中,蘇聯70-87年間,穀物的平均集市價格增長了約100%,而肉類平均集市價格增長了50%左右。【18】

而高工資的另一部分,因為內需市場的缺少,這種缺乏,我們不僅在蘇聯中看到,而且在中國的轉型期也普遍存在,不知這是短缺型經濟特點,還是惡意壓榨產業鏈條造成比較優勢所造成。但是,這種市場的缺乏,導致了奢侈品的全民泛濫。例如,伏特加消費量的大增,酒成為賄賂利器這些現象,說明了價格扭曲導致了價值的扭曲,蘇聯全民患上了窮奢極欲的毛病,更不用說蘇聯領導階層奢靡腐爛的出國購買奢侈品的帶頭腐敗。終於虛假的繁榮導致浪費成了一種時尚,麵包當球踢,一個牛棚需要花掉400斤金屬。以至於勃列日涅夫在蘇共高層會議上痛心疾首的說,「同志們,這樣不行啊···」。在農業生產上,拖拉機十年就報廢,期間的維修費用更是購買費用的四倍多。通過一些資料可以看到,蘇聯的農業折舊率驚人,這些折舊率很快就開始吞噬了蘇聯在農業的大量投資,邊界效應很快到來,陷入經濟停滯和衰退。從下面的圖表,我們可以看到農業投資和農業產值,農業產值從來沒能和投資平衡,如果說是農業的產值因為價值扭曲而壓縮,導致投資一直少於其真實比例的話,農業產值增加卻一直減少,這說明蘇聯的農業投資並不能增加其糧食產量穩定,而是存在著投資失誤,例如蘇聯推進的機械化很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惡性吞噬了這些投資,因為農業是生產鏈條上最後的一環,任何改革或是結構性的壓力最終都會反映到農業上來。
1951~1990年蘇聯投入產出的主要指標(與前期相比的年均增長率,%)

1951/55 1956/60 1961/65 1966/70 1971/75 1976/80 1981/85 1986/90

投資總額 13.6 13.3 7.7 7.4 7.2 5.2 3.3 5

固定生產基金 10.1 9.4 9.7 8.2 8.7 6.8 6.4 3.3

國民收入 11.4 9.1 5.7 7.2 5.7 4.2 3.2 1.3

工業投資 15 10.3 7.9 6.6 7 5.4 3.6 5.3

工業產值 13.1 10.4 8.6 8.5 7.4 4.4 3.7 2.5

農業投資 18 13.4 9.6 9.5 10.7 5.2 1.8 3.3

農業產值 4 5.7 2.3 3.9 2.5 1.7 1 1.9

資料來源:《蘇聯國民經濟發展七十年》第34、35、126、409、 416頁;《蘇聯國民經濟統計年鑒》1990年。

而最為可怕的是,其實在整個勃氏時代蘇聯經濟增長,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在不正常的基礎上,靠一些臨時性的因素達到的,這指的是靠當時在國際市場上高價出售石油和大量生產與出售對人體健康有害的酒精飲料達到的,如排除這些因素,差不多是有4個五年計劃期間國民收入的絕對額沒有增加,這是一個蘇聯漫長的經濟滯脹年代,蘇聯在美夢中已經破產。【19】

戈爾巴喬夫及轉型期——帝國落日


勃列日涅夫時代結束了,老人時代的晚鐘敲響又落幕,蘇聯已經失去其領導政策,一切勃氏時代的弊端還沒來得及清理乾淨,就充充鋪上了紅地毯,迎接克里姆林宮的新主人。


如果說勃列日涅夫是充滿了贖買的不改革,那麼說戈爾巴喬夫就是充滿了不贖買的改革。蘇聯這個破房子已經搖搖欲墜,不用輕輕的踹上一腳就會倒塌。


戈爾巴喬夫面對著全是孔的蘇聯破船,一往無前的開始了史無前例的大改革。蘇聯的困境在於斯大林體系下的所有行業的破產,因此戈爾巴喬夫開始了全面的改革,這是一場背水一戰的抗爭,當失敗時,他們也似乎自然的去擁抱休克療法。在政治上,戈氏改革反斯大林體系來反制斯大林遺留下的官僚;在經濟上,嘗試給失血企業斷奶來逼迫他們產生造血能力;在個人生活上面,反酗酒造成了490億盧布的稅務流失。戈氏的新思維是一種理想主義的盲動,是治人把人葯死的典型案例。這是個完全沒有執行規劃的,仍以畫大餅為空頭目標的改革,但是大餅畫多了,大家都不信了,國家信心已經缺失。在民眾的冷漠中,大船沉了,耗子們卻都先跑了 。


在農業方面,改革遲遲不能開始。雖然1986年蘇共27大的召開就把蘇聯農業納入體制改革議程。通過開始了類似中國土地承包責任制的改革,蘇聯意圖釋放農業活力,增加蘇聯的糧食保障能力,重新帶動整個產業鏈條的活力,因此從收購制度、承包制度、自負盈虧、績效獎金、農工綜合體等對農業進行了改革。【20】但是,蘇聯的農業化是一種已經類似工業化的農業化,與我國的靠人力、合作社為主的小農經濟型的農業化有著本質的區別。伴隨著我國農村改革的同時,是基層的大踏步收縮,而蘇聯的則是仍以集體農莊為主體的效率改革,行政程序並沒有改變。因此,還多的人事干擾使得改革啟動緩慢。有一種看法認為,蘇聯遲遲未能優先啟動農業改革,直到1989年蘇共中央三月全會時才作出了農業改革的決定。時任蘇聯部長會議副主席的阿巴爾金認為,農業改革晚了四年。這時的蘇聯已經離劇變時日無多了。【21】


但是這種說法是值得商榷的,比較蘇聯和中國的最大不同,就是蘇聯是一個基本上完成了城市化的國家,也是一個農業的工業化改造基本完成的國家,這已經是一個外向型的帝國。蘇聯的結構調整已經涉及到一個與其衛星國之間的調整,這明顯已經力不從心。而這時候即使蘇聯在農業上已經開始改革,根據農業在勃氏時期表現出來的特徵,農機一定會像農業中心區聚集。而邊遠的破產農莊,在盈利造血目標下,最直接的反映就應該是破產,這些意味著蘇聯農業無論如何都要經過一次崩塌,但這意味著絕對的政治不正確,蘇聯的農業攤子已經鋪的太大,收不回來了。但是不改的話,農業任何的成果就飛速應該產業鏈壓榨的原因,被黑洞般的工業所吞噬,當產業鏈同質化後,就表示整條產業都壓榨不出利潤,通過利潤轉移等推進工業化進入了死胡同,去工業化不可避免。


直面蘇聯歷史,這種壓榨產業鏈產生的虛假的高生產率,對外貿非常敏感,當與東歐的經互會已經沒有利潤可言時,當延續了十多年的石油貿易繁榮不在時,整個體系都想面臨著災難,卻投鼠忌器,收縮並不一定能在理想狀態下終結,抑或這只是一場雪崩的開始。參考中國1978年的改革,中國的農業在改革之後能夠壯大起來,提供出資本的附著物,使得一直因為轉移支付等原因造就的通脹壓力釋放出來,貨幣找到了他的價值。在這過程中,其實這種行為本質上就是次贖買,國家所固定的資產或是錨定物一點點的釋放出來,使得國家撐過當前的信用危機,但同時也降低著國家的長遠信用。


而蘇聯的農業也經過近60年的發展,也已經是斯大林工業體系的一部分,虛假效率下導致人向工業的流動,蘇聯農業缺人和缺物,這種情況的缺乏只能通過大幅提高農產品價格來調整。沒有資本附著物、也製造不出資本的附著物,斯大林型的結構偏差也無法沖銷。這種僵局,意味著蘇聯基本在任何情況下的任一方面的改革,都不能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產生一個改革的契機。而蘇聯的農業在勃氏時期已經暴露出他的弱點——機械搭配不能優化和邊際地區的農業破產問題進一步與蘇聯解體後農業急速收縮,一落千丈相互映證。蘇聯最後二十年的經歷告訴我們,沒有像樣的生產率,就甭去過那樣的生活。

文獻出處:
【1】http://euroasia.cass.cn/news/544470.htm,現代化進程中的農民,中國與蘇俄的比較;
【2】http://euroasia.cass.cn/news/544444.htm,列寧關於落後國家農民組織形式現代化的思想;
【3】http://euroasia.cass.cn/news/540316.htm,新經濟政策時期蘇聯社會組織管理體制的初創與確立;
【4】http://euroasia.cass.cn/news/62762.htm,蘇聯農產品採購制度的變化;
【5】http://euroasia.cass.cn/news/162090.htm,斯大林與新經濟政策;
【6】http://euroasia.cass.cn/news/544497.htm,腐敗與蘇共的垮台;
【7】http://euroasia.cass.cn/news/142258.htm,戰後初年蘇聯農民的反集體農莊情緒及其產生原因;
【8】http://euroasia.cass.cn/news/63308.htm,戰後蘇聯社會的改革思潮;
【9】http://euroasia.cass.cn/news/146704.htm,關於蘇聯經濟建設問題的評價;
【10】http://www.qstheory.cn/special/2012/sujt/jjsb/201203/t20120329_148703.htm?randid=0.7132117547238169,赫魯曉夫改革:光榮與混亂並行;
【11】http://euroasia.cass.cn/news/162212.htm,赫魯曉夫和勃列日涅夫時期的蘇維埃體制改革;
【12】http://euroasia.cass.cn/news/406237.htm20,世紀50年代蘇聯全民墾荒運動;
【13】http://euroasia.cass.cn/news/161980.htm,勃列日涅夫時期持不同政見運動及其對蘇聯政治文化的影響;
【14】http://euroasia.cass.cn/news/58696.htm,勃列日涅夫時期的蘇聯農業;
【15】http://euroasia.cass.cn/news/61968.htm,蘇聯農業機械化的發展;
【16】http://euroasia.cass.cn/news/60917.htm,蘇聯農業落後的原因及其發展前景;
【17】http://euroasia.cass.cn/news/60873.htm,蘇聯城市化歷史過程分析與評價;
【18】http://euroasia.cass.cn/news/60424.htm,蘇聯的通貨膨脹與治理對策;
【19】http://euroasia.cass.cn/news/61019.htm,如何評價蘇共經濟建設成效問題;
【20】http://euroasia.cass.cn/news/59349.htm,蘇聯農業體制改革的新階段;
【21】http://euroasia.cass.cn/news/146720.htm,戈爾巴喬夫經濟體制改革失敗與蘇聯劇變;
【22】http://euroasia.cass.cn/news/143661.htm,農地私有化、市場環境與俄羅斯農業發展;
【23】http://euroasia.cass.cn/news/544826.htm,俄羅斯社會懷疑心態對現代化進程的阻礙。


大家注意,我引用的是資本主義俄羅斯政府的數據,有幾個傢伙的糧食數據嚴重造假(如那個@57神針 給沙俄漲了4000多萬噸。)


沙俄(沙俄包括波蘭、芬蘭、蘇聯、比薩拉比亞等六個國家和地區)時代人均糧食產量只有300公斤,最高產量8600萬噸而斯大林後期(除二戰爭外)人均糧食產量在400公斤以上,斯大林時代的1937年就達9700萬噸,從1937年到1940年都是高於沙俄最高糧食產量的8600萬噸,至於斯大林過逝的1953年只有8300萬噸,那是經歷了二戰損失2700萬人口和三分之二的拖拉機的恢復期。

到蘇聯80年代,年均糧食總產量在2.1億噸左右(最高記錄是2.3億噸),人均糧食產量是800公斤到900公斤左右,而今天的中國才480公斤,中國的某些庸人有什麼資格指責所謂的斯大林體制?

不信自己看資本主義俄羅斯政府網上的數據:

引用資本主義的俄羅斯政府的統計局《俄羅斯統計年鑒2011》中的數據,

附網址 俄羅斯蘇維埃聯邦(非全蘇聯)糧食產量1990年11670萬噸,2010年6100萬噸   http://www.gks.ru/bgd/regl/b11_13/IssWWW.exe/Stg/d4/14-42.htm

俄羅斯蘇維埃聯邦(非全蘇聯)肉類產量1990年1011.2萬噸,2010年716.7萬噸
  http://www.gks.ru/bgd/regl/b11_13/IssWWW.exe/Stg/d4/14-39.htm

而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當時1.45億左右的人口,因此人均肉類消費量是75公斤左右,與當時美國的水平一樣,而今天中國的人均肉粗消費量才50公斤左右。
俄羅斯蘇維埃聯邦(非全蘇聯)牛奶產量1990年5571.6萬噸(全蘇聯產量9000萬噸以上居當時世界第一位),2010年3184.7萬噸 http://www.gks.ru/bgd/regl/b11_13/IssWWW.exe/Stg/d4/14-40.htm

俄羅斯蘇維埃聯邦(非全蘇聯)禽蛋產量1990年474.7億枚,2010年406億枚
  http://www.gks.ru/bgd/regl/b11_13/IssWWW.exe/Stg/d4/14-41.htm

  2010俄羅斯主要農產品的產量均低於1990年,工業品產量遠低於蘇聯時期,社會福利保障水平更是無法與前蘇聯時期相比


————————

很多人斯大林時期農業的污衊到了令人髮指的程度。
 即使刨除失去了芬蘭、波蘭、西白俄羅斯、西烏克蘭以及波羅的海國家(這些地區和國家在沙皇俄國崩潰後獨立)的情況下,
但事實究竟如何呢?《帕爾格雷夫世界歷史統計:1750-1993年》(歐洲卷第四版),這本書最大的優點首先是儘可能的給出了逐年數據,其次是給出了不同數據的統計口徑,尤其是考慮到領土變動的影響,給出了不同數據對應的領土範圍。後一點對評價斯大林時代的農業尤其重要,因為只需要對近代歐洲歷史有最簡單的了解就可以知道:沙俄不等於蘇聯。沙俄在一戰之後分成了至少6個國家——蘇聯、波蘭、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另外還有一小部分領土(比薩拉比亞)落到了羅馬尼亞手中。)

沙俄時期糧食最高產量是8600萬噸,而沙俄確包含了五分四的波蘭領土及整個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人口也2億多,而30年代的蘇聯才1.7億。
 而1937年的蘇聯僅穀物產量就達到9700萬噸,整整超過了沙俄最高產量的三成。

很多人說:蘇聯當時所取得的的成就是以犧牲農業為代價的。一種極為流行的說法是蘇聯的糧食產量一直到斯大林1953年逝世時也還沒有達到舊俄的最高水平1913年的產量。而實際情況是怎麼回事呢?早在1937年,蘇聯的糧食產量就已經遠遠超過了1913年的產量。如果我們以百萬噸為單位,那麼1913年的糧食產量為86.0,1932年為69.6,1937年為97.4,1940年為95.5,1950年為81.2,1953年82.5。(1)從以上數據我們可以看出正是在實現了農業集體化以後的1937年開始蘇聯的糧食產量有了明顯的提高,而且如果考慮到當時蘇聯農業人口的急劇減少(2),那麼在農業上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就更為驚人了,而這同那些庸人所說的集體化工業化嚴重損害了蘇聯農業正好是截然相反的。

像《大國崛起》等片子中就說了謊,說斯大林死時糧食產量和肉類產量一直都還沒有超過沙俄。的確斯大林死時的1953年糧食產量只有8300萬噸但那是經歷了二戰後的恢復期,同時蘇聯可沒有像沙俄那樣有五分之四的波蘭領土及整個的芬蘭!其次在斯大林兩個五年計劃期間蘇聯實現了機械化,農村人口減少了三分之二,這樣農業生產效率提高是驚人的。

蘇聯七八十年代的糧食產量在2.1億噸左右,最高記錄是2.3億噸,一般時期人均糧食產量是800公斤左右(就連很多不停貶低蘇聯農業的資料、文章中,也能算出蘇聯人糧食產量也是800公斤,可他們是不是糊塗了!這個數字是今天中國人均糧食產量400多公斤的近兩倍),這樣的農業差么?


————————


所謂蘇聯經濟依賴石油的謊言


根據《俄羅斯聯邦國民經濟年鑒》的統計,在俄羅斯聯邦1989年國民經濟部門出口的產品中,再加工產品佔俄羅斯聯邦出口商品的比例達到77%,其中機器製造和金屬加工為34%,而開採(原料)部門的比例為23%。


相反俄羅斯聯邦2006年出口商品結構中,礦物產品、原木和原料佔俄羅斯出口商品的比例為70%,而機器、設備和運輸設備只佔5.8%。

比較一下1986年和2008年工業產品的出口總額和年度總額。1986年蘇聯工業產值為8360億盧布,而出口額為683億盧布,其中包括出口到資本主義國家的131億盧布。出口額只相當於工業產品的1.6%。2008年俄羅斯的工業產值為14.6萬億盧布,而出口額為4710億美元或者14萬億盧布,只比工業產值少一點。其中70%的出口產品是原材料。正是在近20年的改革期間,俄羅斯成為了原料出口大國。

根據蘇聯國家統計委員會的數據,1988年蘇聯總出口額為671億盧布,燃料和電力的出口佔總出口的比重為42.1%或者282億盧布,1988年蘇聯的國民生產總值為8750億盧布。這樣,燃料和電力的出口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2%。而根據長期協議,其主要出口國(三分之二)是社會主義國家。顯然,石油出口的削減並不能導致蘇聯經濟的垮台。

蘇聯在石油出口價格下滑之前因為出口石油而獲得的收入相當於每年人均46美元,而三分之二都是向社會主義國家出口,而出口西方的石油收入相當於年人均16美元,相反2008年俄羅斯出口石油獲得的收入相當於人均1697美元,是蘇聯時期的37倍還多,這才是真正的對石油的依賴。


本質上浪費太大和飲食習慣太耗能,人們覺得共產主義就要為人民服務,所以在吃飯上張開了嘴吃。在餵養牲畜、釀酒上,也完全不考慮節約成本。同時,還有大量的糧食運不出去,爛在地里。

蘇聯時期,人均糧食佔有量比現在的俄羅斯,印度都高,比前蘇聯眾國家平均現在佔有量高50%,但前兩個還是出口國,現在烏克蘭等地也是出口國。俄羅斯至今糧食產量都不及其在89年的產量(剛發現今年大豐收,超了一點點)。

90年,蘇聯人口2.9億,糧食產量加上進口量大概是3.3億噸,人均1.13噸/年。饑荒年1975年產量1.4加上進口1.7億噸,人口2.7億,人均年擁有年0.63噸/年。70年代時,蘇經濟部門一般認為2億噸年產量剛剛符合需要,即人均0.74噸/年。今年,中國人口13億,糧食產量加上進口大概是7億噸,人均年擁有0.55噸/年。今年俄羅斯大豐收,1.16億噸減去出口0.35為0.8億噸,人口1.4億,人均0.57噸/年(這還是在俄羅斯糧食產量這幾年一直上升的背景下)。

因為在市場經濟下,會有不少人只能靠基本維持生存的糧食生存,而不會酒肉禽蛋放開了用糧食。比如我國很多窮人都做不到肉酒放開了吃。更何況產生同樣的肉蛋,普通散養和快速育肥所用糧食也差遠了。而前蘇聯,糧食價格遠偏離正常價格,大家都隨便吃隨便買,造成了大量的浪費和糧食商店的大量緊缺,只能靠糧食進口來維持貨架。

如果算上,蘇聯為了生產這些糧食並買糧食保證糧食價格低廉,所投入的外匯、資產、化肥、機械,就會發現蘇聯在農業上付出極高、頗為浪費。(實際上,蘇聯商店賣的肉的價格完全抵不上其所應用的糧食以及相應消耗,有人算過,蘇聯後期每賣上一噸肉,相當於賠了多少外匯)

另外,沒仔細算過,美國這個數字大概接近2,而印度不到0.3。當然也和飲食結構有關,比如日本的這個值也很低。(比如日本人喜歡吃魚,中國人吃蔬菜全球最多,印度人不愛吃肉,好事者做過初步統計,東亞飲食無憂的人群,人均每餐消耗熱量全球範圍內都比較低)


俄羅斯地廣人稀、道路設施不完備。冬季寒冷雪大,道路維護困難。當年設計米-26的時候,目的就是為了給西伯利亞的油田、油井運送設備、給養的。所以對飛機的要求就是:體積大、航程遠、全天候。
前蘇聯發達的重工業使得它的直升機非常便宜。80年代初期,一架米-24「雌鹿」也不過是9噸豬肉的價格。加上毛子又是一個產油大國,所以它使用直升機,比修一條只能用小半年的公路要划算的多。

這文章誇張了,但是蘇聯當時的軍事工業體系確實比較奇怪。大規模生產同一種武器,產量極大(相對而言)。其中零件的細分極為精細,由專業的配套廠家生產,將社會化大生產發揮到了極致,可能有些廠就生產幾種小部件,供應整個蘇聯的軍工體系。這樣的好處是產品單價成本被壓縮到極低,壞處就是一旦供應鏈被斷裂,比如國家分裂,技術含量不高的武器也不能完成,而被分割出去的廠失去了供應鏈的支持,短時間內就會死去。蘇聯解體後各個加盟共和國的窘況,和以上原因有著密切聯繫。


作者:zhen-liang
鏈接:武俠世界爭奪天下第一的狂熱在現代的世界有類似對應嗎?殺豬榜當然不算 - zhen-liang 的回答 - 知乎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作者:zhen-liang
鏈接:如何理解喬治 奧威爾為烏克蘭文版《動物農場》所寫的序?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作者:zhen-liang
鏈接:如何評價 2016 年美國大選後美國各地出現的反對川普的遊行示威活動?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作者:zhen-liang
鏈接:如何評價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J. Trump)當選第 45 任美國總統?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
不是白刀子進 綠刀子出你會關注
希拉里支持者除了華爾街金主,被裹挾的90後白左是被愚弄了,歷史上除了90年開始之後,以前的絕對主流是物質匱乏。封閉拒絕貿易交流的。現在的教育有系統隱瞞這些,讓他們支持希拉里的主張,上年紀的80後都支持特朗普的做法,80後小時候都有物質缺少的輕微體會,所有的傢具必須家裡自己做,根本沒有購買到的可能性,70後以前乾脆有任何現在隨時購買到的要一年排老長隊才能吃一次的經歷,每年到頭必須吃極其單調的食品,連續吃好久,類似現在朝鮮,大山裡面的孩子的生活,而現在的教育系統刻意隱瞞,讓現在的學生遊行抗議,和長輩投票不同,這樣的教育系統早晚會崩潰,所謂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現在數字技術提高的生產力一旦崩潰,就只能回到那個匱乏的時代,在殖民地全球化時代,各個殖民地相互自和母國貿易,和其他國家完全沒有貿易聯繫的,英國海盜德雷克販賣奴隸去西班牙殖民地幾乎被殺死就這個原因,而西班牙的各個殖民地之間也不讓各地總督進行私自的橫向聯繫,必須完全通過西班牙指揮操縱下完成一切聯繫,80後對必須通過外貿易局批條才能進行外貿還有點印象,和蘇聯陣營完全沒有聯繫也相當有體會,可是90後完全對此一無所知,刻意隱瞞只能說是教育系統的惡意隱瞞,早晚為此付出代價,專門收集此類信息以備不時之需,是不是全世界第一個。做法可以作為法律標準直接執行。
特朗普說的自我封閉貿易,高關稅絕對可以是未來的主流國策,那樣的世界做好準備才是正途

工業品如果不能吃就是金屬,而沒有糧食就什麼也不是,不僅僅是蘇聯,中國不也學校停課鬧革命,美國反對越南也不上課,而民主柬埔寨乾脆殺死全部知識分子讀書識字人,

沙俄時代反過來了,沙俄也餓死人(據說每年凍餓而死的窮人大概有十萬之眾,不過那個時代這個是普遍現象,就是英國倫敦一樣有很多餓殍),不過大部分集中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彼得堡、莫斯科這些地方),因為農民有糧食,大不了不賣就是(沙皇沒有餘糧徵集隊),城市貧民和工人只能靠錢買。
但是相比之下蘇聯新社會的效率顯然更高,而且餓死的主要是農夫(餘糧徵集隊不是白給的)
沙皇俄國是歐洲重要的糧食出口國,而蘇聯為何卻一直無法解決糧食供應? - 57神針的回答 - 知乎
本世紀前,農村冷兵器輾壓城市,現在的飛機坦克讓城市掠奪農村,本世紀和以前的最大區別就在這裡,中國從古至今典型家庭環境是
門對千竿竹
家藏萬卷書
,現在只有鄉村才有那麼空曠的地形,結合前面俄羅斯城市餓死人的看只能是全世界進城市的全部餓死了才能如此持續情況,古代俄羅斯規定多少俄羅斯畝一定出一個士兵,完全是寫給俄羅斯鄉下地主看的,對城市居民完全無效,城市人不能去鄉下搶劫糧食只能反覆餓死,蘇聯強調城市人利益搶劫糧食這是最大區別,
什麼主義都是假的,明天吃的去那裡拿,用什麼武器去拿才是最重要問題

綜合上面的介紹在以前城市人口其實恆定不變,其實去城市的人如果打不過城市生產的武器就會被殺死,餓死,最理想的是強壯的配合城市的武器盔甲成為騎士武士階層,蘇聯老紅軍寫回憶錄提到,一個地主主動要求自己娶他的女兒,在古典故事裡面殺死惡龍,邪惡勢力之後的英雄娶領主的女兒成為土地士兵名額擁有人守護者,無非就這個套路,蘇聯的做法中斷這個工程,把鄉下定義為富農,地主全部消滅掉,利用熱兵器,坦克汽車的配合,碾壓了農民這個階層的利益,中斷了古典時代以來的規則,所以這樣的做法無法持久,從來沒有任何道德規範允許這個行為的實施。歐洲視武力為美德,但是進行階層化的迫害,古老的傳說都不曾有表示過對這類行為的支持,
,如上說古代世界的城市從來不能進行人口,職業的擴張,到本世紀才突然解決糧食和工廠的技術突破城市生活突然成為社會活動的主流地位,問題是能持續多久無人得知。在古典世界天下第一的名號可以方便取得土地守護武力的名額,自然人人視為正途,其他職業屬於偏門在食物供應不足時代全部餓死,城市首當其衝,來多少餓死多少自然保持人口不變

作者:zhen-liang
鏈接:沙皇俄國是歐洲重要的糧食出口國,而蘇聯為何卻一直無法解決糧食供應? - zhen-liang 的回答 - 知乎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第二次更新:

某人已經進入數據窮狀態,竟然還用錯誤數據去質疑正確數據,首先你說的是:

赫魯曉夫時代的農業並沒有大量進口糧食,進口糧食的比例占自產的0.5%不到,其反而是糧食凈出口國。大量進口糧食是勃列日涅夫時期

然而經過我反駁後你拿出來的數據卻是:

大爺,你自己說沒有大量進口糧食,你貼出來的卻是穀物的數據,你他喵在逗我是吧。我沒說你數據不完整(只算了穀物忽視掉其他)而是說你引用數據錯誤已經給你面子了,當然這2個表統計項目都不一樣數字相同才怪。

怎麼看我的那個圖才是真蘇聯糧食進出口數據:

然後還看你貼數據貼的這麼起勁,你就沒發現我就沒貼過你舉例那本書裡面的數據么?

來深究一下你舉例的主要農作物產量:

1913年兩者產量分別為,7250萬噸和3060萬噸,
1922年兩者產量分別為,5030萬噸和3470萬噸,
1945年兩者產量分別為,4730萬噸和5830萬噸,
1960年兩者產量分別為,12550萬噸和8440萬噸,
1976年兩者產量分別為,22380萬噸和8510萬噸。

你以為我就找不到你所謂的原始出處么?

需要指出的是1913年穀物和土豆總產量分別是8600萬噸3190萬噸,你所列的數據只是各年平均數(麻煩看清楚年份,而且第一個數據是穀物並不是小麥的產量),再對一下其他數據年份和表格就基本能確定你的來源就是1980年版的《蘇聯農業統計資料彙編》了,到這裡你沾沾自喜引用此書數據之前麻煩瞄完第四頁前言再來引用吧,怕你沒找到這本書我特意把前言放上來:

很好,你用的是一本編者自己都聲明數據是並不完全一致,尤其是糧食產量有相當大虛假的數據來質疑我引用事後修正過的數據,看來編者那句使用時請予注意完全是左耳進右耳出了。所以那句數據來源95%是錯誤的,我還是還給你使用吧,你這腦袋,不適合研究歷史。


==================================================================

原答案:

看到上面一群人拚命拿蘇聯糧食產量和人均糧食來掩飾蘇聯糧食生產模式的失敗

然而他們卻不知道蘇聯所謂的「糧食產量」卻是以所謂預估產量來公布的

「蘇聯各單位流行的做法是偷砍國家計劃指標,做兩套賬冊,然後年底上報說『全面完成計劃』。1966-1970年指標完成率是汽車26%,拖拉機40%,紙張和乳酪50%,罐頭食品58%,紡織品65%,電力70%,鋼鐵71%。但蘇共在1971年聲稱十一五計劃所有的主要指標都已完成」

「蘇聯國家計委每年都要數次調整降低各種計劃指標,各單位在紙面上『完成』這些指標。比如哈薩克的一座蘇聯最大的養禽場,指標是日產10萬枚雞蛋。上報給計委的也是這個數字,然後把其中3到4萬枚列為『破損』。該場每天收到的飼料也比;『計劃』短少15%到20%」

「蘇聯十五計劃時期,官方宣布將玉米種植面積擴大八倍,並將估算產量列為收穫量。但因氣候原因(生長季節短),除了摩爾達維亞、烏克蘭和喬治亞外,玉米不會長到成熟,只能做青貯飼料用。拉脫維亞種植的玉米就全都成了青飼料,但在紙面上仍被列為糧食產量」

「長期以來蘇聯的慣例是在收割前估計產量,並把估計數字作為實際產量公布。這樣就掩蓋了收割、晾曬、運輸時的損失。通常實際進倉的收穫量是公布數字的65%到70%。」

羅伯特·C. 艾倫《全球經濟史》:一些缺陷

所以也很好解釋了為什麼蘇聯糧食的產量和供應量有巨大的差別


當然肯定有人不信的,那麼佐證上場:

此圖為 沙俄/蘇聯/俄聯邦平均月工資換算成土豆的購買力

其中 第一欄是月工資(盧布幣值是對應年份的,沙俄時期是金盧布),第二欄是能夠買多少公斤土豆,第三欄是按當年官方匯率能換多少美元。逗號相當於小數點

可以看到偉大的蘇聯農業部到1987年才讓土豆購買力回到沙俄戰前1913年更高的水平,而且現任俄羅斯聯邦也不需要要花74年時間才讓土豆購買力回到蘇聯水平。結論非常清晰,所謂蘇聯糧食產量和當年放衛星套路是一樣的,當然不會翻幾十倍那麼多。但實際產量保守估計縮水10-15%,另外還要算上產出但不能作為糧食(運輸/浪費/無法作為糧食轉為其他用途)能有賬面的70-75%就謝天謝地了。

有人問到為啥以土豆為標準?

因為土豆在農民眼中就是硬通貨的存在:

上圖可以看出蘇聯自留耕地佔總量的3%左右,其餘耕地分別是農莊、國營農場和農業企業掌控。接下來是佔有97%耕地情況下公有經濟體各作物的產量佔比:

對應只有3%耕地的自留地產量佔比:

能明顯看到32年開始穀物佔比大幅提高,最終達到總產量的98%,而相反土豆只維持到40%左右,這也很好解釋為啥1932年土豆購買力從918掉到566公斤,因為蘇聯農業部讓旗下97%耕地專攻穀物,只有3%的農民自留地卻產出全蘇聯60%的土豆,這麼點耕地產出肯定高不到哪去,到最後就物以稀為貴了成為農民硬通貨了(土豆一直是自留地種產出比例最高的作物),因此拿農民首選種植作物土豆來舉例糧食購買力,是很有參考性的。


第一次更新:

某權威很懶,我就只好貼一下原始數據的圖(覺得自己這麼理解蘇聯糧食生產為啥就找不到這圖呢)

傳說中的自帶當年進出口金額的糧食進出口表,就跟我說的63年前的幾個進口多糧食年份都能做到賺錢(63年還沒把小麥價格炒高還能賺9000萬盧布,64年糧食交易直接就虧了2億盧布)說蘇聯是糧食凈出口大國,你好像告訴我中國才是凈出口大國一樣。


沙俄時期的農民比兩腳羊好一點,就叫他們兩腳馬吧,畢竟馬肉太酸,沙皇小爸爸和耶穌彌賽亞不把他們當食物吃。
社會主義一改造就完了,白麵包替代了黑麵包不說,這些新蘇維埃公民們還要雞蛋,牛羊肉和水果,還覺得社會主義政府必須要為人民服務。戈爾巴喬夫們看了看,覺得這屆人民不行,決定引進滋油代替麵包。
民主了之後,俄羅斯人民歡天喜地,捂著癟肚子,勒緊褲帶子喜迎民主的陣痛。為了祖國社會,政治,經濟和民生的四個寡頭化添磚加瓦。
豈不美哉?


看了一些回答,真想說這種回答在知乎能成高贊也真是反映了知乎如今水平之低。布哈林同志看到了那些回答棺材板估計都按不住了。說俄國農奴不是人,麻煩你多讀點歷史好嗎,農奴在1861年法理上就不存在了,1890年後就實際上基本不存在農奴這種東西了。還有些答案歪曲數據,不點名了。

其次,問題也有點偏差,蘇聯並不是一直沒有解決糧食問題,但是初期到二戰結束後時確實是一直沒有解決的,不如沙俄,有些回答拿蘇聯六七十年代和沙俄比難道不覺得奇怪嗎?這就像拿工業革命前的歐洲和工業革命後的歐洲相比,然後說工業革命前的歐洲領導人都是弱智一樣傻。

因此,為了盡量客觀一點(雖然事實從不客觀),我決定進行橫行對比,將從農奴制廢除的1861年至20世紀10年代的沙俄與斯大林開始農業集體化的20年代末進行對比。

好了進入正題:

先說沙俄的糧食出口是什麼時候發展起來的,統計數據資料來自人民出版社的 《資本主義史》 第二卷。

沙俄糧食的出口貿易源自商業的發展,蘇聯學者通過對頒發的商業行會證書的研究指出,在19世紀30年代到50年代,俄國商人增長很快。

隨著國外市場的發展,穀物輸出量的增長很快。在1861年-1865年間,每年平均輸出約8000萬普特,而從1891年-1895年間,穀物輸出量超過了47000萬。

( 普特(пуд)是沙皇時期俄國的主要計量單位之一,是重量單位,1普特=40俄磅≈16.38千克。 )

穀物輸出額在總出口額中的比例也在增長。在1861年-1865年間,這個比例是31%穀物出口額在總出口額18160萬盧布中佔5630萬盧布。在1891年-1895年間佔47%,穀物出口在總出口額中62800萬盧布中佔22967萬盧布。

可見沙俄糧食出口從廢除農奴制之後就是在不斷增長的。

然後再說沙俄糧食產量的問題。在19世紀末,沙俄人口大約為1.257億。(數據來自《俄羅斯歷史》1900-1945年卷)

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沙俄躋身世界五大工業強國之列。但是,它是經歷了一個較長的過渡時期。對於國家來說,主要任務是工業現代化,這一點很重要,對於農業的影響很重,幫助農業實現了現代化。在農奴制改革後的俄國(1861-1913),工業產值年均增長率為5%,19世紀90年代達到了8%,就這個速度而言,當時尚沒有一個發達國家能與俄國比肩。如果說1867年國家收入為4.15億盧布,那麼30年後為14億盧布。積累第二個10億用了11年,而積累第三個10億隻用了5年(而且是戰爭狀態中)。

僅在1890年-1913年間,俄國工業生產率就增加了3倍。同時,工業發展所帶來的收入實際上已經相當於傳統的農業收入了。

從1895年到1914年,煤炭的開採量增加了3.2倍,石油開採量增加了0.65倍,黃金開採量增加了0.4倍,銅的開採量增加了3.7倍,錳的開採量增加了3.5倍。俄國商船隊的噸位增加了0.6倍。而國家的黃金儲備量增加了1.5倍。

1880-1916年,俄國修建了58251公里鐵路(平均每年修建1575公里)。西伯利亞大鐵路則成為世界最長的鐵路。

而科學的進步也應用於生產之中,汽車,飛機,內燃機車,電話,無線電都加速了生產現代化,而農業生產現代化體現在新俄羅斯烏克蘭波羅的海的沿岸興起了大量工廠,這些機械廠生產了許多鐵犁,收割機與馬拉稻穀機和其他農用機械,無疑增加了農業的發展。

同時期的俄國,仍舊是世界上最大的農業生產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20年內,國內糧食產量增加了一倍,糖產量增加了2.5倍,棉花產量增加了4倍。1913年,俄國糧食產量比同時期的美國,阿根廷(阿根廷當時可是發達國家)和加拿大產量之和高出了近35%。俄國亞麻產量佔世界亞麻收穫量的80%,俄國仍是世界主要食品出口國。

由該圖可知,俄國仍然落後於主要大國,並未達到全面小康水平。

俄國糧食產量的提升,和一個人有密不可分的關係,這個人就是斯托雷平與他的土地改革。

斯托雷平認為,最主要的任務是造就廣大的農民私有者階層,該階層不僅應為造就中產階級的主要來源,而且是公民社會和法治國家的堅實基礎,俄羅斯的統一與完整的保證。與此同時,改革應急劇提高國內生產力水平,進一步鞏固市場經濟的基礎。

斯托雷平的土地改革不是從一張白紙上開始的。早在1905年前,維特伯爵,古爾柯,克里沃舍因所做的各種努力就已經奠定了改革的基本輪廓。

1903年3月,村社內連環保也被廢除。1904年8月,農民被免除體罰,1905年11月3日,在沙皇的宣言中宣布,從1906年1月1日起贖金減少一半,從1907年1月1日起完全停止繳納贖金。這一天,緊接著頒布了關於確立更優惠條件從農民土地銀行發放貸款的法令。1906年3月4日建立了省和縣土地建設委員會,以便在農民贖買土地工作中對農民銀行給予幫助。3月10日的法令給予所有農民與身為小市民的種地人自由遷徙的權利,政府為其發放官地,向遷徙者提供貸款(路費)和大眾必需品。同時無限制的發放優惠乘車證。

1906年8月12日與27日頒布法令,將官地和份地轉交農民銀行,以便接下來按照低於市場價20%的價格將其出售給農民。這些法令開啟了一系列斯托雷平土地法令。根據1906年10月5日《關於取消農村居民和其他原納稅階層的某些權利限制》之法令,農民第一次享有與其他階層平等的公民權。法令取消了對農民就職於國家機關和入學的所有限制。他們享有自由獲得身份證(不像原來那樣需要經過村社同意),選擇居住地和外出務工(我朝農民工的權利貌似現在還有諸多限制)的權利,禁止分家的法律條款被廢除,農民---土地所有者可通過土地所有者選民類別參加地方自治選舉。同時,地方行政長官的權力也被限制。禁止他們私自逮捕和處罰農民(只能通過仍處於他們管轄下的鄉法庭)。

1906年11月9日,構成斯托雷平土地法基礎的著名法令隨之而來,按照該法令,每一個當家人均有權使用的村社土地轉化為私人財產,同時,他可以要求將分散的幾塊地合在一個地段上(或者從村社那裡獲得不能合在一起的那幾塊地的貨幣補償)。

後來,在1906年11月9日法令變成法律的過程中,國務會議於1910年補充了一項條款,根據該條款,1861年以來未經過全面土地重組的一部分村社土地被宣布為私有,佔有這些土地的村社不復存在。

1905年11月15日法令准許農民抵押村社的土地,此決定使農民銀行的土地基金有了相當大的增長,而貸款總額也增加了。

土地改革改變了俄國農村的社會面貌,根據斯托雷平遺產研究基金會的資料,1907年-1915年脫離村社的戶主超過300萬人,或者說各類農戶總數的1/4。在份地上建立了大約30萬個獨立田莊和130萬個獨家農場,農民銀行90%的客戶為農民個體經濟所有者,得到了數額超過9.29億盧布的貸款。

斯托雷平土地改革刺激了俄國農業發展。同20世紀初相比,在中等收成的1913年,糧食產量從40億普特增至56億普特(8600萬噸),按人口平均折算則從400公斤增至550公斤,從1906年到1912年,農業機器產量和從外國進口增加了342%。20世紀初期,播種面積為7400萬公頃,1914年則為8540萬公頃(也就是增加了14%,其中黑土地帶增加了8%,西伯利亞增加了71%,北高加索增加了47%)。1公頃穀物的收成從7公擔增至9公擔,糧食,食油,肉類,亞麻,木材,蛋,糖的出口量增加了。1913年,僅西伯利亞就出口了600萬普特的奶油(什麼不給國內人吃就是扯淡,國內如果缺乏這些需求,那麼價格會更高,商人會放棄眼前利益不賺去出口給外國賺取薄利嗎?),比世界主要奶油出口國丹麥的出口量還要多。這種農業高漲在很大程度上是殷實的農民階層擴大的結果(地主經濟在生產中的比重減少)。

斯托雷平認為需要20年才可以收穫到改革最甜美的果實,可惜歷史沒有給他時間。經過一戰的撕裂,時間一晃來到了1920年代。

1927年-1928年,由於蘇聯國家規定的糧食價格太低,農民並不急於賣糧,使糧食收購出現短缺。斯大林認為造成危機的原因是富農階層的蓄意破壞,他不顧布哈林等人的反對,一方面採用特殊手段打擊富農,強迫他們按指定價格賣出餘糧;另一方面推行農業集體化政策。1927年12月,斯大林又提出了「消滅富農」的口號,命令沒收富農的財產並將他們放逐,不准他們加入集體公社。

從一開始,地方當局為了追求高速度開始違反中央擬定的本已經很嚴格的公有化指令,他們不是建立集體農莊,而是組建了將一切個人使用器具都公有化的公社。地方當局擅自規定沒收富農財產的規則和標準,同時之中還夾雜個人恩怨,告密行為。根據一些資料,有100萬戶富農被沒收(不到農戶的15%)。1929年-1931年,有180萬人被調往偏遠地區,1930年1月1日,集體農莊只佔到農戶的20%,那麼從3月1日,這一數字幾乎增加了2倍,達到了60%。從1930年2月到3月中旬,國內共發生2000多次反對集體農莊的起義事件。

極端事件伴隨著運動的開展而爆發------農民們開始銷毀自己的財產,屠宰牲畜的數量驚人,許多地區的人就將50%的役畜而食用牲畜全部屠宰。農民們出現了春天不種地的景象,如果下地也沒什麼事情可以干,1921年饑荒的危機重新顯現。

在全盤集體化的過程中播種面積幾乎增加了20%,但是農產品的產量卻急劇萎縮,勞動物質刺激的降低在集體農莊中的表現非常明顯,以至於在第三個五年計劃期間,農產品總量繼續停留在新經濟政策最後幾年的水平,然而,當時非常重要的工業用糧和出口商品糧的數量卻在大幅增加。這導致了新的饑荒,糧食總產量從1928年的7330萬噸下降到1934年的6770萬噸,同時,國家採購量從1080萬噸上升到了2270萬噸,從集體農莊收繳了70%的收成。

由此可見,蘇聯在斯大林前期的糧食產量相較於沙俄一戰前的水平是有大幅度下降的,而不是一些回答里說什麼沙俄餓死的人比蘇聯還多,或者說沙俄不把人當人看(事實上這麼蠢的人不可能當沙皇,更何況當時沙俄已經是二元君主立憲了,不可能國家杜馬,大臣與沙皇一起蠢下去。),而斯大林前期的糧食產量不如沙俄的原因主要是,集體化的政策太過嚴格,使得農民勞動積極性降低,而地方上為了追求KPI考核指標又不斷歪曲中央的命令,最後造成了饑荒的悲劇。而之後蘇聯的糧食產量超過沙俄的原因,一是沙俄已經成為了歷史,不可能還會繼續。二是集體化實行多年後積攢了現實的經驗,更正了以前的一些錯誤,進行了一點改革。三是二戰之後趕上了蘇聯大規模重建的紅利,但是根本管理制度還是有較大問題,這也就是為什麼勃列日涅夫後期糧食產量開始回落,因為根本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而管理體系也已經老化,當初僅僅是拖延問題爆發的時間而已,該來的還是會來的,客觀事實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啊,這個問題體現成了排大隊買麵包,糧食短缺等問題,然後要了蘇聯的命。說實話其實縱向比較沒有什麼意思,根本都不是同一個時間節點上,所以其實沒啥意思,如果你跟同時期的其他比沙俄也很垃圾,但是你又怎麼知道沙俄不會超過他們呢?所以我也只是盡量選比較接近的時代。

另外斯大林對於農業的態度其實並沒有他的繼任者與中國重視。

參考書籍:《蘇聯國民經濟史講義》《資本主義史》《俄羅斯歷史 1900-1945》《俄羅斯通史 1917-1991》《劍橋歐洲經濟史》。

有些人說蘇聯前期糧食產量就超過沙俄,那麼我問你們,餘糧徵集制?大饑荒是哪裡來的?為什麼農業集體化還會導致大規模饑荒?

被建議修改刪除了一部分

希望各位看官分享一下。


首先看到很多答案都說蘇聯把人當人,人能吃飽飯,俄羅斯帝國不把人當人,所以俄羅斯能出口糧食,因為俄羅斯窮人吃得少,這就是純粹地洗地胡扯了

蘇聯的農業政策絕對有問題,否則怎麼會連歐洲的糧倉烏克蘭都有大量饑荒

而且蘇聯時期餓死人比俄羅斯人多得多

斯大林在南方征糧的時候不知弄死了多少人,高加索的河流都被堵塞過,俄羅斯帝國沒有這樣死人法的。

蘇聯後期雖然有了俄羅斯帝國時期沒有的拖拉機等現代農業設施,但是農業就是上不去,4%自留地的糧食產量佔蘇聯總糧食產量的25%,蘇聯當官的根本就不懂如何管農業,而且不放手,瞎指揮。所以蘇聯都一直都是用黃金外匯去買農產品,西班牙運來的黃金就是這樣消耗光的,到1989年蘇聯解體,正好是黃金儲備買糧食用完了

至於蘇聯歷史上餓死人的問題,對策很簡單,蘇左完全否認,說是西方捏造的謠言,就像日本人否認南京大屠殺,中國自干五否認大躍進一樣。

我國高中歷史書居然會承認蘇聯的錯誤,也真是罕見


沙俄時期,農奴可以吃「民主燉」、「自由粉干炒選票」、「西方盟友餅」、「皇室萬歲土」。餓死的都不是知識份子,有錢讀書自然餓不死啦,自然沒人寫文章悲情地哭訴。

就好比,小清新住在北上廣自然可以裝作比泰國人更了解泰國王室,大談泰國國王多美好。


饑荒一般是分配問題,不是真的把全國糧食平均分配下去還要餓死人。比如今天把發達國家飯店裡倒掉的,超市裡扔掉的飯菜給非洲,朝鮮分一分,肯定都吃飽了,問題是你運不過去。集體農業的生產方式把糧食生產和分配的領導權集中在了國家手裡,政府手一抖,就會餓死人。地主自耕農生產,老張員外手抖了,李員外家裡或許還有餘糧。河南鬧災了,河北或許收成還可以,還有飯吃。就算真的還是餓死了人,因為這些事件獨立發生在各個角落,給人的觀感是這些人自己太懶太窮或者運氣不好。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596595/answer/96009194


怒答一發。中國目前自產加進口,大約人均500公斤糧食,夠吃了。即便考慮到釀酒等等因素、蘇聯人均產量700公斤竟還需要進口,答案也只有一個:700公斤這個計劃經濟時代的數字水分太大了。
替蘇聯洗地的人還真不少啊。每天3.8斤糧食還不夠吃,我只能呵呵了。去問問農民伯伯吧。


中國人應該最清楚不過了,別忘了人民公社才沒了幾年啊?

一點淺見,

ps:但凡家裡有上了年紀的老人,問問他們就清楚了,


蘇聯人均糧食產量很高的,中國現在也遠沒趕上蘇聯的好時候。

人均糧食和出口的差距得看消費量。

自己人餓著肚子出口一樣可以不少,看看印度就知道了。

分配製度很重要,讓大多數人吃不飽就有商品糧。

1949土改後立即面臨窘境。農民分了地,吃飽了,糧食產量多了,然後城市沒有糧食吃了。

以前是農民餓,地主吃不了,賣到城市換工業品。土改後是農民吃飽了還要存糧,不賣給城市,不種糧的工人拿工業品換不到糧食。

這才有糧食統購統銷,統購下農民不願意賣糧,公社化與方便征糧,降低一戶一戶的征糧成本恐怕是有關係的。

所以低糧食產量還能出口要看制度。


推薦閱讀:

為什麼很多二戰蘇軍士兵不戴鋼盔 ?
這是哪幅畫?
《坦克世界》《戰爭雷霆》是否存在某些人口中蓄意加強蘇系,削弱德系,來達到「平衡」使更多玩家選擇蘇系?

TAG:農業 | 蘇聯 | 第二次世界大戰 | 斯大林 | 沙俄 |